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八

后唐长兴元年八月六日,尚书比部员外郎、知制诰崔棁奏:“臣伏见开元五年敕:‘每年贡举人见讫,宜令引就国子监谒先圣先师,学者谓之开讲质疑义。所司设食。其监内得举人,亦准此例。其日,清资官五品已上并朝集使并往观礼,永为常式。’自经多故,其礼久废,请再举行。”从之。

周广顺二年六月,以文宣王四十三代孙前曲阜县令孔仁玉复为曲阜县令,仍赐绯鱼袋;以亚圣颜渊裔孙颜涉为曲阜县主簿。仍敕兖州修葺祠宇,墓侧禁樵采。〈时车驾亲征,兖州初平,遂幸曲阜县谒孔子祠。既奠,将致敬,左右曰:“仲尼,人臣也,无致敬之礼。”上曰:“文宣百代帝王师,得无拜之。”即拜奠祠前。〉

后唐长兴三年五月七日,国子博士蔡同文奏:“伏见每年春秋二仲月上丁,释奠于文宣王,以兖国公颜子配坐,以闵子骞等为十哲排祭奠。其有七十二贤图形于四壁,面前皆无酒脯。自今后,乞准本朝旧规,文宣王四壁诸英贤画像面前,请各设一豆一爵祠飨。”中书帖太常礼院,检讨礼例分析申者。今礼院检郊祀录,释奠文宣王并中祠例,祭以少牢,其配座十哲,见今行释奠之礼。伏自丧乱以来,废祭四壁英贤。今准帖,为国子博士蔡同文所奏,文宣王四壁诸英贤,各设一豆一爵祠享。当司详郊祀录,文宣王从祀诸座,各笾二,实以栗、黄牛脯;豆二,实以菜葅、鹿醢;簠、簋各一,实以黍、稷饭;酒爵一。礼文所设,祭器无一豆一爵之仪者。奉敇:“其文宣王四壁英贤,自此每释奠,宜准郊祀录,各陈脯、醢等诸物以祭。”

后唐长兴三年二月,中书门下奏:“请依石经文字刻九经印板。”敕:“令国子监集博士儒徒,将西京石经本,各以所业本经句度抄写注出,仔细看读,然后顾召能雕字匠人,各部随秩刻印板,广颁天下。如诸色人要写经书,并须依所印敕本,不得更使杂本交错。”其年四月敕:“差太子宾客马缟、太常丞陈观、太常博士段颙路航、尚书屯田员外郎田敏充详勘官,兼委国子监于诸色选人中,召能书人端楷写出,旋付匠人雕刻,每日五纸,与减一选。如无选可减,等第据与改转官资。”

汉乾祐元年闰五月,国子监奏:“在雕印板九经,内有周礼、仪礼、公羊、穀梁四经未有印本,今欲集学官校勘四经文字镂板。”从之。

周广顺三年六月,尚书左丞兼判国子监事田敏进印板九经书:五经文字、九经字様各二部,共一百三十册。

显德二年二月,中书门下奏:“国子监祭酒尹拙状称:准敕校勘经典释文三十卷,雕造印板,欲请兵部尚书张昭、太常卿田敏同校勘。”敕:“其经典释文已经本监官员校勘外,宜差张昭、田敏详校。”

后唐同光三年七月,贞简皇太后遗令曰:“皇帝以万几至重,八表所尊,勿衣粗衰,勿居谅暗,三年之制,以日易月,过三日便亲朝政。皇后、诸妃及诸王、公主,并制齐衰本服,以日易月,十三日除。中书门下、翰林院学士、在朝文武百官、内诸司使,及诸道节度观察防御使、刺史、监军,及前资官并僚佐、官吏、士庶、僧道、百姓,并准本朝故事,降服施行,勿使过制。皇帝释服后,未御八音,勿废群祀,勿断屠宰,勿禁宴游,园陵丧制,皆从简省。故申遗令,奉而行之。”其月,太常礼院奏:“案故事,中书门下、翰林学士、在朝文武百官、内诸司使供奉官已下,从成服三日,每日赴长寿宫朝临,自后不临。其服,以日易月,十三日除。至小祥,合释服。每至月朔月望,小祥大祥,释服日,未除服者缞服临,已除服者则素服不临,并赴长寿宫,先拜灵讫,移班近东,进名奉慰。又准奏:故事,文武前资官及六品已下未升朝官并士庶等,各于本家素服一临。禁卫诸军使已下,各于本军厅事素服一临。僧尼道士,各于本寺观一临。外命妇,各于本家素服朝临三日。诸道节度、观察、防御、团练、刺史及僚佐等,闻哀后当日成服,三日改素,十三日除。”从之。

清泰三年二月,太常礼院奏:

据尚书兵部侍郎马缟上疏言:“古礼嫂叔无服,盖推而远之。案五礼精义,贞观十四年,魏徵等议,亲兄弟之妻请服小功五月。今所司给假差谬为大功九月。”太常博士段颙称:“自来给假,元依令式。若云违古,不独嫂叔一条。旧为亲姨服小功,令式今服大功;为亲舅旧服小功,今服大功;为妻父母缌麻,今服小功;为女婿为外甥缌麻,今并服小功。此五条,在令式与古不同,未审依马缟所奏,为复且依令式?”

右赞善大夫赵咸乂议曰:

臣闻三代之制,礼无降减之文;五服之容,丧有寜戚之义。此盖圣人随时设教,称情立文,沿革不同,吉凶相交,或服由恩制,或丧以礼加。太宗文皇帝宏被至仁,推大其义,因覧同爨有缌之义,遂制嫂叔小功之服,列尊圣贤已为故事,传于令式,加以大功。今马缟奏论以为错谬,况缟昔事本朝,曁至梁室,曾为博士,累历岁年,今始奏陈,未为允当。谨按仪礼,凡制五服,或以名加,或以尊制,或推恩而有服,或引义而当丧。故嫂叔大功,良有以也。其如叔以嫂之子为犹子,为犹子之妻,叔服大功,今嫂氏犹子之母,安可却服小功。若以名加,嫂岂疏于犹子之妇;若以尊制,嫂岂卑于犹子之妻。论恩则有生同骨肉之情,引义则有死同宅兆之理,若以推而远之为是,即令式兼无小功,既有称情制宜之文,何止大功九月?请依式令,永作彝伦。

敕下尚书省集议。尚书左仆射刘昫等议曰:

伏以嫂叔服小功五月,开元礼、会要皆同,其令式正文内,元无丧服制度,只一本编在假宁令后,又不言奉敕编附年月。除此一条,又检七八条令式,与开元礼相违者,所司行已多年,固难轻改。若当议事,须按旧章。今若鄙宣父之前经,紊周公之往制,隳太宗之故事,废开元之礼文,而欲取差误之近规,行编附之新意,称制度且为大典,言令式又非正文,若便改更,恐难经久。臣等集议:嫂叔服并诸服纪,请依开元礼为定,如要给假,即请下太常依开元礼内五服制度,录出一本,编附令文。

从之。

周广顺元年正月敕:“汉高祖为义帝举丧,魏明帝正禅陵尊号,一时达礼,千古所称。况朕久事前朝,常参大政。虽迁虞事夏,见夺于群情;而四海九州,咸知予宿志。宜令所司择日为故主举丧,仍备山陵葬礼。”有司上言:“皇帝为故主举丧日,服缟素、直领、深衣、腰绖等。成服毕,祭奠,不视朝七日。坊市禁音乐,文武内外臣僚成服后,每日赴太平宫临,三日止,七日释服。至山陵启攅涂日,仍服初服,送輴车出城,班辞释服。”从之。

后唐天成元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御史台奏:

应在京两街司及坊市士庶人家,及诸道经商客旅,或有投井自缢,及婢仆诸色人等非理殁故。伏据近年以来,凡是死亡之家,并是台司左右巡使举勘,差驱使官与诸司人同行检验指挥,如此施行,相承已久。台司若不差人举勘,即非理幽魂,无由申雪;若一一检验,即事故之家,多称骚扰。况台司亦常忧两巡驱使官与诸司同巡检节级等,于有事人家,妄有所求。今询访故事,准当司京兆按往例,凡京城内应有百姓死亡之家,祇勒府县差人检验,如是军人,祇委两军检勘,如是诸道经商客旅,即地界申户部,使差人检勘,仍逐司各具事由,及同检勘行人等姓名,申台及本巡察。其间或有事涉冤滥,曲直不分,察访得知,及有人论讦,台司并行追勘。如是两班官吏之家,即合是台司检勘。伏请自今已后,并准故事施行。除百司外,台中不更差人诲例检勘。如是则军人百姓,各有区分,事涉冤诬,即行追勘,合具举明,庶遵故事者。

兼得左右巡使状抄录到丧葬格例,所设车轝仪注物色,祗为官品高下。无官秩者,若陈仪注,其供应故犯典刑。今则凡是葬仪,动逾格物,但官中只行检察,在人情各尽孝思,徇彼称家之心,许便送终之礼。台司又难将孝子尽决严刑。祇以供人例行书罚,以添助本司支费,兼缘设此防禁。比为权豪之家,多有违礼从厚,若贫穷下士,尚犹不便,送终必无僭礼,可以书罚。两京即是台司举行,诸州府即元无条例者。

凡棺椁不计有官品,并不得于棺椁上雕镂画饰,施户窗栏槛楹等。官至四品已上使方相,七品已上使魌头、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楯如常制,七品已下及无官品者勿用。凡明器等,三品已上不得过九十事,五品已上不得过六十事,九品已上不得过四十事。当广地轴诞驰马及执役人,高不得过一尺,其馀音声队马威仪之属,各准平生品秩所司,仍以木瓦为之,不得过七寸,及别加画饰。诸纛今谓之鹅毛五纛,五品已上竿长七尺,五品已下长五尺,无官品者勿用。诸三品已上引、披、铎、翣、挽歌鼓六行,每行六人。五品已上二引、二披、四铎、四翣、挽歌四行,每行四人。九品已上二翣。无官者勿用。诸车轝,三品已上油幰、朱丝络网,施襈,两厢画龙虎,幰竿朱末,垂六旒苏,今之缨带也。七品已上油幰,襈,两厢画云气,垂四旒苏。九品已上无旒苏。车轝上有结络者,三品已上及将相有凤台,自诸官品及郡守升朝者,羚羊山华,馀并平幰。百姓丧葬,祇合使鳖甲车,无幰、襈、画饰,并无已前仪。

礼部格物,凡官人百姓送葬,竞为奢僭,不依礼式,宜令所司切加纠察。如物色等数目大小有违条式,及辄饰以金银者,杖六十。

奉敕:“今后文武两班及诸司官吏,并诸道经商客旅,凡有丧亡,即准台司所奏故事施行。其街坊百姓及军人之家,每有死丧,兼所使厮儿妮子,因依暝行,投井自缢,非理自致身命者,据台司状,委府县及两军军巡差人检勘。窃虑前件事故之家,或所居隘窄,兼阻暑毒之月,尸灵难久停留,若待申报官司检勘,纵无邀难,须经时日。今仰本户可便唤四邻看验,如无他故,便任本主遂殡,仍具结罪保明文状报官。若有枉有伤害致死,邻人妄有保明,本户并保人勘责不虚,各量罪科断。兼闻诸州县府士庶之家,或有死丧,亦是须候分巡院检勘,颇致淹留,既鼓怨词,甚伤风教,亦仰约以在京事理条例处分。其庶人丧葬所设车轝仪注格例,状称近日庶流,多有违越,台司又难将孝子尽决严刑,祇以供人例行书罚,添助本司支费,据此惩罚名目,且非为政宪纲。自今以后,所有各计品秩之外,及庶人丧葬,宜令御史台委两巡御史点检,假赁行人,须依条例,如有违越,据所犯重轻,临时科断,台司不得妄有搅扰。”

二年六月三十日,御史中丞卢文纪奏:

奉六月十四日敕:“丧葬之仪,本防逾僭,若容锦绣,难抑奢豪。但人情皆重于送终,格令当存于通理,宜令御史台除锦绣外,并庶人丧葬,更检详前后敕格,仔细一一条件,分析奏闻。冀合人情,永著常令者。”今台司再举令文及故实条件如后。凡铭旌,三品以上长九尺,五品以上长八尺,六品以上长七尺。诸輀车,三品已上许使油幰,施襈,两厢画龙虎;七品已上祇许使油幰,施襈,两扇画云气。男子幰、襈、旒苏皆使素,妇人使彩。又诸官五品以上许使三梁六柱轝车,轝上有结络;三品已上带将相者有凤台。自诸品官及郡守升朝官者,羚羊山华,馀平幰。诸棺椁不得雕镂彩画,施户窗栏槛,棺内不得有金宝珠玉。诸丧葬不得备理者,贵得同贱,贱不得同贵。

准元和六年十二月刑部兼京兆尹郑元状奏:“条流,文武官及庶人丧葬,三品以上明器九十事,四神十二时在内,不得过二尺五寸,馀人物并不得过一尺,园宅方五尺,下帐高方三尺,共置五十舁,挽歌三十六人。輀车使开辙车,油幰,朱丝络网,两厢画龙虎。幰竿朱末,垂旒苏緭帏衬幕及额带等,其幰竿长二丈六尺,带五重,旒苏十八道,并不得使绫罗、锦绣、泥银、帖金、彩画及结鸟兽、香囊等物。使四引、四披、六铎、六翣。挽歌并练布深衣。輴车、志石车任画云气,不得置幰竿、额带等。方相车载方相外,及魂车除幰、网、裙帘外,皆不得更别加装饰,并使合辙车。纛竿长九尺,不得安大朱、帖金银、立鸟兽旗幡等。五品以上明器六十事,四神十二时在内,园宅方四尺,下帐高方二尺,共置三十舁,减志石车、輀车。幰竿减四尺,长二丈二尺。旒苏减二道,使十六道。带减一重,使四重。披、引、铎、翣、各减二,使四。挽歌一十六人。并无朱丝网络、方相。使魌头车,纛竿减一尺,使八尺。帏额、魂车准前。九品已上明器四十事,四神十二时在内,园宅方三尺,下帐高方一尺,共置二十舁,减輴车、輀车。幰竿减三尺,使一丈九尺。旒苏减二道,使十四道。披、引、铎、翣各减二,使二。带减一重,使三重。挽歌一十六人。纛竿减一尺,使七尺。其帏额、魌头、魂车准前。明器并使瓦木为之,四神不得过一尺,馀人物等不得过七寸,并不得用金银雕镂、帖毛髪装饰。内侍省品秩高者,各随本品秩。未有章服者,紫同三品,绯同五品已上,绿及应官并同九品已上。命妇及文武母、妻并邑号命妇,各准本品;如夫、子官高,听从夫、子,无邑号者各准夫、子品秩。輀车,准令合使绿及紫色。有品荫家子孙未有官者,三品以上降三等,五品以上降二等,八品以上降一等,九品不降。所使品䕃,并须以祖、父官为升降。内、外官同。庶人明器一十五事,并置三舁。丧车使合辙车。幰竿减三尺,使一丈六尺。木珠减十道,使三十五道。带减一重,使二重。帏额、魌头、魂车准前。挽歌、铎、翣、四神十二时、下帐并请不置。所造明器,合使瓦木,不得过七寸。若仵作、工匠之徒,辄敢逾越,捉获之后,自合准前后敕文科断,所司不得更至孝丧之家。若衢路捉获,只坐工人,亦不得拘留行李,令过时日。工商诸色人吏无官者、诸人无职掌者,丧车、帏额、魂车并无,合辙车不使油幰、旒苏等饰,兼不得以绘彩结络及金银装饰。其挽歌、铎、翣,并不得置丧车之前,不得以鞍马为仪,其明器任以瓦木为之,不得过二十五事,四神十二时并在内,每事不得过七寸,舁止十人。”

准长庆三年十二月浙西观察使李德裕奏:“应百姓厚葬,及于道途盛陈祭奠,兼设音乐等。闾里编甿,罕知教义,生无孝养可纪,没以厚葬相矜,器仗僭差,祭奠奢靡,仍以音乐荣其送终,或结社相资,或息利自办,生产储蓄为之皆空,习以为常,不敢自废。人户贫破,抑此之由。今百姓等丧葬祭奠,并请不许以金银锦绣为饰。其陈设乐音者,其葬物稍涉僭越者,并勒毁除。结社之类,任充死亡丧服、粮食等用使。如有人犯者,并准法律科罪。其官吏已上,不能纠察,请加惩责,仍请委出使郎官御史察访。”

台司伏请令文及故实不载者,令更条。检校官令文不载,今请检校官一品、二品请同五品,三品已下请并同九品。如有曾任正官,依本官品第仪则。其准敕试官,亦同九品仪。如升朝官者,请据本官品第升降则例。凡丧皆有品第,恐或无知之人,妄称官秩,自今后除升朝及见任官亡殁外,馀官去事前五日,须将告诰或敕牒于本巡使呈过判押文状,行人方可供应。佐命殊功,当朝立功,名传远遐迩,特敕优旨,准会要例,本品数十分加三分,不得别为华饰。右具本朝旧本例如前,今后令两巡使,祇据官品秩级与判状,其馀一物已上,不得增加,兼勒驱使官,与金吾司并门司同力钤辖。如有大段逾越,即请据罪科断行人,兼不得追领丧葬之家,别有勘责。

奉敕:“如过制度,不计尺寸事数,其假赁行人徒二年,丧葬之家即不问罪,仍付所司。”

长兴元年十月十九日敕:“太常礼院例,凡赙匹帛,言段不言端匹,每二丈为段,四丈为匹,五丈为端。近日三司支遣,每段全支端匹,此后凡支赙赠匹帛,祇言合支多少段,库司临时并蹙尺丈给付,不得剩有支破。”

二年四月敕:“朝臣君丧终制,委御史台具姓名申奏。诸道宾从除丧后,合宣行恩命。州县官才授新命及到任一考前丁忧者,服阕日除官。”其月五日,中书门下复奏:“尚书都官员外郎、知制诰张昭远丁母忧。伏以大臣枕凷,有吊祭之恩;群寮寝苫,无慰问之例。高下之位有间,君臣之事无偏。况卿士之甚多,有父母者极少,固于孝道上轸圣怀,张昭远望量与恩赐。自此朝臣或有丁忧,亦乞颁赉。其状寻已印出,今具官资等第,支给数目如后。文班左右常侍、谏议、给事、舍人、诸部尚书、太子宾客、诸寺大卿、监察御史、中丞、国子祭酒、詹事、左右丞、诸部侍郎,绢三十疋,布二十疋,粟、麦各二十五石。起居、补阙、拾遗、侍御史、殿中监察御史、左右庶子、诸寺少卿、国子监司业、河南少尹、左右谕德、诸部郎中员外郎、太常博士,绢二十匹,布一十五匹,粟、麦各一十五石。国子博士、五经博士、两县令、著作郎、太常、宗正、殿中丞、诸局奉御、大理寺、太子中允、洗马、左右赞善、太子中舍、司天五官正,绢、布各一十五匹,粟、麦各一十石。左右诸卫大将军、左右诸卫将军,绢二十匹,布一十五匹,粟、麦各一十五石。左右率府副帅,绢、布各一十五匹,粟、麦一十石。”奉敕:“宜依。其张昭远所支绢、布、粟、麦,仍依所定官资颁给。”

猜你喜欢
  卷五 乾德二年(甲子,964)·李焘
  第六十九回 据渭北后秦独立 入阿房西燕称尊·蔡东藩
  卷之二百八·佚名
  ◎“无齿之徒”吴稚晖·恽逸群
  六○三 军机大臣奏发下明人奏疏遵旨掣出拟选各篇谨将原书呈请销毁片·佚名
  四二六 直隶总督周元理奏遵旨分发捐纳教官回籍访查违碍书籍折·佚名
  钦定辽史语解卷七·佚名
  五二 我的新书二·周作人
  一六 花牌楼中·周作人
  卷二·欧阳昱
  郭云传·张廷玉
  卷一百十四·阿桂
  魏纪七 邵陵厉公中正始七年(丙寅、246)·司马光
  卷十二·佚名
  纲鉴易知录卷二六·吴楚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四出 抗姻·李渔

    〖梨花儿〗(丑金冠艳服,老旦随上)现有家中淡菜香,何须又买新鲜鲞,两味同看嘴一张。嗏!只愁惹起油盐酱。自家泾河小龙是也。我爹爹聘了洞庭龙女,今日过门,打扮得齐齐整整,只等新人到了,和他不亦乐乎。(老旦)小千岁,前日教导你的话,你

  • 卷三十二·徐世昌

    费扬古费扬古,满洲旗人。袭封一等公,官至抚远大将军、领侍卫内大臣。谥襄壮。杂诗晋室尚风流,称最惟嵇阮。性僻德无邻,行孤心乃远。犊车自往还,竹林任偃蹇。仰首望飞鸿,举足登绝巘。放浪天地间,久假而不返。

  • 卷134 ·佚名

    黄庭坚 次韵寅庵四首 四时说尽庵前事,寄远如开水墨图。 略有生涯如谷口,非无卜肆在成都。 旁篱榛栗供宾客,满眼云山奉燕居。 闲与老农歌帝力,年丰村落罢追胥。 黄庭坚 次韵寅庵四首 兄作新庵

  • 卷九十·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九十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舒待制诗集舒亶字信道明州慈溪人也擢进士调临海尉民有使酒逐其叔母者亶命执之不服即斩之投劾去王安石当国闻而奇之用为审官院主簿熙河路分画界疆命亶驰徃

  • 帝纪第二 高祖下·魏徵

    八年春正月乙亥,陈遣散骑常侍袁雅、兼通直散骑常侍周止水来聘。二月庚子,镇星入东井。辛酉,陈人寇硖州。三月辛未,上柱国、陇西郡公李询卒。壬申 ,以成州刺史姜须达为会州总管。甲戌,遣兼散骑常侍程尚贤、兼通直散骑常侍韦

  • 卷二百三十三·杨士奇

    永乐十九年春正月甲子朔 上以北京 郊社 宗庙及宫殿成是日早躬诣 太庙奉安五庙太皇太后神主命皇太子诣 天地坛奉安 昊天上帝 厚土皇地祇神主皇太孙诣 社稷坛奉安 太社太稷神主黔国公沐晟诣山川坛奉安山川诸神主礼

  • 第五十三册 天聪六年五月·佚名

    第五十三册 天聪六年五月五月初一日,前行捉生图鲁什、劳萨来会。於是日,命阿山、图鲁什、劳萨、乌拜四大臣留其前次所统兵,复率每牛录护军一人,前往捉生。是日,大军次果果苏泰河。初二日,次果果苏泰河口哈喇阿鲁克地方处。

  • 别集上卷六·宋名臣言行录

    钦定四库全书 宋名臣言行録别集上卷六 宋 李幼武 纂集 张阐 忠简公 字大猷温州永嘉人由舍选贡京师中宣和六年进士第调严州兵曹绍兴初?州教李囘辟为帅幕四年席益辟帅干吏部沮其改秩监岳以归连教鄂州台州赐对除正字

  • 青燐屑上卷·应廷吉

    慈谿应喜臣著思宗御极之元年,五凤楼前,获一黄袱,内袭小画一卷,题云:天启七,崇祯十七,还有福王一。清晨,内侍检得,即奏御前。思宗因传巡皇城各官,究所从来。时,袁槐眉先生以省垣隶皇城事,奏上曰:此事不经,何由得至大内。且臣等巡视,俱

  • 秦始皇本纪第六·司马迁

    解惠全白银亮译注【说明】这篇本纪以编年记事的形式,记载了秦始皇及秦二世一生的主要活动和所发生的重大事件,条理清晰,内容丰富,真实地反映了秦王朝建立前后四十年间风云变幻的历史场面。秦国,从襄公被封为诸侯以后,经过二

  • 天宁楷禅师·惠洪

    禅师名道楷。沂州沂水人。生崔氏。为人刚劲孤硬。自其少时。即能辟谷学道。隐伊阳山中。后游京师。籍名术台寺。试所习。得度具戒。谒青华严于淮山海会。问。佛祖言句。如家常茶饭。离此之外。别有为人言句也无。青曰

  • 泥洹品法句经第三十六(三十有六章)·佚名

    泥洹品者,叙道大归。恬惔寂灭。度生死畏。忍为最自守,泥洹佛称上。舍家不犯戒,息心无所害。无病最利,知足最富,厚为最友。泥洹最快,饥为大病,行为最苦。已谛知此,泥洹最乐,少往善道。趣恶道多,如谛知此,泥洹最安。从因生善,从因堕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三十三·澄观

    疏。又后三偈下。第二襵迭重释。上之十偈从后渐收。于中有二。先正收后结叹。前中自有三重。第一收后三偈。为三无性观者。唯识论云。即依此三性。立彼三无性。初则相无性。次无自然性。后由远离前。所执我法性。释曰

  •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第三卷·一行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第三卷沙门一行阿阇梨记入真言门住心品之余经云。尔时执金刚秘密主。白佛言世尊。愿救世者演说心相。菩萨有几种得无畏处。乃至当得一切法自性平等无畏者。犹是答前心相句。以金刚手既闻此

  • 跋新锓丛林盛事·道融

    自野录.纪谭至四明枯崖之作。裒收古佛祖潜行密机与贤士夫关于禅佛所泄於五灯者。贻之来昆。其为法施。为俾晚进履践。知向上入路。而非为资今日胡讲谈柄矣。又至於宋丹丘融公丛林盛事。则一言一句。千古铁案。其禅其道

  • 虬髯客传·杜光庭

    传奇小说。唐末五代杜光庭(850—933)撰。一卷。光庭字宾圣,号东瀛子,道士。处州缙云(今属浙江)人。一作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屡应举不第,入天台山修道。僖宗召为麟德殿文章应制,中和元年(881)随僖宗入蜀,遂留成都。后

  • 国初群雄事略·钱谦益

    为明钱谦益编撰。系杂史类史书,记述了元末明初韩林儿、郭子兴、徐寿轩、陈友谅、张士诚等事略。是据元末所存《元史》等各种史书、事录、文集、杂记、碑刻等裁辑而成的史料汇编。全书按人物分类,卷一记韩山童、韩林儿

  • 大方广菩萨十地经·佚名

    一卷,元魏吉迦夜译。说菩萨十地之治法。最胜王经净地陀罗尼品之别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