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一

钦定四库全书

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十一

雍正元年九月

上谕十六道

初一日工部奏康熙二十六年起五十八年七月止曾任木仓监督人员所亏木植一概着落追赔照律治罪奉

上谕木植事件举国皆知此内亦有屈枉者亦有实在可恨者该部应分晰明白具奏如一概寛免则不肖之徒得以侥幸若俱各治罪其中屈枉人员不无可悯王大臣必要除私秉公加谨查核方得明白

初五日

谕礼部自古祖功宗德制在不祧飨帝飨亲祀应并举报本之情罔极配

天之典宜隆仰惟我

皇考圣祖仁皇帝亶聪御宇至德諴民早岁而揽宏纲恩覃

无外小心以勤昭事诚着升中

寝园备物於春秋

重闱将敬於朝夕轸万民之疾苦水旱预筹励百尔之劝惩贤愚立辨赦愆宥罪仁风广被祥刑发帑蠲租丰岁频闻减赋时迈歌而黄淮底定清问及而稼穑周知阙里隆九拜之仪考亭跻十哲之列科目以增加而益盛士子因训饬而交修

圣自多能心犹好学总百家之阃奥垂千古之典谟经天纬地之文一贯万殊之理禹鼎汤盘之句龙翔凤翥之书莫不荟萃并包矞皇典丽至於

皇威远畅庙略遐宣临边塞而万幕倾心示神谟而三孽授首察哈尔不敢伏莽厄鲁特顿尔倾巢俄罗斯稽颡以奉共球乌斯藏望风而销锋镝以至波澄紫海箐静红苖雨露及於天维疆索通於地纽清宁合撰参两大以成能覆载同流兼三才而立极武功文德前代之所未闻声敎车书史册之所未覩建中锡福久道化成万物逸而

宸衷弗释其劳四海宁而

皇躬弗辞其瘁六十一载丰功厚泽深浃人心四千余年哲

后贤君难侔历服紫坛绀幄知

天意之同符苍璧黄琮思德馨之并荐朕缵承丕绪永念前徽我

皇考圣祖仁皇帝允宜崇祀郊坛克配

上帝以後冬至祈谷祭

天俱奉

圣祖仁皇帝同

太祖高皇帝

太宗文皇帝

世祖章皇帝配享夏至祭

地亦如南郊祈谷礼祗奉配享其应行礼仪尔部详议具奏

初八日

谕顺天府府尹乡饮酒礼乃敬老尊贤之古制近闻年久视为具文所备筵宴亦甚不堪尔衙门应加谨举行十一日奉

上谕查验八旗器械甚属紧要从前查验时彼此那借及租箭呈验之处朕所深知现今日期已近若今年查验器械势必竭蹷租赁糜费兵丁银钱殊为无益今岁不必查验着勒限一年令将器械修理完固预备朕於明岁十月间遣信任大臣会同兵部务令一日查验一旗验毕封贮公所再验一旗将二十四旗尽行验毕交还各旗方无那移租箭之弊着将此晓谕八旗令各预备又

谕户部廵抚裴度因起蛟水泛请捐俸工赈恤被水居民等语各省督抚偶遇地方有事俱即请捐俸工殊非正理俸工特为赡养伊等家口而设纵将通省官俸捐助为数无几有何禆益至若工食尽行捐出胥役人等又何以应差行走如果民遇灾祲该督抚即应奏闻动支正项钱粮若小有水旱或些须修理堤岸城垣该地方大小官员有愿出己资捐助効力者何必具题即欲报闻亦止可另行缮摺具奏该部行文直省督抚凡地方遇有公事奏请捐助俸工之处着永行停止又理藩院奏请赈济扎鲁忒贝勒鲁空等三旗乏食人等奉

上谕着再给银二万两交与本锡阿林保齎往此项为恐从前发去银五万两或有不敷添解备用竝非分别此一旗给与若干彼一旗给与若干也可将两次银两合数旗之人通同散给如有不敷再行请旨

十六日户部将江苏所属苏太等卫旧欠项下不应蠲免银两请

旨奉

上谕此民屯地丁等银三百五万九千余两内地租等项银六千八百七十余两虽不应豁免但此事历年已久实欠在民着一并豁免

十七日议政王大臣等议准浙闽总督满保奏请修筑海宁塘堤奉

上谕钱鏐时所筑塘堤中间虽被冲坏至今尚有存者数年来督抚等所修塘堤俱虚冒钱粮於不当修筑处修筑以至随修随坏又闻赭山有三处海口今一处淤沙壅塞水不通流若濬治疏通使潮汐不致留沙壅塞则海宁一带塘工方可保固言之者虽未必稔知然不可不留意抑或地方大臣恐糜费钱粮此等处虽明知而不顾也尔等传谕该督抚知之

十九日

谕大学士等朕近於

圣祖仁皇帝所遗书笥中检得未经颁发

谕旨一道以明太祖崛起布衣统一方夏经文纬武为汉唐宋诸君之所未及其後嗣亦未有如前代荒淫暴虐亡国之迹欲大廓成例访其支派一人量授官职以奉春秋陈荐仍世袭之朕伏读之下仰见我

圣祖仁皇帝海涵天覆大度深仁远迈百王超轶万古朕思史记东楼诗歌白马商周以来无不推恩前代後世类多疑忌以致历代之君宗祀殄絶朕仰体

圣祖如天之心远法隆古盛德之事谨将

圣祖所贻

谕旨颁发访求明太祖支派子姓一人量授职衔俾之承袭以奉春秋祭享但恐有明迄今年代久远或有奸徒假冒致生事端尔内阁大学士即会同廷臣详明妥议以副

圣祖仁皇帝寛仁矜恤之至意

二十日奉

上谕从前

皇考将公主郡主等下嫁与蒙古者欲其抚恤蒙古之属下人也今公主郡主等不知体恤往来行走整年居住京师两处安家蒙古甚为劳苦嗣後欲来京师着先请旨得旨後方可来京不请旨者不得来京

二十二日直隶廵抚李维钧奏请直隶省地方丁随地起户部议准奉

旨交与九卿詹事科道会同确议具奏九卿等奏应行令该抚确查各州县田土因地制宜作何摊入田亩之处分别定例庶使无地穷民免纳丁银之苦有地穷民无加纳丁银之累奉

上谕廵抚李维钧条奏丁随地起一事九卿竝不据理详议依违瞻顾皆由迎合上意起见即如本内有地穷民一语既称有地何谓穷民不与有米饿莩之语相似乎不但此也凡九卿会议理应将所议事件预先详审至临议时各出己见平心静气公同商确以求至当迩来九卿坐班多有不齐及至会议彼此推诿不发一言或假寐闲谈迟延累日令一二科道新进者昌言於衆便羣相附和以图塞责在九卿迟延一日内而六部八旗外而各省俱因以迟延矣以此为居官安静及至保举议行事件又有请托贿赂等弊尔等在

圣祖时皆受

深恩不图实心报効每事迎合有时依议准行便谓迎合得计遇有駮囘事件虽加严饬又谓上有深意以此事君负恩殊甚此皆朕之所深知而不忍见者

圣祖与

天相似诸臣岂能以人意揣度

天心所有种种恶习皆在

圣祖洞鉴之中包涵已久有何益处朕即位以来将此等恶习概置不究尔等自揣平日所为亦当知惧亦当知感矣今仍欲迎合朕意朕於诸事本无成见有何迎合之处所发会议事件原欲与衆共商即书所云汝则从龟从筮从卿士从庶民从之意也元首股肱谊同一体朕祗欲诸弟尽为贤王诸臣尽为良臣事事当理即朕意耳朕从不自以为是所议允当朕即不从不妨面折廷诤再三执奏即不显言亦可密摺敷陈至尔等以尧舜比朕朕果能上法尧舜乎抑属赞颂之词也如或不能正可因此自勉即尔等亦当上法古名臣也

圣祖良法美政布在方策朕与尔等期共相黾勉以臻至治朕宵旰勤劳尔等可图安逸乎嗣後务宜洗心涤虑痛改前非凡事皆持公正止论是非毋事揣度朕实心延纳果能据实直陈岂肯拒阻若仍蹈前辙朕或据理饬行或择人另议尔等岂不自愧乎原本发还九卿着仍照户部议行

二十六日礼部请定取中进士名数奉

上谕今科进士照朕所定一百八十名之数入榜取中仍降旨与总裁官朱轼张廷玉此外不拘省分不限额数有可取佳卷选出另行具奏放榜後其落卷照今春检閲之例检閲

二十八日湖广总督杨宗仁奏请定百姓食盐价値奉

上谕据杨宗仁奏请钦定盐价伊并不体察事理但固执伊所原题具奏朕视民商皆属一体如何定夺士农工商虽各异业皆系国家子民理当一视同仁督抚偏袒

百姓廵盐御史偏袒商人可乎总督系地方大臣凡办理事务必须平心静气期於合理杨宗仁身为总督於此等处并不留意混行渎奏殊溺大臣之职着黄叔琳谢赐履前往楚省会同杨宗仁将盐价作何酌定之处确议具奏谢赐履印务着何顺暂行署理

二十九日

谕大学士等人臣膺命効职果能实心爱民清白自矢则官去民思甘棠留咏有愈久而不能忘者从古有之若今之生祠书院不知始自何人自督抚提鎭以及监司守令所在多有究其实不过官员在任之时或系下属献媚逢迎或地方绅衿有出入公门包揽词讼之辈倡议纠合假公派费占地兴工甚至园囿亭台穷极华丽劳民伤财一无顾惜及其後或为宴会游玩之场或本官竟据为产业考其年月则官员去任之後百姓追思而特为兴造者甚少此事向曾禁止而踵弊如故当再为严饬嗣後如有仍造生祠书院者或经告发或被纠参即将本官及为首之人严加议处其现在之生祠书院如果系名宦去任之後民间追思盖造者准其存留其余俱着地方官查明一概改为别用或为义学延师授徒以广文敎如此则以无用为有用惜民财力杜絶虚浮於地方风俗大有裨益

又理藩院奏阵亡台吉进达克

恩加恤典伊子噶尔马策布腾等谢

恩奉

上谕苏尼特王垂济拱苏勒本旗下台吉管理旗务官进达克带领伊旗下兵丁与逃窜之厄鲁特罗卜藏锡拉珀等鏖战身亡甚属可嘉此并非出兵亦并未令其率衆追擒伊即率领兵丁前去在阵身亡是以朕交部议叙部议二等台吉加一等授为头等台吉具奏朕曾特降谕旨施恩将进达克照依公爵致祭今袭头等台吉进达克之子噶尔马孙多布着授为辅国公伊第二子噶尔马策布腾亦曾奋勇对敌受伤着授为头等台吉第三子共格垂穆皮尔亦曾临阵着授为二等台吉三十日

谕内阁朕惟我

太祖高皇帝天锡智勇肇造鸿基

太宗文皇帝缵业恢图布昭圣武

世祖章皇帝统一寰区功成治定其时内外文武勲旧臣工

戡乱効力茂着厥功

皇考圣祖仁皇帝特勅内阁翰林院诸臣纂修

三朝国史用扬

列圣之鸿谟并及诸臣之劳积迄今尚未编辑矧惟圣祖仁皇帝垂统六十余年以守兼创

恩泽声敎远及海外絶域

德业之盛超於百世凡於指授所及能显立功勲诚敬任事之大臣与夫轶羣出衆有才之人若不及今博采闻见荟萃成编恐閲世久远或致阙略着将国初以来文武诸臣内立功行间诚敬任事卓越之才有应传述者行

文八旗将诸王贝勒贝子公以及文武大臣之册文诰勅碑记功牌家传等项详加查核暨有显绩可纪者亦着详察逐一按次彚成文册悉付史舘删去无稽浮夸之词务采确切事实编成列传如此可以垂之万世庶为国家宣力有功之大臣不致冺没

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十一

猜你喜欢
  卷九十八 元后传第六十八·班固
  卷五十九 张汤传第二十九·班固
  卷一百十一·列传第八·柯劭忞
  卷一百二十八 康定元年(庚辰,1040)·李焘
  卷之一百九十一·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六 列传二百七十六·纪昀
  五○七 江苏巡抚杨魁奏续缴应毁书籍情形折·佚名
  卷三十五·佚名
  ●附录(二)·易顺鼎
  李密传·李延寿
  李嗣真传·欧阳修
  李惟清传·脱脱
  张起岩传·宋濂
  吴与弼传·张廷玉
  奏谳书十八·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十·查慎行

    <集部,别集类,北宋建隆至靖康,苏诗补注> 钦定四库全书 苏诗补注卷四十  翰林院编修查慎行撰古今体诗六十九首【起绍圣三年丙子正月合明年丁丑四月以前在惠州作】新年五首 晓雨暗人日春愁连上元水生挑菜渚烟湿落梅

  • 党怀英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党怀英(1134-1211)字世杰,号竹溪,原籍同州冯翊(今陕西大荔),父纯睦,为泰安军录事参军,卒于官,妻子不能归,遂为奉符(今山东泰安)人。少与辛弃疾同师刘瞻。大定十年(1170)进士。调莒州军事判官,累擢至翰林学士承旨。曾出使南宋

  • 本纪第二 武帝中·姚思廉

    天监元年夏四月丙寅,高祖即皇帝位于南郊。设坛柴燎,告类于天曰:“皇帝臣衍,敢用玄牡,昭告于皇天后帝:齐氏以历运斯既,否终则亨,钦若天应,以命于衍。夫任是司牧,惟能是授;天命不于常,帝王非一族。唐谢虞受,汉替魏升,爰及晋、宋,宪章在

  • 卷五十二·毕沅

      ◎宋纪五十二 ∷起重光单阏六月,尽玄黓执徐八月,凡一年有奇。   ○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   皇祐三年辽重熙二十年   六月,丁亥,无为军献芝草三百五十本。帝曰:“朕以丰年为瑞,贤臣为宝。至于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八十二·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四年十一月丙午朔中书门下省言近今江浙常平司预借买扑坊场净利钱一界亦恐奉行违戾乞令钤朿州县不得接便骚扰从之先是户部侍郎刘岑言费用不赀而豪右兼并之家累年坐收厚利止令预借一界亦不伤于人情至是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二·佚名

    弘治二年正月庚申朔正旦节遣驸马都尉蔡震游泰分祭 长陵 献陵 景陵 裕陵 茂陵○遣仪宾王宪祭 景皇帝陵寝○遣内官祭 恭让章皇后陵寝 上诣 奉先殿 奉慈殿 太皇太后 皇太后宫行礼毕出御奉天殿文武群臣公服行礼如元年仪

  • 卷四十六 蜀书一 孙破虏讨逆传第一·陈寿

    (孙坚传)孙坚传,孙坚,字文台,吴郡富春人,孙武的后代。他年轻时做过县吏。十七岁那年,他与父亲一同坐船到钱塘,正碰上海盗胡玉等,从匏里上岸抢掠商人钱财后,在岸上分赃,来往行人都不敢行近,过路船只也不敢前行。孙坚对其父说:“这些

  • 后唐纪五 明宗圣德和武钦孝皇帝中之上天成二年(丁亥,927)·司马光

    后唐纪五 后唐明宗天成二年(丁亥,公元927年) [1]秋,七月,以归德节度使王晏球为北面副招讨使。 [1]秋季,七月,任命归德节度使王晏球为北面副招讨使。 [2]丙寅,升夔州为宁江军,以西方邺为节度使。 [2]丙寅(十七日),把夔州升为宁江军

  • 弁言·李之芳

    清康熙十三年,&ldquo;三藩&rdquo;变起,福建耿藩与台湾郑氏(成功子经)联合反清,南延粤东、北迆浙境,烽火遍地。时山东武定李之芳(号邺园)适任浙江总督,初与满人平南将军赖塔、继佐奉命大将军康亲王杰书西扼耿藩规浙之兵,后更督率

  • 論語全解卷五·陈祥道

    子罕第九 

  • 纂序·张廷玉

    欽定四庫全書聖祖仁皇帝御製春秋傳說彚纂序六經皆孔聖刪述而孟子特言孔子作春秋左氏公羊穀梁三家各述所聞以為傳門弟子各衍其師說末流益紛以一字為褒貶以變例為賞罰微言既絶大義弗彰至於災祥?緯之學興而更趨於怪僻程

  • 重刻大佛顶经玄文序·智旭

    性相二宗。犹波之与水。从来不可分隔。而其流弊也。甚至分河饮水。此岂文殊弥勒之过。亦岂马鸣护法之旨哉。谓真如受熏。譬如劫火洞然。虚空安得独冷。谓真如不受熏。譬如劫火洞然时。虚空何尝烂坏。故知得其语脉者。

  • 岐山入院法语·太虚

    ──三十二年十二月三日──山门:刹海无边,不离岐山当处;人天普会,同入不二法门。(举杖指门云):入。  关帝:好凭忠烈气,永护法王城。  韦天:驱天役海逢今日,护法安僧仗将军。  佛殿礼佛:虚空消殒,何处睹后夜明星?华藏庄严,即今

  • 佛学研究丛书序·太虚

    楞严经与大乘起信论,比年来流通最广,诸学佛者大都因之发心,洵可谓于末世中放大光明者也!吾于楞严经曾造摄论,嗣为人敷说,又演而为研究;起信论则初为略释,继作别说,近因法相唯识学者颇排摈此论,又著唯识释,先后于沪、鄂刊布。然非

  • 机器岛·凡尔纳

    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作品,是一部科学幻想小说,同时又是一幅描写“美国生活方式”的讽刺画,全书共2卷28章。美国资本家异想天开地用钢铁造了一座长七公里宽五公里的流动岛,作为他们的休养地。这座岛的两侧装有强大的推

  • 蛤藻集·老舍

    小说集。老舍著。1936年11月由开明书店初版,共收入《老字号》、《断魂枪》、《且说屋里》等6个短篇和1个中篇,都写成于青岛。作品大都描写了旧时代的社会生活中的某些灰暗的角落,反映了由于封建经济长期受到帝国主义资本

  • 幼仪杂箴·方孝孺

    幼仪杂箴(《幼仪杂箴》)乃杂著,为明方孝孺所撰。见于《逊志斋集》卷一。《幼仪杂箴》二十首,共列了坐、立、行、寝、揖、拜、食、饮、言、动、笑、喜、怒、忧、好、恶、取、与、诵、书二十项,前边有序。在《幼仪杂箴》二十

  • 闽川闺秀诗话·梁章钜

    清代诗歌史料著作。4卷。梁章钜撰。书中论及福建女诗人103人,其中卷1录38人,卷2录29人,卷3录15人,卷4录21人。体例上逐人分条记述,分别录其姓名、字号、籍贯、婚配,列其诗集或代表诗作,并简述其诗歌特色。所录诗人风格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