首页 / 正文

卷七百三十七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全唐诗卷七百三十七

冯道

冯道字可道景城人初爲刘守光参军後历唐晋汉周事四姓十君并在政府自号长乐老卒谥文懿追封瀛王诗集十卷今存五首

天道

穷达皆由命何劳发叹声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冬去氷须泮春来草自生请君观此理天道甚分明

偶作

莫爲危时便怆神前程往往有期因须知海岳归明主未必乾坤陷吉人道德几时曾去世舟车何处不通津但敎方寸无诸恶狼虎丛中也立身

北使还京作【诗凡五章今仅存其一】

去年今日奉皇华只爲朝廷不爲家殿上一杯天子泣门前双节国人嗟龙荒冬往时时雪兔苑春归处处花

上下一行如骨肉几人身死掩风沙

赠窦十

燕山窦十郎敎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放鱼书所钥户【诗史云道性仁厚家有一池每得鱼放池中其子监丞每窃钓之道闻之不悦於是高其墙垣钥其门户作诗书其门】

高却垣墙钥却门监丞从此罢垂纶池中鱼鳖应相贺从此方知有主人

朝披四袄专藏手夜覆三衾怕露头【虏中大寒赐道锦袄貂袄羊狐貂衾各一每入谒悉服四袄衣宿馆中并覆三衾故云】 牛头偏得赐象笏更容持【虏以道有重名欲留之命与其国相同列所赐皆等虏赐臣下以牙笏及腊月赐牛头皆殊礼也道皆得之以诗谢 以上见丛苑】 已落地花方遣埽未经霜草莫教锄【吟治圃见事文类聚】 视草北来唐学士拥旄西去汉将军【同光中承旨卢质节制河中赠见续翰林志】

卢文纪

卢文纪字子持举进士事梁爲集贤殿学士唐明宗时爲御史中丞迁工部尚书贬石州司马久之爲太常卿奉使於蜀过凤翔废帝时爲节度使见文纪奇之後入立拜爲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周时进司空诗一首

後唐宗庙乐舞辞

仁君御宇寰海谧清运符武德道协文明九成式叙百度惟成金门积庆玉叶传荣

崔居俭

崔居俭唐末进士仕後唐累官户部尚书诗一首

後唐宗庙乐舞辞

艰难王业返正皇唐先天再造却日重光汉绍世祖夏资少康功成德茂率祀无疆

李涛

李涛字信臣避地湖南事马殷後唐天成中举进士历事晋汉至宰辅入周封莒国公後归宋诗一首

春社从李昉乞酒【石林诗话云俗称社日饮酒治聋昉时爲翰林学士有月给内库酒故涛从乞之社公涛小字与朝士言多以自名】

社公今日没心情爲乞治聋酒一瓶恼乱玉堂将欲徧依稀廵到第三厅

溪声长在耳山色不离门【诗人玉屑】 扫地树留影拂牀琴有声 一言寤主宁复听三谏不从归去来【谏晋主不从作 见吟窗杂录】

卢士衡

卢士衡後唐天成二年进士集一卷今存诗七首

灵溪老松歌

灵溪古观坛西角千尺鳞皴栋梁朴横出一枝戛楼阁直上一枝扫寥廓白石苍苔拥根脚月明风撼寒光落有时风雨晦暝摆撼若黑龙之腾跃合生於象外峰峦枉滞乎人间山岳安得巨灵受请托拔向青桂白榆边安着

游灵溪观

云藏宝殿风尘外粉壁松轩入看初话久仙童顔色老病来元鹤羽毛疎樵翁接引寻红术道士留连说紫书不爲壮心降未得便堪从此翫清虚

寄天台道友

相思遥指玉霄峰怅望江山阻万重曾隔晓窗闻法鼔几同寒榻听踈钟别来知子长餐柏吟处将谁对倚松且住人间行圣敎莫思天路便登龙

花落

迎风啸未已和雨落谷谷千枝与万枝不如一竿竹

锺陵铁柱

千年埋没竟何爲变化宜将万物齐安得风胡借方便铸成神劒斩鲸鲵

僧房听雨

古寺松轩雨声别寒窗听久诗魔发记得年前在赤城石楼梦觉三更雪

题牡丹

万叶红绡翦尽春丹青任写不如真风光九十无多日难惜尊前折赠人

熊皦

熊皦後唐清泰二年登进士第延州刘景岩辟爲从事入晋拜补阙贬商州上津令屠龙集五卷今存诗二首

祖龙词

平吞六国更何求童女童男问十洲沧海不回应怅望始知徐福解风流

谪居海上

家临泾水隔秦川来往关河路八千堪恨此身何处老始皇桥畔又经年

熊皎

熊皎自称九华山人南金集二卷今存诗四首

冬日原居酬光上人见访

吾道丧已久吾师何此来门无尘事闭卷有国风开野迥霜先白庭荒叶自堆寒暄吟罢後犹喜话天台

早梅

江南近腊时已亚雪中枝一夜欲开尽百花犹未知人情皆共惜天意欲教迟莫讶无浓艳芳筵正好吹

怀三茅道友

尘事何年解客嘲十年容易到三茅长思碧洞云窗下曾借黄庭雪夜抄丹桂有心凭至论五峰无信问深交杏坛仙侣应相笑只爲浮名未肯抛

赠胥尊师

緑髪童顔羽服轻天台王屋几经行云程去速因风起酒债还迟待药成房闭十洲烟浪濶籙开三洞鬼神惊他年华表重归日却恐桑田已变更

山前犹见月陌上未逢人【早行 以下见雅言杂载】 果熟秋先落禽寒夜未栖【山居】 深逢野草皆爲药静见樵人恐是仙厌听啼鸟梦醒後慵扫落花春尽时 废土有人耕

不畏古厅无讼醉何妨【见事文类聚】

赵延寿

赵延寿本姓刘恒山人仕後唐尚主爲枢密使清泰末官至大丞相封魏王诗一首

塞上

黄沙风卷半空抛云动隂山雪满郊探水人回移帐就射鵰箭落着弓抄鸟逢霜果饥还啄马渡氷河渇自跑占得高原肥草地夜深生火折林梢

高辇

高辇後唐秦王从荣府谘议参军诗一首

野客围棊坐搘颐向暮秋不言如守默设计似平讐决胜虽关勇防危亦合忧看他终一局白却少年头

飘飘送下遥天雪飒飒吹乾旅舍烟【冬风 见吟窗杂録】

韩昭裔

韩昭裔後唐清泰时宰相诗一首

与李专美

昭裔登庸汝未登凤池鸡树冷如氷何如且作宣徽使免被人呼粥饭僧【时清泰帝以宰相李愚等无所事目曰此粥饭僧尔】

张仁溥

张仁溥後唐大宁县丞诗一首

题龙窝洞

折花携酒看龙窝镂玉长旌俊彦过他日各爲云外客碧纱笼却又如何

李瀚

李瀚後唐天成中擢进士第仕晋爲翰林学士丁年集若干卷今存诗一首

留题座主和凝旧阁

座主登庸归凤阙门生批诏立鳌头玉堂旧阁多珍玩可作西斋润笔不

杨昭俭

杨昭俭石晋时人官尚书诗一首

题家园

池莲憔悴无顔色园竹低垂减翠隂园竹池莲莫惆怅相看恰似主人心

刘坦

刘坦进士第一人及第周恭帝时李重进镇淮南辟爲掌书记诗一首

书从事厅屏上【南部新书坦好酒在维扬幕李帅尝令酒库但书记有客无多少供之寻爲酒吏颇恡须索甚艰因书厅屏云云】

金殿试回新折桂将军留辟向江城思量一醉犹难得辜负扬州管记名

韦遵

韦遵後周起居郎诗一首

题施璘画竹图

枯箨危根缴石头千竿交映近清流堪珍仲宝【璘字】穷幽笔留得荆湘一片秋

御定全唐诗七百三十七

猜你喜欢
  二·王直方
  ◆侍郎伯颜(子中集)·顾嗣立
  卷二私情四句·冯梦龙
  第三折·关汉卿
  卷五·万树
  甲集第三·钱谦益
  提要·佚名
  卷二十九·孙默
  卷十六·汤右曾
  卷339 ·佚名
  卷三十七·陈起
  卷四百六十八·曹学佺
  卷二百二十三·曹学佺
  卷一百二十四·陈元龙
  卷八十八·陈邦彦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五折 金牌伪召·冯梦龙

    【双调引新水令】[生戎妆,二卒随上][生]寒烟一缕随线长,对陵京转添惆怅。虽然暂喜边尘荡,只是二帝呵未还京,望燕云尚有千重障。[岳词][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萧萧雨歇。招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 欧阳文忠诗补钞·管庭芬

    欧阳文忠诗补钞修字永叔庐山高赠同年刘凝之归南康庐山高哉几千仞兮,根盘几百里,巍然屹立乎长江。长江西来走其下,是为扬澜。左兮洪涛巨浪日夕相舂撞。云消风止水镜净,泊舟登岸而远望兮,上摩云霄之晻霭,下压后土之鸿庞。试往

  • 御选明诗卷九十三·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卷九十三五言长律二徐祯卿谒严子陵祠言访羊裘隐荒台迹宛然岩崖祠屋缀天汉客星悬伊昔风云感丘园束帛戋神龙不可系造化独深全去矣孤踪邈怀哉大泽偏钓竿何嫋嫋石濑故溅溅郡以高名著山依汗简传余风犹

  • 帝纪第三 炀帝上·魏徵

    炀皇帝,讳广,一名英,小字阿摐,高祖第二子也。母曰文献独孤皇后。上美姿仪 ,少敏慧,高祖及后于诸子中特所钟爱。在周,以高祖勋,封雁门郡公。开皇元年,立为晋王,拜柱国、并州总管,时年十三。寻授武卫大将军,进位上柱国、河北道行台

  • 卷四百九十 列传二百七十七·赵尔巽

      ◎忠义四   ○张锡嵘 王东槐曹楙坚等 周玉衡王本梧 陈宗元 明善觉罗豫立 世焜 徐荣许上达等 郭沛霖王培荣 朱钧钱贵升 徐曾庾萧翰庆 黄辅相福格等 孔昭慈 徐晓峰 袁绩懋 杨梦岩 邓子垣罗萱 侯云登 黄鼎 陈源兖

  • 第十五回 袭太原元扩廓中计 略临洮李思齐出降·蔡东藩

      却说元顺帝闻通州被陷,惶急异常,亟御清宁殿,集三宫后妃,及太子爱猷识理达腊,准备北行。左丞相失烈门,及知枢密院事黑厮,宦官伯颜不花进谏道:“陛下宜固守京都,臣等愿募集兵民,出城拒战。”顺帝道:“孛罗扩廓,屡次构乱,京中守

  • 雍正实录卷之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  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一百十九 苏州织造李煦奏盐法道李斯(亻全)病危预请简员佐理摺·佚名

    康熙四十九年八月二十二日 臣李煦谨奏: 窃臣等荷蒙圣恩,特将盐法道臣李斯(亻全)留任清理库帑。李斯(亻全)谨遵谕旨,竭力料理,将有就绪,不意七月内忽患翻胃之症,看其病势危笃,恐斯(亻全)早晚之间,将辞圣世。在臣等蒙我万岁特留贤员佐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二 列传二百三十二·纪昀

    列传金 【十】○金十富察世杰萧怀忠 伊喇谙达富珠哩阿老罕完颜萨哈庞迪伊喇成 舒穆噜卞 伊喇道 杨仲武 赵兴祥舒穆噜荣敬嗣晖 富察通钮祜禄额特埒富察世杰萧怀忠伊喇谙达富珠哩阿老罕完颜萨哈庞迪伊喇成舒穆

  • 一二三六 兵部尚书彭元瑞奏请回避彭元珫阅看列衔之书折·佚名

    一二三六 兵部尚书彭元瑞奏请回避彭元珫阅看列衔之书折乾隆五十二年七月二十七日臣彭元瑞跪奏:臣奉派详校文渊阁全书,总核签档,谨竭愚办理,将次告竣以后,接办三分书。查三分书,前经奏明交翰林吴裕德、彭元珫专看提要,计三分

  • 许王李素节传·刘昫

    许王素节,萧淑妃生,高宗第四子。永徽二年(651),年六岁而受封为雍王,受雍州牧。素节能日诵古诗五百余言,授业于学士徐齐联,精勤好学不倦,高宗很爱他。后又任岐州刺史,年十二岁,改封郇王。当初,武则天还不是皇后,与素节的母亲萧淑

  • 卷首七·严虞惇

    钦定四库全书 读诗质疑卷首七 太仆寺少卿严虞惇撰 大小序 家语子夏习於诗而通其义王肃注云子夏所叙诗义今之毛诗序是也 後汉书儒林传卫宏从谢曼卿受学因作毛诗序善得风雅之旨 隋书经籍志先儒相承谓毛诗序子夏所创毛

  • 第48章 聘义·戴圣

    聘礼的含义:爵为上公的诸侯,派卿出聘用七个介;爵为侯伯的诸侯,派卿出聘用五个介;爵为子男的诸侯,派卿出聘用三个介。这是为了表明贵贱。聘宾将介一溜儿排开,一个挨着一个地站着,然后才传达聘君的命令,这是君子对于他所尊敬的人

  • 佛说灌顶咒宫宅神王守镇左右经卷第五·佚名

        东晋天竺三藏帛尸梨蜜多罗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摩竭国。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菩萨万七千人。清信士三万人。清信女万二千人。诸天人民鬼神龙王不可称计。皆悉来集听佛说法莫不乐闻。  佛语目连。波罗阅国

  • 南岳大乘止观序·慧思

        两浙路劝农使兼提点刑狱公事朝奉大夫行尚书度支员外郎护军借紫朱頔撰  鹤林示灭而来贤圣应世者非一。咸以六度万行通达大智。安住于法界拔济于群迷。金文宝轴具载于诸法之藏。若夫空一切法证一切性。不于三

  • 卷第三·宗密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卷第三 敕太原府大崇福寺沙门澄观撰别行疏 圭峰草堂寺沙门宗密述随疏钞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别行一卷 △第四释经名题大方广佛至一卷於中二先解总题后明品目

  • 闺墨萃珍·佚名

    古代女子文书合集

  • 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玉章经解·佚名

    《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玉章经解》,南宋绵州道士王希巢注解。书成于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三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玉诀类。上中二卷注解《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章经》前半篇。下卷注解《生神经》后半篇(即《生神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