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四百四十六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

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十八年。癸酉。九月。癸丑朔。上诣皇太后行幄问安。  

○赐蒙古王公台吉等宴。  

○上行围。  

○是日驻跸木垒喀喇沁昂阿大营。  

○甲寅。上诣皇太后行幄问安。  

○上行围。  

○以印务参领王士仪、为镶黄旗汉军副都统。  

○是日驻跸噶海图大营。  

○乙卯。上行围。  

○谕。今日于围场中拏获之汉人。着交刑部审办。总管扎什泰、专司巡查围场之责。而容留汉人于围场之中。不能查出。经朕来时。始行拏获。其平日之懒惰可知。扎什泰着交部察议。  

○是日驻跸布扈图大营。  

○丙辰。上诣皇太后行幄问安。  

○上行围。  

○是日驻跸准乌拉岱大营。  

○丁巳。上行围。  

○是日驻跸敦达乌拉岱大营。  

○戊午。上行围。  

○谕。各省营驿、及驻防标营马匹。向例俱令出口采买。送部印烙。盖因口马善于驰骤。于营伍为宜。但南省地土卑湿。天气炎蒸。且饲餧草豆各殊。口马性不相习。每致倒毙。即有存留。亦不能经久。是于口外马匹有损。于内地营伍无益。徒滋商贩中饱。上年湖广总督永常、奏请于本省及附近省分。购买土马。业已准行。嗣后除直隶等北五省、仍照旧例出口采买外。其江浙各省营驿需马。即着就近在本省及邻省买补。所有购买口马之例。着停止。其本省马价、将来应作何分别准销之处。着该部查明定议具奏。  

○谕军机大臣等、据德尔敏四格等奏、妙应寺失火。延烧塔架佛殿僧房一摺。寺院宽阔。不应无端被火。且架木粗大。岂易燃烧。看其情节。此或有人与工员素不相协。潜行放火。亦未可定。着传谕舒赫德、令其密为查访。如有踪迹。即行严拏究讯。并具摺奏闻。寻奏、查妙应寺东有小庙一所。中有空院。紧连妙应寺塔座。修塔所搭之架。直跨空院内。逼近佛殿窗楞。架下又有南木匠搭盖蓆棚一所。堆积木屑刨花。是晚僧人在佛殿西间上香。将火纸插于炉内。火起。燃至窗纸。以致延烧塔架蓆棚。再塔院前系值宿工员住宿。后系匠头一二人住宿。并无闲杂人等。臣将僧枷示。并细加察访。实无放火情弊。报闻。  

○又谕曰、喀尔吉善等奏、分别采买仓谷一摺。所办非是。该省从前择谷多之家。豫先给价。冬成交谷还仓。办理原属错误。盖给价时。愿领者未必即系谷多之家。贫民冒领价值。随意花销。必致逋负。迨积欠累累。追呼滋扰。此与青苗弊政何异。今仓贮既多缺额。即勒限完纳。着落分赔。亦终成纸上空言而已。于仓贮有何裨益。该省本非产米之区。该督自应于台湾及暹罗、采买两处之米。如尚不足。亦应照例于丰收州县买补足额。至台谷原定价值。设于该处现在情形。实有不敷。自不妨据实声明。量为增价。今乃奏请依内地时价酌量买补。是全无限制。徒资胥吏侵蚀。殊非调剂仓贮之道。不但部臣按例议驳。即特行陈奏。朕亦不能从也。将此谕令喀尔吉善等知之。  

○是日驻跸巴颜布尔噶苏台大营。  

○己未。上诣皇太后行幄问安。  

○上行围。  

○是日驻跸巴颜沟大营。至辛酉皆如之。  

○庚申。上诣皇太后行幄问安。  

○上行围。  

○谕曰、策楞、刘统勋、奏到。查出南河河员。积年亏空未完工料银两。数盈钜万。已降旨将高斌、张师载、革职。留工效力赎罪。亏帑之员。革职拏问。勒限一年。如限满不完。即行正法。今又续据查出核减未完、办料未交、各厅员。多至十余万。此皆高斌、张师载、积年徇纵。不行实力清查所致。由此观之。各省督抚之徇纵属员者。当不乏人。其谓功令森严。并无亏空者。尚可信耶。论高斌张师载之罪。即拏问重治其罪。亦所应得。但高斌。尚属旧人。其在河工久经出力。张师载恂谨自守。素无劣迹。且系随从高斌。是以姑从宽典。其应赔之项。必不再宽。至各省督抚。若效尤试法。朕自不得不尽法绳之。勿谓教之不豫。处之不公也。其查出亏帑河员。例应于任所原籍抄查赀产。朕见迩来人心日坏。平昔糜帑纵欲。自知无所逃罪。辄先期密为运寄。尝见亏帑累累。赀财无几。上司因巧为开脱。甚或所亏虽自无多。而因力难弥补。知必败露。遂肆意侵欺。别为寄顿者。此固由心习浇漓。而实上司之徇纵。有以启之。是以此番概不必抄查赀产。惟以奉旨之日为始。勒限一年。全完者据实请旨。限内未能全完者。该督抚于限将满之前。请旨即于该处正法。亏帑着落上司分赔。此次续参各员。着即拏问。遵照此旨办理。朕于此案实为寒心。不惜三令五申。各督抚其咸知所儆。  

○谕军机大臣等。策楞等查办南河工员亏空。续据查出十一万五千余两。此悉由高斌、张师载、平时捏饰徇纵。以致不肖之员。肆无忌惮。竟以误工亏帑。视为寻常。积习相沿。牢不可破。论高斌等之罪。即拏问抄家。亦所应得。但念高斌尚属旧臣。久经出力。而张师载亦拘谨自守。尚素无劣迹。是以仅予革职。尚令在工效力赎罪。此出朕格外之恩。伊等若反以罢斥为幸。自谓可以萧然事外。则罪滋甚矣。现在亏帑各员。虽经降旨勒限一年、追赔还项。但各员力量能完与否。高斌等自所深知。可传谕策楞、刘统勋、着询问高斌、张师载、从前既已不能实力稽查。因循徇隐。致使属员俱罹法网。至于此极。将来限满之日。亏空是否俱能全完。高斌等当如何设法分赔之处。令其据实询明具奏。若彼二人亦于此际、即先设法寄顿。使钱粮归于无着。则彼二人自知之。寻奏、得旨询问。据高斌、张师载称、亏帑各员。平时既不查察。事后又不参追。皆高斌等之罪。倘有未完。自当竭力设法尽数赔完。断不敢使帑项无着。报闻。  

○湖北巡抚恒文奏、续据潜江、天门、沔阳、三州县具报。于八月十二、十三、十六、等日。襄河水涨。风雨交加。水势汹涌。垸堤冲决。该处田地多被淹浸。经臣与署督臣分路委员、协同该州县亲诣查勘。被灾军民。加意抚恤。一面将溃堤抢筑完固。其是否成灾。统俟勘报到日。遵谕善为料理。得旨、览奏俱悉。  

○辛酉。上诣皇太后行幄问安。  

○上行围。  

○赐扈从王公大臣、及蒙古王公台吉等宴。  

○补行直隶省十七年分军政、卓异官十员。罢软官一员。有疾官一员。浮躁官一员。分别升赏处分如例。  

○豁免陕西邠州、华阴、朝邑、三州县、乾隆十一、二、三、四、等年、被水冲决荒地额赋。  

○壬戌。上行围。  

○谕、据漕运总督瑚宝奏称、新漕伊迩。需人孔亟。请拣发卫守备四员。学习差遣等语。从前因遇朕巡幸。各省请发人员。不及引见。俱交在京总理事务王大臣拣选发往。曾经降旨、令各省督抚。不得于巡幸时、辄请拣发。以示慎重。今新漕到淮。为期尚远。该督亟行奏请。甚属不合。着传旨申饬。其所请卫守备、着该部照例拣选。候朕回銮后、带领引见  

○又谕、据河南巡抚蒋炳奏称、豫省黄河秋汛水涨。于八月二十五日。原武一带漫滩之水。下注阳武。漫过月石堤三坝格堤。将十三堡大堤漫决。臣闻信即驰赴阳武堤工查看。一面委员堵塞上游。一面委员查勘被水居民。随宜抚恤。其疎防之该管河员、有地方官。会同河臣查明。另行严参外。臣不能先事豫防。请饬部严加议处等语。本年豫省沁黄并涨。以致阳武堤工漫溢。蒋炳闻信即亲往该工查办抚恤。尚属黾勉。其自请交部议处之处。着加恩宽免。余俟查明参奏到日。俱着交部察议具奏。  

○谕军机大臣等、今岁淮扬等处水灾。朕经节次降旨、截留漕粮四十万石。又拨运川米二三十万石。并令豫东二省、酌量拨给漕米。以资赈济。昨日又据鄂容安奏、拨谷二十万石。碾米运济。统计不下百万。为数已多。今据布政司郭一裕奏请、再行截漕三四十万石。盖不知有各省协济之谷也。朕于赈恤灾黎。原所不惜。但漕粮关系天庾。亦不可过多截留。着将此传谕策楞、刘统勋、鄂容安、庄有恭等、公同筹酌现在情形。所拨米石。是否已足敷用。如必再为截留。据实奏闻。另行降旨。再据富勒赫奏称、淮徐两府印官。多系委署。而协办之员。寥寥无几。该管道府亦未上紧督催。以致将及九月。赈务尚无头绪等语。灾民亟须赈恤。自不容刻缓。淮徐于七月被灾。该抚已委许松佶前往查办。何以迄今尚无头。着策楞等、即将该处赈务情形。速行查明具奏。并一面上紧督催查办。无致灾黎或有失所。以慰朕轸念之意。寻奏、淮扬被水灾区。臣等酌定规条。委员协办。据该管道府及各州县陆续详禀。被灾顷亩。已经查竣册报。应赈户口。清查已及八分。是今岁办理灾务。实较每年俱早。并非漫无头绪。惟是印委各官。分投查灾。富勒赫经过。未及迎接。亦未将办理本末报知。故有漫无头绪之语。查被灾正赈。例止四月。来年五月始有麦收。为日正长。是以除先行抚恤一月外。余俟秋尽冬初再给。得旨、所见虽是。但未免有与富勒赫私较是非之意。  

○是日驻跸巴颜木敦大营。  

○癸亥。上诣皇太后行幄问安。  

○上行围。  

○是日驻跸英图昂阿大营。  

○甲子。上行围。  

○谕曰、何圣烈等、潜附猺匪谋为不轨一案。从前失察地方文武各员蒋锡寿等、着交部分别议处。现在拏获逆匪、及查审办理文武各员徐铎等、着交部分别议叙。总督硕色、巡抚爱必达、着一并交部察议。  

○又谕、内廷行走之县丞张宗苍、监生徐扬、杨瑞莲、效力皆已数年。甚属黾勉安静。张宗苍、年已及暮。着加恩赏给户部额外主事。徐扬、杨瑞莲、着加恩赏给举人。一体会试。  

○吏部议覆、署湖南巡抚范时绶奏。岳州府属巴陵县东北杨林街。居万山之中。人民散处。该县查察难周。必须专员巡缉。请将同城县丞、移驻杨林街。又沅州府属芷江县榆树湾。为黔楚水陆通衢。苗民错处。每易藏奸。该处离县城九十里。势难稽察。亦应将同城县丞、移驻榆树湾。应如所请。从之。  

○兵部遵旨议覆、署陕甘总督尹继善疏称、查保安营远处口外。向隶附近之循化营管辖。嗣因改守设都。与游击衔次不远。是以隶于镇辖。但保安距河镇遥远。凡有文报。必须经过循化。而后达河州。纡回数百余里。往返稽迟。请将保安营、改归循化营游击兼辖。应如所请。从之。  

○以翰林院侍读学士程景伊、侍讲宋邦绥、充日讲起居注官。  

○命詹事府少詹事陈浩、提督湖北学政  

○散秩大臣公伊通阿故。派散秩大臣一员。带领侍卫十员。往奠茶酒。赏银五百两治丧  

○是日驻跸伊逊萨尔巴里哈达大营。翌日如之。  

○乙丑。上诣皇太后行幄问安。  

○上行围。  

○丙寅。上诣皇太后行幄问安。  

○上行围。  

○是日驻跸安巴赳大营。  

○丁卯。上行围。  

○谕、今日行围。随从侍卫等、率多怯懦。甚或有畏缩不前者。身为侍卫。于行走之处。理宜争先奋勉。不失满洲旧习。今徒步山林。即如此怯懦。若遇军阵。尚何足观。丰安系扬古利额驸之孙。朕因念及伊祖。屡经施恩用至领侍卫内大臣。当感朕恩。法祖效力。且身任管辖之责。不能以身表率侍卫。反畏缩不前。朕前尚且如此。则平日又何能管辖侍卫耶。丰安着革去领侍卫内大臣副都统公爵。作为三等侍卫。效力赎罪。再扬桑阿、朕念伊父。用至侍卫班领副都统。伊系随护之人。并不奋力前进。尤属非是。着革去侍卫班领副都统。作为蓝翎侍卫。效力行走。随从侍卫田国恩、着革去侯爵。  

○谕军机大臣等、策楞等覆奏、现在道厅各官。更易者多。看守钱粮。经理案卷、在在需员等语。此番清理南河积弊。业已剔除其既往。尤当慎重其将来。现在道厅各员。俱系新手。从来新旧更代之时。弊端百出。河工一切备防事宜。自属各员分理。而提纲挈领。则系策楞之责。务当精密周详。不可稍有疎略。尤宜出之镇静。以为善后经久之计。倘有不能妥协。以致宿习未能净尽。并别滋流弊。将惟策楞是问。至另摺所奏高斌赎罪之处。错谬已极。前因高斌、张师载、在工日久。亏帑各员。是否能于限内全完。伊二人必深悉其底里。是以传谕询问。要知各员之亏空。即系伊二人之亏空。如各员限内不能全完。则该员固应正法。而未完之项。即应着落伊二人。如亦不能完。即将伊二人正法。朕法在必行。非空言也。试思高斌等、平日受朕深恩。而获咎至此。此何等罪。而乃谓损赀可赎耶。即高斌等糊涂。而策楞、刘统勋、所办何事。乃即具摺代奏。着严行申饬。现在二闸尚未堵塞。即当令高斌、张师载、驻工上紧勒限完竣。方与留工效力之旨相符。何以并不如此办理。致下河尚不能断流。灾民靡有宁居。朕心深为轸恻。将此一并传谕策楞等知之  

○又谕曰、开泰、范时绶奏、酌筹接济江省米谷两摺。庄有恭办理灾赈。殊属张皇。今年淮扬被水。不过数府偏灾。何至四出告借。纷纷不已。此特庄有恭借此以见其留心灾赈。令人称颂其德耳。江省备赈米石。屡经朕降旨截漕。并传谕四川、山东、河南、等省。拨运米麦接济。核计不下百余万石。当已尽足敷用。所有湖广代买之米。可以不必。即或江省尚在必需。亦祇可各以十万为率。其多余米石。即留楚省。以补仓储。至庄有恭办理如此张皇。殊属不识大体。有意沽名着传旨严行申饬  

○盛京刑部侍郎吴达善奏、请定告病开缺之例。查盛京五部司员。有因病开缺者。该部并未将告假月日。先行咨部注册。迨至开缺时、祇于文内声明该员病逾六月。应行开缺。与在京官员告病。豫行咨部注册之例不符。不无容隐废弛之弊。请嗣后盛京五部官员。除偶尔患病、酌量给假外。其有调理须经数月者。应照在京各部之例。查明患病属实。豫将告假月日。行文盛京兵部。咨部注册。限满未愈。照例取结移咨盛京兵部。转咨吏部开缺。下部议行。  

○赈贷山东兰山、郯城、二县水灾饥民。并予缓徵。  

○是日驻跸僧机图伯勒齐尔大营。  

卷之四百四十六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四·李延寿
  卷三百十一 元豐四年(辛酉,1081)·李焘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三十六·佚名
  卷之三百六十七·佚名
  卷之二百五十一·佚名
  卷之一千三百一·佚名
  卷六十三·佚名
  第六章 唐宋以来设馆修史之始末·金毓黻
  世家卷第二 高丽史二·郑麟趾
  南唐书卷十·陆游
  李子雄传·魏徵
  汉纪二十 起昭阳作噩,尽屠维单阏,凡七年。·司马光
  卷四十五·徐一夔
  三十一年·佚名
  三十三年(下)·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五十六·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百五十六刘眘虚刘眘虚江东人天宝时官夏县令诗一卷江南曲美人何荡瀁湖上风日【一作月】长玉手欲有赠裵囘双明璫歌声随緑水怨色起青【一作朝一作春】阳日暮还家望云

  • 第一出·徐渭

    (旦扮木兰女上)妾身姓花名木兰。祖上在西汉时,以六郡良家子,世住河北魏郡。俺父亲名弧,字桑之,平生好武能文,旧时也做一个有名的千夫长。娶过俺母亲贾氏,生下妾身,今年才一十七岁。虽有一个妹子木难,和小兄弟咬儿,可都不曾成人

  • 第二幕·田汉

    午后二时。刘振声之家,刘凤仙居室,锦帐低垂。〔刘振声之另一女弟子刘芸仙由右门轻轻登场,至榻前略掀帐子,唤刘凤仙起床。刘芸仙 姐姐,姐姐,起来呀。刘凤仙 (在床上闭着眼睛答应)唔。刘芸仙 起来呀,先生叫你起来吊嗓呀。刘凤

  • 列传第二十六 太宗诸子·刘昫

    ○恆山王承乾 楚王宽 吴王恪  子成王千里 孙信安王祎 濮王泰庶人祐 蜀王愔 蒋王恽 越王贞  子琅邪王冲 纪王慎 江王嚣 代王简赵王福曹王明 太宗十四子:文德皇后生高宗大帝、恆山王承乾、濮王泰,杨妃生吴王

  • 卷十五·金履祥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前编卷十五 庚寅周灵王元年正月葬简王 林氏曰五月而葬速也 郑师伐宋郑成公卒子髠顽嗣【是为僖公】晋师宋师卫甯殖侵郑晋荀罃宋华元鲁仲孙蔑卫孙林父曹人邾人会于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二十·佚名

    万历十八年二月癸酉朔吏部尚书杨巍奏南京御史王麟趾论臣大率以杜华先黄仁荣过期升转谓有心处之及所举弃者未尽如众议且谓杜华先尝论耿定向等黄仁荣尝论吴时来王世贞等谓臣报复不知科道外转原非劣处如言官但指摘一大臣

  • 通志卷八十二·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宗室传第五南齐衡阳元王道度【钧】始安贞王道生 始安王遥光曲江公遥欣【子几】安陆昭王 新吴侯景先南丰伯赤斧【子颖胄頴逹】衡阳公谌 临汝侯坦之髙帝诸子豫章文献王嶷【

  • 卷三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三十三都邑略【二】畅春园在京城西直门外十二里地名海淀圣祖仁皇帝以万几之暇驻跸於此酌泉而甘因明武清侯李伟故园址改建周方十余里筑宫设籞赐名畅春园时奉孝庄文皇后孝惠章皇后憩焉政事几务即

  • 卷一百三十八 杂类·黎靖德

      "禹入圣域而不优",优,裕也。言入圣域恰好,更不优裕。优裕,谓有馀剩。汉儒见得此意思好。〔贺孙〕   尔雅是取传注以作,后人却以尔雅证传注。〔文蔚〕   尔雅非是,只是据诸处训释所作。赵岐说孟子尔雅皆置博士,在汉书

  • 第四篇 力量的源泉 第二十八章 守其雌·林语堂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为天下溪,常德 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语译知道

  • 第十九章 11·辜鸿铭

    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辜讲同一位学生(子夏)说:“在道德涉及的原则重点上,应当严格保持在界限之内;在小的问题上,可以允许使用个人判断。”

  • 第十章 2·辜鸿铭

    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辜讲在官场上,孔子同低级官员聊天的时候,显得坦诚直率;而同高级官员谈话的时候,显得胸有成竹;同国君在一起的时候,孔子显得谦恭而敬畏,却沉着镇静。

  • 春秋集传详说卷二十五·家铉翁

    宋 家铉翁 撰昭公三【周景王二十年晋顷公元年】十有七年春小邾子来朝夏六月甲戌朔日有食之庄二十五年六月辛未朔日食鼓用牲于社左传云惟正阳之月慝未作日食用币伐鼓以是月非正阳之月不当举正阳之礼则此月乃夏正之六

  • 卷七·熊过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明志録卷七     明 熊过 撰宣公名倭一名接文公妾敬嬴子在位十八年諡法善问周逹曰宣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谷梁传曰继故言即位与闻乎故也公子遂如齐逆女三月遂以夫人妇姜至自齐姜氏齐姜也惠公女敬

  • 法句譬喻经述佛品第二十二·佚名

    昔佛在摩竭提界善胜道场元吉树下。德力降魔坐自惟曰:甘露法鼓闻於三千。昔父王遣五人。供养麻米执侍有劳。功报应叙。此五人者,在波罗奈国。於是如来从树下起。相好严仪明晖天地。威神震动。见者喜悦。至波罗奈国。未至

  • 遁甲符应经·杨惟德

    北宋杨惟德等撰。3卷。遁甲或称奇门遁甲,为古代术数之一。十个天干中,以“乙、丙、丁”为“三奇”,以八卦的变相“休、生、伤、杜、景、死、惊、开”为“奇门”;十个天干中“甲”为魁首,但贵而不显,“六甲”常隐藏于“戊、

  • 二十四赋品·魏谦升

    《二十四赋品》是清朝魏谦升仿照晚唐诗人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创作的,是关于诗歌、辞赋创作的理论著作。《二十四赋品》对于诗赋的结构、声律、情韵、骈俪等方面逐一进行了阐述,涉及语言艺术风格,语法修辞等方面,对于诗

  • 长者音悦经·佚名

    一卷,吴支谦译。王舍城之音悦长者,得四种之吉祥,佛往赞叹之,使植福。后得四种之不吉祥,尼犍子往赞叹之,乃被痛打。佛因说长者之夙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