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圣祖仁皇帝圣训

钦定四库全书

大清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寛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圣训卷二

圣德一

康熙六年丁未七月己酉

上躬亲大政诏谕天下曰朕以冲龄嗣登大宝辅政臣索尼等谨遵

皇考世祖章皇帝遗诏辅理政务殚心効力七年於兹今屡次奏请朕承

太皇太后之命躬理万几惟

天地

祖宗付托至重海内臣庶望治方殷朕以凉德夙夜祗惧天下至大政务至繁非朕躬所能独理宣力分猷仍惟辅政臣诸王贝勒内外文武大小各官是赖务各殚忠尽职洁已爱民任怨任劳不得辞避天下利弊必以上闻朝廷德意期於下究庶政举民安早臻平治凡我军民宜仰体朕心务本兴行乐业安生以迓休宁之庆政在养民敢虚

天地生成之德时当亲政恒念

祖宗爱育之心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康熙八年己酉正月戊申

上谕工部前奉

太皇太后谕谓乾清宫交泰殿栋梁朽坏宜撤旧重建以为朕宫

慈命谆复朕不敢违但陶唐茅茨不剪夏禹宫室是卑其毋事华丽止令朴质坚固以称

太皇太后惓惓至意

八月辛未

上谕吏部前京察处分满尚书侍郎等因无事故被革俱给还原官令其候补今思满汉诸臣被革相同朕原无异视应一体施恩京察内有汉尚书侍郎被革者察明议奏

康熙九年庚戌二月癸未

上谕刑部向来定例流徙尚阳堡宁古塔罪人於六月十二月停遣余月皆令发往今思自十月至正月俱严寒之候所徙罪人贫者殊多衣絮单薄无以御寒罪不至死而冻毙於路甚为可悯继自今流徙尚阳堡宁古塔罪人自十月至正月及六月俱勿遣

闰二月庚寅

上谕工部朕经行城外见道旁枯骸恻然可悯或因尔部修治道途以致暴露亦未可知其令有司掩埋并行各省凡胔骼悉为收瘗

四月乙未浙江廵抚范承谟疏言仁和县知县丁世淳以继母刘氏年老呈请终养吏部议覆定例父母年七十以上者终养竝无终养继母之例

上曰既有终养之例岂可分别生母继母丁世淳准其终养

康熙十年辛亥三月壬子朔

上谕年幼诸王曰闻尔等恃威行事岂果有所利耶夫无益之威逞之何用尔等皆朕懿亲人自敬畏至於所属在外官员原为国家治事理民尔等若勒索其财物彼何所取而应奉耶宜以时娴习骑射暇则读书毋徒溺於嬉戏也

是日

上谕和硕安亲王曰尔在诸王中以齿则高以行则长若年幼诸王率意妄为尔其训饬之

四月壬午朔吏部题镶黄旗拖沙喇哈番阿喇密故无子弟承袭罢世职其母年老无依应给半俸嗣後均照此例若系继母不准给予

上曰继母亦母也其与生母一体给之着为令

九月辛未

上往盛京谒

陵礼成

谕户部刑部奉天系

祖宗发祥重地奉天府宁古塔等处除十恶死罪不赦外凡已结正未结正死罪俱着减等其军流徒杖等罪俱着寛释自山海关至奉天府所属地方康熙十年十一年分正项钱粮俱着豁免

康熙十五年丙辰五月丁亥

上谕兵部据宁夏提督赵良栋疏报逆贼犯宁夏河东诸堡俱被胁从今闻招抚相继投诚朕思河东各堡因地狭民稀不能敌贼一时被胁诚非得已其槩从寛宥该提督仍加意抚绥以副朕惠爱元元至意

七月己酉

上谕兵部吉安一郡逆贼盘踞日久小民被胁蓄髪者多此不过畏死曲从耳且劳师讨贼原以为民若大兵所至将蓄髪者槩行诛戮殊非朕抚恤残黎至意倘有据守城池山寨执持兵械抗拒不降者仍诛剿之其余俱着免死俾得自新尔部通行晓谕各将军一体遵行

康熙十七年戊午二月甲辰

上谕兵部广东兵变时被掠男妇子女可令平南王尚之信总督金光祖等严行察出令人民识认悉皆发还俾其父子夫妻完聚粤西平定之日将军莽依图傅宏烈等亦各察明被夺人口遣还原籍

閠三月丙寅

上谕户部朕廵视京畿见八旗亡故军士葬地窄狭邱墓累累亦有竟无茔地者皆因郭外近地价值腾贵故不易得本朝军士奕世効力行间殒命疆场或身被重伤在家老死皆家业贫穷至无葬地朕每触目甚为悯恻作何拨给地土俾八旗贫苦兵丁俱获葬所令议政王贝勒大臣详议以闻

四月戊子

上谕兵部吴三桂背恩倡乱伊所属人员向沐国恩甚久其中不无被胁者韩大任等既经投诚仍令议叙加恩其同来护军甲兵皆国家素所豢养之人若辈父母妻子俱?贼中可遣发令归滇中俾得完聚其续至者尔部逐一问明或有愿归者奏闻并发

乙未

上谕户部前命尔部清察地亩以给出征死亡兵丁葬地必平原高燥之处方可若地势卑湿不堪为坟茔虽拨给何所用之又须与道路相近若道路太远则贫家难以趋赴矣至於官员秩卑小民贫乏者皆资地亩为生若取伊等之地拨给兵丁又致伊等失业可查内务府所管地亩及诸王大臣地亩详加丈量有溢於正额者给与兵丁以副朕优恤至意

康熙十八年己未四月丙戍

上谕兵部湖南广西已经底定滇黔指日荡平凡在京在外大小文武官员内有家口?於贼中者有孑身投诚家口仍在彼地者有前以抗贼被害而家口尚有遗留者大兵到日一一清察务加保全俾之得所听其家属完聚尔部即通行传谕各路大将军将军督抚提镇等遵行

七月庚申

上谕户部工部朕御极以来孜孜求治期於上合天心下安黎庶夙夜兢惕不敢怠荒乃於本月二十八日已时地忽大震皆因朕躬不德政治未协大小臣工弗能恪恭职业以致隂阳不和灾异示儆深思愆咎悚息靡宁兹当力图修省以迓

天庥念京城内外军民房屋多有倾倒无力修葺恐致失业压伤人口五城御史不能逐户细察止听属员开报於朕加恩轸恤之处不得均沾实惠着另遣满汉御史详加稽察其穷苦兵丁出征在外房屋毁坏妻子露处无力修葺朕心更为悯念该部即行令八旗都统副都统参领亲行详察毋致遗漏

八月甲子

上谕内阁户部官员兵丁房屋墙垣顷因地震塌毁甚多一时不能修葺四品官员以下现食半俸此一次仍行全给其护军拨什库披甲当差人役钱粮着即支与两月令其修理

庚辰

上谕户部通州三河等处遇地震压死者甚为可悯户工二部会同将旗下及民人房屋并寺庙被压之人速察明数目遣司官四员前往验视动支帑银带往有主收殓者给予银两无人承认者着所遣司官同地方官设法埋瘗

十二月丙寅

上召大学士等至懋勤殿

谕曰君臣谊均一体势分虽悬而情意不隔安危欣戚无不可相告语者堂陛之谊固宜如是也迩者朕体初平殿廷不戒被毁於火尔诸臣因朕偶恙复覩此灾爱主心切必谓朕当过於忧虑朕披阅经史颇明大道朕之一身上受

祖宗之付托下系臣民之瞻仰为任匪轻宁不自爱惟是今秋有地震之变又各处饥馑洊臻宼盗未息此朕早作夜思中心惶惧寝食靡宁者至於殿廷告灾乃

上天致警敢不夙夜祗畏修省厥愆然其所关止属朕躬临御之所但得海宇清晏置斯民於袵席之上则朕今所居较诸前代茅茨土阶尚或过之矣岂至以露处为虑哉朕自五龄即知读书八龄践阼统莅万方

太皇太后尝问朕何欲朕敬对曰臣无他欲惟愿天下乂安生民乐业共享太平之福而已当时左右实共闻之自昔迄今谨持此心兢兢业业恒如一日可以质诸寤寐倘有政治失宜皆朕躬之咎从不诿过臣下惓惓之意兹与尔等悉之

康熙十九年庚申八月癸未先是吴三桂反平南王世子尚之信从贼及归正仍隐与弟之节等纠党诱杀都统王国栋谋乱事觉下议政大臣等集议论罪

上谕议政王大臣等曰尚之信谋为叛逆卿等集议论罪如律但平南王尚可喜航海归诚効力行间镇守粤东着有劳绩及吴逆叛乱坚守臣节不肯从逆为逆子尚之信所逼愤恨殒命朕每念及深为悯恻其妻舒氏胡氏从寛免死竝免籍没尚之孝尚之璋尚之隆等俱从寛免革职枷责尚之信不忠不孝罪大恶极法应立斩姑念曾授亲王从寛赐死其余逆党尚之节李天植等悉按律正法

康熙二十年辛酉七月甲子

上谕吏部兵部凡官员祖母母竝妻缘事者即议鞭责折赎於大体不合如果事犯重大不妨削其封诰治罪若鞭责折赎小过或将伊夫或伊子孙品级俸禄议罚尔部会议定例具奏

八月丙申

上谕刑部商民领吴逆资本者甚多隐匿者亦或有之若据吿追究恐无赖之徒借此诈害富民有累百姓商民为四民之一富民亦国家所庇藏富於民不在计此铢两以後有首告者俱不准行

九月壬申

上谕户部积贮为国家大计岁运漕米充实京仓最为紧要旗丁人等挽运勤劳宜加存恤朕顷廵行近畿至通惠河一带见南米漕船旗丁人等资用艰难生计窘廹恐其苦累难支以致沿途迟滞贻误仓储所关匪细前以军需浩繁漕运额设钱粮节经裁减今应作何酌复着详议以闻

十二月癸巳九卿詹事科道等以滇南荡平请加上

尊号

上谕曰尔等以大憝既除寰宇底定奏请上朕尊号朕思曩者平南王尚可喜奏请回籍时朕与阁臣面议图海言断不可迁移朕以三藩俱握兵柄深恐日久滋蔓酿成不测故决意撤回不图吴三桂背恩反叛八年之间外内骚动兵民交困赖

上天眷佑

祖宗福庇逆贼荡平倘复再延数年百姓不几疲敝耶忆尔时惟有莫洛米思翰明珠苏拜塞克德等言应迁移其余竝未言迁移则吴三桂必致反叛也议事之人至今尚多试问当日曾有言吴三桂必反者否及吴三桂倡叛四方扰乱多有退而非毁谓因迁移所致若彼时朕诿过於人将会议言应撤者尽行诛戮则彼等含寃泉壤矣朕素不肯诿过臣下即部院事有错误朕亦自任朕自少时以三藩势焰日炽不可不撤岂因吴三桂反叛遂诿过於人耶今乱贼虽已削平而疮痍尚未全复君臣之间宜益加修省息兵养民布宣德化务以廉洁为本用致太平若遂侈然以为功德崇上尊称滥邀恩赏实可耻也和硕裕亲王福全等再三陈请

上复谕曰顷九卿等以逆首既除四方底定奏请上朕尊号朕自御极以来日夜孜孜以乂安生民为念乃逆贼吴三桂一倡变乱遂致涂炭八年当吴三桂初叛时散布伪劄煽惑人心各省兵民相率背叛此皆德泽素未孚洽吏治不能剔厘所致幸赖

上天眷佑

祖宗威灵满洲兵士之力逆渠授首奸党悉除地方平靖独念数年之中水旱频仍灾异叠见师旅疲於征调被创者未起闾阎敝於转运困苦者未苏且因军兴不给裁减官员俸禄及各项钱粮并增加各项银两仍未复旧每一轸念甚歉於怀若大小臣工人人廉洁俾生民得所风俗淳厚教化振兴天下共享太平之福虽不上尊号令名实多如一切政治不能修举则徒上尊号朕断不受此虚名也朕自幼读书览古人君行事始终一辙者甚少尝以为戒惟恐几务或旷鲜克有终以故宵衣旰食祁寒盛暑不敢少间偶有违和亦勉出听断或中夜有机宜奏报未尝不披衣而起朕非不知燕息自怡盖所爱不在一身总为天下生灵之计政事务求当理官职务在得人期於家给人足百姓乐业而已今吏鲜洁清之效民无康阜之休君臣之间全无功绩可纪倘复上朕尊号加尔等官秩则惟有负愧耳何尊崇之有至於

太皇太后

皇太后加上徽号诏赦天下理所宜然其上朕尊号之事断不可行乃朕实意非粉饰之词也自今以往大小臣工宜各洗心涤虑砥节励行休养苍黎培复元气尔等可向九卿各官悉谕朕意不必再行陈请

康熙二十一年壬戍二月甲午外藩王贝勒贝子公台吉等请上

尊号

上曰朕自御极以来夙夜孜孜勤求化理期於中外乂安生民乐业今逆宼虽已荡平治化尚未孚洽前诸王大臣等请上尊号已经有旨这外藩王等所请亦不准行

四月丁酉

上谕大学士等曰朕廵幸沿边地方见设立界限处坟墓毁损枯骨暴露者甚多朕心悯焉夫掩骼埋胔王政所重可令盛京将军徧察而瘗埋之

五月丁已

上谕户部兵部工部从前盛京守奉

陵寝及山海关等处城守章京员缺俱令其子弟顶补自停止此例悉由京师补授顷朕以昭告成功展谒

永陵

福陵

昭陵因周视所历地方见道里辽远往返艰难若章京员缺尽从京师补授则家口迁移重为贫寠者之累且将前任章京房屋田地掣给新补之员以致前官孤孀无倚不能回京如欲即留彼处则田庐既空资生何策困苦日甚深用悯恻嗣後盛京守奉

陵寝及山海关等处城守章京员缺不必自京补授着於伊等子弟内令该将军选择贤能者具题引见顶补以免往返迁移之苦倘伊等子弟无人堪用别有补授发往之员可另拨田屋给与其前任章京田屋仍行留给不必掣出令其孤孀得所

六月辛卯

上谕大学士等曰自古圣主每遇水旱灾祲未有不行?祷者今亢旱已甚朕欲虔诚斋戒亲行祈祷尔等查例具奏

八月己卯翰林院奏经筵讲章

上曰经筵所以讲学修德大典也讲章须有劝戒箴规之意乃称啓沃今讲章内有道备君师功兼覆载二语太过其易之

康熙二十二年癸亥闰六月庚申

上谕刑部人命关系重大凡现审人犯自宜蚤取口供速行完结庶不致无辜久禁囹圄淹滞毙命其中有应行详审及等候质对者或暂行监候或覊禁各门该管官员亦当严加稽察不时照管毋令狱卒及守门人等借端需索恣行凌辱虽各犯有应得之罪若未死於法先死於狱既非宪典亦干

天和朕心尤为不忍向来在外各衙门审理人犯或系监毙或在路物故凡一起内至三人以上者定有处分之例今思内外刑狱事属一体嗣後在内各衙门及各门监禁人犯一起至毙几人以上者作何处分着九卿詹事科道详议以闻

十月丁未九卿詹事科道以海宼底定请加上

尊号

上曰加上尊号典礼甚大台湾属海外地方无甚关系因从未向化肆行扰掠滨海居民迄无宁日故尔兴师进剿即台湾未顺亦不足为治道之缺朕观古来史册盛世无屡赦之事此时虽颁赦加恩小民未必均沾实惠治天下之道但求平易宜民而已何用矜张粉饰且吴三桂剿灭後颁赦未久今又以昇平行赦殊觉太烦朕但愿以平易之道图久安长治不愿烦扰多事可将朕意传谕九卿詹事科道知之大学士等随奏台湾虽在

海外乃海贼历年占踞凭恃其险蒙

皇上指授方略剿抚兼行海贼遂尔向化神功圣德超越

千古非加上

尊号无以慰臣民仰戴之愿

上曰海贼乃疥癣之疾台湾仅弹丸之地得之无所加不得无所损若称尊号颁赦诏即入於矜张粉饰矣不必行

康熙二十三年甲子六月庚戍

上廵幸口外侍臣奏曰

圣驾往幸牧马地方请乘便过乌阑哈逹等处其地水草肥美但柴薪稀少膳房所用已经预备其余官军令各带柴薪前往

上曰凡事岂可独为朕一人计要当为衆人计也朕所需用岂致有悞惟恐军士穷乏不能携带柴薪以致窘廹设使衆人劳苦朕有何乐即今天下偶有一省水旱朕必遣官支发仓库即行赈济虽边疆海岛之远朕尚恻然加念岂有随从军士令其枵腹跋涉乎在尔等有管军之责亦应体恤羣下也

十月丙辰

上幸金山乘沙船渡杨子江风浪恬静舟行甚速谕侍臣曰自兵兴以来恢复岳州长沙多得舟楫之力今海宇承?昔时战舰仅供廵幸渡江之用然安当思危治不忘乱朕乘此舟未尝不念艰难用武之时非以游观为乐也

大清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寛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圣训卷二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八 文学·姚思廉
  ●三朝聖諭錄中·杨士奇
  大事记续编卷二十三·王祎
  卷一百四十二·杨士奇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九·佚名
  卷之二百八十八·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三十二·佚名
  第三四一禀道光二十四年五月十六日一二二○二--一八·佚名
  王昭素传·脱脱
  赵必愿传·脱脱
  魏中立、于大本传·宋濂
  太不花传·宋濂
  阔里吉思传·宋濂
  亲王仪仗·朱元璋
  二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一十三·彭定求

        卷313_1 【奉和圣制三日书怀因以示百寮】崔元翰   佳节上元巳,芳时属暮春。流觞想兰亭,捧剑传金人。   风轻水初绿,日迟花更新。天文信昭回,皇道颇敷陈。   恭己每从俭,清心常保真。戒兹游衍乐,书以示群臣。

  • 甲集第十九·钱谦益

    殷文懿奎二十五首【关外纪行四十韵】一下东吴船,久留中立县。故人致殷勤,行役成迁延。忽惊月破腊,况喜雪见夋。游壮乏厚装,期愆畏多谴。黾勉渡长淮,迤逦违近甸。云来芒砀青,树带隋堤茜。睢水觅忠魂,梁园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十一·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二年岁次壬子金太宗晟天会十年伪齐刘豫阜昌三年春正月癸巳朔上在绍兴是日从官已下先发以将还浙西也甲午诏自今科场复置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 令干办内东门司李珂卫茂实提点绍兴是日从官已下先发以将

  • 东都事略卷七十九·王称

    列传六十二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也父益都官贠外郎安石蚤有盛名博闻强记为文动笔如飞观者服其精妙举进士髙第佥书淮南节度判官召试馆职固辞乃知鄞县安石好读书三日一治县事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贷谷于民立息以

  • 卷之九百二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三百二十五·佚名

    光绪十九年。癸巳。六月。辛亥朔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皇太后安。至甲戌皆如之。起居注  ○以才识闳远。予河南即补道刘鼒军机处存记。随手○予故原任河南归德镇总兵李承先建立专祠。并宣付

  • 谷山笔麈卷之六  勋戚·于慎行

    嘉靖间,成国希忠 【「成国希忠」,天启本作「成国公朱希忠」。】 以元公位太师,其弟希孝以掌锦衣篆位太傅,兄弟并为三公,贵宠无两。太师恭谨寅畏,善守其家,太傅豁达有文,交游甚广,一时朝士莫不倾慕。故自世庙所宠任如武定、咸宁

  • ◎盐务署·费行简

    盐政之设专署,始于清宣统二年,为度支尚书载泽集权中央大计之一也。今之盐务署,粗观之似为清盐政处之后身,实际则因有五国大借款,外人始监督盐政,外人既监督盐政,始立此署为机关,即民国三年五月十五日所宣布者也。然其源则由于

  • 卷三十八·朱轼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史传三编  钦定四库全书史传三编卷三十八大学士朱轼撰名臣传三十宋虞允文 陈康伯虞允文字彬甫隆州仁寿人六岁诵九经七岁能属文以父任入官丁母忧哀毁骨立既葬朝夕哭墓侧墓有枯桑两乌来巢念父

  • 卷七十六·傅恒

    <史部,纪事本末类,平定准噶尔方略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正编卷七十六乾隆二十四年秋七月辛未谕防赞大臣舒赫德等安插多伦回人事宜上谕军机大臣曰舒赫德等奏称准兆惠咨来投之多伦回人等暂令于阿克苏赛里木库

  • 王显传·魏收

    王显,字世荣,陽平乐平人,自称本来是东海郯人,是汉朝王朗的后代。祖父在延和年间南奔,居住在鲁城附近,后又迁居到彭城。伯父王安上,刘义隆执政时授官于馆陶县。世祖发兵南讨刘义隆的时候,王安上放弃县官归附朝廷,与父母一道迁居

  • 卷七·胡士行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详解卷七     宋 胡士行 撰洪范第六          周书武王胜殷杀受【纣自焚而死】立武庚【纣子】以箕子归作洪【大】范【法】殷之当胜纣之当杀武庚之当立箕子之当以归并行而无心循天命

  • 春秋书法钩元卷四·石光霁

    明 石光霁 撰书逆王后二【祭公来遂逆王后于纪 愚按凡婚姻得刘夏逆王后于齐 礼常事不书失礼则非常乃书以示讥】【公羊】不称使婚礼不称主人【张氏虽天子诸侯亦不自主婚所以飬廉逺耻也】春秋婚姻得礼者常事不书【杜

  • 妙法莲华经法师功德品第十九·佚名

    尔时佛告常精进菩萨摩诃萨:&lsquo;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法华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是人当得八百眼功德、千二百耳功德、八百鼻功德、千二百舌功德、八百身功德、千二百意功德,以是功德、庄严六根,皆令清净。是善

  • 佛说瞻婆比丘经·佚名

    西晋三藏法师法炬译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瞻婆恒伽上法赖池水上。彼时世尊十五日说戒。在比丘僧前坐。世尊坐已观诸比丘意之所念。观诸比丘意之所念已。夜初一分时坐默然住。于是有异比丘从坐起一向著衣叉手向世尊白

  • 小鸣稿·朱诚泳

    十卷。明朱诚泳撰。朱诚泳,号宾竹道人,明太祖五世孙。生年不详,弘治元年 (1488)袭封秦王。性孝友恭谨,尝铭冠服以自警,建正学书院,又旁建小学,择军校子弟之秀慧者延师教之,卒谥简。著有《小鸣稿》 十卷。此集为朱诚泳

  • 三命通会·万民英

    十二卷。原本不著撰人姓名,只卷首题“育吾山人著”,《明史·艺文志》有万民育《三命会通》十二卷,与此本卷数相合,惟以“通会”作“会通”。今考《星学大成》专论五行者为万民英所撰,此书专论徐子平命学,也应出万民英之手,是

  • 太上飞步南斗太微玉经·佚名

    《太上飞步南斗太微玉经》,撰人不详。似出于唐宋。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此经乃上清丹华紫灵真女传授赤君,内言步踏南斗六星之法。经中有南斗六星符,教人按日吞符,并丹书青素锦囊,佩带胸前,飞登行事,凶事悉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