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金佗续编卷五

钦定四库全书

金佗续编卷五

宋 岳珂 撰

丝纶传信録卷四

绍兴元年

除神武右副军统制省劄

枢密院奏勘会神武右副军统制颜孝恭见管军马不多兼巳拨付吕颐浩军前使唤

右三省枢密院同奉圣旨颜孝恭改差充江南东路安抚大使司统制军马岳飞罢通泰州鎭抚使差充神武右副军统制今劄付神武右副军统制武功大夫岳防御准此

乞科拨钱粮照会从申省劄

武功大夫昌州防御使充神武右副军统制岳飞申契勘飞於绍兴元年八月十三日准枢密院劄子备奉圣旨指挥令飞一行官兵权留洪州驻劄弹压盗贼续奉圣旨指挥般取本军昨存留徽州官兵老小前来洪州一处屯泊合用钱粮令江西转运司应副寻不住移牒本司据本军合用钱粮恭依巳降圣旨指挥应副施行去後并不见措置科拨催发到来况本军方到洪州驻劄一月余日累承本州公文止称阙乏应办不足其合勘请十月初五日至初九日钱米除巳支请外少钱五千四百九十六贯七百五十文米七百四十一石三斗一升五合支遣不足所有初九日巳後钱米亦无指凖念飞所部军兵唯仰官给钱粮养赡过日方免失所似此洪州并不挂意着紧措画移那应副及江西转运司又不见预行寛剩计置取拨赴洪州相续支用致得阙悞不唯军兵目今巳见阙食兼日後又无指准批请自今年九月二十三日後来不住申明朝廷乞赐行下本路转运司疾早措置支移合用钱粮起发前来洪州应副支遣去讫至今未蒙回降指挥除巳具録奏闻伏望圣慈特降睿旨下江西转运司将本军合用钱粮着紧催发相继津般前来以济急阙支用及令洪州更切多方计置移那应副施行庶免冬月官兵阙食失所外伏候指挥

勘会岳飞前申已累劄下江南西路转运司详所申事理疾速那容应副不得少有阙悞并劄下江南西路安抚大使李资政照会催促应副施行已再劄下江南西路转运司依巳劄下事疾速那容应副不得依前少有违悞外今劄付建州观察使神武右副军统制亲卫岳大夫照会

绍兴二年

权知潭州并权荆湖东路安抚都緫管省劄

绍兴二年正月二十九日枢密院关奉圣旨令岳飞除差出捉杀石陂羣贼军兵叄千人外限指挥到日下将带见统全军兵马起发前去权知潭州并权荆湖东路安抚都緫管候宣抚司到日取朝廷指挥如更合要兵马即勾收张中彦吴全两军带领前去听岳飞节制使唤其合用钱粮令韩球专一应副起发仍劄下江南西路安抚大使司照会内有合属尚书省事今关送尚书省指挥

右劄付亲卫大夫神武右副军统制建州岳观察依枢密院关子内巳得圣旨指挥疾速施行准此绍兴三年

改充江南西路制置使

三省枢密院同奉圣旨岳飞落沿江贰字充江南西路制置使江州驻劄其沿江兴国南康军一带江面仰多方措置防托堤备及本路州军缓急遇有贼马侵犯去处亦仰随宜分拨军马前去应援无致疎虞余并依已降指挥

右劄送神武副军都统制充江南西路制置使岳承宣疾速施行准此

除江南西路舒蕲州制置使省劄

三省枢密院同奉圣旨岳飞除江南西路舒蕲州制置使江州置司

右除别降勑命外今劄送神武副军都统制新除江南西路舒蕲州制置使岳承宣照会准此

收捕?吉州盗贼王贵以下推恩省劄

岳飞奏收捕?吉州盗贼逐人屡次见阵率衆当先掩杀贼徒各立奇功乞推恩今具下项武显大夫合门宣赞舍人统领官王贵欲王贵与转叄官内壹官除遥郡刺史壹官依条回授武功郎合门宣赞舍人统领官张宪欲张宪与转叄官内壹官除遥郡刺史毅武郎统领官徐庆欲徐庆与转叄官内壹官除合门宣赞舍人九月二十九日三省枢密院同奉圣旨依拟定内王贵张宪落合门宣赞舍人

右劄送神武副军都统制江南西路舒蕲州制置使鎭南军岳承宣

改差充神武後军统制省劄

奉圣旨岳飞特改差充神武後军统制还阙依前江南西路舒蕲州制置使其见统官兵并改拨充神武後军右除别降告命外今劄送新差神武後军统制江南西路舒蕲州制置使岳承宣疾速施行准此

绍兴四年

朝省行下事件省劄

三省枢密院同奉圣旨依下项

一王见驻军鼎州招捕杨么累有申奏乞别差官兵防托大江今差岳飞兼制置荆南鄂岳其湖北帅司统制官颜孝恭崔邦弼两军并荆南鎭抚使司军马并听节制使唤

一李横退师据诸处探报叛人李成孔彦舟等占据襄阳府唐邓随郢州信阳军候麦熟聚兵南来作过岳飞累有奏陈措画收复备见尽忠体国今差本官统率所部军马於麦熟以前措置收复上件州军

一今来出兵止为自通使议和後来朝廷约束诸路并不得出兵伪齐乘隙侵犯李成等辄敢占据须着遣兵收襄阳府唐邓随郢州信阳军六郡地土即不得辄出上件州军界分所至州县务在宣布德意存恤百姓如贼兵抗拒王师自合攻讨若逃遁出界不须远追应官吏军民来归附者不得杀戮一面招收存恤亦不得张皇事势夸大过当或称提兵北伐或言收复汴京之类却致引惹务要收复前件州军实利仍使伪齐无以藉口一岳飞本军每月见支钱一十二万余贯米一万四千余石会计出师三月军须合用钱三十六万余贯米四万二千余石今来虑有添兵及有犒设激赏理宜寛剩支降今於行在榷货务支银一十万两每两二贯五百文金五千两每两三十贯文二项计准钱四十万贯吉州榷货务於今年贴纳筭请等盐钱内支二十万贯巳上緫计支钱六十万贯内以二十万贯充犒设激赏米支六万石於沈昭远催运二十万石内先次发到江上米内支拨并令岳飞措置随军支遣如人船不足令帅司运司极力应副

一收复诸州并委岳飞随宜措置差官防守如城壁不堪守御相度移治山寨或用土豪或差旧将牛皋等主管事毕大军复回江上屯驻

右劄送江南西路舒蕲州兼荆南鄂岳州制置使岳承宣疾速施行不得下司

刘洪道奏李成结连杨么省劄

荆湖北路安抚使刘洪道奏臣於三月初八日据权知岳州刘愿申收到杨么寨内走出王军统制官吴全下元被捉使臣王忠等取责到知见伪齐李成结连杨么等欲南来作过等事臣契勘近据探报李成於襄邓等州添兵聚粮置造船栰攻城器具欲南来作过缘本路阙兵堤备臣已具利害奏乞添屯重兵防御去讫今又据前项权知岳州刘愿申报外寇与湖贼结连欲水陆侵犯与其他风传探报不同兼目今江湖水势已涨上流防御系朝廷大计伏望详酌臣巳奏并今奏事理速降睿旨施行伏候勑旨

右奉圣旨劄与岳飞今劄送神武後军统制江南西路舒蕲州制置使岳承宣准此

照会伪齐巳差人占据州郡省劄

枢密院奏权发遣复州军州事韩遹等申州司近差人探得襄阳府见系伪齐差李成据占郢州系伪齐差荆全据占随州系伪齐差王嵩据占邓州系伪齐差一姓高人据占逐处人多不过千人少止有五六百人马多不过一二百疋少止有五六十疋粮食逐旋令人去唐州界何刘家寨般取其处号为新唐州逐州见今团集乡兵各置铺寨及不住添修楼橹置造器具兼逐州各有李横等种下大小二麦不少切虑将来二麦成熟修葺成就难以收复州司除巳具状奏闻乞速赐施行外申闻事

右奉圣旨劄与岳飞今劄送江南西路舒蕲州制置使岳承宣照会施行准此

再据刘愿申杨么贼徒结连作过省劄

权知岳州刘愿申契勘荆湖制置使王四厢复提大军前去鼎州措置招捕杨么贼徒二月二十四日到州收到被掳军兵王忠等二名自贼寨脱身出来寻行取问责据逐人供各是水军统制吴全部下人内王忠是使臣袁海是効用去年十一月十一日随吴全乘海船入湖讨捕杨贼到地名青江上口逢贼大车船本军船小当被围了势力不加遭贼擒杀吴全一行兵将王忠等各被捉缚回寨得贼首杨么黄诚存留在寨使唤王忠等日逐见杨么黄诚等评议下项机密事件除已将王忠等解赴制置王四厢军前外契勘本州系据长江上流西临重湖北通襄汉襟带荆鄂屏蔽湖南自古号扼控重地今又系杨么贼船出入要途若本州可以扞御必不能侵犯下江州郡昨累经金人巨寇蹂践民户所存百分之一州城烧毁殆尽商贾不通税赋无入在州只有些小雕残贫民四围并无城壁钱粮储积无分文颗粒扞贼军马无一卒一骑从来每遇盗贼水陆侵犯官吏已下必全城逃避谓州郡守臣带沿江安抚特有虚名今据王忠等供说杨么贼徒已与伪齐李成结连先取本州安存老小以为硬寨然後顺流而下侵犯江浙幸而预知岂可坐待若不预为措画万一贼至不惟失一岳州荆湖南北便见隔絶占据上流下江所系甚重欲望朝廷矜恤本州并无城壁钱粮军兵外贼内寇结连指日首先攻取占据要作硬寨然後侵犯江浙委是事势迫切特赐选差前项精锐军马支拨钱粮下本州驻劄仍乞悉听本州节制庶可为用愿已於二月二十四日具此因依专差成忠郎乌沙鎭监酒税权本州司户参军李佐齎申尚书省愿切虑前状在路住滞未到又於当月二十五日再具状申去讫今来春水泛涨杨么贼船不住出没作过事势委是危急伏乞详酌速赐指挥施行候指挥

一去年十二月三日见伪齐下李成发使臣称是康武翼来下文字要与贼商议通和令贼首杨么黄诚寿等打造大车船准备来年七月间前来鄂州汉阳蕲黄州巳来迎接李成相公一行人马巳备下甲军二十万就你门大船济渡许留甲军三万与杨么黄寿等相添装压车船令贼船取水路下江李成取陆路经由江西前来两浙会合要赴行在作过候了日许杨么等荆湖两路与锺相男伪太子建国通和当时杨么黄寿等允许供依应公文交付康武翼於当月七日发遣回去

一见贼首诬议张宣抚相公招安事其杨么黄寿等所说目即且权许受招安图教诸小寨兵夫放心作田兼要诸处采木人船稳便及要疑住诸路人马不动本寨安然打船

一诸贼寨巳有大小车船共二十九只及创行打造大车船一十五只每只各长一百步底阔三丈高三丈五尺板厚七寸各要四月半先造成底推入水候五月尽船就令人兵六月间火急收刈早稻七月间起发先取岳州作老小硬寨将旧车船排泊城下要抵拦潭鼎州人马却将新车船一十五只前去攻取鄂州汉阳蕲黄州巳来迎接李成军马到来济渡分水陆路前去浙中会合

一贼寨逐时行移文字只作甲寅年并不用绍兴年号今年七月间定是会合伪齐攻打沿江州县

右勘会近据刘洪道申到前项事理巳奉圣旨劄与岳飞去讫今再劄送江南西路舒蕲州制置使岳承宣准此

金佗续编卷五

猜你喜欢
  帝纪第三 炀帝上·魏徵
  卷二一七 唐紀三十三·司马光
  卷一百九十七 嘉祐七年(壬寅,1062)·李焘
  國朝獻徵錄卷之六十四·焦竑
  卷之二百二十八·佚名
  卷之五百五十七·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一 艺术传二·纪昀
  第51章 阻碍献金救国增加抗战力量的蒋介石·冯玉祥
  延载·周绍良
  显庆·周绍良
  滑稽列传第六十六·司马迁
  翰苑羣书卷三·洪遵
  卷五十四·佚名
  卷二·孔毓圻
  二十一·沈从文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八十七·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八十七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二十一 丘濬 古意 千金买宝刀百金买角觽宝刀头有环角觽能解丝殷勤寄远人用以慰所思所思不见察幽独甘自怡 感兴 天际多刚

  • 列传第二十七·刘昫

    ○韦挺 子待价 弟万石 杨纂 族子弘礼 弘武 武子元亨 元禧 元祎 刘德威 子审礼 孙易从 审礼从弟延嗣 阎立德 弟立本 柳亨 族子范 兄子奭 亨孙涣 泽 崔义玄 子神庆 韦挺,雍州万年人,隋民部尚书冲子也。少

  • 卷二百二十·列传第一百十六·柯劭忞

      察罕帖木儿 扩廓帖木儿 李思齐 老保 魏 赛因不花 关关 关保 刘则礼   察罕帖木儿,字廷端,本乃蛮氏。曾祖阔阔台,元初从大军定河南。祖乃蛮台、父阿鲁温,遂家河南为颖州沈丘人,改姓李氏。察罕帖木儿幼笃学,应进士举,有

  • 第四十六回 诛元爰再逞牝威 拒葛荣轻罹贼网·蔡东藩

      却说魏尚书元修义,出讨莫折念生,中途遇着风疾,不能治军,乃命萧宝夤代任,并命崔延伯为岐州刺史,兼西道都督,与宝夤俱出屯马嵬。莫折天生方列营黑水,由延伯前往挑战,天生开营追逐,延伯徐徐引还,行伍整齐,步伐不乱,反将贼众惊退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五·佚名

    正德五年秋七月乙卯朔享 太庙遣驸马都尉樊凯代行礼○遣神乐观乐舞生赍香帛令所在有司祭历代帝王陵寝○升云南左布政使俞深为南京太仆寺卿昆阳州知州陈阳为广西按察司佥事○兵科左给事中张王□赞等劾奏肃州参将苏泰等

  • ◎黄上将之国葬仪·李定夷

    民国六年四月十五日,为国葬黄克强上将之期,葬地在湖南长沙。是日因天气业已晴霁,故较蔡公出殡之时,尤为热闹。先是营葬事务所,以本所僻在城南,各界前来会葬者,不免有跋涉之劳,且人数过多,本所殊难容纳。遂定各界送葬预先分立办

  • 附录二(新附)·查继佐

    皇明监国鲁王圹志发现皇明监国鲁王墓记(摘录)跋金门新发现「皇明监国鲁王圹志」●皇明监国鲁王圹志监国鲁王,讳以海,字巨川,号恒山,别号常石子。始封先王讳檀,为高皇帝第九子,分藩山东兖州府;王,其十世孙也。世系,详「玉牒」。王

  • 卷十七·杨士勋

    ◎昭公起元年,尽十三年[疏]《鲁世家》:昭公名稠,襄公之子,以周景王四年即位。《谥法》:“容仪恭明曰昭。”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继正即位,正也。[疏]“继正即位正也”。○释曰:重发传者,嫌继子野非正,故明之。叔孙豹会晋赵武、

  • 卷二百九·佚名

    △初分难信解品第三十四之二十八善现,内外空清净故舌界清净。舌界清净故一切智智清净。何以故?若内外空清净。若舌界清净。若一切智智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内外空清净故味界舌识界及舌触舌触为缘所生诸受清净。

  • 观音玄义卷下·智顗

    隋天台智者大师说 门人灌顶记第二明观者。又为二。一结束世音之境。二明能观之智。结境即为六。一结十法界是因缘境。二四谛境。三三谛境。四二谛境。五一实谛境。六无谛境。此具出大本玄义。二明观智者。傍境明智作

  • 佛说秘密相经卷下·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沙门臣施护等奉 诏译  尔时金刚手菩萨摩诃萨。复于世尊大毗卢遮那如来本来无性法中。以寻求慧而请问言。世尊胜三摩地当云何修。  尔时世尊大毗卢遮那如来。赞金

  • 国清百录 第二卷·灌顶

    国清百录 第二卷随沙门灌顶纂少主后沈手令书第十三妙觉和南。今遣内师许大梵往。稽首乞传香火。愿赐菩萨名。庶藉熏修菩提眷属。谨和南答令名海慧菩萨沈后扶月供。熏陆沉檀各十斤。黄屑一斗。细纸五百张。烛十

  • 深沙大将仪轨·佚名

    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 诏译尔时观世音菩萨。在大众会座中而起。五体投地礼佛双足。而白佛言。我有一真言一印三使者真言广大成就之法。愿为利益安乐阎浮提诸善男子善女人故。惟愿世尊哀愍听许我今说之。真言

  • 卷第二·佚名

    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卷第二 罽宾国三藏沙门般若共牟尼室利译 陀罗尼品第二之二 尔时世尊如象王回普观大众。复告一切法自在王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此会之中有二种人。一者成就二未成就。我今重为未成就者。以善方便随

  • 温室经疏·慧净

    唐 慧净撰温室序夫温室经者。斯乃积净业之善基。荡尘累之津泽。跨天堂之梯橙越苦海之舟航。囊括因果包举福惠。理丰言约文遒旨婉。生一念净信终隔四流。起一支善行则卒登十地。医王由是创业。法将所以室通。庶得异世

  • 松阳钞存·陆陇其

    二卷。清陆陇其 (见《古文尚书考》)撰。陆氏为灵寿知县时,于官事之暇,取其所著《问学录》、《日记》二书,摘选其中切要之语,录为一编,以示学者。灵寿乃古松阳地,故以“松阳钞存”为名。共七十五条,分道体、为学、处事、教学

  • 六壬大全·佚名

    十二卷,不著撰人名氏。此书传本卷首题有“怀庆府推官郭载騋校”,可知其成书不晚于明代。“六壬”为古代占卜术之一种。据阴阳五行之说,人之气运命数根于五行,五行始于水,而十干之中壬、癸属水,壬为阳水,癸为阴水,舍阴

  • 正德明会典·佚名

    记明代典章制度。官修。前后修撰共三次, 弘治时成书, 180卷。 正德时重校、刊行。大抵以1393年 (洪武二十六年) 诸司职掌为主,参考有关典制史籍12种, 记述明初至弘治之典章沿革科条改易。 首卷为宗人府, 2~163卷皆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