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六十四

宣统三年。辛亥。九月乙酉谕内阁、学部国子丞徐坊等奏、山东土匪滋炽。关系全局请遴派本省绅士回籍。举办团练一摺。山东南控江淮。北拱畿辅。当此危急之秋急应办治乡团。以资保<?目辟>行<?匧心>口<?韦未><?夗贝>前贵州提学使学部丞参上行走柯劭忞、着以三四品京堂候补。御史王宝田着赏给四品卿衔。均着回籍办理乡团。准其专摺奏事。并着孙宝琦、传知候补道前广东廉州府知府李经野、江苏候补知府夏继泉、会同办理。其就地筹款一节。着随时札饬地方官吏。悉力赞助。不得稍有阻挠。原摺着钞给阅看。将此密谕令知之。  

○又谕、电寄袁世凯、据电奏、汉镇起火缘由。一系土匪所纵。一系按攻战照例烧攻。一为匪用石滟驳轰焚。不尽由官军所放。当复汉口时。已拒战多日。妇女早已逃扬未闻有奸淫之说。火烈时土匪抢掠传闻亦有兵搀杂其闲已再三饬查等语。着即委员驰往查办。从严惩治并饬各将领申明纪律。毋令滋扰所陈官军停攻七日。匪血■乣石滟驳攻不绝。坚守种族革命。毫无顾忌各节。若如所奏。实属军民公敌。难予姑容。着即照所拟办法。传谕王士珍、冯国璋、乘此军心忠愤相机还攻。以期埽除军民公敌。  

○又谕、电寄额勒浑、据电奏准长庚电咨陕西兵变。东路电蝱滟戋文报均阻以后奏咨各件。拟令塔城交由俄钱转发。系为便捷起见。塔城亦拟照此办理。塔城奏咨事件。若取道阿尔泰山乌科蒙路各站。亦较稳妥。可否未敢擅便等语。着照所请办理。  

○顺天府奏、筹拨防护妇女幼儿慈善会银两米石。报闻。  

○又奏、设立临时顺天慈善普济红十字总会。并联合士绅设立分会从之  

○命军咨大臣毓朗开缺。以大学士徐世昌充军咨大臣。  

○以奉天劝业道萧应椿试署奉天提法使  

○以剿办奉天庄复匪乱出力。予分省试用道王安中、交内阁记名。补用游击马龙潭等、升叙加衔有差。  

○以欺诈刁狡抗不偿款。革留奉另补知县宋廷标职讯追。  

○丙戌。谕内阁、电寄溥颋、所有布置防<?目辟>行<?匧心>口<?韦未><?夗贝>各节。均尚周妥。着即严密防守。毋稍疏懈。  

○又谕、电寄周树模、据电奏、江省筹防吃紧。请调邮传部小京官战殿臣回籍筹办。并请援案免扣资俸等语。着照所请。该衙门知道。  

○又谕、电寄铁良等、据电奏十七夜革匪举火起事。十八黎明先劫上江两县监狱。继劫模范监狱。分攻军督两署。经军队各格毙匪百余名。是日上午徐绍桢。带叛军四五千人围攻雨花台石滟驳台鏖战二小时。毙匪三四百名十九夜复率匪队猛攻。酌加江防等营侧击包抄毙匪甚多等语。办理尚属迅速将领士卒。奋勇异常尤属可嘉。着准其分别奖叙阵亡弁兵着查明奏请抚恤。仍着督饬军队严密防守毋稍疏虞  

○东三省总督赵尔巽等奏、吉省军政费用。未能按照资政院核定数目递减。并追加宣统三年国家地方行政各费。下部知之  

○湖北候补道赵基年试署湖北高等审判厅厅丞。  

○丁亥。谕内阁、匝月以来。各省纷扰。其中情形。各有不同。应再详为分别。宣示天下。凡主张政治改革者。对于朝廷。奣<?虘阝>亦虽近于要求。要皆发于爱国之热诚。激而出此朕亦有鉴于国势之阽危。实由政治之弗进。业经晶■宜降明谕。将实行立宪改良政本之宗旨。剀切布告。与吾民更始。并赦宥从前一切因犯政治革命嫌疑人等及此次革命党人。准其改组政党。收作国家之用至于持种族革命之说者。意在离闲满汉激成仇衅祸变相寻。必使大避糜烂而后快其私心。势不至同归于尽不止。实与改革政治。力谋国利民福者用意迥殊判然两事。朕一秉大公不设成见惟以国家强盛民生康乐为念然必地方安堵而后宪政可以进行。若任其鼓吹邪说。肆意扰乱以致吾民流离转徙死亡枕籍。四民失业全国恐慌。生计日迫于困窃祸患将何所底止。故不惮谆谆诰诫。俾尔士绅军民人等。共晓然治乱之大原。所有关心政治。急于求效之多数人民。朕方爱之重之推诚布公。共图上理其背此宗旨而有心为乱者。虽属少数。实有害于公安。即为全国之公敌。当与吾民共击之若其幡然改悟。仍应悉予宽容。不咎既往。至乘机作乱之各路土匪。毫无宗旨专以焚杀淫掠为事。尤为情法所不容。亟宜及时痛剿。迅予埽除以安良善。各将军都统督抚等。暨各路统兵大员务各仰体朕意。分明党派。相机因应。尔士绅军民人等亦当共明此恉。审择利害上下一心共谋政治之进步则吾国幸福庶永赖于无窃着各省将军都统督抚。即将此旨与本月十四日谕旨。一并刊刻誊黄通谕知之。  

○又谕、现在军事未定。所有近畿各镇。及各路军队并姜桂题所部军队。均着归袁世凯节制调遣。随时会商军咨大臣办理。  

○又谕、御史德寿奏、京师地广人稠。宜按照警区分设慈善会一摺。着吕海寰妥筹办理。  

○又谕、学部国子丞徐坊奏、大清银行监督叶景葵、并未奏请开缺。在部告假。出京潜逃等语。着度支部查明具奏  

○又谕、电寄孙实琦、据电奏五镇统制张永成骤患吐血。请委员代理等语。现在军事紧要。仍着责成张永成力疾从公。毋得少有诿卸。所请委员代理之处着毋庸议。  

○又谕、张人骏电奏甯垣防务吃紧。饷糈最为要事库款奇绌危急万分。仰恳饬部赶汇百万两接济等语。着度支部迅即筹拨  

○又谕、电寄赵尔巽、据电奏东省各界力图独立。咨议局绅及军界为党人所持。要求答复。又接据该督两电称已将独立取销各等语。办理尚为妥速。甚慰朕怀着仍随时解劝共保治安。  

○又谕、赵尔巽、电奏、资政院奏倢■<?曰融>■<?石木>赵尔丰交大理院判拟。惟判拟必凭质问供词。请将全案人证提京质问。据供定案等语。着大理院知道。库伦办事大臣三多奏蒙古大臣贝子蝱滟朋楚克车林署车盟长副盟长公车林呢吗二员。本年应值年班拟恳免其进京以资赞助而重地方如所请行  

○又奏恰克图地方紧接俄疆前任章京那丹珠斯塔尼斯拉瓦即平日办理交涉尚无遗误俄赠三等宝星一座应否准其收受佩带。得旨准其收受佩带  

○命前外务部尚书吕海寰充中国红十字会会长。仍兼办慈善救济会事宜。  

○以报效银两。赏车盟札萨克头等台吉图特登辅国公衔。  

○戊子。以河神效灵。通工平稳。发下大藏香十枝。交山东巡抚孙宝琦祗领虔诣大王庙祀谢。并颁发扁额  

○谕内阁。近日各省纷纷告警。朝廷屡经宣布宗旨改革政治。以期内外相维上下一心共救危亡。惟当兹事变纷乘君■羊情俶扰之时。仍恐各省士绅军民人等。未能一体周知。亟应选派各该省名望素着人员。分途安慰以宣上德而通下情着派张謇为江苏宣慰使。汤寿潜为浙江宣慰使江春霖为福建宣慰使。谭延闿为湖南宣慰使。梁鼎芬为广东宣慰使赵炳麟为广西宣慰使乔树楠为四川宣慰使谢远涵为江西宣慰使。柯劭忞为山东宣慰使渠本翘为山西宣慰使王人文为云南宣慰使。高增爵为陕西宣慰使迅速分赴各属抚慰劝导。宣布朝廷实行改革政治宗旨。俾乱事早就敉平四民各安生业。朕实有厚望焉。  

○又谕自武昌事起。各省纷扰大局岌岌。实为全国存亡所关朝廷胞与为怀。不设成心亟应徵集国民意见。共谋扶危定倾之策着各督抚传谕各该省士绅。每省迅速公举素有名望。通晓政治富于经验足为全省代表者三五人。克期来京公同会议以定国是百奠民生。  

○又谕前据袁世凯电奏、再辞内阁总理大臣。该大臣现已到京本日召见复经面奏恳辞。情词肫切经朕晓以大义。并勉其力任艰难该大臣公忠体国时局至此当亦不忍再辞。着即到阁办事悉心筹画保全大局。用副朝野之望。又谕、电寄赵尔巽、据电称日前创设保安公会。情势汹汹。幸标统聂汝清等、仗义执言。竟挽狂澜本会现已成立。秩序尚无骚动惟协统蓝天蔚与两标素不相冾。全协皆不听其命令等语蓝天蔚着开去统领官。交赵尔巽差遣委用。所遗该协统领官着聂汝清接充。并赏给陆军协都统衔。  

○又谕电寄赵尔巽、两电均悉本省成立保安大会专以保安地方。尊重人道为主办理甚是现在时事艰危。该督夙秉公忠正资倚任务当勉为其艰力顾大局所请罢斥之处。着毋庸议。  

○又谕、电寄陈夔龙、据电奏永定河南三漫口。二十二日寅刻合龙竭一昼夜之力。二十三日辰刻闭门等语办理尚为妥速仍将详细情形具摺奏闻  

○贝勒载洵等奏崇陵工程情形。并冬令暂停兴作。报闻。  

○署湖广总督王士珍因病解职。赏直隶候补道段芝贵副都统衔。暂护湖广总督。  

○以黄河通工一律平稳。予山东道员何澍、交内阁记名余升叙加衔有差。  

○以办理河工出力。复已革江西即用知县马振彝原官。  

○以赌赛渔利。革直隶试用道丁葆均职并讯办。  

○以弹压保<?目辟>行<?匧心>口<?韦未><?夗贝>地方勤苦。赏禁<?目辟>行<?匧心>口<?韦未><?夗贝>军陆军第一镇派出各营。并姜桂题所部军队分驻各处。暨步军统领衙门枪队内外城巡警银两。  

○己丑监国摄政王代诣乾清宫。接见奥国使臣讷色恩等六员谕内阁电寄<?辶黎>方■土岫等据电奏驻扎归化城之山西口外巡防队。猝然变乱统领周维藩未知存亡现由本城挑派巡防官兵五百数十名专顾城防并令土默特添练蒙兵五百名。回团三百名。民团二百名以资保<?目辟>行<?匧心>口<?韦未><?夗贝>等语。着该将军等妥速布置。严为防守仍将详细情形。随时探明电奏  

○又谕电寄山西大同镇总兵王得胜、据电奏、太原省城及雁门关北匪情。并称此次变故。到处人心浮动。非有得力军队剿除。不足以安地方等语现已着姜桂题拨军一营前往。所有雁门一带。仍着该总兵妥筹防堵毋稍疏虞以前奉天民政使张锡銮为山西巡抚。  

○命热河都统薄颋来京当差。以开缺东三省总督锡良为热河都统。以攻复汉口出力。赏协统王占元。陈光远步队标统王金镜李厚基马继增、何丰林石滟驳队标统刘启垣蒋廷梓巴图鲁名号。以报效内府经费予二品衔候补三院卿盛桂以副都统记名。  

○以措置乖方操守难信。革直隶清河县知县乐太常职。  

○庚寅。谕内阁、袁世凯面奏、组织内阁。推举国务大臣。着命梁敦彦为外务大臣。赵秉钧为民政大臣。严修为度支大臣唐景崇为学务大臣。王士珍为陆军大臣。萨镇冰为海军大臣。沈家本为司法大臣。张謇为农工商大臣。杨士琦署邮传大臣。达寿为理藩大臣。梁敦彦、严修、王士珍、萨镇冰、张謇、未到任以前。外务大臣着胡惟德暂行署理。度支大臣着绍英暂行署理。陆军大臣着寿勋暂行署理海军大臣着谭学衡暂行兼署。农工商大臣着熙彦暂行署理。  

○又谕、袁世凯面奏请肬■闲各部次官。胡惟德着补授外务部副大臣乌珍着补授民政部副大臣。陈锦涛着补授度支部副大臣。杨度着补授学部副大臣田文烈着补授陆军部副大臣。梁启超着补授法部副大臣。熙彦着补授农工商部副大臣梁如浩着补授邮传部副大臣。荣勋着补授理藩部副大臣。胡惟德熙彦现署国务大臣。外务部副大臣着曹汝霖暂行署理。农工商部副大臣着祝瀛元暂行署理。梁启超梁如浩未到行以前。法部副大臣着定成暂行署理。邮传部副大臣着梁士诒暂行署理。  

○又谕、陕西土匪分窜界连豫省着姜桂题酌派得力统将。抽拨数营迅往河南郑州洛阳一带认真防堵迎剿。毋稍延缓。  

○都察院副都御史朱益藩奏祸机迫切亟宜统筹全局。早决大计查武汉居长江上游为南北之枢纽。武汉一日不复。则血脉壅塞。运掉不灵。一■巾月以来。大兵云集窃意水陆环攻。不难一鼓荡平。乃闻停战议抚则臣不能无疑。臣愚以为该党之宜剿宜抚。一言可决。其或素抱政治主义则屡奉明诏实行立宪改良政本与夫组织政党。颁布信条之类业已如愿而偿理宜率血■乣输诚。解甲待罪免致无辜赤子。横罹锋镝巨埠商业。久受捐伤方足见爱国之热诚。保民之真悃。今为日已久。依然负嵎抗拒。则非纯为政治可知若再姑息延缓。则该党之附从日血■乣。而朝廷之声势益孤。今日甲省告独立。明日乙省建白旗万一近畿生变。辽左效尤。东手坐困。诚有非臣子所忍言者则应机决策刻不容缓者也。臣深维今日之大势。熟审该党之内容。窃以为事虽至难但使应变有方。自可转危而为安。该党之据武昌实以瑞澂张彪等弃城出逃。得之意外。非由实力。当时倡乱者不过数百人胁从者不过数千人。而据城以后。携赀潜逃。及临阵枪毙者不下三四千人。现计该党所存。盖已无多。闻其互相猜忌。将有内乱余皆招集乌合之血■乣。要无足虑。至其所恃之饷源。独有汉口。所恃之军火。独有兵工厂。今已为官军占领。或被石滟驳火轰毁。则饷源告竭军储渐虚。游魂釜底。岂能久支。此外长沙九江宜昌等处。亦只盘踞孤城。出郭一步。即无驻足之所西安太原之党。初虽窜出旋亦退回。在该党之意。非不欲四出滋扰。联络一气盖自知实力不足。恐一离巢穴。非遭擒斩。即虞溃散故也。夫该党既以武汉为根据。各处亦视武汉为从违。目前下手之方。自当专注于此。根据一拔。余皆失其所恃。冰消瓦解。始以一鬨而起者。亦将一鬨而散。虚声号召。理无久存。往者发逆之变。凭其凶悍之力。蹂躏至十数省。尚可次第削平。岂有数千之血■乣。蜷伏一城。无能攻克之理。是在任事诸臣担当何如耳。现闻袁世凯派员开导。至再至三。果其翻然悔悟。自可宥其既往。以昭圣朝宽大之恩。若更执迷抵拒。即当奖励三军。水陆并进。非夺其根据地不止。存亡关键。视乎此举。时不可失。无待再计。虽然欲规复武汉。又当先固根本。否则武汉虽易得手。恐该党煽乱北方。以图牵制。袁世凯治军畿辅。将领贤否。皆所深知今各军已归节制调遣。即当妥速布置。京师为天下根本。津保为京师门诀。防<?目辟>行<?匧心>口<?韦未><?夗贝>固宜森严。他如京汉津浦铁路所经。皆当防护周密。根本既固。然后放手戡定。无复他虞。武汉一克。大局立见转机。救急之策。似无逾此。否则旷日持久养痈贻患。我师易老。彼求无厌。东南寸丝粒米。不复北来。以京城现象而论再阅一月。则臣民有冻馁之忧。军警有哗溃之势。虽有良平。不能为之谋矣。得旨、所陈不为无见。着军咨府陆军部冯国璋、段祺瑞、按照所陈各节。妥慎筹维相机办理。原摺均着钞给阅看。  

○御史温肃奏、乱事四起。就抚为难。请再申明二十三日谕旨。切实剿办。免误事机。此次乱党。其行为实欲倾覆国家。其名义无不托于改革政治。不独倡种族革命者为然。即土匪亦诩诩然以国民军自命。统兵者虽有诛贼之心。苦于形奣<?虘阝>亦混淆。恐诛之无功。适以速谤。一存顾忌之心。剿办即不能得力。其黠者且藉词诿卸。坐误事机。夫国家所以震慑人心者威灵耳。今一月之闲。叛乱蔓延。几及天下之半。威灵亦少替矣。若再为迁就。适启奸徒轻视之心。大局了非空言可挽。应请申明二十三日谕旨。自十四日奉谕以后。尚拥血■乣不散。与官吏为难者。不问其宗旨如何。一并作为乱党剿办。其有补胁而拔身来归。且能诛头目自效者。优加奖用。其各省忠义之士。能举义旗以杀贼者。尤不次擢用。如此则统兵者无所顾忌。而诛贼者亦得自奋于功名。得旨、着军咨府冯国璋段祺瑞相机筹办。原摺均着钞给阅看。  

○又奏、用兵之道首重功罪分明。自湖北肇乱以来。地方官望风逃窜。几不知国法为何物。除瑞澂张彪业经明谴外。布政司连甲。交涉司施炳燮。提学司王寿彰。劝业道高松如。巡警道王履康。均闻弃城而遁。其未逃之提法司马吉樟。盐法道黄祖徽。武昌府知府赵毓楠。江夏县知县李曾麟。皆为贼拘。未闻一人死节者。汉口商会总理道员蔡文惠开会迎贼。以兵三百人渡江遂占汉口。汉黄德道齐耀珊。汉阳府知府琦璋。夏口厅同知王国铎。汉阳县知县张振声。亦复闻风逃匿其为贼主谋之咨议局议长汤化龙。副议长张国溶。皆挂名朝籍。且为内阁奏调人员。节义埽地。至斯已极。以上诸人。照例皆应惩处。乃一月以来。既不追究其人。复不肬■闲补其缺。以至各省效尤。不以为耻。不独国纪荡然。抑且人纪顿丧。如此安望军事日有起色。应请立降谕旨。声明诸罪状。各省逃员。亦一律查办。按律问拟。以警效尤。得旨、着段芝贵确切查明。据实具奏。原片着钞给阅看。  

○又奏、已故大员包藏祸心。反形已着。请宣示罪状。以快人心而伸国法。窃已故山西巡抚吴禄贞。跋扈素着。曾游学东洋归后昌言排满革命不讳此次武昌事起该员首与黎元洪通谋。又东说滦州军队。西煽太原叛兵截留前敌军械并欲阻绝南北交通。以抄第一军之后路皆该员主谋。以至旬日之闲畿辅几于震惊。朝廷为其要挟。旋于正定军次。为其部下戕毙。赴正定县出首。此事人言凿凿。若不明正其罪。势将以仓猝被害。蒙邀恤典。而下手刺杀之人。且以凶手而罹法网。是非不明。功罪倒置。则人心去矣。得旨、着陈夔龙迅即查明据实覆奏。原摺着钞给阅看。  

○以裁缺侍郎于式枚宝熙充修订法律大臣。  

○以裁缺尚书绍昌侍郎林绍年陈邦瑞王垿吴郁生恩顺充弓滟<??兪>滟弓德院顾问大臣准邮传大臣唐绍怡暂行开缺。  

○辛卯。孝慈高皇后忌辰。遣官祭福陵。  

○以江北河工霜降安澜发下大藏香十五枝交护江北提督奭良祗领恭。诣大王将军各庙祀谢。  

○谕内阁、袁世凯面奏现在官制尚未以法律规定所有昨肬■闲之各部副大臣。暂照陆海军部成案改设一俟官制厘定。再行降旨着依议又谕、度支部左丞陈宗妫奏因病恳请开缺一摺据袁世凯面奏现在需才陈宗妫着照旧供职毋庸开缺  

○又谕、大同镇总兵王得胜电奏太原情形。据切实探报。省中委实空虚。党血■乣扰乱现在派兵四出煽惑。招兵募饷请饬令新抚带队径行大同。与张绥互为声援恢复较易着手再迟则全省糜烂不堪设想且雁门现为我有。从此进兵。长驱直入省城唾手可得。省城既得。娘子关不战自降等语。着张锡銮查酌办理  

○又谕、电寄袁大化据电奏、饷源竭绝拟仿照甘肃办法将审判检察各厅。及无益之学务。暂行停办而顾急需等语。着照所请。该部知道。  

○又谕、电寄长庚、代递升允电奏称升允愿率新军第二三标统周助学、陆洪涛等、剿除土匪。收复西安等语。足见忠勇性成。深堪嘉尚。已有旨着升允署理陕西巡抚。并督办陕西军务。先着长庚电知升允、遵旨迅赴事机。  

○又谕、电寄长庚、据电奏派员援陕筹办防守各节。均甚周妥。即照所拟迅速相机办理并激励将士。奋发前进如能迅奏肤功。定加以不次之赏现在库款支绌。汇兑为难所需饷项枪械着该督暂行设法筹备。仍着度支部陆军部迅速设法接济。  

○又谕、电寄长庚据电奏委彭英甲总理东路各军行营营务处。并请饬令暂行署理陕西布政使等语。着照所请。该衙门知道。  

○又谕电寄长庚、电奏悉已有旨着升允署陕西巡抚督办陕西军务矣着即会商。相机办理。  

○又谕、电寄连魁等、据电奏、荆防危急。恳饬抽调马步队二三营。水师二艘。来荆救援。并恳讯拨饷项枪石滟驳等语。着各该衙门。迅即酌核。妥筹接济。  

○又谕、电寄护湖广总督段芝贵当此军事吃紧。务当激发公忠。力图报称。  

○又谕、电寄第一军总统冯国璋、前敌军士攻守经月躬冒锋镝。且不时风雨交加劳苦殊甚。仍复忠勇异常深堪嘉尚现在天气渐寒。朕怀弥深廑系。着冯国璋传旨嘉奖加意拊循。  

○以第二军总统段祺瑞署理湖广总督。兼办剿抚事宜以前陕甘总督升允署理陕西巡抚督办陕西军务。学部副大臣杨度开缺另肬■闲。以大学堂总监督刘廷琛为学部副大臣。  

○以总检察厅厅丞王世琪署大理院正卿大理院刑科推丞许受衡。署大理院少卿。以记名总兵主怀庆为直隶通永镇总兵官。赏殉难广州将军凤山之子一品荫生锡绵以郎中补用。  

○赏直隶提督姜桂题派出分驻西陵二营银两。  

○壬辰。谕内阁内阁奏盐政大臣。应由国务大臣兼任着度支大臣暂行兼任盐政大臣又谕袁世凯面奏内阁现在业已成立。嗣后所降谕旨凡关于某部事项。即着该国务大臣随同总理大臣署名。  

○又谕、达寿奏请将回成命一摺。据袁世凯面奏。现在时事艰难方资共济达寿着即遵前旨任事。毋庸固辞又谕、电寄陈夔龙据奏旧病骤增。恳请开缺等语。现在事机危迫。畿疆重地尤关紧要。该督布置防维。甚属周妥仍当力顾大局。勉为其难所请开缺之处。着毋庸议。余着电商陆军部办理。  

○又谕、电寄王士珍据电奏恳请收回成命等语现在大局危迫。陆军部为全国军政总汇关系重要王士珍治军有年。深资得力朝廷倚任方殷。着即力疾来京任事不得稍有诿卸。  

○又谕、电寄田文烈、据电奏、恳请收回成命等语。田文烈朴诚可恃。于军事素有经验。着迅速来京任事毋得固辞。  

○又谕、电寄陆荣廷、内阁奏、陆荣廷办理该省防守事宜。深资得力。所有该省军事。即着该提督悉心筹画妥为布置傥能保全地面。不滋事端。朝廷自有不次之赏。并将该省应办事宜随时电奏。  

○又谕袁大化、电奏、迪化南北两路。渠道渐成。领荒踊跃。皆限三年升科等语。着该衙门知道。  

○准学务大臣唐景崇、开去进讲差使。  

○民政部左丞裕厚、因病乞休。允之。  

○癸巳。孝敬宪皇后忌辰。遣官祭泰陵。  

○谕内阁、度支部副大臣陈锦涛奏、恳请收回成命一摺。据内阁奏、度支部为全国财政机关。陈锦涛于财政学素有研究。着即遵前旨任事。毋得固辞。  

○又谕、电寄陈夔龙据电奏、接张勋电称、十八十九官军击匪详细情形。及匪党分道溃窜等语。前据铁良张人骏张勋电奏、已有旨准将出力将领士卒。分别奏请奖叙兹又据称选派奋勇队。往攻秣陵关余党伪都督徐绍桢及他党魁均各分道溃窜。所遗枪石滟驳马匹悉为我军所得。实属奋勇异常张勋忠勇素着督率有方深堪嘉尚。着赏二等轻车都尉。其余将士仍遵前旨。分别择尤保奖。并着加意抚绥士卒。激励军心。认真防守。毋稍疏懈。  

○又谕、电寄梁敦彦、据电奏、因病难胜重任。恳请另肬■闲贤能等语。现在时局危迫。外交尤关紧要。该大臣于交涉事宜。夙称谙练朝廷倚任方殷。着即迅速力疾来京。毋得固辞。  

○又谕电寄严修、据电奏、恳请收回成命。等语。现在时局危迫财政尤关紧要该大臣向来办事具有条理。全国财政方资整顿。着即遵前旨迅速来京任事毋得稍有诿卸。  

○又谕、连魁等电奏近日荆州防务情形。请饬拨劲旅并兵轮一二艘来荆援助。并请饬拨款接济等语。着该衙门酌量筹拨科布多参赞大臣溥金滟闰奏、科布多札哈沁蒙旗放赈完竣所有办赈各员拟恳择尤奖叙。以示鼓励。得旨所放赈款为数无多。着毋庸给奖。  

○度支部左丞陈宗妫因病乞休。允之。  

○以办理河工出力。予河南布政使俞钟颖。调任布政使王乃徵开归陈许郑道江瀚河北道石庚。开封府知府袁镇南优叙。  

○以办理河工出力。予布政使衔直隶记名肬■闲放道窦延馨头品顶戴。山东候补道潘煜等升叙加衔封典有差。  

○以办理河工出力。复花翎候选知府天津县知县胡商彝等原官翎衔。仍留直隶原省补用  

○甲午谕内阁、资政院奏、议决改订资政院院章。缮单呈览请旨颁布一摺着依议。  

○又谕四川宣慰使学部左丞乔树楠奏恳饬部续发拨款以济旅京川人一摺。着度支部酌核办理又谕、御史齐忠甲奏各省独立。大局垂危急宜攻克武昌以速成君主立宪一摺。着段祺瑞妥慎筹维。相机办理。原摺着钞给阅看。  

○又谕、电寄甘肃提法使刘谷孙、据电奏恳请开缺等语。现在时局危迫。务宜和衷共济勉为其难。所请开缺之处着毋庸议。  

○又谕、电寄铁良据电奏、京口失陷。请分别议处等语。铁良保<?目辟>行<?匧心>口<?韦未><?夗贝>南京正资得力着免其置议京口副都统载穆、着交该衙门议处。  

○又谕电寄王士珍、据电奏病势仍未轻减。刻正延医急治等语。现在军务方殷。一切筹画。刻不容缓该大臣务当体念时艰。力疾来京任事。  

○又谕、电寄陈夔龙据电奏通永镇防务紧要。拟饬总兵王怀庆先行赴任等语。王怀庆已饬令随同张锡銮带队入晋。所有通永镇总兵一缺。着该督另行遴委干员署理。以固防务。  

○又谕、电寄山西大同镇总兵王得胜、据电奏探明太原军队情形。请饬新任抚臣速率兵队。由北路进取。武<?目辟>行<?匧心>口<?韦未><?夗贝>军到同。可否由其调遣等语。前赴大同之武<?目辟>行<?匧心>口<?韦未><?夗贝>军一营。着暂由王得胜调遣。  

○又谕、电寄长庚、有人奏、甘肃添募多营。饷械竭蹶深恐哗溃。若<?目辟>暒穴<?曰融>夕<?夗贝>括商民。尤易激生事变。着长庚与司道等和衷商榷。妥慎筹画。须先量饷械之多寡。再酌募营队。以期得力而免偾事。纂修官张书云恭纂  

总纂官钱骏祥恭辑监修总裁世恭阅五签正月十五日正总裁那月日专司蒿■禾本陆恭覆阅甲寅二月初五日  

徐月日  

荣月日副总裁唐月日  

宗室宝恭阅九月初五日

陈恭阅四签二月廿九日  

熙月日  

郭恭阅四签十一月二十一日  

宗室麒月日

猜你喜欢
  资治通鉴后编卷三十九·徐乾学
  两汉刊误补遗卷五·吴仁杰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三十三·佚名
  卷之七百四十六·佚名
  沂阳日记·佚名
  第二十二卷明洪武(三)(附建文)·缪荃孙
  第十二节赌博·佚名
  志卷第三十八 高丽史八十四·郑麟趾
  提要·熊方
  先二伯父文典公家传·林献堂
  祖珽传·李百药
  范缜传·李延寿
  弇山堂别集卷十·王世贞
  船政例·佚名
  钦定南巡盛典卷五十五·高晋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百二十五·彭定求

        卷825_1 【山居】可止   雪消春力展,花漫洞门垂。果长纤枝曲,岩崩直道移。   重猿围浅井,斗鼠下疏篱。寒食微灯在,高风势彻陂。   卷825_2 【赠樊川长老(一作清尚诗)】可止   瘦颜颧骨见,满面雪毫垂。坐石

  • 第十五出 省母·姚茂良

    【一翦梅】〔老旦小旦上〕夫去边庭今久矣。望断音书。旦夕忧疑。孩儿。你爹爹与哥哥在边上征剿。杳无音信。好闷人也。〔小旦〕母亲。爹爹久无音书。想只是无暇修札。请自宽心。〔小生小外上〕【前腔】父蒙宣召赴京

  • 卷五十八·陆游

    钦定四库全书 劒南诗稾卷五十八 宋 陆游 撰 老马 贫家畜老马枯萁风雨噍本非百金产安用三品料马固忘华厩士亦安蓬藋两穷适相遭万事付一笑少游御欵段作计无此妙可怜杜陵翁妄想追风骠 大热 五月颇闵雨炎风吹早尘气羸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四十二·佚名

    万历二十七年十二月丙子朔赐原任太子少保左都御史赠太子太保李世达谥敏肃○赐南和伯方烨祭葬如例○工部主事黄龙光以委官遗火认罪 上命降一级调外任用○贵州防御訾嘉猷改戍○有盗窃易内承运库祐国殿玄帝金像逮治内官

  • 卷之二百四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一百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一百一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二五 看戏·周作人

    鲁迅在乡下常看社戏,小时候到东关看过五猖会,记在《朝华夕拾》里,他对于民间这种娱乐很有兴趣,但戏园里的戏似乎看得不多。他自己说在仙台时常常同了学生们进戏馆去“立看”,没有座位,在后边站着看一二幕,价目很便宜,也很好玩

  • 序·钱穆

    严格言之,可谓中国自古无宗教。佛教传入,其事在后。故在中国文化体系中,教育所占之地位及其责任,乃特别重大。任何一国家一民族,必有其自己一套教育,乃能使其民众忠于邦国,而亦能乐群相处,不相离散。中国民族绵延五千载,日以扩

  • 第三章 满洲贵族重新掌权·辜鸿铭

    继曾国藩之后,中国儒生名义上的首领是李鸿章。中日甲午战争后,李鸿章倒台,中国的儒生们面临群龙无首的困局。这种情况导致的直接结果是,中国的统治权——正如我所说过的,它曾经在太平天国叛乱时期从满洲贵族手中

  • 十二年·佚名

    (己卯)十二年大明萬曆七年二月2月1日○朔丙子,領議政洪暹謝病免,以朴淳爲領議政。○以直提學柳成龍陞拜同副承旨,沈義謙爲咸鏡道觀察使。○兵曹判書李希儉卒。希儉拙直無機變,遇事不避夷險。初不爲人知,久在常調,晩登臺省。以

  • 孟子集疏卷十一·蔡模

    宋 蔡模 撰告子章句上【凡二十章】告子曰性犹杞栁也义犹桮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栁为桮棬【桮音杯棬丘圆反○性者人生所禀之天理也栁柜栁桮棬屈木所为若巵匜之属告子言人性本无仁义必待矫揉而后成如荀子性恶之说也】

  • 僖公·僖公十三年·左丘明

    【经】十有三年春,狄侵卫。夏四月,葬陈宣公。公会齐侯、宋公、陈侯、郑伯、许男、曹伯于咸。秋九月,大雩。冬,公子友如齐。【传】十三年春,齐侯使仲孙湫聘于周,且言王子带。事毕,不与王言。归,覆命曰:「未可。王怒未怠,其十年乎

  •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二十八·念常

      ⊙(戊申) 神宗顼(母曰宣仁圣烈皇后。高氏曹太后之甥也。幼与英宗同鞠后所。后为英宗配。生帝。自颖王为太子寻即位。三十八岁崩于福宁殿。葬永裕陵)改年熙宁(是年地动非常)辽国咸雍四年(是年金主阿骨打生)  知

  •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卷第六·佚名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  尔时胜思惟梵天。问不退转天子言。天子。何谓菩萨坚固精进。答言。梵天。若菩萨于诸法不见一相不见异相。是名菩萨坚固精进。若菩萨于诸法不坏法性故。于诸法无著无断无增无减。不见垢净出

  • 甄正论卷中·玄嶷

    大白马寺僧玄嶷撰公子曰。天上无地诚亦有之。天尊神力不无其实。案此经文。天尊当说度人经时。七日七夜诸天日月。璇玑玉衡一时停轮。神风静默山海藏云。天无浮翳四气朗清。此则神力所致。圣德灵感故得日月驻景以停运

  • 太上金柜玉镜延生洞玄烛幽忏·佚名

    太上金柜玉镜延生洞玄烛幽忏。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前有虚一真人序,称此经一曰《金柜玉镜真经》,二曰《洞玄烛幽忏》,三曰《神宝秘章》,劝人礼诵。经述太上老君向普救真人讲解忏仪,劝人礼天尊、

  • 首楞严三昧经·佚名

    梵名S/u^ram!gama -maha^-su^tra 。凡二卷。略称首楞严经、旧首楞严经。后秦鸠摩罗什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别本为大佛顶首楞严经(十卷,般剌蜜帝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内容叙述坚意菩萨问能否疾证菩提三昧,佛乃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