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艋舺营所辖地方洋面程途里数

艋舺营参将水师海洋,南自淡防厅属大安与台协左营交界,北至噶玛兰属苏澳止,计水程七百余里。沿边临海五里为内洋,黑水为外洋。归艋舺参将统辖,沪尾水师守备兼辖。按自大安港、中港、竹堑港为小口,八里坌港正口,大鸡笼港为小口,噶玛兰乌石港为正口,加礼远苏澳为小口。

艋舺营陆路所辖地方,西自龟仑岭与北路右营交界止,东至三貂,鱼桁仔与噶玛兰营交界止,南透山林,北至关渡,与沪尾水师交界止;文属淡防厅艋舺县丞,武属艋舺营参将、守备管辖。

沪尾水师所辖地方,东自关渡门与艋舺陆路交界起,至西临大海,南至南澳与北路右营交界,北至野柳,与艋舺陆路交界止;文属淡防厅艋舺县丞,武属艋舺参将、沪尾守备管辖。

噶玛兰营所辖地方,东临大海,西透山林,南至苏澳,北至三貂鱼桁仔,与艋舺陆路交界;文属噶玛兰厅头围县丞,武属噶玛兰都司头围守备管辖。

龟仑岭塘(兵十名),北至海山口汛十五里,南至北路右营霁里汛十五里,离竹堑城八十五里,离台湾府城五百零二里。

海山口汛(外委一员,兵六十名),北至艋舺营汛十里,南至北路右营霁里汛以石头溪交界三十里,离竹堑城一百里,离台湾府城五百一十八里。

八里坌汛(外委一员,兵三十名)南以海山口汛与狮长山交界,北至北路右营南投汛二十里,离艋舺营三十里,离竹堑城一百里,离台湾府城五百五十八里。水洋南至大安二百七十里,北至苏澳四百五十里。

沪尾水师西至小鸡笼汛(守备一员,把总二员,外委二员,额外三员,兵五百八十名),以林仔街交界五里,东至北港塘以灰窑尾交界一里,离艋舺营汛三十里,离竹堑城一百四十里,离台湾府城五百五十八里。水洋南至大安二百七十里,北至苏澳四百五十里。

北港塘(兵五名),西至炮台汛以灰窑尾交界一里,南至艋舺汛以关湾门交界三十里,离竹堑城一百四十里,离台湾府城五百五十八里。水洋南至大安洋面二百七十里,北至苏澳洋面四百五十里。

小鸡笼汛(兵五名),北至石门汛以猫尾溪交界二十里,南至炮台汛以林仔街交界二十里,离艋舺营五十二里,离竹堑城一百三十里,离台湾府城五百四十八里。水洋南至大安二百七十五里,北至苏澳四百四十五里。

石门汛(外委一员,兵三十名),北至金包里汛以阿里傍交界二十里,南至小鸡笼以猫尾溪交界二十里,离艋舺营七十二里,离竹堑城一百五十五里,离台湾府城五百六十八里。水洋南至大安洋面二百八十五里,北至苏澳洋面四百三十五里。

金包里汛(千把总一员,兵五十七名),北至大鸡笼汛以马炼港交界四十里,南至石门汛以阿里傍交界三十里,离艋舺营九十二里,离竹堑城一百七十里,离台湾府城五百八十八里。水洋南至大安三百里,北至苏澳四百二十里。

马炼汛(外委一员,兵三十名),北至大鸡笼汛以文武仑交界十五里,南至金包里汛以野柳港交界十里,离舺舺营汛九十二里,离竹堑城一百七十里,离台湾府城五百八十八里。

大鸡笼汛(千总一员,兵九十名),东北至水返脚汛三十里,西南至金包里港四十里,离艋舺汛六十里,离竹堑城一百七十里,离台湾府城五百九十六里。

三瓜汛(外委一员,兵十名),北至灿光寮塘十五里,南至暖暖塘二十里,离艋舺营汛七十里,离竹堑城一百八十里,离台湾府城五百九十八里。

灿光寮塘(兵十名),北至三貂港口汛十六里,南至三瓜仔汛十五里,离艋舺营汛八十五里,离竹堑城一百九十五里,离台湾府城六百一十三里。

三貂港口泛(千把总一员,兵三十名),北至三貂岭溪与兰营交界十里,南至灿光寮塘十六里,离艋舺营汛一百零一里,离竹堑城二百一十一里,离台湾府城六百二十九里。

水返脚汛(外委一员,兵三十五名),北至暖暖塘二十里,南至艋舺营汛三十里,离竹堑城一百四十里,离台湾府城五百五十八里。

暖暖塘(兵十名),南至水返脚汛二十里,北至三瓜汛二十五里,离艋舺营汛五十里,离竹堑城一百六十里,离台湾府城五百七十八里。

艋舺营汛(参将一员,守备一员,千把总一员,外委一员,额外二员,兵四百二十五名),北至水返脚汛二十五里。南至海山口汛十里,以艋舺溪交界二里,离竹堑城一百一十里,离台湾府城五百二十八里。由八里坌对渡五虎门,水洋七更。  

澎湖水治程途里数

阳屿至厅三十里。椗钓屿至厅四十五里。

香炉屿至厅三十里。鸡膳屿至厅三十五里。

长岸仔屿至厅十九里。乌屿至厅四十里。

篮笨屿至厅三十里。屈瓜屿至厅三十里。

员贝屿至厅二十里。雁晴屿至厅二十里。

中墩屿至厅二十里。凉伞礁至厅十八里。

险礁至厅四十里。金屿至厅三十五里。

吉贝屿至厅六十五里。大仓屿至厅十八里。

北山屿至厅三十里。北铁钻屿至厅四十里。

空亮屿至厅十八里。过目屿至厅八十里。

西屿至厅二十六里。小门屿至厅三十五里

大、小烈屿至厅三十五里。小猫屿至厅八十五里。

草屿至厅七十里。大猫屿至厅八十里。

花屿至厅六十里。长巾礁至厅九十里。

船篷屿至厅八十里。金鸡屿至厅七十里。

沙狗屿至厅六十五里。阴屿至厅三十里。

鼓架屿至厅四十里。东吉屿至厅一百二十五里。

斧头挣屿至厅一百二十里。西吉屿至厅一百二十里。

东平屿至厅七十里。西平屿至厅七十里。  

猜你喜欢
  卷七十九·列传第十七·脱脱
  卷四百八十九 列传二百七十六·赵尔巽
  ●卷二百二十五·徐梦莘
  ●卷十七。题名三·梁章钜
  简介·昭梿
  卷之二百八十六·佚名
  卷之八百九十·佚名
  第一四一领状光绪十三年闰四月二十二日一一三二一—四·佚名
  八五 陕西学政杨嗣曾奏请拓取陕甘碑刻折·佚名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四十二·杜大珪
  弁言·钱仪吉
  雷德骧传·脱脱
  冯坚传·张廷玉
  卷二百十九·杨士奇
  食货四四·徐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赵鼎·唐圭璋

      鼎字元镇,解州闻喜人。自号得全居士。生于元丰八年(1085)。徽宗崇宁五年(1106)进士,累官开封市曹。金人议立张邦昌,鼎与张浚逃太学,不书议状。高宗擢右司谏,历官至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潮州。詹大方希桧意,诬其受贿,移吉

  • ●卷四·先著

    ○长亭怨慢姜夔渐吹尽枝头香絮“时”字凑“不会得”三字,呆。“书郎”二句,口气不雅。“只”字疑误,“只”字唤不起“难”字。白石人工炼特至,此一二笔,容

  • 卷三百六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百六十刘禹锡白舍人自杭州寄新诗有柳色春藏苏小家之句因而戏酬兼寄浙东元相公钱塘山水有奇声暂谪仙官领百城女妓还闻名小小使君谁许唤卿卿鳌惊震海风雷起蜃鬬嘘天楼阁成莫道骚人在三楚文星

  • 卷上·惠洪

    秦少游曰:“苏武、李陵之诗,长于高妙;曹植、刘公幹之诗,长于豪逸;陶潜、阮籍之诗,长于冲澹;谢灵运、鲍照之诗,长于峻洁;徐陵、庾信之诗,长于藻丽;而杜子美者,穷高妙之格,极豪逸之气,包冲澹之趣,兼峻洁之姿,备藻丽之能,而诸家之作

  • 序·纪昀

    余谪乌鲁木齐凡二载,鞅掌簿书,未遑吟咏。庚寅(乾隆三十五年)十二月,恩命赐还,辛卯二月,治装东归。时雪消泥泞,必夜深地冻而后行。旅馆孤居,昼长多暇,乃追述风土,兼叙旧游,自巴里坤至哈密,得诗一百六十首。意到辄书,无复诠次,因命曰《

  • 卷八十九 张耳陈馀列传第二十九·司马迁

    张耳者,大梁人也。其少时,及魏公子毋忌为客。张耳尝亡命游外黄。外黄富人女甚美,嫁庸奴,亡其夫,去抵父客。父客素知张耳,乃谓女曰:“必欲求贤夫,从张耳。”女听,乃卒为请决,嫁之张耳。张耳是时脱身游,女家厚奉给张耳,张耳以故致千

  • 君道第一·吴兢

    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朕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若耽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

  • 涌幢小品卷之二十二·朱国祯

    放生序铭唐干元二年诏诸道置放生池。颜鲁公手书序铭。其词略云。去杀流惠。好生止辟。率土之滨。临江是宅。实胜如来。畴庸允格。真卿勒铭。敢告凡百。今合皂山放生池见存鲁公墨帖。亦载此铭。赞词有本世传米元章孔子

  • 卷一百二十九·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一百二十九 唐 张守节 撰 货殖列传第六十九  史记一百二十九 老子曰至治之极邻国相朢【音亡】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必用此为务挽近世涂民耳目则几无

  • 廖纪传·张廷玉

    廖纪,字时陈,东光人。弘治三年(1490)进士。授考功主事,逐次升迁文选郎中。正德年间,历任工部右侍郎。提督易州山厂,赋税上交后的剩余金钱未私占。迁吏部左、右侍郎。世宗继位后,封为南京吏部尚书。后调到兵部,参与辅助军机要

  • 卷十三·段昌武

    钦定四库全书毛诗集解卷十三宋 段昌武 撰桧郑曰桧者古高辛氏火正祝融之墟【孔曰左传梓慎云郑祝融之墟也郑灭桧而处之故知桧是祝融之境】国在禹贡豫州外方之北荥波之南居溱洧之间祝融氏名黎其后八姓【曹曰分为八姓】

  • 卷二百七十二·佚名

    △初分难信解品第三十四之九十一善现,一切智智清净故内空清净。内空清净故空解脱门清净。何以故?若一切智智清净。若内空清净。若空解脱门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一切智智清净故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

  • 叹无为品第三十·佚名

    於时从空中,天宝宫照耀。驾以千象车,悬虚而在上。敬心熟视佛,舍命卧身形。怀感而悲叹,因说是辞曰:处在大生死,一切皆无常。始生现兴盛,卒衰损灭亡。回旋向所乐,便生种种苦。都灭尽诸苦,无为第一快。生死杂种薪,烧令无有馀。慧炎

  • 嘉言录题词·印光

    净土大囧琺门, 其大无有外, 如天以普覆, 似地以普载。等觉欲成佛, 尚复作依赖, 逆恶将堕狱, 十念登莲界。普被九界机, 咸皆勤顶戴, 畅佛度生心, 唯一了无再。我以宿业力, 曾作一阐提, 效法韩欧等, 其愚莫

  • 大威德陀罗尼经 第五卷·佚名

    大威德陀罗尼经 第五卷隋北印度三藏阇那崛多译此大神咒。能令众生出生辩才。若有受持此大神咒。彼于此处最为殊胜。当令欢喜决定生力为自为他。复当得于四处无所缺减。何等为四。一者口业清净。二者意念清净。

  • 备倭记·卜大同

    明代卜大同撰。全书共2卷。上卷分制置、方画、将领、士卒、烽堠、险要、战舸、边储8篇;下卷分奏牍、策议2篇。作者卜大同,字吉夫,秀水(今嘉兴)人。嘉靖十七年(1538年)进士,曾任湖广按察司佥事、布政司参议、福建巡海

  • 太上长文大洞灵宝幽玄上品妙经·佚名

    太上长文大洞灵宝幽玄上品妙经,简称《长文大洞经》。撰人不详。从内容看,似出于晚唐五代。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此书为内丹经典,经文分十九章。内称:人之形神精血皆为天地气化所生。「神者为阴阳气之用也,形者为神

  • 皇黎一统志·吴氏三兄弟

    《皇黎一统志》(越:Hoàng Lê nhất thống chí/皇黎一统志),又名《安南一统志》,是一部成书于约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越南汉文历史小说。作者是吴氏三兄弟的吴时志、吴时悠、吴时任。小说描述了越南后黎朝的灭亡和西山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