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下
○诗有六病例
一曰龃龉病。二曰长撷腰病。三曰长解镫病。四曰丛杂病。五曰形迹病。六曰反语病。
龃龉病一。一句除第一字及第五字,其中三字同上声及去、入声也。平声都不为累,若犯上声,其病重于上尾;若犯去、入声,其病重于鹤膝。上官仪所谓“犯上声是斩形”也。
长撷腰病二。每一句上下两字之腰无解镫相间。上官仪诗:“曙色随行漏,早吹入繁笳。”
长解镫病三。第一、第二字义相连,第三、第四字义相连。上官仪诗:“池牖风月清,闲居游客情。”
丛杂病四。上句有“云”,下句有“霞”;次句有“风”,下句有“月”。沈休文诗:“寒瓜方卧垅,秋菰正满陂。紫茄纷烂熳,绿芋郁参差。”“瓜”、“菰”、“茄”、“芋”同是草类,是丛杂也。
形迹病五。篇中胜句清词,其意涉忌讳者是也。
反语病六。篇中正字是佳词,反语则深累。鲍明远诗:“伐鼓早通晨”。“伐鼓”则正字,反语则反字。
○句有三例
一句见意,“股肱良哉”是也;两句见意,“关关瞧鸠,在河之洲”;四句见意,“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诗有二格
诗意高谓之格高,意下谓之格下。古诗“耕田而食,凿井而饮。”此高格也。沈休文诗:“平生少年日,分手易前期。”此下格也。
○犯病八格
一曰支离病。二曰缺偶病。三曰落节病。四曰丛木病。五曰相反病。六曰相重病。七曰侧对病。八曰声对病。
支离病一。五字之法,切须对也,不可偏枯。诗曰:“春人对春酒,芳树间新花。”
缺偶病二。诗中上句引事,下句空言也。诗曰:“苏秦时刺股,勤学我便登。”
落节病三。一篇之中,合春秋言是犯。《咏春诗》曰:“菊花好泛酒,榴花好插头。”
丛木病四诗句中皆有木物也。诗曰:“庭梢桂林树,檐度苍梧云。”
相反病五。诗中两句相反,失其理也。诗曰:“晴云开远野,积雾掩长洲。”
相重病六。诗意并物色重叠也。诗曰:“驱马清渭滨,飞镳犯夕尘。川波张远盖,山日下遥轮。”
侧对病七。凡诗字体全别,其义相背。诗曰:“桓山分羽翼,荆树折枝条。”
声对病八。字义全别,借声类对。诗曰:“疏蝉高柳谷,桂茑隐松深。”
○诗有九格
一曰重叠用事格。二曰上句立兴,下句是意格。三曰上句立兴,下句是比格。四曰上句体物,下句状成格。五曰上句体时,下句状成格。六曰上句体事,下句意成格。七曰句中比物成意格。八曰句中叠语格。九曰句中轻重错谬格。
重叠用事格一。诗曰:“净宫连博望,香刹对承华”是也。
上句立兴,下句是意格二。诗曰:“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是也。
上句立兴,下句是比格三。诗曰:“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是也。
上句体物,下句状成格四。诗曰:“朔风吹飞雨,萧萧江上来”是也。
上句体时,下句状成格五。诗曰:“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辉”是也。
上句体事,下句意成格六。诗曰:“虽无玄豹姿,终隐南山雾”是也。
句中比物成语意格七。诗曰:“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是也。
句中叠语格八。诗曰:“既为风所开,还为风所落”是也。
句中轻重错谬格九。诗曰:“天子忧征伐,黎民常自怡”是也。
○诗有三得
一曰得趣。二曰得理。三曰得势。
得趣一。谓理得其趣,咏物如合砌,为之上也。诗曰:“五里徘徊鹤,三声断续猿。如何俱失路,相对泣离樽”是也。
得理二。谓诗首末确语,不失其理,此谓之中也。诗曰:“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是也。
得势三。诗曰:“孟春物色好,携手共登临。放旷丘园裹,逍遥江海心。”
○诗有六义
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风一。风者,讽也,谓体一国之风教。有王都之风,有诸侯之风。
赋二。赋者,布也。象事布文,错杂万物,以成其象,以写其情。”
比三。比者,各令取外物象以兴事。
兴四。兴者,立象于前,然后以事喻之。
雅五。雅者,正也,当正其雅,言语典切为雅也。
颂六。颂者,容也。欲续其初,尝为颂之也。
猜你喜欢 卷五百九十七·彭定求 跋·李渔 第九出 媒间·李渔 ●卷三·张德瀛 乙集第八·钱谦益 道园遗稿卷四·虞集 她怕他说出口·徐志摩 卷一百二·徐世昌 卷341 ·佚名 古乐苑衍録卷二·梅鼎祚 卷三百二十六·曹学佺 卷四百四十四·佚名 傅序·林朝崧 五集 三卷·钱德苍 第十三出 李婆送聘·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