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炎字公明,安阳人。以荫入仕。绍兴间,蕲水令、司农寺丞。乾道二年(1166),两浙路计度转运副使。除直敷文阁,知临安府。四年(1168),赐同进士出身,签书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四川宣抚使,进枢密使。九年(1173)罢,除观文殿大学士。淳熙 
-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二十三	明 曹学佺 编	晩唐拾遗十	韦处厚	盛山诗	初映鈎如线终衔镜似鈎远澄秋水色高倚晓河流	右隐月岫	激竹萦飞箭浮沟泛满巵将来山太守早向习家池	右 
- 梁士彦,字相如,安定乌氏人也。少任侠,不仕州郡。性刚果,喜正人之是非。好读兵书 ,颇涉经史。周世以军功拜仪同三司。武帝将有事东夏,闻其勇决,自扶风郡守除九曲镇将,进位上开府,封建威县公,齐人甚惮焉。寻迁熊州刺史。后从武帝 
- 						 			  董伦 仪智 邹济周述 陈济 王英 钱习礼周叙 柯潜 孔公恂   董伦,字安常,恩人。洪武十五年以张以宁荐,授赞善大夫,侍懿文太子,陈说剀切。太祖嘉之,进左春坊大学士。太子薨,出为河南左参议。肇州吏目兰溪诸葛 
-                     【潘纯】  〔字子素,庐州人。少有俊才。游京师,一时文学贵介争延致之。每宴集,辄云:“潘君不在,令人无欢。”至正丙申中,御史大夫纳开行台于绍兴,其子安安绐执同知秃坚,其谋出于子素。子素亦为安安缢诸 
- 弘治十年八月庚午朔南京通政使司左参议夏崇文奏近南京给事中郎滋等劾臣赃罪多端盖因南京吏部都察院会各堂上官考察所属官臣考本司经历李琎素行不谨黜退琎知臣与六科因公文行移相恶遂捏言造谤刻板印行投送六科及各衙门 
- 柳元景字孝仁,河东解县人。他的高祖叫柳纯,位至平陽太守,没有上任。曾祖叫柳卓,从本郡迁居襄陽,官到汝南太守。祖父柳恬,是西河太守。父亲柳凭,是冯翊太守。柳元景少年时期就熟悉弓马,多次跟随父亲讨伐蛮人,以勇敢著称。他少言 
- 节愍太子李重俊,后宫生,中宗第三子。圣历元年(698),封义兴郡王。长安年中,授卫尉员外少卿。神龙初年(705),封卫王,拜洛州牧,赐实封千户,不久迁任左卫大将军兼任不亲自到职的扬州大都督。神龙二年(706)秋,立为皇太子。重俊性情 
- 占城近琼州,顺风舟行一天可至。世祖至元年间、广南西道宣慰使马成旺曾请兵三千、马三百匹前往征讨。十五年(1278),左丞唆都因宋已平定,乃遣人至占城,回来报告说:占城王失里咱牙信合八麻哈迭瓦有归顺之意。世祖诏赐占城王虎 
-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一百十四雍正十年正月上谕五道初九日奉谕八旗操演兵丁自古圣贤有云兵可百年不用不可一日不备是以帝王之治天下未有不以明武备为先务者而兵丁之演习武艺亦未有不勤加训练而能有成者从 
- 古之帝王建鸿德者,须鸿笔之臣褒颂纪载,鸿德乃彰,万世乃闻。问说《书》者:“‘钦明文思’以下,谁所言也?”曰:“篇家也。 ”“篇家谁也? ”“孔子也。”然则孔子鸿笔之人也。“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也。“鸿 
- 钦定四库全书御纂诗义折中卷九曹风一之十四曹国名在兖州陶邱之北周武王以封其弟振铎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于我归处比也蜉蝣虫也俗名浮生浮生之生为时甚暂其羽整洁如衣裳之楚楚以喻人之修饰衣裳者有似蜉蝣也君子心 
-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序大师自述复弘一大师书致真达老和尚书复德森法师书一致德森法师书二致德森法师书三致德森法师书四复如岑师代友人问书复如岑法师书复应脱大师书一复应脱大师书二复应脱大师书三复应脱大师书四复明心 
-     余杭郡沙门释元照述太近至易无如自心。入死出生了不知觉。其体明莹其量包容。故使一迷遽生诸法。其犹宝鉴因明而像生。又若长川缘澄而波动。谓心异物为物转心。吸揽尘缘积成劳结。沦历诸有沉屈己灵。余趣无知 
- 嘉兴大藏经 大藏一览大藏一览卷第六宁德优婆塞陈 实谨编明秀水居士姚舜渔重缉第五门姚昌谟校天堂延以少欢  地狱待其剧苦贤劫品○过去庄严已曾坏  ○迨今贤劫复将成起世经云。云何世间。坏已复成。谓过去世界磨 
- 归命彼世尊 应供等觉者一 宝珠经行处品一世界之主宰者而娑婆主梵天合掌向无比伦[佛]请申曰:“于此眼覆尘秽少质之有情。[世尊!]愍此辈而为说法。”二具明智、德行,有荣光,达最后之生,无比俦此如来对一切有情起悲愍 
- 唐代传奇小说。1卷。陈鸿撰;一说系陈鸿祖撰。《新唐书·艺文志》小说类误录“陈鸿《开元升平源》一卷”,却未著录本篇。《宋史·艺文志》传记类著录“陈鸿《东城父老传》一卷。”陈寅恪据本篇中作者4处自称“鸿祖”, 
- 《北史》,纪传体断代史书,“二十四史”之一。唐李延寿撰。高宗显庆四年(659)成书。一百卷。分本纪十二卷,列传八十八卷。记载起自北魏登国元年(386)迄于隋义宁二年(618),包括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等朝二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