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十一

钦定四库全书

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一百十一

雍正九年十月

上谕十道

初三日奉

上谕九月二十九日皇后崩逝朕心震悼比时即欲亲临含殓大臣等以朕躬初愈本日已经临视不宜再劳恳词力阻朕勉从其请暂停前往今该部具奏祭奠礼仪日期朕思

皇考昔年於

皇妣孝诚仁皇后

孝昭仁皇后之丧如何

亲临尽礼之处朕虽未见至於康熙二十八年

皇妣孝懿仁皇后崩逝当

梓宫未移之时

皇考朝夕临奠及奉移之後每遇祭祀日期悉皆亲往此朕所亲见者今皇后自埀髫之年奉

皇考恩命作配朕躬结褵以来四十余载孝顺敬恭始终一致忽焉长逝实深怆恻一应致祭典仪本欲亲往以展悲怀但自上年以来朕躬违和调理经年近始痊愈医家皆言尚宜静摄不可过劳因思怡贤亲王仙逝之後朕悲情难遏曾亲奠数次颇觉精力勉强是以自上秋至今未曾再往朕躬受

皇考付托之重

宗社攸关爲亿万臣民之所倚赖今夙恙初痊正当加谨保护之时况目前军务紧要一切机宜甚费筹画若又亲临丧次不但往来奠醊之间外劳形体而触景增悲更致内伤心气实非摄养之所宜即朕自度力量亦觉勉强今皇后丧事国家典仪虽备而朕躬礼数未周於理恐有未协於情实爲难忍权衡轻重之间如何可使情理兼尽以慰朕心着大学士九卿等公同定议具奏初四日

谕礼部皇后那拉氏作配朕躬经四十载奉事

皇祖妣孝惠章皇后

皇考圣祖仁皇帝

皇妣孝恭仁皇后克尽孝忱深蒙

慈爱服膺朕训历久而敬德弥纯懋着坤仪正位而小心益至居身节俭待下寛仁慈惠播於宫闱柔顺发於诚悃昔年藩邸内政聿修九载中宫德辉逾耀兹於雍正九年九月二十九日崩逝惓惟壼职襄赞多年追念懿徽良深痛悼宜加称諡以永休光着内阁翰林院拟奏应行典礼尔部详察议奏

又奉

上谕训练兵丁甚爲紧要着於教养兵闲散满洲或养子开档人内增挑二千名不必论旗惟视其人材壮健可用者挑取给与三两五钱钱粮马甲米石着弘昇与护军统领博第副都统倭星额专管训练其应派管教之员着弘昇博第倭星额会同各该都统等酌量派委其

盔甲器械着工部造给

又户部议覆巡漕御史西尔璊等条奏六款均无庸议奉

上谕西尔璊龚健扬身爲言官亲在淮河地方稽查漕务非风闻言事者可比自应将深知灼见实有裨益之事条奏施行此本内所奏各条或系不可施行之事或系已经定例之事而西尔璊等摭拾虚文以塞言责今经部议一一指驳无一件可行者朕降旨询问伊等惟自认冒昧糊涂而已着将西尔璊龚健扬交部严察议奏以爲妄言生事者戒

十六日奉

上谕朕闻今年各扎萨克旗分所种之谷皆已被旱稍长又复经霜未曾收获以致乏食无以度日今特遣侍卫章京前往加恩赏赉蒙古人衆皆扎萨克等所属部落米谷未收不能度日自应预爲筹画生计今朕加恩赏给银米该扎萨克及官员等若不实心办理有侵蚀之处日後朕必闻知伊等何顔见朕将此旨徧行传谕扎萨克等

又奉

上谕八旗王公及闲散宗室等所有口外牧场看守牲畜之蒙古其有马匹牲畜田产者尚可度日若并无马匹牲畜田产伊等家主岂概能养赡或因不能度日以致妄生事端则伊等家主无辜受累矣与其任伊等游荡莫若命大臣前往收养自八旗王公宗室并大臣官员以至闲散人等着通行晓谕伊等所有口外蒙古内如有此等无马匹牲畜田产不能照看养赡情愿报出者令伊等家主各行报出

十七日奉

上谕年来因征剿凖噶尔将满汉兵丁陆续派出特令召募以实营伍凡膺募兵之任者自应秉公持正不徇情面精选技勇壮健之士则戎行可收实效而军饷亦不至於虚糜朕闻召募新兵多属本营兵丁之弟男子侄亲戚友朋互相援引而进该管将弁惟期充足数目不复较量人材以致老弱无能者俱得入选而民间强壮之人莫由食粮入伍是将选兵重大之务视爲具文矣现今降旨募选兵丁着该部通行晓谕令该管大臣官弁等屏除向来积弊公正办理将来朕必遣官考验若有将老弱无能之人冒滥入伍者必将挑选之员从重议处若技勇之人不敷挑选着声明缘由请旨毋得苟且塞责

二十二日奉

上谕沿边一带地方最爲紧要向来额设之兵太少昨已降旨令古北口宣化大同三处召募兵丁添入防汛以实营伍今思独石口以东至山海关皆属内地各处营汛仍照旧规其独石口以西至杀虎口一带中闲紧要隘口必须查勘明白以定添兵多寡之数至於边墙年久倒塌而地当紧要者亦应酌量修筑以肃边境着御史舒喜天津总兵官补熙前往会同古北口提督路振扬亲往踏勘召募之兵何处应添若干何处应驻大员或将参游改爲副协边城何处应行修理路振扬等可会同各该提鎭详悉定议具奏天津总兵官印务着冠军使孙承恩前往暂行署理路振扬现有召募兵丁之事今既奉差公出其募兵之事着路振扬遴选公明可信之人代为办理再差副都统韩光基前往古北口督率查验

二十四日奉

上谕陕西兴安州知州张勤宠被参一案该抚议称张勤宠除嗜酒贪佚无故稽留属员各轻罪不议外其收受纱灯计价三两六钱应拟杖七十等语张勤宠嗜酒贪佚无故稽留属员此等举动难以居官临民议以斥革洵不爲枉若计赃论罪必有贪婪实蹟方可引律定拟今以纱灯微物所値不过数金即论赃拟以杖责则苛细太甚大失平允之义封疆大臣察吏当执公正之法而定罪亦当体可恕之情张勤宠杖罪着寛免二十五日奉

上谕浙江布政使张元怀前奏贾鲁河不尽通流请动存公银两疏濬一案朕降旨令总督田文镜会同张元怀查议具奏今据田文镜张元怀会奏各处河道一律通流并无阻滞偶因今岁七月闲大雨叠沛扶沟等处山水陡发河流湍急水涌出槽旋即消落并非河身不尽通流之故应将前请疏濬之处毋庸议张元怀亦自认才识疎浅实有未能见及冒昧具奏等语凡爲封疆大臣者於地方兴革事宜必须深知灼见而後可以奏请施行今张元怀自行具奏之事及朕降旨会同确勘伊又自认不可施行而以才识疎浅未能见及爲谢过之地张元怀系暂行署印之员明知督臣回任本身卸事在即而以不可施行之事急切陈奏此非无心之过可比着交部严察议处以爲怀私妄奏者之戒

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一百十一

猜你喜欢
  卷四百五十 元祐五年(庚午,1090)·李焘
  附錄二評論·叶隆礼
  第五十三回 宠女侍僭加后服 闻母教才罢弹章·蔡东藩
  卷第二百六十二·胡三省
  卷之一百六十·佚名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五十二·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三·佚名
  第二九五红禀光绪十二年二月二十七日一一七一○--三·佚名
  结论·金毓黻
  世家卷第三十五 高丽史三十五·郑麟趾
  太宗本纪·脱脱
  何燮传·张廷玉
  卷一百五十八·雍正
  ●瀛海偕亡记卷下·洪弃生
  二十五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六章 宫禁生谗·屠隆

    〔小末扮高力士上〕贵客何当僇辱。书生性太狂迂。宁为王生结袜。怎当李白脱靴。我高力士。官监门卫大将军。加开府仪同三司。门多将吏。富贵倾朝。身近龙颜。威权在手。皇太子尙且呼我为兄。诸王公悉皆尊

  • 白莲集卷三·齐己

    唐 释齐已 撰过陈陶处士旧居一室贮琴樽诗皆大雅言夜过秋竹寺醉打老僧门逺烧来篱下寒蔬簇石根闲庭除鹤迹半是杖头痕寄敬亭清越敬亭山色古庙与寺松连住此修行过春风四十年鼎尝天柱茗诗硾剡溪牋防目应思着终南北阙前湘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十六·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三年六月甲申朔兵部侍郎兼权吏部侍郎郑滋言两淮残破之余遗民无几请并州县省官吏以宽民力诏帅司相度以闻 徽州童子林国佐九岁能诵书诏免解赐帛自是遂为故事是月邹庭闻林次勘八月饶州卓兴九年五月饶州

  • 卷十八·吴广成

      庆历五年、夏天授礼法延祚八年春正月,贡鹘于契丹。  契丹自西征败衄,山前后困敝殆甚。又女真、渤海所在扰乱。曩霄知其衰,常以兵掠其境。契丹主怒,欲起倾国兵讨之,曩霄因以白鹘贡。  二月,复互市。  天圣中,陕西榷

  • 卷之八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第四○五禀同治十三年八月二十二日一二二一五--一·佚名

    后垄街庄团练分局总理杜和安,禀请给发辖内二十四庄正副谕戳具禀竹南二保后垄街庄团练分局总理杜和安,为禀请给发庄正谕戳,以专责成事。缘蒙宪谕:着安协同该地绅商、殷户等,办理团练壮丁,以资保卫等因。

  • 续集卷七·宋名臣言行录

    钦定四库全书 宋名臣言行録续集卷七 宋 李幼武 纂集 孙昭远 忠愍公 字显叔其先居眉州今为郑州管城人登元佑九年进士第调长沙尉丁外艰服除主兴国军永兴簿辟河东经干为凤翔府天兴县主簿政和二年知亳州谯县改解州安

  • 一一零、孟子至宋过薛过邹考·钱穆

    《公孙丑下》:“陈臻问曰:前日于齐,王馈兼金一百而不受,于宋,餽七十镒而受,于薛,餽五十镒而受。”崔述《孟子事实录》云:“齐称前日,而宋、薛称今日,则是至宋、薛在至齐后也。然则孟子去齐之后,先至宋、薛,然后至

  • 卷二十八·戴锡章

    献宗皇帝李德旺,神宗遵顼次子也。光定十三年二月,神宗废太子德任,以德旺为太子。十二月,神宗诏传位于太子,乃即位时,年四十二,改元乾定。时蒙古主使史天祥徇西夏,破贺兰山还,遇敌射伤,额出血,目为之昏。(《宋史·夏国传》及《元史

  • 沤和拘舍罗劝助品第四·佚名

    尔时弥勒菩萨谓须菩提,若有菩萨摩诃萨。劝助为福。出人布施持戒自守者上。其福转尊极上无过。菩萨摩诃萨劝助福德。须菩提谓弥勒菩萨。复有菩萨摩诃萨。於阿僧祇刹土诸佛所而作功德。一一刹土不可计佛。其般泥洹者,乃从

  • 大乘阿毗達磨集論卷第六·欧阳竟无

      無著菩薩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一]決擇分中法品第二   云何法決擇.法者謂十二分聖教。何者十二.[二]一契經二應頌三記別四諷頌五自說六   緣起七譬喻八本事九本生十方廣十一希法十二論議。何等契

  • 一切经音义卷第三十九·唐慧琳

        翻经沙门慧琳撰  不空罥索经三十卷  不空罥索经一卷(今分二卷)  不空罥索经三卷(今合为二卷)  不空罥索咒经一卷  不空罥索经神咒经一卷  观自在成就经一卷  右六经三十七卷同此卷音。  不空

  • 现代佛教周刊之路向·太虚

    现代佛教月刊,由现代僧伽嬗蜕而来。现代僧伽先为半月刊,作改良僧制之运动,而注重采载佛教之时事要闻,加以深刻敏锐之评议,此亦今日中国佛教所不可少之一事。然改为月刊后,渐偏重学理研究,而变失原有之功用。兹再改办为周刊,应

  • 佛说众许摩诃帝经卷第八·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  尔时世尊初转法轮。度五苾刍已。将诸苾刍往嚩啰迦河岸。游止暂住。时波罗奈国中有俱梨迦长者子。名曰耶舍。家中巨富广有财宝。母氏眷属皆国中豪族。多畜奴

  • 随州大洪山淳禅师语录·丹霞子淳

    嗣法小师 庆预 校勘师於政和五年九月二十五日在唐州大乘山慧照庵受随州大洪请。拈疏云。还会么。骊珠未剖价难酬。灼烁寒光映碧流。罔象未能知去处。更凭子细说端由。读疏罢。师升座示众云。好诸禅德。萧索茅庵草乱

  • 书法正传·冯武

    十卷。书论。清代冯武撰。武,字窦伯,别号简缘,江苏常熟人。其父知十,从父班,号钝吟。班以书法名当世,武受其学,善书。前四卷选辑元明人论著,以确立执笔、用笔、用墨、结体的规范。其序为:陈绎曾《翰林要诀》、周伯琦

  • 素问直解·高世栻

    九卷。清高世栻(生卒年不详)撰。高世栻字士宗,钱塘 (今浙江杭州)人。少时家贫,笃志医学,从学于张志聪。著有《医学真传》、《伤寒论集注》等书。此书又名 《黄帝内经素问直解》。高氏认为《素问》虽有多种注本,然而“

  • 太子瑞应本起经·佚名

    凡二卷。又作太子本起瑞应经、瑞应本起经、瑞应经。吴·支谦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册。本经为佛传中早期成立者,其内容之编排或记述之体裁,大抵皆与‘修行本起经’类似,两经均采十七岁纳妃、十九岁出家之说。记述释尊之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