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李冠

  冠字世英,历城(今济南)人。以文学称,与王樵、贾同齐名。官乾宁主簿。有东皋集,不传。

  蝶恋花

  春暮

  遥夜亭皋闲信步。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

  桃杏依稀香暗度。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六州歌头

  骊山

  凄凉绣岭,宫殿倚山阿。明皇帝。曾游地。锁烟萝。郁嵯峨。忆昔真妃子。艳倾国,方姝丽。朝复暮。嫔嫱妒。宠偏颇。三尺玉泉新浴,莲羞吐、红浸秋波。听花奴,敲羯鼓,酣奏鸣鼍。体不胜罗。舞婆娑。

  正霓裳曳。惊烽燧。千万骑。拥雕戈。情宛转。

  魂空乱。蹙双蛾。奈兵何。痛惜三春暮,委妖丽,马嵬坡。平寇乱。回宸辇。忍重过。香瘞紫囊犹有,鸿都客、钿合应讹。使行人到此,千古只伤歌。事往愁多。

  又

  秦亡草昧,刘项起吞并。鞭寰宇。驱龙虎。扫欃枪。斩长鲸。血染中原战。视馀耳,皆鹰犬。平祸乱。归炎汉。势奔倾。兵散月明。风急旌旗乱,刁斗三更。共虞姬相对,泣听楚歌声。玉帐魂惊。

  泪盈盈。念花无主。凝愁苦。挥雪刃,掩泉扃。时不利。骓不逝。闲阴陵。叱追兵。呜喑摧天地,望归路,忍偷生。功盖世,何处见遗灵。江静水寒烟冷,波纹细、古木凋零。遣行人到此,追念益伤情。胜负难凭。

  蝶恋花

  佳人

  贴鬓香云双绾绿。柳弱花娇,一点春心足。不肯玉箫闲度曲。恼人特把青蛾蹙。

  静夜溪桥霜薄屋。独影行歌,惊起双鸾宿。愁破酒阑闺梦熟。月斜窗外风敲竹。

  千秋万岁

  杏花好、子细君须辨。比早梅深、夭桃浅。把鲛绡、淡拂鲜红面。蜡融紫萼重重现。烟外悄,风中笑,香满院。

  欲绽全开俱可羡。粹美妖娆无处选。除卿卿似寻常见。倚天真、艳冶轻朱粉,分明洗出胭脂面。追往事,绕芳榭,千千遍。

猜你喜欢
  卷四百零六·彭定求
  卷二百九十二·彭定求
  卷一百二十二·彭定求
  李新·唐圭璋
  第十四场·老舍
  包待制智赚灰阑记·臧懋循
  百正集卷中·连文凤
  “拿回去吧,劳驾,先生”·徐志摩
  寒山子诗集·寒山
  卷十四·韩淲
  卷211 ·佚名
  南湖集巻十·张镃
  车眺·徐志摩
  后集卷十·蔡正孙
  崔峒诗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折·杨梓

    (外扮絺疵上,云)某智氏家臣絺疵是也。我主人攻屠赵氏,我见韩魏有反意,我劝谏主公,不惟不信,又将我言语对二子说,返被韩魏同谋,里应外合,决水淹我军,甲士溃乱,死者山积,将智氏族灭。闪的我无处投奔,又不能为主报仇,且须逃避他国,待时

  • 卷八·周权

    ●钦定四库全书 此山诗集卷八 (元)周权 撰 ○七言律诗 对雪 冻合江云噤晓乌重裘添尽客寒多扁舟剡曲谁清兴斗酒新丰自浩歌天地一壶开玉界星沙万斛落银河醉敲氷砚题新句无奈坡翁白战何 代友人赋挽章二首 籍籍家声说大冯

  • 五集卷九十六·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卷九十六古今体五十二首【乙卯四】过卢沟桥万载帝京护诸方行旅通春流天赐顺【永定河即桑乾河相传至桑椹时必乾数日若乾之日少则夏无暴涨向来占验如此今日过卢沟桥见

  •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丁年玉笋志》·张次溪

    (清)蘂珠旧史(杨懋建) 撰●目录丁年玉笋志●丁年玉笋志蕊珠旧史桐仙以丁酉首夏为花君,乞立传。一时诸郎咸愿得厕名《看花记》中,争请余顾曲,乞品骘色艺,冀得一言为重。招邀者踵武相接也。于时传写『看花记』者,几有洛阳纸贵之

  • 提要·杜荀鹤

    【臣】等谨按唐风集三巻唐杜荀鹤撰荀鹤池州人按计有功唐诗纪事称荀鹤有诗名大顺初擢进士第二牧之微子也牧之自齐安移守秋浦时有妾懐姙出嫁长林乡杜筠而生荀鹤又称荀鹤擢第时危势晏复还旧山田頵在宣州甚重之頵起兵阴令

  • 郑成功传·佚名

    郑成功初名森,字大木,福建南安人。父芝龙,明季入海,从颜思齐为盗;思齐死,代领其众。崇祯初,因巡抚熊文灿请降,授游击将军;以捕海盗刘香、李魁奇、攻红毛功,累擢总兵。芝龙有弟三:芝虎、鸿逵、芝豹。芝虎与刘香搏战死。鸿逵初以武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七·佚名

    弘治十八年十一月壬午朔钦天监进正德元年大统历 上御奉天殿受之遂赐文武群臣颁行天下○翰林院检讨刘瑞言求贤首务宜敕内阁吏部访求名望如南京国子监祭酒章懋丁忧吏部侍郎王鏊都察院佥都御史林俊革职都御史雍泰皆其人

  • 二百七十七 内务府奏审拟桑额等设计逮捕曹(兆页)家人吴老汉一案请旨摺·佚名

    雍正五年闰三月十七日 总管内务府谨奏:为请旨事。 案查审理内府佐领.管辖番役处值年郎中鄂善、常保禀送桑额与索住合谋,央烦番役蔡二格等设计逮捕吴老汉一案。 据萧林供称:我原系江宁织造府库使。有桑额等之家人,名叫吴老

  • 程元振传·刘昫

    程元振以宦官身份在内侍省任职,累功迁升到内射生使。宝应末(762),肃宗去世,张皇后与太子有怨恨,恐怕他不依附自己,便召引越王李亻系代为处理国政。元振知道这一谋划后,秘密地告诉了李辅国,于是挟持太子,杀了越王和他的同党。

  • ●宋人轶事汇编卷八·丁传靖

    庞籍 刘沆 曾公亮 赵概 张昇 外大父颍公初为黄州参军,谒夏英公。公善相人,谓颍公曰:&ldquo;吾使相耳,君真相也。&rdquo;视其手曰:&ldquo;虽贵而贫,不如吾也。&rdquo;出其手突如堆阜,曰:&ldquo;此大富之相也。&rdquo;后山谈丛

  • 卷六十九 苏秦列传第九·司马迁

    苏秦者,东周雒阳人也。【索隐】:苏秦字季子,盖苏忿生之後,己姓也。谯周云:“秦兄弟五人,秦最少。兄代,代弟厉及辟、鹄,并为游说之士。”此下云“秦弟代,代弟厉”也。【正义】:战国策云:“苏秦,雒阳乘轩里人也。”艺文志云苏子三

  • 今文孝经序·佚名

    唐宗皇帝撰朕闻上古其风朴略虽因心之孝已萌而资敬之礼犹简及乎仁义既有亲誉益着圣人知孝之可以教人也故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于是以顺移忠之道昭矣立身扬名之义彰矣子曰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是知孝者徳之本欤经曰昔者

  • 卷三十·程公说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分记卷三十    宋 程公説 撰书十二疆理书第六楚地緫説周成王封鬻熊曽孙熊绎扵荆蛮胙以子男之田居丹阳今归州有丹阳故城在焉后徙枝江亦曰丹阳文王熊赀立始都郢初曰荆后改号楚盖古荆州地也禹贡荆

  • 卷二十·范处义

    <经部,诗类,诗补传> 钦定四库全书 诗补传卷二十    宋 范处义 撰 变小雅 四月大夫刺幽王也在位贪残下国构祸怨乱并兴焉周室在位之人以贪而致残则下国之远因乱而生怨幽王曾不加恤欲无祸得乎四月次於大东之後盖

  • 无羊·佚名

    --牧歌中的诗意【原文】谁谓尔无羊?三百维群。谁谓尔无牛?九十其淳①。尔羊来思,其角濈濈(2)。尔牛来思,其角湿湿③或降于阿④,或饮于池,或寝或讹⑤尔牧来思,何蓑何笠(6),或负其猴(7)。三十维物(8),尔牲则具。尔牧

  • 卷一·黄中松

    钦定四库全书 诗疑辨证卷一 上海黄中松撰 诗序 诗序之作说者不同谓为子夏作者郑康成之释南陔【云子夏序诗篇义合论】王子邕之注家语【家语子夏习於诗而通其义注云子夏所序诗今之毛诗是也】梁昭明之编文选是也谓子夏

  • 卷七·佚名

    △宝积品第七尔时佛告宝积菩萨言:善男子,有四种法。退失菩萨智慧。何谓为四。於佛正法无尊重心亦不恭敬。是说法者慳嫉正法。设有人来求正法者而不为说。於乐法者为作留难。遮护覆藏自生憍慢。复加诽谤说正法者,宝积如是

  • 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经·赵佶

    宋徽宗撰,本书鲜见其它传本。徽宗推崇老子,引 《庄》、《列》、《语》、《孟》、《诗》、《书》注《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