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九

唐彦谦

《石林诗话》云:“杨大年、刘子仪皆喜彦谦诗,以其用事精巧,对偶清切。黄鲁直诗体虽不类,然不以杨、刘为过也。”

《蔡宽夫诗话》云:“杨文公酷喜唐彦谦诗,至亲书以自随。彦谦诗亦不多,格力卑弱,仅与罗隐相先后。不知文公何以取之?当是时以偶俪为工耳。”

黄山谷云:“唐彦谦最善用事。”

过长陵题高庙

长安高阙此安刘,袝葬累累尽列侯。丰上旧居无故里,沛中原庙对荒丘[一]。耳闻明主持三尺,眼见愚民盗一抔。千古腐儒骑瘦马,灞陵斜日重回头。

《艺苑雌黄》云:“《前汉·张释之传》云:‘假如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颜师古注云:“抔,音步侯反,谓以手掬之也。其字从手。不忍言毁彻,故止云取土耳。今学者读为杯勺之杯,非也。杯,非盛土之物。”郭氏《佩觹》云:“抔,步侯切,手掬也。亦古文‘裒’字。”骆宾王《为徐敬业檄武后》云:“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正用汉史语。

《石林诗话》云:“黄鲁直每读此诗,称赏不已,多示学诗者,以为模式。‘三尺’‘一抔’虽是着题,然语皆歇后。一抔事无两出,或可略土字。如三尺,则三尺律、三尺喙皆可言,独剑乎?‘耳闻明主’、‘眼见愚民’,尤不成语。余数见交游道鲁直语,意不可解。东坡有‘买牛但自捐三尺,射鼠何劳挽六钧’,亦同此病。六钧可去弓字,三尺不可去剑字,此理甚易知也。”

刘后村云:“杨、刘诸人,师李义山可也。又师唐彦谦,唐诗虽雕斫对偶,然求如‘一抔’、‘三尺’之联,惜不多见。”

[一]“长安”四句原缺,据《全唐诗》补。

[附]僧惠洪诗

人生如逆旅,岁月苦逼催。安知贤与愚,同作土一抔。

愚谓:此诗只是翻杜子美“孔丘盗跖俱尘埃”之语耳。

《艺苑雌黄》云:“或谓《唐韵》、《集韵》上平声,并出一‘抔’字,铺枚切,手掬也。意与步侯切者颇同。惠洪虽诞妄,必不读‘抔’为杯勺之‘杯’。但其诗泛使‘土一抔’,不正用《汉书》长陵事,故作铺枚切读耳。未知其果然否?”

《洪驹父诗话》云:“唐彦谦又有《题津河亭》云:‘烟横博望乘槎水,月上文王避雨陵。’皆佳句也。”

仲山汉高祖兄刘仲葬于此山。

千载遗踪寄薜萝,沛中乡里汉山河。长陵亦是闲丘垄,异日谁知与仲多。

《汉书》云:“淮南王等朝未央宫,置酒前殿。上奉玉卮为太上皇寿,曰:‘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殿上皆称万岁,大笑为乐。”

谢叠山云:“观此诗,则贫富贵贱等是空花。有道者一不以此累其心。尧让天下,许由不受,亦见此理。”

愚谓:彦谦此诗之意,以为高祖得天下之后,乃与兄仲较产业所就之多寡。及其死也,则长陵与仲山均之为一抔土耳,果何多寡之分邪?

韩致尧

高秀实云:“韩偓《香奁集》丽而无骨。李端叔意喜致尧诗,诵其序云:‘咀五色之灵芝,香生九窍;咽三危之瑞露,美动七情。’秀实云:‘劝不得也,劝不得也!’”

《遁斋闲览》云:“《笔谈》谓《香奁集》乃和凝所为,后人嫁其名于韩偓,误矣。唐吴融诗集中有《和韩致尧侍郎无题》二首,与《香奁集》中《无题》韵正同,偓序中亦具载其事。”

谢人惠含桃

时节虽同气味殊,未知堪荐寝园无。合充凤食留三岛,谁许莺偷过五湖。苦笋恐难同象匕,秦中谓三月为樱笋时。酪浆无复莹蠙珠。金銮岁岁长宣赐,忍泪看天忆帝都。

序云:湖南绝少含桃,偶人以新摘者见惠,感事伤怀,因成四韵。

《复斋漫录》云:“致尧昭宗时,以翰林承旨谪岭表,道湖南,《谢人惠含桃》诗云:‘金銮岁岁长宣赐,忍泪看天忆帝都。’自注云:‘每岁初进之后,先宣赐学士。’韩子苍《谢人惠茶》诗,意亦本致尧,而语益工。”

[附]韩子苍谢人惠茶

白发前朝旧史官,风炉煮茗暮江寒。苍龙不复从天下,拭泪看君小凤团。

自注云:“史官月赐龙团。”

寒食夜

策策轻寒剪剪风,杏花飘雪小桃红。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细雨中。

清江碧草两悠悠,各自风流下种愁。正是落花寒食雨,夜深无伴倚空楼。

《遁斋闲览》云:“韩致尧诗,词致婉丽,如此绝者是也。”

偶题

手风慵展八行书,眼暗休寻九局图。窗里日光飞野马,案头筠管长蒲卢。谋身拙为安蛇足,报国危曾埒虎须。满世可能无默识,未知谁拟试齐竽。

《潘子真诗话》云:“山谷尝谓余言,老杜身虽在流落颠沛中,其心未尝一日不在本朝,故善陈时事,句律精深,超古作者,忠义之气,激发而然。韩偓贬逐后,依王审知。如集中所载此诗,其词凄楚,切而不迫,亦不忘其君者也。”

雷公

闲人倚柱笑雷公,又向深山霹怪松。必若有苏天下意,何如惊起武侯龙。

《世说》云:“夏侯泰初倚柱作书,时霹雳破柱,衣服焦然,神色无变,书亦如故。宾客左右皆跌荡,不能住。”韩偓诗用“倚柱”二字,有来处。

[附]朱乔年冬干

陌上冬干泣老农,天留甘雨付春工。阿香急试雷霆手,莫放人间有卧龙。

愚谓:朱先生此诗,大意亦与韩致尧诗意同。文公先生亦有《闻雷》诗,气象宏大。今附于左。

[附]朱文公闻雷有感

谁将神斧破顽阴,地裂山开鬼失林。我愿君王法天造,早施雄断答群心。

杜荀鹤

《艺苑雌黄》云:“荀鹤,杜牧之微子也。牧之会昌末,自齐安移守秋浦。时妾有妊,出嫁长林乡士杜筠,生荀鹤,有能诗名,自号‘九华山人’。大顺初,擢第,寻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顾云序其集为《唐风集》。”

《唐风集》诗极卑下,如云:“要知前路事,不及在家时。”又云:“不觉裹头成大汉,初看竹马作童儿。”前辈方之为《太公家教》。

宫词

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欧阳公《归田录》云:“唐之晚年,诗人无复李、杜豪放之格,然亦务以精意相高。如周朴者,杼思尤艰,每有所得,必极雕琢,故时人称朴诗‘月锻季炼’。未及成篇,已播人口,其名重当时如此,而今不复传矣。余少时犹见其集,其句有云:‘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又云:‘晓来山鸟闹,雨过杏花稀。’诚佳句也。”

胡苕溪云:“余读《隐居诗话》云:‘此一联非朴诗,乃杜荀鹤之句。’然犹未敢以六一为误。后因看《幕府燕闲录》云:‘杜荀鹤诗鄙俚近俗,惟《宫词》为唐第一,故谚云:“杜诗三百首,惟在一联中。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是也。’”

黄山谷云:“杜荀鹤诗,有‘举世尽从愁里老’之句,正好对退之诗云‘谁人肯向死前休’。”

溪兴

山雨溪风卷钓丝,瓦瓯蓬底独斟时。醉来睡着无人唤,流下前滩也不知。

胡苕溪云:“荀鹤此诗,句语俱弱,不若韩致尧《醉著》绝句为雅健也。”

[附]韩致尧醉著

万里清江万里天,一村桑柘一村烟。渔翁醉著无人唤,过午醒来雪满船。

葛亚卿有集句,用致尧诗一联。今附于左。

[附]葛亚卿集句

万里清江万里天,一村桑柘一村烟。渔翁醉睡又醒睡,高唱夕阳孤岛边。

胡苕溪云:“前辈集句诗,每一句取一家诗。今亚卿全用致尧两句,极为无工。又后两句,不称前两句,岂若致尧之浑成也?”

闻子规

楚天空阔月成轮,蜀魄声声似诉人。啼得血流无用处,不如缄口过残春。

愚谓:此诗亦有守口如瓶之讽,“缄口”字亦从金人三缄事中来。

《家语》云:“孔子观周,入后稷之庙,有金人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多言多败。曰:是何伤?祸之门也。”

赠僧

利门名路两何凭,百岁风前短焰灯。只恐为僧心不了,为僧心了总输僧。

愚谓:动静劳佚系乎人之一心,身静而心役,形佚而神疲,僧俗之相去不远也。此诗世之田夫、野叟、樵童、牧竖皆能诵之,可谓造理而有味者。惜乎缁流之不能自觉耳。

时世行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裙衫鬓发焦。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尽尚征苖。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其二

八十老翁住破村,村中牢落不堪论。因供寨木无桑柘,为点乡兵绝子孙。还似平宁征赋税,未闻州县略温存。至今鸡犬皆星散,日落西山哭倚门。

愚谓:此诗备言生民之憔悴,国政之烦苛,可谓曲尽其情矣。采民风者,观之其能动心否乎?

陆龟蒙

自号“天随子”。

自传云:“甫里先生陆龟蒙,平居以文章自怡,未尝有点窜涂抹者。纸札相压投于箱箧中,历年不曾净写一本。或为好事者取去,后于他人家见之,亦不复谓己作矣。”

冷斋序《鲁訔注杜工部诗》云:“陆龟蒙得杜诗之赡博,尚轩然自号一家,嚇世喧俗。”

别离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仗剑对樽酒,耻为游子颜。蝮蛇一螫手,壮士疾解腕。所思在功名,离别何足叹。

愚谓:大丈夫以功名意气自许,大笑出门,何泪之有?此诗慷慨激烈,有男子心。回视邮亭执手,杯酒阳关,哽咽凄凉,昵昵作儿女语者,良可鄙矣!因记罗隐《泪诗》云:“自从鲁国潸然后,不是奸人即妇人。”

《孔丛子》云:“子高游赵,平原君客有邹文、季节者,与子高相友善。临别,文、节流涕交颐,子高抗手而已。其徒疑之,子高曰:‘始吾得二子丈夫,乃今知其妇人也。’曰:‘二子之泣,非邪?’曰:‘二子,良人也。有不忍之心,其于敢断必不足矣。’曰:‘凡泣者,一无取乎?’子高曰:‘有二焉,大奸之人,以泣自信;妇人懦夫,以泣著爱。’”罗诗盖本诸此,因并及之。

自遣

数尺游丝堕碧空,年年长是惹春风。争知天上无人住,也有清愁鹤发翁。

古意

君心莫浅薄,妾意正栖托。愿得双车轮,一夜生四角。

胡苕溪云:“天随子二诗,思新语奇,超出于寻常之表,可谓不落前人窠臼者也。”

宫人斜

草树愁烟似不春,晚莺哀怨问行人。须知一种埋香骨,犹胜昭君作虏尘。

愚谓:宫人斜,乃后宫嫔嫱所葬之丛冢也。此诗超出意外,用昭君事,有狐死正丘首之义。而昭君之死,亦可谓不得其正者,可怜也!

薛能

刘后村云:“薛能诗格不甚高,而自称誉太过。其五言云:‘空余气长在,天子用平人。’不但自誉其诗,又自誉其材。然位历节镇,不为不用矣。卒以骄恣凌忽愤军杀身,其材安在哉?妄庸如此,乃敢妄议诸葛,可谓小人无忌惮者。”

绝句

山屐经过满径踪,隔溪遥见夕阳舂。当时诸葛成何事,只合终身作卧龙。

《王直方诗话》云:“李希声言,荆公罢政事时,居于州东刘相宅,于书院小厅,题‘当时诸葛成何事,只合终身作卧龙’数十处。苕溪渔隐曰:‘此乃薛能诗,唐《百家诗选》中有之。或云荆公诗,非也。’”

《艺苑雌黄》云:“薛能诗‘隔溪遥见夕阳舂’,人多不知‘夕阳舂’为何等语。予考之《淮南子》曰:‘日经于泉隅,是谓高舂;顿于连石,是谓下舂。’注云:‘尚未冥,上蒙先舂曰“高舂”[一]。将欲冥,下蒙悉舂曰“下舂”。’《南史·陈本纪》云:‘求衣昧旦,仄食高舂。’柳子厚诗云:‘空斋不语坐高舂。’”

吴姬

楼台重叠满天云,殷殷鸣鼍世上闻。此日杨花初似雪,女儿丝管弄参军。

《复斋漫录》云:“本朝景德三年,张景以交通曹人赵陈,斥为房州参军。景为《屋壁记》,略曰:‘近制州县参军,无员数,无职守,悉以旷官败事违戾政教者为之。凡朔望飨宴,使与焉。若处人一见之,必指曰参军也,尝为某罪矣。至于倡优为戏,亦假而为之,以资玩戏,况真为者乎?宜为人之轻视,又将狎而侮之。’大略如此。余按《乐府杂录》,戏弄参军始自汉,馆陶令石耽有赃犯,和帝惜其才,免罪。每宴乐,令衣白夹衫,命优伶弄戏辱之,经年乃放,后为参军。然则戏弄参军自汉已然矣,不始于唐世也。又五代王建时,王宗侃责受维州司户参军,曰:‘要我头时断去,谁能作此措大官,使俳优弄为参军。’”

宋氏林亭

地湿莎青雨后天,桃花红近竹林边。行人本是农桑客,记得春深欲种田。

谢叠山云:“游苑囿而思畎亩,览花草而记农桑,此有道者之言也。”

愚谓:郑谷《感兴》一绝,亦是此意,但翻一转语反说耳。今附于左。

[附]郑谷感兴

禾黍不阳艳,竞栽桃李春。翻令力耕者,半作卖花人。

愚谓:前诗乃因世之趋末,而思反其本。此诗乃谓务本者相尚趋末,以从世俗之好。然其崇本抑末之心,则亦隐然在其中矣。

省试夜

白莲千朵照廊明,一片承平雅颂声。更报第三条烛尽,文昌风景写难成。

《复斋漫录》云:“《杜阳杂编》言:舒元舆举进士,既试,脂炬三条,人皆自将。以余考之,唐制如此耳。故《广记》云:‘唐制举人试日,既暮,许烧烛三条。’韦永贻试日先毕,曾作诗赋此事。而旧说亦言举人试日已晚,试官权德舆于帘下戏云:‘三条烛尽,烧残举子之心。’而举子遽答云:‘八韵赋成,惊破试官之胆。’乃知唐制许举子烧烛三条也。”

[附]韦永贻试罢

三条烛尽钟初动,九转丹成鼎未开。明月渐低人扰扰,不知谁是谪仙才。

王驾

晴景

雨前初未见花间叶,雨后兼全无叶里底花。蛱蜂蝶飞来纷纷过墙去,应却疑春色在邻家。

《渔隐丛话》云:“此《唐百家诗选》中诗也。余因阅荆公《临川集》,亦有此诗云:‘雨前未见花间叶,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百家诗选》是荆公所选,想爱其诗,因为改正七字,遂使一篇语工而意足,了无镵斧之迹,真削锯手也。”

古意

夫戍萧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谢叠山云:“此诗‘西风吹妾妾忧夫’与‘寒到君边衣到无’两句,见夫妇之至情。”

张祜

孤山寺

楼台耸碧岑,一径入湖心。不雨山长润,无云水自阴。断桥荒藓涩,空院落花深。犹忆西湖月,钟声在北林。

《西清诗话》云:“荆公取张祜《惠山寺》诗‘泉声到池尽,山色上楼多’,而不取其《孤山寺》诗,不知意果如何耳?”

无锡县惠山寺

旧宅何人在?空门客自过。泉声到池尽,山色上楼多。小洞穿斜竹,重阶夹瘦莎。殷勤入城市,云水暮钟和。

此诗乃荆公《百家诗选》中所取者,如“泉声到池尽”一联,真佳句也。

金山寺

一宿金山顶,微茫水国分。僧归夜船月,龙出晓堂云。树影中流见,钟声两岸闻。因悲在朝市,终日醉醺醺。

《南唐书》云:“金山寺号为胜景,张祜吟诗,有‘僧归夜船月,龙出晓堂云’之句,自后诗人阁笔。孙鲂乃复吟一诗,时号绝唱。”

[附]孙鲂金山寺

山载江心寺,鱼龙是四邻。天多剩得月,地少不生尘。过橹妨僧定,惊涛溅佛身。谁言张处士,诗后更无人。

胡苕溪云:“张祜诗全篇皆好,鲂诗不及之,有疵病。如‘惊涛溅佛身’之句,则金山寺何其低而小哉?‘谁言张处士,诗后更无人’,仍自矜炫如此,尤可嗤鄙也!”

邮亭

云暗山横日欲斜,邮亭下马对残花。自从身逐征西府,每到花时不在家。

谢叠山云:“此诗与张季鹰‘秋风思莼鲈’同一意思。有道者闻之,必不以山林之乐易钟鼎之奉矣。”

猜你喜欢
  卷六百四十七·彭定求
  胡翼龙·唐圭璋
  秋星阁诗话 全文·李沂
  白石道人歌曲跋·姜夔
  提要·邵雍
  宁南诗草胡序·连横
  巻九·顾瑛
  卷七十九·徐世昌
  卷六·丁复
  卷一·陆游
  卷三百八十五·曹学佺
  卷十七·佚名
  卷六十九·徐倬
  卷三十五·查慎行
  张枢词作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出·李开先

    (末上白)日傍侯门岂惮劳,半生辛苦侍权豪。井蛙自谓游龙窟,篱鷃争知有凰巢!吾乃是高殿侍府中一个都官。往来帅府,出入朱门,专主内外公私,善分上下应对。若说太尉富贵:官居一品,位列三台。赫赫公车,昼长铃锁静;潭潭相府,漏定戟枝齐。

  • 卷三十八·查慎行

    <集部,别集类,北宋建隆至靖康,苏诗补注> 钦定四库全书 苏诗补注卷三十八 翰林院编修查愼行撰古今体诗四十四首【起绍圣元年甲戌秋自江西赴岭外十月到惠州尽是年十二月作】 过庐山下【并引】 予过庐山下云物腾涌默有

  • 列传第三十六 高宗中宗诸子·刘昫

    ○燕王忠 原王孝 泽王上金 许王素节 孝敬皇帝弘 裴居道附 章怀太子贤 贤子邠王守礼 懿德太子重润 庶人重福 节愍太子重俊 殇帝重茂 高宗八男:则天顺圣皇后生中宗、睿宗及孝敬皇帝弘、章怀太子贤,后宫刘氏生燕

  • 列传第七十五 李常赵崔齐卢·欧阳修

    李揆,字端卿,系出陇西,为冠族,去客荥阳。祖玄道,为文学馆学士。父成裕,秘书监。揆性警敏,善文章。开元末,擢进士第,补陈留尉。献书阙下,试中书,迁右拾遗,再转起居郎,知宗子表疏,以考功郎中知制诰。扈狩剑南,拜中书舍人。乾元二年,宗室

  • 卷六 齐语·左丘明

    1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为宰,辞曰:“臣,君之庸臣也。君加惠于臣,使不冻馁,则是君之赐也。若必治国家者,则非臣之所能也。若必治国家者,则其管夷吾乎。臣之所不若夷吾者五:宽惠柔民,弗若也;治国家不失其柄,弗若也;忠信可结于百姓,弗

  • 卷之六百五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二一七 浙江巡抚三宝奏采辑浙省碑刻情形折·佚名

    二一七 浙江巡抚三宝奏采辑浙省碑刻情形折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初六日浙江巡抚臣三宝谨奏,为奏闻事。窃臣接准军机处咨开:三通馆赶纂通志全书,甚为紧要,内金石略一门,各省碑版石刻及历代钟鼎尊彝俱有应行采辑之处,转饬所属摹

  • 庚申英夷入寇大变记略·佚名

    谨按咸丰九年巳未五月,英夷入天津海口,上命僧邸御之,大获胜仗。轰坏夷船十余只,计毙夷匪六七百名。英夷随即遁去,而海防从此起矣。夫僧邸筹办海防,挑濠筑垒,伐树掘坟,姑无论招谤与否,而以之御英夷,则可谓殚尽心力已。 至今岁庚

  • 房谟传·李延寿

    房谟,字敬放,河南洛阳人。他的祖先为代地人,原本姓屋引氏。他从小淳厚端谨,虽然没有异于常人的才能,而却深沉内秀。北魏孝明帝正光末年,他历任昌平、代郡的太守,都以廉洁惠民著称。北方六个军镇叛乱,他率领郡中的人进入九峥山

  • 卷六十·纪昀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厯代职官表卷六十漕运各官表<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卷六十漕运各官国朝官制总督漕运一人【正二品兼尚书衔从一品】掌督理漕挽以足国储凡收粮起

  • 纲鉴易知录卷十二·吴楚材

    汉纪太宗孝文皇帝纲 戊辰,七年,六月,未央宫东阙罘罳灾。纲 己巳,八年,夏,封淮南厉王子四人为列侯。目 民有歌淮南王者曰:&ldquo;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相容!&rdquo;帝闻而病之。封王子安等四人为列侯。纲 长

  • 能言第四十·桓宽

    大夫曰:“盲者口能言白黑,而无目以别之。儒者口能言治乱,而无能以行之。夫坐言不行,则牧童兼乌获之力,蓬头苞尧、舜之德。故使言而近,则儒者何患于治乱,而盲人何患于白黑哉?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故卑而言高,能言而不能行者,君子

  • 卷七 述史篇·王通

    子曰:“太熙之后,述史者几乎骂矣,故君子没称焉。”楚公作难,贾琼去之。子曰:“琼可谓立不易方矣。”温彦博问知。子曰:“无知。”问识。子曰:“无识。”彦博曰:“何谓其然?”子曰:“是究是图,亶其然乎?”彦博退告董常。常曰:“深乎

  • 卷第二下·朱熹

    二先生语二下附东见录后今许大西事,无一人敢议者。自古举事,不能无可否是非,亦须有议论。如苻坚寿春之役,其朝廷宗室,固多有言者,以至宫女有张夫人者,犹上书谏。西晋平吴,当取也,主之者惟张华一人而已。然当时虽羊叔子建议,而朝

  • 佛说十力经·佚名

      唐 勿提提犀鱼译    佛说十力经大唐贞元新译十地等经记  新译十地经及回向轮经十力经等者。即上都章敬寺沙门悟空本名法界。因使罽宾。于中天竺国之所得也。师本京兆云阳人也。乡号青龙。里名向义。俗姓车

  • 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卷上(本)·窥基

        大慈恩寺翻经沙门基撰    第一卷   今解论文略作五门分别。            ┌一叙古┬一叙说      ┌一明时┤   └二斥非      │     └二述今┬一述文  一明时益┤

  • 王龙溪先生全集·王畿

    明王畿著,20卷。是集为其子王应斌、王原吉合编。凡语录8卷,书、序、杂著、记、说9卷,诗1卷,祭文、志状、表、传2卷。其门人萧良幹初刊,丁宾重刻增《大象义述》1卷、传、志、祭文1卷。王畿师从王守仁,虽宗良知学说,但

  • 三千里江山·杨朔

    长篇小说。杨朔著。1953年3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曾印刷再版二十多次。小说通过对一支中国铁路工人志愿援朝大队在护桥、运输等战斗中英雄事迹的描写,表现了中国工人阶级“爱祖国、爱人民、爱正义、爱和平”,即爱国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