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六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六

朱批黄叔琬奏摺

雍正元年八月初五日福建布政使【臣】黄叔琬谨

奏为恭谢

天恩事窃【臣】一介庸愚至微极陋荷蒙

皇上逾格擢用

陛辞之日跪聆

圣训指示周详又蒙

恩许具摺奏复荷

钦赐

圣祖仁皇帝御用物件

异数殊恩逾分已极小【臣】感愧情深惟有益励清操尽

心职守以仰答

皇上天恩即以上报

圣祖天恩於万一耳【臣】於六月二十二日到任随望阙叩首谢

恩讫理合缮摺奏

闻谨

汝等两司之职例不径奏今许汝密摺奏达切毋藉此挟制上司而失属官之体若遇督抚有不合宜处只可密行奏闻不可向一人声扬一省之中岂有两抚臣之理履虽鲜不加於枕权不画一上轻下重则章程紊矣汝凡事当与督抚开心见诚据汝所见一一告知以凭处断倘上司有欺隐以及狥私不法之弊必实有?据方是汝应行奏达之事其寻常地方诸务与督抚共见同行之举陈奏之任在督抚而不在汝也即密奏亦不宜频数恐上司生疑忌之心於汝反为无益汝但勉力秉公实心効力朕自能洞照也特谕

同日又

奏为报明库项银两事窃【臣】蒙

皇上天恩补授福建布政使所有一切存库钱粮前因

盘查未清不敢草率具

奏今彻底清查共应存银七十九万七千余两实在存库银只有四十余万两其三十九万六千余两一系从前各标营借支俸饷及预支船工等银二十五万九千余两【臣】现於按月领饷时扣除今已

旨着落伊子石泰赔补除陆续追缴外尚未完银九千

六百余两现在严追俟完日另摺奏

闻总之福建藩库向来借支动用相沿巳久今自【臣】抵

钱粮以期无负

圣主委任至意至各州县亏空现在督抚与【臣】酌议封柜补苴以清帑项如有私派重耗苦累小民者【臣】仍不时查访据实掲参再闽省地方事宜或有应

奏者容【臣】次第访?始敢奏

闻合并声明【臣】谨

次第访奏可也但须慎密倘不密致令督抚处有一毫风声逹於朕耳则系尔自干罪谴毋怪朕之不尔寛恕也

雍正元年八月二十一日福建布政使【臣】黄叔琬谨

奏窃闽省司库钱粮数目【臣】业经缮摺恭呈

御览自【臣】摺

奏之後续据各营将建旷银两解送司库前後合算共应存库银八十万九千余两至沙木哈亏空一项已於八月二十日尽行完补讫兵饷船工一项除陆续扣回外尚欠银二万余两因公挪用一项除催解完补外尚欠银七万余两【臣】仍按月将应扣回者扣回应催补者催补俟有成数另行奏

闻【臣】因交盘限迫各项尚未完结随详明督抚蒙批此

系缮摺

奏明奉有上紧料理之

谕旨似未便於送部结内再行声明致干指驳仰即照

例速具册结详送立等核

题等语【臣】再四思维督抚既称系

奏明奉

旨之事未便复行掲出惟在督抚与【臣】谨遵

圣训实心料理则钱粮自可完结是以照例出具册结至按月扣饷不至苦兵催解俸工不至累民之处【臣】自当仰体

皇上恤兵爱民至意时刻在心不至上烦

圣虑合并声明谨

此事该督抚业经奏明恳恩从缓完结今尔据实密奏更属可嘉凡事惟以无欺无隐为务勉之但於上司处切勿稍失体统事无两大朕未有於一省之中用两三督抚之理也特谕

雍正元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福建布政使【臣】黄叔琬谨

奏为遵

旨再行奏

闻事【臣】前摺奏因公挪用银十万九千两经督抚二臣奏明以俸工赔补一项奉有

御批遵即检查原案复加密访实系修理战船津贴运费添补不敷铜价整备水师军器火药供应杭兵来往夫船修理各处河滩资助微员回籍及历年赏给廵缉山贼官兵饭食并省中应办各项公事夫船脚价等项总之闽省公用皆取给於俸工彼时因俸工尚未解到遂将正项挪用以致有十万九千之数自【臣】到任以讫封印已经归补五万余两未归补者尚有五万余两现在陆续扣补至沙木哈自已亏空银两诚如

圣谕所料不止於此但【臣】未到任以前闻抚臣已严催其弥补【臣】到任後逐一清查止亏空二万四千余两理合具摺陈明谨

所奏知道了百凡切勿徒为他人任过总以无欺无蔽为勉

雍正二年九月十二日福建布政使【臣】黄叔琬谨

奏为恭缴

御批事【臣】齎摺家人回闽所有【臣】於雍正元年十二月

二十六日具奏遵

旨再行奏

闻事一摺复蒙

皇上批示【臣】恭设香案跪捧展诵仰见

天语谆切训诲备至体恤小臣有加无已【臣】自顾庸才

邀此

皇恩感激?惕惟有恪遵

圣训实心勉力安分尽职不敢少有欺饰以期无负圣主委曲成全至意敬将

朱批一件恭缴谨

慎莫效法乃兄之为人保全首领要紧

同日又

奏为报明库项银两事【臣】蒙

皇上天恩授以闽藩重寄自雍正元年六月到任清查司库挪用银十万九千余两督抚二臣

奏明以历年俸工抵补奉

旨允行在案今【臣】於雍正二年八月将前项归补已完

实贮在库并不敢稍有揑饰理合

奏明再司库正项钱粮合地丁盐课并杂项共实存在库一百七万余两除应行支放者照例支放外其余凡有借支【臣】不敢丝毫擅动以致亏缺【臣】蒙

皇上特恩超用无可仰报

天恩惟有慎重司库钱粮以期无负

圣主委任至意谨

知道了观汝之二兄如此居心行事即汝此奏朕亦难信矣

雍正三年三月初四日调补广西布政使【臣】黄叔琬谨

奏为恭请

圣训事窃【臣】一介庸材备员闽省屡蒙

皇上天恩训诲周详勉励备至【臣】日夕凛遵犹恐不逮

今复蒙

圣恩调补广西布政使【臣】於三月初八日起程前赴新

任伏念粤西诸事皆所未谙我

皇上明睿所照无远不届仰恳

天恩俯鉴【臣】愚详加

教诲指示俾【臣】知所遵循庶几勉竭驽骀以仰报圣恩於万一耳谨

尔诚能秉公除私矢志効忠焉往而不可否则尔之二兄便是前车覆辙朕从来用法不事株连即父子亦各论其是非尔若以手足之谊为重君臣大义为轻斯又在尔自为之也至於尔之见用於朕原因从关外差峻回京朕特加赏鍳而拔擢之实无一人荐举或於其间有将朕之特恩设词诳尔以为系彼力量吹嘘所致世间此等无耻负国之人容或有之朕则不得而知尔其自勉朕不蓄成见於中也

同日又

奏为恭缴

御批事【臣】齎摺家人回闽所有雍正二年九月十三日

具奏恭缴

御批一摺报明库项银两一摺并蒙

皇上批示【臣】恭设香案跪捧展读

天语煌煌训勉备至

圣恩高厚曲赐矜全【臣】兢惕?惶感激无地惟有恪遵圣训竭力供职循分守法居心行事不敢稍有瞻狥以

期无负

圣主格外优容至意敬将

御批二件恭缴谨

但务实行总不在言语之间也

雍正三年八月十三日广西布政使【臣】黄叔琬谨

奏为报明库项银两事窃【臣】蒙

皇上天恩调补广西布政使【臣】於雍正三年五月二十七日到任所有司库银两【臣】按册细加查核除已经支放外应存司库银共一百二十七万余两内督【臣】孔毓珣先经

题明借?盐价银六万两尚未补还外实应存司库银一百二十一万余两【臣】即逐一验兑俱系实贮在库理合具摺

奏明伏乞

皇上睿鉴为此谨

所奏已悉又奏折色之事一摺候朕面谕新抚鄂尔泰酌定施行

同日又

奏为恭缴

御批事【臣】进摺家人回粤所有【臣】本年三月初四日具奏恭请

圣训一摺恭缴

御批一摺均蒙

皇上批示【臣】恭设香案望

阙叩首敬谨捧读仰见我

皇上大公至正无微不照训诲勉励谆切周详【臣】?惶

兢惕感激涕零惟凛遵

圣谕秉公除私矢志效忠以仰报

高厚於万一断不敢重手足之私情违事

君之大义以自取罪戾至【臣】以一介庸才恭逢

皇上御极之初奉差复

命蒙

皇上召对逾格擢用

主知特达【臣】夙夜铭心刻图报称如有无耻负

国之人设词诳【臣】若为其所愚是【臣】同其不肖矣【臣】即当密行

奏明断不敢为之隐讳【臣】愚贱下情本不敢上渎

天听蒙

皇上开天地父母之心曲赐矜全谆谆指示【臣】不揣冒

昧谨此奏

闻敬将

御批二摺恭缴为此谨

天下臣民咸在朕胞与之中无一人朕不欲矜全之然肯保全与否又在汝等自为之如汝之二兄朕何法以矜全之耶於凡百处勉之慎之朕之泾渭断不致混淆也

朱批谕旨卷六

 

猜你喜欢
  卷一百六十一·列传第四十八·宋濂
  第二十八回 争储位冢嗣被黜 罹文网名士沉冤·蔡东藩
  御批厯代通鉴辑览卷六·乾隆
  第三六二保结状道光二十四年四月三十日一二二○三--二九·佚名
  儒林宗派卷十二·万斯同
  卷七十九·班固
  ●四 胁迫北行·佚名
  圣武·周绍良
  萧授传·张廷玉
  卷五 太宗灭辽·李有棠
  卷一百八十二·佚名
  卷七十一·纪昀
  第二章 秦代事迹·吕思勉
  卷01·陈邦瞻
  第十章 汉初的学术与政治·张荫麟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陈师道·唐圭璋

      师道字无已,一字履常,号后山居士,彭城(今徐州)人。生于皇祐五年(1053)。元祐中,以苏轼、傅尧俞、孙觉荐,授徐州教授。建中靖国元年(1101),为秘书省正字,扈从南郊,不屑服赵挺之衣,以寒疾卒,年四十九。有后山词。   菩萨蛮   七

  • ◎王渔洋序·谢榛

      谢榛字茂秦,临清人。眇一目,喜通轻侠,度新声。年十六作乐府商调,临德间少年皆歌之。已而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遂以声律有闻於时。寓居鄴下,赵康王宾礼之。嘉靖间挟诗卷游长安,脱黎阳卢於狱,诸公皆多其行谊,争与交欢。而是时

  • 卷九·何汶

      六一居士  《雪浪斋日记》云:“或疑六一居士诗,以为未尽妙。以质于子和,子和曰:‘六一诗只欲平易耳。’”《荆公语录》云:“或曰欧阳文忠公亦好奇巧,公曰:‘不然,犹转积水于千仞之溪,其清

  • 卷一百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九李适之李适之一名昌恒山王承乾之孙开元中累官通州刺史擢秦州都督转陕州刺史入为河南尹拜御史大夫历刑部尚书天宝元年代牛仙客为左相李林甫构之罢知政事守太子少保寻贬宜春太守诗二首朝

  • 提要·俞文豹

    【臣】等谨案吹剑録外集一卷宋俞文豹撰文豹先有吹剑録故此曰外集然卷首有淳祐庚戌序称续三为四以騐其学之进否则中间尚有二编今已佚矣吹剑録持论偏驳多不中理此集巻末载二诗诗前题词有絶笔斯録之语盖其晚年之所作故学

  • 卷之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一 列传一·纪昀

    列传(臣)等谨按司马迁序公侯以下有世家列传之别彪固继作并为一科郑氏通志本取法史记而世家止录周人列传下终隋代葢以 汉晋以后虽有封爵之制究与三代分民胙土传序相授者不同不可更立世家故一以列传概之从班书立也臣等今

  • 邝纒传·张廷玉

    邝聎,字孟质,宜章人。永乐九年(1411)中进士。被授予监察御史。成祖在北京,有人上奏说南京的币制被豪民阻挠破坏。皇上派邝聎去调查处理。人们以为将要兴起大案,邝聎抓了一两个豪商回来,上奏说:“市民一听到命令都非常害怕,币

  • 卷九【起庄公二十三年尽三十二年】·杜预

    <经部,春秋类,春秋左传注疏>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注疏卷九【起庄公二十三年尽三十二年】晋杜氏注 唐陆德明音义 孔颖达疏经二十有三年春公至自齐注无传祭叔来聘注无传谷梁以祭叔为祭公来聘鲁天

  • 朱子礼纂卷二·李光地

    大学士李光地撰冠昬问冠昬之礼如欲行之当须使冠昬之人易晓其言乃为有益如三加之辞出门之戒若只以古语告之彼将谓何曰只以今之俗语告之使之易晓乃佳【语类潘时举录】问士冠礼有所谓始加再加三加如何曰所谓三加弥尊只是

  • 卷七·蔡清

    <经部,四书类,四书蒙引钦定四库全书四书蒙引卷七      明 蔡清 撰先进第十一此篇多评弟子贤否注云评其贤则能者劝评其不贤则不能者勉愚谓不特此耳凡评人之贤则不贤者有所激评人之不贤则夫贤者亦有所警无非教

  • 卷二十·傅逊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属事卷二十  明 傅逊 撰楚呉越昭王复国定公四年 初伍贠与申包胥友其亡也谓申包胥曰我必复楚国申包胥曰勉之子能复之我必能兴之及昭王在随申包胥如秦乞师曰呉为封豕长蛇以荐食上国虐始于楚寡

  • 伐檀·佚名

    ——对不劳而获者的责问【原文】坎坎伐檀兮①,置之河之干兮②。河水清且涟漪③。不稼不穑④,胡取禾三百廛兮(5)?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6)?彼君子兮,不素餐兮(7)。坎坎伐辐兮(8),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

  • 十行品第二十一·欧阳竟无

      爾時功德林菩薩承佛神力入菩薩善思惟三昧。入是三昧已十方各過萬佛刹微塵   數世界外有萬佛刹微塵數諸佛皆號功德林而現其前告功德林菩薩言善哉佛子.   乃能入此善思惟三昧.善男子此是十方各萬佛刹微塵數同名

  • 欢迎萧督军致谢词·太虚

    ──十二年三月在武昌佛学院讲──推原佛学院之发起,固非为各人专作修行自利之计者。观人世之无安,悯众生之在苦,谋一救世救人心之良好方法,克以贯彻始终而实验其真理者,舍佛学外了无别法之可从。诸院董于是乃创立斯院,而办

  • 卷第八·元来

    无异禅师广录卷第八 住博山法孙 弘瀚 汇编 首座法孙 弘裕 同集 茶话 天界三方丈请。茶话。若论参学分中事。当下教诸人领略去。当下无事去。早是埋没诸人了也。其中有三种岐路。有一种学人。担佛傍家走。乃至求

  • 隱元禪師語錄目次·隐元

    序卷第一住福建福州府福清縣黃檗山萬福禪寺語錄卷第二福建福州府福清縣黃檗山萬福禪寺語錄卷第三福建福州府福清縣黃檗山萬福禪寺語錄卷第四福建福州府福清縣黃檗山萬福禪寺語錄浙江嘉興府崇德縣福嚴禪寺語錄卷第五福

  • 上清太上帝君九真中经·佚名

    早期上清派经典之一,约出于东晋南朝。《真诰》卷五称:「道有九真中经老君之秘言也」;《上清大洞真经目》着录「上清九真中经黄老秘言一卷」,皆指此书。今《正统道藏》本二卷,收入正一部。又《无上秘要》等书亦常引此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