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七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明集礼>

钦定四库全书

明集礼卷七

宗庙祭器

豆   笾   笾巾  登

鉶   簠   簋   爵

坫   圭瓒  瓒盘  云坫沙池  牛鼎  羊鼎  豕鼎鼎扃  銮刀  俎   壷尊太尊  着尊  山尊  牺尊象尊  山罍  彛   舟

鷄彛  舟   斚彛  舟

黄彛  舟   鸟彛  舟

蜼彛  舟   虎彛  舟

匜   盘   洗   洗罍洗勺  篚

豆按聂氏图制豆受四升口圆径尺二寸高一尺厚半寸有盖古以木为之宜濡物後世用铜铸重五斤二两五钱通足盖高七寸五分口径六寸一分

笾古以竹为之口有藤缘形制如豆亦受四升宜置乾物通足高七寸口径五寸七分

笾巾古用綌玄被纁里圆一幅今用絺或木绵青被画斧文里用绦缯自方一尺四角坠以锡

登盛大羮之器也木谓之豆竹谓之笾瓦谓之登三豆殊名其制无异後世用铜重八斤通足盖高八寸二分口径七寸二分

鉶盛和羮之器也受一斗口径及深皆六寸三足足高一寸两耳有盖重九斤通足盖高九寸口径七寸二分深三寸五分

簠按博古图録簠为外方而内圆穴其中以实稻粱刻木为之上作龟盖者非是後世以铜为之重十四斤八两通盖足高七寸四分口径长尺一分横阔八寸一分

簋按博古图録簋为外圆而内方穴其中以实黍稷刻木为之上作龟盖者非是後世以铜为之重十一斤通盖足高七寸三分口径长八寸三分横阔六寸八分

爵按陆氏礼象载古铜爵制有首有尾有柱有足又博古录爵取雀之象前若喙後若尾两柱三足有流有鋬礼图作雀形员琖者皆汉儒之臆说也後世所造重一斤七两通柱高七寸七分口径长七寸三分口阔三寸一分两柱高一寸六分

坫用以致爵亦以承尊施之燕射则谓之丰後郑注云丰似豆而卑斵木为之口员微侈径尺二寸其周高厚俱八分中央直者与周通高八寸横径八寸足高二寸下径尺四寸後世用铜坫其形四方中央微高约半寸许周围员纹深如沟可受齐醴之余沥下微有底措诸地而用之

圭瓒聂氏图周礼玉人云裸圭尺有二寸有瓒以祀庙後郑云裸谓以圭瓒酌?鬯以献尸也瓒如盘大五升口径八寸深二寸其柄用圭有流前注流谓鼻也凡流皆为龙口又郑氏笺诗圭瓒以圭为柄黄金为勺青金为外朱中央聂氏云圭柄金勺牝牡相合处各长三寸厚寸博二寸半流道空径可五分元制以白金为之玉为柄通长一尺五寸口径员阔六寸

瓒盘典瑞注云汉礼瓒大五升口径八寸下有盘口径一尺聂氏云此瓒下之盘亦宜用黄金青黄为外朱中央圭瓒既深二寸此盘宜深一寸足径八寸高二寸又按宋亲享仪有奉瓒盘官皇帝行礼奉瓒盘官皆从洗瓒则进瓒祼鬯讫则以盘受瓒今拟以金为之

云坫用以置尊形如丰坫而两耳作云形重七斤通身高三寸三分口径一尺足径六寸两耳云各长七寸

承茅苴用以缩酒者也古无其制後世所造用铜重二十七斤通身高四寸面径尺三寸其口径九寸底阔一尺九寸

牛鼎受一斛天子饰以黄金以黍寸之尺计之口径底径及深俱一尺三寸三足如牛上以牛首饰之羊豕鼎同皆用聂氏之说也

羊鼎受五斗口径底径俱一尺深一尺一寸

豕鼎受三斗口径底径皆八寸深九寸疆

鼎扃以举鼎郑注匠人云牛鼎扃长三尺羊鼎扃长二尺五寸豕鼎扃长二尺天子以玉饰两头各三寸鼎羃公食大夫礼羃者若束若编注云凡鼎羃盖以茅为之长则束本短则编其中央此盖令其致密不泄气也

鼎?所以载牲体者也长三尺用棘又有疏匕刻画云气通饰其柄形如饭秉以棘为之长二尺四叶长八寸博三寸其柄通疏皆丹漆之又有挑匕抒物於器中者漆柄末及浅升中皆朱长短广狭与疏匕同又有毕状如叉用以举肉叶博三寸中镂去一寸柄长二尺四寸漆其柄末及两叶皆朱今备其说以俟举行

銮刀按礼记郊特牲云割刀之用而銮刀之贵贵其义也声和而後断也公羊传注銮刀宗庙割切之刀环有和锋有銮宋胡瑗言銮刀制度銮铃在锋声合宫商用铃二和铃在环声合徵角羽用铃三郊庙合用銮刀二其圜丘用者不以金装只以黑漆其柄宗庙以金装之

俎长二尺四寸广尺二寸高尺漆两端赤中央黑礼曰周以房俎郑注足柎上下两间有似於房元制长一尺九寸阔一尺三寸高一尺二寸染两端以黑中以朱

壷尊古者以壷为尊今其状类之亦曰壶尊後世所造重八斤通足高八寸五分口径五寸三分腹径七寸五分

太尊有虞氏之尊也古用瓦无饰後世所造者重八斤通足高八寸八分口径五寸五分腹径八寸二分

着尊殷尊也着地无足後世所造者重七斤通底高八寸五分口径五寸一分腹径八寸

山尊夏后氏之尊也刻山云形後世所造者重六斤四两通足高九寸二分口径六寸二分

牺尊周尊也王肃注礼以牺象二尊并全刻牛象之形凿背为尊後世所造者重一十四斤通耳足高一尺一寸二分耳高八分身长一尺二寸二分

象尊亦周尊也制与牺尊同後世所造者重一十五斤八两通足攀高一尺身长一尺六寸

山罍周礼司尊彛云追享朝享其再献用两山尊注云山尊山罍也明堂位曰山罍夏后氏之尊亦刻而画之为山云形按此尊罍似为一器然六尊之下皆有罍又开元礼宗庙春夏每室鸡彛一鸟彛一牺尊二象尊二山罍二於罍上加一山字故聂氏据礼记尔雅谓彛卣罍皆盛酒尊後世所造者重六斤一十二两通足高八寸四分口径六寸七分

彜古商制无舟元用之於宗庙又有所谓彜盆者副焉盖其舟也重九斤八两通足高六寸口径八寸足径八寸

舟重一十斤通足高四寸口径一尺二寸五分足径七寸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明集礼,卷七>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明集礼,卷七>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明集礼,卷七>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明集礼,卷七>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明集礼,卷七>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明集礼,卷七>

六彛之饰各画本象虽别其形容受皆同重二十二斤通足高一尺二寸口腹径一尺足径八寸以下斚彜黄彜鸟彜蜼彜虎彜尺度皆同舟重一十五斤通足高四寸口径一尺五寸三分以下五彛之舟皆同

匜盥手浇水器也孔义云似?魁柄中有道可以沃水公食大夫礼注君尊不就洗故设盘匜天子饰以黄金盖用博古图夔匜之制也

盥盘承盥洗者弃水之器亦谓之洗重一十二斤通足高八寸口径一尺六寸足径六寸摄祀用之若天子亲祀之盘宜取博古图制

洗罍凡设水用罍重二十五斤通足高一尺口径八寸八分腹径一尺四寸

洗勺受一升为龙头柄长二尺四寸余制并同欝勺

篚以竹为之长三尺广一尺深六寸足高三寸实勺爵盛玉币者以用之

明集礼卷七

 

猜你喜欢
  卷二百七十五 熙寧九年(丙辰,1076)·李焘
  平定三逆方略卷六十·佚名
  春秋别典卷十五·薛虞畿
  卷之八百四十二·佚名
  卷之二百八十四·佚名
  附 录·黄遵宪
  史万岁传·李延寿
  李听传·欧阳修
  柯维骐传·张廷玉
  杨廉传·张廷玉
  第十章表决之复议·孙中山
  钱法例·佚名
  周逵·周诒春
  何炳松·周诒春
  二十三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刘厵·唐圭璋

      水调歌头   几载沧江梦,此夕复经过。双台双峙如画,空翠滴晴波。不是先生高节,激起清风千古,汉鼎复如何。矫首望天际,烟树翠婆娑。   危楼下,数不尽,去帆多。人人惊肉生髀,却日欲挥戈。谁识矶边泉石,别有壶中天地,烟雨一

  • 第十六出 赠妓·李渔

    〖挂真儿〗(生上)冷落娇娃心太忍,筹度处心转车轮。虽放孤眠,终愁未稳,毕竟作何安顿?自从王又嫱过来,已经数日。日间相对谈心,一到晚来,就与他分房宿歇,这也算是天地之间,第一件不情之事了。谁想他也视为当然,并不见有纤毫愠色。这

  • 第三折·佚名

    (末扮那吒同二郎上,云)众神将摆布的严整着。(末唱) 【越调】【斗鹌鹑】冷飕飕杀气飘飘,气昂昂精神抖搜。雄赳赳断怪除妖,威凛凛踏罡步斗。沉点点帅印悬腰,明晃晃双锋在手。马似熊,人似彪,左右列合后先锋,簇拥着元戎帅首。 【

  • 楔子·李文蔚

    (冲末扮宋江同外扮吴学究领偻儸上)(宋江诗云)幼小郓城为司吏,因杀阎婆遭迭配。宋江表字本公明,人号顺天呼保义。某姓宋名江,字公明,绰号顺天呼保义者也。曾为济州郓城县把笔悟史,因带酒杀了阎婆惜,一脚踢翻烛台,延烧了官房,被

  • 卷一百八·王奕清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一百八司经局洗马掌局事兼翰林院修撰加二级【臣】王奕清奉旨校刊词人姓氏金章宗讳璟显宗子大定末年以太孙继大统在位二十年典章文物粲然一新天姿超悟兼工诗词归潜志载其擘橙为软金杯及聚扇

  • 一个小农家的暮·刘半农

    她在灶下煮饭, 新砍的山柴, 必必剥剥的响。 灶门里嫣红的火光, 闪着她嫣红的脸, 闪红了她青布的衣裳。 他衔着个十年的烟斗, 慢慢的从田里回来; 屋角里挂去了锄头, 硬坐在稻床上, 调弄着只亲人的狗。 他还踱到栏里去, 看一看他

  • 卷八百八十八·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八十八灵澈【诗一首】奉和郎中题仙岩瀑布十四韵致闲在一郡民安已三年每怀贞士心孙许犹差肩采异百代後得之古人前扪险路坱圠临深闻潺湲上有千岁树下飞百丈泉清谷

  • 鉴识第二十六·浦起龙

    夫人识有通塞,神有晦明,毁誉以之不同,爱憎由其各异。盖三王之受谤也,值鲁连而获申;五霸之擅名也,逢孔宣而见诋。斯则物有恒准,而鉴无定识,欲求铨核得中,其唯千载一遇乎!况史传为文,渊浩广博,学者苟不能探赜索隐,致远钩深,乌足以辩其

  • 一二一九 办理四库全书处为挑选移送供事一名事致典籍厅移付·佚名

    一二一九 办理四库全书处为挑选移送供事一名事致典籍厅移付乾隆五十二年六月十九日办理四库全书处为移付事。兹据供事孙銮等禀称:供事畲澍一名,贵处因公撤回,但所有办书执事,均已派定,未便缺一。相应移付贵处,希卽挑选供事

  • 十国春秋卷三十一·吴任臣

    检讨呉任臣撰南唐十七列传孙鲂周彬 胡元 伍乔康仁杰 余璀 刘洞【夏寳松】 舒雅陈元亮 张惟彬邱旭罗颍吴淑陈彭年魏羽洪庆元孙鲂字伯鱼性聪敏好学故唐末都官员外郎郑谷避乱江淮鲂从之游尽得其诗歌体法吴时文雅

  • 卷十五 十五之二·孔颖达

    《都人士》,周人刺衣服无常也。古者长民,衣服不贰,从容有常,以齐其民,则民德归壹。伤今不复见古人也。服谓冠弁衣常也。古者,明王时也。长民,谓凡在民上倡率者也。变易无常谓之罚从容,谓休燕也。休燕犹有常,则朝夕明矣。壹者,专

  • 士相见礼第三·佚名

    士相见之礼。挚,冬用雉,夏用腒。左头奉之,曰:“某也愿见,无由达。  某子以命命某见。”主人对曰:“某子命某见,吾子有辱。请吾子之就家也,某将走见。”宾对曰:“某不足以辱命,请终赐见。”主人曰:“某不敢为仪

  • 《瑜伽師地論》敘卷下·欧阳竟无

    十支第四說十要已,次說十支。十支者,如人有身,必有其足,乃稱六足,如木有本,必有其支,遂為十支。足以扶身,支以輔本。《發智》不詳,充于六足;《大論》不及,資于十支︰一、《百法》;二、《五蘊》;三、《攝論》;四、《雜集》;五、《分別瑜

  • 与入矢义高讨论早期禅宗史料·胡适

      之一  入矢先生:  我收到了先生5月6日及5月19日的两封信,真是十分感谢!  承先生指示的《南阳和上坛语》的两本:【1】s.6977.【2】s.2492我都校过了。我很感谢!  又承先生指示《南宗定邪正五更转》的四个本子:s.2679

  • 太上升玄消灾护命妙经注·李道纯

    太上升玄消灾护命妙经注。一卷。题“清庵莹蟾子李道纯注”。李道纯,元人。注文述存元始祖气、检摄因缘、离破差别境界之心法,劝人行持经功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

  • 老子本义·魏源

    哲学著作。清魏源撰。自序成书于嘉庆二 十五年 (1820)。合《老子》通行本81章为68章,除夹句 校字外,分章引述前人注释,最后诠以己意。《序》 中认 为《老子》之本义是“黄老之学” 而非 “老庄之学”,其 “言以身治身、以

  • 盘古至唐虞传·钟惺

    全称《按鉴演义帝王御世盘古至唐虞传》。长篇小说。 伪托明钟惺 (1574—1625)编辑、冯梦龙鉴定。二卷十四则。钟惺字景伯,湖北竟陵(今天门)人,万历进士,历任礼部郎中、福建提学佥事,诗文颇流传于当世,与同里谭元春同

  • 佛灭度后棺敛葬送经·佚名

    一卷,失译。阿难请问荼毗之法,佛言应如转轮圣王,又悬记千年后佛体显神变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