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伏繠传

伏日恒,字玄曜,从小就受到父亲的传授,能说玄理,与乐安人任日方、彭城人刘曼都很有名。在齐时曾任东陽郡丞、鄞县令。当时伏日恒的父亲伏曼容已经辞官隐居,朝廷经常让伏日恒在外任职,让他有能力赡养父母。

梁武帝登基后,伏日恒兼五经博士,和吏部尚书徐勉、中书侍郎周扌舍总管五礼之事。

伏日恒又出任永陽内史,在郡时,为政十分清廉,百姓安宁,郡中人何贞秀等一百五十四人一起到州中叙说了这个情况,湘州刺史便把伏日恒为政的情形上奏了朝廷。皇帝下诏后发现有十五件事被吏人所怀念,皇帝很赞赏他。伏日恒升迁为新安太守,在新安,他与在永陽时同样清廉。百姓中有交不上赋税的,伏日恒就用太守的公田米来帮助他们。新安郡中盛产苎麻,但伏家人却没有麻可以制作绳子,他就是这样严格地要求自己。新安郡所属的始新、遂安、海宁三县,同时为他立祠。

后征召伏日恒为国子博士,领长水校尉。当时任始兴内史的何远一直以清廉闻名,梁武帝提拔他为黄门侍郎,不久又升为信武将军,监吴郡事。伏日恒认为自己的名声和资格都在何远之前,他的清白被府吏们称赞,但何远多次被破格提拔,伏日恒只是逐级提升而已。他心中不满,常托病在家中。不久,他请假到东陽去为妹妹办丧事,便趁机留在了会稽,在那里盖了房子,并上表要求辞职,皇帝下诏任他为豫章内史,他才出来拜谢。书侍御史虞日爵上奏说:“听说豫章内史伏日恒,去年请假,以为妹妹办丧事为理由,趁机停留在会稽不回。他去东陽时,卖了房屋宅院及车马,从这些现象可以看出,他那时就不打算回来了。伏日恒曾掌管两个地方,很少贪污,这本是为政的本分,怎么能以此称功?他常说自己的才能品望在何远之上,而何远以清廉被拔擢,名望地位越来越高,伏日恒深怀怨恨,在他的言语和神态中都表露出来。皇上居高临下,明察秋毫,知道他的私心,在去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下诏说:‘国子博士、领长水校尉伏日恒为政清廉公平,应加以鼓励,不要使他产生怨望,以致有损士风,可任命为豫章内史。’哪有臣子得到这样的诏书而不吓得魂飞魄散而向有司去请罪的?而伏日恒却冒得恩宠而不辞,这种苟得之物实在令人羞耻。所以现今士人四分五裂,路人议论纷纷,寻求和分析其心迹,没有一点可以宽恕的。请将伏日恒以大不敬论罪。”皇帝有诏不加追究,伏日恒因此得到豫章内史的职务。

伏日恒又被征召为给事黄门侍郎,领国子博士,未赴任而去世。

当初,伏日恒的父亲伏曼容和乐安的任遥都和齐太尉王俭很亲近,任遥的儿子任日方和伏日恒也都被王俭所深知。不久,任日方的才情和所遇都比较好,到齐末已担任了司徒左长史,伏日恒却仍独停滞于参军事这一职务,直到死时名位才大致相符。伏日恒一向俭朴,使用的车马和服饰都很简陋。他表面上希望退隐和追求安宁,内心却不免有和人竞争的想法,因此受到当时人的讥讽。但他能够推荐后进者,常常自以为不足,年轻的读书人因此而喜欢依靠他。伏日恒的儿子叫伏挺。

猜你喜欢
  卷八 顺帝·王夫之
  路史卷四十五·罗泌
  卷十八·佚名
  ●海外恸哭记·黄宗羲
  第三章 河东君与“吴江故相”及“云间孝廉”之关系(一)·陈寅恪
  ●崇祯实录卷之八·佚名
  卷之二百八十三·佚名
  卷之一千二百三十四·佚名
  卷之一百十六·佚名
  九一四 多罗仪郡王永璇等奏运送盛京文溯阁陈设全书事宜请旨遵行折·佚名
  卷七之一·佚名
  卷五十五·张守节
  张惠绍传·姚思廉
  卷一百八十三·雍正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十三·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百零九·彭定求

        卷609_1 【鲁望读襄阳耆旧传见赠五百言过褒庸材靡有称是…次韵】皮日休   汉水碧于天,南荆廓然秀。庐罗遵古俗,鄢郢迷昔囿。   幽奇无得状,巉绝不能究。兴替忽矣新,山川悄然旧。   斑斑生造士,一一应玄宿。

  • 邓肃·唐圭璋

      肃,“全”已见。   菩萨蛮   乳羝属国归来早。知君胆大身犹小。一节不须论。功名看致君。   镇西楼上酒。父老为君寿。更寿太夫人。年年封诏新。

  • 史远道·唐圭璋

      独脚令   墙头梅蕊一枝新。宋玉东邻算未真。折与冰姿绰约人。怯霜晨。桃李纷纷不当春。

  • 第三十出 受降·李渔

    〖夜行船〗(生引众上)汗透征衣如乍浣,歼灭处血涌成湍。片甲犹存,一俘未获,报捷军书难判。——分付众军校:今日趱了无数程途,未免人疲马倦,暂时歇息,明日早行。(众)得令!(内)苏州府差官,押解兵饷,带有公文投见。(众禀介)(生)差官

  • 渺小·徐志摩

    我仰望群山的苍老 他们不说一句话。 阳光描出我的渺小, 小草在我的脚下。 我一人停步在路隅, 倾听空谷的松籁; 青天里有白云盘踞—— 转眼间忽又不在。

  • 卷三百二十一·列传第八十·脱脱

        郑獬 陈襄 钱公辅 孙洙 丰稷 吕诲 刘述 刘琦 钱顗 郑侠   郑獬,字毅夫,安州安陆人。少负俊材,词章豪伟峭整,流辈莫敢望。进士第一。通判陈州,入直集贤院、度支判官、修起居注、知制诰。   英宗郎位,治永

  • 越绝卷第十二·袁康

      越绝内经九术第十四   昔者,越王句践问大夫种曰:“吾欲伐吴,奈何能有功乎?”大夫种对曰:“伐吴有九术。”王曰:“何谓九术?”对曰:“一曰尊天地,事鬼神;二曰重财币,以遗其君;三曰贵籴粟槁,以空其邦;四曰遗之好美,以为劳其志;五

  • ●海东逸史卷四·佚名

    列传一张国维字玉笥,号止庵(明季南略云:字正庵,号玉笥),东阳人。天启二年进士,授番禺知县,历官至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应天巡抚。崇祯十七年三月,以兵部尚书兼右佥都御史赴江南、浙江,督练兵、输饷诸务。出都十日,而都城陷。五月,福

  • 第二五七副详及批光绪十五年十一月四日一一六一○--一·佚名

    前任新竹县将征存隘租银移交于新任,详请台湾善后总局查核,并该局批副详 印 新竹县印十五年十一月初七日到在任候补同知、直隶州知州、本任台湾埔里社通判、署台北府新竹县,为详送事。窃照卑职前收光

  • 志第二十九舆服上(原文)·范晔

    玉辂 乘舆 金根 安车 立车 耕车 戎车 猎车軿车 青盖车 绿车 皂盖车 夫人安车 大驾 法驾 小驾轻车 大使车 小使车 载车 导从卒 车马饰《书》曰:“明试以功,车服以庸。”言昔者圣人兴天下之大利,除天下之大害,躬亲其事,身履

  • 汉纪三十六 世祖光武皇帝下建武二十三年(丁未、47)·司马光

    汉纪三十六 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三(丁未,公元47年) [1]春,正月,南郡蛮叛;遣武威将军刘尚讨破之。 [1]春季,正月,南郡蛮人反叛。东汉朝廷派遣武威将军刘尚讨伐,将蛮人击败。 [2]夏,五月,丁卯,大司徒蔡茂薨。 [2]夏季,五月丁卯(初八),大司

  • 圣祖仁皇帝庭训格言序·康熙

    钦惟皇考圣祖仁皇帝性秉生安道防化育临御悠乆宇宙清寜六十载圣徳神功超越万古凡为史臣所记注黎献所覩闻者固已备编于实録宝训珍藏于金匮琅函矞矞皇皇盛矣大矣朕曩者偕诸昆弟侍奉宫庭亲承色笑每当视膳问安之暇天顔怡悦

  • 《孝 经》·佚名

    第一节 《孝经》内容《孝经》虽然以“经”名书,实在不能和其他“经书”相比。它纯讲“孝道”,因此被历代皇帝所重视,用来劝老百姓“孝”,由“孝”以劝“忠&rdquo

  • 繇役第四十九·桓宽

    【题解】“繇役”正文作“徭役”,“繇”“徭”古通。本篇就由于反抗匈奴侵扰的正义战争,而带来的繇役——即动员人力的问题,展开辩论。大夫继续说明备边的重要性,认为

  • 常欢喜品第三十·佚名

    菩萨爱乐为众生,修治佛刹清净行。恒行精进波罗蜜,无如微尘心退倦。大智菩萨俱胝劫,久修苦行为菩提。不离精进波罗蜜,无懈怠心终得证。从初发心为菩提,乃至得获寂静证。恒於昼夜行精进,大智菩萨应如是,有言能破於须弥,方证无上

  • 宗镜录卷第二十四·延寿

    夫成佛本理。但是一心者。云何更立文殊普贤行位之因。释迦弥勒名号之果。乃至十方诸佛国土。神通变现。种种法门。答。此是无名位之名位。无因果之因果。是心作因。是心成果。是心标名。是心立位。普贤观经云。大乘因

  • 前定录·钟辂

    唐代志怪小说集。1卷。钟簵(今本署钟辂)撰。《新唐书·艺文志》小说家类著录“钟簵《前定录》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小说家著录:“唐崇文馆校书钟簵撰,凡二十二事,别本又有续录二十四事。”钟簵生平不详,仅知是唐文宗

  • 无量门微密持经·佚名

    一卷,吴支谦译。一向出生菩萨经之异译。与《佛说一向出生菩萨经》同本,咒译作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