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三六 高三分院

廿三日那天从黎明到下午三点钟(这时间是当时向旁人探问才知道的,我身上没有表),为时不能算久,但是在我却好像过了好久的时候,因为带着一对“半瞎”的眼睛,拖着一双没有带子的皮鞋,下身穿着一条没有裤带常常下落的里裤,踯躅兜转了无数次的楼梯,天井,走廊;走廊,天井,楼梯!到了下午三点钟左右,我又由囚室里被提了出来,和章先生史女士同被几个巡捕和法院的法警押到高三分院去。将押出门的时候,史女士先走,我和章先生随在后面,有个法国人用手铐把我的右手臂和章先生的左手臂套在一起,把锁锁上,所以我们两个人不得不并排走。套手铐也是我生平第一次的经验。我突然被套上手铐的刹那间,在脑际所闪过的奇特的感觉,和第一次打手印时一样,觉得这是使我不胜愤怒的侮辱,但想我所以受到这样的侮辱是因为我努力参加救国运动,我应该把这愤怒转变为继续奋斗的力量。我一面这样想着,一面昂首挺起胸膛大踏步走——虽则脚上拖着没有带子的皮鞋,大踏步是格外费力的。捕房离法院很近,不过离开几家的路。我们出了捕房的大门,走过一段马路就到了法院。在马路上走的时候,前后拥着巡捕和法警,还有外国侦探,路人都停住脚,用奇异的眼光看着我们。我们到法院后,和史女士同到待审室里面去。往待审室上楼梯的时候,已有亲友数十人在旁拥聚着等候我们。我们进了待审室后,我和章先生的手铐被开了锁,脱了下来。待审室外面还有一个房间连着,那里有几个法警是被派来监视我们的,但是他们都已知道我们是为着主张团结救国而犯罪的,对于我们表示着很恳切的同情,说“你们的意思,做中国人的谁不赞成!”法警室的外面便是走进法庭的走廊,门是常常关着,偶然开一下,便有亲友们在外面伸着头遥望着,可是我们还不能见面谈话。他们送进来一包水果和饼干,我们三个人这时都觉得饿了,便吃了一些。在这待审室里,我们三个人都可以随便谈话,各人彼此告诉了前一夜被捕的经过。他们两位都是在深夜三点钟左右被捕的。我们三个人都住在法租界,所以都被捕到法捕房来。等一会儿,由外面传进的消息,说前一夜在公共租界被捕的沈章王沙四先生于当日上午十点钟经高二分院开审后,于当天十二点钟即由各人的律师保了出来。我们听了,都觉得快慰。正谈论间,法警室的门又偶然开了一下,章先生瞥见沈先生在门外笑着举手向我们招呼,章先生即对我们笑着欢呼:“沈先生来了!沈先生来了!”我赶紧转眼看时,门又关了,我虽看不见沈先生,但是想到沈先生自己午后才被保出,就不顾劳瘁地跑来看我们,是很可感的。

我们三个人等到四点多钟才开庭。张志让和唐豪两律师代表章先生史女士辩护,孙祖基律师代表我辩护。先由待审室里提史女士去问,其次提章先生,最后提到我。出席的除一个审判长,两个推事,一个检察官,和一个书记官外,还有一个代表法捕房的律师(中国人)。公安局方面也有一个律师代表出席。我在庭上坦白承认我是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的执行委员之一,因为我深信参加救国运动既是光明磊落的事情,用不着隐瞒。此外审判长对于我的问话,总结起来不外两点:一是我和共产党有无关系;二是我有没有参加煽动上海日本纱厂罢工。关于第一点,他们所根据的,是我和沈钧儒、章乃器、陶行知诸先生共同公开发表的小册子,名叫《团结御侮的最低条件和要求》,和毛泽东批评这个小册子的公开发布的印刷品。这小册子里所主张的是全国团结,一致对外,有原文可按,这里用不着多说;我们公开发表了主张,谁都可以看,谁都可以批评。检察官当庭就认为这不能作为犯罪的证据。关于第二点,我所做的只是捐了一天的薪水所得,救济在日本纱厂里过牛马生活、罢工后饥寒交迫的中国同胞!就是和我们毫无个人关系的法捕房律师,也当庭宣称,捕房政治部曾经把所搜去的印刷品研究一番,觉得只是爱国的文字,一点没有犯罪的证据,所以不允许公安局移提(即引渡)。结果我们三个人都“责付”律师保出,再交铺保;规定史女士一家铺保,我和章先生各人须有两家铺保。于是我们便于当夜八点钟左右由律师保了出来。

后来有一位青年好友在他给我的一封信里,有一段描写当时的情景:

自从先生的不幸案件发生后,我仅看过你一面。那就是在这事件发生后的当天晚上。当那特区法庭准予保释的消息传出时,鹄立门外静候审判消息的我们,原来每一个脸上呈现着忧虑与焦急的样子,顿时变成了欣慰的神情。你就在那数十亲友的庆幸欢笑的声中,走出法庭。我被兴奋的情绪激动着,几乎要流下热泪来。谁预料到第二天你又再度被押呢?

“再度被押”的情形,下面再谈,且说我出法庭后,就被一部分朋友拥进汽车,直驱觉林去吃晚饭。我这时还带着“半瞎”的眼睛,拖着没有带子的皮鞋,领和领带也没有,大家都说我的面孔瘦了好多,面色也憔悴得很,我想这时的形态也许很像上海人所谓“瘪三”了!沈钧儒先生也赶了来,跑进来一见着就两手紧握着我的两臂摇摆,几乎要把我揽抱起来,笑眯眯地好像惊呼似地叫着我的名字,并对我的面孔仔细打量着。他的那样热诚和挚爱的音容,是我永远不能忘却的。我看着他的那样满面焕发着的光彩,活泼泼的举动,自己竟不免觉得惭愧起来,因为我自己失眠了一夜,劳顿了一天,这时实在感到疲乏,虽则精神上是怪兴奋的。

这夜我回家好好地洗个澡,很舒适地睡了一夜。

猜你喜欢
  卷二十六·本纪第二十六·柯劭忞
  卷三十三 前秦録一·崔鸿
  ●卷十八·陶宗仪
  班马异同卷十四·倪思
  路史卷十四·罗泌
  通志巻一百二下·郑樵
  衡阳献王陈昌传·姚思廉
  吴遵世传·李延寿
  渔阳王高绍信传·李延寿
  赵葵传·脱脱
  李汉琼传·脱脱
  胡应麟传·张廷玉
  神英传·张廷玉
  括苍刋本序·吴师道
  216.张世杰死守厓山·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仙伯归家}·佚名

    『生』【水底鱼儿】 十里行程,路远人惊;一来又一去,行路都疼。劳历受艰辛,那是奔波命。行尽山共岭,过尽大市城。【前调】 心急如箭天到那霎时。山岭又高祇,草莉加身。来时是冬节,返去是春天。『合』见景思形,追忆伊前情,曾共

  • 韵语阳秋卷十八·葛立方

    宋 葛立方 撰余尝谓知人虽尧帝犹以为难而杜子美之曾老姑乃能知唐太宗于侧微之时识房杜軰于贱贫之日子美载其语云向窃窥数公经纶亦俱有次问最少年虬髯十八九子等成大名皆因此人手噫一何异耶唐史载王珪微时母李氏尝云

  • 第二幕·田汉

    午后二时。刘振声之家,刘凤仙居室,锦帐低垂。〔刘振声之另一女弟子刘芸仙由右门轻轻登场,至榻前略掀帐子,唤刘凤仙起床。刘芸仙 姐姐,姐姐,起来呀。刘凤仙 (在床上闭着眼睛答应)唔。刘芸仙 起来呀,先生叫你起来吊嗓呀。刘凤

  • 名山藏卷之九十二·何乔远

    晋江何乔远譔臣林杂记(二)◆臣林杂记(二)石亨曹钦陆炳○石亨石亨渭南人方面丰躯美髯及膝从侄彪髯亦过脐其伟如亨尝相从酒肆相工见之曰方今平世安得两侯亨家世宽河卫指挥佥事其伯父岩亡子亨得嗣虽不学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五·佚名

    嘉靖十六年十月丁未朔○己酉巡按广西御史诸演劾镇守两广总兵官安远侯柳珣分守浔梧左参将孙继武武备不设致弩滩残夷劫营杀掠请治以法诏革继武回原卫听勘珣方有事安南令用心镇守以图后功○庚戌代府乐昌等王聪涓等奏举代

  • 卷之五百三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七八○ 两广总督巴延三奏遵旨查办《天元玉历祥异赋》等书情形折·佚名

    七八○ 两广总督巴延三奏遵旨查办《天元玉历祥异赋》等书情形折乾隆四十六年四月十五日两广总督臣觉罗巴延三跪奏,为恭奉谕旨事。乾隆四十六年四月初八日臣于途次承准尚书 额驸 公福隆安字寄,乾隆四十六年二月初四日奉

  • 平定两金川方略艺文一·阿桂

    平定两金川铙歌十六章【谨序】大 学 士【臣】于敏中定西将军阿桂以乾隆乙未十二月尽得金川之地遂进兵围噶拉依贼巢丙申二月四日克之获逆酋索诺木暨其兄弟属党槛车献俘越八日露布驰达行在上适以告功珠丘礼成驻蓟州之

  • 兰陵王高长恭传·李延寿

    兰陵武王高长恭,又名孝馞,文襄帝的第四子。多次升迁,官至并州刺史。突厥的军队攻入晋阳,他率兵奋力抗击。芒山一役失败,长恭为中军。他率领五百骑兵再次冲入北周的军队,进至金墉城下,被周军包围,形势十分危急。城上的守兵不认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五·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五 洪武二十三年冬十月己未朔,享太庙。 擢陕西道监察御史陈宗礼为户部左侍郎。 先是,钞法既行岁久,有昏软者,因置例钞库,听民换易,官收朱墨费三十之一。然细民利新钞,非昏软者亦揉烂以易新者,上闻,

  • 辩施第三十七·佚名

    夫山皋非为鸟植林,林茂而鸟自栖之;江湖非为鱼凿潭,潭深而鱼自归之;处世非为人积财,财积而人自依之。非其所招,势使然也。怀璧之子,未必能惠,而人竞亲者,有惠人之资也;被褐之士,性能轻财,而皆疏之者,无惠人之资也。今富而俭吝,犹见亲

  • 提要·刘玉汝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三 诗缵绪        诗类 提要 【臣】等谨案诗缵绪十八卷元刘玉汝撰玉汝始末未详惟以周霆震石初集考之知其为庐陵人字成之尝举乡贡进士所作石初集序末题洪武癸丑则明初尚存也此书诸

  • 卷一百四·佚名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三十之二何以故?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等。应作是念。如来昔住菩萨位时。常勤修学般若波罗蜜多及静虑精进安忍净戒布施波罗蜜多故。证得无上正等菩提。如来昔住菩萨位时。常勤安住内空及外空内外空

  • 三十六、路逢达道·慧开

      五祖曰:“路逢达道人,不将语默对。”且道:“将甚么对?”   无门曰:若向者里对得亲切,不妨庆快。其或未然,也须一切处着眼。   颂曰:路逢达道人,不将语默对,拦腮劈面拳,直下会便会。

  •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玄奘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摄决择分中声闻地之四复次诸智光明有五胜利。一能于所知灭一切闇。二能以世间出世间功德适悦摄受所依止身。三能正观见所未见义。四能于现法与第一乐。五能身坏后与第一趣。复次由

  • 卷第九·佚名

    阿毗昙八犍度论卷第九迦旃延子造符秦罽宾三藏僧伽提婆共竺佛念译智犍度第三五跋渠颂曰。八种有五处  知他人心智若能修行智  相应最在后阿毗昙八道跋渠第一八十种智  择恒在前  诸相应觉世见无漏又世尊言。八

  • 鬻子注·逄行珪

    《汉书·艺文志》著录《鬻子》二十二篇,而南朝梁庾仲容《子钞》、唐马总《意林》所录仅六篇,隋唐宋三《志》则均作一卷。今传本为一卷十四篇,有唐逄行珪注;行珪曾官华州郑县尉,唐高宗时人。

  • 瑜伽师地论释·最胜子

    全一卷。最胜子等诸菩萨造,玄奘译。又称瑜伽论释。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册。为瑜伽师地论最古之注疏。最胜子(梵Jinaputra ,音译作辰那弗多罗),系佛陀入灭后一千一百年之北印度钵伐多国人,投于护法之门下,为唯识十大论师之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