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附录

(九思堂刻本多出来的条目和大段文字)

◎泰定登极诏旨

《元史》诏令雅驯可观,惟泰定登极谕旨乃由蒙古语纟番译,鄙俚非常,为刘侗、赵翼辈所姗笑。按:帝登位时,英宗初弑,逆毁方张,铁失、也先帖木儿辈皆罔识文义,若辞意渊深,恐伊辈不解,更加疑忌,故以俚语安其心,亦不得已之举也。后帝与旭迈杰帷幄密议,不动声色置群凶于国宪,可与叔孙昭子媲美。惟史册简略,致使良猷布置湮没不彰耳。

卷一《设间诛袁崇焕》一条“乃立磔崇焕”下多出一段文字为:时记载家但以崇焕功高,杀之太过,而不知其枉。至本朝修《明史》,本文庙实录为崇焕传,其故始白。

卷二《洪豁尔国》一条按语下面的文字改写为:按《辽史》,天祚被擒后,太祖八世孙达实率众西移,凡万余里。群臣共册立为天皇帝,妻萧氏为昭德皇后,是为西辽。

卷六《平定回部本末》一条开头多出一段文字为:回部祖国曰天方,在葱岭西数千里,古筠冲地,一名天堂,又名默伽。国主马哈麻始创回教,死后墓常有光,日夜不熄,国人异之。世传其教至隋、唐间分为默德那国。国主谟罕蓦德生而神灵,尽臣服西域诸国,尊为别谙拔,华言天使也。传二十六世至玛墨特,当明末始东逾葱岭,居叶尔羌之喀什噶尔。回部名城不一,以此为冠,于汉为疏勒地,是为波罗泥都、霍集占兄弟之高祖。

卷六《红兰主人》一条“方舟妻某”至“当时传为佳话”一段文字改为:“方舟妻朱氏,名柔然。亦工诗,迟方舟久不归,作《杭州图》寄之。主人为题诗云:“应怜夫婿无归信,翻画家山远寄来。”沈即日束装南旋,当时传为佳话。

卷八《五国城》一条开头多出的一段文字为:“五国城古称五国城头,以地据五国总路之首得名,后世沿讹但云五国城。五国者,《辽史营卫志》谓剖阿里国、盆奴里国、奥米里国、越里笃国、越里吉国,设节度使领之,属黄龙府遗址。今在何所,无可考。乾隆中

续录卷一《十五善射》一条开头多出的一段文字为:国初定制,选王公大臣及满洲武官中之善射者四十五人,善骑射者三十人,善鹄射者二十人,赏戴花翎;八旗兵丁内每旗各选善射者十五人。

续录卷一《石经》一条开头“汉灵帝时”至“实无足观”一段文字改为:汉灵帝语蔡邕等校刊石经于熹平四年,竟于光和六年(熹平见《后汉书儒林传》及本纪,光和见《水浒注》)。魏正始中所刻石经与之并列(见《晋书卫恒传》及《洛阳伽蓝记》)。初毁于拓跋魏冯熙之取造寺塔(见《魏书》冯传)。再毁于北齐神武之迁邺沈于河,三毁于隋至长安以造宫室(并见《隋经籍志》)。至唐初,汉、魏石经皆略尽。晋太康中石经裴秀所书也(见《晋书裴传》)。唐石经以《月令》为《礼记》首篇者,明皇天宝中所刻也(见《石墨锢华》)。始于太和七年(见《唐会要》)。成于开成五年(见《通鉴》)。文宗所刻也。后蜀孟昶石经始于昶广政七年(见《十国春秋》)。未毕蜀亡,《春秋》三传至宋仁宗皇元年始成,而统名为蜀石经也(见晁公武《读书志》)。北宋石经仁宗嘉六年章交直等书也(见《续资治通鉴》)。南宋石经高宗书也(见《玉海》)。《明一统志》载燕城南石经碑二,金所刻也。各朝石经皆湮没,开成、后蜀独有存者复不全。

续录卷一《皇史{宀成}》一条最后多出一段文字为:按明末宦官刘若愚《酌中志》谓《大典》实湖广王洪等编辑,计二万二千八百七十卷,一万一千九十五本,未刊板。嘉靖四十一年敕阁臣徐阶令儒臣照式摹写一部,隆庆元年始成。万历间两宫三殿灾,不知贮藏何处。据此,则入皇史{宀成}或在此时欤?史{宀成}本明嘉靖十七年所建,本朝因之。

续录卷一《上书房》一条最后多出一段文字为:后改“前天垂贶”、“中天景物”,后殿额仍旧。

续录卷二《元裔之多》一条“其地似今俄罗斯”下多出一段文字为:《明史西域传》曰:元太祖尽平西域,封子弟为王镇之,其小者亦设官置戍,同于内地,元亡各自割据不相统属。然则实系元裔,而今无可考者尚多也。

续录卷二《麻状元》一条开头多出一段文字为:本朝天聪三年试儒士取二百人,八年合试满、蒙、汉取举人十六名。崇德三年赐举人罗硕等十名牛录章京品级,一二三等生员十八名护军校品级,此为八旗科第之始。

续录卷四《邱元清》一条“非飞升之上真明矣”下多出的一段文字为:又按,都公《谈纂》元世祖尊礼邱长春,欲妻以公主,坚不可辞,乃腐以告绝。都穆在沈德符之前,何所言如此?且两邱皆有自宫事,不可解也。

续录卷五《辽代民书之制》一条最后多出的一段文字为:又《宋史》太宗至道二年,帝曰:“支干相承虽止于六十,但两周甲子共成上寿之数,期颐之人得见所生之岁,不亦善乎?”诏有司新历以百二十甲子为限。然则南北两朝本皆相同,不知何时又改为仅列六十耳。

猜你喜欢
  卷八十五·志第六十一·河渠三·张廷玉
  臧榮緒晉書卷八·汤球
  卷四·谷应泰
  ●卷二十九·徐梦莘
  卷九·李心传
  第二十五回 讨凤翔军帅溃归 入洛阳藩王篡位·蔡东藩
  卷第二百七十七·胡三省
  班马异同卷二十六·倪思
  ○刚愎自用二则·许指严
  一百零一 内务府等衙门奏各关监督办理铜斤仍照曹寅节省银数交纳摺·佚名
  五六四 寄谕江西巡抚郝硕等查明刘峩刷卖《圣讳实录》一案·佚名
  卷四十五·傅恒
  河间王李孝恭传·欧阳修
  俞通源传·张廷玉
  卷九十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五集卷四十一·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卷四十一古今体一百首【戊申七】两江总督书麟奏报二麦收成分数及雨水情形诗以志慰约报已曾逹奏书兹陈收定九分余【前据书麟奏两江各属麦秋约收丰稔情形已悉其概兹以

  • 卷第二百九·胡三省

    唐纪二十五〔起着雍涒滩(戊申),尽上章阉茂(庚戌)七月,凡二年有奇。〕《中宗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下》景龙二年〔(戊申、七○八)〕1春,二月,庚寅,〔【严:「寅」改「辰」。】宫中言皇后衣笥裙上有五色云起,上令图以示百官。韦巨源请布

  • 通鉴续编卷十九·陈桱

    【乙卯】宁宗皇帝庆元元年【金明昌六年】春正月以李沐为右正言二月赵汝愚罢【韩侂胄欲逐汝愚而难其名谋于京镗镗曰彼宗姓也诬以谋危社稷则一网打尽矣侂胄然之以秘书监李沐尝有怨于汝愚引为右正言使奏汝愚以同姓居相位

  • 卷六十七·宋(金)·蒋一葵

    【密国公】 〔字子瑜。兴陵之孙,越王长子,南渡后封胙国公。正大初,进封密。所居有樗轩,又有如庵。完颜宗室中第一流人也。〕 密公字画得于苏、黄之间。参禅于善西堂,《自题写真》曰:“枯木寒灰亦自

  • 卷一百一·杨士奇

    永乐八年二月戊戌朔 命皇长孙留守北京命户部尚书夏原吉等议留守北京事宜 敕黔国公沐晟仍佩征夷将军印充总兵官云阳伯陈旭充副总兵率师征剿交阯余寇△女直野人头目那溪等来朝设甫儿河使坊河亦麻河三卫命那溪等十九

  • 卷之二百十六·佚名

      康熙四十三年。甲申。夏。四月庚午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  ○上幸畅春园。诣皇太后宫、问安。  ○壬申。升刑部左侍郎管右侍郎事舒辂、为都察院左都御史。  ○升内阁侍读学士舒虎鼐、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

  • 科试考三·王世贞

    二十五年丙午,命左春坊左中允李本、右春坊右赞善吴山主顺天试。 命翰林院侍读郭朴、右春坊右中允孙升主应天试。 二十六年丁未,命掌詹事府吏部左侍郎翰林院学士孙承恩、吏部左侍郎翰林院学士张治为考试官,取中胡正蒙等。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一百十五·阿桂

    三月癸丑舒常奏言科拉木达碉寨已被礮摧塌大半惟喀尔西在科拉木达之上碉卡甚多尚未十分倾頺然贼人俱匿地窖不敢露身若猝然攻得科拉木达随即攻取喀尔西谅易得手即于本月二十日【臣】等派阿兰保阿满泰进财保等带兵分路前

  • 完颜礳传·脱脱

    完颜礪,本名叫讹出,西南路猛安人。大定二十八年(1188)中进士,累调任河东北路提刑司知事,又改任同知辽州军州事,召入朝任国史院编修官,迁任应奉翰林文字、南京路转运副使。为父亲服丧,服终任太府监丞,改任吏部员外郎。大安初年

  • 谭襄敏奏议巻三·谭纶

    明 谭纶 撰恭谢天恩疏【隆庆元年六月朔题】臣待罪四川巡抚于嘉靖四十五年十一月日防圣恩陞臣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总督两广军务兼理粮饷兼巡抚广西地方臣闻命即焚香望阙叩头谢恩讫隆庆元年三月初二日始与巡

  • 明代民族英雄于谦·吴晗

    有一首《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诗是明朝民族英雄于谦写的,经过千锤万击,不怕烈火焚烧,不怕粉骨碎身,要留下清白在人间,写的是石灰,同时也象征了于谦自己的一生。于谦(13

  • 尤志迈·周诒春

    尤志迈 字怀皋。年三十岁。生于江苏吴县。父先甲。丙子科举人。历任苏杭甬路董事。苏州商务总会总理。自治公所总董。本籍通信处。江苏苏州刘家浜。已婚。初学于苏州东吴大学。及日本东京明治大学。宣统元年。自费游

  • 序·郑玄

    国子祭酒上护军曲阜县开国子臣孔颖达等奉敕撰夫礼者,经天纬地,本之则大一之初;原始要终,体之乃人情之欲。夫人上资六气,下乘四序,赋清浊以醇ㄤ,感阴阳而迁变。故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物而动,性之欲也。喜怒哀乐之志,于是乎生;动

  • 读论语劄记卷上·李光地

    大学士李光地撰学而篇子曰学而时习之章学字先儒兼知行言愚谓古人所以为学者诗书礼乐四术而已诗书未便是目前行处讲贯而思维之可也若礼乐则亲其事习其节日用之间不可斯须去者便是践行处也时习则贯通於心而复体验於身自

  • 卷一·郑玉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阙疑卷一      元 郑玉 撰春秋孟子曰晋之乘楚之檮杌鲁之春秋一也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孔子谓其义则丘窃取之矣杜氏曰春秋者鲁史记之名也记事者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所以记远近

  • 增壹阿含经卷第二十七·佚名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邪聚品第三十五(一)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有人在邪见聚者。有何相像。有何相貌。尔时。诸比丘白世尊言。如来是诸法之王。诸法之尊。善哉。世尊。当

  • 卷第四十七·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四十七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结蕴第二中不善纳息第一之二有三不善根。谓贪不善根。嗔不善根。痴不善根。问此三不善根以何为自性。答以十五事为自性。谓贪嗔不善根各欲界五部为

  • 阿毗昙心论经卷第二·佚名

        法胜论大德优波扇多释    高齐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六卷成部)  业品第三 别译  已说诸行因缘力生。次观察世间生灭差别。由于烦恼业因故生。当思彼业师欲广说于业。是故说此。  业庄饰世间  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