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九三○ 谕内阁将《御批通鉴纲目续编》议论诋毁处交皇子等删润黏签进呈

九三○ 谕内阁将《御批通鉴纲目续编》议论诋毁处交皇子等删润黏签进呈

乾隆四十七年十一月初七日

乾隆四十七年十一月初七日内阁奉上谕:

朕披阅《御批通鉴纲目续编》内《发明》、《广义》各条,于辽、金、元三朝时事多有议论偏谬及肆行诋毁者。《通鉴》一书关系前代治乱兴衰之迹,至纲目祖述麟经,笔削惟严,为万世公道所在,不可稍涉偏私。试问孔子《春秋》内有一语如《发明》、《广义》之肆口嫚骂所云乎?【真按:满清所以致治也.而今为汉人者忝言孔孟者多矣.而今政坛,则可谓销声匿迹矣.不如满人与东倭.】向命儒臣编纂《通鉴辑览》,其中书法体例有关大一统之义者,均经朕亲加订正,颁示天下。如「内中国而外夷狄」,此作史之常例,顾以中国之人载中国之事,若司马光、朱子义例森严,亦不过欲辨明正统,未有肆行嫚骂者。朕于《通鉴辑览》内存弘光年号,且将唐王、桂王事迹附录于后,又谕存杨维桢《正统辨》,使天下后世晓然于《春秋》之义,实为大公至正,无一毫偏倚之见。至于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因地而名,与江南、河北、山左、关右何异?孟子云「舜为东夷之人,文王为西夷之人」,此无可讳,亦不必讳。但以中外过为轩轾,逞其一偏之见,妄肆讥讪,毋论桀犬之吠,固属无当,卽区别统系,昭示来许,亦并不在乎此也。况前史载,南北朝相称,互行诋毁,此皆当日各为其主,或故为此讪笑之词。至史笔系千秋论定,岂可骋私臆而废公道乎?夫历代兴亡,前鉴不远,人主之道,惟在敬天勤民,兢兢业业,以绵亿万载之丕基。所谓「天难谌,命靡常,常厥德,保厥位」,诚不在乎区区口舌之争。若主中国而不能守,如宋徽、钦之称臣、称侄于金,以致凌夷,南渡不久,宗社为墟,卽使史官记载曲为掩饰,亦何补耶?所有《通鉴纲目续编》一书,其辽金元三朝人名、地名,本应按照新定正史一体更正;至《发明》、《广义》内三朝时事不可更易外,其议论诋毁之处,着交诸皇子及军机大臣量为删润,以符孔子《春秋》体例。仍令黏签进呈,候朕阅定。并将此谕冠之编首,交武英殿照改本更正后,发交直省督抚各一部,令各照本抽改。将此通谕中外知之。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猜你喜欢
  卷八十五 谷永杜鄴传第五十五·班固
  提要·钱俨
  ●卷二十六·邵博
  第二十五回 周并齐隋篡周平陈一统·黄士衡
  卷之三百四十二·佚名
  卷之二百九十五·佚名
  卷之五百八十七·佚名
  第三九七移同治十一年四月十九日一二二一三--一·佚名
  七四 谕内阁着总裁等将进到各书详核汇为总目并妥议给还遗书办法·佚名
  来調传·欧阳修
  杨杰只哥传·宋濂
  卷一百三十六·赵汝愚
  解支例·佚名
  卷一百三十八·佚名
  第三十八章 中西文化的交通·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五集卷十九·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卷十九古今体八十二首【丙午一】丙午元旦践阼已周大衍数得年七十六身康敢因莅久忘无逸惟是体乾朂自强百岁休和致岂易万民衣食计犹长以兹日慎日增惕肯作虚言袭庆当元

  • 淳熙稿卷十三·赵蕃

    <集部,别集类,南宋建炎至德佑,乾道稿__淳熙稿>   钦定四库全书 淳熙稿卷十三 宋 赵蕃 撰 七言律 用老谢文立春韵赠周文显蕃与文显以癸已岁是日相识始有倡酬故及之 时序飞腾不贷人相从还此赋迎春秪言世态有凉燠须

  • 卷三百九十·列传第一百四十九·脱脱

        李衡 王自中 家愿 张纲 张大经 蔡洸 莫濛 周淙 刘章 沈作宾   李衡,字彦平,江都人。高祖昭素仕至侍御史。衡幼善博诵,为文操笔立就。登进士第,授吴江主簿。有部使者怙势作威,侵刻下民,衡不忍以敲扑迎合,投

  • 卷一百四十三·列传第三十·宋濂

        马祖常   马祖常,字伯庸,世为雍古部,居净州天山。有锡里吉思者,于祖常为高祖,金季为凤翔兵马判官,以节死赠恒州刺史,子孙因其官,以马为氏。曾祖月合乃,从世祖征宋,留汴,掌馈饷,累官礼部尚书。父润,同知漳州路总管

  • 石匮书后集卷第三十二·张岱

    乙酉殉难列传(有总论)烈矣哉,门户之祸人国家也!我明之门户,日久日甚:万曆之时,有门户科道;天启之时,有门户宦官;崇祯之时,有门户宰相;弘光之时,有门户天子。夫天子未尝有以门户称者;称之,自弘光始。盖弘光为福王世子,「梃击」、「妖书

  • 轩辕黄帝传·佚名

    轩辕黄帝,姓公孙,有熊国君少典之次子也①。其母西桥氏女,名附宝,瞑见大电光绕北斗枢星,照于郊野。附宝感之而有娠。以枢星降,又名天枢。怀二十四月,生轩辕于寿丘②。①有熊:在河南新郑县。②寿丘:地名,或说在鲁东门之外。帝生而

  • 大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四·杨士奇

    洪熙元年七月癸未赐赵王高燧田园八十顷有奇以初之国故也 调凤阳府同知王凤等一百一十九人为交阯府州县官时行在吏部奏中外官初有罪罚役逃匿者曾经赦宥仁宗皇帝临御命于交阯任用今凤等所犯事情请如例调用从之复命有年

  • 卷之一百四十三·佚名

    成化十一年秋七月戊申朔享 太庙○遣内官祭司门之神○省四川成都府广丰右中前后四仓成都原设广宁广丰并广丰右中前后六仓通收米一十八万三千余石而四仓所收不及三之一粮少官多巡抚右副都御史张王□赞请省四仓而增其二

  • 序·李中馥

    ●原李耳载序 耳养之不足贵也,信耳之不足凭也,耳载云乎哉。然目之所及有涯,而耳也无涯。舜达四聪,禹悬四击,周采谣俗,孔子亦择多闻,皆是物也。古今记载,大约得于耳者居多,亦视乎其人之耳,视乎其人之载而已。晋阳李凤石先生,古君

  • 读史剩言卷四·秦笃辉

    术士之言不验者不可信即验者亦不可尽信谓其验于此多失于彼也子产之谓裨灶曰是亦多言矣岂不或信诚哉恶言也凡史书可破术士之谬者纂录于后 高允对游雅曰昔人有言推步历数知之甚难复恐漏泄不如不知也天下妙理甚多何遽问

  • 卷一百二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二十八人物志八宗室王公传六【和硕承泽裕亲王硕塞 和硕敬谨庄亲王尼堪】和硕承泽裕亲王硕塞【嗣孙允禄】硕塞太宗文皇帝第五子顺治元年十月封多罗承泽郡王时流贼李自成奔潼关河南仍为

  • 卷九·毛应龙

    钦定四库全书周官集传卷九     元 毛应龙 撰秋官司宼第五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乃立秋官司寇鲁论所举德礼政刑治之序也六典之治司徒掌教宗伯掌礼司马掌政司寇掌刑其序然尔然各官之事各有其

  • 第47章&nbsp;燕义·戴圣

    古代周天子设立的官职,有一种叫庶子。庶子负责管理由诸侯、卿、大夫、士的儿子组成的特种部队,掌管对他们的戒令和教治,辨别他们的等级,确定他们的朝位。国家如有大事,就率领他们到太子那里报到,太子想怎样指挥就怎样指挥。

  • 凡例·刘宝楠

    恭冕 述一、经文注文,从邢疏本,惟泰伯篇&ldquo;予有乱臣十人&rdquo;,以子臣母,有干名义,因据唐石经删&ldquo;臣&rdquo;字。其他文字异同,如汉、唐、宋石经及皇侃疏、陆德明释文所载各本,咸列于疏。至山井鼎考文所引古本,与皇

  • 大般涅槃经疏 第十一卷·灌顶

    大般涅槃经疏 第十一卷隋章安顶法师撰唐天台沙门湛然再治邪正品邪者魔也。正者圣也。邪魔多种。谓邪恶邪俗邪偏邪渐。邪恶者阐提谤法四重五逆十恶四趣等果是也。文云。听畜八种不净即谤佛。执九部经谓无方等即谤法。

  • 佛说无二平等最上瑜伽大教王经卷第六·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 诏译    无二平等最胜大仪轨王一切如来大明如意宝分第十九  尔时世尊大遍照如来。复说一切事成就行。  一切秘密大明句  能施一切众生乐  执

  • 卷第十二·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目录卷第十二卷六十一  曹洞宗青原下十八世 鹿门觉禅师法嗣  普照寺一辨禅师 直翁举禅师法嗣  天童云外岫禅师青原下十九世 普照辨禅师法嗣  大明宝禅师 慈云十身觉禅师  通玄庵圆通禅师 普照

  • 金门志·林焜熿

    福建地方志。清周凯修、林焜熿纂。十六卷。凯有《(道光)厦门志》已著录。焜熿字巽甫,金门(今属福建)人。贡生。周氏等肇修是志,道光十六年(1836)成书。记事止于同治十二年,后为刘松亭、林豪等续编时补其内容。约二十五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