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

大清世祖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徳功至仁纯孝章皇帝圣训卷四

理财

顺治十年癸巳四月甲寅

上谕户部曰比年以来军兴未息催徴烦急兼以水旱频仍深虑小民失所民间充解物料款项烦多以致佥解户赔累难堪向曽量折防项但折少解多民不沾惠尔部速查有应解本色易于买办者永逺改折前代一条鞭法总收分解责成有司小民便于输纳不致扰害国家亦收实课不致缺用立法良善见行条鞭地方令官收官解不得仍派小民

顺治十四年丁酉十月丙子

上谕户部曰朕惟帝王临御天下必以国计民生为首务故禹贡则壤定赋周官体国经野法至备也眀初取民有制休养生息至万厯年间海内殷富家给人足及天啓崇祯之世因兵増饷加派繁兴贪吏縁以为奸民不堪命国祚随之良足深鉴朕荷

上天付托之重为生民主一夫不获亦疚朕懐凡服御膳羞深自约损然而

上帝

宗庙百神之祀军旅燕飨犒锡之繁以及百官庶役饩廪之给罔不取之民间诚恐有司额外加派豪蠹侵渔中饱民生先困国计何资兹特命尔部右侍郎王祚将直省每年额定徴收起存实数编撰成帙详稽往牍参酌时宜凡有参差遗漏悉行驳正钱粮则例俱照眀万厯年间其天啓崇祯时加増尽行蠲免纲举目张彚成一编名曰赋役全书颁布天下庶使小民遵兹令式便于输将官吏奉此章程罔敢苛敛为一代之良法垂万世之成规然此其大畧也若夫催科之中寓以抚字广招徕之法杜欺隠之奸则守令之责也正已率属承流宣化覈出纳之数慎那移之防则布政司之责也举亷惩贪兴利除害课殿最扵荒垦昭激扬于完欠恪遵成法以无负朕足国裕民之意则督抚之责有特重焉其敬承之毋忽

恤民

顺治八年辛卯二月丙午

上谕户部诸臣曰田野小民全頼地土养生朕闻各处圈占民地以备畋猎往来下营之所夫畋猎原为讲习武事古人不废然恐妨民事必于农隙今乃夺其耕耨之区断其衣食之路民生何以得遂朕心大为不忍尔部速令地方官将前圈地土尽数退还原主令其乘时耕种

七月丙子

上谕户部曰数年以来投充汉人生事害民民不能堪甚至有为盗窝盗者朕闻之不胜痛恨帝王以天下为家岂有厚视投充薄待编氓之理况供我赋役者民也国家元气赖之投充者奴隶也今反藐视有司弁髦国法欺压小民若不大加惩治成何法纪嗣后投充之人若仍前生事害民本主及该管官知情连坐除本犯正法外妻孥家产尽行入官从前有司责治投充之人曾有革职问罪者以致投充之人益加横肆今后各该地方官如遇投充之人犯罪与属民一体从公究治顺治九年壬辰九月甲申户部奏称朝鲜解送商人二十八人并货物至臣等细讯系明末往日本贸易囘时遇风飘至朝鲜非本朝私行飘海者

上曰朝鲜送来二十八人皆系朕之赤子漂流外国殊可悯念着发回原籍其原货俱令本人领去

顺治十一年甲午四月己卯

上幸南苑见郊外农民耕耘不辍

圣心豫恱顾谓侍臣曰去年旱涝为灾小民甚苦今如此辛勤待秋成后自获享有年之乐矣命内大臣巴哈等赏农夫一百八十余人银两

顺治十二年乙未正月甲辰

上谕户部曰朕有天下皆我

太祖

太宗积徳施仁开创鸿绪以贻藐躬朕既为生民主一夫不获时廑朕衷念自明运式微流贼煽乱朕奉

天成命救民于水火之中率土人民如依父母以为必防爱育得享升平岂意比年以来水旱频仍干戈未靖转输旁午人不聊生荡析离居鬻及妻子防防无告辗转呼号想其怨咨必归于朕言念及此何以仰副

祖宗付托之意中夜以兴澘焉出涕虽未能减赋蠲租实欲除苛去甚与良有司共图休养已有谕旨令内外大小官员悉心条奏通达下情嗣后各地方钱粮凡横敛私徴暗加火耗荒田逃户洒派包赔非时预徴蠲免不实灾伤迟报踏勘骚扰妄兴词讼妨夺农时等弊一切严行禁革有违犯者该督抚即行纠防治罪如督抚徇纵部院科道官访实劾奏

顺治十四年丁酉七月戊申

上谕礼部曰时方入秋田禾在野必雨旸时若乃望西成今霖潦未休伤稼可虑干和召沴定有由来朕夙夜祗惧循省愆尤大小臣工亦俱宜洗心涤虑协图修省以格

天心仍遣官于

圜丘防祷晴霁

顺治十七年庚子六月壬辰

上谕礼部曰今夏亢阳口久农事堪忧朕念致灾有由痛自刻责谷为民天非雨不遂竭诚祈祷积有日时乃精诚未达雨泽尚稽昼夜焦心不遑启处兹卜是月之十三日豫行斋戒黎明歩至

南郊是夜子刻祭告

圜丘祈祷甘雨以拯灾黎若仍不雨则再行躬祷务回天意

赈济

顺治十一年甲午二月甲申

上谕戸部等衙门曰朕念比年兵事未息供亿孔殷加以水旱频仍小民艰食地方官不加抚绥以致流离载道夫普天率土击命朕躬而困苦如斯何忍闻见朕为之寝食不遑拯济安全时不容缓戸部等衙门凡有钱粮职掌者即将见今贮库银两实在数目作速查明奏闻

丙戌

上谕戸部曰四海苍生皆朕赤子饥寒转徙深切痌瘝前各督抚疏奏灾荒等处已经查照分数酌量蠲免各府州县卫所等官务在实力奉行不得混徴徒饱贪腹极荒地方非蠲免所能救者该督抚速行查奏另加恩防至于畿辅重地房屋田土多经圈占加以去年水荒特甚尤为困苦朕夙夜焦思寝食弗宁亟宜拯救庶望生全但荒政未修仓廪无备若非颁发内帑何以济此急需兹特库贮银十六万两

圣母皇太后发宫中节省银四万两朕又御前节省银四万两遣满汉大臣分赴八府地方赈济督同府州县卫所各官量口给散务使饥民均霑实惠

顺治十三年丙申八月丁酉

上谕戸部曰顺天府属系京畿根本重地年来水旱频仍小民失业生计萧条较他处为独苦今歳复霖雨飞蝗相继为灾己防

皇太后发帑赈济朕因念被灾穷黎救死不赡若以国赋亟需责之照旧输纳转徙沟壑势必难免恐非所以仰宣

皇太后特施拯恤之徳意尔部速将顺天府属各州县灾伤分数察勘明白分别重轻酌量蠲免以昭嘉惠元元至意

顺治十六年己亥五月辛

上谕戸兵二部曰云贵新入版图百姓皆朕赤子念十余年来逆冦李定国等窃踞南服民久在水火之中困于诛求生计日匮疾痛莫告今大兵所至羣黎归命欢若更生但闻两省地方生理未复室庐残毁田亩荒芜俯仰无资衣食艰窘朕每念及不胜悯恻至南征大兵阅厯险阻长驱深入粮饷恐有时不继今特发内帑银三十万两尔部即遣官刻期赍往经畧军前以十五万两赈济两省穷民其十五万两令经畧臣收贮见今进讨三路大兵如有需饷甚急者立行接济

重祀典

顺治十三年丙申十二月己亥

上谕礼部曰古来圣帝眀王皆有大功徳于民者是以累代相因崇祀不替今厯代帝王庙祭典虽已修举但十三年来俱遣官致祭朕欲于明春亲诣行礼以抒景仰前徽至意尔部其具仪以闻

顺治十四年丁酉二月戊寅

上谕礼部曰礼莫重于事

天孝莫大于尊

亲朕纉承鸿绪恪修祀典每嵗

郊祀皆奉

太祖髙皇帝配享今思

太祖受命

上天肇兴帝业

太宗继志述事丕振皇猷功徳并隆咸宜崇祀嗣后二至祈谷俱奉

太宗同

太祖配享着为定制

顺治十五年戊戌正月辛亥

上祈谷于

上帝礼毕还宫

谕大学士额色黑学士折库纳曰凡祭祀仪物音乐必尽善尽羙始克展敬心今观太常所奏乐声容仪节俱未谐和夫乐乃祭祀之大典必声容仪节尽合歌章始臻美善其召太常严饬之令勤加肄习毋致违忽

礼前代

顺治八年辛夘六月辛未

上谕礼部曰顺治元年定守明朝诸帝陵寝并祭典因神宗与我朝有嫌故裁之朕思前朝帝王陵寝理宜防护况我朝凡事俱从寛厚今神宗陵着照故明十二陵例以时致祭仍设太监陵戸看守

顺治十四年丁酉二月甲申

上谕工部曰朕念故明崇祯帝尚为孜孜求治之主祗以任用非人卒致防乱身殉社稷若不亟为阐恐千载之下竟与失徳亡国者同并观朕用是特制碑文以昭悯恻尔部即遵谕勒碑立崇祯帝陵前以垂不朽

六月己丑立金太祖世宗陵碑

御制文曰朕惟自古膺图受箓咸有大功徳于天下及其殁也弓剑之藏后世重焉匪特阴阳之所景贶实亦遐迩之所绎思故时代虽遥崇礼不替若声教被于当年园寝湮于异世非所以昭徳追逺也朕抚有寰区于前代陵墓未尝不惓惓于心申饬所在守护维谨惟金代之陵在房山者前我师克取辽东故明惑于形家之说疑与本朝王气相闗遂劚断其地脉己巳嵗我

太宗文皇帝统师入闗念金代先徳遣王贝勒大臣诣致祭明复加摧毁且建立闗帝庙为厌胜之术夫不逹

天命之有归而谬委灵于风水移灾于林木何其诞也金代垂祚百有余年英主哲辟实光史册乃易代之后兆域荒圮祀典缺废抚今追昔慨焉兴叹金太祖世宗已经崇祀帝王庙其陵寝命地方春秋防祀外兹特谕礼臣专官省视修其颓毁俾规制如初并令有司时祭无斁呜呼庙貌既崇特景思于往哲封茔重焕用昭示于来兹爰勒贞珉以垂不朽云尔

顺治十六年己亥十一月甲戌

上谕工部曰前代陵寝神灵所栖理应严为防护朕巡幸畿辅道经昌平见明代诸陵殿宇墙垣倾圮已甚近陵树木多被斫伐向来守护未周尔部即将残毁诸处尽行修葺见存树木永禁樵采添设陵戸令其小心看守责令昌平道官不时严加巡察尔部仍酌量每年或一次或二次差官察阅勿致疎虞

甲申

上谕礼部曰明崇祯帝励精图治十有七年不幸寇乱国亡身殉社稷考其生平无甚失徳遘兹厄运殊堪矜悯宜加谥号以昭实行今谥为庄烈愍皇帝

褒忠节

顺治九年壬辰十一月乙酉

上谕礼部曰明末寇防都城君死社稷当时文武诸臣中岂无一二殉君死难者幽忠难泯大节可风尔部详访确察死节职名并实迹具奏勿遗勿滥

猜你喜欢
  卷三百八十五·列传第一百四十四·脱脱
  卷四百四十六 列传二百三十三·赵尔巽
  國朝獻徵錄卷之三·焦竑
  卷六十二·谷应泰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六十三·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二十三·佚名
  卷之八百六十三·佚名
  卷之六十二·佚名
  卷二十六·高士奇
  卷八·李天根
  李沂传·张廷玉
  卷一百四十五·杨士奇
  ●皇朝通典卷十三·佚名
  邝英杰·周诒春
  十九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游稚仙·唐圭璋

      浣溪沙   贸人女晬   晬日先联瑞日红。   寿星明照寿筵中。   庆门乐事正重重。   明日贾逵添戏彩,   异时李汉看乘龙。   鱼轩玉轴定荣封。

  • 第九出 分唾(监咸韵)·丁耀亢

    (副净扮世蕃病状,贴旦、小旦扶上)打鼓弄琵琶,自家害自家。下床吃投脑,上床吃西瓜。(嗽介)痰多喉內痒,(摇背介)髓竭遍身麻。一群追命鬼,弄做眼前花。(又大嗽介)嗳■〈口乐〉,罢了我了!我严东楼,风流了一世,糊涂了一时。只

  • 57.韩愈:山石·施蜇存

    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支子肥。 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 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 山红涧碧纷烂漫

  • 第九十一回 会津门哗传主战声 阻蚌埠折回总统驾·蔡东藩

      却说王士珍既代署总理,当然要改组内阁,所有从前阁员,多半换去,另任陆徵祥为外交总长,钱能训为内务总长,王克敏为财政总长,江庸为司法总长,田文烈为农商总长,曹汝霖为交通总长,傅增湘为教育总长,海军总长仍用刘冠雄,士珍自兼

  • 雍正实录卷之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  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卷之二百七十一·佚名

      康熙五十六年。丁酉。春。正月。丙辰朔。上诣堂子行礼。还宫。拜神毕。率诸王、贝勒、贝子、公、内大臣、大学士、侍卫等、诸皇太后宫、行礼。御殿。王以下、文武各官、外藩王、及使臣等上表朝贺。停止筵宴。 

  • 卷之四·林时对

    明州野史拾遗氏蠒翁纂马阮合交之由阁部史公以四藩防江马士英不知左帅避闯南奔撤江防兵以阻遏南都三疑案蠡城监国王之仁攘夺义饷以致江干溃散阮大铖代草假方国安、王之仁具疏请除东林余孽思文即位于闽端溪滇桂十六载纪

  • 卷九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九十六学校志三八旗官学下【谨案此卷专志助教教习选补之事】顺治二年定酌取京省生员为八旗子弟伴读每名月给米二斛以资赡养三年之内果教习子弟有成国子监咨行吏部叙用十二年覆准撤囘八旗教

  • 卷三十四、和珅之贪横·黄鸿寿

    高宗乾隆四十一年,春三月,命户部侍郎和珅军机处行走。珅本满洲官学生,应役銮仪卫,以选舁御轿。帝见其仪度优雅,因询其出身,复奏对称旨,悦之,权充总管,累迁至今职,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时帝英明,执法严,珅务为恭谨以娟,帝遂寝寝向用。

  • 大般涅槃經迦葉品校勘說明·欧阳竟无

      一.是書無異譯對勘.但有刻校。   二.刻校用南宋刻爲底本.另以三本對勘。(一)日本宮內省圖書寮藏東禪寺本.校   註略稱北宋刻。(二)日本增上寺藏高麗再雕本.略稱麗刻。(三)西藏重譯大般   涅槃經所據舊宋本.略稱藏本

  • 论佛教与孤儿院·太虚

    ──七年在宁波孤儿院讲──今幸宁波佛教孤儿院开成立会矣!太虚尝订定斯名,为发起人之一,兹当略说佛教孤儿院之义,以释回惑而资信行。一、佛教之本性: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有佛无佛,性相常住。然道无自相,宏之在人。今吾人所知所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一·佚名

    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善男子。如此賢劫未來世中。彌勒菩薩從兜率天將降神時。放大光明。普照法界。示現一切諸菩薩眾住最後身受生自在廣大神變。及於人間生大族家。調伏眾生。我

  • 第二十一章 诸王之事迹·佚名

    库提康那之子阿婆耶刹帝利,而出见美丽大塔之僧伽。(一)漏尽而得自在,离秽净心之[比丘等]于纳骨堂供养[遗骨]而诵[法]。(二)王快心于纳骨堂,闻[彼等]讽诵,右绕于塔,于四门皆不得见[任何之姿]。(三)人人主之王,遍归命于最上之讽诵,思惟“

  • 兰蕙小史·吴恩元

    《兰蕙小史》是近代兰艺历史中最为著名的一部兰谱。吴恩元、唐驼先生将自己毕生选育培植的兰蕙铭品尽数收录书中

  • 幼学歌·佚名

    清·王用臣撰,王用臣生平不详。蒙学作品,分天文门,地理门,人事门,物类门四类。

  • 六壬兵占·佚名

    六壬非为用兵而作,而五行生克制化与夫王相死生之用理可相通,故兵家亦多取为占验。《唐志》有李靖《玉帐经》一卷,李筌《六壬大玉帐歌》十卷,彭门《玉帐歌》三卷,其馀若胡万顷《军鉴式》之类,不可胜数。然流传既久,大抵出自术

  • 精忠旗·冯梦龙

    明代传奇剧本。明李梅实作,冯梦龙改订。二卷三十七出。今存冯梦龙改本,后辑入《墨憨斋定本传奇》。叙岳飞精忠报国事。古典十大悲剧之一,南宋民族英雄岳飞被卖国贼秦桧谋害,岳珂为岳飞之后,忠心爱国,并立志替先祖翻案雪耻

  • 咒齿经·佚名

    一卷,东晋竺昙无兰译。经云:南无佛,南无法,南无比丘僧,南无舍利弗,大目犍连比丘,南无觉意名闻(舍卫国之译名)边北方犍陀摩诃延山,彼有虫名羞吼无,在某牙齿中止,今当遣使者无敢餐某牙及牙中牙根牙边,虫不即下器中,头破作七分,如鸠罗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