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百五十四 列传一百四十一

  万承风 周系英 钱樾 秦瀛 李宗瀚 韩鼎晋 朱方增

  万承风,字和圃,江西义宁人。乾隆四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直上书房,侍宣宗读。六十年,典试云南。时仁宗在潜邸,赐诗宠行。累迁翰林院侍读。嘉庆三年,大考,降检讨。四年,督广东学政。琼州海寇猝发,承风以闻,命总督吉庆按治,总兵西密扬阿等以恇怯置吏议。累迁侍讲学士,任满还京,直上书房,擢詹事。督山东学政,整厉士习,扶持善类。洊擢礼部侍郎,命还京。

  十二年,督学江苏。以清江浦、荷花塘河工取势太直,屡筑屡圮,奏请复旧,诏如议行。调兵部。十四年,上五旬万寿,陈请解任还京祝嘏,诏严斥,左迁内阁学士。调安徽学政。定远士子与凤阳胥役有隙,至试期辄修怨,当事者庇胥役,士益愤,承风疏请下巡抚严治胥役,置诸法。擢兵部侍郎,还京,仍直上书房,充经筵讲官。十七年,引疾归,寻卒,入祀乡贤祠。宣宗即位,追念旧学,赠礼部尚书衔,谥文恪。道光十二年,晋赠太傅,子方楙等加恩有差。

  周系英,字孟才,湖南湘潭人。乾隆五十八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嘉庆十年,督四川学政。十四年,入直南书房,擢太常寺卿。寻改直上书房,授三阿哥读。上谕:“不但授读讲习诗文,当教阿哥为人居心以忠厚为本。”系英请加授资治通鉴,以知古今治乱兴衰之故,悉民间疾苦,上韪之。转光禄寺卿,督山西学政。任满回京,仍直上书房。十九年,擢兵部右侍郎,母忧去,服阕,补吏部侍郎。

  二十四年,湘潭民与江西客民閧,相杀伤,巡抚吴邦庆亦籍江西,陈奏偏袒。系英询赍奏人,得事始末,于召对时面陈,乃调邦庆福建,诏以狱事畀总督察治。系英素以朴直被眷遇,邦庆初与善,约地方事有见闻必告,至是手书言其曲直;系英子汝桢亦致书在籍给事中石承藻询狱事:书并为邦庆得,先后以两书上闻。上怒系英庇乡人,部议革职,犹命以编修用。继以汝桢致书事,褫职回籍。

  道光初,以四品京堂召用,历翰林院侍读学士、内阁学士。二年,迁工部侍郎,督江西学政,寻调江苏,许密摺言地方利病,人才臧否。会濒江大水,学政驻江阴,系英目击灾状,贻书督抚,留官吏素得民者治赈务,假库帑三万两购米平粜,民感之。四年,调户部左侍郎,卒于任。

  钱樾,字黼棠,浙江嘉善人。乾隆三十七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典陕西乡试,督四川学政。直上书房。两典江西乡试,督广西学政,累擢少詹事。嘉庆四年,还京,仍入直。骤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督江苏学政。时吴县令甄辅廷治诸生纠控罪过当,学政平恕曲徇所请,斥革生员二十五人。上闻之,解平恕任,以樾代,至则先复诸生名,仅坐首事者三人,士民称庆。方其赴任,途中见行船有大书“内廷南府”者,因上疏劾奸吏诡讬,上累圣明,诏饬关津禁绝,严罪所司。

  时南河邵坝决口,瓜、仪私枭充斥,为闾阎害,命樾密访以闻。疏陈:“黄河自豫东界至桃、宿以上,水缓沙停,致河高堤浅,所在防溃。请于霜降后鸠工疏正河,并增筑堤防,先务所急。又以私枭为患,皆由官盐价贵,民利食私,若稍平盐价,则私枭自绝。”疏入,俱报可。寻调吏部,任满回京,调户部,兼管钱法堂事务。奏请申禁改漕折色,以清弊端。复调吏部,九年,坐失察书吏舞弊,以告病治中赵曰濂虚选运同,降内阁学士,樾上疏置辩,议革职,加恩赐编修。十年,擢鸿胪寺少卿,督山东学政。累迁大理寺少卿、内阁学士。母忧归,服阕,引疾不出。二十年,卒。

  秦瀛,字凌沧,江苏无锡人,谕德松龄玄孙也。乾隆四十一年,以举人召试山东行在,授内阁中书,充军机章京,洊迁郎中。五十八年,出为浙江温处道,有惠政。嘉庆五年,擢按察使。宁、绍、台三府水灾,有司匿不报,瀛力言于巡抚,乃得赈。调湖南,衡州岁歉,有司匿不报,方议派济陕西兵米,瀛复力言于巡抚,留米平粜。七年,以病归。逾两年,起授广东按察使,督郡县治盗,擒着盗梁修平、吴鰕喜置诸法。抚琼州黎匪,严禁赌博白鸽票。

  十年,迁浙江布政使,入觐,乞内用,授光禄寺卿,转太常寺卿。疏陈广东治盗事宜,略曰:“海盗始在高、廉,近则阑入广州。大股如郑一、乌石二、总兵宝、朱濆等,声势甚张。内地顺德、香山、新会三县,连有肆劫,以马观、李英芳为之魁,与海盗勾结,捕急则遁入海中。统将出海,藉词迁延,不能尽力。黜提督孙全谋,而魏大斌即为之续。臣愚以为剿捕之法:一曰讨军实。水师废弛,则帑饷虚糜。洋商、盐商捐输宽裕,经手之员尚有侵渔,遣委之将仍复骄惰,非立法痛惩,徒资耗费。一曰树声威。盗善侦探,非先声詟人,盗已轻我。兵行之日,督抚宜举觞欢饮;有功而归,开辕行赏,不用命者,杀无赦。一曰戒虚饰。擒盗岂能皆真,一念邀功,谳多失实,偶有平反,不复深咎。嗣后总期弋获真盗,毋纵毋枉。至守御之法,尤宜急讲。炮台防守口岸,口岸多而汛兵少,盗船乘间直入;巡船复少,不能御盗,且为盗资。保甲仅属虚名,纵役讹索,反成厉政。欲行保甲团练,先须百姓服从。臣以为严防守必先澄清吏治,澄吏治必先固民心。一曰清狱讼。粤民好讼,大小案件,谕旨严饬,尚多沉搁。殆由案之初起,迟延不办,土棍讼师,从而把持,遂至供情屡易,莫可穷究。惟有督饬州县,有一案即清一案,务洗慵惰偏私之习。一曰抑冗滥。六计尚廉,近海州县有缉捕解犯之责,尤宜撙节,庶不亏仓库而累闾阎。一令到任,幕友长随,多人坐食,势不能复为廉吏。杂职武弁,惟利是图,稍授以权,即挟制文吏。杂职差委过多,亦滋扰累。一日惩蠹役。胥役熟习地方情形,串同官亲家属,肆为民害。广东胥役,每有暗通盗匪,收受陋规,此尤不可不严行惩创也。三者既举而吏治澄,吏治澄而民心固,于以举行保甲团练,无不可使之民,即无不可行之法矣。”疏上,诏下疆吏采行。迁顺天府尹。

  十二年,擢刑部侍郎。以宗室敏学狱会拟轻纵,议褫职,诏原之,左迁光禄寺卿。历左副都御史、仓场侍郎。诏整顿仓场,虑瀛齿衰,以二品顶戴调左副都御史。寻授兵部侍郎,复调刑部。瀛治狱平慎,在浙辨定海难民十二人非盗。及海盗诬攀族人,已入告,卒更正省释。在部治运丁盗米,讦者谓以药置米中立溢,试之不验,仁宗亲试明其枉,尤为时称。十五年,以病解任。道光元年,卒。

  瀛工文章,与姚鼐相推重,体亦相近云。

  李宗瀚,字春湖,江西临川人。乾隆五十八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嘉庆三年,大考二等,擢左赞善。累迁侍讲学士,充日讲起居注官。五年,典福建乡试,母忧归,服阕,补原官,转侍读学士。九年,督湖南学政,历太仆寺卿、宗人府丞、左副都御史。二十年,丁本生母忧,服阕,在籍奏请终生祖母养,允之。道光三年,遭祖母丧。先是礼臣建议,为父后者为生祖母终三年丧,宗瀚幸奉功令,既而部议仍改期服,宗瀚本生父秉礼已老,而有子四人,以出继不得终养。五年,入都,召见,询家世官资甚悉。宗瀚具陈终养始末,宣宗为之嗟叹,遂补原官。八年,擢工部侍郎,典浙江乡试,留学政。十一年,丁本生父忧,哀毁,扶病奔丧,卒于衢州,以衰服殓,年六十三。

  宗瀚孝谨恬退,中岁以养亲居林下十年,书法尤为世重。

  韩鼎晋,字树屏,四川长寿人。乾隆六十年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嘉庆九年,改御史。疏言天主教流传之害,请申禁以绝根株,从之。以母老请终养,十六年,服阕,补原官。疏陈四川积弊六事,曰:禁科派以安闾阎,除啯匪以防积渐,查卡房以全民命,禁拐骗以警贪顽,严摊捐以养廉洁,覈戎政以归实效。又言京师赌风大炽,多属王公大臣舆夫设局,倚势骫法,帝命指实,下诏严治。逾日,获赌案三,大学士、步军统领禄康舆夫为之魁。亲贵近臣,莫不悚息。

  巡视山东漕务,转工科给事中、光禄寺少卿,督陕甘学政。疏言:“榆、绥诸州县仓贮空虚,宜设法筹补,其地资蒙古粮食接济。今腹里边外俱荒,当分别安置抚恤。”又言:“南山善后事宜,宜行坚壁清野之法。山内流民杂处,最为奸薮,当严行保甲,使奸宄无所匿。军中掳胁难民子女,请严禁。南山附近及豫东并经兵燹,宜慎选牧令,以苏民气。川北荒歉,与陕、甘毗连,盐枭啯匪多出其中,请先事豫防。”并下疆吏如所请行。历鸿胪寺卿、通政司副使、太常寺卿、左副都御史。

  二十四年,命察视近畿水灾,督黄村赈务。督福建学政,疏言:“闽中吏治久窳,请不限资格,用廉干吏补汀、漳、泉三郡望紧要缺,久其任以专责成。漳、泉营伍通盗,请责提镇立予重典,勿稍袒庇。”道光六年,迁仓场侍郎,以病罢。起补工部侍郎,京察,原品休致。卒于家,祀乡贤祠。

  朱方增,字虹舫,浙江海盐人。嘉庆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典云南乡试,迁国子监司业。十八年,教匪之变,方增劾直隶总督温承惠贻误地方,黜之。

  应诏陈言,论用人理财,略曰:“近今大臣中,罕有以进贤为务者。盖荐举之事,易于徇私,党援交结,不得不防,而大臣亦遂引嫌自避。夫大臣避徇私之名,而忘以人事君之责,所谓因噎废食,非公忠体国者所宜有也。至于任用之方,则无过于考言询事。皇上博访周谘,徐为印证。于召对时,各就所长,谕使面陈,果能洞悉原委,又当试之以事,以观其能践与否。如或敷奏并无条理,则其人固不足用,而大臣之识见优绌,心地公私,亦可见矣。抑臣思臣工居职,苟非阘茸龌龊者流,孰不思自效?况蒙皇上训饬至再至三,而犹故习相仍,骤难振拔者,良有数端:条例过繁,文案蒨屑,虽有强敏之吏,而精神疲于具文,其实关于政治民生,转致不能详覈。一也。差务络绎,公私赔累,身家之恤不遑,民物之怀渐恝。二也。讦告之风,至今益甚。尝有以田土、斗殴细故而叩阍京控者,有司畏其挟制,不得不姑息委蛇。虽有急公自好者,其寻常蒨屑之事,岂皆一一可达圣聪?甚至匿名揭帖,无主名之可指。蠹吏猾胥,奸民恶仆,求谋不遂,惩治过严,皆可造作飞语,讦及阴私。足使任事之心,不寒而栗,委曲隐忍。奸宄横行,大都由此。三也。今皇上欲整饬因循积习,臣愚以为必先除此三者之弊,庶廓然无所疑畏,而得专精实政矣。经国之方,理财尤要。古者以三十年之通制国用,斟酌盈虚,量入为出,用能经常不匮。今户部岁入岁出,年一汇奏。惟中外未合为一,条绪繁赜,极难釐剔。且凡拨解即谓之出,并未实计所用。新旧牵溷,凌杂益甚,而出纳诸款,又因有无定之款,盈朒参差。以故一岁之中,所出几何,覈之所入,赢馀若干,不能得其实数。请旨敕下户部,岁入岁出,宜合中外为一。核计赢馀总数,仍取前一二岁所赢馀,确实比较,然后审其轻重缓急,举一切例内例外诸用款,有可裁省停缓者,酌加撙节。庶合于古人通年制用之法,而度支充裕矣。”

  二十年,入直懋勤殿,编纂石渠宝笈、秘殿珠林。寻督广西学政,累迁翰林院侍读学士。道光四年,大考第一,擢内阁学士。典山东乡试。七年,督江苏学政。十年,卒。

  方增熟谙朝章典故,辑国史名臣事迹,为从政观法录,行于世。

  论曰:万承风、周系英、钱樾以侍从之臣,轺车所至,建白卓然。秦瀛之治绩,李宗瀚之孝行,非仅以文藻称。韩鼎晋、朱方增侃侃献纳,言有体要,皆风采着于朝列矣。

猜你喜欢
  1917──中華民國六年丁巳·郭廷以
  第四十七回 梅悴杨荣撒娇絮阁 罗钳吉网党恶滥刑·蔡东藩
  第七十九回 获妖书沈一贯生风 遣福王叶向高主议·蔡东藩
  卷第二百四十九·胡三省
  读礼通考卷一百十三·徐乾学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十二·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四十九·佚名
  卷之一千一百三十八·佚名
  卷之三百二十三·佚名
  ◎刘文嘉第二·李定夷
  第三节盐埕·佚名
  六十、重帏弃养·包天笑
  卷九·彭百川
  腹击为室而钜·佚名
  ●牧令书卷五 事上·徐栋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陈洵·龙榆生

    陈洵字述叔,广东新会人。少有才思,游江右十余年。晚岁教授广州中山大学。归安朱孝臧见其词,甚加推许,尝称新会陈述叔、临桂况夔笙为《并世两雄,无与抗手》。又为校印所著《海绡词》,并题句曰:《雕虫手,千古亦

  • 卷二百七·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七扇类四言古扇铭          【汉】传 毅翩翩素圆清风载扬君子玉体頼以寜康冬则龙濳夏则鳯举知进知退随时岀处竹扇铭         【晋】郭 清器由造制用必以宜

  • ●卷六·刘一清

    ○降生皇子 咸淳戊辰,闰正月初六日,天明,大风雷雨,居民屋宇皆动。日午,杨美人 降生皇子,是为益王。十一月仲冬,全氏降生皇子,是为嗣君。 ○李挂冠 咸淳戊辰,龙飞状元,兴化陈文龙。同郡李,太学贯道斋内舍,系第三

  • 卷九十五·国朝·蒋一葵

    【戴大宾】 〔字寅仲,莆田人。正德戊辰探花及第,时年十四,授翰林院编修。寻卒,其家以丧归。凡旅柩用绳纵横束结甚固,及抵家,父母悲泣过当,必欲发柩省视衣衾。柩发,乃一白鬓叟,大骇异之,弃尸于地,以诘责奴从

  • 第一编 王国维、张荫麟讲先秦史·王国维

    殷周制度论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都邑者,政治与文化之标征也。自上古以来,帝王之都皆在东方:太皞之虚在陈,大庭氏之库在鲁,黄帝邑于涿鹿之阿,少皞与颛顼之虚皆在鲁、卫,帝喾居亳。惟史言尧都平阳、舜都蒲坂

  • 卷之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卷上·继昌

    京西潭柘寺,有银杏一株,俗呼帝王树。我朝增一代,则树生一干。咸丰朝所生之干,适为殿檐所碍,止而不长。同治朝所生干梢,忽为风折,复旁茁一枝,一干两歧,恰符我皇上入承大统之兆。国祚绵远,嘉木效灵,洵千古未有之祥征也。京西山中产

  • 三○六 谕内阁《学易集》等有青词一体迹涉异端抄本姑存刊刻从删·佚名

    三○六 谕内阁《学易集》等有青词一体迹涉异端抄本姑存刊刻从删乾隆四十年十一月十六日乾隆四十年十一月十六日,内阁奉上谕:据四库全书馆总裁将所辑《永乐大典》散片各书进呈,朕详加披阅,内宋刘跂《学易集》十二卷,拟请刊

  • 真腊传·魏徵

    真腊国在林邑国的西南方,本来是扶南国的附属国。 离日南郡有乘船走六十天的路程,南与车渠国接壤,西与朱江国相邻。 国王姓刹利,名叫质多斯那。 从他的祖父开始逐渐强大兴旺起来,到质多斯那时,就兼并了扶南国而归为己有。 质

  • 卷七十八·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七十八雍正七年二月上谕四十五道初二日奉上谕陕省兵丁年来効力甚多朕深为轸念伊等出征之时若因已给行粮遂扣其坐粮则伊等妻子在家难以养赡嗣後出征之兵丁等於照例支给行粮外仍给与坐

  • 卷九、明朱成功之事迹·黄鸿寿

    世祖顺治二年,明绍宗隆武元年也。夏闰六月,明赐南安侯郑芝龙子森国姓,名成功。森即芝龙娶日本肥前人田川氏女所生子也。生之夕,火光烛天,芝龙心异之。芝龙以平海贼刘香功,官都督。森在日本已七岁,屡请于日人,始遣森还,而留翁氏

  • 卷二十四·王溥

    梁开平元年五月,改枢密院为崇政院。〈始命敬翔为院使,仍置判官一人。自后不置判官,置副使一人。〉二年十一月,置崇政院直学士二员,选有政术、文学者为之。〈始以尚书吏部郎中吴蔼、尚书兵部郎中李珽充选。其后又改为直崇政

  • 外储说左上第三十二·韩非

    一、明主之道,如有若之应密子也。明主之听言也美其辩,其观行也贤其远,故群臣士民之道言者迂弘,其行身也离世。其说在田鸠对荆王也。故墨子为木鸢,讴癸筑武宫。夫药酒用言,明君圣主之以独知也。二、人主之听言也,不以功用为的

  • 卷十三·崔子方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本例卷十三宋 崔子方 撰凡外事门【凡外与内接而於外事为重者自见本门】例日战【败绩附】庄二十八年春王三月甲寅齐人伐卫卫人及齐人战卫人败绩僖十五年十有一月壬戌晋侯及秦伯

  • 仪礼小疏卷三·沈彤

    呉江沈彤撰士昏礼昏礼下达疏云下记昏辞云吾子有惠贶室某也称有惠明前此已通辞相许按士冠礼首云士冠礼筮于庙门士相见礼云士相见之礼贽冬用雉夏用腒乡饮酒礼云乡饮酒之礼主人就先生而谋宾介乡射礼云乡射之礼主人戒宾燕

  • 卷五·佚名

    (惟净译)稽首十力度烦恼,稽首广大施无畏。善住不共诸法中,稽首世间尊胜者,稽首能断众结缚,稽首已住於彼岸。稽首救世诸苦尊,稽首不住於生死。普遍通达众生行,於一切处离意念。如莲不著於水中,净空寂默常亲近。圣师种种无上句,稽

  • 迦丁比丘说当来变经·佚名

    失译人名附宋录是时迦丁比丘告众会曰汝等静听吾今所说。初中竟语如佛所说言无违错。当来之世当有恶变甚可怖畏。汝等欲知我今说之来事大恐。好当勤加修精进业。吾蒙佛恩今得安隐。汝等出家宜顺佛教。人寿百岁少出多减

  • 济诸方等学经·佚名

    一卷,西晋竺法护译。大乘方广总持经之异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