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十八

钦定四库全书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三十八

日本山井鼎

物 观 撰

毛诗注疏第七【七之一】

存旧毛诗卷第七陈宛丘诂训传第十二毛诗国风郑氏笺

宛丘

考异一本注子大夫也大夫上有卿字 古本无所不为下有也字下笺则效下传鼔声下共同 指麾下有者也二字释文【五叶】补脱值其直置反持也鹭音路白鸟也一名舂鉏为翳于计反指麾毁危反字又作防谨按经值其鹭羽余见于注

东门之枌

考异古本注国之交防男女之所聚国之作国之人一本作国人聚下有之也二字 陈大夫氏下有也字原大夫氏下旦明下于曰下可以为上处下逝往下鬷数下并同 朝旦善明无朝旦二字一本作朝日 欲男女合行下有也字 我视女之顔色女作汝下同 所由下有也释文杼常与反【六叶】元文与作汝 下曰往往矣同【七叶】无一往字疏之子至男子【七叶右五行】宋板无至字姓原是也【七叶左六行】是作氏 荍芘芣至椒芬香【八叶左三】

【行】无至字 似葵葵紫色【四行】无一葵字

补遗古本注谓之所防处也之作其 欲男女合行无欲字 交情好也交下有防字

衡门

考异古本注贤者不以衡门之浅陋不下有可字 致政化下有之也二字一本无 乐道忘饥下有也字可饮以饥作疗 齐姜姓下有也字宋子姓下同释文掖音同亦【九叶】元文无同字补脱【同上】兴治直吏反谨按见于笺矣 逸诗有作下乐【九叶】作疒 疗字当从疗下作尞【同上】下疗作疒 下注放此【同上】无下字 取音娶下文同音【十叶】无音字疏视水为义耳【十叶右九行】宋板耳作且属下

补遗古本经可以乐饥乐作注衡木为门衡作横二本宋板同释文补脱【九叶】栖迟音西

东门之池

考异古本注孔安国云停水曰池无此八字谨按此亦释文混入注也释文作东门之池池城池也孔安国云停水曰池 成其德教下有也字淑姬贤女下同 相切化也也上有者字释文西州人谓绩为缉也【十一叶】元文无也字 淑音叔【同上】作叔音淑疏考工记□氏【十一叶左四行】宋板□作慌谨按作防为是音芒

东门之杨

考异古本注盛貌下秋冬下之月下共有也字 亲迎之礼以昏时女畱他色不肯时行作亲迎之礼以昏时为期也时女畱他色而不肯时行一本同今本 惶惶然下有也字

补遗古本注传晳晢传作笺

墓门

考异古本注谓弑君而自立下墓道之门下以开析之下诛絶之罪下共有也字 言其罪恶着也着上有彰字 常然下有也字 梅之树善恶自有有作尔一本作耳 性因恶矣性作树 从之而恶下是谓之告下共有也字释文佗本亦作他【十四叶】元文作它本亦作佗覩又作睹【十五叶】上作睹下作覩 鸮尸骄反【十六叶】正

误尸当作 【补遗据元戸文宋板】

补遗古本注弑君而自立弑作杀释文弑音试【十四叶】弑作杀疏仍用其言【十四叶左一行】宋板仍作乃

防有鹊巢

考异古本注防邑也邑下有名字 处势自然下有也字 故致此谗人作故致此谗言焉也 使我心忉忉然下有也字 唐堂涂也上有笺云二字释文说文云有壅蔽也【十七叶】宋板壅作廱元文同今本谨按说文作廱补脱【十八叶】惕惕吐歴反谨按经心焉惕惕

补遗释文甓薄歴反【十八叶】薄作蒲疏公旣信此谗人【十七叶左三行】宋板人作言

月出

考异古本注白晢下好貌下则忧下共有也字释文皎本又作皦【十八叶】元文上作皦下作皎 僚本又作疗【同上】疗作嫽 懰本又作刘【十九叶】上作刘下作懰疏又见佼好之人【十九叶右一行】宋板见作是

株林

考异古本注夫字御叔下有之也二字 淫泆之行下有也字一本作乎 子南之母为淫泆之行无之行二字有也字一本同今本 自之他耳他下有人字一本无 觝拒之辞下有也字马六尺以下曰驹下同释文【二十叶】补脱乘马绳证反下乘骄注君乘马君乘骄车乘并同说于音税舍也注同乘骄音驹沈云或作驹字是后人改之皇皇者华篇内同

补遗古本注陈大夫妻夫下有之字 夫字御叔夫上有夏字

泽陂

考异古本序忧思感伤焉焉作也注涕泗滂沱下有之也 柔滑之物下有也 生而佼大作生而佼好也男之性下有也由同姓生下同 女之言信下卷好貌下共有也 华以喻女之顔色华上有菡萏二字顔色下有也释文沱徒何反【二十一叶】元文何作河 芙本亦作夫【二十二叶】上作夫下作芙 蕖本亦作渠【同上】上作渠下作蕖 卷本又作惓【二十三叶】惓作婘补脱【二十四叶】且俨本又作曮鱼捡反矜庄貌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三十八

猜你喜欢
  卷六十三·湛若水
  榕村语録卷二十六·李光地
  中庸集编卷中·真德秀
  春秋辨义卷九·卓尔康
  卷二十一·江永
  卷十八·王道焜
  卷九·魏了翁
  卷四百五十·佚名
  卷五·佚名
  吉祥品法句经第三十九(十有九章)·佚名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十九·念常
  卷三·晁迥
  玉耶经·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二十七·澄观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第五卷·一行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叙·杜文澜

    词律校勘记  (清)杜文澜 撰『词律校勘记』 上册 咸丰十一年序刊本词学始于唐,盛于宋,更唱迭和,有一定不移之律,亦有通行共习之书。南宋时,修内司所刊《乐府混成集》,巨帙百余;周艹窗《齐东野语》称其

  • 廿一史弹词注卷之三·杨慎

    廿一史弹词注卷之三第三段下汉惠帝,相曹参,七年垂拱。(惠帝名盈,高帝太子。相国萧何卒,帝以曹参为相国,参举事无所变更,一遵何约束,日夜饮醇酒。参子窋,为中大夫,帝怪参不治事,使窋私问之,参怒,笞窋,曰:天下事,非

  • 西伯利亚道中忆西湖秋雪庵芦色作歌·徐志摩

    我捡起一枝肥圆的芦梗, 在这秋月下的芦田; 我试一试芦笛的新声, 在月下的秋雪庵前。 这秋月是纷飞的碎玉, 芦田是神仙的别殿; 我弄一弄芦管的幽乐—— 我映影的秋雪庵前。 我先吹我心中的欢喜—— 清风吹露芦雪的酥胸; 我再

  • 列传第五 文闵明 武宣诸子·令狐德棻

    文帝十三子。姚夫人生世宗,后宫生宋献公震,文元皇后生孝闵皇帝,文宣皇后叱奴氏生高祖、卫剌王直,达步干妃生齐王宪,王姬生赵僭王招,后宫生谯孝王俭、陈惑王纯、越野王盛、代奰王达、冀康公通、滕闻王逌。齐炀王别有传。宋献

  • 卷四百四十一·列传第二百·文苑三·脱脱

        ◎文苑三   陈充 吴淑黄夷简徐铉 句中正 曾致尧刁衎 姚铉 李建中 洪湛 路振 崔遵度 陈越   陈充,字若虚,益州成都人。家素豪盛,少以声酒自娱,不乐从宦。邑人敦迫赴举,至京师,有名场屋间。雍熙中,天府、礼

  • ●卷一百五十一·徐梦莘

      炎兴下帙五十一。   起绍兴二年五月一日庚申,尽九月七日甲子有闰。   五月一日庚申朔权邦彦签书枢密院事。   权邦彦自朝议大夫兵部尚书除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给事中程瑀不书黄具其谬缴駮之不听。   三

  • 东都事略卷一百二十七·王称

    附录五  李彞兴夏州人也本姓拓防唐末有思恭者镇夏州讨黄巢有功赐姓李氏世有夏银绥宥静五州之地思恭卒其弟思谏为节度使思谏卒军中立其子昌彞昌为其将髙宗益所杀而仁福立不知于思谏为亲疎也仁福封朔方王卒子彞超立

  • 元史续编卷一·胡粹中

    【丙子】世祖皇帝至元十三年【宋端宗景炎元年】春二月丁夘朔阿尔哈雅克宋潭州安抚使李芾死之湖南州县皆降【元兵围潭芾慷慨登陴与诸分守民老幼皆出结保伍助之勉以忠义人犹殊死战除夕元兵蚁附而上芾时坐熊湘阁召帐下

  • 卷之十·佚名

      ○顺治元年甲申十月乙丑卯刻雾色苍白。  ○升都察院副理事官雷兴为右副都御史巡抚天津等处。  ○丙寅升工部主事于连跃为山东按察使司佥事兖西兵备道礼部郎中房之骐为山东按察使司佥事提调学政。  ○工科

  • 历代名贤确论卷四十三·佚名

    武帝上孝武免亡秦之祸【温公】穷兵四夷【张佑 何去非 子由】王恢韩安国论击匈奴【子由 东坡】封田千秋为富民侯【温公 张咏】李广利伐宛取马封海西侯【温公】用主父偃策削诸侯地【荆公】用宦者典尚书【王元之】戾

  • 贺若弼传·李延寿

    贺若弼,字辅伯,河南洛阳人,贺若敦之子。他少年就胸怀大志,既英勇无比,弓马娴熟,又善于写作,博涉典籍,文武兼备,颇有声望。周齐王宇文宪听说后对他十分钦佩,聘请他作记室。他与韦孝宽一起攻伐陈国,连克十余城,大多是出于他的计谋。

  • 目录·顺治

    大清太宗应天兴国徳彰武寛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圣训目录 诏令奏议【诏令之属】巻一论治道训诸王巻二训羣臣巻三谦徳寛仁智略巻四求贤求言辑人心恤民劝农兴文教巻五训将励将士怀逺人训诸藩巻六

  • 卷第九·佚名

    續日本紀卷第九〈起養老六年正月、盡神龜三年十二月〉」從四位下行民部大輔兼左兵衛督皇太子学士臣菅野朝臣眞道等奉勅撰。」日本根子瑞淨足姫天皇中〈元正天皇 第■四〉六年春正月癸夘朔。天皇不受朝。詔曰。朕以不

  • 卷十·杨于庭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质疑卷十明 杨于庭 撰昭公虢之会宋之盟豹削族此复书叔孙豹者何也再会而恬不知怪圣人以是为不足削也取郓取郓之役微叔孙豹鲁不国矣故不书季孙宿帅师伐莒取郓而书取郓若不知为谁取之者志宿之横豹之忠

  • 春秋说卷二十五·洪咨夔

    宋 洪咨夔 撰昭公三十有五年春王正月吴子夷末卒二月癸酉有事于武宫籥入叔弓卒去乐卒事仲遂卒于垂壬午犹绎万入去籥而他乐犹故也叔弓卒于武宫涖事之所籥入去乐卒事他乐尽彻也君于卿大夫之丧恩痛不忍举可谓得礼矣常事

  • 文昌帝君阴骘文·周梦颜

      帝君曰: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未尝虐民酷吏。救人之难,济人之急,悯人之孤,容人之过。广行阴骘,上格苍穹。人能如我存心,天必锡汝以福。  于是训于人曰:昔于公治狱,大兴驷马之门。窦氏济人,高折五枝之桂。救蚁中状元之选

  • 道德真经直解·邵若愚

    四卷。南宋邵若愚(生卒年不详)撰。邵若愚,号本来子,钱塘(今属浙江杭州)人,撰有《道德真经直解》。此书约撰成于南宋绍兴三十年(1160)。前人研究《道德经》者,或分《老子》为上下二篇八十一章,或为四卷八十一章。邵若

  • 善恭敬经·佚名

    一卷,隋阇那崛多译。说教他之功德及事师之方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