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十五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小集卷三十五    宋 陈起 编芳庭斯植采芝集

山居怀旧隐

静地独登临虚闲称此心猿声过木少花影入池深春殿依残日晴烟散远林因思南岳寺长起石床唫

金陵道中

望远生愁思凄凉处处同青山迷旧塚芳草蔽闲宫雨过城楼月潮回皷角风十年怀古恨多在六朝中

喜人归幽栖

霄汉分携久唫怀思欲迷相逢春草外归隐石房西涧急禽声少松揺月影低要知人静夜犹自怯猿啼

水石山居

静极青山里松花满石床春风思华岳夜雨梦潇湘人影归林薄猿声出涧长心如无别事同此闭闲房

江村晚望

何处问归程苍茫入句清云生峯顶白月近水边明芳草连平楚晴楼出远城此身南北外渔火是闲情

登云汉阁

高阁势凌虚天涯入望微云藏山鸟影春满野人衣积雨催花尽寒樵背日归焚香端坐处似觉世尘稀

子规

游魂如可见况复雨霏霏隔水栖无地经春叫不归影随芳树没声入野花飞那忍东风里凄凉上客衣

暮春感怀呈勿斋提举

浮世事非真唫多白髪新身居京寺久梦到石桥频日落烟生树花残草自春坐看今夜月应与旧房隣

长洲夜泊

吴楚昔曾游凄凉满客舟因思千古事空起十年愁目尽他山少江流远地秋今宵犹有月不似庾公楼

寄梅叟法师

一从飞锡後迢递各天涯春事随流水行人问落花住当南岳寺门对赤城霞遥忆焚香处松高月影斜

金陵怀古

天津桥上望如在玉门关月过东西浦江分远近山凄凉三尺墓兴废六朝间千古登临地寒潮自往还

送觉上人

送君千里去又见落花飞水国今宵别天涯隔岁归岸多春树密滩小夕阳微後夜扁舟月应逢宿鸟稀

访故人

石榻相期久闲寻到野房春归芳草暗云入楚山长人影分孤驿鸡声落曙桑凄凉千古事囘首两茫茫

寄深居冯发管

相怀千里外空望极遥天处世惟今日看花忆去年春风生岛树夜月满渔船此後闲寻处应须借榻眠

寄静佳朱明府

翰苑留名久城边半掩扉声随淮水远唫入楚天微吏静看山坐乡遥抚劒归清虚无别事嘉政在璇玑

旅中寄故人

世路长安里三年别钓矶只因唫事僻宁免识人非性拙趋时少家贫过客稀春风归去日同采故山薇

西园即事

一径落花红囘廊复旧踪千峯遥隔水万木远涵空沙鸟晴云外寒帆夕照中几宵曾宿此江月夜相通

旅中偶成

风吹客袂寒飘泊在长安对雨春题尽看云夜坐残远山平楚水苍汉接吴滩遥忆天台寺相携去不难

怀芳林处士

相思不可见江路正迢迢烟树同唫远关河入望遥昼长花影转风定篆香销遥忆君居处钟声隔暮潮

送灵耀之姑苏

一身惟在道清苦独知君世路终成别山光不共分晚天寒欲雨春树夜生云此去他乡寺猿声各自闻

元夕

满眼春光万物华小桥杨柳近人家谁将上下楼台月化作金莲一夜花

偶成

东风玉勒马蹄轻多少游人上凤城燕子不来春寂寞海棠花发近清明

边上

边风斜日下长城春到年年草自生万里战场兵甲静近来应少北人行

山家

一溪流水遶烟霞路入青松第几家胡蜨傍人飞不去隔墙开尽碧桃花

晚来

晚来无语立东风一片闲情在碧空人老杜鹃浑不管柳花飞尽夕阳红

西湖晚望

久雨初晴睡正长春蛙鸣遍旧池塘小亭寂寞斜阳里一阵东风过木香

寒食

江南江北纸钱飞处处人家拜塚时杜宇不禁寒食雨五更啼血上花枝

堤上

杨柳垂丝拂画船杏花零落断桥边半山烟雨东风恶更向西亭听杜鹃

林间

猿鹤忘机不计年芭蕉晴緑半平檐青山似与身相入尽日无人自下帘

客怀

杜宇声残客兴频柳花飞絮满江滨可怜波底蛾眉月犹照他乡梦里人

夏夕雨中

满林钟磬夜偏长古鼎闲焚柏子香石榻未成芳草梦西风吹雨过池塘

过吴

柳桥槐市暂经过飘泊汀洲得意多夜月已忘吴主恨画船空有采莲歌

清华夜坐

开尽黄花满短篱静听隣屋夜敲棊清华池上三更月僧在松边未有诗

山居

晚策登临日欲斜小溪流水是生涯道人睡起鹤飞去开尽青松一树花

春夜

玉楼台畔柳生烟况是春风杜宇天一片月光凉似水半扶花影上秋千

古乐府

携君石上琴弹我窻前月月缺又还圆谁能免离别青山叫子规行人泪如雨子规不肯归行人不能去欲买采菱船野水无人识野水去不回迢迢暮山碧早作西州行暮作西州宿杨柳忽风生年年芳草緑兰死根亦香人死不知处人死不堪悲兰香化为雾山鸡啼一声深院日当午世无同心人入此薜萝里晚步入松隂敛霁人影絶惟闻太古音听之心胆裂一入经战场白马不足数白马不敢嘶春风在场圃青云千里心白露一点雪谁将玉笛吹吹下关山月

寄衣曲

自君之出矣璧上琵琶君记取日日望君君不归自君去後徒相忆欲剪征衣寄赠君天涯望断无消息自君之出矣欲寄征衣泪如雨征衣未寄心已悲一寸相思隔千里湘江水是巫山云巫山云是湘江水湘江两岸芳草深湘江日夜多行人行人去去天之涯门对落花三两家家家有酒讴且歌醉来月下弹琵琶

韬光庵

石涧长松行十里杖藜从此得迟留青霄望去山河远白水看来日月流老树叶残霜鬼哭断崖云冷洞猿愁韬光名在身何在今古茫茫几白头

旅怀

十年不倚谢公楼满眼凄凉上客舟往事尽随流水去青山长忆故人游海门风起天将暮渡口云生树欲秋络纬自啼花自落更堪囘首是他州

赋老将【和官字韵】

猎猎征旗促晓鞍几囘临阵练兵官黄沙满塞黄云暗白马嘶风白日寒汉语肯随蛮地改战袍犹带血腥亁如今韬略浑无用瘦骨萧条甲胄寛

过桃源

【阙】      生涯心在凤凰台桃花晓落水流去山鸟晚啼风送来古树影揺霜月满冷猿声裂碧云开长关春有愁人分驿马相逢去不囘

过故城

故城深巷长苍苔一度经过一度哀尚有楼台搀雨出岂无花柳向春开十年心事今宵梦千里家书昨日回莫上灞陵桥上望楚天云尽蜀波来

挽周彦良

白首功成未十年寡妻相吊泣江千诗名似水声还远世事如云梦已残杨柳满堤人去後海棠深巷雨初乾东风忽起青山泪虽有君书不忍看

思归感兴

久客空江上闲吟对石门青山非远近流水自朝昏夜月添乡梦春风入烧痕翻思南郭路迢递隔烟村

兰谷

空谷寄深云灵根自不羣地闲平草长香远隔溪闻静与骚人佩清同楚客分惟应千载後余韵在湘濆

多福寺

野鹿自成羣山中少隐君钟声两寺合人语一溪分泉响松间雨苔生石上纹多年僧住此半榻鎻闲云

挽芸居秘校

世上名犹在闲情岂足悲自怜吟日少惟恨识君迟兰阁人亡後寒林月上时十年青史梦只有老天知

与子入山来

与子入山来永夜不得睡但闻松子声敲落梧桐树月到窻愈明秋风泻流水古奏三两弦知音不知处惟有白面猿闲中自来去

春晚【六言】

满地落花流水伤心芳草青时江上数声杜宇更堪一笛横吹

寄勿斋提举

满林烟树已纷纷溪水猿声不共闻惟有青山半庭月夜深应与故人分

门柳

看尽门前柳愁多白髪新灞桥风雨夜离别是何人

远山

万里色苍然春烟夕照边旧过南岳寺曾向雨中看

石城秋夜

漠漠青山水自流西风烟树几经秋旧时歌舞人游地月满江城十二楼

春日同友人游湖上

十里湖边路垂杨映马蹄水光平野阔山影绕楼低夜雨生青草春风湿紫泥兴来无限意同此片时题

岩栖分韵得深字

寂寞空斋里闲情起暮唫路长沙鸟尽人在翠微深远树烟中没寒花竹外寻自嫌名与利谁识此生心

边城客思

客里厌芳尘凄凉又问津向南人去远归北马嘶频野水荒城暮孤舟海树春故乡非久别已觉鬓毛新

吴中即事

世事交情浅伤心独倚栏海云经雨重秦树入秋残潮落吴天远风生梦泽寒英雄千古地囘首是长安

过越

渺渺天涯路扁舟去不穷水花随岸尽山影落江空往事千年梦渔歌一夜风诗成惟有月清致与谁同

天台山居

对雨吟方稳西风忽晚晴野花沿涧白秋意入帘清浅水藏鱼影重林隔罄声是非尘外事谁可继高名

故宫怀古

暮天云尽远山空夜夜西风入汉宫铁笛一声千古恨月明人在女墙中

落叶词

片片飞来总是秋更於何处复添愁自怜枝上无收管却带殷懃出御沟

暮春雨中感怀

囘首郡城东春残碧树中落花千点恨踈雨一帘风白雪侵新鬓归心逐断鸿茫茫事如此何必怨途穷

江寺晚眺

尽日无多事闲行一径隂人归秋寺晚月满夜堂深海阔频生雾城荒远见林青山与华髪空愧百年心

照影

性与儿童异飘蓬二十年照来池上影恰似未生前

世事

世事皆浮云人间几朝暮不知溪上山犹有桃源路

莫恨

寂寞云深地山空叶落时自怜为隐僻莫恨月来迟

昨夜

草堂云去後人境两茫茫忽见青松老翻疑昨夜霜

长安晓发

雨过楼台已禁烟野风吹絮满长安夜来寂寞沙汀下楚水吴云一様看

闻子规

十年已起故乡情客里凄凉不耐听啼到蜀天空有恨水流依旧月还明

自谓

自谓清贫苦那知即是安路从平去好事到口开难松老心长在花红色易残浮生既如许浑作梦中看

宿云山房

缥渺沉虚碧清池见宿云松声临石断山影与泉分芳草经年梦幽禽隔径闻倚栏吟未尽红日又将曛

偶成柬续芸

相看又一春花乱马前尘湖海他乡路烟霞几处人草连闲地远鸟入暮山频多少凄凉事那堪白髪新

铁笛倦长吹

铁笛倦长吹虚空劒寒倚俯仰隂晴天泰山不可视荡桨归白云囘首沧波里人生无百年世事已如此既与荣辱同兴废乃相似春风从何来纷纷竞桃李至士本无心误为诗所使纵步夕照间养性在芳芷天涯一夜杜鹃愁万里行人渡湘水

对梅分韵得堂字

霜风吹短髪值此天气凉行行隂壑中万树皆含芳相对发微咏安用持华觞嗟彼咸平人清风生我肠花非不及时衆鸟何回翔归看两壁间画者犹苍苍抱此幽露姿愿登君子堂

老去

老去厌芳菲思归未得归夕阳溪上树花作去年飞

苕溪舟次

扁舟烟重冷渔蓑两岸人家浸小河芳草自生春自老落花随雨晚风多

送故人之江东

凤城花气浥旌旗又见东风上马时不是灞桥难话别垂杨空折去年枝

丙辰元夜

淡河斜浸月光浮看尽青山更倚楼残烛怕寒元夕夜小栏花影伴人愁

清明

堤上寻春步较迟马嘶芳草燕差池南楼烟雨清明日正是佳人堕泪时

江淮伤感

水流花片湿轻红多少英雄逐晓风三百余年歌管地数声欢怨不相同

江湖小集卷三十五

 

猜你喜欢
  顾卞·唐圭璋
  第九出 移寨·李渔
  第十八出--第三十四出·张凤翼
  蒋序·孙元衡
  ◆马中丞祖常(石田集)·顾嗣立
  九·郁达夫
  第二出 游春·梁辰鱼
  卷二·叶昌炽
  卷四·佚名
  卷八十九·陈元龙
  卷二百八十三·陈廷敬
  卷二十五·康熙
  附录·严有翼
  ●团花凤·沈泰
  47.韦应物:五言古律三首·施蜇存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毛文学直方(聊复轩斐集)·顾嗣立

    直方字静可,建安人。与同邑刘边近道、虞韶以成、虞廷硕君辅并勤著述,工诗文。宋咸淳癸酉,以周礼领乡荐。丙子既革命,当路有荐其才者,直方退然曰:使我得贫室如宪,穷巷如颜,是得天之厚者,安敢求于分之外耶?乃优游闾里,授徒讲学。科

  • 第三十一出 吐衷·陆采

    【满江红前】〔小生上〕一点雄心。拏不定。老来偏热。向林下。浩歌起舞。剑光如雪。功业难描麟阁像。隐居且卧靑山月。猛思量世上不平人。牙关折。太行岭上三尺雪。壮士怀中三尺铁。一朝若遇有心人。出门便与妻儿别

  • 卷407 ·佚名

    文天祥 和中斋韵 功业飘零五丈原,如今局促傍谁辕。 挽首北去明妃泪,啼血南飞望帝魂。 骨肉凋残唯我在,形容变尽只声存。 洪流千古英雄恨,兰作行舟柳作樊。 文天祥 和中斋韵 见说黄沙接五原,飘

  • 卷十四·沈德潜

    ☆周字青士,浙江秀水人。著有《采山堂诗》。○青士隐于市,然能穿穴古今,尤工韵语。朱竹太史极推许之,尝纪其轶事。有郡丞行署,与周为邻。周吟诵彻夜,丞闻其声,亦达旦不寐,恚甚,遣史勾捉,将扑扌失,有士夫救援,得不辱。至今秀水

  • 卷一百八·陈邦彦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一百八目録鳞介类题张道隐太山祠画龙【唐蒋贻恭】题画龙【宋楼钥】毘陵天庆寺观画龙【宋戴复古】画龙【宋刘叔赣】段志坚画龙【元元好问】题家龙溪画龙【元李祁】题陈所翁画龙【元李祁

  • 宋史纪事本末卷九·陈邦瞻

    学校科举之制仁宗庆歴四年三月乙亥诏天下州县立学行科举新法时范仲淹意欲复古劝学数言兴学校本行实诏近臣议于是宋郊等奏教不本于学校事不察于乡里则不能覈名实有司束以声病学者专于记诵则不足尽人材参考众择其便于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三十七·佚名

    废帝郕戾王附录第五十五景泰五年春正月癸丑朔 太上皇帝居南宫○ 帝诣奉先殿 上圣皇太后宫 皇太后宫行礼毕出御奉天殿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行庆贺礼○ 上圣皇太后 皇太后 皇后俱免命妇朝贺○甲寅文武百官朝亲王于奉天门

  • 第一一八札光绪七年八月二日一一三○九-一·佚名

    福建巡抚岑,禁止书差需索札太子少保、头品顶戴、兵部尚书、巡抚部院、一等轻车都尉岑为通行查禁事。照得本部院,奉命渡台,督办防务,不惟备御外侮,举凡害民之人,皆宜随时殄灭,以安民生。兹据经过地方绅民

  • 耶律屋质传·脱脱

    耶律屋质,字敌辇,世系上出自孟父房。资质简约沉静,富有器局与见识,看重对别人的承诺。遇到仓猝间发生的突然事变,能够从容处置,他人无法想象。博学多识,通晓天文。会同年间,任惕隐。太宗崩逝,诸大臣立世宗,太后听说,十分恼怒,派皇

  • 十九年·佚名

    (戊申)十九年大明弘治元年春正月1月1日○朔丙申,上率百官,行望闕禮于昌慶宮,仍賀兩大妃殿。○御明政殿受賀。○進宴于兩殿,又御明政殿,行會禮宴。○冬月,江氷不堅。至是令司宰監副正鄭叔墀伐氷于廣州芚彌、月溪等處。○司憲府

  • 上孟·章世纯

    ○勾践事吴勾践之智也、能下人也、夫越不事吴、吴不能释越矣、故君子谓勾贱为审天极也、且吴与越、同音共律、霸王之气、见于地户、而未知所当也、天其或者遂以越多吴乎或犹将有反焉勾践曰吾终以其北

  •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九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一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二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三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四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五

  • 尊婆须蜜菩萨所集论 第十卷·佚名

    尊婆须蜜菩萨所集论 第十卷尊婆须蜜造符秦罽宾三藏僧伽跋澄等译◎菩萨所集偈品首尊者优婆夷。谟以水道步。寻往作尺蠖行。乃至入有想三昧。更不复见缘能因缘灭有想无想。彼问世尊曰我独流无量不依不能度与我说

  • 卷第二十七·晦翁悟明

    联灯会要卷第二十七 住泉州崇福禅寺嗣祖比丘 悟明 集 青原下第九世 潭州延寿惠轮禅师法嗣 庐山归宗道诠禅师(凡二) 僧问。承闻和尚。亲见延寿来。是否。师云。山前麦熟也未。 僧问。九峰山中。还有佛法也无。师云

  • 历朝华严持验目录·佚名

    南天竺龙树菩萨  天竺世亲菩萨  东晋沙门支法领  晋佛度跋陀罗  于阗般若弥伽薄  宋求那跋陀罗  齐释慧光  魏勒那摩提  魏蜀僧法建  后魏沙门灵辨  僧德圆  后魏安丰王延明  后魏王明干  

  • 乐圃余稿·朱长文

    宋代诗文别集。10卷。朱长文撰。全名为《吴郡乐圃朱先生余稿》。朱氏生平著述丰富,所撰诗、词、赋、辩、表章、杂说凡100卷,号《乐圃集》。南渡后毁于战乱。其从孙朱思裒集遗文得诗163篇、记5篇、序6篇、启7篇、墓志5

  • 重修台湾县志·王必昌

    清鲁鼎梅主修,王必昌总辑。乾隆十七年(1752)书成刊刻。十五卷。分疆域、山水、建置、赋役、学校、祠宇、礼仪、武卫、职官、选举、人物、风土、艺文十三志,每志一卷,惟艺文两卷,外加杂记一卷。本书舆图较旧志简略,山川、风

  • 逃禅词·扬无咎

    原名《补之词》。词别集。南宋扬无咎撰。一卷。无咎,为汉扬子云之后,诸书误“扬”为“杨”,字补之,号逃禅老人,又号清夷长者,清江(今属江西)人。约公元一一三一年前后在世。高宗朝秦桧专权,屡征不赴,人品高洁。所画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