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七出 闺和

〖画堂春〗(生上)金风到处冷飕飕,洞房偏喜春留。去春此日正悲秋,独倚书楼。欲托云中青鸟,传言天上仙俦:温柔乡里近封侯,不羡瀛洲。

小生自从娶了笺云小姐,并头联句,交颈论文,虽是夫妻,却同社友。风流之愿已饱,陇蜀之望不奢。就是功名也听其有无,年寿也任其修短,一切置之度外。他今日清早到庵里去烧香,如今薄暮还不见回来,好生寂寞不过。

〖仙吕过曲·醉扶归〗莫不是为麒麟絮絮将神祷?莫不是诈鸳鸯故故把人熬?莫不是玉人何处教吹箫?莫不是嫦娥应悔偷灵药?莫不是鹿车怪我不同镳?因此上香车不肯归来早。

——我且隐几打睡片时则个。(睡介)

(旦带丑上)琴遇知音喜复嗟,才终一曲便天涯。高山不解留钟子,流水空能咽伯牙。奴家今日雨花庵这番唱和,真是词场韵事,香阁奇缘。本待说与范郎知道,与他共赏清音,但我既约他庵中再会,范郎知道,未免要随去偷觑。倘露出轻狂举止,他父亲知道,可不断了以后机缘。我如今只将诗与他看,不说小姐名姓,等他暗中赏鉴一番,且待我见了回来,才与他说明就里。花图耐久须防蝶,蜜待甜来始德蜂。(进介)

(丑)呀,相公睡在这里。

(旦)他睡得正浓,不可惊醒他诗梦。

〖前腔〗休使他碧沉沉梦断池边草,怕有风,替他把窗儿掩上,须防那冷飕飕风碎鹿边蕉。可怜他硬帮帮书枕把头抛,只有些瘦棱棱花影将身靠。我且趁他睡时,将诗放在桌上。试问你笔花可似语花娇?我且把笺云当作巫云绕。

(生醒介)

(旦)相公,想是等得心烦了?

(生)不要说起。

〖皂罗袍〗撇得我独坐闲房凄悄,向阳台觅汝,才得相遭。(见诗介)呀,我倦时不记枕诗瓢,为甚的醒来兀自余残稿?(看诗沉吟介)好古怪,这字又不象做诗人写的,诗又不象写字人做的。(旦)怎见得?(生)诗多仙意,风姿欲飘;字多禅意,风姿尽销。为甚的氤氲有气浮蹄表?

——娘子,这诗从何处来的?

(旦)奴家不知道甚么诗?(取看介)原来是《美人香》。这是我一向夹在书里的,是谁人遗在桌上?

(生)何人所作?

(旦)是别处闺秀的诗,被人抄写流传,偶为奴家所得。

〖前腔〗这是双秀闺中新稿,为书邮争递,偶杂吟瓢。(生)可晓得他姓字么?(旦)作者姓名不传,但知此诗因曹美人而赋。色丝少女为题曹,无名有字闻多貌。相公,你看这两人的诗,还是那一个的好?(生)前作轻清,后篇俊逸,当并驱词坛,难分优劣。(旦)便道是皇英姊妹,珠胎锦胞;机云兄弟,潘江陆潮。白眉毕竟夸谁效?

——假如试官见了这两卷文字,毕竟要定个元魁,难道都取第一不成?

(生)若要定元魁,须把他两个唤来,分坐两旁,待我出题面试,方才定得高下。如今只好出个团圞榜。

(旦)这等,你且依韵和两首来。

(生笑介)不曾考举子,倒先考试官。也罢,就做。

(把笔沉吟介)待我心上悬想那个美人,把鼻子向空中嗅他的香气,做来的诗才肖神。(嗅介)

(旦看笑介)

〖前腔〗(生)嗅取奇香缥缈,似篆烟一缕,袅入霜毫。呸!怎么舍了现在美人,去嗅那空中美人?只把娘子身上一闻,不要说两首,十首也有了。好山对面不相邀,空青何处寻诗料?(向旦身上嗅介)这是口脂香,这是乌云香,这是玉笋香,这是金莲香。脂香甜净,云香秀韶;笋香尖嫩,莲香瘦娇。

——还有一种香要借闻。方才那诗上说,“绦环宽处带围中”,毕竟求松一松衣带,这香才得出来。(生做欲解带介)

(旦)诗又不做,只管在此歪缠。(推开介)

(生)你这娇嗔一撒我诗成了。

(写完,旦读介)

芬芳原不藉薰笼,百合能教拜下风。莫怪怜香人醉杀,温柔乡在万花中。

纷纷凡蝶莫相猜,别是花中解语才。荀令若陪三日坐,香投遮莫有情来。

——诗便和得好,只是末后两句欠老成。

〖前腔〗比白雪阳春更好,但风流太过,也费推敲。若教荀令伴妖娆,只愁韩寿施奸狡。(生)做诗取笑,娘子怎么吃起醋来!娘子,我和你商议,诗既和了,怎么寄得与那美人看一看?也不负我一番拈髭之苦。(旦)寄去到也容易,只怕他见了呵,嗔翻娇脸,裂为纸条;忙投秦火,灾贻雪涛。把你一天痴兴如风扫!

(旦)闺阁谈诗夜已央,爱郎情谑故嗔郎。

(生)近花不觉花芬馥,题破方知有异香。

猜你喜欢
  辽诗话 全文·周春
  ◆梦观道人大圭(梦观集)·顾嗣立
  第十六出 返旆·陆采
  第二折·佚名
  第三折·杨显之
  卷八·杜文澜
  卷三十六·徐世昌
  巻四·查为仁
  三集卷四十四·乾隆
  卷四百七十八·曹学佺
  卷十七·吴之振
  卷七·乾隆
  卷一百五·陈邦彦
  御选宋诗卷六十四·康熙
  卷三·张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九十五·彭定求

        卷295_1 【送司空曙之苏州】苗发   盘门吴旧地,蝉尽草秋时。归国人皆久,移家君独迟。   广陵经水宿,建邺有僧期。若到西霞寺,应看江总碑。   卷295_2 【送孙德谕罢官往黔州(孙父曾牧此州,因寄家也)】苗发  

  • 储泳·唐圭璋

      泳字文卿,号华谷(见自号录),云间(今江苏松江)人。著华谷祛疑说。   齐天乐   东风一夜吹寒食,枝头片红犹恋。宿酒初醒,新吟未稳,凭久栏杆留暖。将春买断。恨苔径榆阶,翠钱难贯。陌上秋千,相逢谁认旧时伴。   轻衫粉痕

  • 第八回 归夫家慧娘立业 中奸计仇禄充军·蒲松龄

    却说二相公进了场,来了家,也不上他丈人家去。范公子不知其故。他师傅一一的说了一遍,把公子几乎气死! [耍孩儿]叫畜生快跪下,做的事太大差!你枉长了这么大!妹夫比你强十倍,给他提鞋卷了牙!看你说的甚么话!我把你畜生打死,这

  • 许古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许古(1157-1230)字道真,河间(今属河北)人,明昌五年(1194)进士。宣宗朝自左拾遗拜临察御史,以直言极谏得罪,两度削秩。哀宗立,召为补阙,迁右司谏。致仕,居伊阳(今河南嵩县)。正大七年卒,年七十四。《金史》卷一○九有传。词存

  • 读礼通考卷五十七·徐乾学

    丧仪节二十老疾居丧曲礼居丧之礼头有创则沐身有疡则浴有疾则饮酒食肉疾止复初不胜丧乃比于不慈不孝【注胜任也疏不胜丧谓疾不食酒肉创疡不沐浴毁而灭性者也不留身继世是不慈也灭性是违亲生时之意是不孝也比者此灭性本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八·佚名

     嘉靖四十一年四月甲寅朔时享 太庙命驸马都尉李和代○命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协理京营戎政江东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督宣大山西等处军务○乙卯 上初御万寿宫举迎恩大典五日群臣上表称贺○丙辰大风扬尘四塞○庚申虏酋土蛮

  • 卷之四百四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四十三年·佚名

    (丁酉)四十三年清康熙五十六年春正月1月1日○朔丙辰,上下敎,諭八道監司、兩都留守曰:嗚呼!國家不幸,連歲荐飢,生民之困瘁,莫今日若也。中夜憂歎,錦玉靡安。昨年災荒,挽近所無,八路同然,沿海尤甚,離散相繼,十室九空,其他狀聞,亦多驚慘。

  • 白国因由·佚名

      释迦如来将心宗传迦叶,付金缕衣以待弥勒出世。入涅时遗嘱云:“我涅繫百年后,有百饭王孙裔阿育王者,集成教法,收我舍利。”后迦毗罗国生阿育王。既长,见释迦遗语,会同当日闻经听法之天龙八部,护法神祗集成教法。

  • 六度集经卷第三·佚名

    吴康居国沙门康僧会译  布施度无极经(此有十一章)  (一五)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昔者有国王号和默。王行仁平。爱民若子。正法治国。民无怨心。其国广大郡县甚多。境界炽盛。五谷丰

  • 宗镜录卷第五十三·延寿

    第三能变者。唯识论颂云。次第三能变。差别有六种。了境为性相。善不善俱非。此三能变。是了别境识。自证分是了别性。见分是了别相。有覆有记。识。以了境为自性。即复用彼为行相故。则了境者。是识自性。亦是行相。

  • 卷第八十八·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八十八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结蕴第二中十门纳息第四之十八意根缘识缘缘识有为缘者。意根通三界九地五部有漏及无漏法类智品故。十六识所缘。一欲界见苦所断一切随眠相应识。此

  • 后序·佚名

      法蕴足论后序  沙门靖迈制法蕴足论者。盖阿毗达磨之权舆。一切有部之洪源也。无上等觉入室之神足。摩诃目乾连之所制矣。镜六通之妙慧。晢三达之智明。桴金鼓于大千。声玉螺于百亿。摘藏海之奇玩。鸠教山之胜珍

  • 周易述·惠栋

    《周易》注释本。清惠栋撰。二十三卷。原书目录为四十 卷,但自卷二十四至四十则有录无书,或系未完之作 (其再传弟子江藩沿是书体例另撰有《周易述补》)。《周易述》自一至八卷注疏《周易》经文,其中第八卷当是对“鼎

  • 周易通论·李光地

    四卷。清李光地撰。李光地字晋卿,号厚庵,福建安溪人。康熙九年(1670)进士。官至文渊阁大学士。谥号文贞。此书综论易理,各自成篇。一卷、二卷发明上经、下经大旨。三卷和四卷则发明《系辞》、《说卦》、《序卦》、《杂卦

  • 太上洞玄灵宝天尊说大通经·佚名

    述真空,劝人对境忘境、灭心现性。内容与《太上大通经》同,后者有元李道纯注。

  • 文氏五家集·文洪

    十四卷。明文洪编。文洪字功大,号希素,长洲 (今苏州)人。明成化元年(1465)举人。官涞水教谕。此书为明长洲文氏三世五人之诗:文洪著《括囊稿稿》诗一卷,文一卷,其孙文征明著《甫田集》诗四卷:文征明长子彭,字寿承,官

  • 明仁宗实录·杨士奇

    十卷。起永乐二十二年八月,讫洪熙元年五月。始修于洪熙元年闰七月,杨士奇任总裁,蹇义等纂修。宣德五年五月,与《太宗文皇帝实录》同时进呈。记仁宗在位时期史事,起永乐二十二年(1424)八月,讫洪熙元年(1425)五月。始修于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