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二。恩叙七

同治五年十月二十一日本处奏:军机处行走满、汉章京,查同治二年保奏之后,已逾三年。臣等留心察看,择其资格较深、办事勤奋者数员,公同酌拟。理藩院员外郎崇缮、奎绶,均请作为候补郎中,遇有本衙门满洲、蒙古题选咨留郎中缺出,尽先奏补。理藩院即补主事续昌,请俟补主事后,作为员外郎,遇有本衙门满洲、蒙古题选咨留员外郎缺出,尽先奏补。礼部主事裕长,请作为候补员外郎,遇有本衙门题选咨留员外郎缺出,尽先奏补。吏部候补主事靳邦庆,请遇有本部主事缺出,无论题选咨留,即行奏补。户部主事李廷箫,请俟补员外郎后,遇有本部郎中缺出,无论题选咨留,即行奏补。吏部候补主事史崧秀,前于江宁红旗报捷案内保奏,俟补缺后,以员外郎无论题选咨留,遇缺即补。此次拟请遇有本部主事缺出,无论题选咨留,即行奏补,俟补缺后,仍归原保以员外郎无论题选咨留,遇缺即补。礼部员外郎徐景轼,请遇有本部郎中缺出,无论题选咨留,即行奏补。谨奏。奉旨:依议。

又片奏:缮办汉档告竣,所有派出总校之内阁典籍江人镜、刑部主事徐用仪,总司校对,颇为详慎,自应量予鼓励。恳恩准令江人镜作为候补侍读,遇有缺出,即行奏补。徐用仪俟题补员外郎后,遇有本部郎中缺出,不论题选咨留,即行奏补。谨奉。奉行:江人镜著作为候补侍读,遇有缺出,即行奏补。徐用仪著俟题补员外郎后,遇有本部郎中缺出,不论题选咨留,即行奏补。

六年正月二十三日谕:朕奉慈安皇太后、慈禧皇太后懿旨,恭亲王首赞枢廷,于今六年,小心谨慎,夙夜勤劳,克尽匡襄,深资辅翼,著交宗人府从优议叙。吏部尚书文祥、户部尚书宝、都察院左都御史汪元方,同心赞画,勤慎和衷,均著交部议叙。

十二月初六日谕:本日引见御史之工部郎中朱智,著即注销御史开缺,以五品京堂候补。

七年七月十一日谕:昨据李鸿章奏,歼除捻逆,直、东一律肃清。军机大臣恭亲王等,赞理机务,听夕慎勤,今幸大功告成,自应量子奖叙。恭亲王、文祥、宝、沈桂芬,均著赏加二级。军机章京等夙夜趋公,承书谕旨,亦属著有微劳,著恭亲王等分别奏清奖励,候旨施恩。

十七日本处奏:此次办理清字档案,臣等派军机章京候补侍读内阁中书额图珲、候选道内阁侍读文海总司校对,尚属详慎,自应量子奖励。额图珲请赏加四品衔,文海曾由国史馆保奏以道员不论双唯月遇缺前先选用,请仍以道员不论双月归捐班一缺后,在任即选。谨奏。奉旨:额图珲著赏加四品衔,文海著仍以道员不论双单月归捐班一缺后,在任即选。

十八日谕:昨因捻逆荡平,红旗报捷,降旨令恭亲王等将满、汉军机章京等分别保奖,兹据开单具奏、该军机章京等行走有年,缮写渝旨,听夕从公,均届著有微劳,自应量予恩施,以示鼓励。专用道员户部缎匹库郎中增寿,著俟简放道员后,遇有盐运使缺出,提奏蓝翎。户部银库员外郎瑞廉,著赏换花翎。户部颜料库员外郎英廉,著赏戴花翎。内阁侍读庆裕,著以道员不论双单月归升班后,在任即选。工部郎中昆玉,著赏加盐运使衔。内阁候补侍读额图珲,著俟补缺后,以知府不论双单月归选班先在任即选。蓝翎内阁侍读文海,著赏换花翎。理藩院员外郎续昌,著赏戴蓝翎。工部员外郎额哲克,著赏戴蓝翎。内阁贴写中书本贵,著以实缺中书不计旗分,遇缺即行奏补。礼部郎中三德,著赏戴蓝翎。吏部笔帖式春岫,著俟题升主事后,遇有本部员外郎缺出,无论题选咨留,尽先即补。内阁候补中书尚德,著以实缺中书,不计旗分,遇缺即行奏补。理藩院主事玉春,著遇有本院员外郎缺出,无论题选咨留,即行补用。员外郎志文,著赏加知府衔。内阁蒙古中书丰绅泰,著赏加五品衔。刑部额外主事增林,著赏加员外郎衔。理藩院郎中崇缮,著赏加四品衔。盐运使衔理藩院郎中奎绶,著赏换按察使衔。员外郎英贵,著赏加四品衔。礼部员外郎裕长,著赏加道衔。太常寺卿郑锡瀛,著赏加二品顶戴。内阁侍读学士朱学勤,著以三品京堂开列在前。鸿胪寺少卿朱智,著以四品京堂开列在前。蓝翎工部郎中蒋继洙,著赏换花翎。内阁典籍候补侍读江人镜、刑部员外郎周瑞清,均著赏戴花翎。刑部员外郎夏献云,著俟补郎中后,以道员分发省分,归候补班前补用。吏部主事靳邦庆,著遇有本部员外郎缺出,无论题选咨留,即行奏补。工部员外郎杜来锡,著俟补郎中后,作为历俸期满。户部员外郎李廷箫,著赏加道衔截取知府。户部郎中冯柏年,著俟补知府后,以道员在任尽先即补。刑部员外郎徐用仪,著赏戴花翎。吏部主事史崧秀,著俟补员外郎后,以本部郎中,无论题选咨留,遇缺即补。礼部郎中徐景轼,著俟截取知府得缺后,以道员在任候补截取知府。户部郎中方熊祥,著俟补知府后,以道员在任候补。户部主事叶衍兰,著赏加三品衔。兵部候补员外郎萧庭滋,著作为本部候补郎中,尽先即补。候补主事吴国杰,著遇有本部主事缺出,无论题选咨留,即行奏补。候补员外郎金曰修,著以本部员外郎,无论题选咨留,即行奏补。记名御史礼部员外郎梁僧宝,著俟补御史后,仍遇有应升缺出,保送带领开列在前。前刑部员外郎裴季芳,著俟服阕后,免选员外郎,以知府分发省分,归候补班补用。前刑部员外郎沈淮,著赏加四品衔。

二十二日本处奏:军机章京内阁典籍江人镜,经臣等保奏,奉旨作为候补侍读,遇有缺出,即行奏补。兹查有内阁侍读方浚师升任广东雷琼遗缺道,所遗一缺,据内阁行查吏部转据咨覆,应由臣等援案奏补。相应请旨,将江人镜补授内阁侍读。谨奏。奉旨:依议。

十月初八日谕:军机大臣吏部左侍郎沈桂芬,著加恩在紫禁城内骑马。

十九日谕:军机大臣署礼部左侍郎李鸿藻,著加恩在紫禁城内骑马。

八年十月十九日谕:军机大臣吏部尚书文祥,病逾匝月,尚未就痊,实深廑系。著派御医王继武前往诊视,并赏给人参八两,以资调理。

十一月二十四日本处奏:军机处行走满、汉章京,查同治五年保奏之后,已逾三年。臣等留心察看,择其资格较深、办事勤奋者数员,公同酌拟。内阁中书本贵、尚德,均请作为候补侍读,遇有侍读缺出,尽先奏补。礼部郎中三德,请加道衔。理藩院员外郎玉春,请遇有本衙门郎中缺出,无论满洲、蒙古题选咨留,尽先即补。户部主事叶衍兰,请遇有本部员外郎缺出,无论题选咨留,即行奏补。兵部候补郎中萧庭滋,请以郎中无论题选咨留,即行奏补。兵部候补主事吴国杰,请俟补主事后,以本部员外郎,无论题选咨留,即行奏补。兵部候补员外郎金曰修,请俟补郎中后,作为历俸期满。谨奏。奉旨:依议。

又片奏:缮办汉档告竣,所有派出总校之礼部郎中梁僧宝、礼部候补主事胡延夔,总司校对,颇为详慎,自应量子鼓励。恳恩准令梁僧宝加四品衔,胡延夔俟补缺后,以本部员外郎,不论题选咨留,即行奏补。谨奏。奉旨:梁僧宝著赏加四品衔,胡延夔著俟补缺后,以本部员外郎,不论题选咨留,即行奏补。

十二月初五日谕:吏部尚书文祥之母,秉性淑慎,克享遐龄,教子有方,俾成良弼,今以疾终,深堪轸恻。朝廷优礼大臣,推恩贤母,著赐祭一坛,赏银二千两经理丧事,由广储司给发,灵柩回旗时,沿途地方官妥为照料,以示优眷。

九年正月二十三日谕:朕奉慈安皇太后、慈禧皇太后懿旨:恭亲王首赞枢廷,于今九年,夙夜靖共,于一切行政用人,虚心匡弼,巨细靡遗,深资夹辅,著交宗人府从优议叙。吏部尚书文祥、户部尚书宝、都察院左都御史沈桂芬、户部右侍郎李鸿藻,同心翊赞,克慎克勤,均著交部议叙。

七月初五日谕:本日引见御史之刑部员外郎周瑞清,著即注销御史开缺,以五品京堂候补。

十年三月十七日谕:本日引见之截取刑部郎中徐用仪,著开缺以五品京堂候补。

十月二十二日谕:吏部左侍郎胡家玉,著加恩在紫禁城内骑马。

十一年八月二十七日本处奏:前因粤匪、捻匪先后荡平,同治七年十一月恭奉谕旨,命臣等纂辑方略,当经酌拟章程具奏,并声明该总纂等如勤奋编辑,拟照成案,分次请奖,供事、誊录等一并给奖在案。窃查粤匪自道光三十年起事至同治四年剿平,捻匪自咸丰元年起事至同治七年剿平,办理军务前后十有九年,凡名路军营及内外臣工章奏,头绪纷繁,我文宗显皇帝神谟广运,指示机宜,圣训煌煌,昭如日月。迨我皇上御极后,仰承两宫皇太后懿训,烛照无遗,纶绰昭垂,同符前烈。臣等敬谨编纂,综计《剿平粤匪方略》四百二十卷、《剿平捻匪方略》三百二十卷,陆续进呈,蒙发交南书房翰林校阅,均无错误。全书两编,兹已一律告成。计自同治八年二月开馆起,迄今仅止三年有余即已告成,除进呈本外,又缮陈设本一分,校对亦已过半。所有在馆人员,实皆奋勉出力,除臣等不敢仰邀议叙外,其总纂及提调、收掌、纂修、校对、译汉宫、供事人等,臣等公同酌拟奖叙,分缮清单恭呈御览,伏候钦定。至誊录人等及其余供事,拟俟陈设本全行完竣后,由臣等核其在馆功课及平日差使,分别等第,造册注明,咨部奖叙,其应如何过班铨选之处,统归吏部核办。此次卷帙较多,办理迅速,该誊录、供事等格外出力,内有量加从优给予分发之员,恳请饬部毋庸核减,以昭激劝。再此次所保,不论题选咨留补用各员,系查照军机处缮修册档成案办理,合并声明。谨奏。

是日奉谕:恭亲王等奏“纂辑《剿平粤匪方略》四百二十卷、《剿平捻匪方略》三百二十卷告成,奉表恭进”一折。剿捕粤匪始于道光三十年,至同治三年克复江宁省城,嗣后搜捕余孽又历年余。剿捕捻匪始于咸丰元年,至同治七年在直隶地方并力歼除,计办理军务前后十有九年。各路军营及内外臣工章奏纷繁,我文宗显皇帝神谟广运,指示机宜,圣训昭垂,军民感服。迨朕御极后,禀承慈安皇太后、慈禧皇太后懿训,烛照无遗,伺符先烈,戡定大难,用底敉平,一切机宜,运画允宜,垂示将来。恭亲王等奉命纂办数年来,率同在馆人员,陆续缮辑呈进,随时披览,卷帙繁多,尚为详悉赅备,所有大小出力各员,自应普加优奖。恭亲王等折内虽自称不敢仰邀议叙,仍应特沛恩施。恭亲王著赏加三级,并奉慈禧皇太后颁发御书“订谟辰告”扁额一方,赏给恭亲王,以示优异。文祥、宝、沈桂芬、李鸿藻,均著赏加二级。该提调等在军机处行走有年,平日办事俱属勤慎,此次在馆或总司纂辑,或分司检校,均能奋勉出力,迅速告成,著照所请给予奖励。候补宗人府府丞朱学勤,著赏给二品顶戴。太仆寺卿朱智,著赏给二品顶戴,并加随带二级。内阁侍读学士许庚身,著以三品京堂候补,并加随带二级。郎中崇缮,著以道员用,并俟补道员后赏加布政使衔,随带加三级。候选道郎中奎绶,著赏随带加三级,并俟选道员后赏加布政使衔。员外郎续昌,著以道员不论双单月在任即选,先换顶戴。郎中春岫,著以道员不论双单月在任遇缺即选,先换顶戴。中书尚德,著俟补侍读后,以知府不论双单月在任遇缺即选,先换顶戴。员外郎志文,著以知府不论双单月在任遇缺即选,并赏加道衔。鸿胪寺少卿周瑞清,著以四品京堂候补,并俟补缺后赏加三品衔。候补五品京堂徐用仪,著俟补缺后以四品京堂候补,并加随带二级。即选道文海,著以四五品京堂用。郎中昆玉,著俟补道员后,赏加布政使衔并随带加二级。内阁侍读额图珲,著俟选知府后,以本省道员尽先升用,并赏加盐运使衔。员外郎英谦,著以知府不论双单月在任遇缺即选,并赏换道衔。靳邦庆,著遇有本部郎中缺出,无论题选咨留,即行奏补,并俟补郎中后,赏加道衔。李廷箫,著俟截取知府得缺后,赏加盐运使衔,以道员在任,归候补班前补用。郎中史崧秀,著俟截取知府得缺后,以道员在任,归候补班前补用,先换顶戴。员外郎叶衍兰,著赏给随带加三级。主事胡延夔,著免补主事,作为候补员外郎,仍照原保班次奏补。陆棠,著免其试俸,以本部员外郎无论题选咨留,遇缺即补。张岳年,著以主事无论题选咨留,遇缺即补,并赏加五品衔。内阁典籍李耀奎,著作为候补侍读,遇有缺出,即行奏补,先换顶戴。员外郎李方豫,著遇有本部员外郎缺出,无论题选咨留,即行奏孙。主事丁鹤年,著遇有本部主事缺出,无论题选咨留,即行奏补。沈源深,著以员外郎无论题选咨留,即行奏补。魏邦翰、陈毓秀,均著遇有本部主事缺出,无论题选咨留,即行奏补。中书邵文煦,著以主事签掣缺分较多之户、刑两部,无论题选咨留,遇缺即补。主事冯光勋,著遇有本部主事缺出,无论题选咨留,即行奏补。郎中李固恒,著俟截取知府得缺后,在任以道员候补。其离馆之道员增寿,著赏随带加二级。知府庆裕,著以道员在任归侯补班前补用。道员英廉,著赏加布政使衔。御史三德,著以道员不论双单月在任候选。知府江人镜,著以道员在任候补。道员夏献云,著赏随带加二级。知府杜来锡,著俟服阕得缺后,以道员在任候补。方熊祥,著赏加盐运使衔。郎中萧庭滋,著免补本班,以知府分发省分归候补班前先补用。金曰修,著赏加道衔。御史梁僧宝,著以应升之缺在任候补,并俟得缺后遇缺题奏。主事李士彬,著俟服阕后,无论题选咨留,遇缺即补。御史沈淮,著俟截取知府得缺后,在任以道员归候补班前补用。余依议。

九月十九日慈安皇太后、慈禧皇太后懿旨:皇帝寅绍丕基,于今十有一载。亲贤夹辅,共济时艰,兹当大婚礼成,自应特沛恩施,用彰劳。恭亲王辅政多年,勋劳懋著,前于咸丰十一年十月间命以亲王世袭罔替,因该亲王再三恳辞,允俟亲政之年再行办理。现在皇帝大婚礼成,亲政伊迩,著即加恩以亲王世袭罔替。军机大臣大学士文祥,著在紫禁城内乘坐二人肩舆。太子少保衔尚书宝,著赏加太子太保衔。尚书沈桂芬、李鸿藻,均著赏加太子少保衔。

十一月初四日本处奏:军机处行走满、汉章京,查同治八年保奏之后,已逾三年。臣等留心察看,择其资格较深、办事勤奋者数员,公同酌拟。理藩院郎中玉春,请加道衔。理藩院员外郎志文,请作为候补郎中,遇有本衙门郎中缺出,无论满洲、蒙古题选咨留,尽先即补。理藩院主事丰绅泰,请遇有本衙门员外郎缺出,无论满洲、蒙古题选咨留,尽先即补。刑部笔帖式桂斌,请以本部主事无论题选咨留,遇缺即补。刑部候补主事邵文煦,请俟补主事后,以本部员外郎无论题选咨留,遇缺即补。内阁典籍候补侍读李耀奎,请俟补侍读后,以郎中遇缺即选。工部候补员外郎李方豫,请俟补员外郎后,免其试俸,以本部郎中无论题选咨留,遇缺即补。工部候补主事丁鹤年,请俟补主事后,以本部员外郎无论题选咨留,遇缺即补。谨奏。奉旨:依议。

又片奏:缮办汉档告竣,所有派出总校之刑部主事陆棠、刑部候补主事张岳年,总司校对,颇为详慎,自应量予鼓励。恳恩准令陆棠俟补员外郎后,以本部郎中无论题选咨留,遇缺即补。张岳年俟补缺后,免其试俸,以本部员外郎无论题选咨留,遇缺即补。谨奏。奉旨:陆棠著俟补员外郎后,以本部郎中无论题选咨留,遇缺即补。张岳年著俟补缺后,免其试俸,以本部员外郎无论题选咨留,遇缺即补。

十二年正月二十三日谕:朕奉慈安端裕皇太后、慈禧端佑皇太后懿旨:恭亲王首赞枢廷,历久不懈,尽心辅政,钜细靡遗,懋著勋劳,深资倚任,著交宗人府从优议叙。大学士文祥、吏部尚书宝、兵部尚书沈桂芬、工部尚书李鸿藻,和衷赞画,矢慎矢勤,均著交部议叙。

十二月十一日本处奏:此次办理清字档案,臣等派军机章京道府用候选道理藩院员外郎续昌、道府用道衔刑部员外郎增林总司校对,尚属详慎,自应量予奖励。续昌拟请专以道员用;增林拟请俟简放道府后,赏加盐运使衔。谨奏。奉旨:续昌著专以道员用,增林著俟简放道府后赏加盐运使衔。

二十八日谕:明年恭逢慈禧端佑康颐皇太后四旬大庆,并朕亲政后初届元日令辰,亦宜特沛恩施。恭亲王、文祥、宝均著交该衙门从优议叙,沈桂芬著赏给御书扁额一方。

又谕:军机大臣工部尚书李鸿藻之母姚氏,年逾八旬,精神强固,加恩赏给御书扁额一方。

十三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本处奏:军机章京内阁典籍李耀奎,前经臣等保奏,作为候补侍读,遇有缺出,即行奏补。兹查有内阁侍读丁士彬升任安徽风阳府知府所遗一缺,据内阁行查吏部转据咨覆,应由臣等援案奏补。相应请旨,将李耀奎补授内阁侍读。谨奏。奉旨:依议。

光绪元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本处奏:军机处行走满、汉章京,查同治十一年保奏之后,已逾三年。臣等留心察看,择其资格较深、办事勤奋者数员,公同酌拟。内阁候补侍读中书本贵、尚德,均请仍以侍读遇缺即补。户部员外郎额勒精额,请以本部郎中无论题选咨留,遇缺即补。内阁贴写中书如松,请作为候补主事,掣分户、刑两部,以该部主事无论题选咨留,遇缺即补。吏部主事魏邦翰,请以员外郎无论题选咨留,遇缺即补。户部主事陈毓秀,清以员外郎无论题选咨留,遇缺即补。刑部主事冯光勋,请以员外郎无论题选咨留,遇缺即补。兵部郎中李固恒,清免试俸历俸。谨奏。奉旨:依议。

又片奏:缮办汉档告竣,所有派出总校之刑部主事李士彬、吏部员外郎沈源深,总司校对,颇为详慎,自应量予鼓励。恳恩准令李士彬以员外郎无论题选咨留,遇缺即补;沈源深以郎中无论题选咨留,遇缺即补。谨奏。奉旨:李士彬著以员外郎无沦题选咨留,遇缺即补。沈源深著以郎中无论题选咨留,遇缺即补。

猜你喜欢
  西羌传第七十七·范晔
  第六十七回 失俭德故人烛隐 庆凯旋大将承恩·蔡东藩
  卷之八百五十五·佚名
  第四二○禀光绪四年四月十三日一二二一八--一一·佚名
  第四一谕光绪六年三月十二日一一二○五-一一·佚名
  第三十卷 仕绩 二 一·缪荃孙
  钦定胜朝殉节诸臣録卷九·佚名
  侯景传(附王伟传)·姚思廉
  张晋亨传(附张好古传)·宋濂
  五八、子思生年考(附颜般、王慎、长息)·钱穆
  五五、宁越考·钱穆
  卷八十二·佚名
  第十七章 秦汉时人民生活·吕思勉
  钦定南巡盛典卷六十九·高晋
  39.范雎的远交近攻计·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九十三·志第一百四十六·兵七等·脱脱

        ◎兵七   召募之制 起于府卫之废。唐末士卒疲于征役,多亡命者,梁祖令诸军悉黵面为字,以识军号,是为长征之兵。方其募时,先度人材,次阅走跃,试瞻视,然后黵面,赐以缗钱、衣履而隶诸籍。国初因之,或募土人就所在

  •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六十六·佚名

    天启五年十二月乙亥朔上传兵部马世龙向来戴罪杜门准他回卫其中部总兵员缺速推堪任的来用见今河冰已合著经略高第督率道将严加防御务保无虞○兵部覆世龙回卫 上复以世龙劳苦三年著回府遇缺推用该部即与优叙○尚宝司卿

  • 卷九·高士奇

    <史部,纪事本末类,左传纪事本末钦定四库全书左传纪事本末卷九詹事府詹事高士竒撰三桓弱公室庄公二十三年夏公如齐观社非礼也曹刿谏曰不可夫礼所以整民也故会以训上下之则制财用之节朝以正班爵之义帅长防之序征伐以讨

  • ●崇祯记闻录卷三·佚名

    前任抚院张国维,陞河道侍郎去任,代之者黄希宪。今秋兵部尚书陈新甲,以罪论斩,系狱;陞张国维为兵部尚书,即以希宪代河道侍郎之职。皇上欲警本兵仆,张国维已莅任,特令监斩陈新甲。设身处地,能不凛然!河南全省八府,乃天下之中也,向被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六十八·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八 洪武十七年十一月甲子朔,冬至,上御奉天殿受朝贺。 四川镇南等宣抚司土官必剌什用等来朝,贡方物,诏赐钞锭有差。 乙丑,上御东阁,从容谓侍臣曰:“责难之辞,人所难受,明君受之,为无难;謟谀之语,人

  • 卷九十六·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明会典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九十六礼部五十五主客清吏司诸司职掌郎中员外郎主事掌诸番朝贡等事朝贡一国初诸番国及四夷土官人等朝贡具见诸司职掌其後慕化者衆事例日增土官衙门添设别见兵部

  • 卷十六·杨士勋

    ◎襄公起十六年,尽三十一年十有六年,春,王正月,葬晋悼公。三月,公会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于湨梁。湨梁,地。○湨,古阒反。戊寅,大夫盟。湨梁之会,诸侯失正矣。诸侯会,而曰大夫盟,正在大

  • 复古第六·桓宽

    大夫曰:“故扇水都尉彭祖宁归,言:‘盐、铁令品,令品甚明。卒徒衣食县官,作铸铁器,给用甚众,无妨于民。而吏或不良,禁令不行,故民烦苦之。’令意总一盐、铁,非独为利入也,将以建本抑末,离朋党,禁淫侈,绝并兼之路也。古者,名山大泽不以

  • 論語筆解序·韩愈

    昌黎文公著筆解論語一十卷其間翺曰者盖李習之同與切磨世所傳率多訛舛始愈筆大義則示翺翺從而交相明辨非獨韓制此書也噫齊魯之門人所記善言既有同異漢魏學者注集繁闊罕造其精今觀韓李二學勤拳淵微可謂窺聖人之堂奥矣豈

  • 法言義疏八·汪荣宝

      或問:「聖人之經不可使易知與?」〔注〕嫌五經之難解也。曰:「不可。天俄而可度,則其覆物也淺矣;地俄而可測,則其載物也薄矣。大哉!天地之為萬物郭,五經之為眾說郛。」〔注〕莫有不存其內而能出乎其外者也。〔疏〕「聖人之

  • 卷十八·湛若水

    <經部,春秋類,春秋正傳欽定四庫全書春秋正傳卷十八    明 湛若水 撰文公【頃王元年】九年【晉靈三年齊昭十五年衛成十七年蔡莊二十八年鄭穆十年曹共三十五年卒陳共十四年杞桓十九年宋昭二年秦康三年楚穆八年】

  • 解除篇第七五·王充

    【题解】所谓“解除”,就是为消除灾祸而举行祭祀、驱逐凶神恶鬼的一种迷信活动。本篇针对这一迷信活动进行批判。王充认为,“祭礼无鬼神”,祸福“在人不在鬼,在德不在祀”。因此,“论解除,解除无益;论祭祀,祭

  • 佛说观佛三昧海经卷第四·佚名

    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译  观相品第三之四  佛告父王。云何观如来放常光相。如来今者。为未来世诸凡夫人。当现少光。彼诸凡夫当学是观。如是观者亦如今日见佛光相无有异也。尔时世尊放肉髻光。其光千色。色作八

  • 卷第九·佚名

    陀罗尼杂集卷第九 未详撰者今附梁录 阿吒婆拘上佛陀罗尼一品有三首 佛说陀邻尼钵经一品有三首 佛说集法悦舍苦陀罗尼一首 观世音说随愿陀罗尼一首 乞梦知吉凶陀罗尼一首 除一切颠狂病陀罗尼一首 除怖畏陀罗尼一首 结

  • 卷之一·佚名

    莲峰禅师语录卷之一嗣法门人性深等编福建兴化孤山禅寺语录顺治十年癸巳二月念八日,师在兴化府隐高寺受本府莆田县孤山寺监院慧闻等请至。山门云:船来陆来,总须亲到一番始得。秪如入门一句,作么生道,遂策杖而进。佛殿云:三

  • 元始说先天道德经注解·李嘉谋

    原作者不详,宋代李嘉谋注解。五卷,前有序。据序文,此经板行西蜀,至南宋理宗宝祐(1253—1258)年间,天饴子谢图南为序而传,蜀本已不存。谢图南宦游岭表,得此经于方外一蜀士之手,后至西浙授李嘉谋,嘉兴道士李君可募工付

  • 包待制智勘后庭花·郑廷玉

    又名《包龙图智勘 后庭花》。简名《后庭花》。杂剧剧本。元郑廷 玉作。四折,末本。剧写宋仁宗以王翠鸾赐廉 访使赵忠,鸾母同去侍候。赵妻妒忌,命家人王 庆害死翠鸾母女,王转令下属李顺下手。时王 与李妻张氏有私。张氏为

  • 明穆宗实录·佚名

    七十卷。记穆宗在位期间史事,起嘉靖四十五年(1566)十二月,终隆庆六年(1572)五月。隆庆六年十月始修,张居正任总裁官,万历二年(1574)成书。与《世宗实录》同修,凡例略有不同,内容尚详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