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三十四回 满恶贯奸相伏冥诛 进良言直臣邀主眷

  却说铁木迭儿,于黑驴等谋变事,本是置身局外,坐观成败。因此黑驴等同日授首,铁木迭儿不遭牵累,反得了许多赏赐。这赏赐从何而来?因黑驴、失列门、哈克繖家产,尽付查抄,不得藏匿。各家拥资甚富,失列门平日仗着太后宠幸,所有内府珍玩,统移置家中。最宝贵的禁脔,犹令尝试,何况珍玩。此外如金银钞币,裘马珠宝,几不胜数。此次经拜住督率卫士,一律抄出,半充国帑,半给功臣。铁木迭儿身居首辅,所得赏给,自然较多。又是他的运气。拜住以下,颁赐有差,奸党失势,正士扬眉,这也不在话下。

  到了冬季,英宗始被服衮冕,亲祀太庙,先期斋戒,临事矞皇,这是元代第一次盛典。礼毕还宫,鼓吹交作,道旁人民,莫不耸观,英宗即下诏改元,年号至治。其文道:

  朕祗矞贻谋,获承不绪,念付托之维重,顾继述之敢忘,爰以延祐七年十一月丙子,被服衮冕,恭谢于太庙。既大礼之告成,宜普天之均庆,属兹逾岁,用协纪元,于以导天地之至和,于以法春秋之谨始。可以明年为至治元年,特此布敕,宣告有众。特录英宗改元诏,因其在亲祀宗庙之后,报本反始,嘉其知礼也。

  至治元年元旦,英宗御大明殿,受诸王百官朝贺。越日,即令僧侣在文德殿修佛事。朝右诸臣,已有异议,只因元代素重佛教,不便奏阻。兼且英宗嗣位,曾饬各郡建帝师拔思巴殿,规制视孔庙有加,大家微窥上意,哪个肯来抗争,转瞬间已近元宵,英宗欲张灯禁中,叠成鳌山,于是礼部尚书兼参议中书省事张养浩,忍耐不住,缮具奏疏,亲至左丞相拜住宅中,托拜住入陈,拜住先展开奏牍,略去起首套语,览读要文道:

  世祖临御三十余年,每值元夕,闾阎之间,灯火亦禁,况阙庭之严,宫掖之邃,尤当戒慎!

  读至此,顾张养浩道:“你思奏阻张灯么?闻主子已命筹办,恐怕未必照准。”随又读下道:

  今灯出之构,臣以为所玩者小,所系者大,所乐者浅,所患者深。伏愿以崇俭虑远为法,以喜奢乐近为戒,国家幸甚!臣民幸甚!

  拜住又道:“说得痛切!”张养浩接着道:“大事多从小事起,今日张灯,明日酣歌,色荒酒荒,不期自至。公为大臣,蒙主亲信,所以养浩特来亲托。若主子肯纳刍言,就是杜渐防微的至计。公意以为何如?”拜住道:“此等美举,自当玉成,我当即刻进去,奏闻主子便了。”养浩称谢而别。

  拜住果即袖疏入宫,由英宗特别命见,问他何事,拜住即陈上养浩奏章。经英宗览毕,勃然道:“朕以为什么要政,区区张灯的事情,也来谏阻,难道做主子的只可日日愁劳,连一日消遣,都动不得么?”拜住免冠叩首道:“孔子说的为君难,为君有甚么难?只因一举一动,史官必书,宁善毋恶,宁得毋失,所以称作难为。张灯虽是小事,怎奈一夕消遣,千载遗传,倘后王因此借口,以致纵欲败度,岂不是贻讥作俑么?还求陛下明察!”英宗乃改怒为喜道:“非张希孟不敢言,非卿亦不能再谏,朕即命他停办罢。”拜住复叩首而退。希孟系养浩字,呼字不呼名,系特别敬重的意思。

  越宿,又诏赐张养浩尚服金织币帛各一袭,旌他忠直。君明臣良,故特书之。未几,复饬改建上都行宫。拜住又进谏道:“北地苦寒,入夏始种粟麦,陛下初登大宝,未曾轸恤民瘼,先自劳动大役,恐妨害农务,致失民望,不如宽待数年,再议兴工。”英宗点首称善,亦命停止工役。惟敕建万寿山大刹,驱役数万人,并冶铜五十万斤,铸造佛像。

  监察御史观音保、锁咬儿哈的迷失及成珪李谦亨等,上书直谏,大旨以连岁洊饥,宜休民力,且时当春季,东作方兴,更不应病民动众。这书入奏,偏恼动英宗性子,把书驳斥,适铁木迭儿次子锁南,为治书侍御史,与观音保等有隙,密奏他讪上沽直,坐大不敬罪。英宗便饬逮观音保等,亲加鞫讯,观音保道:“谏诤是人臣的职务,臣甘为龙逄、比干,不愿陛下为桀纣!”锁咬儿哈的迷失道:“辇毂以下,僧侣横行,陛下还要这般迷信,难道靠着这班秃头,果可治国安家么?如治御史锁南,劾臣等讪上不敬,锁南专逢君恶,臣等愿格君非,孰为有罪?孰为无罪?就使一时不明,后世自有公论呢。”英宗道:“你等谤朕犹可,诋僧及佛,实是有罪,朕不便宽恕!”僧徒比皇帝尤大,无怪不宜谤毁。便命交刑部谳罪,刑部复称应加大辟,遂诏杀观音保及锁咬儿哈的迷失,只成珪、李谦亨两人,罪从末减,杖徙辽东奴儿干地。

  铁木迭儿以锁南得宠,自己亦好乘此图谋笼络英宗,左思右想,复将从前做过的把戏,再演一出。看官曾记忆周王和世么?仁宗为了铁木迭儿一言,把和世调往云南,激成变衅,逐出漠北。还有和世胞弟图帖睦尔,安居燕都,未曾受累。偏铁木迭儿暗里藏刀,又想将他驱逐出去,当下与中政使咬住商议,咬住本是个蔑片朋友,见了铁木迭儿,非常奉承。至谈及图帖睦尔事,咬住道:“不劳师相费心,但教晚辈一言,包管他徙谪远方。”铁木迭儿大喜,拱手告别。

  咬住即密上奏疏,果然一牍甫陈,诏书即下,命图帖睦尔出居琼州。琼州系南海大岛,属粤东管辖,与京师相距七千余里,地多蛮瘴,炎熇逼人。廷右诸臣,尚不知图帖睦尔犯了何罪,充放到这般远地,嗣复接读诏敕,系禁术士交通诸王驸马,并掌阴阳五科吏士,不得妄泄占候,大众才有些觉悟起来。嗣复侦得咬住密奏,系说图帖睦尔与术士往来,恐将谋为不轨,魏王覆辙,可为前鉴,应三十二回。请先事预防,毋致噬脐等语。看官!你想九五之尊,谁人不欲?英宗的位置,本是从武宗两子中,攘夺而来,他在位一日,防着一日,此次得咬住密疏,比枪矢还要厉害,不论他是真是假,究不若先发制人,因此把图帖睦尔充发远方,免得他在京作梗。这是人情同然,不要怪这英宗呢!讽刺得妙。

  铁木迭儿以事事得手,复思专宠,并引参知政事张思明为左丞,作为臂助。思明忌拜住方正,每与党人密谋,设计构陷。或告拜住预为戒备,拜住慨然道:“我祖宗为国元勋,世笃忠贞,百有余年,我今年少,叨受宠命,无非因皇上念我祖功,俾得相承勿替。每念国家大利,莫如大臣协和。今若因右相仇我,我便思报,是朝局水火,自召纷争,非但吾两人不幸,就是国家亦必不利。我惟知尽我心力,上不负君父,下不负士民,此外一切功怨,非我思存,死生凭诸命,祸福听诸天,请你等不必多言!”言固甚是,然杀机已伏于此。自是拜住愈加效力,张思明等亦无隙可乘。会铁木迭儿奏请杀平章王毅,右丞高昉。英宗密问拜住,是否当诛。拜住惊问何事?英宗道:“据原奏言在京诸仓,粮储亏耗,王、高两臣,责任清理,负恩溺职,罪在不赦,所以应加严刑!”拜住道:“平章右丞,统是宰臣的副手,宰相应论道经邦,不应责他钱穀琐务。况且王、高二臣,曾由右相奏委,莫非他不善逢迎,因成嫌隙,否则,何故出尔反尔,前日奏委,今日奏诛?”料事如见。英宗沈思良久道:“卿言亦是!”遂不从铁木迭儿言。

  铁木迭儿大为失望,便奏请病假,数日不朝。英宗亦未尝慰问,只册立皇后亦启烈氏,命他持节往迎,专授册宝。立后礼成,铁木迭儿仍称疾不出。会拜住奉旨,回范阳原籍,为祖安童立忠宪王碑。铁木迭儿竟乘舆入朝,至内门,英宗遣左丞速速,赐以酒道:“卿年老,宜自爱重!待新年入朝,亦未为晚。”铁木迭儿怏怏退出。

  是时奸党布满朝端,遇有政务,必至铁木迭儿家,禀陈底细,铁木迭儿屡思倾陷拜住,无如拜住方得重用,任他百计营谋,终不得遂,因此这位铁师相,也弄得神志懊丧,咄咄书空。不到数旬,竟尔疾病缠身,卧床不起。假病弄成真病。偏偏不如意事,杂沓而来,他的心腹张思明,随英宗至上都,被拜住奏了一本,杖责数十,逐回原籍。铁木迭儿闻着,已经不安,不意拜住又叠奏两案,都牵连铁木迭儿,那时铁太师不是病死,也要气死。一案是司徒刘夔夔买田数千亩,赂宣政使八剌吉思,托词买给僧寺,矫诏出库钞六百五十万贯,偿付田直。八剌吉思免不得与铁木迭儿商量,铁木迭儿父子,及御史大夫铁失,共得赃巨万,经拜住讦发,刘夔夔、八剌吉思自然坐罪,不得复活,只赦了铁失一人。何不将他并诛。一案是术士蔡道泰,私通良家妇女,妒奸杀人,狱已备具,道泰论抵,他偏私赂铁木迭儿,打通关节,运动狱官,改供缓狱,又经拜住讦发,立诛道泰,狱官亦坐罪。铁木迭儿虽未曾拿问,毕竟贼胆心虚,又惊又愧,又恨又悔,恹恹床蔶,服药无灵,结果是一命呜呼,魂登鬼箓。不服明刑,难逃冥戮。

  事有凑巧,那太皇太后弘吉剌氏,亦病势沉重,奄然逝世。距铁木迭儿病死,不过一二十日。总算亲暱。原来太皇太后自英宗即位后,便已得病,接连是失列门伏诛,失了一个贴肉的幸臣,亦列失八骈戮,又少了一个知情的伴媪,一枕凄凉,万般苦楚,且又不便说明,好似哑子吃黄连,只有自知,无人分晓,亏得参苓等物,朝晚服饵,总算勉勉强强的拖了一年,嗣复闻得铁木迭儿身死,不禁唏嘘道:“痴儿负我!痴儿负我!”嗣是病益加重,困顿了十数日,也即告终。英宗仍照例举丧,追谥昭献元圣皇后。特录谥法,与上叙述册文意同。

  礼官以十月有事太庙,奏请国哀期以日易月,待旬有二日后,乃举祀事。英宗道:“太庙礼不可废,迎香去乐便了。”冬祭后,特授拜住为右丞相,兼监修国史。拜住辞不敢受,英宗道:“卿佐朕二年,不避权贵,敢任劳怨,朕看满廷王公,无出卿右,意欲授卿公爵,为卿酬劳,至若右相一职,除卿外还有何人?卿毋再辞!”拜住顿首道:“陛下必欲以右相授臣,臣敢不祗遵上命,若三公秩位,所以崇德报功,臣无功德,何堪当此?”英宗道:“朕知道了。”

  越日,即以立右丞相拜住,颁诏天下。惟左丞相一缺,不另设人。在英宗的意见,实是倚畀独专,不使掣肘,拜住亦感激图报,首荐张珪,令复为平章政事,并召用旧臣王约、韩从益等,令他食禄家居,每日一至中书省议事。又起吴澄为翰林直学士。澄年已老,因闻拜住求贤若渴,乃杖策入朝。

  会英宗命写金字藏经,令左丞速速代传诏旨,饬澄为序,澄瞿然道:“主上写经,为民祈福,原是盛举;若用以追荐,臣所未解,如佛氏好言轮回,不过谓善人死去,上通高明,光齐日月,恶人死去,下沦汙秽,微等虫沙。徒侣不明此旨,反谓诵经设醮,可以超荐灵魂。试思我朝的列祖列宗,功德盖世,何用荐拔?且自国初以来,写经追荐,已不知若干次,若谓未效,是为蔑佛;若谓已效,是谓诬祖,是此两难,教臣如何下笔?就使遵旨撰就,也是一时欺人,不能示后,请左丞为我复奏罢!”至理名言。

  速速据实奏陈,适拜住在侧,便道:“吴学士的言语,很是有理,从古以来,帝王得天下,总以得民心为本,失民心便失天下,若徒索虚无,何关实际?梁武帝以佞佛亡国,愿陛下详察!”英宗道:“近有人谓佛教可治天下,难道此言不确么?”拜住道:“清净寂灭,只可自治;若要治天下,除仁义道德外,殊无他法!陛下试想佛教宗旨,无君臣,无父子,无兄弟夫妇,天下若照此通行,人种都要灭绝,还有什么纲常呢!”剀切详明。英宗道:“唐太宗时有魏征,不愧谏臣,卿亦可算一魏征了!”拜住道:“槃圆水圆,盂方水方,有纳谏的太宗,自有敢谏的魏征,陛下能从谏如流,台官中不乏忠臣,何止一臣呢!”英宗道:“卿言甚善!朕当听卿,所有政务,亦愿卿熟虑慎行!”拜住遵旨而退。

  越数日,监察御史盖继元、宋翼,奏言铁木迭儿奸贪负国,生逃显戮,死有余辜!应追夺官爵,籍没家资等语。英宗复问拜住,拜住道:“诚如御史等言。”英宗便诏夺铁木迭儿原官,并一切封赠,又令卫士查抄家产,金珠玉帛,价值累万。于是铁木迭儿的遗党,人人自危,朝思夜想,彼筹此画,遂闹出一场天大的逆案。小子有诗咏道:

  芟恶宜如芟草严,胡为奸党未全歼?

  须知蜂螫犹留毒,一误何堪再误添!

  欲知逆案详细,请看下回便知。

  ----------

  英宗之失德,莫如杀观音保等一事。然观音保等之死,实铁木迭儿父子构成之。元自世祖以来,阿合马、卢世荣、桑哥等,相继为奸,累遭显戮。至如铁木迭儿之贪氵㸒忮虐,较阿合马等为尤甚,而乃权宠终身,安死牖下,后虽夺官籍产,而放恣一生,竟逃国法,未始非仁、英二宗之失刑也!拜住专任相职,不可谓不得君,观其任贤去邪,陈善纳诲,亦不可谓不尽忠,然朝右奸党,未尽戮逐,死灰尚且复燃,能保奸党之不肆反噬乎?故本回为英宗君相合传,而褒中寓贬,自有微意,读者可于言外见之,毋徒视作断烂朝报也!

猜你喜欢
  列传第六十六·李延寿
  第七十三回 背德兴兵周师再败 揽权夺位陈主被迁·蔡东藩
  第十二回 失爱姬乞援外族 追流贼忍死双亲·蔡东藩
  ●卷第二十四·胡三省
  卷之二百九十一·佚名
  尚史卷一百六·李锴
  别集下卷二·宋名臣言行录
  卷四十·傅恒
  八 西片町住屋·许寿裳
  王重荣传·欧阳修
  卷八十七·佚名
  第七节 安史之乱(上)·吕思勉
  卷二十一·王溥
  卷第一·太安万侣
  二十二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河南府张鼎勘头巾·臧懋循

    河南府张鼎勘头巾杂剧(元)孙仲章撰●河南府张鼎勘头巾杂剧目录第一折 〔音释〕楔子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赵令史为吏见钱亲王小二好斗祸临身 正名 望京店庄家索冷债河南府张鼎勘头

  • 卷一百八十六·志第一百三十九·食货下八·脱脱

        ◎食货下八   ○商税 市易 均输 互市舶法   商税 凡州县皆置务,关镇亦或有之;大则专置官监临,小则令、佐兼领;诸州仍令都监、监押同掌。行者赍货,谓之"过税",每千钱算二十;居者市鬻,谓之"住税",每千钱算三

  • 附錄:·汪楫

      中山沿革志二巻(安徽廵撫採進本)  國朝汪楫撰楫字舟次休寧人康熙巳未召試博學宏詞授檢討是編乃其冊封琉球國王時作按楫别有使琉球錄備載冊封典禮及山川景物此則專紀中山世系附以考據前有自序稱諭祭故王入其祖廟因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十五·佚名

    正德十二年十一月癸酉朔上驻大同是日钦天监进正德十三年大统历如例给赐群臣颁行天下浙江杭州府雷鸣 丁丑坐虏入甘州甘峻等堡都指挥王杲等守备不设发充军总兵官王勋以去任夺俸三月 太监温传旨以南京内官监太监刘璟守备

  • 大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佚名

    万历八年七月戊辰朔上亲享 太庙○大学士张四维一品考满辞加少傅恩荫 上以加恩彝典不允辞○己巳升神枢十营佐击潘云程神枢八营佐击王秩蓟镇遵化城守备郑廉俱为游击云程昌平总兵标下秩统领蓟镇天津秋班廉遵化辎重营○

  • 张居翰传·欧阳修

    张居翰字德卿,旧唐掖廷令张从玫的养子。昭宗时,当范阳军监军,与节度使刘仁恭友善。天复中(901~903),大诛宦官,仁恭把居翰藏到大安山的北奚谷才得免死。后来,梁军攻仁恭,仁恭派居翰随晋王攻梁的潞州,牵制梁的兵力,晋攻取潞州,用居

  • 卷二百十五·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十五人物志九十五忠义传七【满洲八旗七康熙十五年至十六年共一百五十一人】爱图爱图满洲镶黄旗人姓勒第氏世居黑龙江康熙十三年以前锋校随定远平

  • 钦定南巡盛典卷四十三·高晋

    河防乾隆二十九年四月十三日江南河道总督髙晋奏言窃【臣】由徐州至清口查勘黄河各防工程料物前经恭折奏闻伏查清口为淮黄交滙之区清口以上宿桃等防専受黄水自清口东坝以下则淮黄合流计程二百余里至云梯闗迤东归海比年

  • 虞书·益稷·佚名

    帝曰:「来,禹!汝亦昌言。」禹拜曰:「都!帝,予何言?予思日孜孜。」皋陶曰:「吁!如何?」禹曰:「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昏垫。予乘四载,随山刊木,暨益奏庶鲜食。予决九川,距四海,浚畎浍距川;暨稷播,奏庶艰食鲜食。懋迁有无,化居。烝民乃

  • 第四十七卦 困 泽水困 兑上坎下·佚名

    困:亨,贞,大人吉,无咎,有言不信。彖曰:困,刚掩也。 险以说,困而不失其所,亨;其唯君子乎? 贞大人吉,以刚中也。 有言不信,尚口乃穷也。象曰: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 初六:臀困于株木,入于幽谷,三岁不见。象曰:入于幽谷,幽不明也。九二:困

  • 皇言定声录卷三·毛奇龄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七调二变声第三【七调者合二变以押五声四清而为调者也故七调第三】夫既有五声又有四清合之为九声则曲调已尽于是器调亦尽于是矣无如此五声者其上下相接无不宛转谐顺而独于宫商之间隔一戾声征羽之间

  • 第十七章 26·辜鸿铭

    子曰:“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辜讲孔子说:“如果过了四十岁,还是大家讨厌的目标,那么他到死都会这样。”

  • 卷十二·赵汸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属辞卷十二     元 赵汸 撰谨内外之辩第五三曰谨内外之辩中国之视外裔犹天地冠屦也而又何谨焉信大义于天下也昔先王肇九州分五服内外之限綦严矣周失其纲天下无伯于是荆人始横齐桓起而惩创之其

  • 佛说贤首经一卷·佚名

    西秦沙门圣坚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摩竭提国清净法坐处。尔时都大会诸菩萨弥勒菩萨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龙鬼神阿须伦共会。佛告舍利弗。十方佛今日亦大会。为诸菩萨说经。清净法坐中。有优婆夷名跋陀师

  • 第三 等起摄颂·佚名

    诸行无常、苦、无我、有为也,亦决定涅槃、施设、无我。佛月未现、佛日未来时,尚且不知具分彼[无常等][有为]法之名目。行种种困苦,圆满波罗蜜,大雄者、眼者含梵天界,显现于[此世界]。彼[诸佛]拔苦、与乐,宣说正法。一切众生之慈愍者

  • 噶玛兰志略·柯培元

    地方志。十四卷,卷首一卷。作者柯培元,字复子,号易堂,山东胶州人。1835年(清道光十五年)出任噶玛兰厅通判,任期仅两月。噶玛兰古称“蛤仔难”,位于台湾岛东北,嘉庆年间设官置厅,1875年(光绪元年)改为宜兰县。该书成于

  • 德隅斋画品·李廌

    中国画品评著作。北宋李廌著。一卷。成于元符元年(1098)。主要版本有《说郛》本、《詹氏画苑补益》本、《宝颜堂秘笈》本、《百川学海》本、《丛书集成》本、《涵芬楼秘笈》本、《画品丛书》本、《中国书画全书》本、

  • 古今词话·杨湜

    词话。一卷。南宋杨湜撰。杨湜(生平不详),字曼倩。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对此书已加称引,知杨湜为绍兴年间人。《古今词话》采辑五代以下词林逸事,仿唐宋说部体裁,所记本事每多不实,大都出于传闻。胡仔《苕溪渔隐丛话》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