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杨光远传

杨光远,字德明,他的父亲叫阿噔啜,大概是沙陀部人。光远开始的名字叫阿檀,在唐庄宗手下任骑兵将领,跟随周德威在新州与契丹打仗时,被打断一只手臂,于是因为残废没有任用他。过了很久,用他任幽州马步军都指挥使,戍守瓦桥关。光远这个人因病秃顶又断了胳膊,不通晓文字,但有分辨是非的才智,擅长处理政事。明宗时,历任妫、瀛、冀、易四州刺史,有治理得好的名声。

开始,唐兵在中山打败王都,俘获契丹的大将艹则刺等十多人。不久契丹和中国议和恢复交往,派遣使臣寻找艹则刺等人,明宗和大臣商议此事,都同意将他们遣返回去,只有光远不同意,他说:“艹则刺等人都是北方狄族中善于打仗的人,对方失去他们就像失去了手和脚,而且他们在中国内地住了很长时间,熟悉中国的事情,归还他们不会对我们有利!”明宗说“:少数民族重视结盟和誓言,难道会背弃我们吗?”光远说“:我怕将来后悔不及啊!”明宗认为他说得好,终于没有遣返艹则刺等人。光远从易州刺史被提拔为振武军节度使。清泰二年(935)调任中山节度使,兼任北面行营都虞候,在云州、应州之间抵御契丹军队。

晋高祖在太原起兵后,末帝让光远辅佐张敬达为太原四面招讨副使,被契丹军打败,退守晋安寨。契丹围困该寨几个月,人和马的食物都吃光了,就杀马吃肉,马杀光了,才杀死敬达,出来投降。耶律德光看见他们后,奚落地说:“你们这些人真是凶恶无赖的汉子。”光远和其他降将开始不知道是讽刺自己,还用些谦虚的话答对,德光说:“不用食盐乳酪,吃掉一万匹战马,难道不是凶恶的汉子吗?”光远等感到很惭愧地趴在地下,德光问他们:“害怕吗?”他们都说:“很害怕。”又问“:害怕什么?”他们回答说“:害怕皇帝把我们带回蕃国。”德光说“:我们契丹国没有田地官职授给你们,你们尽力为晋办事吧!”晋高祖任命光远做宣武军节度使、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光远进京晋见时,装着愁闷不安的表情,常常表现出有些遗憾的样子,晋高祖怀疑他是不满足现有的职务,派人问他,他回答说“:我对于富贵没有不满足的,只是不能像张生铁那样死得有意义,这使我常常感到惭愧啊!”由于这样高祖认为他忠诚,对他很亲近信任。

范延光反叛时,任命他担任魏府都招讨使,派去很久也没能攻占敌城,高祖突然改用其他计策让延光投降。可是,光远自以为手里掌握着重要军权,而且在外边,认为高祖畏惧自己,开始显露出放纵骄横的行为。高祖常常宽容优待他,选择他的儿子承祚娶长安公主为妻,把第二个儿子承信等人都破格提拔,授给官职和爵位,所得恩宠没有别人能相比。枢密使桑维翰对他很厌恶,几次对皇帝说起他。光远从魏来京城朝见,屡次指责维翰专权难以遏制。高祖无可奈何,将维翰罢职派到相州去,也将光远调任两京留守,兼任河阳节度使,剥夺了他的兵权。光远开始对这非常怨恨,心怀不满,暗地里赠送宝物给契丹,诉说自己被晋疏远排斥。他豢养私人军队达一千人,扰乱法制,触犯禁令,在河、洛一带比土匪强盗还要厉害。天福五年(940)调他镇守平卢,封他为东平王。光远让皇帝允许他的儿子和他一起去,皇帝任命承祚为单州刺史、承勋为莱州防御使,父亲和儿子一起向东走,运载物资的车辆和护卫骑兵连绵长达几十里。出帝即皇帝位后,授给他太师的官职,封他为寿王。

这时,晋的马匹少,搜求全国的马匹来补充军队,景延广请求朝廷要回以前借给光远的官军战马三百匹,光远愤怒地说:“这些马是先朝皇帝赏赐给我的,为什么要回去,这是怀疑我反叛!”因此策划叛乱活动。这时承祚从单州逃跑回去,出帝就任命承祚当淄州刺史,派遣使臣赐给他玉带、御马安慰他,光远更加骄横,就起来谋反。招唤契丹人入侵,攻占贝州。博州刺史周儒也反叛投降契丹。

这时,晋出帝和耶律德光在澶、魏之间相持不下,郓州观察判官窦仪在军营中谋划战事,他谋划说:“现在如果不用重要兵力大将守卫博州渡,让周儒能够引导契丹军队从东面过黄河同光远会合,这样河南就危险了!”出帝就派李守贞、皇甫遇率领军队一万人沿黄河下行。周儒果然引导契丹从马家渡渡过黄河,正在构筑堡垒,守贞等人突然对他们发起攻击,契丹军队大败,于是就与光远隔开断绝联系。德光听说在黄河边的契丹军队战败,就与晋军在戚城展开决战,也失败了。

契丹败退回北方后,出帝又派守贞、符彦卿率军东征,杨光远环城坚守,从夏天到冬天,城中的人因饥饿而吃人,以至于几乎将人都吃光了。光远望着北方的契丹,跪拜行礼呼唤耶律德光说:“皇帝使光远受了害呀!”他的儿子承勋等人劝光远出城投降,光远说:“我在代北的时候,曾用纸钱祭祀天池,投进水里就沉下去了,人们说我应该当皇帝,应当再等待一些时候,不要轻易议论投降的事。”承勋知道他不会同意,就杀了节度判官丘涛和他的亲信将领杜延寿、杨瞻、白延祚等人,劫持并幽禁了杨光远,派人捧着投降的奏表等待朝廷判罪。承信、承祚都到朝廷上表示投降,甚至光远也送上奏章请朝廷处死他。出帝任命他的二个儿子当侍卫将军,赐给光远一份诏书,表示可以不杀他,朝中大臣都认为这样做不妥当,出帝又敕命李守贞见机行事,不用上奏自行决断处置。守贞派遣客省副使何延祚到光远家中把他杀了。延祚到他住宅时,光远正在马厩里查看马匹,延祚派一名都将进去对他说“:皇帝的使臣在门口,准备回京答复皇帝,只是没有什么凭据在手里。”光远说“:说这话是什么意思?”都将说“:是想得大王的人头!”光远气愤地骂着说“:我有什么罪?过去我率晋安寨守军投降契丹,使你们家世世代代当皇帝,我也指望一辈子富贵,可是现在却这样违背良心忘记恩德!”于是,被杀死,奏报朝廷说他是病死的。

承勋为晋做事任郑州防御使,德光攻灭晋后,派人召唤承勋到京城,责备他用强力威逼自己的父亲,命人碎割并吃掉他的肉。用承信当平卢节度使。汉高祖赠光远尚书令的官职,封他为齐王,命令中书舍人张正为杨光远撰写碑铭文赐给承信,让他在青州镌刻在石碑上,石碑刚刚树立起来,天上雷电轰鸣,把碑石击断了。

阿噔啜开始不是姓氏,他后来改名叫王咸并称姓杨。光远一开始的名字叫檀,清泰二年(935),官吏说有触犯明宗名字偏旁的人都要改名,就赐给他光远二字为名。不仅光远因病秃顶,而且他的妻子也是一个跛脚,人们为他编俗中语说“:从古到今哪有秃疮天子、跛脚皇后呢?”相互传说作为笑料。但是,招致少数民族契丹成为国家的第一大祸害,最终导致晋氏的灭亡,给中国人民造成三十多年的创伤痛苦,这都是光远的所作所为造成的。

猜你喜欢
  卷四百三十五 元祐四年(己巳,1089)·李焘
  ●卷二十七·徐梦莘
  ●凡例·姜侠魂
  北征记·杨荣
  卷之三百九十四·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三 儒林传六·纪昀
  清季外交史料选辑(三)·王彦威
  钦定胜朝殉节诸臣録卷七·佚名
  第77章 一心一意要做袁世凯的蒋介石·冯玉祥
  清季申报台湾纪事辑录二·佚名
  卷之三十四  野記四(明)祝允明 撰·邓士龙
  后唐纪七明宗圣德和武钦孝皇帝下长兴三年(壬辰、932)·司马光
  养吉斋丛录卷之十七·吴振棫
  二九 转变·邹韬奋
  卷二百九十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江袤·唐圭璋

      袤,原作“”,当为“袤”之误。宋史卷二百八艺文志七有江袤集二十卷,不传;其作者当即此江袤。袤字仲长,号谷嵓,见宋徐光溥自号录。衢州开化人。见北山小集卷三十三江仲举墓志铭。   蝶恋花   身世谁人知觉梦。阳焰空

  • 谭献·龙榆生

    谭献初名廷献,字仲修,号复堂,浙江仁和人。道光十二年(一八三二)生。同治六年(一八六七)举人,纳赀为县令,历署歙县、全椒、合肥知县。旋归隐,锐意撰述,为一时物望所归。光绪二十七年(一九○一)卒,年七十。工骈体文,於

  • 卷七·冯惟讷

    钦定四库全书卷 古诗纪卷七      明 冯惟讷 撰 古逸第七 杂辞 岣嵝碑 【徐灵期衡山记云夏禹导水通渎刻石书名山之高王象之舆地记云禹碑在岣嵝峯又传在衡山县云密峯宋嘉定中蜀士因樵人引至其所以纸蹋其碑七十

  • 卷一百九十七·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九十七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七十四 张九成 山中见柿树有感 兹山余初来掩冉柿叶青相去未三月柿花亦已零及兹寻去路累累满空庭人生岂无情眷眷不忍行严霜八九月百草不复荣惟君粲丹实独

  • 巻一·元好问

    钦定四库全书唐诗鼓吹卷一元 郝天挺 注栁子厚【讳宗元河东人贞元九年进士授校书郎累迁监察御史里行擢礼部员外郎后贬邵州刺史又徙栁州卒于官有集今行于世】登栁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永贞元年子厚与韩泰韩刘禹锡

  • 樵云独唱巻五·叶颙

    (元)叶颙 撰○律诗幽居杂兴疎斋清夜醒修径白云长袖归南山影心潜上国光西风岩桂老细雨野椒黄地僻人踪少烟扉开竹房和张仲达客苏州春暮览古韵异国逢春暮惊心对日西湖生吴水冷云压楚山低老树风霜古荒城烟雨迷夫差旧台馆花

  • 四言十三首·阮籍

    一天地絪缊。元精代序。清阳曜灵。和风容与。明日映天。甘露被宇。蓊郁高松。猗那长楚。草虫哀鸣。鸧鹒振羽。感时兴思。企首延伫。于赫帝朝。伊衡行辅。才非允文。器非经武。适彼沅湘。托分渔父。优哉游哉。爰居爰处

  • 卷一百六十六 表六·赵尔巽

      ◎公主表   表略   天命八年六月戊辰,太祖御八角殿,集诸公主、郡主,训之曰:“朕仰体天心,劝善惩恶,虽贝勒、大臣,有罪必治。汝曹苟犯吾法,讵可徇纵?朕择贤而有功之人,以汝曹妻焉。汝曹当敬谨柔顺,苟陵侮其夫,恣为骄纵,恶莫

  • 卷二百二十一·杨士奇

    永乐十八年闰正月庚午朔○癸酉○赐和宁王阿鲁台等使臣都督恰木丁都指挥曲列歹指挥脱可麻丁哈密卫回回正使格失等宴○甲戌○建州毛怜二卫指挥李显忠孟哥帖木儿等奏各卫千百户请升除指挥等职 上以无功不许仍赐敕戒谕而

  • 张胄玄传·魏徵

    张胄玄,渤海..地人。 博学多才,尤其精通天文、历法。 冀州刺史赵..推荐他,高祖授予他云骑尉的官职,在太史当值,参议历法事。 当时同辈人中许多都比不上他,因而太史令刘晖等人很忌妒他。 然而刘晖所言有很多不合实际,而胄玄所

  • 周书·梓材·佚名

    王曰:「封,以厥庶民暨厥臣达大家,以厥臣达王惟邦君,汝若恒越曰:我有师师、司徒、司马、司空、尹、旅。」曰:『予罔厉杀人。』亦厥君先敬劳,肆徂厥敬劳。肆往,奸宄、杀人、历人,宥;肆亦见厥君事、戕败人,宥。王启监,厥乱为民。曰:『

  • 经说下第四十三·墨子

    止:彼以此其然也,说是其然也;我以此其不然也,疑是其然也。谓四足兽,与生鸟与,物尽与,大小也。此然是必然,则俱。为麋同名。俱斗,不俱二,二与斗也。包、肝、肺、子,爱也。橘茅,食与招也。白马多白,视马不多视,白与视也。为丽不必丽,不

  • 尚贤下第十·墨子

    子墨子言曰:天下之王公大人,皆欲其国家之富也,人民之众也,刑法之治也。然而不识以尚贤为政其国家百姓,王公大人本失尚贤为政之本也。苟若王公大人本失尚贤为政之本也,则不能毋举物示之乎?今若有一诸侯于此,为政其国家也,曰:“凡

  • 卷四百八十五·佚名

    △第三分善现品第三之四世尊,诸菩萨摩诃萨。所证般若波罗蜜多亦复如是,於一切法无所取著。能从此岸到彼岸故。若於诸法少有取著。则於彼岸非为能到。由是因缘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不取色乃至识。乃至不取陀

  • 佛地经论卷第四·佚名

        亲光菩萨等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经曰。又如空中种种色相现生现灭。而此虚空无生无灭。如是如来净法界中。诸智变化利众生事。现生现灭。而净法界无生无灭。  论曰。复有难言。若净法界遍

  • 观自在菩萨如意轮念诵仪轨一卷·佚名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  依灌顶道场经。说修陀罗尼法门。求速出离生死大海。应须先入诸佛如来海会灌顶道场。受灌顶已。发欢喜

  • 天台智者大师别传下卷·白马昙照

    四明沙门 昙照 注先师初陈寡德。次让名僧。后举同学。三辞不免。仍求四愿。一。虽好学禅。行不称法。年既西夕。迈守绳床。抚臆论心。假名而已。吹嘘在彼。恶闻过实。愿勿以禅法见欺。二。生在边表。长逢离乱。身暗

  • 历代诗余·王奕清

    原名《御定历代诗余》,一百二十卷。本书系康熙四十六年(1707)清圣祖御定,由侍读学士沈辰垣、王奕清等搜罗旧集,编定而成。所录自唐至明计一千五百四十调、九千余首,厘为一百卷;又有词人姓氏十卷,词话十卷。据考,梁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