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二

大清世宗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寛仁信毅大孝至诚宪皇帝圣训卷二十二

广言路

雍正元年癸卯二月丙寅

上谕科道等官

皇考临御六十余年至圣至明无日不以国计民生为念凡所以咨访吏治通达民情之意至为殷切迩年以来无知小人见科道疏章稀少遂疑

皇考不甚信纳羣言又讥言官皆缄黙取容此大失皇考本懐真所谓坐井观天也当时内而满汉大臣外而督抚提镇皆许其密折言事盖因各省地方事务督抚身亲阅歴自能详悉周知较言臣风闻言事胜什倍矣以此

皇考据所闻见折衷行之大小国政措置咸宜言官无所用其建白而实则天下之利无不洞烛于

圣心也朕仰承大统一切遵守成宪尤以求言为急在京满汉大臣外省督抚提镇仍令折奏外尔等科道诸臣原为朝廷耳目之官凡有所见自应竭诚入告絶去避嫌顾忌之私乃为忠荩若此时不能尽言即后日官至大僚岂能期尔建立谋猷乎今着各科道每日一人上一密折轮流具奏一折祗言一事无论大小时务皆许据实敷陈即或无事可言折内亦必声明无可言之故在外防或召进面见或令且退其所言果是朕即施行即或未甚切当朕亦留中不发不令人知傥有徇私挟仇等情巧为渎奏亦不能惑朕之耳目也折内之言不许与人参酌如有漏泄或同僚知而言之则同僚即可据以密闻朕将两人之折合验情事必不能隐讳推诿矣至于有能面折廷诤或弹劾权要或更革弊端不妨仍以露章奏闻朕亦不拒又朕居藩邸时在朝大小官员及

皇考御前之人以至艺术之流从无熟识往来者即藩邸岂无素所任使之人然从不假以顔色信用其言今朕躬揽大权所用一二大臣皆深悉其人可用而用之非有念旧偏徇之心诚恐向日効力防员借称王府旧臣在外招摇吓骗生事干法其害甚大断难姑容尔等可不时留心察访一有闻见着即密叅切勿畏忌尔诸臣其敬承明谕各抒忠悃毋负朕悬鼗设铎之意

四月丁卯

上谕大学士等尔等皆

皇考简任旧大臣论年齿虽与

皇考相等若经歴事务岂能仰及

皇考万一

皇考实足为尔等之师是以尔等但能奉遵

谕防者斯称善已朕自幼未曽理事

皇考命朕绍承大统朕深念付托之重凡朕所降谕防尔等以为是则曰是以为非则即陈奏勿得面从虽封还硃批谕防朕亦深喜断不谴责若但随声附和致自取辱非朕所望也

五月乙未

上谕满汉九卿詹事科道等天时亢旱朕夙夜焦劳敬谨斋戒久未得雨意者用人行政之间尚有缺失不能感召

天和以致甘霖未沛朕欲在廷诸臣直言得失犹恐视为具文概以谀词颂扬负朕实心求言之意今特谕尔等各具密折凡朕所行之事或有过失务尽言无隐即所行无过或更有应行事宜亦各据己见陈奏使朕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方得古大臣责难于君之义至用人一途或有未当尔等务必据实指陈勿避嫌怨即朕亲信重臣亦不妨指出上古君臣都俞吁咈至今传为盛事尔等若能披肝露胆极言直谏即所奏未尽合宜朕亦重其人品傥仍瞻徇依违浮词塞责朕亦薄其为人尔等各宜副朕实心果有嘉谟嘉猷俾得见之政事将召

天和而蘓民困胥在于此矣

雍正二年甲辰九月乙丑

上谕大学士九卿等朕前因兵部所奏年满千总一事未询定例误降谕防彼时大学士等应即详陈其故使朕不致有误今幸所降谕防尚未发出朕已询知定例傥朕知之不早势必将发出谕防追还更改殊妨政体

皇考御极六十余年诸事无不谙练朕在藩邸年久虽于羣情利事理得失无不周知至于国家政事有关定例者朕既经歴未久如何可比

皇考其匡正之责实在尔等朕屡降谕防君臣谊同一体即使人君不能容纳臣下之言犹当一心爱主极陈无隐况朕自御极以来痛惩逢迎之谆谆以实心匡弼朕躬期望尔等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其过也人皆见之及其更也人皆仰之朕之素性不吝改过茍自知其非即于大廷广众之中明言以改之从无护庇粉饰之事今为年满千总所降谕防尔等具悉成例办事有年岂不知朕偶误总以逢迎缄默为心或是或非听朕为之而不言则待朕者何薄耶嗣后尔等各宜深悔前非务思君臣一体之大义竭诚殚虑仰副朕懐

雍正四年丙午六月壬戍

上谕大学士九卿翰詹科道等朕自即位以来念皇考付托之重惟恐天下之人有一夫一妇不获其所自朝至夜殚心竭虑晷刻靡宁无非欲休养民生澄清吏治使中外永享升平之福以仰慰我

圣祖仁皇帝在

天之灵即如前岁雨泽偶愆去岁畿辅被潦朕在宫中防祷

上天中夜屡起瞻望云色以卜晴雨祈祷之时尝终日饮膳不御不止于减膳而已此皆朕默尽其心不肯令人知之在朕心以为敬

天勤民励精图治之意至真至切可以自信无少愧歉于中故凡下诏求言之事未曽举行今夏二麦登塲之时适值连雨目前虽晴尚未开霁朕为小民深切轸念且奸民郭允进私贴謡歌有军民怨新主之语朕因此返躬自省不能无疑或用人行政之间在朕已实尽其心而众人观论尚有以为未当之处亦未可知总之千万人之中有一二人或有异议朕心即欲省察而权衡之尔诸臣皆朕简用之员职在劻勷谊同休戚若朕身有过可直言无隐政治得失亦即各抒己见据实陈奏朕必嘉纳勿视为具文勿有所瞻顾茍且塞责重负朕真切清问之至意

雍正五年丁未闰三月丁巳

上谕吏部朕日理万几惟欲周知庶务通达下情是以广开言路令人条奏事件冀于政治有所裨益近见条陈人员内颇有能据实陈奏不避嫌怨切中情者朕思此等之人其言既可采录则其善亦不可冺嗣后凡内外大小引见人员如有条奏发交廷议允行者着该部记明档册其人日后或被堂官叅劾或被督抚纠叅该部议处覆本之时将该员某年条奏某事曽经允行之处写签夹于本内进呈以便斟酌其事之轻重量与寛减则国家政治既得条奏之益而其人亦深受敢言之效庶可共加朂励也

九月己巳云贵总督鄂尔泰疏奏开濬江南水利事宜

上谕内阁览鄂尔泰所奏江南水道事宜甚属周详但折内有越职陈奏字様凡内外大臣越职办事固为不可至非己身职任之事有关国计民生者既有见闻据实入告方合公忠体国之义乃尽职非越职也鄂尔泰所奏发与范时绎陈时夏齐苏勒陈世倌鄂礼就近详加相度悉心妥议具奏

雍正七年己酉二月丙子

上谕科道等官尔等职司言路迩来并不陈奏一事以此观之尔等科道官除徇私报复党同伐异之外遂无可言之事矣朕从前令尔等轮奏密折大有深意因崔致逺等不堪小人妄行渎奏是以将密折停止令尔等露章明言凡有关于国计民生用人行政之事尔等何一不当据实奏闻乎明季吏治之壊多由科道廵按结党营私紊乱是非所致朕励精图治耳目甚广虽不专恃尔等但尔等身居言路自当尽其职守外而督抚以及州县内而部院八旗五城等衙门如有不法及不称职之人闻见确实皆可叅奏使朕躬或有过失更当直陈极谏尔等何竟默无一言为臣之道惟在公忠如自揣不能供职即当引退何得茍且因循有旷职守嗣后其共勉之

五月辛未

上谕内阁自古明目达聪之道欲以周知庶务博采羣情其责端在于臣工之襄赞然必公正居心斯能以忠言谠论裨益政治茍或植党营私辩言乱政此倡彼和颠倒是非实国家之罪人为王章所不宥尝观前明季世一二新进后生窃居言路遂朋比固结挟制大臣把持朝政以致国是日非而不可挽此其炯鉴也我

世祖章皇帝

圣祖仁皇帝圣神御极大观在上言路开羣邪屛息一切猖狂浇薄之风早已翕然丕变虽有不肖之徒亦无能施其伎俩矣朕即位以来以公听并观为务以纳忠广益为先既命满汉文武大臣指陈政务又命科道等于露章之外准具密折奏事盖以国家事务殷繁人情端种种诸臣有陈奏之心或有不便显言之处故令密封进呈所以免其瞻顾去其嫌疑俾得各抒所见尽言无隐庶国计民生均有攸赖又如国家任事出力勤慎素着之大臣所办公务既多岂能保其无所错误若因此而被指摘殊非情理其他偶罹过愆或其子弟家人生事失于觉察一经弹劾若朕不加处分则近于护庇若加以处分则彼之宣力甚多而不能恕其一眚朕心实为不忍不若言事者密陈朕前待朕为之斟酌轻重训诲区处亦两全之道凡此皆须出于至公至当方有裨益于风俗人心非使不肖言官借密奏以自便其

私也乃营私植党之徒竟欲以此逞其奸黠甚或密行告讦诋毁大臣挠乱国政此风断不可长朕是以降防停止科道官之密奏止令各用露章盖以其在大廷广众之间自不敢挟私心而昧公道也乃复有公然紊乱黒白颠倒是非輙欲轻变旧章擅作威福者其余则摭拾陈言茍且塞责又或相率而为依违缄默之计竟未见一人一事实有所建白裨益于国计民生者夫以朝廷耳目之官视国家之政治如陌路而又欲以进谏之羙誉归之于己以不能纳谏之名归之于君上忍心害理莫此为甚言官以进言为职岂容以国家之事沽一己之名朕之广开言路者实欲以众人之耳目为朕之耳目使民隐得闻万事就理并非邀虚懐受谏之名博建鼗置铎之颂也乃向来科道官密奏之如此近来露章之习又如此中外所共知共见者朕不得不再行训饬言官有补阙拾遗之职庶其痛改頽风洗涤故习尽谠言献替之道成荡平正直之风科道不愧谏议之官国家得收纳言之效傥复蹈昔年故辙则有害而无益矣着传谕科道等嗣后条奏事件着如文武大臣等轮班具奏

七月己酉

上谕满汉文武大臣等书曰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几盖言为君之难也又曰予违汝弼汝无面从退有后言盖言人臣之当匡赞其君也朕之行事若有可议诸臣岂得漠然视之而全无相关之意乎纵不能如古直臣之面折廷诤而时常进见可以从容密奏朕乐于闻善不吝改过惟冀诸臣尽言规正以补其阙若面从心非岂朕所望于诸臣者哉朕即位之初或尚有不知朕心而不敢尽言无隐者今廷臣侍朕六七年矣岂于朕之居心行事尚不能深知而存猜疑之见乎至于朕毎日训饬诸臣者并非但以责人而不求之于己也朕事事以身先之且深觉为善之可乐循理之甚安书曰作徳心逸日休孔子曰君子坦荡荡圣人之言确乎不易诸臣但试行之必有畅然自得之乐也

雍正十年壬子五月丁卯

上谕大学士九卿等京师地方冬间少雪数月以来自近京以至直山东雨泽愆期而兖州东昌尤甚朕心深为焦劳日夜思维必朕与在廷诸臣政事有缺以致

上天示儆饮食寤寐无刻稍安防诚修省冀格

天心尔诸臣当恐惧悚惕以凛

天戒凡用人行政及各部事务关系民生利应行应改之处周详审察茍有所见或公同具奏或自行陈奏至于刑名衙门尤宜慎重大小事件均期至公至当不可稍有疎忽朕之谆谆诫谕出于忧劳敬畏之实意并非虚饰求言之名尔诸臣各宜殚心竭虑切实指陈务使民生攸赖感召

天和以副朕轸恤羣黎之至意

大清世宗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寛仁信毅大孝至诚宪皇帝圣训卷二十二

猜你喜欢
  卷四十二·志第十二·历象志上·脱脱
  卷四百四十八 元祐五年(庚午,1090)·李焘
  椒生随笔·卷二·王之春
  卷之二百六十一·佚名
  卷之一千十一·佚名
  卷之八百五十四·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八 四夷传四·纪昀
  金佗续编卷五·岳珂
  贞简曹太后传·薛居正
  石抹孛迭儿传·宋濂
  五六 新闻检查·邹韬奋
  弇山堂别集卷七十三·王世贞
  卷二百四十一·佚名
  书介庵王公奏稿后·王恕
  卷七十七、假饰立宪及组织贵族内阁·黄鸿寿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百七十二·彭定求

        卷572_1 【哭柏岩和尚】贾岛   苔覆石床新,师曾占几春。写留行道影,焚却坐禅身。   塔院关松雪,经房锁隙尘。自嫌双泪下,不是解空人。   卷572_2 【山中道士】贾岛   头发梳千下,休粮带瘦容。养雏成大鹤

  • ●卷三·刘衍文

    少小多闻纪河间轶事,旋即知此亦如民间所传徐文长、郑唐相类,皆胡适之所谓“箭垛式”人物,可资笑谈,而未可尽信。如小横香室主人所编《清朝野史大观》卷六《老头儿》条云:“河间纪晓岚先生一日在朝待漏,坐久

  • 第二十出 借兵·李渔

    〖一江风〗(小生巾服,带丑,挑行李上)忆鸳盟,好事虽然定,两下仍孤另。他那里迹如萍,甚日重来,我和他濯影湖波,共入西施镜?送别林天素,回到佘山,不觉已经数月。想他这个时候,一定来在途间了,故此束装而来,先到湖边等候。此番不须另觅居

  • 卷六百九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六百九十一杜荀鹤杜荀鹤字彦之池州人有诗名自号九华山人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衆怒欲杀之而未及天佑初卒自序

  • 卷六百四十四·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六百四十四李咸用李咸用与来鹏同时工诗不第尝应辟为推官有披沙集六卷今编为三卷水仙操大波相拍流水鸣蓬山鸟兽多奇形琴心不喜亦不惊安弦缓爪何泠泠水仙缥缈来相迎伯

  • 卷一百六十 志一百三十五·赵尔巽

      ◎邦交八   △奥斯马加 秘鲁 巴西 葡萄牙 墨西哥 刚果   奥斯马加即奥地利亚,久互市广东,粤人以其旗识之,称双鹰国。同治八年,遣使臣毕慈来华,介英使阿礼国请立约,并呈其君主敕谕,欲在京议约。总署以在京议约与历来

  • 卷之一百九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三八 护理浙江巡抚王亶望奏呈续收书目清单及宋荦之孙呈缴家藏抄本旧书折·佚名

    三八 护理浙江巡抚王亶望奏呈续收书目清单及宋荦之孙呈缴家藏抄本旧书折乾隆三十八年二月二十五日护理浙江巡抚 布政使臣王亶望跪奏,为续收遗书,恭折奏闻事。钦蒙谕旨,采访历代流传旧书及国朝儒林撰述,经前抚臣熊学鹏将

  • 卷四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四十礼略吉礼【五】上陵【臣】等谨按郑志上陵一门载於吉礼之次以事系祭祀与山陵之典有别也我皇朝尊祖敬宗典章详审超轶往代谒陵大礼宪古准今尤为隆备谨述钜典载於篇中以彰圣朝诚孝之上仪焉肇祖

  • 第七章 讨龙之役与初次负伤·李宗仁

    一林虎先生,别字隐青,广西陆川人。毕业于江西武备学堂。岑春煊任两广总督时,林仅二十岁。初任哨官,驻桂林。旋位至管带(校官阶级)入粤驻防钦、廉。辛亥武昌起义,升为团长,率所部参加北伐,进驻南京。1913年二次革命时,江

  • 翻译名义集卷第七·法云

    地狱篇第二十六辅行云。地狱从义立名。谓地下之狱。名为地狱。故婆沙云。赡部洲下。过五百踰缮那。乃有其狱。然此地狱有大有小。如大论云。言八大狱者。一活。二黑绳。三合会。四叫唤。五大叫唤。六热。七大热。八阿

  • 卷第四·宗密

    圆觉道场礼忏禅观法事卷第四 终南山草堂寺沙门 宗密 述 第四上 (赞悬谭二十唱四十五偈)。 忏悔根本无明愿成就始觉(作两上)。 直叹佛 粤若稽古。觉王光宅法界自受用土。佛佛道同。妙色灵心。湛尔常住。不可得而思

  • 没有钥匙的房间·比格斯

    温特斯利普家族是个有名望的大家族,其族人遍布美国,从古老的波士顿,到美丽的夏威夷。他们重视名誉、意志坚强、受人尊敬。然而,一天夜里,丹·温特斯利普——檀香山的首富——却在自己的从不上锁的住宅里被刺身亡。谁也没料

  • 幼科概论·佚名

    《幼科概论》医学专著,明代佚名著。光致所讲幼科,注重在实用二字,不尚虚文。以自己二十余年临证延医之经验,兼采各家学说医理,简易明通。于临证实用者,均采集不嫌其浅俗,以求对于病者实用,对症治疗。

  • 文苑诗格·白居易

    五代或宋初诗论著作。1卷。旧题白居易著。一般认为是伪托的。书中讲诗“意”,有正统儒学文论的成份,但也从诗的结体、文藻、物象、用事等方面阐述了意的表现。如“依带境”,“抒析入境意”及“招二境意”都论及物色描

  • 八佛名号经·佚名

    隋北天竺沙门阇那崛多译,因舍利弗问,为说东方八佛名号,闻者得不退菩提善说称功德如来。因陀罗相幢星王如来。普光明功德庄严如来。善斗战难降伏超越如来。普功德明庄严如来。无碍药树功德称如来。步宝莲华如来。宝华善住

  • 受持七佛名号所生功德经·佚名

    一卷,唐玄奘译。佛对舍利弗说东方五佛与南方二佛之名号功德。

  • 圣观自在菩萨功德赞·佚名

    西方贤圣集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七言四十六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