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七章 16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辜讲

有一次孔子在开始研究《易经》 后,说:“如果我可以多活几年,去完成我对《易经》的研究,那么在我的人生中便不会有什么比较大的遗憾了。”

编者注

下面有两则辜鸿铭先生读《易经》时发生的故事:

一、在法国求学时,辜鸿铭结识了一位对《易经》十分推崇的老教授。这位老教授认为《易经》是最有价值的经典,黑格尔的理论是根据《易经》写出来的,但是黑格尔却将之据为己有,并批评《易经》的理论一文不值。这位老教授并不懂中文,常常把不能通读《易经》当做生平憾事,让辜鸿铭回国后一定好好研习《易经》。回国之后,辜鸿铭就对《易经》产生了研究的兴趣,以致晚年自称“汉滨读易者”和“读易老人”。

二、1913年,辜鸿铭和泰戈尔一起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最后泰戈尔胜出,但辜鸿铭始终瞧不起他。泰戈尔访华,中国学者踊跃与其见面,唯独辜鸿铭闭门谢客,拒绝和泰戈尔会面。他认为泰戈尔不懂《易经》,因此也不会懂得东方文化的精微之论,还不如回印度好好整理诗集。

猜你喜欢
  卷九十 礼七·黎靖德
  春秋地理考实卷二·江永
  卷六十一·程公说
  卷二十一·卫湜
  卷一百五十·秦蕙田
  提要·方苞
  卷九十八·顺治
  卷二·刘玉汝
  礼记要义卷第十九·魏了翁
  卷第七 音辞 杂艺 终制·颜之推
  净戒品之馀·佚名
  佛地經論卷第四·欧阳竟无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十·佚名
  弥勒菩萨所问经论 第二卷·佚名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七卷·宝亮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156 ·佚名

    李洪 别姚江 古埭潮迎楫,苍山翠募耕。 人烟半渔钓,方物杂蛮荆。 宿雨迷梅坞,过云望四明。 匆匆理归柂,未暇脍长鲸。 李洪 丙寅元日 年年元日雨,常是一春愁。 客子诗多感,梅花信已休。

  • 卷三十七·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十七 明 曹学佺 编 盛唐六 孟浩然【字浩然襄阳人】 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 悠悠清江水水落沙屿出回潭石下深緑筱岸傍密鲛人潜不见渔父歌自逸忆与君别时泛舟如昨日夕阳开返照中坐

  • 重订曲海总目·佚名

    清 黄文旸原编〔注〕无名氏重订管庭芬校录乾隆辛丑春,奉旨修改古今词曲,子受盐使者聘,得与改修之列,兼总校苏州织造进呈词曲,因得尽阅古今杂剧传奇。阅一年,事竣,追忆其盛,拟将古今作者,各撮其关目大概,勒成《曲海》一书;先定总

  • 纲目续麟原序·张自勋

    士必通经而后可以学史史者经之翼也经不明则权衡轻重莫适主焉余服膺六经四子有年而取义尤在易与春秋易春秋葢名殊而实同者也孔子本易以作春秋而予本春秋以治纲目虽大儒笔削不能无议诸家推扬过情褒称失实予不复置喙独怪

  • 史记集解卷八十五·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八十五吕不韦列传第二十五吕不韦者阳翟大贾人也往来贩贱卖贵【徐广曰一本云阳翟大贾也往来贱买贵卖也】家累千金秦昭王四十年太子死其四十二年以其次子安国君为太子安国君有子二十余人安国君有所甚爱

  • 杨博传·张廷玉

    杨博,字惟约,蒲州人。其父杨瞻,曾任御史,死于四川佥事职任上。杨博名载嘉靖八年(1529)进士榜,授职为..稨知县,调迁到长安。被征召为兵部武库主事,担任过职方郎中。大学士翟銮巡视九边,让杨博跟随自己。所有经过的山川形势,当地

  • 北洋海军章程第十四·佚名

    水师后路各局按西国海军章程,凡兵船一应需用可款,各有大员专管,接济无缺。兵船职在战守,有事时冲锋破敌,无事时巡防操练,皆提督以下官员之责。而其更本至计,尤在后路储备有资,应时取给。西国后路分职各官,权位皆与提督相等,约举

  • 卷二十六·乾隆

    大清世宗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寛仁信毅大孝至诚宪皇帝圣训卷二十六厚风俗雍正元年癸卯二月癸亥上谕礼部致治之要首在风化移风易俗莫先于鼓励良善使人人知彝伦天则之为重忠孝廉节之宜敦古帝王劳来匡直所以纳民于轨

  • 尚书注考·陈泰交

    明 陈泰交 撰引经注经不照应者三条曰若稽古帝尧训曰粤越通古文作粤曰若者发语辞周书越若来亦此例也越若来训古语辞言召公于丰迤逦而来也时乃功懋哉训懋勉也德懋懋官训懋茂也繁多之意与时乃功懋哉之懋同凡厥正人训正

  • 卷三十二·王昭禹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详解卷三十二宋 王昭禹 撰布宪掌宪邦之刑禁正月之吉执旌节以宣布于四方而宪邦之刑禁以诘四方邦国及其都鄙达于四海凡邦之大事合众庶则以刑禁号令【诘起吉反令力正反】【主道利宣不利周利明不利幽又

  • 跋·王夫之

    明·王夫之遵循古制。继承天命而称圣王者,是本于轩辕之治,建国黄中,消除间气异类带来的灾难,扶长中夏之民而入尽其才,治国之道就完备了。有人指出:“古代孔夫子鉴于祸乱,表明自己的希望和忧虑,申明圣王之道,写了《

  •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智旭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清西有沙门蕅益智旭解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于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卽心是佛。卽佛是心)则莫若念佛求生净土。又于一切念佛法门之中。求其至简

  • 四分律比丘含注戒本序·道宣

    太一山沙门释道宣述  四分戒本者。盖开万行之通衢。引三乘之正轨也。自法王利见弘济在缘。程上圣之凄惶。悼小凡之沉溺。故能辟不讳之门。示秘密之深术。张无问之说显初学之津涂。遂静处而兴教源。集众而宣玄范。前

  • 普遍光明清净炽盛如意宝印心无能胜大明王大随求陀罗尼经卷下·佚名

    (百千印陀罗尼经同卷别译)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  复次大梵。其天帝释共阿苏罗斗战之时。帝释常以此陀罗尼。置于顶髻珠中带持

  • 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第八·佚名

    失译人名今附秦录九十事第三十九此戒比丘比丘尼共。三众不共。是中犯者。若比丘不受饮食著口中波夜提。随所多少著口中。咽咽波逸提。有四人得从受食。男女黄门二根。一切非人畜生亦成受食。凡受食者。一为断窃盗因缘

  • 佛法金汤编卷第四·岱宗心泰

    会稽沙门 心泰 编天台沙门 真清 阅梁都建康。起武帝壬午。尽敬帝丁丑。凡四主。五十六年。武帝帝讳衍。字叔达。南兰陵中里人。萧姓。帝登极。思与苍生同契等觉。共会徧知。垂拱临朝。盛敷经教(三宝记)。【标】天

  • 俨山外集·陆深

    文言小说丛书。明陆深撰。三十四卷。有明嘉靖陆楫刊本。此集包括《传疑录》二卷、《河汾燕间录》二卷、 《春风堂随笔》一卷、 《知命录》一卷、《金台纪闻》二卷、 《愿丰堂漫书》一卷、 《溪山余话》一卷、《玉堂漫

  • 文心雕龙·刘勰

    文学理论专著。南朝梁刘勰作。十卷。分上、下编,各二十五篇。包括绪论、文体论、创作论、批评论、总序五大部分。绪论包括上编《原道》至《正纬》四篇,是全书理论基础;文体论包括上编《辨骚》至《书记》二十一篇,论述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