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四十五章 蒙古大帝国的盛衰

蒙古是野蛮的侵略民族所建立的最大的帝国,他是适直幸运而成功的。

蒙古所征服之地,几于包括整个亚洲,而且还跨有欧洲的一部分。其中最重要的,自然还是西域。葱岭以西,亚历山大东征后,安息、大夏,对立为两个大国。其后则变为波斯和月氏的对立。南北朝时,嚈哒兴,月氏为其所破,分为许多小国,波斯亦被其摄服。突厥兴,嚈哒又为所破。月氏旧地,大抵服属于西突厥。时大食亦已勃兴。公元641年,破波斯,葱岭以西之地,次第为其所吞并。是时中国亦灭西突厥,波斯以东之地,尽置羁縻府、州,两国的政治势力,遂相接触。然葱岭以西之地,中国本视属羁縻,故未至引起实际的冲突。公元750年,即唐玄宗天宝九年,唐将高仙芝伐今塔什干的石国,石国求救于大食。明年,大食来援,唐兵败于怛逻斯。未久安、史之乱起,唐朝就不再经营西域了。安、史乱后,中国对于西域,就不再过问了。辽朝灭亡后,其宗室耶律大石,会十八部王众于西州,唐西州,今新疆吐鲁番县。简其精锐西行。此时大食的纪纲,久已颓废,东方诸酋,据土自专,形同独立。大石兵至,灭掉雄据呼罗珊的塞而柱克,Seljuks。并压服了花刺子模,Khorazme,《唐书》作货利习尔。使之纳贡,而立国于吹河之滨,是为西辽。成吉思汗平漠南北时,今蒙古西部乃蛮部的酋长古出鲁克奔西辽,运用阴谋,和花刺子模里应外合而取其国。又有在鄂尔坤、色楞格两河间的蔑儿乞,其酋长忽秃亦西奔,和古出鲁克都有卷土重来之意。成吉思汗怕根本之地动摇,乃于1213年北归,遣哲别、速不台把这两人击灭。先是天山南路的畏吾儿即回纥异译。及其西之哈刺鲁,唐时西突厥属部葛逻禄。归顺蒙古,蒙古入西域之路已开。既灭古出鲁克,蒙古的疆域,就和花刺子模相接。兴于蒙古高原的北族,照例总是先向中国地方侵掠的;况且是时,蒙古与金,业已兵连祸结;所以蒙古对于西域,本来是无意于用兵的。但野蛮人所好的是奢侈享受,西域是文明发达之地,通商往来,自为其所欢迎;而商人好利,自亦无孔不入。成吉思汗乃因商人以修好于花刺子模。花刺子模王亦已允许。然花刺子模的军队多数系康里人,王母亦康里人,因之作威作福,花刺子模王不能制。锡尔河滨的讹打刺城为东西交通孔道,城主为王母之弟,蒙古人随商人西行的,一行共有400多人,都被他认为奸细,捉起来杀掉,只有一个人脱逃归报。成吉思汗大怒,遂以1219年西征。破花刺子模,其王辗转入里海小岛而死。王子奔哥疾宁,成吉思汗追破之,略印度北境而还。哲别、速不台别将绕里海,越高加索山,破西北诸部。钦察酋长奔阿罗思,Kiptchac,亦译奇卜察克·阿罗思即俄罗斯。又追败之,平康里而还。成吉思汗的攻西域,本来是复仇之师,但因西域高度的物质文明,及其抵抗力的薄弱,遂引起蒙古人继续侵掠的欲望。太宗立,命诸王西征。再破钦察,入阿罗思,进规孛烈儿即波兰。及马札刺,匈牙利。西抵威尼斯,是为蒙古西征最深入的一次,因太宗凶问至,乃班师。宪宗立,复遣弟旭烈兀西征。破木刺夷及报达,木刺夷(Mulahids),为天方教中之一派,在里海南岸。西域至此略定。东北一带,自高句丽、百济灭亡后,新罗亦渐衰。唐末,复分为高丽、后百济及新罗三国,石晋初,尽并于高丽王氏。北宋之世,高丽曾和契丹构兵,颇受其侵略,然尚无大关系。自高句丽灭亡后,朝鲜半岛的北部,新罗控制之力,不甚完全;高丽亦未能尽力经营;女真逐渐侵入其地,是为近世满族发达的一个原因,金朝即以此兴起。完颜部本曾朝贡于高丽,至后来,则高丽反为所胁服,称臣奉贡。金末,契丹遗族和女真人在今辽、吉境内扰乱,蒙古兵追击,始和高丽相遇,因此引起冲突,至太宗时乃成和。此后高丽内政,遂时受蒙古人的干涉。有时甚至废其国号,而于其地立征东行省。元世祖时,中国既定,又要介高丽以招致日本。日本不听。世祖遂于1274、1281两年遣兵渡海东征。前一次损失还小。后一次因飓风将作,其将择坚舰先走,余众20余万,尽为日本所虏,杀蒙古人、高丽人、汉人,而以南人为奴隶,其败绩可谓残酷了。世祖欲图再举,因有事于安南,遂不果。蒙古西南的侵略,是开始于宪宗时的。世祖自今青海之地入西藏,遂入云南,灭大理。即南诏。自将北还,而留兵续向南方侵略。此时后印度半岛之地,安南已独立为国。其南,今柬埔寨之地为占城,蒲甘河附近则有缅国。元兵侵入安南和占城。其人都不服,1284、1285、1287三年,三次发兵南征,因天时地利的不宜,始终不甚得利。其在南洋,则曾一度用兵于爪哇。此外被招致来朝的共有10国,都是今南洋群岛和印度沿岸之地。《元史》云:当时海外诸国,以俱蓝、马八儿为纲维,这两国,该是诸国中最大的。马八儿,即今印度的马拉巴尔。俱蓝为其后障,当在马拉巴尔附近。自成吉思汗崛起至世祖灭宋,共历112年,而蒙古的武功,臻于极盛。其人的勇于战斗;征服各地方后,亦颇长于统治;如不干涉各国的信教自由,即其一端。自有足称。但其大部分成功的原因,则仍在此时别些大国,都适值衰颓,而乏抵抗的能力,其中尤其主要的,就是中国和大食帝国;又有一部分人,反为其所用,如蒙古西征时附从的诸部族便是;所以我说他是适直天幸。

中国和亚、欧、非三洲之交的地中海沿岸,是世界上两个重要的文明起源之地。这两个区域的文明,被亚洲中部和南部的山岭,和北方的荒凉阻隔住了。欧洲文明的东渐,大约以希腊人的东迁为最早。汉通西域时所接触的西方文化,就都是希腊人所传播、所留遗。其后罗马兴,东边的境界仍为东西文化接触之地。至罗马之北境为蛮族所据而中衰。大食兴,在地理上,拥有超过罗马的大版图,在文化上亦能继承希腊的遗绪。西方的文化,因此而东渐,东方的文化,因此而西行者不少。但主要的是由于海路,至蒙古兴,而欧西和东方的陆路才开通。其时西方的商人,有经中央亚细亚、天山南路到蒙古来的,亦有从西伯利亚南部经天山北路而来的。基督教国亦派有使节东来。而意大利人马哥博罗,Marco-Polo,居中国凡30年,归而以其所见,著成游记,给与西方人以东方地理上较确实的知识,且引起其好奇心,亦为近世西力东侵的一个张本。

如此广大的疆域,自非一个大汗所能直接统治;况且野蛮人的征服,其意义原是掠夺;封建制度自然要随之而兴。蒙古的制度,宗室、外戚、功臣是各有分地的,而以成吉思汗的四个儿子为最大。当时的分封,大约他的长子朮赤,所得的是花刺子模和康里、钦察之地。次子太宗所得的是乃蛮之地。三子察合台所得的是西辽之地,而和林旧业,则依蒙古人幼子守灶之习,归于其季子拖雷。此据日本那珂通世说,见其所注《成吉思汗实录》,此书即《元秘史》的日译本。其后西北一带,朮赤之子拔都为其共主,而西南的平定,则功出于拖雷之子旭烈兀,其后裔世君其地。此即所谓阿阔台、察合台、钦察、伊儿四个汗国。阿阔台之后称Km.of Ogotai,亦称Naiman。(乃蛮)察合台之后称Km.of Tchagatai。拔都之后称Km.of Kiptchac,亦称Golden Horde。旭烈兀之后称Km.ofIran。而分裂即起于其间。蒙古的汗本来是由诸部族公推的,到后来还是如此。每当大汗逝世之后,即由宗王、驸马和管兵的官,开一个大会,蒙古语为“忽力而台”。议定应继承汗位的人。太祖之妻孛儿帖曾给蔑儿乞人掳去,后太祖联合与部,把他抢回,就生了朮赤。他的兄弟,心疑他是蔑儿乞种,有些歧视他,所以他西征之后,一去不归,实可称为蒙古的泰伯。太祖死时,曾有命太宗承继之说,所以大会未有异议。太宗死后,其后人和拖雷的后人,就有争夺之意。定宗幸获继立而身弱多病,未久即死。拖雷之子宪宗被推戴。太宗后人,另谋拥戴失烈门,为宪宗所杀,并夺去太宗后王的兵柄。蒙古的内争,于是开始。宪宗死后,争夺复起于拖雷后人之间。宪宗时,曾命阿里不哥统治漠北,世祖统治漠南。宪宗死后,世祖不待大会的推戴而自立,阿里不哥亦自立于漠北,为世祖所败,而太宗之子海都自立于西北,察合台、钦察两汗国都附和他。伊儿汗国虽附世祖,却在地势上被隔绝了。终世祖之世不能定。直到1310年,海都之子才来归降。然自海都之叛,蒙古大汗的号令,就不能行于全帝国,此时亦不能恢复了。所以蒙古可说是至世祖时而臻于极盛,亦可说自世祖时而开始衰颓。

猜你喜欢
  卷二百二十二·列传第一百十八·柯劭忞
  卷九·浦起龙
  卷四 贞顺传·刘向
  序·荀悦
  第十四回 四海归心诞登帝位 三军效命直捣元都·蔡东藩
  卷之二百五·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六十·佚名
  卷之八百六十一·佚名
  第三七六禀同治六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一二二○九--一○·佚名
  绎史卷七十六·马骕
  卷六十八·班固
  王僧辩传(附王..传)·姚思廉
  卷十七·阿桂
  第三十一章 贫弱的新中央【北宋初期】·钱穆
  孙启濓·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范祖禹·唐圭璋

      祖禹字淳甫,成都人。生于康定二年(1041)。嘉祐八年(1063)进士。初从司马光编资治通鉴,光荐为秘书省正字,擢正言,改员外郎,拜翰林学士。后被贬为昭州别驾,元符元年(1098)卒,年五十八。有文集五十五卷传世。   虞主回京双调四

  • ●卷四·魏元旷

    光绪丁酉七月,赴国子监送考。夜半子正,城门始开。城洞倚墙悬一监,循宫墙道上,每数丈内辄立一监,宫墙亦悬有蹬,隐约微明,与疏星相映。街尘未起,夜色如水,烟笼禁树,殿阁参差。寂寂千门,惟车声相续,投北而去。建章风月,恍惚前人所咏。

  • 卷一百三十九·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歴代赋彚卷一百三十九鳞虫蜘蛛赋          【晋】成公绥独星悬于浮处遂设网于四隅南连大庑北接华堂左凭广厦右依高廊吐丝属络布网引纲纤罗络幕绮错交张于是苍蛟夕起青蝇昏归营营羣众薨薨乱

  • 卷三十九·查慎行

    <集部,别集类,北宋建隆至靖康,苏诗补注> 钦定四库全书 苏诗补注卷三十九 翰林院编修查慎行撰古今体诗七十四首【绍圣二年乙亥在惠州作】 寄邓道士【并引】 罗浮山有野人相传葛稚川之隶也邓道士守安山中有道者也尝於

  • 卷十六 本纪十六·赵尔巽

      ◎仁宗本纪   仁宗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讳颙琰,高宗第十五子也。母魏佳氏,追尊孝仪皇后。乾隆二十五年十月初六日生。五十四年,封嘉亲王。六十年九月,策立为皇太子,高宗将传位焉,以明年为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十四·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七年九月庚申朔赠故武略大夫乔嗣古为武功大夫忠州刺史故秉义郎蛾浃为修武郎浃嗣古内弟同死于淮西故也辛酉申命吏部审量崇观以来滥赏初范宗尹既免相遂罢讨论及是复开坐二十四项凡调官迁秩任子皆令吏部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十三·佚名

    弘治十七年六月庚申朔朝鲜国王李忄隆遣陪臣礼曹参判申用溉奉表文方物来贺万寿圣节赐宴并织金衣彩叚等物有差○襄王祐材薨王简王庶长子母夫人张氏成化十五年生十七年封世孙弘治四年袭封襄王至是薨年三十一讣闻輙朝三日

  • 卷之二百七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一七二 大学士舒赫德等题议将与遗失《永乐大典》有关之提调收掌官罚俸本·佚名

    一七二 大学士舒赫德等题议将与遗失《永乐大典》有关之提调收掌官罚俸本乾隆三十九年七月二十六日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太子太保 武英殿大学士 管理吏部刑部 兼管户部三库 掌翰林院事 兼管镶黄旗满洲都统事务革职留任又

  • 六 校对·周作人

    鲁迅那时的学费是年额四百元,每月只能领到三十三元。在伍舍居住时就很感不足,须得设法来补充了。译书因为有上海大书局的过去经验,不想再尝试,游历官不再来了,也没有当舌人的机会,不得已只好来做校对。适值湖北要翻印同文会

  • 卷七十四·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七十四郊社考祀山川宋理宗淳佑十二年十二月诏海神为大祀春秋遣从臣奉命往祠潜说友咸淳临安志曰海神坛在东青门外太平桥之东淳佑十二年有旨中兴以来

  • 松阳讲义卷一·陆陇其

    赠内阁学士陆陇其撰大学之道章这一章是五经四书的纲领明白得这一章五经四书都在其中了要明白这章书不必另出意见只将朱子章句或问细细玩味便洞然了今日所以不可不讲者因明季讲家将这章书都讲乱了不将异説埽去不免反被

  • 周书·泰誓·佚名

    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一月戊午,师渡孟津,作《泰誓》三篇。◎周书·泰誓上惟十有三年春,大会于孟津。王曰:「嗟!我友邦冢君越我御事庶士,明听誓。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亶聪明,作元后,元后作民父母。今商王受,弗敬上天,降

  • 卷五·佚名

    △相品第五尔时三千大千世界百亿诸魔生如是念。今佛世尊入王舍城门。我等应以最上庄严。严饰此城门之内及彼地方。如彼城外天龙夜叉之所庄严。尔时世尊以他心智知百亿魔心之所念。欲以神通最上色相庄严佛处。是时世尊

  • 大般若經第五分品目·欧阳竟无

      善現品第一 天帝品第二   窣堵波品第三 神咒品第四   設利羅品第五 經典品第六   迴向品第七 地獄品第八   清淨品第九 不思議品第十   魔事品第十一 真如品第十二   甚深相品第十三 船等喻品第十四

  •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般若理趣分述赞卷第三·窥基

    大慈恩寺沙门 基撰经曰。尔时世尊复依遍照如来之相。赞曰。上来第一明实相境法。此下第二寂静法性现等觉门。即是观照正智体境前门。真性此明智相。于中亦三。初叙佛说法门之号。此门有二。初明所依如来之相。后陈所

  • 大唐内典录卷第四·道宣

    京师西明寺释氏撰历代众经传译所从录第一之四&middot;宋朝&middot;前齐&middot;梁朝&middot;后魏&middot;后齐宋朝传译佛经录第十佛经创云。信为道原功德之母。智是出世解脱之基。无信不可以登轻舟。无智不可以断深惑

  • 庄岳委谈·胡应麟

    明胡应麟著。系《少室山房笔丛》中之一部分。其下卷有不少有关戏曲的考据文字,提出对戏曲历史及理论的一些见解。如从文体演变的角度肯定戏曲的地位;肯定戏曲的虚构方法;以比较分析的方法肯定《西厢记》和《琵琶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