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光绪七年

左宗棠说帖(二月初四日)

上谕(二月初六日)

编修陆廷黻奏请征日本以张国威折(二月三十日)

军机处寄闽浙总督何璟等上谕(四月初八日)

左宗棠说帖(二月初四日)

二月初二月,〔在〕军机处敬阅发下总理衙门折片、惇亲王等奏片、李鸿章、张树声、吴元炳、何璟、谭锺麟各折、刘坤一、陈宝琛、张之洞各折片,得悉拟结球案及日本所请商务详细情形。

窃维各折片均在中、俄和局未定之先,故内外议论纷纭,尚未衷诸一是。而日本使臣宍户玑觉所欲难遂,即谓我自弃前议,悻幸而归,词意决绝。兹据曾纪泽所发电报,商务、界务渐有成说,和议可谐;似出日本意料之外。将遂敛手待命乎?抑溺人必笑,仍思一逞,未可知也!就废球一事言之,日本与琉球共处一方,由来已久;球为日本属国与否,中国无从详知。至琉球之累代请封、积年入贡,久为我中国不侵不叛之臣;史册昭彰,固天下所共知者。即使琉球内附中国、兼属日本,为日本计,尤宜加意抚辑,俾其相庇以安,庶于「字小」之义有合;何乃率意径行,事前不相闻问,遽迁其国王、并其土地、废其禋祀、追其民人,虐视之至此!中国频相诘问,日本任意自如美国总统格兰忒闻之,不远数万里而来代为调处,遂主分地之说,图解其纷;与中国复疏球、存禋祀本怀有合。但使疏球速复、邦人得所,中国亦又何求!姑忘听之,尚非不可。惟日本所划两岛,是否足为琉球立国,久远相安?非详加考察,无以慎许与而请御批,即无以重商务而昭划一。宍户玑乃以自废前议诿过于我,悻悻而去,何耶?近见疆臣查覆:琉球原本三十六岛,旧为三部。北部九岛,其中八岛为日本所占;中部十一岛。南部名虽十六岛,周围不及三百里,地瘠产微,以畀琉球,何能立足!复球之案不能拟结,日本且自绝于中国,尚何睦谊之足云!睦谊中乖,尚可改约「一体均沾」之足云乎!

宗棠窃拟:宍户玑此去在中、俄未谐之先,兹闻事体顿殊,或要求之意亦缓;亦将不能批准之由明白指示,看其如何登复。一面请旨饬下海疆各督、抚、提、镇密饬防营预为戒备,静以待之。大约以防俄之法防倭,蔑不济矣!至跨海与战,先蹈危机,断不宜轻为尝试;亦无取扬言远伐,以虚声相震憾。俟以窥犯深入,一再予以重创,自可取威而彰远略。近闻日本造小铁甲轮船两只,可驶入长江;亦宜留意准备,免为所乘。台湾瘴疠最盛,地险易防,或免致寇;惟定海一厅,四面环海,宜增调闽造轮船以助浙防。又,俄之兵船久泊日本长崎,军火、粮食多屯于此,将来或藉以资寇;应预为察禁。愚见所及,合并声明,以备采择。

二月初四日,左宗棠谨具。

上谕(二月初六日)

光绪七年二月初六日,奉上谕:『前因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奏「拟办球案」一折,当谕李鸿章、刘坤一等妥筹具奏。兹据该督等先复覆陈,览奏均悉。原议商务「一体均沾」一条,为日本约章所无;今欲援照西国约章办理,尚非必不可行。惟此议因球案而起,中国以存球为重,若如所议划分两岛,于存球祀一层未臻妥善。着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王大臣再与日本使臣悉心妥商,俟球案妥结,商务自可议行。钦此』。

编修陆廷黻奏请征日本以张国威折(二月三十日)

翰林院编修臣陆廷黻跪奏:为请征日本以张国威而弭敌患,敬陈管见,仰祈圣鉴事。

窃维御边之策,必审时势。势有难易,事有后先。难者后之利用抚,所谓「固国之本观衅而后动」者也;今日之于俄是已。易者先之利用征,所谓「夺人之心暂劳而永逸」者也;今日之于日本是已。考日本自汉、魏以迄宋、元未尝为患中国。其后改新罗之贡道而出宁波,于是往来数数,知我中国之虚实、山川之险易。至明中叶后,而东南糜烂,宁波首蒙其祸。国朝鉴明前事,绝其贡献;二百余年来,相安无事。近乃忽思蠢动,其中盖有所恃。臣愚以为今日之事,有不可不征者五而有可征者三。何言之?日本海东一小岛耳;土地之广、人民之众不及中国十分之一。乃台湾之役,既荡我边疆;琉球之役,复翦我属国。岂有大一统之天下而甘受小邦之侵侮!此不可不征者一。昔齐桓封邢救卫,「春秋」予之,而后儒犹议其迟至二年之久,以为安忍而喜名。今琉球之亡,迨逾此矣!固宜为之声罪而致讨矣。不服日本,何以复琉球!此不可不征者二。人之患狂疾者,奔突叫跳,不至升屋不已;日本不内恤其政而外求逞于人,何异狂疾!不先发以制之,虎狼无厌,又将肆其西封;东南数省,遭害必同明代。此不可不征者三。泰西诸国自通商以来,非特给之以恩、示之以信,抑亦慑之以威耳;而彼日夜窥我动静,我强则退、我柔则进。使日本一小国而犹不能制,益将轻我而启戎心、何以弭伺我者之隙!此不可不征者四。朝鲜小而贫,屡为敌国所觊觎;而臣服于我最久、最固,实为我东隅之屏蔽。若坐视琉球之亡而不救,朝鲜必为其续矣;他若安南诸国惧有携志矣,何以坚服我者之心!此不可不征者五。则请更言可征之故:一曰名有可居也。臣闻救灾恤难,「字小」之仁;兴废继绝,王政之大。若惟是为台湾故,以求释憾于日本,犹非示天下以公;今奉辞伐罪,责其何以倾人社稷、覆我屏藩?名正言顺,彼必帖然无辞。一曰机有可乘也。日本之君长不惜濡首以从人,甚且易服制矣;而其国人固有阳奉而阴违者,特蓄怒而不敢言耳。而彼君长复虐用其民,诛求无艺;更多借国债,以供其造轮船、开铁路诸费。银钱既罄,市上率用纸钞,空虚已极。财匮于上、民怨于下,上下离心,罔有固志。天威所至,有不倒戈相向者乎?一曰势有可因也。往岁为备俄故,沿海各口俱置重兵。老成宿将,尽时征用;洋鎗、洋炮、轮船、铁甲船之属,陆续购置。今闻俄事将有成议,可纾西北之忧;而兵未撤防、将未归镇,器械既精、声势复盛,有无待异军特起者矣。夫劳师袭远,前志所戒。顾者:不得已而用兵,岂避艰险;况有不必涉远而可先声以夺其气者!今试数日本之罪明告通商各国,寻遣一介以告日本,要其必复琉球而后止;复于东南各海口盛张兵威以待之。否则,诸道之师刻期并进,窃料日本未必不惧而听命。以不可不征者如彼而有可征者如此,而又未必遽出于战;使必昧利害之势、违进退之机,一以羁縻为事,臣恐贻患于后,势难追悔于前!

臣又闻日本之长崎,海道五日可达宁波,轮船不过二日;日本若发难,台湾而外必及宁波财赋之区,实其所艳。臣籍隶该处,固为切近之灾。而臣乡人来往彼疆,亦颇有知其国中之虚实、山川之险易者;每为臣言之。臣既有见闻,不敢不据实上陈。是否有当?伏乞皇太后、皇上圣鉴训示。谨奏。

光绪七年二月三十日。

军机处寄闽浙总督何璟等上谕(四月初八日)

军机大臣字寄闽浙总督何、调任福建巡抚岑:

光绪七年四月初八日,奉上谕:『本日已有将岑毓英调补福建巡抚、勒方锜调补贵州巡抚;并令岑毓英即赴新任矣。台湾为南洋门户,防务紧要。日本前议琉球一案未允所请,该使臣悻悻而去,难保不藉端生衅;自应思患豫防,严行戒备。岑毓英久历戎行、谙习兵事,即着责成该抚将台湾防务悉心规画,与何璟会商布置,务期有备无患。其开山抚番未尽事宜,亦当体察情形,次第经理,以为久远之计。该抚当随时前往该郡履勘抚阅,实事求是,认真整顿,用副委任。遇有紧要事件,即由该抚亲往督办。至福建沿海防务,并着该督、抚妥筹办理,毋稍疏懈。将此由四百里各谕知之。钦此』。遵旨寄信前来。

--以上见原书卷二。  

猜你喜欢
  列传第四十四 梁简文帝诸子 元帝诸子·李延寿
  第五十九回 骆中丞固守长沙城 钱东平献取江南策·蔡东藩
  第一百三十二回 警告频施使团作对 空言无补总统为难·蔡东藩
  大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十·杨士奇
  卷之四·佚名
  一百六十三 曹(禺页)奏陈江宁正月份晴雨录摺·佚名
  第三八七佥禀同治九年十月初四日一二二一一--二·佚名
  第十卷 乡镇表二·缪荃孙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五 酷吏传·纪昀
  卷四十二·鄂尔泰
  ·禀制军左宫保季高·丁曰健
  凡例·李天根
  卷96·陈邦瞻
  唐玄宗宪宗·苏辙
  總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百五十九·彭定求

        卷559_1 【春日旅舍书怀】薛能   出去归来旅食人,麻衣长带几坊尘。开门草色朝无客,   落案灯花夜一身。贫舍卧多消永日,故园莺老忆残春。   蹉跎冠盖谁相念,二十年中尽苦辛。   卷559_2 【秋日将离滑台

  • ●卷三·赵炳麟

    江叔海(瀚)精古藻,老而不倦。己未,闻山西励行孔教,来游晋阳。赴晋祠,流连傅青主先生读书处,为七律一首。余记其末四句云:“知己生前交白谷,伤心死后尚黄冠。前人辛苦今人乐,逸老休同一例看。”叔海告余曰:“今

  • 第二幕·老舍

    第一场时间 又过了些日子,水落下去,王家回到故乡。夏日午后。地点 王家。人物张不三大白猫仙 鹤蜂 王大蚂蚁王小二王妈妈〔幕启:大水已落。王家的磨盘并没被冲走。大柳树也没倒,蝉又回来歌唱。冲坏了的房子已修好多半

  • 第三十一出 冥感·许自昌

    【满江红】〔小旦扮鬼魂上〕绛树摧残同木槿。余芬未冺。向偷香深处。当垆旧径。月下空归环佩冷。星前暗泣铅华褪。蜡烛成灰泪尙零。千秋恨。〔忆王孙〕手披荒草看孤坟。怀旧长沙哭楚云。不见当时劝酒人。泪沾巾。两

  • 词苑丛谈卷四·徐釚

    翰林院检讨徐釚撰品藻二复斋漫録云晁无咎评本朝乐章云世言栁耆卿是曲调非也如八声甘州云渐霜风凄惨闗河冷落残照当楼此唐人语不减髙处矣欧阳永叔浣溪沙云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此等语絶妙只一出

  • 卷七十四·高棅

    钦定四库全书唐诗品彚卷七十四明 高棅 编五言排律四正宗王维奉和圣制上已于望春亭观褉饮应制长乐青门外宜春小苑东楼开万户上辇过百花中画鹢移仙仗金貂列上公清歌邀落日妙舞向春风渭水明秦甸黄山入汉宫君王来袚褉灞

  • 卷四十三 志十八·赵尔巽

      ◎灾异四   洪范曰:“金曰从革。”金不从革,则为咎徵。凡恒旸、诗妖、毛虫之孽、犬祸、金石之妖、白眚、白祥皆属之于金。   顺治元年八月,苍梧旱。三年,平乐、永安州大旱,二月至八月始雨;台州自三月不雨至于五月;绍

  • ●崇禎長編卷之二十五·汪楫

      崇禎二年八月   ○崇禎二年八月   崇禎二年八月癸丑朔免朝   帝御經筵 【 開講後即每日講讀】   四川道御史王相說疏言召對二字為千載盛事但每次召對僅聞皇上發揮不聞諸臣開導是有召而無對將漸流於面

  • 卷十九·李心传

     边防二  女真南徙金国五世八君本末金国自完颜旻始建号称帝至今主珣凡五世八君其传国九十有八年而始衰其地在契丹之东北境长白山之下鸭绿水之源盖古肃慎氏之地在汉代称挹娄南北之闲称勿吉隋唐时称靺鞨至五代始称女

  • 第九回 朝鲜主称臣乞降 卢督师忠君殉节·蔡东藩

      却说清太宗登极之日,称清太宗自此始。有不愿跪拜的外使,并非别国,乃是天聪元年征服的朝鲜。朝鲜国王李倧,本与满洲约为兄弟,此次遣使来贺,因不肯行跪拜礼,即由太宗当日遣还,另命差官贻书诘责。过了一月,差官回国,报称朝鲜

  • 第一九九附禀光绪十四年一月二十六日一一四○七—三·佚名

    新竹知县方,列举粮房进出款,附禀请台北府雷给予津贴敬再禀者,卑邑钱粮等款,及有关款目之事,向归粮房收缴承办,公事极多,该书每年用款,亦复不少。盖乡民顽蠢,向无自封投柜输完。粮书则某庄某人应完何粮若干

  • 序例·梁启超

    一、书全仿西人传记之体,载述李鸿章一生行事,而加以论断,使后之读者,知其为人。一、中国旧文体,凡记载一人事迹者,或以传,或以年谱,或以行状,类皆记事,不下论赞,其有之则附于篇末耳。然夹叙夹议,其例实创自太史公,史记:《伯夷列传》

  • 报任安书·司马迁

    支菊生 译注【说明】本篇是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任安,字少卿,曾任益州刺史、北军使者护军等职,本书卷一百四《田叔列传》中附有褚先生补记的《任安传》。司马迁因李陵之祸处以宫刑,出狱后任

  • 卷三十三 天祚播迁·李有棠

    道宗寿隆七年春正月甲戌,道宗崩,皇太孙即位,是为天祚皇帝。讳延禧,小字阿果。父顺宗,即昭怀太子也。母贞顺萧后。生六岁,封梁王,进燕国王、尚书令、大元帅。至是嗣立。二月壬辰朔,改元乾统,大赦。诏为耶律伊逊所诬陷者,复其官爵

  • 卷八下·敖继公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集说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说卷八下    元 敖继公 撰聘礼第八賔即馆注曰即就也卿大夫劳賔賔不见【见贤遍反】注曰以己公事未行上介以賔辞辞之继公谓其劳以爵之高下为先后不同时不见犹

  • 卷五百九十二·佚名

    △第十五静虑波罗蜜多分之二尔时满慈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众安住静虑波罗蜜多。摄受般若波罗蜜多。於诸静虑及静虑支不生味著亦无退转。於诸静虑及静虑支不起我想分别执著。复持如是相应善根。回向趣求一切智智

  • 致薛部长书·太虚

    展奉批及赐函,所陈者敬悉已蒙采择,莫名感纫!阅七月四日报载大部行政纲领,九、“改正礼俗”,内分:一、定礼制,二、定服制,三、改良不善风俗。十、“寺庙登记”:一、调查管理寺庙僧道,二、调查管理教会教民及其财产。具征对于礼俗

  • 大虚空藏菩萨念诵法·佚名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我今依瑜伽金刚顶经。说宝部虚空藏菩萨真言教法。为愍念在家山家。薄福少德乏少资具者。所求世间出世间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