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

◎翁文端祀灶诗

翁文端公年二十四时,犹一贫诸生也。其祀灶诗有云:“微禄但能邀主簿,浊醪何惜请比邻。”士当困厄无聊,易作短气语,当公为此诗,岂自料两朝宰相,再世帝师,三子公卿,四世翰苑,功名福泽为本朝希有人物哉?

◎顺天乡试正考官以前科状元充当

国朝承前明旧例,顺天乡试正考官,多以前一科一甲一名充之。康熙初年,几若定制。如壬子则以庚戌状元蔡启亻尊主考,乙卯则以癸丑状元韩主考,丁巳则以丙辰状元彭定求主考,辛酉则又以己未状元归允肃主考。一时奔走声气者,遂先期辐凑于其门,场屋中多幸进者。自归宫詹入闱,撰文自誓,关节不通,榜发,下第者哗然,冀兴大狱。时魏敏果公象枢为大司寇,以朝端硕望,步行随一仆,携红褐垫,至宫詹所居宅外,行四拜礼,曰:“我为国家庆得人也。”复赋诗纪事,遍示朝列。外议始息,(朱竹检讨典江南试回,敏果亦朝服造门再拜,谓检讨曰:“非拜君也,庆朝使之得人也。”)然自后北闱试事,不复令新殿撰持衡,遂改三百余年之旧制矣。

◎讲幄得人

归宫詹立朝清谨,通籍后,年迁岁擢,皆由特简。时汤文正公擢外台讲官,缺人掌院,以宫詹短视不开列。圣祖于袖中出片纸示诸大臣曰:“此人何如,朕以为继汤斌后,无逾此者。”诸大臣俱拜庆讲幄得人。

◎归宫詹等闱中誓神文

归宫詹入闱誓神文略云:“某等素著清贫,谬叨荣遇,期为朝廷遴选真材,不为身家营谋私窟。期诸同事,各矢此心。倘或为利营私,徇情欺主,明正国法,幽服冥诛。甘受妻孥戮辱之惨,必膺子孙灭绝之报。”按朱竹检讨典试江南,渡江告江神文曰:“如其寸衷有昧,徇人贿托,废弃真才,神灵有知,允当罚殛。”又入贡院誓神文曰:“如或心存暧昧,遏抑真才,徇一人之情面,受一言之贿托,通一字之关节,神夺其算,鬼褫其魄,五刑备其体,三木囊其头,刀斧分其尸,乌鸢攫其肉”云云。前辈巨公,衡才公正如此。

◎蒋清容感激知遇

铅山蒋清容太史,自以弱冠受金桧门尚书德瑛之知,才誉大起,乾隆丁丑通籍,再出尚书门下,终身感激知遇,言必称师。晚年命工绘像,岁修春兰秋菊之荐,命子孙世世祀于书室。尚书尝云:“平生知已三人,句山、香树、箨石而已。”太史偶至其家,展拜遗像,见句山太仆、箨石侍郎皆有题句,而香树独阙。遂渡重江谒钱太傅于里第,索题帧上,归之尚书后人。太史敦尚风义,气节嶙峋,此其一端也。

◎孙文靖疏荐陶文毅

陶文毅公丰裁峻整,好议论人物,惟恐不尽,虽廷对亦然。开藩皖中,循例觐圣,论某官溺职状,至于声色俱厉,须髯翕张。宣宗疑之,密谕孙文靖公尔准,察其为人;时文靖方抚安徽也。文靖密疏荐引,朱批曰:“卿不可为其所愚。”复具疏条列善政,力保其无他,文毅遂获大用。按故湖北巡抚胡文忠公为文毅女婿,今伯相湘阴左公、故陕抚刘中丞蓉,皆文毅幕僚;三公皆由文毅识拔,声望大起。然则文靖一言,顾不与九鼎钧重欤。

◎孙文靖奉请黄忠端崇祀孔庙

孙文靖公官闽臬时,适明儒漳浦黄忠端公墓地为豪家侵占,子孙力弱,讼不胜。一夕,天大雷雨,遍山上下皆坟起,成“黄山”字,无虑数千万。豪大惊,叩首还其券。文靖有诗纪之,见《泰云堂诗集》。督闽后,遂以漳浦之理学忠贞,奉请崇祀孔庙,得旨俞允。是举也,固由圣主名臣,表扬潜德,而忠端灵爽,至于三百年后,犹足以感天地而动风雨,神矣哉?

◎蒋征士书十三经

金坛蒋征士衡,康熙间以善书称,碑版照耀四裔。五十六岁时,矢志书《十三经》,凡八十余万言,阅十二年讫事。南河河道总督高文定公斌,特疏上呈御览,奉旨镌石,留太学,以墨刻颁行天下,并授衡国子监学正。当衡写经时,以恩贡选英山教谕,又举博学鸿词,皆力辞不赴。山林宿学,一艺专精,终邀睿赏。士生圣朝牢落不偶者,宜自奋已。衡为虎臣修撰超从子,字湘帆,晚年自号江南拙老人。工诗古文,其《书法论》一篇,尤为讲楷法者所宗尚。

◎难倒彭元瑞

乾隆朝士,屡于上前称彭文勤博学强记,上思有以难之。值乙未会试,钦命诗题为“灯右观书”四字,诸总裁覆命日,叩请出处。时文勤适侍班,上目视文勤。文勤叩首曰:“臣学问荒陋,亦不知诗题何出。”上笑曰:“是夕朕偶于灯右观书耳。”文勤趋出,上顾侍臣曰:“今日难倒彭元瑞。”(按:或称是科文勤为总裁,非也)

◎沧浪亭五百名贤祠

苏州沧浪亭为宋苏子美别墅,南宋则韩蕲王居之,岩石玲珑,水木清美,遂为城中名胜之冠。道光戊子,陶文毅公抚吴,重修,举吴中前贤暨自古名流之宦游流寓于斯土者,绘像合祀五百名贤祠。做成之日,招一时贤士大夫退居林下者,创五老会,亦绘像赋诗以张之。五老者:内阁中书潘奕隽,年八十八;掌山东道监察御史吴云,年八十一;山东按察使石韫玉,年七十二;刑部尚书韩葑,年七十一;江苏巡抚陶澍,年五十。公年最少,盖以耆英会电司马温公自况也。兵燹后,寿藤古木,斩刈无存,而楼阁丹青,池荷石笋,一经葺治,犹是承平旧观。余道出吴门,时一过之。

◎翁婿何须回避

康熙己未会试,长洲宋文恪公充总裁官,海宁陈文简相国,其女婿也,时方为孝廉,以避嫌不与试(按时回避例尚宽,翁婿舅甥,尚无确须回避之明文)。三月九日,礼部奏回避事,圣祖阅至文简名,指询廷臣,群臣咸以宋某系陈妇翁对。上曰:“翁婿何回避之有?可趣令入试。”时日已亭午,闱中将放饭矣。奉旨,特送举人陈元龙一名入场,然卒以避嫌屏斥。至乙丑,文简始及第,其遭遇实在未达时也。

◎罗侍郎奏对之敏

罗侍郎文俊,素短视,寻丈外即茫无所睹。宣宗尝于召见时,笑问:“卿见朕否?”公叩首曰:“天威不违颜咫尺。”时服其奏对之敏。

◎张船山风节

船山先生世多以诗人目之。官谏垣时,连上三疏:一劾六部、九卿,一劾外省各督抚,一劾河漕、盐政。尝画一鹰赠人,自题云:“奇鹰瞥然来,身在高树,风劲乍低头,沉思击何处!”凤采如此,诗人也欤哉(按:船山诗,霸才豪气,仍是袁、赵滥觞。格律风骨,均未入古,虽久席盛名,未敢附和)。

◎金台书院

京师金台书院,在崇文门外金鱼池上,国初名“首善义学”,乾隆中始称书院,然非前明首善书院也。明首善书院为邹南皋、冯少墟二先生讲学之所,在大时雍坊,宣武门内天主堂,即其故址。今金台书院适奉邹、冯二木主,一时肄业诸生,遂懵然莫识其由来已。

◎翁方纲精清书

国朝乾隆已前,凡新进士用馆职,例择年少者十数人学习国书。庶常馆课及次科散馆,皆以清书第甲乙。翁学士方纲散馆时,上以翻绎陶潜《桃花源记》命题。是日午刻,学士已脱稿,适闻驾出;上步自西阶,至其跪所,取卷阅之,问姓名至再。谕曰:牙拉赛音,汉语甚好也。次日,御定一等一名。嗣是纂修秘籍,掌握文衡,靡役不与,遂褎然为北学领袖矣。其受知遇实始此。

◎命词臣缮录昭明文选

乾隆甲戌夏,命翰林工楷书者梁国治、秦大士、梁同书、庄培因等,缮录《昭明文选》。又命朱、戈涛、卢文召、翁方纲等,校对于翰林院后堂东宝善亭内。发出宋版《文选》一部,纸墨精好,古香袭人。每册有前贤手题墨迹,第一册前有御笔题云:“此书在天禄琳琅中,亦不可多得。”

◎考试差名次不揭晓

乾隆已前,凡御试开列试差诸臣,皆发出等第名次。惟乾隆四十二年丁酉三月考试差单不发出。越二年己亥,又改如前例。此后始密定名次,不复揭晓矣。此亦国朝掌故之一,今日驾轺车而出者,什九茫如矣。

◎新进士簪花礼

新进士释褐于国子监,祭酒、司业皆坐彝伦堂,行拜谒簪花礼。故事:三鼎甲皆簪金花,外有备用一枝,为总理监事所携归。乾隆辛丑,钱适占三头,于是总理监事者,为漳浦蔡文勤公,新司业则翁覃溪学士方纲也。文勤戏谓今科状元是翁公上年所得士,此花应归翁公。学士因携归椟藏之,镌铭其上,并撰《三元考》、《三元喜宴诗》四律。京师士大夫及四方诗人,和者数百家,锓梓为《三元诗集》。

◎籍隶畿辅者不充顺天乡试考官

顺天乡试考官,凡籍隶畿辅者,例不开列。乾隆癸卯,覃溪学士以洗马奉命充副考官,尤为异数(洗马亦例不充顺天主考)。嗣后纪文达公,亦曾主京兆闱。

◎翁覃溪重赴琼林

嘉庆十九年甲戌,上问户部尚书潘世恩:今科会试,有重赴琼林宴者乎?世恩对,有壬申进士翁方纲,壬申今无正科,现在礼部奏请,于甲戌补重宴,上颔之。二月十八日,礼部奉旨:翁方纲赐四品衔,重预恩荣宴。

◎京师书肆

乾隆癸巳开四库馆,即于翰林院署藏书分三处:凡内府秘书发出到院为一处,院中旧藏《永乐大典》内有摘抄成卷、汇编成部之书为一处,各省采进民间藏书为一处。分员校勘,每日清晨诸臣入院,设大厨供给茶饭。午后归寓,各以所校阅某书应考某典,详列书目,至琉璃厂书肆访查之。是时,江浙书贾,亦奔凑辇下,邮书海内,遍征善本,书坊以五柳居、文粹堂为最(右见《复初斋诗注》。余在京时,五柳、文粹已歇业,厂肆中旧书稍多者,惟宝名斋、宝森堂二家)。

◎小蓬莱阁

黄秋易得汉石经《尚书》、《论语》三段,翁覃溪借摹于石,因用洪文惠摹石经于越州蓬莱阁事,自题匾曰“小蓬莱阁”。

◎金石之学

四库校勘诸臣,讲金石之学者朱竹君筠、钱辛楣大昕、张瘦同埙、陈竹厂以纲、孔约广森。后又继以桂未谷馥、黄秋易、赵晋齐魏、陈无轩焯、丁小疋杰、沈匏尊心醇。而惟钱箨石、程鱼门、姚姬传、翁覃溪、严冬友五君,先后从事最久。遂开乾隆已后诸儒以金石之学印证经史一派。

◎主司梦人送香橼

乾隆壬子江南闱中主司梦人送香橼四枚,是科果得两状元、一会状。橼元同音,适符其瑞,见潘文恭《思补斋笔记》,文恭即四元之一也。

◎周太学白丁香诗

康熙间,太学生周清原盛负诗名,益都相国见其应试诸作,目为奇才。太学白丁香诗有云:“月明有水皆为影,风静无尘别递香。”传诵都下,上达宸听。比官翰林,召见时,上犹诵此一联奖之,见《国子监志》。按益都赠周诗,有“飞花定见召韩君”之句,后果以诗名上闻,可谓佳谶。

◎殿廷橐笔閤门赐貂图

康熙某年,诏宣青浦沈文恪公荃入内廷,赋诗称旨,赏貂裘一袭。沈绘“殿廷橐笔”、“閤门赐貂”二图,以纪荣遇。

◎新进士赴国子监释奠礼

每科胪唱后,新进士齐赴国子监,释奠礼竣,大司成置酒堂东偏,各献酬三爵。以堂中为御驾临幸地,故避就东偏也。

◎编检赐禁中骑马

《曝书亭集》有恩赐禁中骑马诗,是康熙朝编、检入直,亦竟有朝马之赏也。

◎高宗御经筵

乾隆五十一年丙午二月六日,上御经筵,侍臣讲《论语》“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尚书》“正德利用厚生惟和”。御论以安仁利仁,朱子引而未发。双峰饶氏谓与仁一,故曰其仁,与仁犹二,故曰于仁,亦既发之矣。然曷不于颜渊、子贡观之乎?颜渊安仁,子贡利仁。箪食瓢饮,回不改其乐,是安仁也。赐不受命,而货殖焉,是利仁也。赐不受命,非富贵贫贱之命,盖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率性即安仁,不受命即未能安仁也。货殖者见有利于仁,如货殖之生财耳。是日筵宴,特命奏抑戒之诗。诸臣随侍者分东西班,大学士阿桂、嵇璜已下凡三十八人。

◎谕中外臣僚各举所知

康熙十七年、亡御懋勤殿,召郎中王士祯赋诗赐宴,特授翰林侍读。遂谕中外臣僚,各举所知。

◎烟波钓徒查翰林

康熙间,查初白学士、声山宫詹,均在词馆,有文望,人皆呼为查翰林。初白从圣祖驾幸南海,捕鱼赋诗,先成,有“臣本烟波一钓徒”之句。翼日,内侍传旨,呼为“烟波钓徒查翰林”,可与“春城无处不飞花”韩、“桃杏嫁东风”张郎中并传矣。

◎傅雯指绘

京师广安门内慈仁寺,乃占双松寺遗址,前明改建者也。其厢悬胜果妙因图,乾隆丙午夏,傅雯奉敕以指绘。图中诸佛及罗汉像,最小者犹与人相等,屋凡三楹,图之广狭称是,洵奇观也。

◎临雍讲学

咸丰三年二月上丁,上亲诣太学,行释菜礼。越六日癸未,临雍讲学。玉音朗朗,讲《中庸》“致中和”一节,《尚书》“皇天无亲”四句。自王公大臣以及有司百执事,自先圣先贤之裔以至太学诸生,环集桥门璧水之间者以万计。是日,特命郡王致祭于赠太师大学士杜文正之灵,盖重渊源、怀耆旧也。

◎杜文正公恩遇

杜相国侍学龙楼一十七载,咸丰壬子薨于位。上眷念旧学,饰终典礼极优渥,赠太师,谥文正,皆出特旨。时公父侍郎咢犹存,颁内府珍药,遣官存问。公子<乔羽>、翰,皆由翰林晋阶坊局。舆机之日,车驾亲临,洒泪奠。君臣一德,生荣死哀,虽古绿图甘盘,让此遭逢之殊异也。

◎曾文正得俞太史卷

嘉道以后,殿廷考试尤重字体。道光庚戌,吾浙俞荫甫太史樾成进士,素不工小楷,覆试竟冠多士,人咸诧焉。后知由曾文正公,盖公方以少宗伯充阅卷官,得俞文极赏之。且因诗首句云“花落春仍在”,谓与小宋“将飞更作回风舞,已落犹存半面妆”无异,他日所至,未可量也,遂第一进呈。后俞典学河南,以人言罢职。同治四年,寓书于公,述及前事,且曰:“由今思之,蓬山乍到,风引仍回,洵符落花之谶矣。然穷愁著述,已及百卷,倘有一字流传,或亦可云春在乎?”因自颜所居曰“春在堂”。康祺案:庚戌至今垂三十年,是榜人物,内贰六官,外膺封疆者,不闻大著声绩。太史则钻研经史,撰著裒然。苦菀一时,优劣千古,相士若文正公,洵风尘巨眼矣。

◎冯山公撰恨不见彭公叙

康熙朝,彭中丞鹏,号天下清官第一。钱唐冯山公至撰《恨不见彭公叙》,略曰:“戊寅十月,予客天水方伯幕,古愚彭公来,客皆往观,予方浴,观无及,觖望累日。自景愿见公,垂二十年。甲寅闽变,贼欲污公,公骂之,贼怒,击齿尽落,吾以公为骂贼断舌颜杲卿。后宰三河,仁而廉,日餐齑粥,有时绝粮,吾以公为尘甄范莱芜。御前放鹰者至县,使来索饩牵,公鞭之,吾以公为强项令董宣。入为给事中,劾考官不公,至请斧劈臣头,县太学以谢士,吾以公为折槛朱云、埋轮张纲。及出监河工,秋涛啮堤,公止宿其上,誓身同去留,吾以公为河溢瓠子,请以身填金堤如王尊。按察贵州,主仆行李裁二肩,吾以公为一琴一鹤赵阅道。凡此六七,公有一于今,必争先快睹,况忠清正直全备乎一身者哉?思之二十年,一朝失之,是吾命之不辰,而抱恨无穷期已”云云。予读是文,觉彭公之直节清声,固令人有生不同时之慨,而山公之风趣,亦借可想见矣。山公名景,初游京师,主兵部侍郎项景襄。时有司亟营建,求大木不得,有请易大学彝伦堂{亡木}<广留>者。景投书魏敏果公,事竟获止。又尝以开涧河议上漕督徐旭龄,陈淮安水患于尚书汤文正公。最后为工部郎金鼐客。上方命部院大臣甄别属吏,诸臣仰承风旨,五部皆有斥者。景独引五郡自有、平原自无事以风鼐,鼐善之,遂一无所劾。景文学少与阎百诗齐名,晚交汤右曾、查升。相国索额图尝欲见之,坚不肯诣,真奇士也。

◎康熙朝谕九卿举廉吏

康熙二十九年谕九卿察举廉吏,灵寿令陆陇其、三河令彭鹏、清苑令邵嗣尧、麻城令赵苍璧,同被引见,擢隶宪府。四人者,果皆耿直廉干,声实俱美。圣祖之知人则哲,用贤勿贰如此。

◎陆清献馈巡抚寿仪

陆清献公令嘉定时,值巡抚慕天颜生辰,众皆献纳珍物,惟恐不丰。清献独于袖中出布一匹、履二双,曰:“此非取诸民者,为公寿。”天颜笑却之,卒以微罪劾罢其任。

◎余杜白齐名

国初,莆田余怀流寓金陵,文词凄丽,撰《板桥杂记》三卷,感均顽艳,与杜浚、白仲调齐名,时号余杜白。卒后,长洲尤侗吊之曰:“赢得人呼鱼肚白,夜台同哭党人碑。”鱼肚白,金陵市语染名也。

◎顾亭林先生峻厉

亭林先生尝曰:“北方之人,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南方之人,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其甥东海学士延之夜饮,怒曰:“古人饮酒卜昼不卜夜,世间惟氵㸒奔、纳贿二者夜行,岂有君子而夜行者乎?”其峻厉若此。

◎顾亭林先生勤学

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遇边塞亭障,呼老兵诣道边酒垆,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马上无事,辄据鞍默诵诸经注疏,遇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精勤至此,宜所诣渊涵博大,莫与抗衡与。

◎三大奇书

国初诸儒,称梅文鼎《历算全书》、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李清《南北史合钞》,为三大奇书。康祺按:李氏之《南北史钞》与后之沈炳震《新旧唐书合钞》,皆博赡过人,而疏略不免,尚不及彭元瑞、刘凤诰合注《新五代史》体例之善;以拟梅、顾二书,经天纬地,专门名家,更瞠乎后已。

◎一统志

昆山徐尚书养疴洞庭,书局自随,其聘修《一统志》者,无锡顾祖禹景范、常熟黄仪子鸿、山阳阎若璩百诗、德清胡渭朏明也。一堂宾从之贤,皆九等人表之最。官书如此慎重,岂复私家著述所能比肩。

◎词臣不愿作主考

康熙乙酉五月,驾幸西苑,时开列试差各员,适赴行在候御试。直庐诸词臣同奏:“臣等蒙恩点派扈从,不愿作主考官,求免试。”得旨:“汝等所见极是,向来主考难得好声名,汝等既不愿出差,今年各省乡试,俱不必开列,传与掌院知道。”见查慎行《乙酉日记》。康祺按:今翰林官亻暴值内廷,辛苦三年,专盼秋风一度。其营营得失,较踏省觅举者为尤劳。读查氏日记,见当日词臣之淡泊清高,觉金马玉堂,真在天上。

◎衡文巨眼

康熙二十年,方洗马象瑛、王吏部材任典蜀试时,川中兵革方定,轺车所届,满目荆榛。方、王二君,殚心搜拔,惟恐偶屈一士,得士四十二人。每拆卷,当事辄额手称庆。当未撤棘时,学使者冯云骧籍三川名隽三十人,验其得失。榜发,售者二十有五,副车三,所未见者二人耳。蜀人相传以为佳话。乾隆壬午,吴修撰鸿督学湖南,是科主试者为嘉定钱詹事大昕、韩城王文端公杰。场后诸生各以闱艺呈吴,吴最赏者五人:丁、丁正心、张德安、石鸿翥、陈圣清也。曰:“此五卷不售,吾此后不复论文矣。”揭晓日,招客具饮,使人走探。俄抄榜来,自六名至末,只陈圣清一人,吴旁皇莫释。未几,五魁报至,则四生已各冠其经,如联珠然。大喜过望,首唱一诗,以志其盛,和者三十余人。二事极相类,合记之,为今督学、典试者劝。

◎从祀圣庙

康熙五十四年,以宋范仲淹从祀文庙(从江南学臣余正健请也)。嗣后雍正二年,诏以林放、县、牧皮、乐正克、万章、蘧瑗、秦冉、公都子、公孙丑,从祀两庑先贤;郑康成、范宁、陈淳、何基、赵复、金履祥、陈氵皓、罗钦顺、陆陇其、诸葛亮、尹享、黄、魏了翁、王柏、许谦、蔡清,从祀两庑先儒;张迪从祀崇圣祠。乾隆二年,诏以吴澄从祀先儒。道光二年诏刘宗周,三年汤斌,五年黄道周,六年陆贽、吕坤,八年孙奇逢,二十三年文天祥,二十九年谢良佐,从祀先儒。咸丰三年,诏公明仪,七年公孙侨,从祀先贤。元年诏李纲,二年韩琦,九年陆秀夫,十年曹端,从祀先儒。七年,诏孟皮从祀崇圣祠。同治二年,诏毛亨、方孝孺、吕冉,七年袁燮,从祀先儒(按:光绪初,准从祀者,又有张履祥、陆世仪、张伯行三人)。

◎甄别各省学臣

康熙五十四年,诏命廷臣甄别各省学臣,众议以湖广学政李周望为第一,遂由侍讲擢国子监祭酒。

◎邵嗣尧与陆清献齐名

猗氏邵嗣尧,起家县令,循声介节,与吾浙陆清献齐名。历知山东临淄,直隶柏乡、清苑,皆有善政。后由御史督学江南,鲠直公廉,势要敛迹。甫试三郡,即卒。大江南北,至今祠祀弗衰。

◎褒扬廉节

山左汪灏,以侍读督学山右,屏绝竿牍,廉节著闻。圣祖仁皇帝西巡,俯察迩言,采及清望,温旨褒奖,特命超五阶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复调陕西学政,旋命巡抚河南。幸际圣明,直道之获伸如此,廉吏之可为如此。

◎张文端清操

国初,直省学政,沿前明旧习,多徇干谒、行苞苴,圣祖深嫉之。时大僚中清誉久著者,莫如浙抚张文端公鹏翮,而各行省中积弊最深者,莫如江南,遂特简公视江南学。公信心直行,矢慎矢公,终其任无一幸进者。声华之士,偶得京函,踯躅逡巡,不投而去。公去后,多士思之不置,每言及,辄欷流涕。如公可谓不负委任矣。

◎国初学政不差翰林

康熙三十九年七月,内阁奉上谕:“各省学道,原不差遣翰林官员,嗣后各省学道,宜将翰林官员一并差遣。尔等与翰林院会议具奏。”时韩文懿公方掌院事,议上,略云:“翰林官朝夕讲习文章,树立品谊,犹不足以补报万一。今奉学道一并差遣之旨,此固不次之鸿恩,然诸臣中有志有守者固不乏人,倘有一之未称,不特一己之面目所关,深恐负我皇上格外擢用之意。臣愚,不敢轻议差遣。”读此,知学政一差,本非翰林所应预,仁皇帝特破格参用之。今每届更换学政之期,偶有一二他衙门人员,翰林官多以为非分。风气之变迁如此,殊可诧也。

◎田山姜侍郎

康熙朝初开大科,一时名士,率皆怀刺跨马,日夜诣司枋者之门,乞声誉以进。德州田山姜侍郎,方以工部郎中膺荐辟,屏居萧寺,不见一客。比督学江南,舁以肩舆,从两驴载衣裳一箱,五经子史两方底,苍头奴二人,踽踽行道上。戒有司勿置邮传、给供张。自市蔬菜十把,脱粟三斗,不为酒醪佳设,惟日以文章为事。见惠周惕《红豆山庄集》。

◎陈亦韩先生

常熟陈亦韩先生祖范,雍正癸卯捷南宫,未及胪唱,以足疾告归,疾愈,终不出。尝曰:“自问无用世才,倘殿试蒙拔擢,虚糜廪禄,于义不可。若遽乞归,自处则高矣,但人人如此,公家之事谁任。今量能度分,如此知止,犹不失出处之道”云云。归里后,著书设教,垂三十年。大臣以经学荐,特旨赏国子监司业衔。先生天爵自重,原非借此鸣高,而望实交孚,必不终听其湮没,营营者可以悟已。

◎石殿撰能辟邪说扶名教

吴门石琢堂殿撰韫玉,以文章伏一世,其律身清谨,实不愧道学中人。未达时,见氵㸒词小说,一切得罪名教之书,辄拉杂摧烧之。家置一纸库,名曰“孽海”,收毁几万卷。一日,阅《四朝闻见录》中有劾朱文公疏,诬诋极丑秽,忽拍案大怒,亟脱妇臂上金跳脱,质钱五十千,遍搜东南坊肆,得三百四十余部,尽付诸一炬,可谓严于卫道矣。是年,南闱发解,庚戌魁多士。夫因果之说,儒者不道,然以一穷诸生,毅然以辟邪说、扶名教自任,其胸襟气节,岂复第二流人物所有。

◎湘潭刘侍御

湘潭刘侍御元燮,在词馆有隽望,在谏院有直声。授苍梧道,辞不赴。谪广西佐贰,泊然束装,振奇人也。

◎射虎川

康熙二十二年西巡五台,台麓寺行宫之北,突出一虎,圣祖亲挽弧矢,一发殪之。土人名其地曰射虎川。

◎吴和甫少宰恩遇

泰兴吴和甫少宰存义直南书房时,文宗偶临幸,见其貂褂黯敝,笑询之。叩首对曰:“臣自授编修至今,已二十年矣。”上太息。次日,即蒙黑貂之赐。后少宰督滇学还,奉命兼署顺天府丞,召对时,谕之曰:“朕闻顺天府丞每逢考试卖卷,可得千金,聊偿汝在滇之清苦。”少宰视学吾浙,每述及先皇厚恩,未尝不潸然泪下也。

◎张文毅孙文节殉难

咸丰间,张文毅公芾视学江右,孙文节公铭恩视学皖江,皆奉旨办贼。张请终制,孙请归省,皆忤上意镌级,时方以为书生胆怯也。后孙旋殉难;张归籍遇逆回之变,骂贼不屈。盖当时局糜烂,兵事掣肘,杀身无补忠孝,宜完留其身以有待,亦儒臣进退之义。自被严诏,终全大节。非特误国偷生之辈,不足供其奴隶;即仓猝遇寇,模糊捐生,幸厕忠义之林者,亦岂足比拟百一哉。

◎钱补履

苏州虎丘,有钱补履墓,其人名近仁,以补履为业,嗜读书,通知古今事,吴中士大夫称为补履先生。汪稼门廉使树墓碣以表之,见吴江周鹤立《匏叶庵诗注》。

猜你喜欢
  任苏杜郑仓传第十六·陈寿
  卷一百七十·毕沅
  通志卷一百九十一·郑樵
  卷三十三·佚名
  读例存疑卷十七·薛允升
  卷七 昭帝纪 第七·班固
  袁磠传·沈约
  邢峦传·李延寿
  李革传·脱脱
  王·宋濂
  金兴旺传·张廷玉
  陈纪二 世祖文皇帝上天嘉元年(庚辰、560)·司马光
  卷二十九·赵汝愚
  通制条格卷第二十一·拜住
  卷二十五·戴锡章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白居易

    钦定四库全书 白香山诗集卷七     歙县汪立名编长庆集七【闲适古调诗六十一首】 舟行江州路上作【自此後诗为江州司马时作】 帆影日渐高闲眠犹未起起问鼓枻人已行三十里船头有行竈炊稻烹红鲤饱食起婆娑盥漱秋江

  • 巻六·查为仁

    钦定四库全书絶妙好词笺卷六    宋 周宻 原辑宛平查为仁钱唐厉 鹗同笺李彭老【彭老字商隐号筼房景定建康志李彭老淳祐中沿江制置司属官】朩兰花慢正千门繋栁赐宫烛防青烟看秀靥芳唇涂妆晕色试尽春妍田田满阶榆

  • 卷340 ·佚名

    苏泂 感春 纷纷忙事几曾闲,快上高楼得解颜。 夜月一奁花似镜,春风千叠柳如山。 多情未放芳尘远,渐老难追少日还。 燕子飞来那有意,又催团扇入怀间。 苏泂 感旧 小箱留得旧裳衣,母氏亲缝衣此儿。

  • 卷七百六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七百六十八严识玄【以下有爵里无世次】严识玄魏州刺史後为兵部郎中诗一首班偼伃【一作严武诗】贱妾如桃李君王若岁时秋风一已劲揺落不胜悲寂寂苍苔满沈沈緑草滋繁华非此日指辇竞何辞何象何象

  • 志第十三 礼四之四·魏收

    世宗永平四年冬十二月,员外将军、兼尚书都令史陈终德有祖母之丧,欲服齐衰三年,以无世爵之重,不可陵诸父,若下同众孙,恐违后祖之义,请求详正。国子博士孙景邕、刘怀义、封轨、高绰,太学博士袁升,四门博士阳宁居等议:“嫡孙后祖,持

  • 闽世家第八·欧阳修

    王审知,字信通,光州固始人也。父恁,世为农。兄潮,为县史。唐末群盗起,寿州人王绪攻陷固始,绪闻潮兄弟材勇,召置军中,以潮为军校。是时,蔡州秦宗权方募士以益兵,乃以绪为光州刺史,召其兵会击黄巢。绪迟留不行,宗权发兵攻绪。绪率众

  • 石匮书后集卷第五十九·张岱

    列女列传魏宫人宫女费氏吴奎妻张氏吴信妻王氏女子张氏李氏姑媳罗田女子王氏尹熙华妻中洲二烈叶汝■〈艹〈木亘〉〉妻王氏章烈妇金氏俞烈妇青镂潘鹏妻杨氏、妾徐氏谢荐妻张氏易为昇妻汪氏宗正妻斯曰福妻黄氏张綖妻吴光

  • 卷之二百五十七·佚名

    成化二十年冬十月乙卯朔享 太庙○遣内官祭司井之神○丙辰太监覃昌传奉 圣旨授医士张有庆许英吴煜邹智陈瑛俱太医院御医御药房办事○巡抚山西右佥都御史叶淇奏山西岁歉民饥而平阳尤甚其廪增生员有愿纳粟人监者令巡按

  • 明熹宗哲皇帝实录卷之五十八·佚名

     天启五年四月戊寅朔孟夏 上亲享 太庙○诏清查捕营占役凡水夫灯夫菜户大马影占者逐一查明具奏○福建巡抚南居益题海土之民以海为田大者为商贾贩于东西洋官为给引军国且半资之法所不禁乌知商艘之不之倭而之于别国也

  • 郭资传·张廷玉

    郭资,武安人。洪武十八年中进士。累任北平左布政使,暗中依附于成祖。到起兵时,张籨等人死,郭资与左参政孙瑜、按察司副使墨麟、佥事吕震率先投降,高呼万岁。成祖很高兴,命辅佐世子居守北平。成祖转战三年,郭资负责供应军饷。

  • 卷二百十八上·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二百十八上 朱批黄廷桂奏摺 雍正五年六月十九日四川提督【臣】黄廷桂谨 奏为谨陈营伍地方情形及微【臣】管见事宜恭请 圣训事窃【臣】仰荷

  • 自强不息的楷模·孔子

    【原文】 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译文】 孔子谈到颜渊,说:“可惜啊!我只看见他进取,从来没有见他停止过。” 【读解】 可惜什么?可惜颜渊早死,只活了32岁。而不是可惜他只关进取,不知停止。 这一段是

  • 第十四章 17·辜鸿铭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 ”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辜讲提到著名的政治家管仲(当时的俾斯麦)时,孔子的一位学生(子路)说:“管仲和另一位官员(召忽,春秋时齐国人

  • 兵略训·刘安

    【原文】古之用兵者,非利土壤之广而贪金玉之略,将以存亡继绝,平天下之乱,而除万民之害也。凡有血气之虫,含牙带角,前爪后跃,有角者触,有齿者噬,有毒者螫,有蹄者驶,喜而相戏,怒而相害,天之性也。人有衣食之情,而物弗能足也,故群居杂处

  • 天文训·刘安

    【原文】天地未形,冯冯翼翼,洞洞灟灟,故曰太昭。道始于虚廓,虚廓生宇宙,宇宙生气,气有涯垠,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清妙之合专易,重浊之凝竭难,故天先成而地后定。天地之袭精为阴阳,阴阳之专精为四时,四时之散精力万物

  • 龙沙纪略·方式济

    边疆地理著作。清方式济撰。一卷。式济字沃园,安徽桐城人。康熙进士。官中书舍人。著有《陆塘诗稿》等。龙沙,语出《后汉书·班超传》。泛指塞外,是书指东北北部。康熙五十年(1711)式济父方登峄因《南山集》文字狱牵

  • 太上说九幽拔罪心印妙经·佚名

    元始天尊向救苦真人述一切罪根皆从心起之理,劝人了心无心,以脱轮回。

  • 春秋尊王发微·孙复

    十二卷。孙复撰。举进士不第,退居泰山学《春秋》,着此书。此书是现存最早的宋代《春秋》学专着。此书上祖唐啖助、赵匡、陆淳废传解注,以经求经,直寻大义之风,又兼宗韩愈排斥佛教,以为佛家是以春秋乱中国之旨,力主“尊王攘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