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两人回到上海后,大约还是由于上帝的意思,使她们在一些男子的殷勤待遇中,性情也柔和了一些,原有观念也变更了些,王女士与瞿同居后;丁玲女士似乎也与瞿的一个兄弟,有过一度较亲切的友谊。几人在这种生活中,得到了些什么意义,别人却不很清楚。在这一点生活上,对于她好像并无多大兴味。她似乎想忘掉一些不必记忆的印象,故谈及时常常中途而止。回上海一年左右,那身材美丽个性特强的王女士,在肺病中死去了,丁玲女士当时大致也同家中讲了和,愿意接受家中的帮助,得到了家中办小学教育的母亲一点接济,有了钱觉得要念书,上海不是念书的地方,想过北京看看,故为时不久,就到北京住下了。

那时她年龄当在十八岁左右。到北京后她住在西城辟才胡同一个补习学校的宿舍里,同住的有一个很美丽的曹女士,一个很朴素的钱女士。几人一面在学校补读投考大学校所必需的功课,一面还到一个钱姓私人所设的图画学校练习图画。当时她对于绘画似乎比其他事业还多兴味,所作的素描构图极具巧思。我第一次同那个海军学生到她的公寓时,她的窗纸上墙壁上书本上,就无处不是用粉墨勾成所熟朋友的脸谱。我们认识她时,她已从学校搬入公寓,其所以离开学校改住公寓的原因,大约就因为准备向艺专投考。但到后在作艺术专门学校的学生以前,却作了海军学生的情人,一定不是她始料所及的!

她其所以同海军学生相熟,则由一个左姓朋友。那时节左还是个小孩子,与海军学生住在同一公寓里,补习学校三个女孩子却常常来看那个白脸长身的左家小孩子。三人中最美丽典雅的曹女士,正与左家小孩恋爱,大家既皆极其年青,加之湖南人的特性,就是“不知节制自己的哀乐”,几人来时会笑的自然就大声的笑,会唱的也自然大声的唱,左一同海军学生成为熟人后,那三个女子,当然不久也便成为海军学生的熟人了。三人中最美丽的曹女士既同左极要好,那钱女士则健壮朴素成天只希望考入师范大学,当时的机会就使海军学生对于丁玲女士特别关心一些。

大约她们认识了三天或七天,这海军学生,就把她带到我住处来看我了。我们一提到所生长地方后,就各因另外一时的特殊印象,仿佛成为熟人了。我的故乡同她所寄居的常德,相去约七百里,有一条河水连络了两地的交通。从她住处的河边,驾了小小的单桅篷船,沿江上溯就可以到我的故乡,我从那为世人所疏忽地图所遗忘的小地方出来时,也必须搭坐小货船,经由那条清澈透明的流水下驶,到了她那个县城,再换轮船浮出洞庭。我们于是谈河水,说小船,讨论那条河水一切使人发生兴味处。我们既然各读了几本书,又那么年轻,故说到某几处的滩险,船只下行,形容它的速度时,两人总皆用“抛掷”一类字样。我们提到那条河水上游某几处,深度到四丈五丈时,还可以清清楚楚的看到河底的小小白石同游鱼,又各找寻了若干譬喻,且互相皆似乎极能领会那点譬喻。实际上则两个年轻人皆因过于年轻,为同一的“怀乡病”原因,把我们友谊弄密切了。当谈话时那海军学生只坐在我房中近窗户桌边,带着稍稍显得痴呆的微笑,望到那个圆脸长眉的女孩。我们的言语他还不大能够听懂,他得在若干意义上去猜详我们所说的话语。他懂得那意思,他明白那对于他无分,还仍然随同我们笑着。因为我们把话谈得很久,故这个海军学生,到后就拿起一本都德《小物件》翻看,不再听我们的谈话了。

两人离开我的公寓时,女的告我:

“我住处出同口向西,过那木厂点点路,就看到了。什么时节高兴去玩时,就随便去玩,到那里问蒋冰之就成了。”

海军学生说:

“晚上去还是明天早上去?要去时来邀我,我带你去。”

送他们走后,望到那两个人的背影,我站在公寓门口,心里很觉得愉快。回房中时,因为去翻看那本《小物件》,便记起海军学生那分神气。海军学生隔天邀我去看她时,他那么欢喜提到这个女人,关于这女人有些使他发呆变呆的地方,一点也不能隐讳,我便在心中有个问题。我心想:

“这是不是名为恋爱?这女人会嫁这个海军学生吗?这女人完全不像书上提到的那些爱人样子,海军学生也得爱她吗?”

我那时只十九岁,由于从乡下出来,一切皆并不像城里人那么灵巧,当时还不很明白一个男的和一个女的,为什么必须住在一处过日子。以为也许那很有道理,却实在不能明白必需住在一处的道理所在。我看到一些书中提及关于男女事情,我就十分胡涂。“真有那种男子吗?什么都不顾,去为一个女子作奴当差吗”?我思索不出结论。我相信我或许也会这样子,但心目中的女人,一定同书上所提那么聪明与完美。我最理想的是女子必聪明得你说一样她知道十样,你说的她明白,不说的她也明白。她一定又美丽,又尊贵,又骄傲,才能使我发疯发痴。并且我还想想:“一个人若事业弄不好,要女人有什么用处?同一个平平常常女人住在一处,任什么事也就不用提了。”

我那时节要得只是朋友,这朋友第一件事是互相能诉说那些过去的事情,且共同来作未来的梦想。行为冒险虽受了种种限制,想像却生了翅膀可以各处飞去。我就需要明白人家正在怎么样飞,又得让人知道我预备怎么样飞。

我要有几个与我同样的贫穷,却能在贫穷中为未来生活而努力,来打发日子支持生活的年青人。我们不管所想到的世界如何离奇可笑,所打算的生活如何不切事实,但我们能那么勇气悍然的去过日子,结果是不必追问的。我那时的性情是要谈话时就一整夜的谈话,想玩时就放下一切去玩,想跑到什么地方去,不管路道远近,要去即刻跑去,听人说某种书好,无法把书买来时,就从西城跑到东城,傍着书摊,装作买书样子,同那卖书人弄熟,坐在小凳子上看那本书,把书看完时再回公寓。生活不管如何毫无希望,不管如何困难,利用了北京公寓记账的习惯方便,我们却仍然那么硬朗结实拖延下去。这种年青男子朋友我已经碰到了些,且在燕京大学方面,我还有了些生活也很艰难读书却很用功的朋友。但女朋友有什么用处?女子天生就脆弱许多,气量既窄,知识也浅,又怕累,又怕事,动不动就得哭泣,一点小小得意处便沾沾自喜。她们要男人时,只凭方便找一个男人,就从不会自己带着三分危险去挑选自己所要的男人。她们得了一件新衣料时,就去和同伴商量半天,有时还商量了一整天,看这衣料缝什么式样较好,缝好了也许还得在这东西上批评许多日子。她们做事则只选轻松的易于见好的去做。她们把一件事做错了,或头发被理发师剪得太短不合时式了,回家去就伏在枕头上痛哭。当时我对于女人就是这样一堆感想,故以为女人真不必提!我看不起女子,就因为我听人说过了很多的女子,却不曾见过多少女子。

这个圆脸长眉的女孩子,第一面给我的印象,只是使我温习了一番旧有的感想。她同我想像中的平凡女子差不了多少。她也许比别的女子不同一些,就因为她不知道如何去料理自己,即如女子所不可缺少的穿衣扑粉本行也不会,年轻女子媚人处也没有,故比起旁的女人来,似乎更不足道了。

不过第二天我被那海军学生拉到她住处时,观念改变了些。我从她那儿明白了女人也有同男子一样的人。到了她住处小房中,她便从抽屉中取出些照像册,图画本子,递给我们。从那本子上面可以看到那个爱马的公子,又可以认识办小学教育的老太太,又可以认识我所提及的其他几个人。她似乎每天皆在努力作画写大字,条桌上除了四个颜料碟以外,还有一叠红色九宫格习字用纸。她又拿出一个玉质图章,上面刻了“丁玲”两个字,问她“这是谁”?就说“我自己的,我要用这个名字,不用旧的名字了,故刻了这颗图章。”她一切做得十分洒脱,且俨然同我们业已相熟多年的样子。她处处在告给人不许客气,那意思却不是从口中说出,只在行为上与微笑上可以看出。

我觉得这倒还有意思,但我们离开她那个公寓时,她却又为了自己太爽快且疑心别人同她客气,似乎有些生气。因为那时节已到了行将午饭的时节,公寓中的大师傅,业已开始在厨房中极力拨弄得锅子碗盏发出声响,她留我们吃饭,海军学生答应了,“步兵上士”却不答应。我那时的习惯就是只欢迎来客,却从不到别人处吃饭。我决定要走,她便生了她自己的气。事实上不需生气,且无生气的理由,仍然有很久不舒服,就因为她到底还是个女子!

她离开北京城时,同那海军学生有了些什么理解,我可不大明白。我见过了丁玲女士以后,就从左××方面知道了她些另外的事情。那时节这女孩子感伤气分极重,大约因为几年来在外边飘飘荡荡,人事经验多了一些,少年锐气受了些折磨,加之较好的朋友又死掉了,生活又毫无希望可言,便想起母亲,想起死亡的弟弟,想起不可再得的朋友,一切回忆围困了她,使她性格也受了影响,并且在实际上,则另外一件事必更有关系,便是她的年岁已经需要一张男性的嘴唇同两条臂膀了。因此便不问黄昏清早,常常一人跑到最寂寞僻静地方去,或是南城外陶然亭芦苇里,或是西城外田野里,在那些地方痴坐痛哭。有时半夜里还不知道回家,有时在家饭也不吃。不过朋友们同她自己,虽明白这分感情由于生活不满而起,却不明白倘若来了那么一个男子,这生活即刻就可以使她十分快乐。

关于这一点海军学生聪明了一些,当我同他在西单散步时,他向我说:

“她有个弟弟死了,她想起她弟弟,真会发疯。”

我因为估想得出这海军学生心中的主意,我说:

“要个弟弟多容易!她弟弟死了,你现在不是就正可以作她的弟弟吗?”

海军学生脸红一下,想要分辩,又不敢分辩什么,把我肩上轻轻的打了一掌,就跑开了。

等到第二次我在北京香山见到她们,问及她些经过情形时,我方明白海军学生同我在西单散步那一天,就正是丁玲接到海军学生一点希奇礼物的一天。原来海军学生那天一早就用了个纸盒子,装好一大把黄色玫瑰,请公寓中伙计送至丁玲住处,并且在花上写著个小小字条:“你一个新的弟弟所献。”把花送去以后,半天没有回信,这海军学生手足无措,心中不宁,故跑到我住处来,把我拉出去散步,想从我的谈话上得到一分支持日子的勇气。等到被我无意中说出的一句话,刺了他那么一下,就又急又羞,离开了我跑了。他一人跑到西城外田野里胡乱奔蹿,直到晚上方转回公寓!

丁玲女士第一次离开北京时当在春天,第二次再来北京为我见到时,却是那一年的秋天了。

中秋那天我在他们香山小屋里看到她时,脸上还有新妇腼腆的光辉,神气之间安静了些也温柔了些。问她还喝不喝酒?她只微笑。问她还到芦苇里去读诗没有呢?也仍然只有微笑。我心里就想说:“你从前不像个女子,只是不会有个男子在你身边,有了男子到你身边,你就同平常女子一样了。”

关于她做了新妇,同这个海军学生在香山如何打发日子,我在《记胡也频》那本小册子虽说到了些,却想把对于她生活发展极有影响的,这一段日子中其他事情,再记下一些。

那时两人原是以为山上可以读书,故搬到这山上来住下的。事实上则两人读书,诚如我在另外那本书上所提到的那样,不过需要几本书,把两人生活装点得更幸福一点罢了。假若当真为得是读书,所有的书未免太少了。他们的书是一部关于曲的什么集子,一部《郑板桥集》,一部《倪云林诗》,一部《花间集》,一部《玉台新咏》,其余便是半书架翻译小说,那时两人所看的书,好像也就全是这些翻译小说。此外还有些无政府主义的书籍,以及社会革命理论书籍,则是搁下来却不很翻阅的。两人的英文程度,看点法国俄国转译成为英文的书籍,还不至于怎样费事,不过那时书架上的英文书籍,则仿佛一共只有三本,一本是小仲马的《茶花女》,一本是莫泊桑的《人心》,一本则是屠格涅夫的《父与子》。两人虽然只有这样三本书,还常常预备着手来翻译。提到要译书,作太太的一个总最先把笔拿起,但译到第一页或第五页某一行,几个陌生的字从字典上寻不著它的意义时,最先把笔摔去的也常常是她。两人间或还读些哲学经济书籍,两人之间思想比较起来,由于过去的习染不同,故她比海军学生似乎进步一些,且比较海军学生所知道的多些。海军学生办民众文艺时,他们若沿袭了那个题目作去,则革命文学的酝酿,当由北而南,不至于还等待到四年后由南而北了。海军学生自从湖南回来以后,就不大像一般小说中所谓“革命人物”,只像书中所说的“年青情人”了。由于崭新的生活使两人感情皆在眩目光景里游泳,海军学生当时只打量作英国的雪莱。写诗赞美他的同伴,似乎是他工作最重要的一部分。

两人搬到乡下来住,自然也希望让会写小说的多写些小说,想读书作画的为多得些空闲做自己所做的事。可是会画的一个,当时除了每晚在灯光下为海军学生用墨勾出侧影外,别的皆不动笔,写小说的则总是写了又扯,扯了又写,事实上却把时间完全被其他一切事情费去了。他们既自己处理伙食,则淘米煮饭买菜提水皆得自己动手。把饭吃过后,看看天气很好,两人自然就皆以为出去走走较好。不出门则或看看书,或携着手讨论一个未来的理想。各样事皆想作,一样事全弄不好,于是日子也就从从容容无声无息从两人身边溜掉了。

两人当时生活方面既大部分得湖南为寄钱来,或湖南接济耽误了时间,不能按时寄到,或者因为钱虽寄来,由于不善处置,用去太早,穷极了时从我处又想不到什么办法,总得进城去筹点小款,方能支持下去,作太太的便从床下把柳条箱拉出来,拣出些不适用的衣服,用一个花标作成的包袱包好,带着微笑交给那海军学生。两人事先便约好了,一个在家中读书,一个徒步拿东西进城从当铺换钱。有时当真那么作,有时则虽业已说好,当那海军学生挟了包袱出门时,作太太的便追出去,陪伴到街口。到了街口眼看到那海军学生好像一个下班的巡警模样,孤零零的从灰色的石子路上走下山时,作太太的大约一面为了走路的十分寂寞,自己留在家中来想像那走路的一个,什么时节到了什么地方,未免也太寂寞了,自然毫不再加思索,又赶快跑上前去。

海军学生见人追赶来了,就会问:

“怎么样,是不是一个人留在山上吓怕?”

那一个便说:

“我不怕。”

两人暂时停顿在大道边,互相望着。

“你回去,不许再送我!”

“你一个人走那么远的路,我心里很不好受。”

“走点路算什么?我正想走路,这点路并不算远!”

“真不算什么吗?”

“我全不觉得远。”

她原来就正等着那么一句话,她说:

“那么,我就同你一起进城去。”

这自然得有一会儿争持,因为照实说来这条路并不很近。若当天便得来回,则更不像是一个女孩子所能办到的。那一个还待在天气以及另外什么意义上找寻不能两人下山的理由,只须另一个把眼瞪瞪,头略偏,做出一个女人惯常用来慑服男子的动作,于是不得不变更了原来计划,只好两人一起装成散步的样子,向北京城走去了。

这自然算得是一个极长的散步,很需要一分气力同时间,下山后须绕过玉泉山长长的围墙,经过青龙桥,又沿着颐和园后面一带长长的围墙画了半个圈儿,才到挂甲屯,海甸,进西直门……不过海军学生对于这点路程似乎并不觉得难堪,有了一个同伴后,自然更从容多了。两人下山虽为得是筹措伙食,却常常走到半路忘了这件事情,因为关心泉水同天上白云,在路上一坐也就常常是三点两点。有次黄昏上山,因为眷恋天上新月的美丽,两人竟在玉泉山小河边坐到半夜。

有时海军学生实在不能进城,则丁玲女士一人用散步方法,从山上荡进北京,到城中时找寻朋友,时间晚了一点,就住在曹女士的住处。借得了钱,因为舍不得坐车,则仍然徒行回山。回到住处,在山上的那一个自然是睡的不很安神的,从城中上山的一个则为三十里一段路途也折磨坏了,可是一见面,一切疲劳同牵挂皆去掉了。在城中的便听在山上的那个诉说一晚所领略的境界,在城中的一个又告给在山上的一切城中事情。什么刊物登了什么人的诗,什么杂志见到什么人的小说,市场小书摊上出了几本新书,书叫什么名字,印什么封面,有谁作序,皆尽所知到的说去。或者同时还带了几封从城中友人住处转来的信件,或者还带回了一些新出书报,两人一面着忙撕去那书卷的封皮,一面便微笑大笑。有时坐车回来,则一定还买一口袋白米,一点荤菜,一点海军学生所欢喜的甜点心,一把花。海军学生一面提水烧煤,准备晚饭,一面听城中路上一切新闻,事作得正好,忽然一晃不见了,各处找寻皆不见了,过一回,才知道原来他为了去买点点酸醋,已从碧云寺街口跑回来了。

两人绝了粮,又恰恰不便进城,就过我住处,同我吃慈幼院大厨房的粗馒头,次数似乎也很多很多。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一十二 平津侯主父列传第五十二·司马迁
  卷三十·唐·蒋一葵
  五代史纂误卷下·吴缜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一·佚名
  卷之一百十三·佚名
  嘉靖以来首辅传卷三·王世贞
  序·缪荃孙
  第二十四册 天聪四年二月·佚名
  清史稿台湾资料集辑四之三·佚名
  石膏模型用法·李叔同
  崔弘度传·魏徵
  皇侃传·李延寿
  卷三十·阿桂
  卷一百二十四·佚名
  司勋部·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歌 山歌勿唱忘记多·刘半农

    山歌勿唱忘记多,官堂大路勿走草满窠,快刀勿用双铓锈,私情勿做两荒疏。说荒疏来话荒疏,荒疏城里两条河:一条河里装柴米,一条河里唱山歌。

  • 纲目续麟卷二·张自勋

    资治通鉴纲目卷二【起丙午尽戊戌西楚霸王四年汉王四年】考异【提要丙午下有秦昭襄王五十二年戊戌下无西楚霸王四年】据卷一起尽戊寅下先书周威烈王二十三年此当从考异补秦昭襄王五十二年西楚不当与汉并称提要无西楚四

  • 卷之八百五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四·温达

    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略卷四康熙二十六年正月丙申喀尔喀两翼汗及七旗济农诺顔台吉等合疏请上尊号土谢图汗等疏曰喀尔喀两汗率领七旗贝勒等谨奏至圣皇帝睿览防皇上鉴照时事欲安辑逺方往谕达赖喇嘛遣使

  • 史纠卷四·朱明镐

    (明)朱明镐 撰○新唐书髙祖纪突厥杀刘武周于白道欧宋新书以为在武徳之五年刘昫旧书以为在武徳之三年司马涑水弃新而取刘其必有所据矣武徳九年四月辛已废浮屠老子法按髙祖辛已诏不过沙汰僧尼禁增寺观非废法也且七年十月

  • ·请恤沉溺官兵书·丁曰健

    卷查历年哨船、饷船失水,漂没官员弁兵之案,有详请题恤而未奉明文饬知者,有辗转查收册结而迟延未办者,有因复查生死下落久未见覆而即置之高阁者。窃思官弁及兵丁人等因公出洋,皆职分所当为。在水师不详察风云

  • 刘通传(附刘复亨等传)·宋濂

    刘通,字仲达,东平齐河人。初随严实归附于蒙古,随后又随大军征服濮、曹、相、潞、定陶、楚丘等地。严实把他荐举给太师木华黎,任齐河总管,不久授镇国上将军、左副都元帅、济南知府、德州总管、行军千户。太宗赐他金符,升上千

  • 卷七十三·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七十三郊社考社稷【王国有司里社附见】金熙宗皇统三年五月初立社稷海陵贞元元年闰十二月有司奏建社稷坛於上京并定社稷制度世宗大定七年七月建社稷

  • 150.请君入瓮·林汉达

    武则天在平定徐敬业叛乱之后,决心除掉那些反对她的唐朝宗室和大臣。可是,谁在暗中反对她,用什么办法才能知道呢?于是,她就下了一道命令,发动全国告密。不论大小官吏,普通百姓,只要发现有人谋反,都可以直接向她告密。地方官吏遇

  • 成公卷十八(起十一年,尽十八年)·何休

    十有一年,春,王三月,公至自晋。晋侯使?州来聘。已丑,及?州盟。(○?州,本亦作“?”,尺由反。)[疏]“晋侯”至“州盟”。○解云:上三年冬,“晋侯使荀庚来聘”,“丙午,及荀庚盟”,传云“此聘也,其言盟何?聘而言盟者,寻旧盟也”,注云“以不

  • 清《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三種·朱熹

      其一:朱熹《近思錄》十四卷提要   (直隸總督采進本)   宋朱子與呂祖謙同撰。案年譜,是書成於淳熙二年,朱子年四十六矣。書前有朱子題詞曰,淳熙乙未之夏,東萊呂伯恭來自東陽,過餘寒泉精舍,留止旬日。相與讀周子、程子、

  • 管子补注卷八·刘绩

      中匡第十九        内言二  管仲防国用三分二在賔客【二以供賔客】其一在国管仲惧而复之【复白也以賔客之费太半欲白之】公曰吾子犹如是乎【以吾子为贤当以供賔之义为急务尚惧而白之乎】四邻賔客入者説

  • 卷一百十九·卫湜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一百十九   宋 卫湜 撰仲尼燕居第二十八孔氏曰案郑目録云名曰仲尼燕居善其不倦燕居言及於礼着其言事可法也退朝而处曰燕居此於别録属通论长乐陈氏曰燕居言仲尼闲居言孔子盖自其弟子所称则

  • 卷三百五十九·佚名

    △初分多问不二品第六十一之九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复云何应知一切法略广相。佛言:善现,若菩萨摩诃萨如实了知一切法不合不散。是菩萨摩诃萨如是当知一切法略广相。具寿善现复白佛言:世尊,何等一切法不合不散

  • 玄奘译·佚名

    唐三藏沙门义净译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名称大城,战胜林施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及大菩萨众。尔时,世尊于日初分时,著衣持钵,入城乞食。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于先设座,加趺端坐,正念而住。时诸苾刍

  • 鲁斋集·王柏

    诗文集。南宋王柏撰。20卷。凡赋诗3卷,序记2卷,说箴赞传2卷,书尺牍3卷,杂著2卷,题跋3卷,《皇极总图》1卷,《诗十辩》1卷,哀词祭文墓志3卷。别有10卷、12卷、13卷等本。王柏号鲁斋,因以名集。其集原75卷,诸家书目不载,

  • 察病指南·施发

    《察病指南》系诊断学著作。3卷。宋·施发撰。约成书于淳祐元年(1241年)。作者专心于诊法有年,其主体思想认为诊法必当精审细致,四诊合参。指出“今人往往遗其三而主其一”(亦即单凭切诊)之非。遂取《素问》、《灵枢

  • 千松笔记·佚名

    全一卷。明代僧大韶着,明末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四册。辑录大韶住辨山千松禅院时所记述之千松笔记、禅宗合论、楞严击节、杂着等四篇,而以卷首之千松笔记作为题名。内容揭示参禅悟道可于世间法内检出出世间法,于出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