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二

[史部,别史类,钦定重订契丹国志]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重订契丹国志卷二十二

州县载记

太祖太宗初兴战争四十余年吞并诸蕃割据燕云南北开疆五千里东西四千里共二百余州

建京五处

南京三司使司 西京计司 中京度支使司上京盐铁使司 东京户部使司【按原书以南京为燕京阙载东京今据辽史增改】

大藩六处

南大王府 北大王府 伊实王府 黄龙府兴中府 奚王府

钱帛司三处

长春路【按原书长春路误作平春路今据辽史改正】辽西路 平州路

节镇州四十七【按此下五条原书与辽史地理志不同者甚多今一依辽志为正然州军废置更革历朝容有不同辽史地理志与百官志已不尽符原书与辽志不同之处或自别据一时之制今仍附识於後以资参考其有谬误重复者则逐加辨正云】

祖州 怀州 庆州 泰州 长春州 仪坤州龙化州 饶州 徽州 成州 懿州 渭州镇州【以上上京道】开州 保州 辰州 兴州 海

州 渌州 显州 乾州 贵德州 渖州 辽州 通州 双州 同州【按辽史地理志误作尚州今据百官志及金史地理志】咸州 信州 宾州 懿州 苏州 复州祥州【以上东京道】成州 宜州 锦州 川州 建

州 来州【以上中京道】平州【以上南京道】丰州 云内州奉圣州 蔚州 应州 朔州【以上西京道】

原书无苏州有绵州【辽志不载天祚保大元年怨军攻绵州】海北州蓟州【辽史并为刺史州】

观察防御团练使十三处

永州 静州【以上上京道】益州 宁州 归州 宁江州 广州 镇海府 冀州 衍州【以上东京道】高州武安州 利州【以上中京道】

原书无益州宁州镇海府冀州衍州有泰州【本节镇州又误入此条】

刺史州七十一

乌州 降圣州 维州 防州 招州【以上上京道】穆州 贺州 宣州 怀化州 卢州 铁州 崇州 耀州 嫔州 嘉州 辽西州 康州 宗州 海北州 岩州 集州 祺州 遂州 韩州 银州 安远州 威州 清州 雍州 湖州 渤州 郢州 铜州 涑州 荆州 吉州麓州 胜州 顺化州 连州 肃州 安州

【以上东京道】恩州 惠州 榆州 泽州 北安州潭州 松江州 安德州 黔州 严州 隰州【辽史百官志误为湿】迁州 润州【以上中京道】顺州 檀州 涿州 易州 蓟州 景州 滦州 营州【以上南京道】宏州 德州 宁边州 归化州 可汗州 儒州 武州 东胜州【以上西京道】

原书惟载金肃河清曷董五花曷董五处【按五花曷董二城辽志不载振武初存乡兵二百人防守後更为县】

诸臣头【原书作投】下州十六

徽州 成州 懿州 渭州 壕州 原州 福州 横州 凤州 遂州 丰州 顺州 闾州松山州 豫州 宁州

原书无成州懿州渭州原州横州凤州遂州丰州顺州闾州松山州宁州有驩州卫州荆州问州【疑闾州之误】随州和州澄州全州义州遂昌州员州营州唐州粟州黑州河州麓州宗州

控制诸国

西路控制沙漠之北

置西路都招讨府阿尔威部族卫驴驹河统军司倒挞岭统军司【按原书无统军司三字今据辽史补】镇抚蒙古特呼勒诸军

云中路诸司控制西夏【按原书作云中路控制度盖文有讹脱今据辽史补正】置西南面都招讨司西京兵马都部署司金肃河清军五花城南北大王府伊实王府山金司

燕山路备御宋人

置燕京都总管府节制马步军控鹤指挥使都统军司牛栏监军寨石门详衮司南北皮室司猛苏拉司并隶总管

中上京路控制奚境

置诸军都虞候司奚王府大详衮司大国舅司大详衮司五院司塔干尔司

辽东路控扼高丽

置东京兵马都部署司契丹奚汉渤海四军都指挥使保州统军司汤河详衮司金吾营双寛司

长春路镇抚女真室韦

置黄龙府兵马都部署咸州兵马详衮司东北路都统军司

四至邻国地里远近

东南至新罗国西以鸭渌江东八里黄土岭为界至保州一十一里

次东南至五节度熟女真部族共一万余户皆杂处山林尤精弋猎有屋居舍门皆於山墙下辟之耕凿与渤海人同不出租赋或遇征伐各量户下差充兵马兵回各各逐使归本处所产人参白附子南星茯苓松子猪苓白布等物并系枢密院所管差契丹或渤海人充节度管押其地南北七百余里东西四百里西北至东京五百余里

又次东至熟女真国不属枢密院所管其地东西八百余里南北一千余里居民皆杂处山林耕种屋宇与熟女真五节度同然无君长首领统押精於骑射今古以来无有盗贼词讼之事任意迁徙多者百家少者三两家而已不与契丹争战或居民等自意相率齎金帛布黄蜡天南星人参白附子松子蜜等诸物入贡或只令於边上买卖讫却归本国平日商贾人等就入其国买卖亦无所碍沿边亦不以为防备西至东京二百余里

东北至生女真国西南至熟女真国界东至新罗国东北不知其极居民屋宇耕养言语衣装与熟女真国并同亦无君长所管精於骑射前後屡有战争常设防备南北二千余里沿边创筑城堡搬运粮米差拨兵甲屯守西南至东京六百里

又东北至乌舍国阿里玛国博和罗国等国每国各一万余户西南至生女真国界衣装耕种屋宇言语与女真人异枢密院差契丹或渤海人充逐国节度使管押不出征赋兵马每年惟贡进大马蛤珠青鼠皮貂鼠皮胶鱼皮蜜蜡之物及任便往来买卖西至上京四千余里

正东北至铁离国南至阿里玛等国界居民言语衣装屋宇耕养稍同阿里玛等国无君长皆杂处山林不来服属统押亦无争战事复不进贡惟以大马蛤珠鹰鹘青鼠貂鼠胶鱼皮等物为交易西南至上京五千余里

次东北至靺鞨国东北与铁离国为界无君长统押惟有耕种春夏居屋室中秋冬则穿地为洞深可数丈而居之以避寒不进贡亦不争战惟以鹰鹘鹿细白布青鼠皮银鼠皮大马胶鱼皮等为交易西南至上京五千里

又次北至铁离实保禅国言语衣装屋舍与靺鞨稍同无君长管押不进贡亦不争战惟以羊马牛駞皮毛之衣为交易西南至上京四千余里

正北至蒙果勒国无君长所管亦无耕种以弋猎为业不常其居每四季出行惟逐水草所食惟肉酪而已不来争战惟以牛羊駞马皮毳之物为交易南至上京四千余里

又次北至伊奇哩国无君长首领管押凡事并与蒙古国同甲寅岁曾率衆入边界为盗圣宗命驸马都尉统兵往征讨大破其国尔後更不复为盗惟以牛羊駞马皮毳之物为交易东南至上京五千余里

又次西北至布古鲁特国又西北【原阙四字】又次北近西至达勒达国各无君长每部族多者三二百家少者五七十家以部族内最富豪者为首领不常厥居逐水草以弋猎为业其妇人皆精於骑射常与我兵争战前後屡为所败尝命亲近为西北路兵马都统率番部兵马十余万防讨亦制御不下自太祖建国已来惟此二国为害常遣兵攻战如暂安静以牛羊駞马皮毳为交易不过半年又却为盗东南至上京六千余里

西近北至生吐蕃国又西至党项突厥等国皆不为害亦不进贡往来盖以熟土浑突厥党项等部族所隔东南至云州三千里

正西与西夏以黄河为界

西南至宋麟州府界又次南近西定州平山界又南至霸州城北界河又次南至遂城北鲍河为界又南近东至沧州北海又南至安肃军涧河为界又南近东至登州北海又南至雄州北拒马河为界又南至海【按自麟州以下皆与宋分界处原书无宋字直接西夏一条之下殊欠明晰今增入宋字另为一条】四京本末

上京 太宗建

上京临潢府乃大部落之地离来州数十里即北行海岸俯挹沧溟与天同碧穷极目力不知所际有尼都河其东北三十里即长泊也涉沙碛过白马淀渡土河亦云撞撞水聚沙成堆少人烟多林木其河边平处帝曾於此处过冬凡八十里至张司空馆七十里至木叶馆离中京皆无馆但宿穹帐欲至木叶山三十里许有居人瓦屋及僧舍【按此条本之宋三朝国史契丹传而文义讹脱不接今据通考补正】

中京 圣宗建【按原书误作承天太后建今依辽史改正】

中京之地奚国王牙帐所居奚本曰库莫奚其先东部宇文之别种也窜居松漠之间俗甚不洁而善射猎好为寇抄其後种类渐多分为五部一曰页赫二曰美佛赫三曰齐格四曰布库五曰实克德每部数千一人为其帅随逐水草东京东过小河唱叫山道北奚王避暑庄有亭台由古北口至中京北皆奚境奚本与契丹等後为契丹所并所在分奚契丹汉人渤海杂处之奚有六节度枢密省统领言语风俗与契丹不同善耕种步射入山采猎其行如飞又契丹图志云奚地居上东燕三京之中土肥人旷西临马盂山六十里其山南北一千里东西八百里连亘燕京西山遂以其地建城号曰中京

南京 太宗建

南京本幽州地乃古冀州之域舜以冀州南北广远分置幽州以其地在北方隂幽也东有朝鲜辽东北有楼烦白檀西有云中九原南有滹沱易水唐置范阳节度临制奚契丹自晋割赂建为南京析津府户口三十万大内壮丽城北有市陆海百货聚於其中僧居佛寺冠於北方锦绣组绮精絶天下膏腴蔬蓏果实稻粱之类靡不毕出而桑柘麻麦羊豕雉兔不问可知水甘土厚人多技艺秀者学读书次则习骑射耐劳苦石晋未割弃已前其中番汉杂鬬胜负不相当既筑城後远望数十里间宛然如带回环缭绕形势雄杰真用武之国也

东京 太宗建

东京本渤海王所都之地在唐时为黑水靺鞨二种依附高丽者黑水部与高丽接胜兵数千多骁武古肃慎氏地也与靺鞨相邻称为强国所居多依山水地卑湿筑土如堤凿穴以居其国西北与契丹接太祖之兴始击之立其子东丹王镇其地後曰东京

钦定重订契丹国志卷二十二

猜你喜欢
  载记第十四 苻坚下(王猛 苻融 苻朗)·房玄龄
  卷七十九·毕沅
  卷首上·朱熹
  卷之三百三十·佚名
  第八五保结状光绪二十年三月十三日一一二一七-二·佚名
  朱世隆传·李延寿
  寇瞦传·李延寿
  张道浚传·张廷玉
  杨维桢传·张廷玉
  卷九十九·杨士奇
  汉纪二十 起昭阳作噩,尽屠维单阏,凡七年。·司马光
  卷十五·佚名
  卷二百五十四·佚名
  卷二十四·纪昀
  第三节 后唐庄宗乱政·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侯克中

    钦定四库全书 艮斋诗集卷四 元 侯克中 撰 冬至 一气凝然本混沦阳升隂降亘为根自强不息天行健德合无疆地势坤夏至姤成冬至复南冥鹏是北冥鵾人间不有羲经在千古谁开道义门 五十 五十无闻只自怜块然痴坐诵遗编耻逢伯

  • 御制千叟宴诗·康熙

    百里山川积素妍古稀白发防琼筵还须尚齿勿尊爵且向长睂拜瑞年莫讶君臣同健壮愿将亿兆共昌延万机惟我无休息日暮七旬未歇肩御制千叟宴诗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臣】王掞恭和云际觚棱霁后妍连朝禁殿启长筵春王厯转初周

  • 卷八十三·陈邦彦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八十三目録花卉类戏题墨画梅花【宋李纲】墨梅【宋朱子】墨梅【宋张栻二首】墨梅【宋吕居仁】墨梅【宋张子文】墨梅【宋僧祖可】墨梅【金刘仲尹十首】墨梅【金杨判基】墨梅【金赵秉文】

  • 徐正字诗赋巻二·徐寅

    唐 徐寅 撰诗【三百六十八首】钓台金门谁奉诏碧防独垂钩旧友来樵叟新交得野鸥嘉名悬日月深谷化陵丘便可招巢父长川好饮牛旅次寓题胡为名利役来往老闗河白髪随梳少青山入梦多途穷怜抱疾世乱耻登科却起渔舟念春风钓緑

  • 列传第四十九·刘昫

    ○崔日用 从兄日知 张嘉贞 弟嘉祐 萧嵩  子华 张九龄 仲方 李适之 子季卿 严挺之 崔日用,滑州灵昌人,其先自博陵徙家焉。进士举,初为芮城尉。大足元年,则天幸长安,路次陕州。宗楚客时为刺史,日用支供顿事,广求珍味,称

  • 资治通鉴后编卷七十六·徐乾学

    宋纪七十六【起着雍涒滩正月尽屠维作噩六月凡一年有半】神宗体元显道法古立宪帝徳王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名顼英宗长子母曰宣仁圣烈皇后髙氏庆厯八年四月戊寅生于濮王宫祥光照室羣防吐五色气成云八月赐名仲鍼授率

  • 卷之五百二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八十九·佚名

      顺治十二年。乙未。二月。丙辰朔。命大学士额色黑、金之俊、侍郎恩格德、学士胡兆龙、充会试主考官。  ○丁巳。遣大学士额色黑、祭先师孔子。  ○谕吏部。朕观刑部尚书任浚、年力衰迈。部务不能料理。每以

  • 刘铢传·欧阳修

    刘铢,陕州人。年少时在梁邵王部下做牙将,与后汉高祖关系密切,高祖镇守太原,任用他为左都押衙。铢为人残酷、喜好杀戮,高祖却认为这是勇敢果断,有些类似于自己,因此对铢特别信任和重用。高祖即帝位,升任刘铢为永兴军节度使,移镇

  • 卷十八·佚名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礼部志稿>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十八明 俞汝楫 编仪制司职掌冠服国朝上下冠服具载大明集礼及诸司职掌嘉靖初又厘正衮冕及朝祭等服而武弁燕弁保和忠静等冠服特出创制今备列焉皇帝冕服衮冕凡

  • (三十)朱子之杂学·钱穆

    以上略述朱子之文学,此下当续述朱子之杂学。当时理学家风气,为学务求一出于正,于旁杂之学皆欲删薙。即文史之学,亦尚以旁杂视之。学术影响于生活,故理学家常不免有拘束枯燥之嫌。其途严而窄。朱子力主博通,又其兴趣横逸,格物

  • 卷八(西晋三藏竺法护译)·佚名

    △密迹金刚力士会第三之一闻如是,一时佛游王舍城灵鹫山。与大比丘众俱。四万二千菩萨。八万四千一切大圣。神通以达。各在十方异佛国会。故来集此。皆得法忍。至不退转一生补处。逮致总持。辩才无碍周流十方无数佛土。

  • 增壹阿含经卷第十一·佚名

    东晋[罽-厂]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善知识品第二十(一)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亲近善知识。莫习恶行。信于恶业。所以然者。诸比丘。亲近善知识已。信便增益。闻.施.智慧普悉增益。

  • 卷第九(日字号)·朱时恩

    佛祖纲目卷第九(日字号) 甲子(周定王十年起)丙子(简王元年)庚寅(灵王元年)丁巳(景王元年)癸亥(周景王七年止) (辛未)七祖婆须蜜传法佛陀难提 婆须蜜。北天竺国人。姓颇罗堕。常服净衣。执酒器游行里闬。或吟或啸。人

  • 事林广记·陈元靓

    南宋末年陈元靓编,元人增补。元靓,福建崇安(今武夷山市)人,平生无功名仕历,惟隐居著书。另著有《岁时广记》、《博闻录》。元至顺间建安椿庄书院刻本题名为《新编纂图增新群书类要事林广记》。中华书局据以影印,题作《事林

  • 论书表·虞龢

    南朝宋虞龢著。1卷,叙二王书事,搜访名迹情形及所得字数,编次二王、羊欣等人书事,另有文房用具的使用等等,内容丰富,其中所记王羲之为老妪书扇、《道德经》换鹅、掣笔不脱等遗闻佚事,成为书林佳话,久为传颂。有《法书

  • 明镜公案·佚名

    明代白话短篇公案小说集。一册七卷。封面题“精炼百家诸名公明镜公案,三槐堂梓行”。正文前则题:“新刻名公神断明镜公案”,“葛天民、吴沛泉汇编,三槐堂王崑源梓行”。上图下文。每卷含一至二类不等,共分人命、索骗、奸情

  • 月明菩萨经·佚名

    佛说月明童子经。一卷,吴支谦译。此经为月灯三昧经之一分。佛对月明童男(即月光童子)说法财二施,及过去之智止太子以身肉疗比丘之病。月灯经以之作智意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