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九

钦定四库全书

礼部志稿卷九

明 俞汝楫 编

仪制司

朝贺

国初朝贺等仪多仍前代之旧後乃斟酌繁简定为中制以颁示天下具见诸司职掌至嘉靖间稍加更定今备列之首仪注次乐章而附沿革事例於後

正旦冬至百官朝贺仪

洪武二十六年定凡正旦冬至前一日尚宝司陈御座於奉天殿及宝案於御座之东设香案於丹陛之南教坊司设中和韶乐於殿内之东西北向其日清晨锦衣卫陈卤簿仪仗於丹陛及丹墀之东西设朋扇於殿内东西列车辂步辇於丹墀东西相向鸣鞭四人左右北向教坊司陈大乐於丹陛之东西北向仪礼司设同文玉帛案於丹陛之东金吾卫设护卫官於殿内及丹陛之东西陈甲士於午门外奉天门外及丹墀东西锦衣卫设将军於奉天门外丹陛丹墀及奉天门列旗帜於奉天门外东西典牧官陈仗马犀象於文武楼南东西相向钦天监设司晨郎报时位於内道东近北立纠仪御史二人於丹墀北东西相向内赞二人於殿内外赞二人於丹墀北东西相向设传制宣表等官位於殿内东西相向鼓初严文武官具朝服齐班於午门外鼓次严引礼引百官繇左右掖门入诣丹墀东西北向立鼓三严执事官诣华盖殿伺候内官跪奏皇帝具衮冕陞座钟声止仪礼司官跪奏各执事官行礼赞五拜礼毕赞供事执事官各就位仪礼司官跪奏请陞殿驾兴中和韶乐奏圣安之曲尚宝官捧宝前行导驾官前导扇开帘卷尚宝官置宝於案乐止鸣鞭报时鷄唱晓对赞唱排班班齐赞礼唱鞠躬大乐作赞四拜平身乐止典仪唱进表乐作给事中二人诣同文案前导引序班举案繇东门入置殿中乐止内赞唱宣表目宣表目官跪宣讫俯伏兴唱宣表展表官取表宣表官至帘前外赞唱衆官跪宣表讫内外皆唱俯伏兴平身序班即举表案於殿东外赞唱衆官皆跪代致词官跪於丹陛中致词云具官臣某等兹遇【正旦则云三阳开泰万物咸新冬至则云律应黄锺日当长至】恭惟皇帝陛下膺乾纳佑奉天永昌贺讫外赞唱衆官皆俯伏兴乐作四拜兴平身乐止传制官诣御前跪奏传制俯伏兴繇东门靠东出至丹陛之东西向立称有制赞礼唱跪百官皆跪宣制【正旦则云履端之庆冬至则云履长之庆】与卿等同之赞礼唱俯伏兴平身乐止赞执笏鞠躬三舞蹈赞跪唱山呼百官拱手加额曰万岁唱山呼曰万岁唱再山呼曰万万岁凡呼万岁乐工军校齐声应之赞出笏俯伏兴大乐作赞四拜平身乐止仪礼司官跪奏礼毕中和乐作奏定安之曲驾兴尚宝官捧宝导驾官前导至华盖殿乐止引礼官引百官以次出

洪武三十年更定同文案玉帛案俱繇殿东门举进安於殿中宣表讫举同文玉帛案俱安於宝案之内嘉靖十六年更定前一日尚宝司设宝案於奉天殿宝座之东鸿胪寺设表案二於殿东中门外礼部主客司设番国贡方物案八於丹陛中道左右钦天监设定时鼓於文楼之上教坊司设中和韶乐於奉天殿内东西设大乐於奉天门内东西俱北向至期锦衣卫陈卤簿仪仗於丹陛及丹墀东西设朋扇於殿内东西陈车辂步辇於奉天门丹墀中道北向金吾等卫列甲士军仗於午门外奉天门外及丹墀东西旗手卫设金鼓於午门外列旗帜於奉天门外御马监设仗马锦衣卫设驯象於文武楼南东西相向钦天监设报时位於丹陛之东鼓初严百官具朝服齐班於午门外鼓次严引班官引百官并进表人员及四夷人等次第繇左右掖门入诣丹墀序立钦天监鷄唱官司晨一员於文楼下西向锦衣卫将军六员於殿内之南北向将军四员於丹陛四隅东西相向【其余侍卫将军各分立於殿陛等处如仪】鸣鞭四人於丹陛中道左右北向金吾等卫护卫官二十四员於丹陛之南六员於丹墀之北俱东西相向陈设方物鸿胪寺司宾署丞一员彻方物案鸿胪寺序班十六员於丹陛中道左右外赞鸿胪寺鸣赞等官十二员於丹陛及丹墀东西纠仪御史十二员於丹墀之东西殿前侍班锦衣卫千户六员光禄寺署官四员序班二员传呼鸣鞭锦衣卫百户四员俱於殿中门外东西相向导表六科都给事中二员序班二员於表案左右掌领侍卫官三员於殿内东西相向锦衣卫正直指挥一员於帘右东向百户二员於帘下左右相向【卷帘毕即趋出殿门外】各豫立以俟鼓三严执事礼部堂上官并内赞鸣赞一员陈设表案并举案序班五员典仪鸿胪寺司仪署丞一员捧表礼部仪制司官四员展表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堂上官二员宣表致词并传制等项鸿胪寺堂上官五员捧宝尚宝司官二员导驾六科给事中十员殿内侍班翰林院官四员中书官四员纠仪御史四员序班二员及各遣祭官俱诣华盖殿外候上具衮冕陞座锺声止入序立违祭官以次复命讫各趋入丹墀班礼部堂上官跪奏方物并请上位看马候得旨复位鸿胪寺卿跪奏执事官行礼赞五拜叩头毕赞各供事鸿胪卿跪请陞殿驾兴导驾官前导尚宝官捧宝前行中和乐作奏圣安之曲上御奉天殿陞座导驾官立於殿内柱下东西相向侍班翰林官立於东导驾官之後中书官立於西导驾官之後纠仪御史序班分立於侍班官之下尚宝官置宝於案分立於导驾官之上乐止鸣鞭报时鷄唱讫外赞唱排班班齐鞠躬大乐作四拜兴平身乐止内赞赞进表大乐作导表官导表案至殿东中门止序班举案入置於殿中退立於东西柱下乐止赞宣表目礼部堂上官并宣表目官诣殿中跪宣毕各叩头退赞宣表展表官取表同宣表官诣殿中跪外赞赞跪衆官皆跪宣毕展表官分东西先退内外皆赞俯伏大乐作兴平身乐止宣表官退序班举案置殿东外赞赞跪衆官皆跪代致词官跪於丹陛中道致词云公侯驸马伯文武百官某官臣某等【词与洪武间所定同】贺讫外赞赞俯伏官皆俯伏大乐作四拜兴平身乐止传制官诣御前跪奏传制俯伏兴繇东门靠东出至丹陛之东西向立称有制外赞赞跪衆官皆跪宣制【制与洪武间所定同】宣讫外赞赞俯伏大乐作兴平身乐止赞搢笏鞠躬三舞蹈赞跪唱山呼百官拱手加额曰万岁唱山呼曰万岁唱再山呼曰万万岁赞出笏俯伏大乐作四拜兴平身乐止鸿胪卿诣御前跪奏礼毕鸣鞭中和乐作奏定安之曲驾兴尚宝官捧宝导驾官前导至华盖殿乐止引班官引百官人等以次出序班彻方物案所司设黄幄於丹陛上陈王府及勲臣总兵官外夷所进马匹於丹陛内礼部并鸿胪寺官立於丹墀东候上易便服御黄幄甲士行礼毕礼部官诣御道中跪奏御马过奏毕复位候御马过诣御道中跪奏马过毕驾还宫【嘉靖四十一年更名奉天殿曰皇极殿门曰皇极门华盖殿曰中极殿後具仪俱用新名】

旧制冬至日即行贺礼嘉靖九年分祀二郊以冬至大报是日行庆成礼次日行冬至朝贺礼毕举庆成宴本年再定次日上诣内殿行节祭礼又诣母后前行贺礼毕始御奉天殿受百官贺

冬至大祀庆成仪

嘉靖七年定上大祀礼成驾还百官具朝服於承天门外桥南立迎驾随至奉天殿丹墀内侍立执事官先至华盖殿前东西拱立候上御华盖殿具衮冕服陞座鸿胪寺堂上官跪奏执事官行礼鸣赞赞入班鞠躬五拜叩头兴平身各供事鸿胪寺堂上官跪奏请陞殿教坊司乐作上御奉天殿陞座乐止锦衣卫官传鸣鞭鸿胪寺堂上官传排班鸣赞赞排班班齐鞠躬四拜兴平身赞跪鸿胪寺堂上官於丹陛中道跪致词曰公侯驸马伯文武百官某官臣某等恭惟圜丘大报载成礼当庆贺致词毕繇殿东门入殿内侍立鸣赞赞俯伏兴鞠躬乐作四拜兴平身乐止鸿胪寺堂上官於殿内跪奏礼毕传赞礼毕锦衣卫官传鸣鞭上还宫百官退

万寿圣节百官朝贺仪

洪武二十六年定仪与正旦冬至同但致词云恭惟皇帝陛下万寿令节【至三十年改令节为圣节】臣某等诚懽诚忭敬祝万万岁寿

嘉靖年定仪亦与正旦冬至同但鸿胪寺加设玉帛案二於殿内帘前致词词与洪武年间所定同

朝贺乐

洪武间定【以後乐俱同】殿内中和韶乐

乐器 麾一 箫十二 笙十二 排箫四 横笛十二 埙四 箎四 琴十 瑟四 编锺二编磬二 应鼓二 柷一 敔一 搏拊一

乐章

陞殿奏圣安之曲 乾坤日月明八方四海庆太平龙楼凤阁中扇开帘卷帝王兴圣感天地灵保万寿洪福增祥光王气生陞宝座永康宁

公卿入门奏治安之曲【後不用】 忠良为股肱昊天之德承主恩森罗拱北辰御炉香遶奉天门江山社稷兴安天下军与民龙虎会风云贺万寿圣明君

丹陛大乐

乐器 麾一 戱竹二 箫十二 笙十二 笛十二 头管十二 八 琵琶八 二十弦八方响二 鼓二 拍板八 杖鼓十二

乐章

百官行礼奏万岁乐朝天子之曲 雨顺风调昇平世万万年山河社稷八方四面干戈息庆龙虎风云会【右万岁乐】

圣德圣威洪福齐天地御阶前文武两班齐摆列在丹墀内舞蹈扬尘山呼万岁统山河壮帝畿礼仪讃稽庆龙虎风云会【右朝天子】

还宫奏定安之曲 九五飞圣龙千邦万国敬依从鸣鞭三下同公卿环佩响玎□掌扇护御容中和乐音吕浓翡翠锦绣拥还华盖赴龙宫

历朝事例

洪武元年令正旦冬至及寿日各衙门不许於寺观行香其万岁牌不许复设二十二年令凡遇大朝贺除已习仪及具服官员许入班其余便服人员止於午门外行礼执事官於华盖殿行礼排甲带刀侍卫之人免拜五府六部等官於殿内侍立【今皆入班】奏事止於华盖殿

永乐六年令帝王生日先於宗庙具礼致祭然後序家人礼百官庆贺礼毕筵宴

嘉靖七年奏准凡遇万寿圣节正旦冬至大朝贺先令承天门端门及左右阙门守门内外官员严禁杂人行走鼓初严执事官并侍卫官军先入次皇亲公侯驸马伯次在京文武品官次来朝品官次内外杂职次生儒次外国四夷人至奉天殿下文武百官依品级序立毋得搀越乱班礼毕外国四夷先出次生儒次杂职次文武品官次侍卫官军及仪从人等俱尽象马方行其金水桥东西角门各添设序班凡有搀越者御史序班纠举拏奏若有市井奸人假借儒吏衣巾冒入殿庭锦衣卫官校缉拏又令凡正旦冬至圣节百官俱於先期之三日及二日习仪正旦冬至於朝天宫圣节於灵济宫九年更定郊祀冬至习仪於先期之七日及六日二十一年令圣节正旦冬至俱赴朝天宫习仪凡正旦节自十二月二十八日起至正月二十日止百官俱吉服通政司不奏事冬至前三日後三日圣节前三日後三日俱吉服通政司亦不奏事凡朝贺班首致词官例用勲臣有缺则礼部题请钦定凡进贺表目亲王各一通各处挂印总兵官各一通朝鲜国王一通南京礼部等衙门一通浙江等布政司按察司直隶府州等衙门各一通南京中军等都督府一通中都留守司浙江等都司直隶卫所等衙门各一通凡大朝贺先期礼部移文各衙门取具执事等官职名并陈设仪卫等项数目榜揭习仪处所以便供事

隆庆二年题准丹墀纠仪序班添二员

万历七年谕衍圣公以万寿入贺朝廷待以宾礼不在文武职官之列不必朝参九年题准衍圣公及顔曾孟三氏子孙只许三年一次入贺於朝觐年行

中宫正旦冬至命妇朝贺仪

洪武二十六年定凡正旦冬至前期一日女官陈设御座於宫中设香案於丹墀之南其日内官陈设仪仗於丹陛之东西及丹墀东西女官擎执者立於御座之左右陈女乐於丹陛东西北向设笺案於殿东门外设班首拜位於中道之东西设命妇拜位於丹墀北向设司赞位於丹墀东西设司宾位於北东西相向设内赞二人位於殿内东西命妇至宫门外司宾引命妇入就拜位女官具服侍班如常仪尚宫尚仪等官诣内奉迎尚仪奏请陞座皇后具服出导从如常仪乐作陞座乐止司赞唱班齐乐作赞四拜乐止内赞唱进笺引笺案女官前导举笺案女官二人举案繇殿东门入乐作至殿中乐止赞衆命妇跪内赞唱宣笺目宣笺目女官宣讫兴唱宣笺展笺女官诣案前取笺宣笺女官宣讫兴举案者举案於殿东赞命妇皆兴司宾引班首繇东阶升乐作自东门入至殿中乐止内赞唱跪班首跪司赞唱跪衆命妇皆跪班首称某夫人妾某氏等兹遇【正旦则云履端之节冬至则云履长之节】敬诣皇后殿下称贺【今班首致词称贺俱司言女官代】内赞司赞同唱兴班首及殿外命妇皆兴司宾引班首繇西门出降自西阶乐作至拜位乐止赞拜乐作四拜乐止司言前跪将旨繇东门靠东出至於丹陛东西向立称有旨司赞唱跪衆命妇皆跪司言宣旨【正旦则云履端之庆冬至则云履长之庆】与夫人等同之赞兴衆命妇皆兴司赞唱拜乐作四拜乐止尚仪跪奏礼毕皇后兴乐作还宫乐止引礼引命妇以次出

中宫千秋节命妇朝贺仪

洪武二十六年定中宫千秋节命妇朝贺礼仪与正旦冬至同但致词云兹遇千秋令节敬诣皇后殿下称贺不传旨

朝贺女乐

乐器 戏竹二 箫十四 笙十四 笛十四 头管十四 十 琵琶八 二十弦八 方响六鼓五 拍板八 杖鼓十二

乐章 天香凤韶 宝殿光辉晴天暎悬玉钩珍珠帘栊瑶觞举时箫韶动庆大筵来仪凤昭阳玉帛齐朝贡赞孝慈贤助仁风歌謡正在昇平中谨献上齐天颂

太皇太后圣旦正旦冬至命妇朝贺仪

皇太后圣旦正旦冬至命妇朝贺仪

仪注乐器俱与中宫同

乐章 天香凤韶 龙楼凤阁彤云晓开绣帘天香芬馥瑶阶春煖千花簇寿圣母齐颂祝御筵奏献长生曲坤道宁品类咸育和气四时调玉烛飨万万年太平福

凡命妇例应朝贺者礼部先期告示各照其夫品级具珠翠冠大袖红衫霞帔齎执礼部印信票帖清晨自北安东安西安等门从便入至东西华门外候引入宫朝贺

东宫亲王并妃正旦冬至宫中朝贺仪

洪武初定凡正旦冬至日上位中宫陞乾清宫御座侍从导引如常仪引礼引皇太子及妃亲王及妃诣上位前赞礼赞鞠躬四拜皇太子亲王皆鞠躬四拜平身皇太子妃亲王妃皆四拜赞礼引皇太子诣前赞跪皇太子跪引礼赞跪皇太子妃诸王及妃皆跪皇太子称长子某兹遇【履端之节履长之节】谨率诸弟某等钦诣父王陛下称贺赞礼赞俯伏兴平身皇太子妃诸王妃兴赞礼引皇太子复位赞鞠躬四拜皇太子诸王皆鞠躬四拜兴平身皇太子妃亲王妃皆四拜礼毕引礼引皇太子及妃诸王及妃诣中宫前赞礼赞鞠躬四拜皇太子亲王皆鞠躬四拜兴平身皇太子妃亲王妃皆四拜赞礼引皇太子诣前赞跪皇太子跪引礼赞跪皇太子妃诸王及妃皆跪皇太子称长子某兹遇【履端之节履长之节】谨率诸弟某等恭诣母后殿下称贺赞礼赞俯伏兴平身皇太子俯伏兴平身引礼赞俯伏兴平身诸王皆俯伏兴平身皇太子妃亲王妃兴赞礼引皇太子复位赞鞠躬四拜皇太子诸王皆鞠躬四拜兴平身皇太子妃亲王妃皆四拜礼毕引礼引皇太子亲王及妃皆出

洪武七年更定不致词止行八拜礼

东宫亲王并妃正旦冬至朝贺太后仪

同前

东宫正旦冬至百官朝贺仪

洪武二十六年定凡正旦冬至日典玺官设东宫座於文华殿中锦衣卫设仪仗於殿外东西教坊司设大乐於文华殿内东西北向府军卫列甲士旗帜於门外锦衣卫设将军十二人於殿中门外及文华门外东西相向立仪礼司官设笺案於殿东门外设文武官拜位於文华殿门外设传令宣笺等官位於殿内东西执事官先行四拜礼毕各就位引礼引各官诣文华门外北向立仪礼司官啓请陞座导引官奉迎东宫具冕服出乐作陞座乐止赞礼唱班齐鞠躬乐作四拜兴平身乐止唱进笺给事中前导笺案繇殿东门入置殿中内赞唱宣笺目宣讫俯伏兴平身唱宣笺外赞唱跪展笺官诣案前取笺宣笺官宣讫内外皆赞俯伏兴平身即举案於殿东外赞唱衆官皆跪代致词官中道跪致词云具官臣某等兹遇【正旦则云三阳开泰万物咸亨冬至则云律应黄锺日当长至】敬惟皇太子殿下茂膺景福贺毕唱衆官皆俯伏兴平身传令官跪啓传令繇东门左出至丹陛东西向立称有令赞衆官皆跪宣令【正旦则云履端之节冬至则云履长之节】同臻嘉庆赞俯伏兴乐作四拜平身乐止仪礼司官跪啓礼毕

东宫千秋节百官朝贺仪

洪武二十六年定东宫千秋节百官朝贺礼仪与正旦冬至同但致词云兹遇皇太子殿下寿诞之辰臣某等敬祝千岁寿不传令

宣德九年令皇太子千秋节冬至亲王及天下五品以上衙门遣官进笺者同在京文武百官诣文华殿行贺东宫旧在文华殿南面受朝嘉靖间以文华殿为上位临御别殿改覆黄瓦隆庆二年册立皇太子诏於文华殿门东间设座受羣臣朝贺百官於文华门外列班

朝贺乐【朔望朝参同】

乐器 戏竹二 箫四 笙四 笛四 头管四四 琵琶二 二十弦二 方响二 鼓一拍板二 杖鼓六

乐章

陞殿还宫百官行礼奏千秋岁 尧年舜日胜禹周庆云生缭绕凤楼风调雨顺五谷收万民畅歌讴

东宫妃正旦冬至命妇朝贺仪

洪武间定前期女官陈设东宫妃座於宫中南向至日清晨内官设仪仗於丹陛之东西及丹墀之东西赞礼女官设外命妇班位於丹墀重行北向设赞礼位於丹墀之东西设引礼二人位於外命妇班之北东西相向设内赞女官二人位於宫内之东西外命妇既至宫门引礼引命妇入就拜位侍卫者侍班如常仪尚仪入阁啓东宫妃服礼服以出侍从如常仪乐作陞座乐止赞礼赞班齐乐作赞四拜外命妇皆四拜乐止引礼引班首繇西阶升乐作自西门入进当座前北向立定乐止内赞赞跪班首跪赞礼赞跪外命妇皆跪班首致词云某国公夫人妾某氏等兹遇【履端之节履长之节】敬诣皇太子妃殿下称贺内赞唱兴外命妇皆兴引礼引班首繇西门出复至拜位赞礼赞四拜外命妇皆四拜平身乐止尚仪啓礼毕皇太子妃兴乐作还宫乐止引礼引外命妇以次出

圣节正旦冬至王府庆祝仪【见王国礼】

圣节正旦冬至天下司府州县庆祝仪

洪武间定凡遇正旦冬至圣诞之辰各处司府州县官公厅各齎沐具公服行礼【後改用朝服】告天祝寿曰某衙门某官臣某等荷国厚恩叨飨禄位皆赖天生我君保民致治今兹【正旦冬至圣诞】圣寿益增臣等下情无任忻跃感戴之至

宣德四年令在外大小衙门遇正旦等节庆贺礼俱照洪武初蹈山呼行十四拜礼

礼部志稿卷九

猜你喜欢
  卷三百二十五 列传一百十二·赵尔巽
  第三十六回 江夏王通叛亡身 潘贵妃入宫专宠·蔡东藩
  卷第一百九·胡三省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九·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十八·佚名
  ◎三位一体·恽逸群
  一 内务府总管嘎噜等奏覆校尉服色请照曹玺呈进缎样织造摺·佚名
  续后汉书新注序·郝经
  五五○ 户部为知照四库馆总裁等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佚名
  卷八十四·班固
  李泌传·欧阳修
  完颜昌传·脱脱
  闗中奏议巻七·杨一清
  六、孔子自齐返鲁考·钱穆
  六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十四·阮阅

      ●卷二十四·用字门  子美有“同学少年多不贱”,“小径升堂旧不斜”,“群仙不愁思”,“夕烽来不近”,皆人所不敢用,甚类《周礼》“凡师不功”,《左传》&ldq

  • 七言卷四十六·洪迈

      七言  开元杂题七首      陆龟䝉  玉龙子  何代奇工碾玉英细髯纎角尽雕成烟干雾悄君心苦风雨长随一掷声  照夜白  雪蚪轻⿰歩如飞一练腾光透月旗应笑穆王抛万乘踏风鞭露向遥池  汤泉  暖殿流

  • 列传第四十 胡僧祐 徐文盛 杜掞兄岸 弟幼安 兄子龛 阴子春·姚思廉

    胡僧祐,字愿果,南阳冠军人。少勇决,有武干。仕魏至银青光禄大夫,以大通二年归国,频上封事,高祖器之,拜假节、超武将军、文德主帅,使戍项城。城陷,复没于魏。中大通元年,陈庆之送魏北海王元颢入洛阳,僧祐又得还国,除南天水、天门二

  • 卷二十三 本纪二十三·赵尔巽

      ◎德宗本纪一   德宗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讳载湉,文宗嗣子,穆宗从弟也。本生父醇贤亲王奕譞,宣宗第七子。本生母叶赫那拉氏,孝钦皇后女弟。同治十年六月,诞于太平湖邸第。   十三年,食辅

  • 卷第一百三·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晋纪二十五〔起重光协洽(辛未),尽旃蒙大渊献(乙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五十七·佚名

    嘉靖四十五年四月壬戌朔日有食之○时享 太庙命驸马都尉谢诏代○蜀府庆符王宾沾薨赐葬如例谧恭和○闽广官兵追击海寇吴平于安南万桥山澳大破之初平自阳江乌猪羊战败奔安南提督侍郎吴桂芳檄安南万宁宣抚司发兵征剿遣参

  • 通志卷三十七·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七音略第二

  • 韩凤传·李延寿

    韩凤字长鸾,是昌黎人。父亲韩永兴,授任开府,青州刺史,封爵高密郡公。  韩凤自幼聪明多智,体力强壮,擅长骑马射箭,后来升任为乌贺真、大贤真正都督。后主住在东宫,年纪还小,武成帝挑选都督三十人,送去侍卫后主,韩凤是其中之一。

  • 房知温传·薛居正

    房知温,字伯玉,兖州瑕丘人。年少时勇猛有力,在本地军队当兵,担任赤甲都官健。后梁将领葛从周镇守兖州时,被选拔进葛的部下。当时部将牛存节驻扎兖州,喜爱赌博,常寻求有特长的人,房知温因善于博弈被推崇,因此得以服侍左右,便与牛

  • 全普庵撒里传·宋濂

    全普庵撒里字子仁,高昌人。任中书省检校时,太师汪家奴擅权,台谏无敢言者,唯普庵散里在大庭广众之中历数汪家奴的过错,刚直不阿,毫无惧色。及拜监察御史,便首先检举汪家奴十大罪状,结果反被免职。然气节益振,不因挫折而中止。多

  • 卷二百九十八·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九十八明 杨士奇等 撰灾祥齐武帝始亲政水旱不时车骑将军竟陵王子良密启曰臣思水潦成患良田沃壤变为污泽农政告祥因高肆务播植既周继以旱虐

  • 卷五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会典卷五十五礼部祠祭清吏司护日【护月附】凡日月食由钦天监豫推交食时刻及食之分秒具疏以闻旨下通行直省及四夷属国奉正朔者按钦天监所推时刻分秒随地测验祗行救护凡护日食之礼部委祠祭司郎中一

  • 四 海上的救星·胡适

    这三个大胆的青年,一路上&ldquo;仍是花钱游玩,并不着急&rdquo;。有一天,在君在船上听人说,蔼丁堡距离伦敦还很远,每人火车费要多少钱。他们估计手里的钱已不够买车票去会见吴稚晖先生了。他们这时候才着急起来了。他们船上

  • 卷一百六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一百六十八大理寺国初置大理司正三品衙门设卿少卿丞洪武元年革十四年复置始改为大理寺正五品衙门其属置左右二寺设左右寺正左右寺副左右评事及审刑司官十九年审刑司革二十二年复陞正三品衙门二十

  •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卷第七·佚名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 诏译 复次佛告舍利子言。譬如耆婆医王。普观大地一切草木无非是药。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菩萨。亦复如是。观一切法无非菩提。又舍利子。譬如罗睺阿修罗王虽有势力

  • 景定严州续志·郑瑶

    一作《新定续志》。南宋地方志。理宗景定年间郑瑶、方仁荣同撰。10卷。严州,治今浙江建德东北。此书所记始于孝宗淳熙年间,止于度宗咸淳年间。卷首载理宗立太子(即度宗)诏及咸淳间升严州为建德府省札,纪事年代已逸出景定

  • 黄庭坚诗全集·黄庭坚

    黄庭坚字鲁直,江西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是和苏轼齐名的著名诗人,诗风奇特。黄庭坚最推崇杜甫,但不是学其现实主义精神,而是学其以学问为诗,学其律诗的奇拗。他说:“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盖后人读书少,故谓

  • 慨古录·圆澄

    全一卷。又作湛然禅师慨古录。明代曹洞宗僧湛然圆澄撰。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四册。圆澄慨叹当时禅林规矩荡然而渐趋腐败堕落,恐因丛林自身之萎顿,而引致类于‘三武’之法难,故列举六祖以降,唐、宋时代活泼生动之机缘实例,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