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窦炽传

窦炽,字光成,扶风平陵人,后汉大鸿胪窦章的后代。窦章的儿子窦统,汉灵帝时任雁门太守,为躲避窦武因诛杀宦官给家庭带来的灾难,窦统逃向匈奴,成为部落大人。后魏向南迁徙,他的子孙因而在代地定居,朝廷给他们赐姓纥豆陵氏。世代在魏做官,而且官职都很重要。窦炽的父亲窦略被封为平远将军,后因窦炽功勋卓著,窦略被朝廷赠封为少保、柱国大将军、建昌公。

  窦炽性情严肃明达,有计谋韬略。须髯英美,身高八尺二寸,仪表不凡。从小师从范阳的祁忻,学习《毛诗》和《左氏春秋》,粗通其中的大义。他善于骑马射箭,臂力超过常人。北魏正光末年,北部军镇骚乱,他随父亲逃难到定州,投奔了葛荣。葛荣想让窦略做官,窦略不接受。葛荣怀疑他有二心,便将他留在冀州,让窦炽和窦善兄弟二人跟随军队。..朱荣打败葛荣,窦炽才带领全家随..朱荣迁至并州。这时葛荣的别帅韩娄等占据蓟城,..朱荣的军队久攻不下,便任窦炽为都督,跟从骠骑将军侯深前往讨伐,窦炽亲手将韩娄斩杀。因立功被封为扬烈将军。

  魏孝武帝即位后,蠕蠕等蕃国都派使者朝拜,并奉献贡物,孝武帝亲临朝堂设宴招待他们。这时,一只猫头鹰鸣叫着在殿前飞来飞去。武帝知道窦炽善于射箭,因而想向远方的客人夸示,便给了窦炽两只御箭,命他将猫头鹰射下,猫头鹰随着弦声响过便落了下来,各蕃邦的客人都惊异得连连赞叹。孝武帝十分高兴。不久,他随东南道行台樊子鹄追赶..朱仲远,..朱仲远奔向南梁。这时,南梁又派将领元树入侵北魏,占据了谯城。子鸽命窦炽将谯城打破。他因功被封为行唐县子,不久又晋爵为上洛县伯。这时,孝武帝与高欢之间产生分岐,孝武帝因窦炽威名颇重,可以充任自己的心腹爪牙,便封他为..内大都督。迁任朱衣直..。便随孝武帝西迁。他与兄长窦善来到洛阳城下,与武卫将军高金龙在千秋门交战,将高金龙打败,进入宫城,取出四十匹御马并鞍鞯笼头,送到孝武帝临时的住所。孝武帝甚为高兴,赐给他们兄弟二人骏马各两匹,驽马十匹。

  西魏大统元年(535),朝廷另外封他为真定县公。他跟随宇文泰打败窦泰,收复弘农,破除沙苑,都立有功劳。河桥之战,西魏军队败退,他当时身边只有两名骑兵跟随,被东魏的军队追到邙山。他跳下战马,背靠邙山与敌人抗拒。不大一会儿,敌兵越来越多,射来的箭就像下雨一样。他的两名骑士的弓弦都被敌人射断。他将他们的箭收拢到自己这里射击敌人,敌兵的人和马,一个个应弦倒下。敌人互相告诉说:“抓住这三个人,也算不上什么功劳。”便向后退却。窦炽乘机突围出去。他又跟随太保李弼进攻白额稽胡,将敌兵打破。

  东魏的高仲密献出北豫州归降,窦炽跟随宇文泰前去救援接应。到达洛阳,适逢东魏人在邙山摆下阵势。宇文泰命辎重军需停在鏶河的拐弯处,便率领轻装骑兵奋力进攻敌人。中军与右军将敌兵打败,将他们的步兵全部抓获。窦炽单独将敌兵追赶到石济才回来。大统十三年,他被封为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封为侍中。他又出任泾州刺史,任职数年,为政被称赞为清静廉能,朝廷改封他为安武县公。

  西魏废帝元年(552),他任原州刺史。在任上他打击豪强地主,清理沉滞积压的案件,任刺史十年,政绩突出。原州城北有一处泉水,他经常到这里游览,曾与僚属官吏在泉水旁边宴饮,因而斟了一杯泉水一饮而尽,说:“我在这个州,只应当饮泉水,其他一无所求。”他离职以后,官吏百姓怀念他过去的恩惠,每到这处泉水旁,无不想念他。西魏恭帝元年(554),他被晋爵为广武郡公。蠕蠕部落进犯广武,他与柱国赵贵分别率兵两路讨伐。蠕蠕人撤退,他率军渡过黄河进至..伏川,追上敌兵,把他们打得大败。北周武成二年(560),他被封为柱国大将军。周明帝顾念他是前朝旧臣,功勋和名望都很重,想单独为他建造府第。他以天下还未平定,战争还未止息,不应该轻易征发工役为理由拒绝,周明帝不允许。不久明帝去世,事情才停下来。

  保定元年(561),朝廷晋封他为邓国公,食邑一万户,另外又将资阳县的一千户拨给他,以征收他们的租赋。天和五年(570),他以大宗伯的职衔任宜州刺史。先前宇文泰在渭北田猎,命窦炽与宇文护分别射杀奔走的野兔,窦炽射得十七只,宇文护仅十一只。宇文护为此感到羞耻,因而嫌弃他。这时,窦炽又因为武帝宇文邕年龄已经长大,因而劝宇文护将朝政归还武帝掌管,宇文护很是恼恨他,所以降低了他的职务。宇文护被武帝处死后,征拜他为太傅。

  他为朝中元老,名高望隆,军中大事,武帝常与他商议。他曾经患病,周武帝亲自到家中去探视,并赐给他贵重的药品。武帝在大德殿商议讨伐北齐,窦炽年纪已经高迈,仍扼腕慷慨陈词:“我虽然已年迈老朽,请求披坚执锐,愿首先与敌人交战,再看一看那些凶恶的人怎样被杀戮。廓清环宇,到天下四方观风问俗。登上山岳祭拜天地,宣告大功告成,然后闭目屏气,魂归黄泉,不再有什么遗憾。”武帝很是鼓励他雄壮豪迈的志气,便任他的二儿子武当公窦恭为左二军总管。北齐被平定之后,武帝与窦炽一起游遍相州的齐国宫殿,他向武帝拜贺说“:陛下您真不辜负先帝的遗命啊!”武帝异常欢喜,晋封他为上柱国。

  宣政元年(578),他兼任雍州刺史。周宣帝营建东京洛阳,命窦炽任京洛营作太监,宫殿苑林的布局规划,都由他来决定。大象初年,朝廷将乐陵县改为他的食邑,户数和过去一样。杨坚任宰相辅助北周朝政,停止了洛阳宫殿的兴建,窦炽请求回朝。尉迟迥举兵反叛,他便移入金墉城,与洛州刺史、平凉公元亨同心协力,共同把守,暂时负责镇守洛阳。相州被平定,他才回到朝廷。隋文帝刚任宰相时,朝中百官都劝窦炽称帝,他认为自己世代受朝廷恩惠,便不肯接受。人们都崇敬他的节操。隋文帝杨坚即皇帝位,封他为太傅,给他特殊的礼遇,他上朝参拜天子,可以不报自己的姓名。开皇四年(584)八月,窦炽去世,享年七十八岁。朝廷追赠他为八州诸军事、冀州刺史,谥号为恭。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七 王敬则陈显达·萧子显
  东都事略卷一百二十七·王称
  卷十九·张廷玉
  客座赘语卷三·顾起元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九十八·佚名
  卷之八十九·佚名
  卷之二十二·佚名
  尚史卷七十一·李锴
  洪杨轶闻·佚名
  卷二·郝经
  元景山传·魏徵
  王重荣传·欧阳修
  职官三·徐松
  纲鉴易知录卷九·吴楚材
  王衍庆·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二·丁绍仪

    ○李调元兄弟词绵州李雨村观察[调元]所刊函海一书,采升庵著述最多,惜校对未甚精确。其自著童山诗文集亦不甚警策,词则更非所长。惟浣溪沙云:“斜掩金铺日影移。水晶帘子镇垂垂。杨花偏傍绣帏吹。玉步摇欹笼鬟懒,金泥

  • 第二折·佚名

    (丑扮店小二上,诗云)别家水米和匀搅,我家水多米儿少。若到我家买酒来,虽然不醉也会饱。自家是个开店的。我这店唤做三家店,又唤做黑石头店。这两头的两个店,都是小本钱客商的下在里面,那大本大利的都在我这店里安下。今日天

  • 才调集卷八·韦縠

    (唐)韦縠 撰○罗隐【十七首】偶怀白丁攘臂犯长安翠辇苍黄路屈盘丹凤有怀云外远玉龙无主渡头寒静思贵族谋身易危觉文皇创业难不将不侯何计是钓鱼船上泪阑干桃花暖触衣襟漠漠香间梅遮柳不胜芳数枝艳拂文君酒半里红敧宋玉

  • 卷三十八·陆游

    钦定四库全书 劎南诗稾卷三十八 宋 陆游 撰 秋怀 形骸岁岁就枯朽意气时时犹激昂水远浮鸥方浩荡霜高残菊更芬芳人皆有舌是非在劫未成灰时世长三百里湖行自复子孙努力事耕桑【镜湖废百七十余年故吾乡多凶会有复之者

  • 卷十三·钱子正

    钦定四库全书三华集卷十三明 钱仲益 撰锦树集三五言律诗送监生叶师古得告侍亲还天台亲老求归养君恩许放还未应忘断织端忆梦持环天逺龙河驿云连鴈荡山遥怜到家日擎酒拜慈顔寄题王仲渊西爽轩结屋并山阿羣峯拥翠螺秋清

  • 唐风集巻一·杜荀鹤

    唐 杜荀鹤 撰今体五言凡一百二十六首春宫怨早被婵娟悮欲妆临镜慵承恩不在貌敎妾若为容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访道者不遇寂寂白云门寻真不遇真只应松上鹤便是洞中人药圃花香异沙泉鹿迹新题诗留姓

  • 卷一百五十九·列传第四十六·宋濂

        宋子贞   宋子贞,字周臣,潞州长子人也。性敏悟好学,工词赋。弱冠,领荐书试礼部,与族兄知柔同补太学生,俱有名于时,人以大小宋称之。金末,潞州乱,子贞走赵、魏间。宋将彭义斌守大名,辟为安抚司计议官。义斌殁,子

  • 宋史纪事本末卷十二·陈邦瞻

    金灭辽神宗熈宁七年十二月辽女眞部节度使乌古鼐死子和里布嗣初女眞之先葢古肃愼氏世居混同江之东长白山鸭绿水之源南隣高丽北接室韦西界渤海鐡甸东凭海后汉谓之伊埒元魏谓之乌济隋唐谓之黙尔根姓挐又号完顔氏于诸部中

  • 今献备遗卷十六·项笃寿

    (明)项笃寿 撰于谦于谦字廷益杭州钱塘人骨相异常年七岁僧兰古春见而竒之曰此他日救时宰相也书过目成诵为文如云行水涌少补邑庠生以古人功业自期常夜行吴山道中人遥见灯燎驺从甚盛人及前视之乃谦也永乐中举进士宣德初拜

  • 卷十二·佚名

    <史部,别史类,御定历代纪事年表>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十二 【起辛未周定王十有七年○止己丑周简王十有四年】凡十九年 表例说 【臣】之枢谨案定王十六年五霸始毕故另分卷帙余见第八卷 <史部,别史类,御定

  • 唐史论断序·孙甫

    古之史尚书春秋是也二经体不同而意同尚书记治世之事作教之书也故百篇皆由圣人立不以恶事名虽桀纣之恶亦因汤武之事而见不特书也但圣贤顺时通变言与事各有所宜为史者从而记之又经圣人所定典谟训诰誓命之文体虽不一皆足

  • 卷二·邹漪

    南都(上)崇祯十七年三月,贼李自成逼京师,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督兵勤王。四月十二日,闻京师陷、先帝殉社稷,南京府部科道等官会议推戴讨贼。时惠王、桂王道远难至,潞王、福王、周世孙各避贼,舟次淮安。潞王人望所属,伦序稍疏。凤

  • 第一节 三杰以前意大利之形势及三杰之幼年·梁启超

    今之意大利,古之罗马也。自般琶西莎儿以来,以至阿卡士大帝之世,并吞欧罗巴、亚细亚、阿非利加之三大陆,而建一大帝国,为宇宙文明之宗主者,非罗马乎哉!当此之时,天下者罗马之天下,於戏,何其盛也!何图一旦为北狄所蹂躏,日削月蹙,再轭

  • 序·赞宁

    ○进高僧传表(臣)僧(赞宁)等言,自太平兴国七年伏奉敕旨,俾修《高僧传》与新译经同入藏者。(臣)等遐求事迹,博采碑文,今已撰集成三十卷,谨诣阙庭进上。益琅函而更广,延玉历以弥长。(臣)等诚忧诚恐,兢惕之至。(臣)等闻浑仪之外,别有释天;法

  •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四十七卷·宝亮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四十七卷辨护法等四种罪人不定义 论阐提断善根义 广辩诸佛非天非非天等事 辨三漏义 辨七漏义德王品之第二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至)是名不闻而闻案。僧亮曰。上说有为作因无常。涅槃从了

  • 第六十八章 自国繁荣之行政·佚名

    抱极胜之志望,精知他州此[波罗伽玛巴夫]于彼处与腹臣等共有关国土而协议,(一)[声述]&ldquo;余王之成果,不灭余敌等,指出世间、教兴隆之成就,(二)由余之胜智慧,虽然云至极大繁荣,此国更甚弱小。(三)如他王国之强大,速使隆盛。&rdquo;思惟

  • 第十六 等起·佚名

    一有罪无心而犯、有心而出,有罪有心而犯、无心而出,有罪无心而犯、无心而出,有罪有心而犯、有心而出。有罪善心而犯、善心而出,有罪善心而犯、不善心而出,有罪善心而犯、无记心而出,有罪不善心而犯、善心而出,有罪不善心而犯

  • 元代奏议集录·佚名

    本书辑录自元太祖至元顺帝时期150余年的奏议,既有名臣奏章,如耶律楚材、史天泽、王盘、伯颜等人,又有平民上书,包括表、奏议、上书、封事、弹章、对策等等,主要辑自《历代名臣奏议》中的元人奏议和《元文类》、《元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