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图
台湾右山图
澎湖之东,水程四更抵台郡鹿耳门;进口,又一更至郡城。其境坐东南、面西北,延袤一千五十二里(乾隆甲午年丈量得实);与闽之福、兴、泉、漳四郡对照(分注各港口下)。西面一片沃野,沿海至山最阔处不逾百里,建一郡四县。在籍居民,虽曰五方杂处,实闽、粤人为多(土产、风俗载诸志乘)。郡治南抱七昆身至安平镇大港,隔港沙洲接鹿耳门;再隔港之大线头沙洲至隙仔、海翁隙,皆西护府治。全台地脉发轫于福之鼓山,自五虎门山蜿蜒入大洋中,为竿塘(又名关疃)、白畎二山;穿海至台之鸡笼山起脉,磅礴千余里,南至沙马崎为尽境(相传:地脉自此又穿海直通吕宋)。有府治西之木冈山,为郡少祖。通郡山势,皆西向内地(诸山本无正名,皆从番语译出)。民与熟番为界、熟番与生番为界;如横穿山径,由生番境抵东面沿海,约四、五百里。内崇山迭箐,蜂窠蚁穴,野番类聚,即熟番亦畏之。而熟番内,亦系种类不一、语言不同,■悍不易驯也。港之可巨艘出入,惟鹿耳门与鸡笼、上淡水等港;如凤境之赤山、打鼓等港,亦通大舟,但内海难容多艘。其余南路之蛲港,北路之盐水、八掌港、笨港、海丰港、鹿仔港、大甲西、二林、三林、中港、竹堑、蓬山凡十二处,仅平底之澎船、四五百石之三板头船堪以进出。如鸡笼山,为度琉球、日本之规路;南沙马崎,为渡吕宋、小南洋等标准。诚捍御内地沿海要疆也。
大海汪波,只分顺逆;惟厦至台隔岸七百里,号曰横洋。厦自大嶝或浯屿放洋,水深碧,或翠色如靛。初渡红水沟,色稍红赤,尚不甚险。次渡黑水沟,色如墨,自北流南,又稍洼下,广约百里。湍流腥秽,有红黑间道者异蛇及两头蛇绕船游泳;风则惊涛鼎沸,险冠诸海。此更进,为浅蓝色;入鹿耳门,水色黄白如河水矣。渡台用巽已针,东南风为顺。望见澎之西屿头、猫屿、花屿,可进;若计程应至澎而诸屿不见,定失向矣,急收原处候风。自澎至鹿耳门,以北极为准;夜无星定巽巳,偶偏子午,则流入大洋。
又,福建闽安镇与台之淡水城东西相望,计水程只七、八更。若由淡水放舟,半日程即望见竿塘山;自竿塘趋定海,岸行大海中五、六十里,即五虎门。两山对峙,势甚雄险,乃闽省门户。门外风力荡舟,入门静渌渊渟。再进为亭头,再十里即闽安镇。
至洋面,虽分一日一夜为十更,焚香作度;每更约六十里。但洋面风潮顺逆有迟疾,其法以木片于船首投入海,人从船首速行至船尾:其木片正与人行齐到,更数准。若有人至船尾,木片未至,为不上更而迟;或木片先人至,则为过更而疾矣。 澎湖图
厦门自大嶝放洋,过红水、黑水沟,望见澎之西屿头、猫屿、花屿,均可收泊,洋程七更。如内海,则八罩、妈宫、北港,遇北风亦可泊舟;若南风,不但有山屿皆可寄碇,倘风平浪静,即黑沟、白洋均可暂寄,以俟潮流。向南之大屿、花屿、猫屿,北风不可寄泊。其澎之水师,以妈宫前为内海;北面大北山,南面八罩屿,东之阴阳、东吉,西之外堑、大池角等,均属外海。洋帆遇南风,宜巡缉花猫、大屿诸岛,恐有匪船停寄。形势:则内港可容千艘,外港不容方舟。四围岛屿有五十余,大者三十六岛,离澎总不逾百里水程;周遭三百余里,洋大而山低、水急而流回。北之吉贝沉礁一线,直生东北,一目未了;内皆暗礁、■〈石娄〉石布满,仅存一港蜿蜓。非熟习深谙者,不能棹进。如东去台湾,由东吉洋四更至鹿耳门。
猜你喜欢 卷二百六十二 列传四十九·赵尔巽 ●崇禎長編卷之三十五·汪楫 國朝獻徵錄卷之四十九·焦竑 卷八十一·国朝·蒋一葵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九十九·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五十四·佚名 卷之三百六十一·佚名 卷之一千三百二十二·佚名 一三六五 两淮盐政全德奏覆遵办文宗文汇阁书籍情形折·佚名 三一四 武英殿修书处为充补纂修事致内阁典籍厅移会(附原折)·佚名 三七 军机大臣奏蒋赐棨允称寄信回家问明有无收存《永乐大典》片·佚名 一五六 北大感旧录二·周作人 韦坚传·欧阳修 卷二百十三之五·雍正 卷二十三 舆服上·龙文彬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