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下

○诗有六病例

一曰龃龉病。二曰长撷腰病。三曰长解镫病。四曰丛杂病。五曰形迹病。六曰反语病。

龃龉病一。一句除第一字及第五字,其中三字同上声及去、入声也。平声都不为累,若犯上声,其病重于上尾;若犯去、入声,其病重于鹤膝。上官仪所谓“犯上声是斩形”也。

长撷腰病二。每一句上下两字之腰无解镫相间。上官仪诗:“曙色随行漏,早吹入繁笳。”

长解镫病三。第一、第二字义相连,第三、第四字义相连。上官仪诗:“池牖风月清,闲居游客情。”

丛杂病四。上句有“云”,下句有“霞”;次句有“风”,下句有“月”。沈休文诗:“寒瓜方卧垅,秋菰正满陂。紫茄纷烂熳,绿芋郁参差。”“瓜”、“菰”、“茄”、“芋”同是草类,是丛杂也。

形迹病五。篇中胜句清词,其意涉忌讳者是也。

反语病六。篇中正字是佳词,反语则深累。鲍明远诗:“伐鼓早通晨”。“伐鼓”则正字,反语则反字。

○句有三例

一句见意,“股肱良哉”是也;两句见意,“关关瞧鸠,在河之洲”;四句见意,“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诗有二格

诗意高谓之格高,意下谓之格下。古诗“耕田而食,凿井而饮。”此高格也。沈休文诗:“平生少年日,分手易前期。”此下格也。

○犯病八格

一曰支离病。二曰缺偶病。三曰落节病。四曰丛木病。五曰相反病。六曰相重病。七曰侧对病。八曰声对病。

支离病一。五字之法,切须对也,不可偏枯。诗曰:“春人对春酒,芳树间新花。”

缺偶病二。诗中上句引事,下句空言也。诗曰:“苏秦时刺股,勤学我便登。”

落节病三。一篇之中,合春秋言是犯。《咏春诗》曰:“菊花好泛酒,榴花好插头。”

丛木病四诗句中皆有木物也。诗曰:“庭梢桂林树,檐度苍梧云。”

相反病五。诗中两句相反,失其理也。诗曰:“晴云开远野,积雾掩长洲。”

相重病六。诗意并物色重叠也。诗曰:“驱马清渭滨,飞镳犯夕尘。川波张远盖,山日下遥轮。”

侧对病七。凡诗字体全别,其义相背。诗曰:“桓山分羽翼,荆树折枝条。”

声对病八。字义全别,借声类对。诗曰:“疏蝉高柳谷,桂茑隐松深。”

○诗有九格

一曰重叠用事格。二曰上句立兴,下句是意格。三曰上句立兴,下句是比格。四曰上句体物,下句状成格。五曰上句体时,下句状成格。六曰上句体事,下句意成格。七曰句中比物成意格。八曰句中叠语格。九曰句中轻重错谬格。

重叠用事格一。诗曰:“净宫连博望,香刹对承华”是也。

上句立兴,下句是意格二。诗曰:“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是也。

上句立兴,下句是比格三。诗曰:“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是也。

上句体物,下句状成格四。诗曰:“朔风吹飞雨,萧萧江上来”是也。

上句体时,下句状成格五。诗曰:“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辉”是也。

上句体事,下句意成格六。诗曰:“虽无玄豹姿,终隐南山雾”是也。

句中比物成语意格七。诗曰:“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是也。

句中叠语格八。诗曰:“既为风所开,还为风所落”是也。

句中轻重错谬格九。诗曰:“天子忧征伐,黎民常自怡”是也。

○诗有三得

一曰得趣。二曰得理。三曰得势。

得趣一。谓理得其趣,咏物如合砌,为之上也。诗曰:“五里徘徊鹤,三声断续猿。如何俱失路,相对泣离樽”是也。

得理二。谓诗首末确语,不失其理,此谓之中也。诗曰:“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是也。

得势三。诗曰:“孟春物色好,携手共登临。放旷丘园裹,逍遥江海心。”

○诗有六义

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风一。风者,讽也,谓体一国之风教。有王都之风,有诸侯之风。

赋二。赋者,布也。象事布文,错杂万物,以成其象,以写其情。”

比三。比者,各令取外物象以兴事。

兴四。兴者,立象于前,然后以事喻之。

雅五。雅者,正也,当正其雅,言语典切为雅也。

颂六。颂者,容也。欲续其初,尝为颂之也。

猜你喜欢
  卷五百九十七·彭定求
  跋·李渔
  第九出 媒间·李渔
  ●卷三·张德瀛
  乙集第八·钱谦益
  道园遗稿卷四·虞集
  她怕他说出口·徐志摩
  卷一百二·徐世昌
  卷341 ·佚名
  古乐苑衍録卷二·梅鼎祚
  卷三百二十六·曹学佺
  卷四百四十四·佚名
  傅序·林朝崧
  五集 三卷·钱德苍
  第十三出 李婆送聘·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陈垲·唐圭璋

      垲字子爽,号可斋,三山(今福州)人,寓居崇德。历江西安抚使、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副使、户部、工部侍郎、兵部尚书、湖南安抚使、提举太平兴国宫、加端明殿学士。咸淳四年(1268)卒,谥清毅。有可斋瓿藁二十卷,不传。宋史理宗纪

  • 卷一百九十六·列传第八十三·忠义四·宋濂

        ◎忠义四   普颜不花,字希古,蒙古氏。倜傥有大志。至正五年,由国子生登右榜进士第一人,授翰林修撰,调河南行省员外郎。十一年,迁江西行省左右司郎中。蕲黄徐寿辉来寇,普颜不花战守之功为多,语在《道童传》。

  • ●卷十一·徐梦莘

      政宣上帙十一。   起宣和四年十月二十三日戊申,尽十一月二十七日壬午。   二十三日戊申宣抚司檄进兵刘延庆议入燕之策郭药师献谋捣虚取之。   是日萧干营於十里外以控我军由是逗留未得进宣司檄曰:大军至良乡

  • 卷第九十一·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晋纪十三〔起屠维单阏(己卯),尽重光大荒落(辛巳

  • ●丙编·姜侠魂

    ◎辛亥武汉赤十字会日记十一月初六日。赤十字会会长张竹君女士,在张园演说云:余自九月初三起程,初七到汉。时值两军开仗。到埠时,船主宣言,北军现攻武昌,所有泊近汉口各轮,均须远离。船中搭客须即登岸,因该轮须退出六十里外云

  • 卷之五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五 列传二百五十五·纪昀

    列传元 【九】○元九严实【忠济忠嗣】 刘通 岳存王玉汝刘伯林【黑马 元振 元礼】郭宝【玉德海侃】 石天 应严实刘通岳存王玉汝刘伯林郭宝玉石天应△严实严实字武叔泰安长清人志气豪放不治生产喜交结施与落魄里社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十八·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司马文正公光墓志铭范镇公讳光字君实自儿童凛然如成人至既没其家得遗奏八纸上之皆手扎当世要务(已上墓志全文悉取苏文忠公所撰司马公行状惟删出行状所载公论交址贡异兽 苏辙举直言及经畧安抚使便冝从事非

  • 卷之八十五·祁韵士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八十五 传第六十九 固山贝子车凌敦多布列传【後授扎萨克】 车凌敦多布青海和硕特人姓博尔济吉特扎萨克亲王察罕丹津从弟曾祖瑚噜木什为顾实汗第七子有子四长根扎次哈坦巴

  • 卷之十二·祁韵士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十二表第十二西藏部【康熙五十九年大军定藏以驻藏大臣辖之不丗旗世爵五一现停袭】扎萨克镇国公今袭辅国公辅国公今定世袭一等台吉一等台吉今袭辅国公扎萨克一等台吉扎萨克一

  • 卷一百八十七·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八十七 朱批李玉鋐奏摺 雍正八年五月初二日福建按察使【臣】李玉鋐谨 奏本年三月初四日福建将军【臣】阿尔赛传【臣】至署宣 旨福建按察使李玉鋐进摺交大学士蒋廷锡转奏钦 此随望 阙叩头

  • 桓公·桓公十年·左丘明

    【经】十年春王正月,庚申,曹伯终生卒。夏五月,葬曹桓公。秋,公会卫侯于桃丘,弗遇。冬十有二月丙午,齐侯、卫侯、郑伯来战于郎。【传】十年春,曹桓公卒。虢仲谮其大夫詹父于王。詹父有辞,以王师伐虢。夏,虢公出奔虞。秋,秦人纳芮

  •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十(之二)·子璇

    长水沙门子璇集二正明现境十。一因所因执二。一约其所解。阿难当知。是善男子。穷诸行空于识还元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 行阴虽尽已灭生灭。返识循元未归寂灭。故云精妙未圆。以识未破。正在细生灭故。精妙即精

  • 大乘庄严经论 第十二卷·无著

    大乘庄严经论 第十二卷无著菩萨造大唐天竺三藏波罗颇蜜多罗译功德品第二十二释曰。已说菩萨诸觉分。次说菩萨诸功德。偈曰舍身及胜位  忍下亦长勤不味不分别  六行说希有释曰。此偈显示行希有。檀行者。若

  • 桂故·张鸣凤

    广西地方志。明张凤鸣撰。八卷。凤鸣有《桂胜》已著录。张氏世居粤西,熟知山水,留心桂事,故于万历十三年(1585)纂成桂故、桂胜十二卷,其后八卷即为是编。约一万三千字。卷首有序。凡郡国、官名、先政、先献、游寓、杂志六

  • 阿丽思中国游记·沈从文

    长篇小说。沈从文著。1928年上海新月书店出版。分上下两卷。这是一部长篇童话小说。阿丽思写信给兔子约翰·傩喜先生,相约一起去游览中国。事前约翰·傩喜先生弄到一本《中国旅行指南》,知道了中国的一些情况,如住旅

  • 楹联丛话全编·梁章钜

    《楹联丛话全编》是“联话”体的创始人梁章钜父子所作全部联话的合集。包括以下四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楹联丛话》十二卷、《楹联续话》四卷、《楹联三话》二卷,均为清梁 章钜编;《楹联四话》六卷,是梁章钜的第三子梁恭

  • 普贤菩萨行愿王经·佚名

    亦称《普贤愿经》。佛教经典。一卷。偈颂体。内容系颂赞普贤菩萨十大行愿:一、敬礼诸佛;二、称赞如来;三、广修供养;四、忏悔业障;五、随喜功德;六、请转法轮;七、请佛住世;八、常随佛学;九、恒顺众生;十、普皆回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