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七

《古今诗话》载,杜少陵因见病疟者曰,诵我诗可疗。令诵“子章髑髅血模糊,手提掷还崔大夫”之句,病遂愈。余谓子美固尝病疟矣,其诗云:“患疠三秋孰可忍,寒热百日相攻战。”又云:“三年犹疟疾,一鬼不销亡。隔日搜脂髓,增寒抱雪霜。徒然潜隙地,有腼屡红妆。”子美于此时,何不自诵其诗而自已疾邪?是灵于人而不灵于己也。

山谷平生为目所苦,故和东坡诗有“请天还我读书眼,欲载轩辕乞鼎湖”之句。其摄养禁忌之法,论之详矣,故《次韵元实病目诗》云:“道人常恨未灰心,儒士苦爱读书眼。要须玄览照镜空,莫作白鱼钻蠹简。”病者苟能知此,其贤于金篦刮膜远矣。大抵书生牵于习气,不能割爱于书册,故为目害尤甚。唐张籍,好学业文之士也,中年病目失明,议者谓不能损读之过。孟郊尝赠之诗云:“西明寺后穷瞎张太祝,纵尔有眼谁能珍。天子咫尺不得见,不如闭口且养真。”盖非特伤籍,而郊亦自伤虽有眼而不得见君也。

贾谊曰:“古之圣人,不居朝廷,必在医卜。”则从事于医卜者,未可轻也。京兆杜婴能读书,其言近《庄子》,而自托于此,岂足以病婴之高乎?故荆公有诗伤之云:“叔度医家子,君平卜肆翁。萧条昨日事,仿佛古人风。”梅圣俞赠何山人诗亦云:“日闻古贤哲,必与医卜邻。”宋景文云:“医卜之事,士君子能之,则不迂不泥,不矜不神;小人能之,则迂而入诸拘碍,泥而弗通大方,矜以夸己,神以诬人。”真名言哉!

退之云:“脑脂遮眼卧壮士,大弨挂壁谁能弯。”谓张籍也。杜牧之《乞湖启》云:“弟顗久病眼,医者石公集云,是状也,脑积毒热,脂融流下,盖塞瞳子,名为内障。”则籍之所苦,乃内障也。

凡物皆可占,非特蓍龟也。市中亦有听声而知祸福者,莫知其所自。余观王建集有《听镜词》云:“重重摩挲嫁时镜,夫婿远行凭镜听。”岂今听声之类邪?《大涅槃经》云:“不以瓜镜、芝草、杨枝、钵盂、髑髅而作卜筮。”则镜能占卜信矣。

楸花色香俱佳,又风韵绝俗,而名不编于花谱何哉?老杜云:“要把楸花媚远天。”言其色也。又曰:“楸树馨香倚钓矶。”言其香也。梅圣俞《楸花诗》云:“图出帝宫树,耸向白玉墀。高艳不近俗,直许天人窥。”言其韵也。是二子但知楸花色香韵胜,而未知其疗病之工也。汝州楸树极多,富郑公知州时,手植数百本于后圃。后人思其政,建郑公堂于楸林之下。宣和间,先人知州日,听政燕客俱在焉。一日,廉访使周询来访,因云:“立秋日太阳未升,采其叶熬为膏;傅疮疡立愈,谓之‘楸叶膏’。”抵晚,客使王伟来访,因道询语。伟曰:“有人患发背,肠胃可窥,百方不差者,一医者教用楸叶膏傅其外,又用云母膏作小丸,服尽四两止。不累日,云母透出肤外,与楸叶膏相着,疮遂差。”功亦奇矣。余欲广传此方,以拯病苦者,故因言楸花之美,而并及之。

退之《三星行》云:“我生之辰,月宿南斗。”以五星法准之,则知退之以磨蝎为身宫。又云:“牛奋其角,箕张其口。牛不见服箱,斗不挹酒浆,箕独有神灵,无时停簸扬。无善名已闻,无恶身已欢。”则知太阴在磨蝎者,主得谤誉。东坡尝援退之《三星行》之句,以谓仆以磨蝎为命,殆与退之同病。然观东坡《谢生日启》云:“摄提正于孟陬,已光初度;月宿直于南斗,更借虚名。”则是东坡亦磨蝎为身宫,而乃云磨蝎为命,岂非身与命同宫乎?寻常算五星者,以为命宫灾福,不及身宫之重,东坡以身命同宫,故谤誉尤重于退之。职銮坡而代言,犯鲸波而远谪,退之之荣悴,未至如是也。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所谓知命者,不为名利所汩,而能安时处顺者也。后世贪求之士,不能自安分义,徒知金印艾绶之荣,而不知苟得为可愧,于是君平之肆,许负之庐,衣冠盈矣。刘梦得《和苏十郎中诗》云:“菱花照后容虽改,蓍草占来命已通。”武伯奋《长安述怀诗》云:“闻说唐生子孙在,何当一为问穷通。”观此又奚知孔子所谓命也哉?刘孝标作《辨命论》,言寿夭穷达,一归之命,可以使人杜奔竞僭逼之患。萧瑀《非辨命论》,言人之祸福,一本之人事,可以使人起修身累善之心。二人皆非以甲乙丙丁休囚旺相而求吉凶者也。

古今人赋棋诗多矣。“几局赌山果,一先饶海僧”者,郑谷之诗也。“雁行布阵众未晓,虎穴得子人皆惊”者,刘梦得之诗也。“古人重到今人爱,万局都无一局同”者,欧阳炯之诗也。观诸人语意,皆无足取,独爱荆公《赠叶致远》之作,其略云:“或撞关以攻,或觑眼而擪,或羸形伺击,或猛出追蹑。垂成忽破坏,中断俄连接。或外示闲暇,或事先和燮。或冒突超越,鼓行令震叠;或粗见形势,驱除令远蹀;或开拓疆境,欲并包总摄。或惭如告亡,或喜如献捷。讳输宁断头,悔误乃披颊。”可谓曲尽围棋之态。非笔力可以回万钧,岂易至此。取退之《南山诗》读之,若可齐驱并驾也。王无功亦有围棋长篇云,“双关防易断,只眼畏难全。鱼鳞张九拒,鹤翅拥三边”等句,铺叙类荆公,而其他句猥杂处尚众。东坡《白鹤观》四言诗云:“小儿近道,剥啄信指。胜固欣然,败亦可喜。”夫恣贪欲于指顾,争胜负于毫厘,业棋者之常情,而坡乃置之膜外,亦可见其胸中翛然者矣。荆公亦有“棋罢两奁收白黑,一枰何处有亏成”之句。

鲁直诗云:“眼见人情如格五,心知外物等朝三。”又云:“肉食倾人如出九,藜羹饭我等朝三。”两联之意,虽不相远,然似不若前句之无斧凿痕也。《汉书》,吾邱寿王以善格五待诏,刘德谓格五棋,行以塞法。《齐书》沈文季善塞,其法用五子,沈存中《笔谈》云:“格五即今之蹙融,其法以己常有余,而致敌人于险。”《酉阳杂俎》亦云:“于棋局中各用五子,共行一道,以角迟速。”则格五也,塞也,蹙融也,名虽不同,其制一而已。彼苏林以为五博之类,不用箭,但行枭散,未知所据。出九亦赌博之法,详见《刑统》。

子由《煎茶诗》云:“煎茶旧法出西蜀,水声火态犹能谙。相传煎茶只煎水,茶性仍存偏有味。”此茶之佳者也。又云:“北方俚人茗饮无不有,盐酪椒姜夸满口。”茶出南方,北人罕得佳品,以味不佳,故杂以他物煎之。陈后山《茶诗》云:“愧无一缕破双团,惯下姜盐枉肺肝。”东坡《和寄茶诗》亦云:“老妻稚子不知爱,一半已入姜盐煎。”若茶品自佳,杂以他物,适败其味尔。茶性冷,盐导入下经,非养生所宜。山谷谓寒中瘠气,莫甚于茶,或济以盐,勾贼破家。薛能《鸟嘴茶诗》,亦有“盐损添宜戒,姜宜著更夸”之句,则知以盐煎茶,诚无益于养生也。

蒙恬造笔,《博物志》云:以狐狸毛为心,兔毛为副,心柱遒劲,锋铓调利,故难乏而易使。白乐天作《鸡距笔赋》云:“中山之明,视劲而俊;汝阴之翰,音勇而雄。双美是合,两揆相同。不得兔毛,无以成起草之用;不为鸡距,无以表入墨之功。”盖亦兼而用之也。近世作笔,专用兔毛,而好奇者,或屏兔毛不用,更以他毫为之。晋王隐《笔铭》云:“岂其作笔,必兔之毫?调利难秃,亦有鹿毛。”而王羲之、钟繇、张芝皆用鼠须笔。钱穆父奉使高丽,得猩猩毛笔,甚珍之,尝以分赠山谷。山谷所谓“爱酒醉魂在,能言机事疏。平生几两屐,身后五车书”是也。《岭表录》云:“岭外无兔,郡守偶得兔毫,令匠者作笔。匠者偶因醉遗坠,惶惧无以为计,遂以己须制之,反佳。其后遂户料人须一合。”此殆好事者说尔。

樗蒱用博齿五枚,如银杏状,各上黑下白,内取二黑刻为犊,其背刻为雉,故李翱《五木经》云,“樗蒱五木黑白判,厥二作雉背作牛”是也。以卢白雉犊四为王采,取其全;它八采为甿者,恶其驳也。按前史,三掷三卢如慕容宝,五掷五卢如李安人,王思政之掷印为卢,刘裕之喝卢胜雉,皆以为前途富贵之先兆。卒之其应如响,亦可谓异矣。郑谷诗云:“能消永日是樗蒱,坑堑由来似宦途。两掷未离[手枭] 撅内,坐中何惜为呼卢。”然卢可呼而得,官可幸而致乎?观谷此言,似未知安时处顺者。

傀儡之戏旧矣,自周穆王与盛姬观偃师造倡于昆仑之道,其艺已能夺造化通神明矣。晏元献公尝为《傀儡赋》云,“外眩刻雕,内牵缠索,朱紫坌并,银黄煜爚,生杀自口,荣枯在握”者,可谓曲尽其态。李义山作《宫妓》一绝云:“朱箔轻明拂玉墀,披香新殿斗腰支。不须更看鱼龙戏,终恐君王怒偃师。”是以观倡不如观舞也。然唐明皇好舞《霓裳》,以至于乱,杜牧所谓“《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是也。汉高祖白登之围,以刻木为美人而围解,《乐录》谓即今之傀儡。则是舞或乱唐,而刻木或可以兴汉,义山之诗异矣。

《楚词》云:“琨蔽象棋,有六博些。分曹并进,遒相迫些。”王逸谓投六箸行六棋,故谓之六博,言以琨蔽作箸,象牙为棋也。而《楚辞补注》乃引《列子》击博楼上,谓击打也,如今之双陆棋也。余谓双陆之制,初不用棋,俱以黑白小棒槌,每边各十二枚,主客各一色,以骰子两只掷之,依点数行,因有客主相击之法。故赵抟《双陆诗》云:“紫牙镂合方如斗,二十四星衔月口。贵人迷此华筵中,运木手交如阵斗。”今六博既行六棋,则非双陆明矣。

《周官》方相氏以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以索室殴疫,谓之时傩。释者谓四时皆作也。考之《月令》,乃作于三时,而于夏则阙,何邪?盖夏当阳盛之时,阴慝不敢作,故阙之尔。今春秋无傩,惟于除夕有之。孟郊所谓“驱傩击鼓吹长笛,瘦鬼染面唯齿白。暗中窣窣拽茅鞭,裸足朱裈行戚戚。相顾笑声冲庭燎,桃弧棘矢时独叫。”王建亦云:“金吾除夜进傩名,画裤朱衣四队行。”皆谓除夕大傩也。其涂饰之制,若驱禳之仪,与《周官》略相类。政和中,徽宗新创禁中傩仪,有旨令翰苑撰文。时翟公巽当直,其略云:“南正司天,无俾神人之杂;夏后铸鼎,以纪山林之奸。苟非圣神,孰知情状?”被旨,顷刻进入,人服其敏而工。

《帝王世纪》及《逸士传》载,帝尧之时,天下大和,有八九十老人,击壤而歌于康衢,其词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何力于我哉?”初不知壤为何物,因观《艺经》云,壤以木为之,前广后锐,长尺四寸,阔三寸,其形如履。将戏,先侧一壤于地,远三四十步,以手中壤击之,中者为上。盖古戏也。

猜你喜欢
  李婴·唐圭璋
  ●卷二·袁嘉谷
  参考资料·皎然
  第一幕·老舍
  第一出 提纲·姚茂良
  第十三出 权哄·洪昇
  第三折·郑光祖
  五集卷十·乾隆
  卷九十三·王奕清
  卷152 ·佚名
  卷三百一·陈思
  卷九·陈思
  提要·王琦
  正气歌·文天祥
  卷三十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初集目录一·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初集总目卷一读贞观政要题王谔丰年农庆图独居昔予读书之暇间亦旁涉绘事尝恭制数图进圣母用供清玩兹蒙圣母宣付装潢仍命各题以句敢辞不文聊以效九如之颂云尔览旧作志怀八月二十三日恭遇皇考忌辰感成

  • 第十一回 草逆书醉酒逼储君 传伪敕称兵废悍后·蔡东藩

      却说贾后氵㸒虐日甚,秽闻中外。侍中裴頠等,引以为忧,就是后党贾模,亦恐祸生不测,累及身家,因未免心下不安。裴頠已窥透模意,乃至模私第,商议秘密,可巧张华亦至,一同晤谈。頠与华本来莫逆,不必避嫌,因质直相告,拟把贾后废去,更

  • 第二十回 易东宫亲授御训 征高丽连破敌锋·蔡东藩

      却说承乾被废的原因,实缘有人讦告逆谋,遂致败露,这人为谁?就是被系的纥干承基。承基系狱论死,意欲求生,乃将承乾种种逆谋,密陈刑部,请转奏太宗。太宗闻变,即敕长孙无忌、房玄龄、萧瑀、李世勣四人,与大理中书门下等官,公同

  • 卷之七百七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七二乙谕光绪九年十月十日一一二一一-七·佚名

    新竹知县周,对皂总头役倪源给发谕戳钦加五品衔、代理新竹县正堂周,为给发谕戳事。照得本衙门,额设皂快总役,有督催公项之责。兹查皂总役洪忠,缘案斥革,其缺未便旷悬,应即就于各班役遴选。查有站堂役倪源

  • 第四卷 历代盐法之沿革·缪荃孙

    上 古夙沙氏始煮海为盐。 《世本》。 山东旧志引《世本》曰:夙沙氏始煮海为盐。 注:夙沙,黄帝臣。夏海岱惟青州,海滨广斥,厥贡盐、。 《书·禹贡》。两淮旧志《历代淮鹾考略·序》曰:九州接壤连圻,犬牙相错,

  • 卷四十八·黄训

    钦定四库全书名臣经济録卷四十八明 黄训 编工部【营缮】星变陈言疏【龚煇】题为应诏陈言苏民困以弭天变事奉本部劄付该贵州道监察御史郭化题该本部查议内开合命下之日一面通行原差买木烧甎郎中等官张淑龚煇刘悌

  • 十三年·佚名

    (丁亥)十三年大明成化三年春正月1月1日○戊辰朔,御勤政殿,設會禮宴。野人知中樞院事金麻尙哈、李多弄介、柳尙同介、副使柳於麟介、同知事劉無澄哈、都萬戶照麟可、李都弄吾、阿充哈等八人,倭僧四人,入殿內侍宴。餘各以類,列

  • 卷四 四之一·孔颖达

    ◎王黍离诂训传第六○陆曰:王国者,周室东都王城畿内之地,在豫州,今之洛阳是也。幽王灭,平王东迁,政遂微弱,诗不能复雅。下列称风,以“王”当国,犹《春秋》称王人。王城谱王城者,周东都王城畿内方六百里之地。○正义曰:《车攻序》

  • 卷二·朱朝瑛

    钦定四库全书读春秋略记卷二   明 朱朝瑛 撰桓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书即位以正其始也始之不正而亦书之为亲者讳也讳之而斥絶其臣以着其从逆故终桓之世不卒大夫使天下之人知以从逆为戒则乱臣贼子将孤立是惧而不敢

  • 卷十三 聘礼第八之三·李如圭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集释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释卷十三   宋 李如圭 撰聘礼宾朝服问卿郑注不皮弁别于主君卿每国三人卿受于祖庿郑注重宾礼也祖王父也下大夫摈郑注无士摈者旣接于君所急见之释曰不必备士摈摈者

  • 贤护分戒行具足品第七·佚名

    尔时贤护菩萨。复白佛言:希有世尊,乃有如斯最胜三昧。世尊,若诸菩萨舍家出家。深心乐欲说此三昧。亦当思惟此三昧者,彼等应当安住何法。而能宣说及思惟耶。佛告贤护言:贤护。若有菩萨舍家出家深乐广宣。复欲思惟如是三昧者

  • 小乘佛学概略之科目·太虚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小乘佛学之名义 一 小乘佛学当名佛教之小乘学 二 佛教与佛学之区别及关系 &

  • 涅槃经游意·吉藏

    沙门吉藏撰就此经有南北二本。广略不同。北方旧本或有三十三或三十者。品唯有十三。南土文卷有三十六。有二十五品。其间文义浩博。岂可详写。故经云。一恒二恒始仿佛见之。三恒四恒乃能知一分之义。梁武皇帝云。涅槃

  • 象田即念禪師語錄卷四·佚名

    門人本致輯山居詩煙水倦南尋,茆菴搆北林,道同山並見,靜與竹俱深。逐日寧辭影,安心在息陰,夕陽棲鳥定,課罷磬聲沉。空山誰作伴?身與影為雙,積雪留深壑,孤煙度遠江。機忘獰虎善,念息毒龍降,一種平懷久,真成寂滅幢。幻寄千峰裏,隨緣度

  • 来南录·李翱

    记行著作。唐李翱撰。一卷,翱字习之,赵郡, (约当今河北赵县)人,一作成纪(约当今甘肃天水)人。贞元进士,历官庐州刺史,山南东道节度使。撰有《李文公集》等。是篇约八百四十字。记其元和四年(809)十月奉命南下,自东都洛阳出发

  • 台海使槎录·黄叔璥

    地理杂志。清黄叔璥撰。八卷。叔璥号玉圃,直隶大兴(今北京)人。康熙进士。官至常镇杨通道。是编乃康熙元年(1662)叔璥为御史时巡视台湾所作。故以使槎为名。约八万余字。卷一至四为赤嵌笔谈,分原始、形势、洋、潮、风

  • 剧说·焦循

    古典戏曲论著汇辑。6卷。清人焦循撰。本书所收的有关戏曲的评论文字,是从近200部前人的杂著或专著中辑录出来的,其中也包含有焦循个人的一些见闻。本书旁搜博引,其所引用的典籍有的早已失传,有的是罕见的珍本,焦循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