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四

钦定四库全书

明集礼卷二十四

嘉礼八

亲王冠礼

总叙

亲王即周之同姓诸侯汉之诸侯王也汉室冠诸侯遣使行事魏氏冠诸王用三加礼晋议冠南宫王不复加使命冠汝南王复用汉遣使之仪刘宋冠蕃王齐冠南郡王止一加唐制亲王冠於厅事主人行礼天子不自为主止称宾赞无临轩遣命之文三加三醮并同於士宋皇子楷冠於文德殿天子自为主不命有司陈设仪如皇太子但皇太子冠席西向而皇子席南向皇太子醮於客位而皇子醮於冠席为异耳其加冠醴醮皆约士礼而为之也今拟国朝亲王之冠皆天子自为主其陈设仪同皇太子

筮日

仪礼筮日筮宾士冠礼也唐开元礼诸王冠并筮日於太庙南门外又本司帅其属筮日於厅事太卜令正占者各服公服布筮席开椟出筞致祭宋制前期太史局择日今拟国朝前期太常寺关太史监择日

告庙

五礼精义皇帝加元服告天地宗庙皇子冠独告庙示亲也亦尊先祖之意宋皇子楷冠前期择日差官奏告景灵东西宫文德殿陈设如冠皇太子仪今拟国朝亲王冠遣官告庙行一献礼

冠服

魏氏冠亲王初加皮弁次长冠次进贤冠唐亲王冠初服双童髻出加缁布冠再加远游冠三加衮冕宋皇子冠初加折上巾再加七梁冠绯罗大?衫三加九旒冕青衣朱裳九章今拟国朝亲王冠一加折上巾再加七梁冠三加九旒冕

加数

魏冠诸王用三加礼刘宋冠蕃王其仪止一加唐三加三醮并同於士宋政和五年皇子楷冠三加今拟国朝亲王冠同唐宋用三加礼

宾赞

仪礼有筮宾宿赞冠之仪唐制前三日本司帅其属筮日筮宾於厅事讫主人至宾第告宾遣使戒赞冠者宋冠皇子太常为掌冠合门为赞冠乃行事今拟国朝冠亲王前期选礼部太常司官有德望者奏闻为宾赞行事

唐亲王冠如士礼无乐宋皇子冠以开元开宝太子加元服有乐亲王无乐乃增用大晟乐今拟国朝亲王冠天子自为主必当用乐同皇太子冠用乐

醴醮

古者冠嫡子於东序冠庶子於序之外醴适子於户西醴庶子於冠之所所以明醴醮之位不同也唐制每一加冠讫进立於席後南面宾诣酒尊所取爵酌酒进冠筵前北面祝之宋皇子冠讫赞冠者跪取爵内侍以酒注於爵掌冠受爵跪进皇子席前北面立祝之今拟国朝亲王三加冠宾三进爵于冠席前北向祝仿唐宋制

祝辞

唐亲王加冠祝辞曰旨酒既清嘉荐亶时始加元服兄弟具来孝友时格永乃保之再加祝曰旨酒既湑嘉荐伊脯乃申其服礼仪有序祭此嘉爵承天之祜三加祝曰旨酒令芳笾豆有楚咸加其服肴升折俎承天之庆寿福无疆宋皇子冠初加曰酒醴和旨笾豆静嘉受尔元服兄弟具来永言保之降福孔皆再加曰宾赞既戒殽核惟旅申加厥服礼仪有序永观尔成承天之佑三加曰旨酒嘉栗甘荐令芳三加尔服眉夀无疆永承天休俾炽而昌今拟国朝祝辞同

醴辞

唐醴辞同祝辞开元礼太子冠而後醴醴而不醮亲王冠每一加一醮宋冠皇子同唐制今拟国朝醴辞同

字辞

唐亲王冠字之辞曰礼仪既备令月吉日昭告尔字爰字孔嘉君子攸宜宜之于嘏永受保之曰伯某甫宋字皇子之辞曰岁日云吉威仪孔时昭告厥字君子攸宜顺尔成德永受保之奉勅字某今拟国朝字辞行礼临时奏闻取旨陈设执事并同皇太子加元服仪

会宾赞

唐亲王冠讫宾出主送於内门外请礼宾宾辞不获乃就次改设席会讫主授币宾受之掌事又以币授赞冠者宾主再拜宾退主入今拟国朝亲王冠讫礼会宾赞见仪注

朝谒

唐亲王冠讫诣阙至次着朝服通事舍人引诣皇帝所御殿近臣奉即御座引皇子立於阶间北面再拜近臣引皇子至皇后殿合外附奏皇后即御座司言至合引皇子立於阶间北面再拜司言引出合宋皇子冠帝自为主冠讫已躬受帝训戒惟入内朝见皇后如宫中仪国朝亲王冠礼毕内给事引入於御座前礼毕内给事引入内朝见皇后如宫中仪

谒东宫

冠礼成人之道也责成人之礼也将责为人子为人臣为人弟为人少者之行也今拟国朝亲王冠讫朝服谒东宫详见仪注

谒庙

古者冠於庙所以尊重事所以自卑而尊先祖也礼成之明日朝服谒庙示有尊也今拟国朝亲王冠毕择日谒庙羣臣称贺会羣臣其礼同皇太子加元服王府官贺会王府官其礼同正旦贺锡宴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明集礼,卷二十四>

品官冠礼

总叙

後世所谓品官盖即古之大夫也古之大夫无冠礼大夫五十而後爵何冠礼之有其冠也则服士服行士礼而已自唐至宋品官冠礼悉仿士礼而增益之至於冠制则一品至五品三加俱用冕六品而下三加用爵弁焉今着品官之仪始加缁布冠再加进贤冠三加爵弁以为国朝品官通行之制

筮日

唐开元礼五品以上嫡子筮於庙门外无庙筮於正寝之堂宋制三品以上之子将冠筮於庙门之外无庙者筮於正寝之堂主人公服立於门东西面无庙者於堂上两楹间近东西向掌事者各服其服布筮席筮者开椟出筞执之受命於主曰为某子某日加冠庶几从之筮者诺释椟坐筮讫降席称占曰从筮者退若不吉则筮远日如初仪

陈服器

唐开元礼陈衣一品衮冕服九章五章在衣龙山华虫火宗彞四章在裳藻粉米黼黻二品鷩冕服七章三章在衣华虫火宗彞四章在裳藻粉米黼黻三品毳冕服五章三章在衣宗彝藻粉米二章在裳黼黻四品絺冕服三章一章在衣粉米二章在裳黼黻五品元冕衣无章裳刺黼一章六品以下爵弁服青衣纁裳七品以下进贤冠缁布冠三品以上莞筵四加藻席四品五品蒲筵四加萑席六品以下蒲筵四不加萑席一品以下侧尊甒醴在服北加勺羃设坫在尊北实角觯角柶各一加羃馔陈於坫北四品以下无坫同设醴庶子尊於房户外之西两甒玄酒在西加勺羃设坫於尊东置二爵於坫加羃馔陈於服北一品俎三笾十豆十三品八四品五五品六六品以下用特牲宋制一品至六品以下冠冕之制同开元

加冠

唐开元礼一品至五品行冠礼初加缁布冠再加进贤冠三品以上进贤冠三梁缨青緌导四品五品以两梁【六品以下一梁】三加冕【一品衮冕二品鷩冕三品毳冕四品絺冕五品元冕】爵弁【六品以下用之】宋制如开元

宾赞

唐开元礼前三日筮宾如筮日之仪宾谓可使冠子者故筮之宋制三品以上嫡庶冠筮宾其仪同筮日又戒宾宿宾皆主冠者自行礼有故听以函书戒宿戒宿赞冠者亦如之

五礼精义云戴礼云冠无乐春秋传云必以金石之乐节之许慎云人君饭举乐而冠无乐非礼意也故今用正乐为节今拟品官子冠皆用时俗乐

醴醮

唐开元礼三加毕冠者着服出房户西南面立宾主俱兴主者赞冠者盥手洗觯於房酌醴加柶覆之面叶出房南面立宾揖冠者冠者就筵西南面立宾进受醴於室户东西柶面柄进冠者筵前北面立祝之冠者筵西拜受觯宋因其制

祝辞

唐开元礼三加祝辞百官自一品至九品祝辞同始加祝曰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夀考维祺介尔景福再加曰吉月令辰乃申尔服敬尔威仪淑慎尔德眉夀万年永受嘏福三加曰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黄耉无疆受天之庆宋因其制

醮辞

唐开元礼一品以下嫡子三加冠後酌醴以礼之其祝辞云甘醴惟厚嘉荐令芳拜受祭之以定尔祥承天之休夀考不忘其庶子则醮而不醴三加三醮皆用士礼之醮辞宋通礼因之

字辞

唐制一品以下字辞云礼仪既备令月吉日昭告尔字爰字孔嘉髦士攸宜宜之于嘏永受保之曰伯某甫宋三品以下悉因其制

冠者见母

唐开元礼自一品以下冠者升筵跪觯奠於荐东兴进北面跪取脯降自西阶入见母进奠脯於荐前退再拜以出冠者母不在则使人受脯于西阶下宋通礼三品以下因其制

谒庙

唐开元礼明日冠者朝服见庙无庙者见祖祢於寝质明赞礼者引入庙南门中庭道西北面宾赞再拜讫引出六品以下见祖襧於正寝冠者公服陈几筵於正寝赞礼引至庭北面再拜宋制如开元

冠仪

前期择日主者告於家庙无庙则告於祠堂北面再拜告云某之子某年渐长成将以某月某日加冠於其首谨以告乃筮宾主者北面再拜告云卜以某甲子吉冠某速某宾加冠庶几临之谨告前二日主者戒宾及赞冠者主者至宾大门外掌次者引之次傧者受主者之命入告宾曰某之子某将加冠愿吾子教之宾曰某不敏恐不能?事以辱吾子敢辞主者曰某犹愿吾子教之宾曰吾子重有命某敢不从主者再拜宾答拜主者还宾拜送主者戒赞冠者亦如之【亦通使子弟戒之】前一日掌事者设次於大门外之右南向其日夙兴掌事者设洗於堂阼阶东南东西当东溜【六品以下当东荣】南北以堂深罍水在洗东加勺羃篚在洗西南肆实巾一於篚加羃席於东房内西牖下【无房者张帷为之】陈服於席东领北上莞筵四加藻席四在南侧尊甒醴在服北加勺羃设坫【四品以下设篚无坫】在尊北馔陈於坫北设洗於东房近北罍水在洗西篚在洗东北肆实以巾质明宾赞至於主者大门外掌次者引之次宾赞公服诸行事者各服其服【六品以下无公服者服常服】执尊罍篚者皆就位某冠各一厢各一人执之待於西阶之西东面北上设主者之席於阼阶上西面宾席於西阶东面冠者席於主者东北西面主者公服立於阼阶下当东序西面诸亲公服非公服者常服立於罍洗东南西面北上【尊者在别室】傧者公服立於门内道东北面将冠者【双童髻空项帻双玉导金宝饰彩袴褶锦绅乌皮履六品以下导不以玉此唐宋之制也】立於房内南面主者赞冠者公服立於房内户东西面宾及赞冠出次立於门西赞冠者少退俱东面北上傧者进於主者之左北面受命出立门东西面曰敢请事宾曰某子有嘉礼命其执事傧者入吿主者迎宾於大门外之东西面再拜宾答拜【凡主宾拜揖皆赞礼者相导】主者揖赞冠者赞冠者报揖主者又揖宾宾报揖主者入宾及赞冠者次入及门内行至阶【主者立於阶东西面宾赞立於阶西东面】主者请升宾曰某备将事敢辞主者固请宾固辞主者终请宾三辞主者升自阼阶立於席东西向宾升自西阶立於席西东向赞冠者及庭盥於洗升自西阶入於东房立於主者赞冠者之南俱西面主者赞冠者引将冠者立於房外之西南面宾之赞冠者取纚栉簪跪奠於冠者筵南端席北少东西面立宾揖将冠者宾主俱即席坐将冠者进升席西南坐宾之赞冠者进筵前东面跪脱双童髻置於箱栉毕设纚兴复位立宾主俱兴宾降至罍洗盥手讫诣西阶主者立於席後西面宾立於西阶上东面执缁布冠者升授宾宾降一等受之右执项左执前进将冠者筵前东向立祝曰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慎尔成德夀考维祺介尔景福乃跪冠兴复西阶上席後东面立宾之赞冠者进筵前东面跪结缨兴复位冠者兴宾揖冠者冠者适房宾主俱坐冠者【着青衣素裳之服】出房户西南面立宾主俱兴宾揖冠者冠者进升席西向坐宾之赞冠者跪脱缁布冠置於箱栉毕设纚兴复位执进贤冠者升宾降二等受之右执项左执前进冠者筵前东向立祝曰吉月令辰乃申尔服恭尔威仪淑慎尔德眉夀万年永受嘏福乃跪冠兴复位宾之赞冠者跪设簪结缨兴复位冠者兴宾揖冠者冠者适房宾主俱坐冠者【着绦纱服】出自房户西南面立宾主俱兴宾揖冠者冠者进升席西向坐宾之赞冠者跪脱进贤冠置於箱栉毕设纚兴复位执爵弁者升宾降三等受之右执项左执前进冠者筵前东向立祝曰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黄耉无疆受天之庆乃跪冠兴复位宾之赞冠者跪设簪结缨兴复位冠者兴宾揖冠者适房宾主俱坐主者赞冠者撤纚栉簪箱及筵入於房又设筵於室户西南向冠者着爵弁之服出房户西南面立宾主俱兴主者赞冠者盥手洗觯於房酌醴出房南面立宾揖冠者冠者就筵西南面立宾进受醴进冠者筵前北面立祝曰甘醴维厚嘉荐令芳拜受祭之以定尔祥承天之休夀考不忘冠者筵西拜受觯宾复西阶上东面答拜执馔者奉馔荐於冠者筵前冠者左执觯右取脯祭於笾豆之间赞冠者取胏一以授冠者冠者奠觯於荐西以祭冠者坐取觯祭醴奠觯再拜执觯兴宾答拜宾主俱坐冠者升筵跪奠觯於荐东兴进北面跪取脯降自西阶入见母进奠脯於席前退再拜以出冠者母不在则使人受脯於西阶下初冠者入见母宾主俱兴宾降当西序东面立主者降当东序西面立冠者既见母出立於西阶东南面宾少进字之曰礼仪既备令月吉日昭告尔字爰字孔嘉髦士攸宜宜之於嘏永受保之曰伯某甫冠者曰某虽不敏夙夜祗奉宾出主者送於内门外主者西向请宾曰吾子辱执事请礼从者宾曰某得将事敢辞主者固请宾曰某既不得命敢不从宾就次主者入初宾出冠者东面见诸亲诸亲拜之冠者答拜冠者西面拜宾之赞冠者宾之赞冠者答拜讫见诸尊於别室宾主既释服改席讫宾与衆宾俱出次立於门西东面主者出门东西面主者揖宾宾报揖主者先入宾及衆宾从之至阶宾立於西阶上赞冠者在北少退俱东面主者立於东阶上西面衆宾降立於西阶下东面掌事者以币篚升授主者主者授币篚于宾宾受之又以币篚授赞冠者赞冠受之俱复位主者还阼阶上北面拜送宾赞降自西阶主者送宾於大门外之东西面再拜宾出主者入孤子则诸父诸兄戒宾冠之日主者紒而迎宾拜揖让如冠主冠於阼阶之下礼宾拜送皆如上仪明日见庙冠者朝服质明赞礼者引入庙南门中庭道西北面赞再拜讫引出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明集礼,卷二十四>

士庶冠礼

总叙

古者冠礼唯士独存後世之所谓冠仪皆推士礼为之也汉晋以来士礼废而不讲至於唐宋乃有士庶通礼虽采士冠仪文然失之太繁今以文公家礼为凖而定士庶冠礼有官者公服带靴笏无官者襴衫带靴通用皂衫深衣大带履栉掠其筮日戒宾醴祝之仪一遵仪礼具着于後以为今日通行之制

筮日

凡男子年十五至二十皆可冠将冠主人盛服亲临筮日於祠堂之内西向具祝版云某之子某年渐长成将以某月某日加冠於其首得卜则从之若不吉则更筮他日

筮宾 戒宾

前期三日筮宾如筮日之仪主人北面再拜乃告曰某子某年若干矣卜以某甲子冠吉乃速宾某以始卒冠事庶几临之谨告乃遣人戒宾曰某有子某某日将加冠於其首愿吾子之教之也宾对曰某不敏恐不能供事敢辞主人不许宾乃诺

陈服器

其日夙兴张帷为房于厅事之东宾主人执事者皆盛服执事者设盥盆於厅事阼阶下东南陈服於房中西牖下东向北上【公服带靴笏襴衫带靴深衣大带栉篦总】席二在南酒壷在服北次盏注亦置卓子上幞头帽巾各承以盘蒙以巾帕执事者三人执之立於堂下西阶之西南向东上主人立於阼阶下子弟亲戚立於盥盆东傧者立于门外以俟宾将冠者双紒袍勒帛素履待于房中宾至主人出迎揖而入坐定冠者出自房执事者白请行事

加冠幞头祝辞

宾之赞者取栉总篦幞头置于席南端宾揖将冠者将冠者即席西向坐为之栉合紒施总加幞头宾降主人亦降立於阼阶下宾盥手讫主人揖让升自西阶皆复位宾降西阶一等执巾者升一等授宾宾执巾诣将冠者席前东向祝曰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夀考维祺介尔景福乃跪为之着巾兴复位宾揖冠者适房易服【服深衣大带】出房即冠席宾盥如初降二等受帽进祝曰吉月令辰乃申尔服敬尔威仪淑慎尔德眉夀永年享受嘏福乃跪冠兴复位如初冠者兴宾揖之适房易服服旋襴衫腰带出房南向宾揖之即席宾盥如初降三等受幞头进祝曰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黄耉无疆受天之庆赞者撤帽宾加幞头复位如初冠者兴宾揖之冠者适房改服公服执事者撤冠箱冠席入於帷中

醴  祝辞

执事者设醴席於西阶南向赞者取盏斟酒於房中出房立於冠者之南西向宾揖冠者即醴席西向立宾受盏于赞者诣席前北向立祝曰尔酒既清嘉荐令芳拜受祭之以定尔祥承天之休夀考不忘冠者席西拜受宾答拜执事者荐馔于席前冠者即席坐饮食讫再拜宾答拜

字辞

冠者兴离席立於西阶之东南向宾少进字之曰礼仪既备令月吉日昭告尔字爰字孔嘉髦士攸宜宜之于嘏永受保之曰伯某甫仲叔季唯其所当冠者拜宾答拜

冠者见拜

拜父父为之起拜母母为之起拜诸父羣从之尊者遂出见於乡先生及父之执友冠者拜先生执友皆答拜

醴宾

宾请退主人请醴宾宾辞固请许诺乃入设酒馔延宾及摈赞酒罢宾退主人酬宾及赞者以币多少随宜乃拜谢之

谒庙

冠礼毕主人以冠者见於祠堂告辞曰某之子某今日冠毕敢见冠者北向焚香俛伏兴再拜而出

明集礼卷二十四

 

猜你喜欢
  卷一百六十九 表九·赵尔巽
  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第八)·赵晔
  卷一·王夫之
  卷第七十二·胡三省
  卷七十七·元·蒋一葵
  ●卷三·陈康祺
  卷之一百九·佚名
  第24章 撤出南京跑到武汉·冯玉祥
  三四 荡寇志的绣像·周作人
  ●图民录卷一·袁守定
  弇山堂别集卷九十七·王世贞
  卷四十四·黄训
  卷九·佚名
  姚观顺·周诒春
  十一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百九十·彭定求

        卷890_1 【回波乐】李景伯   回波尔时酒卮,微臣职在箴规。侍宴既过三爵,   喧哗窃恐非仪。   卷890_2 【回波乐】沈佺期   回波尔时佺期,流向岭外生归。身名已蒙齿录,   袍笏未复牙绯。   卷890_3

  • 卷之一五·魏庆之

      王维   辋川之胜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每哦此句,令人坐想辋川春日之胜,此老傲睨闲适于其间也。渔隐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 春秋诗话卷之五·劳孝舆

      评诗    自谈诗者有诗品诗式诗格诗法于是唐宋间人诗话汗牛充栋矣其中论声病谈法律别体裁不啻人擅阳秋家悬月旦而诗之源委讫无定评愚尝谓李杜二公千古知己文章亦复齐名而东北一方无从长晤若天作之合晨夕数过则

  • 二集卷二十二·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二集卷二十二古今体一百一十六首【辛未一】辛未元旦瑞烟喜爆引晨光首祚新春啓百祥一岁勤民今日始大清承运万年昌玉阶王会衣冠盛金殿朝仪礼乐章正值慈宁开六袠敷天夀域庆方长元旦试笔寰瀛启祚庆元正

  • 列传第二十七·刘昫

    ○韦挺 子待价 弟万石 杨纂 族子弘礼 弘武 武子元亨 元禧 元祎 刘德威 子审礼 孙易从 审礼从弟延嗣 阎立德 弟立本 柳亨 族子范 兄子奭 亨孙涣 泽 崔义玄 子神庆 韦挺,雍州万年人,隋民部尚书冲子也。少

  • 第十七回 刘渊拥众称汉王 张方恃强劫惠帝·蔡东藩

      却说刘渊得王宏归报,慨然语道:“颖不用我言,弃邺南奔,真是奴才,但我尝受他知遇,保荐为冠军将军,寓邺以来,他总算待我不薄,我既与约相援,不可不救。”颖保荐刘渊,从渊口中叙出,笔不渗漏。说毕,即命右于陆王刘景,左独鹿王刘延年,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二十三·佚名

    嘉靖二十六年五月辛亥朔 升锦衣卫指挥佥事徐礼为本卫指挥使带俸○壬子 发太仆寺寄餋马一千五百匹给大同官军 总督狭西三边侍郎曾铣奏延绥一镇岁派粮科与京运年例等银俱不足用况迩年岁派积逋数多卒难完办乞将原收在库

  • ●海东逸史卷十·佚名

    列传七张肯堂字载宁,号鲵渊(小腆纪年、南疆绎史并作鲲渊),南直华亭人,天启五年进士。崇祯末,以佥都御史巡抚福建。南都亡,总兵郑鸿逵拥唐王入闽;与其兄南安伯芝龙及肯堂劝进,遂加太子少保、吏部尚书。会原任工部侍郎曾樱(明季南

  • 尚史卷七十六·李锴

    列传五十四秦诸臣传王翦 【王贲 王离李信附】王翦者东阳东乡人也少而好兵事秦始皇始皇十一年翦将攻赵阏与破之拔九城十八年翦将攻赵嵗余遂拔赵赵王降尽定赵地为郡明年燕使荆轲为贼于秦秦王使王翦攻燕燕王喜走辽东

  • 卷三十九·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三十九 唐 张守节 撰 晋世家第九       史记三十九 唐叔虞者周武王子而成王弟初武王与叔虞母会时梦天谓武王曰余命女生子名虞余与之唐及生子文在其手曰虞故遂因命之曰虞武王崩成王

  • 卷十七·班固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十七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颜师古注 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第五 昔书称蛮夷帅服【师古曰舜典之辞也言王者德泽广被则四夷相率而降服也】诗云徐

  • 胡鸿猷·周诒春

    胡鸿猷 字征若。年二十九岁。生于江苏无锡。本籍通信处。江苏无锡小河上少宰第孙宅转交。已婚。子一。女一。初学于上海南洋公学。光緖三十四年。以官费游美。入本薛文尼大学。习财政商业。宣统元年。得学士学位。宣

  • 二年·佚名

    (甲子)二年大明天啓四年春正月1月1日○丙辰,白虹貫日。○命革罷淮陽府使所兼防禦使。因本道暗行御史陳啓,備局請罷故也。1月2日○丁巳,政院以元朝日變陳啓,請盡寅畏之實。上嘉納。1月3日○戊午,以李曙爲京畿監司,金時言爲副修

  • 苏婆呼童子请问经卷下·佚名

    唐天竺三藏输波迦罗奉 制译分别道分品第十复次苏婆呼童子。我今为念诵人。说八圣道法为正见正分别正语正业正命正勤正定正念。此是诸佛所行之道。念诵之人行此道者。真言乃成。于此报尽。复生人天胜上妙处。过去诸佛

  • 华严经问答上卷·法藏

    沙门法藏撰问。三乘事理。普法事理云何别。答。三乘中事者心缘色碍等。理者平等真如。虽理事不同而相即相融不相妨碍。亦不相妨而事义非理义也。普法中事理者。理即事事即理。理中事事中理。即中中恣。虽事理不参而冥

  • 断残集·郁达夫

    著译合集。郁达夫著。1933年8月上海北新书局初版,列为《达夫全集》第7卷。收《关于小说的话》、《关于黄仲则》、《政权和民权》、《移家琐记》、《光慈的晚年》等文学短论、杂文、散记38篇。

  • 呻吟语·佚名

    靖康稗史之一。一卷。撰者及具体成书年代不详。此书虽然没有作者题名,但在书后有一跋语,介绍了此书成书的大概情况,对我们了解此书颇有参考价值。据跋语所称:此书是由作者和其父共同编辑而成。作者的父亲曾随宋二帝等

  • 阿那律八念经·佚名

    闻如是,一时佛在誓牧山求师树下。贤者阿那律。在彼禅空泽中坐思惟言:道法少欲多欲非道。道法知足无厌非道。道法隐处乐众非道。道法精进懈怠非道。道法制心放荡非道。道法定意多念非道。道法智慧愚闇非道。佛以圣心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