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十九年

(乙卯)十九年清乾隆六十年

春正月

1月1日

○甲申朔,日有食之,雲陰不見。

○親行正朝祭于景慕宮,還御明政殿,行祈穀大祭,受誓戒。

1月2日

○乙酉,下綸音于八道三都曰:「豊年之祝,何歲不然,而在今年爲尤切。大抵畎畝之功,盡其力然後,可期千倉萬箱之收,予則曰專係於力穡之勤怠也。咨爾方伯、居留之臣,深體至意,勸飭長吏,各效田畯之勞,助補以時,俾今年秋事,得有有秋之喜。」

○賜朝臣乙卯生人左議政金履素以下歲饌,命各該部官存問,仍令每年歲饌,依七十以上例,是年卽顯隆園、惠慶宮周甲也。

○漢城府以老人歲饌別單啓,凡五百九十人。

○命朝參,待還宮更稟,凡値大享致齋,以後日次朝參,措辭啓稟,著爲式。

○以閔鍾顯爲弘文館提學。

1月3日

○丙戌,展謁太廟,仍詣永禧殿展謁,駕還駐鍾街,命漢城判尹,勞問父老。

○命定陵酌獻禮,遣大臣攝行,合行儀節,令宗伯博攷典禮以聞。敎曰:「今年乙卯,卽我桓祖淵武聖桓大王誕降之八回太歲也。入戶周旋,益切報本之恩,予以第一室聖祖之心爲心,則今年當有伸誠展慕之擧。咸興定陵,我桓祖陵寢也。遣大臣攝行酌獻之禮,先將事由,告于宗廟、永寧殿、咸興本宮,合行儀節,令宗伯之臣,博考典禮,講定以聞。」

1月4日

○丁亥,御春塘臺,行歲首犒饋。

1月6日

○己丑,禮曹以王大妃、惠慶宮閟宮行禮儀節,議大臣、儒臣,領敦寧府事兪彦鎬以:「情踪惶蹙,不敢仰對。」判中樞府事金鍾秀以爲:「以臣臆見,右相、禮判之論,大體得之。然慈宮拜位上下,則右相之言似較長,慈殿周審早晩,則禮判之言似較長。惟是原任大臣收議中,環繞三周墓祠一體之云,恐未必然。蓋廟體至嚴,視墓懸絶,《家禮》三周之文,例似不襯云。」前執義宋煥箕前掌令李城輔不敢仰對云。敎曰:「領敦寧之不爲獻議過矣,更遣禮郞收議。令內閣、玉署之臣取諸議,仍又博考王朝之禮以聞。」

○禮曹啓言:「山陵攝行之議,惟《開元禮》有天子不躬謁,則太常卿行陵之文,而其儀甚略。宋朝定制,每年春秋仲月,遣太常、宗正卿拜陵,先齋三日,牲用小牢,而只行一獻,亦未爲明的可據之例。謹稽我朝典禮,自上謁陵,行親祭之時,局內諸陵,遣大臣攝行。以此儀節,倣用於今番定陵,遣大臣攝行祭,似最襯當。臣意則引用此例,陞降三獻,於禮爲備。至若咸興本宮告事由祭,則取考新定儀式,凡移還安告由祭,亦皆三獻,而今此告由,恐與本宮常行之禮差異矣。謹按《五禮儀》,眞殿告由儀及伊後肇慶廟、慶基殿皆用一獻之禮,今亦當以此旁照,而至於宗廟、永寧殿先告事由,則今十五日望祭兼行,合五慶稱慶告由祭。」允之。

1月7日

○庚寅,齋宿于社稷。

○召見領中樞府事蔡濟恭、右議政李秉模于齋室。上曰:「景慕宮玉冊文之尙不啓下,欲召見卿等,有下敎者矣。今番玉冊文,旣有堂疏,則在予爲所重,靡不用極之道,必誠必愼,務歸無憾,故使右相改撰,而日昨見草本,中間源百之行以下數句,終欠盡善。蓋丁丑居廬之事,卽孝思中一端,而長句兩隻,皆言此事,至於事我先朝之純誠懿行,一不槪言,此豈揄揚實德之意哉?故相李領府曾撰玉冊,以周寢三朝,滕廬五月爲對,可謂得體。且辛卯洪奉朝賀處分時下敎,甲午憫旱時下敎,丁寧惻怛,至以宮名、臺名爲敎,卽予小子之飮血銘肺者也。今欲闡揚昔日篤倫之行,則以兩年聖敎,表揭而追述,然後可以形容萬一矣。字句之間,亦必須擧其全體,宛轉說去,可不失謹嚴之義。右相退與領府,相對爛商,先以草本入啓停當後,正書啓下可也。」秉模曰:「臣病餘昏思,猝當莫重文字,締構之際,全未照檢,今承聖敎,怳然始覺,不勝惶恐矣。」

○湖西慰諭使洪大協進書啓,延豐縣監金弘道、新昌縣監權尙熺俱以不治,勘罪有差,又進別單曰:

牙山漕船新造改造時,安眠松木數外濫斫,運來發賣之弊,自今嚴法痛禁。內浦諸邑,素非宜綿之地,各樣軍布,每致貿遷之弊。舒川等七邑,以純錢定式,而德山等九邑,未蒙均惠。砲保則或以參半似好,而兵曹及各衙門所納,以純錢定式。海美船艙,在於淺灘,操鍊之時,掘浦曳船,糜費民力。洪州沙器所一里,卽一天作之艙所,割付海美。道臣瓜遞時,例有淸果、魚物等進上,而其中食醢、秀魚,分定浦戶者,數十斗,而每斗容入,少不下七十尾。此後勿爲斗量,往復廚院禮曹,酌定尾數。永同縣實戶,不過千餘戶,各色軍保,至爲二千三百餘名,闕額難充,白徵爲弊,另飭道臣,別般區處爲宜。

備邊司啓言:「安眠島松木事,分付道臣,濫斫委折,査報本司,以爲勘處。德山等九邑純錢定式事,保布係是軍需,不可輕議,至於砲保,所關尤重,置之。海美船艙事,令道臣關問該邑,論理狀聞後稟處。道臣瓜遞時,食醢、秀魚分定事,分付道臣,浦民呼冤之端,詳査蠲除。永同軍保事,令道臣刻意矯革,俾有實效。外此各邑,請令一體嚴飭。」允之。敎曰:「牙山漕船事,濫斫之弊,爲先嚴飭。不特牙山爲然,其所釐弊而兩得,於公於私,必有其策,卿等更加酌量。道臣瓜遞時,食醢秀魚事,以他可言物種換封事,分付道臣。永同疊役事,付之道臣,期於釐改狀聞。」

1月8日

○辛卯,祈穀于社壇,還宮,駕至雲從街,遇山川神位版時享禮畢,還奉神室,上下輦祗迎路左。承旨李晩秀啓言:「今於路次祗迎,深夜下輦,而本兵之長,職在別侍衛,不爲待令,請兵曹判書趙宗鉉從重推考。」敎曰:「事體紀綱,萬萬駭然,罷其職。」

○以金載瓚爲兵曹判書。

1月9日

○壬辰,兵曹判書金載瓚啓言:「此後如非單殿擧動,分司勿稟差出事,曾有傳敎矣。王大妃殿、惠慶宮、中宮殿詣景慕宮時侍衛,請以分兵曹、分摠府磨鍊。」敎曰:「分司依例差出,承史亦爲差出。」

○敎曰:「二十一日天明後,先爲動駕入齋殿,慈殿宮出宮後,出至長慶橋祗迎,還宮時亦依此爲之,還入齋殿,待殿宮還內,然後當還宮矣。門路則出宮當自弘化門,由梨峴大路,慈殿動駕,由壽靜門,慈宮動駕,由永淸門,內殿則由宣化門,而外門路,皆以弘化門、梨峴大路磨鍊。隨駕百官,則分四處陪從之際,必致苟艱。堂下侍從及武臣邊禦以上,蔭官牧使以上,時無職名人,今日政付軍職,預爲分排啓下。」

1月10日

○癸巳,以李鼎揆爲司憲府大司憲,李殷模爲司諫院大司諫。

1月11日

○甲午,僉知權

猜你喜欢
  志第四 礼仪上·范晔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六十八·杨仲良
  东汉会要原序·徐天麟
  卷之二百三·佚名
  卷七十九上·郝经
  卷七·曾巩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三 宗室传三·纪昀
  七九二 谕内阁承办《热河志》之纂修褚廷璋等着照例议叙·佚名
  显祖文宣帝纪·李延寿
  卷四·佚名
  守溪笔记·王鏊
  唐纪七十九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中之下天复二年(壬戌、902)·司马光
  秘书志卷第八·王士点
  第三十七章 元的勃兴和各汗国的创建·吕思勉
  卷七十五·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侯克中

    钦定四库全书 艮斋诗集卷七 元 侯克中 撰 和张梦符侍郎海青韵 青鸟东来俊有神天恩三锡表殊勲双眸怒掣空中电六翮雄抟海上云鸿鹄低飞羞歛翼鹰鸇远避敢同羣锦鞲一纵头鵞下禁脔从今到相君【谓蒙古岱丞相】 和张可与正

  • 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二·黄昇

    宋词欧阳永叔名修,号六一居士。朝中措送刘原父守杨州平山栏槛倚晴空。楼阁有无中。手种堂前杨柳,别来几度春风。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蝶恋花春晚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 皇明诗选卷之十三·陈子龙

    李雯舒章氏云间陈子龙卧子氏同撰宋征舆辕文氏七言绝句高启张羽袁凯王蒙董良史解缙赵羾王恭郭登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郑善夫薛蕙蒋山卿陈沂韩邦靖杨慎严嵩蔡经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八十一·佚名

    万历四十七年四月甲寅朔孟夏享 太庙遣官恭代○上谕兵部曰朕前为严谨门禁已有屡旨申饬 祖训设立各门内外官员等守卫官军人役职司启闭盘诘关防立法严密今边警屡报堤备宜周著守门内外员役比常十分谨慎不时严加查点不许

  • 第二十八章 汉武帝的内政外交·吕思勉

    在第二十六章里所提出的对内对外两个问题,乃是统一以后自然存在著的问题,前文业经说明了。这个问题,自前206年秦灭汉兴,至前141年景帝之死,共66年,久被阁置著不提了。这是因为高帝、吕后时,忙于应付异姓功臣,文帝、景帝时,又

  • ◎迷信欤哀悼欤·李定夷

    去岁法源寺,曾开水陆道场追悼清隆裕太后及辛亥先烈,北京佛教会僧众,又发起追悼癸丑战士道场。原启节录如下: 盖闻台号悯忠,法源之道场传自古,搜宝忏,金山之遗事称于今。稽古梁唐之际,开国之时,凡忠臣义士,健儿武夫,效命疆场,有

  • 十一、我的春园①·林语堂

    ①原题为《记春园琐事》。我未到浙西以前,尚是乍寒乍暖时候,及天目回来,已是满园春色了。篱间阶上,有春的踪影,窗前檐下,有春的淑气,"桃含可怜紫,柳发断肠青",树上枝头,红苞绿叶,恍惚受过春的抚摩温存,都在由凉冬惊醒起来,教人几乎

  • 六 园里的动物·周作人

    百草园里的动物,我们根据《朝华夕拾》中所记的加以说明,这大约可以分作三类。其一是蝉,蟋蟀与油蛉。蝉俗名知了,鲁迅的祖父介孚公曾盛称某人试帖的起句“知了知花了”,以为很有情趣,但民间这知字乃是读作去声的。普通的知了

  • 第五十一章 第五战区初期防御战·李宗仁

    一当我于1937年10月12日抵达南京时,中央统帅部对全面抗战的通盘战略已经拟好,任命我担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驻节徐州。职务是指挥保卫津浦路的防御战。北至济南黄河南岸,南达浦口长江北岸,东自长江吴淞口向北延伸至

  • 卷97·陈邦瞻

    ○董宋臣丁大全之奸理宗宝祐三年五月,以宦者董宋臣干办佑圣观。宋臣逢迎上意,起梅堂、芙蓉阁、香兰亭,强夺民田,引倡优入宫,招权纳贿,无所不至,人以“董阎罗。”目之。监察御史洪天锡上疏言:“天下之患三,曰宦官、外戚、小人。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十六·澄观

    贤首品第十二初来意者。夫行不虚设必有其德。既解行圆妙必胜德难思。收前行愿成信德用。故次来也。又前智首举果征因。文殊广显其因。略标其果。云获一切胜妙功德。故问贤首令广斯言。是以偈初蹑前起后。二释名者。谓

  • 十一面神咒心经义疏·慧沼

    夫至理幽寂言形之表。而灵智妙应玄感之机。炎向情风忽动慈极之妙观。电影身云流光悲重之珠王。感起东刹应从西兴。每感必应如谷神响。酬而现形如镜明像。度十二因缘举十二观面。救八难极苦开八种神咒。然则入道虽多不

  • 使咒法经·佚名

        南天竺三藏菩提留支奉 诏译  尔时毗那夜迦。于鸡罗山。集诸大众梵天自在天释提桓因等。及无量亿数鬼神等。从座而起。稽首作礼于大自在天请言。我今欲说一字咒饶益众生。唯愿印可听我所说。诸天言善哉如汝

  • 卷第十八·白岩净符

    宗门拈古汇集卷第十八 古杭白岩嗣祖沙门 净符 汇集 △南三 终南山云际师祖禅师(南三南泉愿嗣) 问南泉。摩尼珠人不识。如来藏里亲收得。如何是藏。泉曰与汝往来者是。祖曰不往来者如何。泉曰亦是藏。祖曰如何是珠

  • 牧民政要·佚名

    《牧民政要》收于丛书《宫常政要》中,尚未见有单行本流通。《官常政要》共四个版本,其中两个版本都收有《牧民政要》,一是明崇祯二年(1629)金陵书坊说锦池、讲恵畴刻本,又称“宮常政要二十二种本”;二足明崇祯年间金陵书坊

  • 济南纪政·徐榜

    《济南纪政》不分卷,明徐榜撰。徐榜,白水(今陕西白水县)人。万历进士。初官工部主事,出守济南,官至浙江右布政。作者在济南任太守四年,置社学,建明湖书院,有惠政。本书是作者在济南时所记治政事,但其中“杨化记”类小说体。本书

  • 中国的牛津运动·辜鸿铭

    牛津运动(Oxford Movement)是一场发生于1833至1845年英国国教会中兴起的宗教复兴运动,由牛津大学的纽曼、弗洛德、凯布勒等人发起,故而得名。辜鸿铭在这里把以张之洞等为领导的“清流运动”称为“中国牛津运动”。这一运

  • 尊那经·佚名

    一卷,赵宋法贤译。佛在憍睒弥国瞿师罗林。尊那尊者问无尽功德?佛答以七种布施,七缘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