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五 礼十(宾礼 )

◎优礼元裔

洪武三年,封密迪哩巴拉(旧作卖地里八喇。 )为崇礼侯。诰曰:“昔帝王之有天下,必封前代子孙,使作宾王家,其来尚矣。元失其驭,四海纷争。朕削平群雄,混一区宇,为天下主。而密迪哩巴拉为元之宗孙。比者遣将北征,尔祖已殂。既克应昌,尔乃来归。朕念帝王之后,爰稽古制,锡以侯封,称朕优礼之意。”寻赐第龙光山。(《圣政记》。 )七年九月,上谓廷臣曰:“草木无心,遇春而茂,遇秋而零,气之所感,犹知荣悴,况于人乎?崇礼侯密迪哩巴拉南来已五载,今已长成,岂无父母乡土之思?宜遣之还。”于是厚礼而归之。(《通典》。 )

◎蕃王来朝洪武二年九月壬子,定蕃王、蕃使朝贡礼。(《昭代典则》。 )二十七年四月,更定蕃国朝贡仪。(《大政记》。 )

永乐六年八月,氵孛泥国王麻那惹加那帅妃及弟妹子女陪臣泛海来朝。次福建。遣中官往迎劳。所过州县皆宴。比至,帝慰劳再三,飨于奉天门。妃以下飨于他所。礼讫,送入会同馆。礼官请:“王见亲王仪?”帝令准公侯礼。

九年,满剌加国王拜里迷苏喇帅妻子陪臣五百四十余人来朝。有司供张会同馆,入朝奉天殿。帝亲宴之。妃以下宴他所。光禄日致牲牢上尊,赐赏甚厚。及归,赐宴奉天门。礼官饯于龙江驿。复赐宴龙潭驿。十七年,王子母干撒于的儿沙率妻子陪臣来朝谢恩。

十年九月,氵孛泥国王遐旺偕其母来朝。命礼官宴之会同馆。光禄寺旦暮给酒馔。明日,帝飨之奉天门。王母亦有宴。越二日再宴。

十五年,西洋苏禄国东王、西王、{山同}王帅其家属头目,凡三百四十余人,浮海来朝。比辞归,东王次德州,卒于馆。帝遣官营葬,赐谥曰“恭定”。

十八年八月,古麻喇朗国王干义奔敦帅妻子陪臣来朝。还至福建卒。谥曰“康靖”,葬以王礼。

宣德八年,满剌加王西里麻哈剌率妻子陪臣来朝。抵南京,天已寒。命俟春和北上,别遣人赍敕劳赐王及妃。及入朝,宴赍如礼。(已上《外国传》及《通典》。 )

◎遣使之蕃

明祖既定天下,分遣使者,奉诏书往谕诸国,或降香币以祀其国之山川。(《礼志》。 )

洪武二年,命侍读学士张以宁等,往对陈日奎为安南国王。以宁抵安南境,日奎先卒。其侄日奎嗣立,迎请诰印。以宁不与,谕日奎请命于朝。以宁驻安南俟命,教世子服三年丧,令其国人效中国行顿首、稽首礼。帝闻而嘉之,赐玺书比之陆贾、马援。安南与占城构兵,帝命编修罗复仁等谕令罢兵,两国皆奉诏。(《外国传》,《张以宁传》。 )

十二年二月,定遣使外国仪注。(《集礼》。 )

宣德六年,礼部侍郎章敞使安南,命黎利权国事。利遣人白相见礼。敞曰:“汝敬使者,所以尊朝廷。奚白为?”利听命,趋拜,下坐。啖以声色,不为动。还致厚赆,不受。利以贡使。及关,悉阅贡物。封其赆,付关吏。(《章敞传》。 )

行人侯使交址。关门卑,前驱伛而入。叱曰:“此狗窦耳,奈何辱天使?”交人为毁关,乃入。及归,馈遗无所受。(《侯传》。 )

景泰元年六月,以给事中李实为礼部侍郎,大理寺丞罗绮为少卿,令齐敕书谕卫拉特君臣,遂偕阿剌使俱往。(《三编》。 )七月,遣右都御史杨善等使卫拉特。(同上。 )

成化四年,遣太监郑同、崔安使朝鲜。辽东巡按御史侯英奏同等所过驿骚状。因言:“同、安俱朝鲜人。见其国王,不免屈节,亵中国体。乞寝成命。或翰林或给事中、行人内,推选一员往使,为便。”帝然之。自后,赏赐遣内臣;册封正副使选廷臣有学行者充。(《朝鲜传》。 )

安南多宝货,使者率从水道,挟估客往以为利,交人颇轻之。弘治元年,侍讲刘戬颁诏安南,由南宁乘传抵其国。交人大惊。戬依旧制,受陪臣拜谒。不交一语,越宿即行。馈遗一无所受。使人要于涂,固致之,卒麾去。(《章敞传》。 )

嘉靖十八年,时当颁诏朝鲜。帝以安南事未决,欲因以往觇,命择大臣有学识者以往。乃起黄绾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为正使,谕德张治副之。(《黄绾传》。 )

隆庆时,给事中魏时亮使朝鲜。故事:王北面听诏,使者西面。时亮力争,乃南面宣诏。(《时亮传》。 )○蕃使入贡

洪武二年六月,安南国王陈日奎遣使奉表来朝,贡方物。帝喜,赐宴。

八月,高丽国王王颛遣使修贡,请封。命符玺郎契斯赍诏及金印往封之。

十二月,阿答阿者遣使奉表,贡象、虎、方物、命中书省管句、甘桓等往封为城国王,并赐彩币,颁《大统历》。

四年,占城入贡。言:安南侵扰。因求兵器。帝命谕之曰:“占城、安南同奉正朔,乃擅自构兵,妄害生灵。既失事君之礼,又乖交邻之道。已咨安南国王,令即日罢兵。王亦宜讲信修睦,各保疆士。所请兵器,于王何吝?但两国互构,而赐占城,是助王相攻,甚非抚安之义。”

是年,日本遣僧祖来奉表称臣,贡方物。太祖嘉之,宴赉其使者。(已上《外国传》。 )

五年二月,安南陈叔明遣使入贡。(时杀其主日坚而自立。 )主客曹已受表;曾鲁取副封视之,白尚书。诘使者:“前王日坚,今何骤更名?”使者不敢讳,具言其实。帝曰:“岛夷乃狡狯如此耶!”却其贡。(《曾鲁传》。 )

七年,谕中书及礼部臣曰:“古诸侯于天子,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九州之外,则每世一朝。所贡方物,表诚敬而已。惟高丽颇知礼乐,故令三年一贡。他远国如占城、安南、西洋琐里、瓜哇、氵孛泥、三佛齐、暹罗斛、真腊诸国,入贡既频,劳费太甚。今不必复尔。其移牒诸国,俾知之。”

吕宋、琐里诸国来贡。帝谓中书省臣曰:“西洋诸国,素称远番。涉海而来,难计岁月。无论疏数,‘厚往而薄来’,可也。”

高丽贡使失风,洪师范等二十九人溺焉。帝悯之,谓中书省曰:“高丽贡献繁数,既困敝其民,而涉海复虞覆溺。宜遵古诸侯之礼,三年一聘。贡物惟所产,毋过侈。其明谕朕意。”

十二年,高丽贡黄金百斤,白银万两。以不如约,却之。十三年,日本遣使来贡,无表,却之。

十七年,高丽遣使贡马二千匹,言:“金非地所产,愿以马代输。余皆如约。”许之。寻以高丽既听命,宜损其贡数。令三年一朝,贡马五十匹。(已上《外国传》。 )

二十六年,定:凡四夷归化人员及朝贡使客初至,会同馆主客部官随即至彼,点视正从一切,处分安妥。仍加抚绥,使知朝廷恩泽。(《会典》。 )

二十七年,安南遣使由广东入贡。帝怒,遣官诘责,却其贡。

永乐元年,日本入贡。礼部尚书李至刚奏:“故事:番使入中国,不得私携兵器鬻民。宜敕所司核其舶;诸犯禁者悉籍送京师。”帝曰:“外夷贡,履险蹈危,有所鬻以助资斧,岂可概拘以禁令?至其兵器,亦准时直市之,毋阻其向化心。”

西洋琐里、剌泥诸国来贡,因携胡椒与民市。有司请徵其税,帝曰:“徵税以抑逐末之民,岂以为利?今远人慕义来,乃取其货。所得几何,亏损国体多矣。其勿徵。”(已上《外国传》。 )

七年,威剌特遣使贡马,请封。遂封吗哈穆特为顺宁王,太平为贤义王,巴图博为安乐王。(《三编》。 )

九年九月,朝鲜使臣将归,便有赐赍。礼部尚书赵Р不以奏。帝怒曰:“是且使朕失远人心。”遂下之狱。(《外国传》。 )

阿噜台复来贡马,因请得役属吐番诸部;求朝廷刻金作誓,磨其金酒中,饮诸酋长以盟。众议欲许之,因黄淮言,乃止。(《黄淮传》。 )

十三年正月丁未,马哈木等贡马谢罪,且还前所留使,词甚卑顺。帝曰:“卫拉特故不足与较。”受其献,馆其使者。(《外国传》。 )

宣德末,古里、苏门答剌等十一国贡使,久留京师未遣。正统元年闰六月,命与瓜哇使臣同行。敕瓜哇国王,加意抚恤,分遣还国。(同上。 )

七年十一月,卫拉特额森遣使入贡。故事:卫拉特使止三十余人。其后利朝廷赏赍,所遣动以千计。大同供应费至三十余万。是春帝以贡使太多,限三百人入关。及秋至大同者,复二千余人。以马易弓,藏于衣箧,不可胜计。巡抚罗亨信请于居庸关诘检之,不许。郭敬岁造箭镞数十瓮遗其使,帝亦不问。(《三编》。 )

正统十四年十月,卫拉特托克托布哈遣使入贡。帝从胡氵荧、王直议,厚赏赐以间之。(同上。 )

天顺五年,保喇遣使来贡,受约。又请改大同旧贡道,由陕西兰县入。许之。(河套之患始此。保喇旧作孛来。 )

成化三年正月,朝鲜频贡异物、海青、白鹇之属。敕国王李柔常贡,勿事珍奇。

四年夏,日本遣使贡马谢恩,礼之如制。十一月,复遣使臣清启入贡。其从者杀人于市,有司请治罪。清启奏请带回本国,如法论治;且自服不能钤束之罪。上命俱赦之。自是使者益无忌。

六年四月,申诸番三岁入贡之例;多不过百五十人,由四川雅州入。国师以下不许贡。于是贡使渐稀。

十七年九月,暹罗贡使还。至中途,窃卖子女,且多载私盐。命遣官戒谕诸番。(已上《外国传》。 )

十九年十月,西番赛玛尔堪(旧作撒马儿罕 )等国,共贡狮子,奏请大臣往迎。职方郎如陆容言:“此无用之物,在郊庙不可为牺牲,在乘舆不可备骖服,宜勿受。”周洪谟亦言:“往迎非礼。”帝卒遣中使往迎之。(《通纪》。 )

弘治元年六月,小王子遣使千五百余人,款关求通贡。巡抚许进以便宜纳之,闻于朝。所上书,自称“大元汗”。朝廷方务优容,许遣五百人诣京师。(《三编》。 )

十一月,土鲁番阿哈玛特遣使入贡。称与哈尚缔姻,乞赐蟒袍及九龙浑金膝衤阑诸物。使至甘州,哈密都指挥阿穆呼朗告变。朝廷亦不罪番使,但令还谕其主,反侵地。阿哈玛特竟不奉命,复遣使来贡。礼官议:薄其赏而拘其使臣。(《外国传》及《三编》。 )

二年十二月,赛玛尔堪由广东贡狮子鹦鹉等物。礼部尚书耿裕等言:“南海非西域贡道,请却勿受。”礼科给事中韩鼎等亦言:“狰狞之兽,狎玩非宜。且骚扰道路,供费不赀,不可。”从之。(《外国传》。 )

五年九月,西域呼喇济(旧作火剌扎。 )国回回布鲁完(旧作怕鲁湾 )等由海贡玻璃、玛瑙诸物。帝不纳,赐道里费,遣还。(《西域传》。 )

旧设南北两会同馆,接待番夷使客。遇有贡夷到京,主客司、员外郎、主事轮赴会同馆、点视方物,讥防出入。弘治五年,各夷来贡者众,添设提督会同馆主事一员。(《会典》。 )

六年,土鲁番贡使留京师,频有宣召。礼部尚书耿裕等言:“番人不道,因朝贡许其自新。彼复潜称可汗,兴兵犯顺。陛下忧假其使,适遇倔强之时,彼将谓天朝畏之,益长桀骜。”帝即遣其使还。(《耿裕传》。 )

嘉靖二年,礼官言:“诸国使臣在途者迁延隔岁,在京者伺候同赏。光禄、邮传,供亿不赀,宜示以期约。”因列上禁制数事,从之。(《西域传》。 )

三年,鲁迷国贡狮子、西牛、西狗、西马及珠、玉诸物。给事中郑一鹏引汉闭玉门关谢西域故事,请敕边臣,量行赏赍,遣还国,以彰不宝远物之德。不听(郑《一鹏传》。 )

七年六月,土鲁番求通贡,乞归羁留使臣。提督三边都御史王琼再疏请。诏还番使,通贡如故。(《王琼传》。 )

十二年,赛玛尔堪偕天方、土鲁番入贡。称王者至百余人。礼官夏言等言:“土鲁番十五王,天方二十七王,赛玛尔堪五十三王,实前此所未有。弘治间,回赐敕书,止称一王。若循赛玛尔堪往岁故事,类答王号,人与一敕,非所以尊中国制外蕃也。”帝纳其言,国止给一敕。且加诘让,示以国无二王之义。

十五年,甘肃巡抚赵载奏:“诸国称王者,至一百五十余人,皆非本朝封爵,宜令改正。且定贡使名数。通事宜用汉人,毋专用色目人,致交通生衅。”部议从之。(已上《西域传》。 )

十八年,日本贡使至宁波,守臣以闻。时不通贡者已十七年。敕巡按御史督同三司官核实,果诚心效顺,如制遣送,否则却回。且严居民交通之禁。(《外国传》。 )

二十六年三月,甘肃巡抚杨博言:“西域入贡人多,宜为限制。”礼官言:“神宗故事:惟哈密每年入贡,贡使三百人;送十一赴京,余留关内,有司供给。他若哈烈哈三、土鲁番、天方、赛玛尔堪诸国,道经哈密者,或三年五年一贡,止送三、五十人,其存留赏赍,如哈密例。宜敕边臣恪遵。”制:“可。”(《西域传》。 )

二十七年,日本周良复求贡。巡抚朱纨以闻。礼部言:“日本贡期及人与船数虽违制,第表辞恭顺。若概加拒绝,则航海之劳可悯;若稍务含容,则宗设、素卿之事可鉴。宜敕纨起送五十人,余留嘉宾馆,量加犒赏,谕令归国。”报可。(《外国传》。 )

三十九年,朝鲜国陪臣到京。命礼部尚书待。又泰宁等夷人头目,命总督戎政勋臣待。自后夷使至京,以此为例。(《会典》。 )隆庆四年十一月,谙达遣使乞封贡。(《三编》。 )

《通典》论曰:“谨按汉时呼韩邪单于入觐。萧望之谓:‘单于非正朔所加,宜待以不臣之礼。’后代蕃使朝贡仪注,率多忧假,皆本于望之之议。明初,定蕃使入朝,宣制抚问国君,并及使者,略如敌国之仪。此亦沿习历代具文。而揆诸大一统之朝,所以驾驭蕃服者,其说固未当也。夫普天率土,莫非王臣。要荒之裔,以职事来朝,正宜示以彝宪,俾知共主之尊,义在则然;即顽梗不率之风,因之尽戢。彼望之之议,特以威德不能及远,聊为权宜之计耳!后儒无识,遂至承讹袭谬。岂知帝王抚临中外,予以拊循,尤当明其体制。若概以敌国待之,转致取轻殊俗。于恩威并用之道,宁有当哉?”

猜你喜欢
  卷十三·本纪第十三·宪宗一·张廷玉
  國朝獻徵錄卷之七十·焦竑
  卷八十八·国朝·蒋一葵
  卷之一百七十七·佚名
  卷之八百八十八·佚名
  绎史卷一百二十二·马骕
  第十二章 从二月到八月·冯玉祥
  窦神宝传·脱脱
  中日北京专条·佚名
  卷四十五下·雍正
  第五十章 “七七事变”与上海、南京保卫战·李宗仁
  ●天台治略卷之六·戴兆佳
  纲鉴易知录卷四七·吴楚材
  顾延同·周诒春
  三十一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上卷·王松

      延平王朱成功为开台第一伟人,明祚赖以维持者三十余年;其盛德大业,为中外所钦。世之文人学子,恒喜讴歌是事。余爱蔡醒甫(德辉)所著龙江诗话自载谒延平王庙七律四首云:『沙汕纷纷列舳舻,当年海上拓雄图。鲸鱼入梦生何异?龙种

  • 卷二·佚名

    乔梦符绿幺遍【自述】不占龙头选,不入名贤传。时时酒圣,处处诗禅。烟霞状元,江湖醉仙。笑谈便是编修院。留连,批风切月四十年。升平乐【悟世】肝肠百炼炉间铁,富贵三更枕上蝶,功名两字酒中蛇。尖风薄雪,残杯冷炙,掩清灯竹离茅

  • 卷六十七·志第二十·五行五·脱脱

        ◎五行五   ○土   稼穑作甘,土之性也。土失其性,则为灾凶。旧说以恒风、脂夜之妖,华孽、臝虫之孽,牛祸、黄眚、黄祥,皆属之土,今从之。   建隆元年,河南诸州乏食。   乾德元年,齐、隰等州饥。二年,州

  • 元明事类钞卷十九·姚之骃

    释道门佛白伞 元史世祖以帝师言于大明殿御座上置白伞葢一顶用素縀泥金书梵字于上毎嵗二月十五日启建白伞葢佛事用诸色仪仗迎引伞葢周游皇城士女聚观防檀像 辍畊录京师防檀佛像以灵异着相传其像无所倚着人君有道则至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三十八·佚名

    嘉靖二十七年七月甲戌朔时亨 太庙命驸马都尉邬景和代○初浙江既设巡抚都御史兼管福建海道提督军务以朱纨为之乃御史周亮给事中叶镗先后俱言不便亮谓纨原系浙江巡抚所兼辖者止于福建海防今每事遥制诸司往来奔命大为民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七·佚名

    弘治十八年十一月壬午朔钦天监进正德元年大统历 上御奉天殿受之遂赐文武群臣颁行天下○翰林院检讨刘瑞言求贤首务宜敕内阁吏部访求名望如南京国子监祭酒章懋丁忧吏部侍郎王鏊都察院佥都御史林俊革职都御史雍泰皆其人

  • 东平公宇文神举传·李延寿

    东平公宇文神举,是周文帝宇文泰同族人的儿子。他的父亲宇文显和,从小继承前辈的爵位。显和性情矜持严肃,涉猎很多经书,臂力超过正常人,可以拉动数百斤的大弓,能骑在马上向左右两边射箭。孝武帝在番邦,显和早就蒙受他的器重和

  • 二四、孔子自楚反卫考·钱穆

    《世家》:“孔子自楚反卫,是岁孔子年六十三,而鲁哀公六年也。其明年,吴与鲁会缯,太宰嚭召季康子,康子使子贡往。”《论语》有冉有、子贡《问夫子为卫君乎》一章,崔述论之曰:“《春秋传》哀公七年,季康子使子贡

  • 卷一百二十九·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二十九 朱批王绍绪奏摺 雍正五年三月初九日广东提督【臣】王绍绪谨 奏为钦奉 谕旨恭谢 天恩事窃【臣】於雍正四年十二月十一日 陛辞後束

  • 钦定南巡盛典卷七·高晋

    目録天章【七】乾隆二十七年壬午御制古今体诗 钦定南巡盛典卷七天章【壬午 直 山东】诗恭奉皇太后南巡啓跸再叠前韵【有序】年占午正宜扬南国之旌月肇寅生爰效东皇之驾当朔塞九功奏凯庆逮乘时况西池七秩称觞懽逾

  • 本性篇第十三·王充

    【题解】本篇在探讨人的本性是恶还是善,故篇名叫“本性”。王充在本篇里剖析了从孟子到汉代刘子政的各种人性观。认为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告子的人性无善恶论,以及扬雄的人性善恶兼有论,都是片面的

  • 念佛现黑影是怎么回事·印光

    所言黑影,非佛菩萨之影,亦非怨家对头所现之影。以佛菩萨既现,必明了能见其面目等。怨家,当现其可畏之相。此影殆(d&agrave;i大概)宿生有缘之孤魂,冀其仗念佛诵经之力得以超生善道耳。当为伊于课诵回向后,又专为回向,令其消除恶

  • 十住毗婆沙论 第九卷·佚名

    十住毗婆沙论 第九卷圣者龙树造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四法品第十九如所说得三十二相诸业。菩萨应一心修习。修如此三十二相业以慧为本。是故退失慧四法菩萨应远离得慧四种法应常修习行有四法能退失慧。菩

  • 因明入正理论义纂要·慧沼

    淄洲大云寺沙门慧沼集依此论标五释之中。第一解者。明但是教。即五明之总名。因即生了。是一明之别称。复含言生之与智义。今此正理。即二因之少分取义非余。因明生了达解正理。名之为入。由明此二因。入解诸法之真性

  • 卷上·佚名

    一初元禅师语录卷上嗣法门人 真开 真智 等编顺治戊子岁师于兴善禅寺受嘉禾绅衿诸护法并檀越众居士等恭请住濮溪永正禅院至菊月九日进院上堂师至法座前拈请启云言言绵绣字字珠玑佛祖亲传之旨因兹启发圣凡本有之源由

  • 金箓祈寿三朝仪·佚名

    仪中称“启皇明之一统”。本仪当出自明。述为皇帝祈寿仪。

  • 思玄庸言·桑悦

    一名 《桑子庸言》一卷。明桑悦撰。桑悦,字民怿,常熟 (今江苏省常熟县) 人。成化元年 (1465)举人,官至柳州府通判。桑悦以才名吴中,为人怪妄,敢以大言以欺人。书看过之后旋即焚弃,说:“已在吾腹中矣。”尝以孟子自比

  • 五蕴观·澄观

    佛教著述。唐澄观述。一卷。主要联系五蕴讲“人空观”和“法空观”。以回答“凡夫之人欲求解脱,当云何修”的问题。认为明了五蕴组合成的“人”只是“假名”,叫“人空观”;明了五蕴各自本身没有“自性”,均由诸缘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