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八十

  ○甲申殉难

  怀宗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丁未,贼李自成陷京师,帝崩于煤山,大学士兼工部尚书范景文死之。初,贼犯都城,景文知事不可为,叹曰:“身为大臣,不能从疆场少树功伐,虽死奚益!”十八日

  召对,已不食三日矣。饮泣入告,声不能续。翌日城陷,景文望阙再拜自经,家人解之,乃赋诗二首,潜赴龙泉巷古井死,其妾亦自经。

  户部尚书兼侍读学士倪元璐闻难,曰:“国家至此,臣死有余责。”乃衣冠向阙,北谢天子,南谢母。索酒招二友为别,酬汉寿亭侯像前,遂投缳。题几案云:“南都尚可为。死,吾分也。慎勿棺衾以志吾痛。”因诏家人曰:“若即欲殓,必大行殓,方收吾尸。”乃缢死。三日后,贼突入,见之颜色如生,贼惊避他去。一门殉节,共十有三人。

  左都御史李邦华闻难,叹曰:“主辱臣死,臣之分也,夫复何辞!但得为东宫导一去路,死,庶可无憾已矣。势不可为矣。”乃题阁门曰:“堂堂丈夫,圣贤为徒,忠孝大节,矢死靡他。”乃走文丞相祠再拜,自经祠中。贼至,见其冠带危坐,争前执之,乃知其死,惊避去。

  左副都御史施邦曜闻变恸哭,题词于几曰:“愧无半策匡时难,但有微躯报主恩。”遂自缢,仆解之复苏,邦曜叱曰:“若知大义,毋久留我死。”乃更饮药而卒。

  大理寺卿凌义渠闻难,以首触柱,流血破面,尽焚其生平所著述及评骘诸书,服绯正笏望阙拜,复南向拜讫,遗书上其父,有曰:“尽忠即所以尽孝,能死庶不辱父。”乃系帛奋身绝吭而死。

  协理京营兵部右侍郎王家彦,贼犯都城,奉命守得胜门。城陷,家彦自投城下不死,折臂足。其仆掖入民舍,自缢死。贼燔民舍,焚其一臂,仆收其遗骸归。

  刑部右侍郎孟兆祥,贼犯都城,奉命守正阳门。贼至,死于门下。妻何氏亦死。其子进士章明,收葬父尸亟归,别其妻王氏曰:“吾不忍大人独死,吾往从大人。”妻曰:“尔死,吾亦死。”章明以头跄地曰:“谢夫人。然夫人须先死。”乃遣其家人尽出,止留一婢在侧。章明视妻缢,取笔作诗。已,复大书壁曰:“有侮吾夫妇尸者,吾必为厉鬼杀之。”妻气绝,取一扉,置上,加绯服。又取一扉置妻左,亦服绯自缢。嘱婢曰:“吾死亦置扉上。”遂死。

  左谕德马世奇,是日方蚤食,闻变,曰:“是当死。”家人曰:“奈太夫人何?”世奇曰:“正恐辱太夫人耳!”遂作书别母。侍妾朱氏、李氏盛服前,世奇曰:“若辞我去耶?”二妾言:“主人尽节,吾二人亦欲尽节。”拜辞已,并入室自缢。世奇亦遂缢。家人救之复苏,告曰:“闻圣驾已南幸矣,可为从亡计。”世奇不应,睹二妾已死,笑曰:“若年少,遂能死乎!”乃朝服捧敕北面再拜,取冠带焚之于庭。以司经局印置案上,嘱仆曰:“上如出幸,以此上行在。否则投之吏部。”复南向拜母,端坐引帛,力自缢死。

  左中允刘理顺,贼入城,理顺题于壁曰:“成仁取义,孔、孟所传。文信践之,吾何不然。”酌酒自尽。其妻万氏、妾李氏及子孝廉并婢仆十八人,阖门缢死。贼多河南人,至其居,曰:“此吾乡杞县刘状元也,居乡厚德。吾军奉李将军令护卫,公何遽死也!”数百人下拜,泣涕而去。时谓臣死君,妻死夫,子死父,仆死主,一家殉难者,以刘状元为最。

  太常少卿吴麟征,奉命守西直门。贼势急,同守者相继避去。麟征遗友人书曰:“时事决裂,一旦至此。同官潜身远害,某惟致命遂志,自矢而已。”丁未城陷,徒■归,贼已据其邸,因入道左三元祠。时传天子蒙尘,有劝公南归,不应。同官来,招之降贼,怒挥之户外,遂自经。家人救之苏,泣而请曰:“明旦待祝孝廉至,可一诀。”麟征许之。先是,祝孝廉渊以奏保刘宗周被逮留京师。渊晨至,麟征酌酒慷慨与别,曰:“自我登第,时梦见隐士刘宗周题文信国《零丁洋诗》二语于壁,数实为之。今老矣,山河破碎,不死何为!”相对泣数行下,因作书诀家人曰:“祖宗二百七十年宗社,一旦而失。身居谏垣,无所匡救,法应褫服。殓时用角巾青衫,覆以单衾,籍以布席足矣。茫茫泉路,咽咽寸心,所以瞑予目者,又不在乎此也。罪臣吴麟征绝笔。”书毕,投缳死之。渊为视含殓乃去。

  右庶子周凤翔,帝崩,梓宫暴露东华门外,凤翔赴哭恸绝。归寓,遗书诀父,有曰:“男今日幸不亏辱此身,贻两大人羞,吾事毕矣。罔极之恩,无以为报,矢之来生。”复作诗一首,有“碧血九泉依圣主,白头二老哭忠魂”之句。向阙再拜自缢,二妾从之俱死。

  检讨汪伟,先是,闻贼渐近都城,遗友人书曰:“京师单弱,不惟不能战,亦不能守,一死外无他计也。”及贼犯阙,伟■忄祭累日不食。妻耿氏从容语曰:“苟事不测,请从君共死。”丁未城陷,伟趋吴给事甘来所,约同殉难。归与妻耿氏呼酒命酌,伟大书前人语于壁,曰:“志不可屈,身不可降,夫妇同死,节义成双。”为两缳于梁间,伟就右,耿氏就左。既皆缢,耿氏复挥曰:“止,止!虽在颠沛,夫妇之序不可失也。”复解缳正左右序而死。

  户科给事中吴甘来,贼薄京师,兄礼部员外泰来至寓,执甘来手泣曰:“事势至此,奈何?”甘来曰:“有死无二,义也。”城陷,传闻圣驾南出。甘来曰:“上明且决,必不轻出。”乃疾趋皇城,不得入。返寓,家人进饮食,却之。有劝甘来潜遁者,甘来曰:“今不能调兵杀贼,顾欲苟全求活耶!”遂作书,以后事嘱其兄弟。检几上,有疏草在,曰:“留此恐彰君过。”取火焚之。兄子家仪奔至,相与恸哭。曰:“我不死,无以见志。汝父死,无以终养。古者兄弟同难,必存其一。使皇上在,则土木袁彬,逊国程济,皆可为也。否则求真人于白水,起斟于有仍,是我虽死犹生也。努力勉之!”遂冠带北向拜者五,南向拜者四,赋绝命诗一首,引佩带自缢死。

  监察御史王章,贼犯京师,章与给事中光时亨同巡城。至阜城门,贼缘堞而上,从人骇走,贼持刃问曰:“降否?”章叱之曰:“不降。”贼以刃筑其膝仆地,遂遇害。章子之拭,后死难于闽,甚烈,与章同。

  监察御史陈良谟闻变,痛饮作诗,为缳于梁,欲自尽。妾时氏有娠,良谟谓之曰:“吾年俞五十无子,汝幸有娠,倘生男,以延陈氏血食,汝必勉之。”时氏曰:“主人死,妾将谁依?与其为贼辱,不如无子也。妾请先死,以绝君念。”遂入投缳。良谟别作一缳,与之同尽。

  监察御史陈纯德,时提督北直学校。行部至易水,试士未竟,闻都城贼警,即戒装入都。不数日城陷,自缢死之。

  四川道御史赵譔,巡视中城,捕贼谍杀之。城陷,贼获譔,譔瞑目大骂,贼怒,杀于白帽胡。太仆寺丞申佳胤,闻城陷,投井死。吏部员外郎许直,都城陷时,传先帝从齐化门出,有客劝曰:

  “天子南巡,公等宜扈跸偕行,共图光复。”直唯之。既而出门一望,曰:“当此四面干戈,驾将焉往?”比闻帝崩,号恸几绝。有客从旁慰解,动以亲老子幼。直曰:“有兄在,吾无忧也。”是夜为书报其父,作诗六章,起拜阙,已,复拜父毕,自缢死之。一手持绳尾,一手上握,神气如生。

  兵部郎中成德,贼报急,即致书同年马世奇曰:“主忧臣辱,我等不能匡救,贻祸至此,惟有一死以报国耳。君常忠孝夙禀,谅有同心也。”及帝崩,梓宫暴露东华门,德以鸡酒哭奠梓宫前。贼怒,露刃胁视之,不为动。归寓,跪母张氏前恸哭。母曰:“我知之矣。”入室自缢死。妻张氏亦死。一子六岁,德扑杀之,然后自杀。

  兵部员外郎金铉,贼攻城急,铉跪母章氏前,曰:“儿世受国恩,职任车驾。城破,义在必死。得一僻地,可以藏母,幸速去。”母曰:“尔受国恩,我独不受国恩耶?事急,庑下井是吾死所。”铉恸哭,即辞母往视事。丁未,归至御河桥,闻城陷,铉望寓再拜,即投入御河。从人拯救,铉咬其背,急赴深处。时河浅,亻免首泥泞死之。家人报至,母章氏亦投井死,铉妾王氏亦随死。其弟诸生钅宗哭曰:“母死我必从死。然母未归土,未敢死也。”遂棺殓其母。既葬三日,复投井而死。

  光禄寺署丞于腾云,冠带呼妻亦衣命服,同缢死。副兵马使姚成、中书舍人宋天显皆自尽。中书舍人滕之所、阮文贵,经历张应选,咸投御河死。儒士张

  世禧,二子懋赏、懋官,父子俱自经死。又菜佣汤之琼见先帝梓宫过,恸哭触石死。襄城伯李国桢,贼李自成舁帝后梓宫于东华门外设厂,百官过者,莫进视,国桢泥首去帻,踉跄奔走,跪梓宫前大哭。贼执国桢

  见自成,复大哭,以头触阶,血流被面,贼众持之。自成以好语诱国桢使降,国桢曰:“有三事,尔从我即降。一,祖宗陵寝不可发;一,须葬先帝以天子礼;一,太子、二王不可害。”自成悉诺之,扶出。贼以天子礼{蒿禾}葬先帝于田贵妃墓,惟国桢一人斩衰徒步往葬。至陵,襄事毕,恸哭作诗数章,遂于帝后前自缢死之。

  新乐侯刘文炳,贼破外城,帝召文炳同驸马巩永固各率家下二十余人,欲于崇文门突围出。不得,乃回宫。文炳叹曰:“身为戚臣,义不受辱,不可不与国同难。”其女弟适李,年未三十而寡,文炳召之归。城陷,与弟左都督文耀择一大井,驱子孙男女及其妹十六人,尽投其中。纵火焚赐第,火燃,俱投火死。祖母瀛国太夫人,即帝外祖母也,年九十余,亦投井死。

  驸马都督巩永固,从帝突围出,不得,归家。杀其爱马,焚其弓刀铠仗,大书于壁曰:“世受国恩,身不可辱。”时乐安公主先薨,以黄绳缚子女五人于柱,命外举火,遂自刭从之。

  太傅惠安伯张庆臻闻城陷,尽散财物与亲戚。置酒一家聚饮,积薪四围,全家燔死。宣城伯卫时春闻变,合家赴井死,无一存者。锦衣卫都指挥使王国兴闻变,自缢死。

  锦衣卫指挥同知李若守崇文门,城陷,作绝命词云:“死矣!即为今日事;悲哉!何必后人知。”自缢死。锦衣卫千户高文采守宣武门,城陷,一家十七人皆自杀,尸狼

  籍于路。顺天府知事陈贞达自尽。阳和卫经历毛维张不屈死。太监王承恩从帝于煤山。帝崩,承恩再拜恸哭,退而自缢于亭

  下,与大行相望。百户王某,周锺寓其家,百户劝锺死,锺不应,出门欲降。百户挽锺带至断,锺不听,百户自经。长洲生员许琰,闻京师之变,悲号欲绝,遍体书“崇祯圣上”

  四字,绝粒七日而死。谷应泰曰:闻之君臣大义,有死无贰;忠孝大节,有死无陨。以故须漕碎体,弘演纳肝,荡阴被矢,侍中溅血。莫不气激倾,

  志坚化碧,高高乎与秋日严霜比洁也。然而为之君者,或智昏菽麦,恩同草芥。有若东昏在齐,屠肉沽酒,孙皓居吴,烧锯截顶。而且轵道牵牲,冀存末裔;东堂索蜜,犹丐余生。甚乃骑导刘聪之畋,身坠景阳之井。莫不义辱宗社,形污囚絷。然为之臣者,犹尚奋臂不顾,蹈难如归。辛宾之死,抱而不解;吉朗之亡,哭而弥詈。呜呼!主辱臣死,无所逃也。

  况乎怀宗宵旰临朝,唏嘘毕命。公主扌甚胸,妃后并缢。引经死社稷,遗诏爱百姓。自古亡国正终,未有若斯之烈者。以故鼎湖弓坠,到处攀髯,望帝魂归,自然啼血。虽穆满之一军皆化,田横之五百从死,《传》美“杀身成仁”,《易》称“致命遂志”,盖亦未为过也。考其时,阖门同死者:中允刘理顺、新乐侯刘文炳、惠安伯张庆臻、宣城伯卫时春、驸马巩永固、金吾高文采是也。父与子俱死者:少司寇孟兆祥、儒生张世禧是也。母与妻子俱死者:枢部郎成德、金铉是也。妻妾从死者:大学士范景文、左谕德马世奇、检讨汪伟、御史陈良谟、勋丞于腾蛟是也。独身效死者:大司农倪元璐、中丞施邦曜、廷尉凌义渠、少司马王家彦、太常卿吴麟征、庶子周凤翔、给谏吴甘来、御史王章、陈纯德,吏部郎许直、兵马姚成、中书宋天显、滕之所、阮文贵,百户王某、知事陈贞达、经历张应选、毛维张是也。闻难饿死者:长洲诸生许琰是也。凡此诸臣者,无论道术素许,至性勃发,位列三阶,荣邀一命,莫不椎心扼吭,追路相从。良以衣带夙铭,冯生者固少;宫车晏驾,蓐蚁者益多耳!

  若乃袁景倩之父子,并歼石头;江万里之夫妻,同趋止水。甚者一门伏剑,阖室自焚。虽祖宗豢养之恩,亦怀宗拊循之效也。论者又以生多误国,死未酬君。夫文山开阃,宋室何功;张巡嚼指,睢阳不守。而诸人乃以刀笔之深文,诋箕尾之毅魄,含血喷人,适以自污其口矣。又若李国桢斩衰送葬,绝命陵前;王承恩扶服煤山,雉经亭下。以至菜佣汤之琼恸哭梓宫,触石而死,抑何尽节之多也。呜呼!石河西,尽有吾君之痛;风车云马,犹闻杀贼之声。予盖读怀宗之君臣,而叹其亡国之正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猜你喜欢
  卷九十九·毕沅
  ●卷十四·邵博
  东汉会要卷三十五·徐天麟
  卷九·沈德符
  东征纪行录·张瓒
  第六十二卷 忠节 六·缪荃孙
  通志卷六十四·郑樵
  一一○七 军机大臣阿桂等奏为咨取誊录缮写全书留空书函折·佚名
  李叔同年谱(6)·李叔同
  史记集解卷十八·裴骃
  卷六十七 党锢列传第五十七·范晔
  卷二百八十九·杨士奇
  卷一百二十六之七·雍正
  卷一百一·赵汝愚
  王仁辅·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十六·郭元釪

    钦定四库全书御订全金诗增补中州集卷三十六王郁【一十二首】郁字飞伯少日作乐府拟古别离有黄鹤楼高云不飞鹦鹉洲寒星已曙之句人多传之其后入京师大为李钦叔所称与之诗云诗句嫓国风下者犹楚辞赠诗者甚多有云忆昔颍亭见

  • 御选明诗卷九十八·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卷九十八五言絶句三谢承举泊清溪夜泊清溪岸临流发啸歌浪高风力江阔月明多南浦江流入南浦浦上有高亭日日送行客年年芳草青题画悠然值林叟忘机坐日西滩声与人语相逐下前溪萧山岸带青桑浦江环緑篠

  • 卷三十一·查慎行

    <集部,别集类,北宋建隆至靖康,苏诗补注> 钦定四库全书 苏诗补注卷三十一 翰林院编修查慎行撰古今体诗四十九首【元佑四年己巳春由翰林学士除龙图阁学士四月以後出知杭州尽一年】 慎按以下四首施氏原本错编上卷末今

  • 华岳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华岳(生卒年不详)字子西,自号翠微,贵池(今属安徽)人。初为武学生。韩侂胄当国,上书力诋其罪,被下大理狱,贬建宁圜土中。韩侂胄诛,放还。嘉定十年(1217)中武举进士,为殿前司官属。以谋去丞相史弥远事觉,下狱杖死。《宋史》

  • 子渊诗集卷三·张仲深

    (元)张仲深 撰○五言律诗宿单孟年溪斋次韵苏端元有约风雨亦来过晓市鱼虾集深秋笋蕨多交情今管鲍诗句逼阴何最喜华颠祖孙儿似小坡题天师画送人还洞庭金碧拥层峦归桡趂急湍人从天际去春在画中看驿路随江尽湖云类海寛停舟

  • 卷一百五十一 慶曆四年(甲申,1044)·李焘

      起仁宗慶曆四年七月盡是年八月   秋七月癸亥,詔以冬至有事于南郊,羣臣毋得上表請加尊號。   甲子,燕王宮火。   丙寅,降知石州、洛苑副使劉舜臣為禮賓副使,坐盜用公使酒醋,法當死,上以邊臣特寬之。   丁卯,詔廣西

  • 卷一百四十八·杨士奇

    永乐十二年二月乙巳朔行在兵部言苑马寺军士千七百余人自陈愿随征宜选精壮者从征其疲弱者令运兵饷从之○丙午 敕都督谢芳率领舟师漕运北京○命成山侯王通往宣府大同阅辽东等都司调至军马 上谕之曰兵贵精多而不精徒

  • 卷五十九 蜀书十四 吴主五子传第十四·陈寿

    (孙登传、孙虑传、孙和传、孙霸传、孙奋传)孙登传,孙登,字子高,孙权的长子。魏黄初二年(221),封孙权为吴王,同时任命孙登为东中郎将,封为万户侯,孙登推辞没有接受。当年,孙登被立为吴王太子,为他挑选安排师傅,精选一些才德优异之

  • 提要·张勇

    【臣】等谨案张襄壮奏疏六巻国朝张勇撰勇字飞熊上元人积军功官至靖逆侯靖逆将军提督甘肃军务加少傅兼太子太师是集为其子云翼所编始于顺治六年谢实授甘肃总兵官疏终于康熈二十三年甘州遗疏凡百二十篇勇初任甘肃总兵官

  • 第四十七章 元明的宗教和社会·吕思勉

    元代是以蛮族入据中国,没什么传统的思想的。所以对于各种宗教,一视同仁。各教在社会上,遂得同等传播的机会。其中最活跃的,则要算佛教中的喇嘛教。喇嘛教是佛教中的密宗。其输入西藏,据《蒙古源流考》,事在七四七年。始祖名

  • 三十四年·佚名

    (甲午)三十四年清道光十四年春正月1月1日○丁卯朔,下勸農綸音于八道四都曰:是日卽月正元日也。顧今艱虞溢目,百度解紐,豈無可警可飭之事?而予則曰課勸農功,最爲目下急務。蓋農者,不可緩也。無農則無食,無食則無民,無食無民,且將無

  • 目录#1·尹文

    经名:尹文子。战国尹文子着。二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太清部。参校版本: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序卷上大道上卷下大道下#1目录原缺据正文标题补。

  • 大学翼真卷六·胡渭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天下之道二善与恶而已矣然揆厥所元而循其次第则善者天命所赋之本然恶者物欲所生之邪秽也是以人之常性莫不有善而无恶其本心莫不好善而恶恶然既有是形

  • 卷十·张洽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集注卷十宋 张洽 撰定公【名宋襄公之子昭公之弟諡法安民大虑曰定】元年春王【公羊传定何以无正月正月者正即位也定无正月者即位后也即位何以后昭公在外得入不得入未可知也曷为未可知在季氏也定哀多

  • 卷二十三·佚名

    △泥洹品第二十七如龟藏其六,比丘摄意想。无猗无害彼,灭度无言说。如龟藏其六比丘摄意想者,犹彼神龟畏丧身命。设见怨雠藏六甲里内自思惟。若我不藏六者,便为猎者所擒。或枭其首。或伤前左右足。或断后左右脚。或毁我尾。

  • 柳待制文集·柳贯

    元代诗文别集。20卷。柳贯撰。《四库全书》曾据浙江鲍士恭家藏本编入别集类,简称为《待制集》。卷首有危素、苏天爵、余阙所写的3篇序,余阙序写于至正十年(1350)。卷1—2为五言古诗,卷3为七言古诗,卷4为五言近体,卷5—6为

  • 述异记·任昉

    古志怪小说集。任昉撰。现存本分上下两卷,共收文约300条。此书隋、唐目录书中未见著录,最早见于《崇文总目》小说类,著录为2卷,任昉撰。全本皆附北宋庆历四年(1044)无名氏所撰序言,内称任昉“家书三万卷,故多异闻,采

  • 乐庵语录·龚昱

    先生曰宣和庚子嵗某以舎选贡京师入辟雝肄业率性斋同舎生赵孝孙仲修者洛人伊川先生髙弟赵顔子之子也于某有十年之长辛丑春同试南宫仲修中优选而某被黜落仲修勉之曰公盛年一跌庸何伤姑归读书可也且曰公曽读论语否某意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