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蒋叙

金刚经讲义,为江味农居士之遗著。此著在居士生前,既因病魔时扰,未克写定。殁后,又因种种障碍,几至佚失。是岂无上甚深之秘机,未可轻易宣露,抑众生福薄,未能仰契大法耶。否则何以魔障重重,若是之甚也。余与居士缔交二十余年,知其一生持诵金刚经,独具心得。甲戌之夏,向之启请,讲述大意。余就记忆所及者,归而录之。居士喟然曰:竹本虚心是我师。君字以竹,而虚心若此,可谓名副其实。与其略讲,不如为君详谈。而省心莲社同人,闻知此事,要求公开。遂移座社中正式宣讲,规定每周二次。晚间升座,听者恒数十人。余亦即席笔记,翌日,缮呈居士改正。数月后,居士以改正费力,不若自写。遂于每讲前一日,撰数千字,畀余抄录。余虽仍有笔记,乃无暇整理矣。此法会始于甲戌七月,至乙亥九月圆满。积稿盈尺,居士以为尚须润色,并将初分所缺者补足,方可成书。同人因居士在家,问道者多,因谋另辟静室供养之,俾专心撰述。李君椭莲,闻有是举,发愿独任经费,遂于沪西,租屋三间,右为卧室,中为佛堂,左为讲室,以处居士。期以一年将此讲义补撰完成。然居士每岁遇黄梅时节必病,病辄数月。病愈,则又悯念南北死难众生,启建大悲道场,虔心超度。因此迁延,卒未脱稿。余与晤时,偶问及此,居士似不愿人之督促者。余知其意,遂不复问。戊寅首夏,居士复示疾,胃纳不舒。余每隔二三日,往省之,见其病势,较往岁为重,深为忧虑。是年五月,寂然往生。家人来治丧,纷乱之中,几失此遗稿所在。余急使人遍觅得之,携回检视,皆为散片,前后间有错乱。同人以余有笔记,多促余补撰成之。但余以事繁,从居士自撰讲义以后,所记之稿,即未暇缮正,当时之速写,日久视之,字迹强半不能认。且在居士生前,余之笔记,尚须俟其改正后,方无错误。今贸然取以续貂,亦有未安。古德遗著,缺略不全,用以付印者,亦多有之,何况此书已成十之六七耶。惟付印必须编会,余日无暇晷,搁置又数月。幸居士之弟子周君清圆,发心任此,因以全稿畀之。逐叶搜讨,随时将经文会入。而清圆亦因在佛前发誓代众生受罪,时时抱恙,不免作辍。录写及半,又因意外波折,几至功亏一篑。至己卯之冬,始将全书录成。魔障如是,终得成书,亦云幸矣。一日,余偶遇李君椭莲于途,知其自香港来沪,不久即去。因述此稿,已可付印。李君欣然,谓余云:印费由渠任之,倘有人随喜,渠亦不愿独占此功德,留资于省心莲社而去。适范古农居士,避难来沪,寓于社中,商得其同意,任校订之责。遂得于今年六月印成。至书之内容,精深微妙,发前人所未发,随时指示学人切实用功处,皆过来人语。读者展卷自知,毋庸多赘,但述此书始末经过之曲折如此,是为叙。

民国二十九年六月蒋维乔法名显觉写于因是斋

范叙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为般若经大部六百卷之一卷,文约而义精,喻为金中之刚,良有以也。六百卷文,汪洋浩瀚,读者难之。此一卷文,家诵户晓,般若深义,庶几弘传矣。自古以来,解此经者,无虑百数。其具异见者无论矣。其契正义者,当以无著、天亲、施功德三论及僧肇、智者、嘉祥三疏为最。嗣后宗泐、憨山、蕅益续法诸师论著,各具精义,要不出于古注者近是。然未有如味农江老居士金刚经讲义之殊胜渊博也。讲义发挥般若旨既详且尽,又复旁通诸大乘经。其指导学者观照法门,不第禅宗之向上,净宗之一心,皆有所阐发而已。其尤具法眼,发前人所未发者,则台宗判斯经为通别兼圆,贤宗判属始教,而居士独判为至圆极顿之教。庶不背经中所谓如来为最上乘者说也。他如经中文句,云如来,云佛,云世尊,云不也,云佛告须菩提等,为常人所忽略者,居士辄能发明其胜义。顷者省心莲社印此讲义,余助校订,得读其文,不禁欢喜踊跃,叹未曾有。至于依据古本,考订异字,勒为定本,尤为千余年来斯经之功臣矣。曩阅黄涵之居士弥陀经白话解,尝叹曰:读此解者,不独知弥陀经义,且能知一切经法。今于江居士金刚经讲义亦云然。自斯讲义流通,我知读者一展斯编,不啻读余经十百部也。经云一切诸佛及诸佛菩提法,皆由此经出,不尤彰明较著者哉。校订既毕,因赞叹而为之叙。

中华民国二十九年庚辰首夏范古农和南敬叙

猜你喜欢
  卷七十一(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荆州天王水鉴海和尚语录序·水鉴慧海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十(之一)·子璇
  卷第三十七·李通玄
  卷二·聂先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第四·慧立
  熊少宰请疏·佚名
  卷二目·徐昌治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佛陀波利译)·佚名
  丹霞淳禅师语录序·丹霞子淳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五十四卷·佚名
  卷第十·佚名
  第九十二章 奢耶婆夫等七王·佚名
  大威力乌枢瑟摩明王经卷下·佚名
  佛 教 偶 感·太虚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郑清之·唐圭璋

      清之字德源,初名燮,字文叔,号安晚,鄞县(今浙江省宁波)人。生于淳熙三年(1176)。嘉定十年(1217)进士。以荐为魏宪王府教授。理宗嗣位,以定策功,累拜太傅、左丞相、封魏国公、致仕。淳祐十一年(1251)卒,年七十六,封魏郡王,谥忠定。有

  • 卷120 ·佚名

    洪咨夔 谨和老人春行 抗疏明时效伏伽,一归七度试春纱。 柔风绿遍庭前草,细雨红催陌上花。 惠远买来犹浊酒,赵州吃去只粗茶。 回头恰恰莺啼处,黄四娘今尚有家。 洪咨夔 谨和老人赋梅 寄得江南

  • 东都亊略卷五十三·王称

    列传三十六  鲁宗道字贯之亳州人也少孤苦学以文谒戚纶纶噐异之举进士为定逺尉又为海盐令疏治东南旧港口导海水至邑下人以为利号鲁公浦天禧元年诏两省置谏官六员不兼他职考所言以为殿最宗道与刘煜同选自通判河阳擢为

  • 第四○四谕同治十一年十二月十六日一二二一四--九·佚名

    淡水分府向,对头份等庄总理谢焕光给发谕戳钦加府衔、署北路淡水分府向为给发谕戳,责成奉公事。本年十一月二十九日,据竹南一保头份等庄职员廖金波等禀称:「伊等庄内,原举黄玉堂充当总理,办理有年,近因年

  • 卷十·萧常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十   宋 萧常 撰 列传五 龎统字士元襄阳人少未知名颍川司马徽有 知人之鉴统往见之徽采桑於树上坐统树下 共语终日徽甚异之称统当为南州士之冠冕 从父德公雅重之常

  • 历代名贤确论巻七十三·佚名

    则天一废立中宗预朝政【范祖禹 孙之翰 杨夔 张唐英】狄仁杰【范文正公 子由 孙之翰】裴炎【张唐英】五王【薛季昶附】 【张唐英】张柬之【孙之翰】废立中宗预朝政范祖禹论黜武后年号曰昔季氏出其君鲁无君者八年

  • 赵在礼传·薛居正

    赵在礼,字干臣,涿州人。曾祖父赵景裕,祖父赵士廉,都不曾入仕做官。父亲赵元德,担任过卢台军使。赵在礼最初事奉燕帅刘仁恭,担任小校,唐昭宗光化末年,刘仁恭派他儿子刘守文驱逐浮阳节度使卢彦威,占据了那座城池,提升赵在礼为军使

  • 陈新甲传·张廷玉

    陈新甲,长寿人。万历年间乡试中举,做了定州知州。崇祯元年(1628)进入朝中当上刑部员外郎,又升为郎中,调任宁前兵备佥事。宁前是山海关外的重地,新甲在这里凭着自己的才干出了名。四年,大凌新城被包围,援师云集,出战、修城等事

  • 卷二百二十七·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二十七物异考毛虫之异宋度宗咸淳九年十一月辛卯黎明有虎出於扬州市毛色微黑都拨?官曹安国率良家子数十人射之制置使李庭芝占曰十日之内杀一大

  • 卷一百二十八 本朝二·黎靖德

      ◎法制   唐殿庭间种花柳,故杜诗云:"香飘合殿春风转,花覆千官淑景移。"又云:"退朝花底散。"国朝惟植槐楸,郁然有严毅气象。又唐制,天子坐朝,有二宫嫔引至殿上,故前诗起句云:"户外昭容紫绶垂,双瞻御座引朝仪。"至敬宗时方

  • 卷十一·陈傅良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後传卷十一    宋 陈傅良 撰定公元年春王三月晋人执宋仲几于京师【谷梁有传】夏六月癸亥公之丧至自乾侯戊辰公即位秋七月癸巳葬我君昭公【胡氏从冯山以从祀先公为祔祭昭公

  • 提要·胡居仁

    臣等谨案居业録八卷明胡居仁撰居仁字叔心号敬斋余干人是书皆其讲学语録居仁与陈献章皆出吴与弼之门而宗旨截然互异献章之学上继金溪下启姚江居仁则恪守朱子不踰尺寸故以敬名其斋而是书之中辨献章之近禅不啻再三盖其人

  • 八奸·韩非

    凡人臣之所道成奸者有八术:一曰同床,二曰在旁,三曰父兄,四曰养殃,五曰民萌,六曰流行,七曰威强,八曰四方。何谓同床?曰:贵夫人,爱孺子,便僻好色,此人主之所惑也。托于燕处之虞,乘醉饱之时,而求其所欲,此必听之术也。为人臣者内事之以金

  • 卷二百四十二·佚名

    △初分难信解品第三十四之六十一善现,一来果清净故耳界清净。耳界清净故一切智智清净。何以故?若一来果清净。若耳界清净。若一切智智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一来果清净故声界耳识界及耳触耳触为缘所生诸受清净。

  • 卷八十一·佚名

    △初分天帝品第二十二之五善现,如来之心不住布施波罗蜜多。不住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何以故?以布施波罗蜜多等不可得故。善现,如来之心不住四静虑。不住四无量四无色定。何以故?以四静虑等不可得故。善现,如来之

  • 卷之十七·别庵性统

    续灯正统卷十七 南海普陀嗣祖沙门西蜀 性统 编集 临济宗 大鉴下第三十世 聚云真禅师法嗣 忠州万松三目慧芝禅师 郡之刘氏子。落发於本郡东明。次参聚云。云示以本色钳锤。力究数年。方明心要。初总院事。后充西堂

  • 卷第二·佚名

    嘉兴大藏经 自闲觉禅师语录自闲觉禅师语录卷第二住荆溪芙蓉寺嗣法门人 住古尧乾明寺嗣法门人洪暹 编住明州奉川岳林禅寺语录上堂问江山千里目举意便知有秪如未举意前请师端的师云袖里金槌当面掷如何是夺人不夺境

  • 归戒要集·弘赞

    律学著述。清康熙二年(1663)弘赞辑。三卷。卷上述“受三归法”,卷中述“受五戒法”,卷下述“受八戒斋法”。见载于《嘉兴藏·又续藏》及日本《续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