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新版增定本识语

本书初版付印,在民国二十四年之冬。未两载,中日战事起,余自北平避难南下,遵海绕道香港,北至长沙,移住南岳。又经衡阳入广西,经桂林、柳州、南宁,出镇南关,借道越南,去昆明,辗转蒙自、宜良。又离滇经港,变姓名,省亲苏、沪,闭门奉养一岁。又脱身自香港航空飞重庆,卜居成都,先后及六年。并以其间至乐山,至贵州遵义。战事平息,重返肃、沪,又去昆明。归居无锡太湖之滨。不及三年,重辟战乱,只身来香港。先后讫今,计二十有一载矣。奔窜流亡,饥饿穷窘,而此书每携行箧中。偶有所覩记,可以补订原书缺失者,辄以绳头细字,写列书眉。积久得两百五十条左右。约计首卷得五十条,二卷八十条,三卷七十五条,四卷四十五条。起篇幅较大者,为补入《苏代苏厉考》一篇,又补《晏婴卒年考》,《项橐考》,《鸱夷子皮及陶朱公非范蠡化名辨》,《南郭子綦考》凡四篇。改定《越徙瑯琊考》一篇。其他皆零文短札,散入各篇。计有增订改动着,卷一有考辨三,四,五,七,一一,一二,一三,一四,一五,一六,二〇,二一,二七,二八,二九,三〇,共十六篇。卷二有三一,三二,三四,三五,三九,四〇,四一,四二,四三,四四,四五,四六,四七,五〇,五三,五四,五八,五九,六〇,六二,六三,六六,六七,六九,七二,共二十五篇。卷三有七三,八〇,八二,八三,八五,八七,八八,九〇,九二,九四,九五,九六,九九,一〇三,一〇五,一〇八,一一八,一一九,一二〇,一二一,一二二,一二三,一二四,一二六,一二七,亦共二十五篇。卷四有一二八,一二九,一三〇,一三一,一三二,一三四,一三九,一四〇,一四四,一四五,一四六,一四七,一五〇,一五二,一五六,一五九,一六一,一六三,共十八篇。《考辨》四卷凡一百六十三篇,而增损所及,计共八十四篇,,已逾其半。然计其字数,则仅三万余言,占原书分量十之一。而与原书结论大体,则殊无改变,盖仅止于添列例证,补增细节而已。

自来香港,获交英国友人林仰山教授。日军陷大陆,彼适侨寓山东,任教齐鲁大学,入集中营,披颂是书不辍。在港,主持港大东方文化研究院。谈次,知余积年有增订稿。而此书在大陆已绝版,海外亦少流布。乃商由哈佛燕京社斥资为铸新版。二十年来丛碎所得,遂获汇入原书,勒为定本。爰述缘起,兼志谢意,并备详增订篇目,以告读者。书末并增附本书引用书目索引一种,便寻检焉。

一九五六年四月八日钱穆识于香港九龙之新亚书院

猜你喜欢
  列传第四十六·刘昫
  卷二百七十四·列传第三十三·脱脱
  内篇 载文第十六·刘知几
  平定三逆方略卷三十·佚名
  第二十二回 黎园别部·德龄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二十八·佚名
  卷之二百十一·佚名
  ◎英国使馆当场出丑·宣南吏隐
  卷四·陈均
  雍正八年上谕·丁宗洛
  二百四十九 苏州织造李煦奏与曹(兆页)等重修天宁寺佛像摺·佚名
  第三○八简文及批光绪十四年十月二十五日一二一○二--四六·佚名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十二·杜大珪
  伊洛渊源録卷十四·朱熹
  第十九章 远东国际形势·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一齣~第二十齣·谢谠

    第十一齣 鸾俦赏夏【绦都春】〔生上〕池荷展叶。听高枝午蝉奏。风声咽。石竹花香。白玉栏干丝树遮。新篁渐长琅玕节。更楼畔海榴醉缬。数声渔笛。木兰船上。採莲歌接。人皆惜春豔。我爱夏日长。倚风引壶酌。胜对桃李

  • 卷三百七十七 列传一百六十四·赵尔巽

      鲍桂星 顾莼 吴孝铭 陈鸿 鄂木顺额 徐法绩   鲍桂星,字双五,安徽歙县人。嘉庆四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迁中允。九年,典试河南,留学政。十三年,典试江西。十五年,督湖北学政。累迁至内阁学士。十八年,任满,既受代,闻林清之

  • 附錄一 跋·叶隆礼

      契丹國志提要   契丹國志二十七卷浙江鮑士恭家藏本。宋葉隆禮撰。隆禮號漁林,嘉興人,淳祐七年進士,由建康府通判,歷官祕書丞,奉詔撰次遼事為此書,凡帝紀十二卷,列傳七卷,晉降表、宋、遼誓書、議書一卷,南北朝及諸國饋貢

  • ●卷五·姚元之

    ◎竹叶亭杂记董相国文恭公年五十大拜,入直军机,三十余年,见人从无疾声厉色,礼貌之周到,虽于童子亦不肯忽也。而退直入家则性气殊急。出门能谦恭数十年如一日,实亦人所难能也。公鼻中有淤肉闭塞,气不得通。每当严冬,入西华门,扑

  • 卷之一千七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六七六 军机大臣奏查明十至十二月所进书籍错误次数请将总裁等交部察议片·佚名

    六七六 军机大臣奏查明十至十二月所进书籍错误次数请将总裁等交部察议片乾隆四十五年正月初三日查四库全书馆进过书籍,前经奉旨:将指出错误记过之处,每三月查核一次,其总裁错至三次,分校、覆校错至两次者,均着交部察议。其

  • 武延秀传·刘昫

    武延秀,是武承嗣的次子。武则天在位时,突厥首领默啜上言武则天,自己有个女儿,请求和亲。武则天下令:武延秀与阎知微一同前往突厥。打算由武延秀亲自迎娶默啜的女儿为妻。不久,默啜抓了阎知微,入侵赵、定等州,因而武延秀很长时

  • 卷四十七·佚名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礼部志稿>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四十七明 俞汝楫 编奏疏修省疏奏乞囘天弭灾疏成化四年礼部尚书姚夔等言窃见今年自春徂夏天气寒惨风霾阴翳日色无光近一二日来黄雾蔽天昼夜不见星日况今四月

  • 代序三 赤诚相见之独尊·李宗吾

    近人有个李宗吾,四川富顺自流井地方人,看穿世态,明察现实,先后发布《厚黑学》、《厚黑经》、《厚黑传习录》,着书立说,其言最为诙诡,其意最为沉痛。千古大奸大诈之徒,为鬼为蜮者,在李宗吾笔下烛破其隐。  世间学说,每每误

  • 孟子杂记卷三·陈士元

    ○校引【诸书多引孟子校其异者记之】孟轲至梁梁惠王曰叟不逺千里辱幸至敝邑之庭将何以利吾国孟轲曰君不可以言利若是夫君欲利则大夫欲利大夫欲利则庶人欲利上下争利国则危矣为人君仁义而已矣何以利为【史记魏世家】孟

  • 附 录·王充

    《论衡》佚文武王伐纣,升舟,阳侯波起,疾风逆流。武王操黄钺而麾之,风波毕除。中流,白鱼入于舟。燔以告天,与八百诸侯咸同此盟。《尚书》所谓“不谋同辞”也。故曰孟津,亦曰盟津。《尚书》所谓“东至于孟津”

  • 佛説佛母寶德藏般若波羅蜜經卷中·欧阳竟无

      宋西天譯經三藏明教大師法賢奉詔譯   現世品第十二   如母愛[一]子子疾病 當[二]令父母心憂惱 十方諸佛般若生 般若[三]攝受亦復爾.   過現未來三世佛 徧十方界亦復然 皆從佛母般若生 衆生心行無不攝

  • 御制拣魔辨异录卷五·雍正

    魔忍曰。佛果曰。不疑言句。是为大病。岩头曰。大统纲宗中事。先须识句。而风穴又教人体究言句如此。近代老宿。一槩斥绝言句。将使天下学者以墙壁瓦砾为师乎。夫墙壁瓦砾。真可师也。但学者不知。奈何绝言句哉。文殊

  • 卷第三十三·普瑞

    华严悬谈会玄记卷第三十三苍山再光寺比丘 普瑞集疏牟尼说法蕴等者蕴是藏义具有八万四千今云八十千者唯有八万举其大数耳。钞长行释云下有二义初色摄八万法阴言法阴者阴亦是藏义此正同评家二有说下行阴摄八万法藏若

  • 金刚般若经疏记会编科文·行策

    嘉兴大藏经 金刚般若经疏论纂要刊定记会编金刚般若经疏记会编科文○纂要疏文分(三)初标题目(二)初经疏名题二作者嘉号二叙宗旨(二)初叙赞经旨(二)初通明起教之缘(二)初明迷真起妄(二)初真空二妄有二明习妄流转二别

  • 乌托邦·托马斯·莫尔

    16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作。全名为《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书》。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托马斯·莫尔著。1516年出现。“乌托邦”是拉丁文“utopia”的音译,意为“乌有之乡

  • 灵宝毕法·钟离权

    内丹炼养经典。三卷。五代钟离权撰,吕岩传。约成书于五代后汉时期。钟离权,字云房,号正阳子,一号和谷子。生卒籍贯不详。据《神仙传》言钟离权京兆咸阳人(或谓燕台人)。仕汉为将军,兵失利后遁于终南山。遇东华帝君王

  • 建炎进退志·李纲

    四卷,南宋初年名相李纲撰。该书主要记载作者于宋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前后仅七十五日的宰相经历,尤详于其时南宋朝廷内部的政治斗争以及对金军防御做战的筹划等。本整理本以《四库全书》本为底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