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春秋诗话卷之五

  评诗

    自谈诗者有诗品诗式诗格诗法于是唐宋间人诗话汗牛充栋矣其中论声病谈法律别体裁不啻人擅阳秋家悬月旦而诗之源委讫无定评愚尝谓李杜二公千古知己文章亦复齐名而东北一方无从长晤若天作之合晨夕数过则樽酒所论必有可观今观吴公子所论乃知千古知音已有定评可无憾子期之不作耳叙评诗

  吴公子札来聘请观于周乐使工为之歌周南召南曰美哉始基之矣犹未也然勤而不怨矣为之歌邶墉卫曰美哉渊乎忧而不困者也吾闻卫康叔武公之德如是是其卫风乎为之歌王曰美哉思而不惧其周之东乎为之歌郑曰美哉其细已其民弗堪也是其先亡乎为之歌齐曰美哉泱泱乎大风也哉表东海者其太公乎国未可量也为之歌豳曰美哉荡乎乐而不氵㸒其周公之东乎为之歌秦曰此之谓夏声夫能夏则大大之至也其周之旧乎为之歌魏曰美哉沨沨乎大而婉险而易行以德辅此则明主也为之歌唐曰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遗民乎不然何忧之远也非令德之后谁能若是为之歌陈曰国无主其能久乎自郐以下无讥焉为之歌小雅曰美哉思而不贰怨而不言其周德之衰乎犹有先王之遗民焉为之歌大雅曰广哉熙熙乎曲而有直体其文王之德乎为之歌颂曰至矣哉直而不倨曲而不屈迩而不偪远而不携迁而不氵㸒复而不厌哀而不愁乐而不荒用而不匮广而不宣施而不费取而不贪处而不底行而不流五声和八风平节有度守有序盛德之所同也见舞象箾南钥者曰美哉犹有憾见舞大武者曰美哉周之盛也其若此乎见舞韶濩者曰圣人之宏也而犹有惭德圣人之难也见舞大夏者曰美哉勤而不德非禹其谁能修之见舞韶箾者曰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其蔑有加于此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矣[按自见舞象箾以下属容无声可语故用见字此无关于诗止因评乐文相属故全录之]

    右吴公子观周乐一篇评乐也何曰评诗曰在札为评乐在传为评诗即传曰评乐而吾则以为评诗也何以曰评诗盖乐与诗存则乐为有声诗乐亡诗存则诗为无声乐乐与诗一也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未尝歧诗乐而二之也然皆古人之迹耳古人不传而乐传札仅得以耳见古人古人不传并乐不传而诗仅存吾安得不以目听古乐哉虽然耳与目亦无庸也必执耳目以求古人而倾耳而侧目曰古人在是古人许我乎其不为小序之凿空与诸儒之臆说也与有几而后乃今知说诗之难也惟公子以至聪之耳至明之目而运以古人之心得之于神遇之于幽不觉其津津道之皆有以见古人之真面目真性情也今之说诗者苟如其评以求之不为耳罣不为目碍并不以心为师或可介公子以见古人也余故序春秋诗而殿此以为诗评

  

  春秋诗话后序

  乾隆辛未春桕园张司马权丞佛山书讯彼都人士之能文者予以故友劳子孝舆对司马就其家得春秋诗话五卷序而行之噫孝舆胡为而有此书也哉雍正庚戌诏修一统志予与孝舆与辑粤乘孝舆负奇忤物与同事不相能遂拂衣去而家无担石总裁鲁太史佑人怜其才荐之饶平邑幕饶平在万山中旅食无聊爰托笔墨自遣积成此书太史公曰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孝子忠臣劳人思妇之情三百篇尽绘之故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燕享赠答恒托以写其情孝舆壹郁不自得又托于托写其情者以写其情鸣呼其可哀也已孝舆才峰秀逸文采葩流此书拈断烂之朝报展肆好之襟期实兼征南匡鼎之长世有子云定当赏识而忌者或欲投溷故孝舆不轻示人非司马孰从而知之近代怜才阐幽称中郎牧斋二公要欲得同调者为羽翼以树历下弇州之敌故亟取青藤松圆以张其军非真有所爱于徐程也司马与世无竞而于孝舆此书心契而雕镂之此真怜才阐幽者非二公比也孝舆生平怀才落拓与世龃龉荐鸿博再试不遇吏夜郎劳瘁以死遭遇虽厄于生前而著述获阐于身后不可谓非孝舆之幸矣顺德友人罗天尺序

  右春秋诗话五卷国朝南海劳孝舆阮斋撰按先生事迹具见阮通志本传暨吴雁山孝廉文集七先生传中七先生者乾隆初元吾粤举博学鸿词先生暨许遂车腾芳韩海曹滨锺狮苏珥七人也孝廉称先生神锋儁朗令龙泉邑人思之建劳公书院毕节有铸局莅任者率满载去先生则两袖清风如故也是书体例鹤征录言之已详且谓先生才气豪放学亦博赡殆并重其人者欤先生诗教入人最深春秋时去古未远故情往如赠兴来如荅矢口成声原有天籁自鸣之致先生随手掇拾各以类从若以游戏出之而业已上下千古经部中无此书也纯用本色说经铿铿匡鼎解颐得无类此至如晋人执卫侯一条引司马长卿赋长门为证且云横致千金梢涉猥鄙又如原田每每一条引后秦鸠摩罗什善听风铃为证亦觉儗不于伦然白璧微瑕未足为全书之累先生没后张桕园司马刻之顾中多脱误如匏有苦叶作匏叶瓠叶亦作匏叶僖公作禧公鲁颂作鲁诵叔于田作于田川池作春池开卷即灼知其谬者其它讹舛正多不知当时何以率易至此迩来流布渐稀谭玉生广文箧衍中有是书爱为借钞而重刊之丙午小寒后一日后学伍崇曜谨跋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一十五·彭定求
  张桂·唐圭璋
  阮秀实·唐圭璋
  李致远·唐圭璋
  ◆陈□□阳复·顾嗣立
  第二十二出·李开先
  第一折·高文秀
  卷四·陈肇兴
  ●卷五·冒广生
  谷城山馆集卷八·于慎行
  四集卷二十四·乾隆
  卷九·陈起
  卷四十一·陈元龙
  26、虐妒·蒲松龄
  石孝友词作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九章 从师学道·屠隆

    〔外末同上〕天上英雄岂无故。富贵功名草头露。金针一拨转瞳人。回头便指西天路。木淸泰被我两人唤醒。辞家入道云游来了。仙子。我和你不免接引他一番。远远望见来也。〔生上〕云山烟水路茫然。竹杖芒鞋

  • 卷五·本纪第五·脱脱

        世宗   世宗孝和庄宪皇帝,讳阮,小字兀欲。让国皇帝长子,母柔贞皇后萧氏。帝仪观丰伟,内宽外严,善骑射,乐施予,人望归之。太宗爱之如子。会同九年,从伐晋。大同元年二月,封永康王。   夏四月丁丑,太宗崩于栾

  • 卷之一百四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一一一七 谕将各乐章按语与《旋宫图》俱附入《律吕正义后编》并补入四库书·佚名

    一一一七 谕将各乐章按语与《旋宫图》俱附入《律吕正义后编》并补入四库书乾隆五十年十一月初五日乾隆五十年十一月初五日奉旨:前因乐部所用乐章,仅以五、六、工、尺、上为音,问以宫、商、角、征、羽,茫然不知为何事,因命

  • 列传卷第四十七 高丽史一百三十四·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辛禑二。○五年正月乙亥辽东都指挥司遣鎭抚任诚来索被虏人及逃军咨曰: "洪武三年十一月高丽军所虏辽阳官民男妇千余人及各卫军人逃往彼处者

  • 卷六十 蜀书十五 贺全吕周锺离传第十五·陈寿

    (三国志贺齐传、三国志全琮传、三国志全琮传、三国志吕岱传、三国志周鲂传、三国志钟离牧传)贺齐传,贺齐,字公苗,会稽郡山陰县人。他年轻时为郡吏,署理过郯县县长。县吏有叫斯从的人轻薄放荡、为非作歹,贺齐想惩治他,但县主簿

  • 苏逢吉传·欧阳修

    苏逢吉,京兆长安人。汉高祖镇守河东,父悦为高祖从事,逢吉常代悦写奏记,悦对高祖说过。高祖召见逢吉,喜欢他精神爽秀,就用为节度判官。高祖的性格刚强严肃,宾客官吏很少得到请见,逢吉能单独入见,终日侍立高祖的书阁中。当时公文

  • 韩亿传·脱脱

    韩亿字宗魏,先祖是真定灵寿人,迁移到开封府的雍丘。推举为进士,为大理评事、知永城县,有治理的才能。其他州邑诉讼不能决断的案件,郡守皇甫选就让韩亿来处理。通判陈州,正好河流泛滥,修筑堤防花费数万,韩亿没有向老百姓征收赋

  • 弇山堂别集卷八十·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赏功考下成化中平两广贼功中军都督同知赵辅等封及千二百石左佥都御史韩雍为左副都御史游击将军右都督和勇为左都督加岁俸百石户部右侍郎薛禄为左侍郎加正二品俸监察御史汪霖刘庆为大理寺左寺丞舎人为所

  • 卷五·王溥

    后唐天成元年七月,御史台奏:“伏准故事,每月百官入阁,百司排仪仗,金吾勘契。入后,百官待制次对。入阁举论本司公事,左右起居分记言动,以付史馆编录,此大朝经久之道也。近奉敕旨,百官除常朝外,依宰臣每五日一度入内起居,拜讫便退,纵

  • 倪兆春·周诒春

    倪兆春 字新初。年三十三岁。生于浙江杭州。已婚。初学于寗波三一书院。及上海圣约翰大学。任天津新学书院监督兼教员。又任上海务本女塾兼南洋中学英文总教员。宣统三年。自费游美。继得半官费三年。入米德布学校。

  • 卷八 学二·黎靖德

      ◎总论为学之方   这道体,饶本作"理"。浩浩无穷。   道体用虽极精微,圣贤之言则甚明白。〔若海〕   圣人之道,如饥食渴饮。〔人杰〕   圣人之道,有高远处,有平实处。〔道夫〕   夫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人病不

  • 卷五论事篇·杨时

    子曰:行事在审己,不必恤浮议。恤浮议而忘审己,其心驰矣。子曰:息,止也,生也。一事息则一事生。生息之际,无一毫之间。硕果不食,即为复也。子曰:久阅事机,则机心生。方其阅时而喜人其趣,则犹物之遗种,未有不生者也。子曰:天下之事无

  •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卷第五·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 尔时世尊。重说颂曰。 此法善净复明亮 本无和合与空等 无住无灭无起生 是印随摄于佛印 住彼根本得总持 长时修习慈悲行 若敬若慢世所行 平等慧中无喜

  • 卷第三·佚名

    嘉兴大藏经 法玺印禅师语录法玺印禅师语录卷第三嗣法门人性圆旋玑旋哲旋贤等编次住江西南昌府靖安县龙门山暇僧禅寺语录师于癸巳秋八月十二日入院。山门一喝云者道门马大师亲从出入山僧到来未免随他去就虽然以拄杖

  • 折狱龟鉴·郑克

    又名《决狱龟鉴》。中国古代有关刑事检验的案例汇编。郑克著。约南宋初年开始印行,后多次刊行,明、清分别被收入《永乐大典》、《四库全书》。郑克,字克明,曾任北宋建康府上元县尉,南宋湖南提刑司干官,熟知历代史传和

  • 玄肤论·陆西星

    气功内丹术著作。不分卷。明·陆西星撰。全书共20篇,每篇一论。系统地论述了东派丹法原理和功夫次第,具有代表性。首论三元,认为丹有三元,即天元、地元、人元,而又突出人元。人元又谓之“大丹”,乃“创鼎于外,炼药于内,取坎填

  • 太上洞玄灵宝五帝醮祭招真玉诀·佚名

    太上洞玄灵宝五帝醮祭招真玉诀,原不题撰人。据卷末后记,应为北宋道士张承先所撰。《通志‧艺文略》已着录此书一卷。今本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玉诀类。书中宜称道士受《灵宝五老赤书真文》之日,应依法祭醮,以招降天真,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