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八十一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八旗通志卷八十一

典礼志四

八旗祀典一 【太庙配享 王公 堂子祀典王府庙祀 功臣庙祀 昭忠祀典】

太庙配享

东庑【配位自北起】

多罗通达郡王【顺治十一年设位配】

武功郡王  武功郡王妃【享崇德元年设位配】

多罗惠哲郡王 多罗惠哲郡王妃【享顺治十一年设位配】多罗宣献郡王 多罗宣献郡王妃【享顺治十一年设位配】礼亲王【享乾隆四十三年设】

睿亲王【位配享乾隆四十三】

郑亲王【年设位配享乾隆四】

豫亲王【十三年设位配享乾】

肃亲王【隆四十三年设位配】

克勤郡王【享乾隆四十三年设位配】

怡贤亲王【雍正八年设位配享】

西庑【配位自北起】

直义公费英东【崇德元年设位配享】

宏毅公额亦都【崇德元年设位配享】

武勲王扬古利【顺治元年设位配享】

忠义公图尔格【顺治九年设位配享】

昭勲公图 赖【顺治九年设位配享】

文襄公图 海【雍正二年设位配享】

超勇亲王策凌【乾隆十五年设位配享】

大学士鄂尔泰【乾隆十年设位配享】

功臣配享入

庙仪

礼部承

旨具疏行工部制神主龛座祭案具制成择吉鎸字如式恭遇四时大飨前期遣官一人祗告

太庙如常仪是日太常寺官入

庙设龛座於配享之次陈俎豆銮仪卫设采亭於工部堂露台上奉神主遣官一人【诸王以郡王功臣以大臣】诣工部奉主置采亭内民校舁行前列御杖【王吾杖功臣引杖】自工部中门出鸿胪寺官二人乘马前引遣官从至东长安门【王至 天安门】御仗采亭止遣官自亭奉主鸿胪寺官二人导引由东长安左门入

端门左门至

太庙戟门右门【自街门入皆由右出】鸿胪寺官止太常寺官引至甬道右拜位【王阶上功臣阶下】北面立遣官置主於拜位代行三跪九叩礼毕奉神主兴奉安於配享之次行三叩礼退

王公

堂子祀典

凡月朔致祭崇德元年定每月初一日亲王以下贝子以上每府派一人斋戒一日诣

堂子供献【今自郡王以上供献】

堂子春秋二季立竿致祭崇德元年定亲王郡王贝勒每家各祭三竿贝子镇国公辅国公每家祭二竿镇国辅国奉国将军每家各祭一竿不祭者聼无爵宗室不得祭其每月致祭日期初一日

大内致祭初二日以後亲王郡王贝勒各以次轮一日致祭各府应祭之日若遇

大内致祭则应祭之家停祭贝子公等依次致祭凡祭三竿之家於定期内各祭一竿过十一日後再各祭二竿或致祭日有两三家同祀神者仍依次俟应先祭之家祭毕次祭之家方祭如诸王贝勒於定期致祭之日有事不得祭预期知会礼部令次祭之家致祭其有事者随便补祭凡为马羣致祭者亲王以下辅国公以上许祭镇国将军以下不许祭有违例多祭并争祀神者议处凡官员庶民等设立

堂子致祭者永行停止

康熙二年定亲王立竿致祭之期第一康亲王府第二显亲王府第三庄亲王府第四安亲王府第五裕亲王府第六简亲王府

四年定郡王立竿致祭之期第一温郡王府第二惠郡王府第三信郡王府第四平郡王府第五顺承郡王府

乾隆十九年

谕王公等建立神竿应按爵秩设立整齐以肃观瞻嗣後着每翼作为六行每行六分以未分封皇子等列於前其次则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公等分为六层设立神杆皇子内已受封爵者其神杆视所封爵立於应立之处所有石座不必移动神杆各按爵秩更换每年修整一次着礼部会同内务府总管察看绘图进呈着为例钦此遵

旨议凖神杆石座每翼作为六行每行列六座皇子神杆列前一行其次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公各按行排列见在左翼亲王七人郡王三人贝勒三人贝子一人公二人应将第七亲王神杆石座列于次行郡王之首余皆按次排列右翼亲王四人郡王六人贝勒二人贝子一人公十有七人人数多寡不齐应将亲王列於前其次郡王贝勒贝子公按一行六座之数通融序列嗣後遇有应那移神杆宗人府豫期行文礼部注册至年终礼部堂官会同内务府总管赴

堂子敬閲将神杆石座修整一次

凡挂钱崇德六年定每年元旦早亲王以下贝勒以上赴

堂子挂纸钱贝子以下不挂【今郡王以上挂纸钱贝勒以下不挂】

王府庙祀

崇德元年定宗室封王者立家庙致祭

顺治五年定宗室封王无嗣者

太庙祔祭有嗣者令其子孙立家庙致祭

十年定郡王以上祀追封祖父於家庙贝勒以下祀追封祖父於坟墓

一建庙庄亲王立一庙礼亲王巽亲王谦郡王共立一庙肃亲王立一庙饶余郡王端重亲王共立一庙頴亲王顺承郡王共立一庙豫郡王【案乾隆四十三年奉  旨复亲王封号】立一庙克勤郡王衍禧郡王共立一庙

雍正九年定怡贤亲王立一庙

乾隆四十四年奉

旨特建睿忠亲王祠

一祭期定於正月四月七月十月岁暮日前期三日斋戒候

皇帝祭

太庙诸王陪祭礼毕各囘府致祭凡有荐新品物如太庙未献之先不许家庙供献

一庙制立庙七间中五间为堂左右二间隔以墙为夹室堂後楣以北五室中奉始封之王世世不祧高曾祖祢依世次为二昭二穆昭东穆西亲尽则祧由昭祧者藏主於东夹室升昭之二位於一室以二室奉升祔之主由穆祧者藏主於西夹室升祔亦如之庭缭以垣南为中门又南为庙门左右各设侧门庭东西庑各三间东藏遗衣冠西藏祭器乐器庙重檐丹楹采桷緑瓦红垩壁阶戺三出陛门绘五色花草出陛如之焚帛炉在中门之内东南隅封牲房在中门之外西向

一牌位高二尺寛四寸朱红色上刻追封諡号墨书设於红油漆龛内设红片金帐幔其庙中王位以居中为尊余分列左右如止一王正设中间一供品每位前设红案一铜香鑪一铜烛台二铜花瓶二供汤饭菓品红案一盛帛红漆匣一供牲槽一白磁爵六银镶象筯二双银匙二香盒一酒尊一银壶一银杓一白色帛二端无妃者止用帛一爵三匙一筯一双献帛红案一祭文案一每王一位用豕一羊一菓品八盘面饼四盘饭二碗汤二碗所用乐器与王府乐器同

一致祭前三日王及子弟护卫所属官员执事人等妃及随从妇女俱各斋戒前一日备办祭品宰牲祭日於神位前供祭品大门两旁设鼓乐毕主率子弟护卫所属官员俱朝服从庙大门东旁门进至庙东檐下向西立子弟在阶上向西立护卫及所属官员在阶下分班对立执香盒人诣香案旁立引礼人引王从庙左门进至香案前立子弟护卫所属官员各依本位向上排立引礼人赞跪王跪赞上香执香盒人跪进香王接炷香拱举上炉内又三上瓣香如左右有王位者先诣左位次至右位次第上香毕复位立引礼人赞跪叩兴门外作乐王行二跪六叩头礼兴子弟护卫所属官员俱随行礼毕乐止引礼人赞奠帛初献乐作执帛爵官捧帛爵在王左跪接帛爵官在王右跪引礼人赞跪王跪受帛拱举授右接帛官王又受爵拱举授右接爵官王又受妃位前爵拱举授右接爵官各官捧帛在前爵在後至位前捧帛官跪献三叩头捧爵官立献各退乐止如两旁有王位护卫捧帛酒分献引礼人赞兴王兴读祝人於祝文案前一跪三叩头捧祝文在案东立引礼人赞跪王及子弟护卫所属官员并读祝人皆跪引礼人赞读祝读毕读祝人捧祝文送至中位前跪献於帛匣内三叩头退引礼人赞叩兴王等俱行三叩头礼兴引礼人赞亚献乐作献爵如初献仪乐止引礼人赞终献乐作献爵如亚献仪乐止引礼人赞跪叩兴乐作王率子弟护卫及所属官员行二跪六叩头礼毕兴乐止引礼人赞捧祝帛诣燎炉前乐作捧祝帛官进前一跪三叩头各捧祝帛兴捧香官跪取香置盒内兴王率子弟等俱退在西旁立各官捧祝文在前次帛次香俱从中道行至炉前焚祝帛赞礼毕王等皆出乐止妃率随从妇女俱朝服从西旁门入由庙右门进排立行礼毕撤祭物囘如王有事不得亲祭令子弟代祭如无子弟令护卫代祭其奠帛祭品该王自行备办引礼人於所属官员内选充其祝文内院撰给体式

功臣庙祀

孔武壮王祠

顺治十一年

勅建定南武壮王祠建祠于广宁门外中设一案以妃白氏李氏配每年二月八月致祭遣太常寺堂官行礼

致祭礼仪

一祝版白纸墨书前一日太常寺堂官捧送至祠堂安设红案上上香一跪三叩头退

一陈设供品

素帛三【白色】    白锡爵九

羊一      豕一

菓品五【核桃荔枝圆眼枣栗各一盘】酒一樽

一正祭日遣祭官行二跪六叩头礼

祭文

维  年岁次  月  日

皇帝遣某官某

谕祭於定南武壮王孔有德之灵曰人臣尽忠仗节矢天日而不渝朝廷恤死酬勲抚岁时而增感尔定南武壮王孔有德肤功早着伟烈长存兹当仲【春秋】之辰益念忠良之绩特颁祭典用慰幽灵王如有知尚克歆飨

钮祜禄氏恪僖公祠

康熙十九年

敕建恪僖公祠建祠于安定门外中设一案以县主一品夫人舒舒觉罗氏配每年二月八月致祭遣太常寺堂官行礼【致祭礼仪与武壮王同】

祭文

维   年岁次  月  日

皇帝遣某官某

谕祭於恪僖公遏必隆之灵曰沛隆恩於勲旧国有彛章展时祭于春秋礼逾常格尔恪僖公遏必隆名垂青简绩着丰碑矧追椒寝於所生宜荐专祠以有永兹当【春秋】仲申侑几筵灵如有知尚克歆飨

佟氏勤襄公忠勇公端纯公祠

雍正二年

敕建勤襄公忠勇公端纯公祠建祠於朝阳门外祠内设三案勤襄公居中以一品夫人觉罗氏配忠勇公左以一品夫人他塔喇氏温都氏配端纯公右以一品夫人赫舍哩氏配每年二月八月致祭遣太常寺堂官行礼【致祭礼仪俱与武壮王同】

祭文

维   年岁次  月  日

皇帝遣某官某

谕祭於勤襄公佟图赖忠勇公佟国纲端纯公佟国维之灵曰崇功报德礼首逮於元臣锡类推恩谊尤敦于懿戚考彛章而立庙因时序以荐觞惟尔一门宣猷累叶効忠贞而体国名着旗常秉孝义以型家芳传国史望高阀閲蔚为勲旧之宗庆衍庭帏光启

圣慈之范兹当【春秋】仲特遣端官设奠几筵灵其歆飨

图文襄公祠

雍正二年

敕建文襄公祠建祠于德胜门外中设一案以一品夫人觉尔禅氏钮祜禄氏配每年二月八月致祭遣太常寺堂官行礼【致祭礼仪俱与武壮王同】

祭文

维   年岁次  月  日

皇帝遣某官某

谕祭於文襄公图海之灵曰义重酬勲眷钧衡之旧德礼隆秩祀因节序以申恩尔文襄公图海望高国器功赞王猷表世德于戟门生膺茀禄赠崇阶于鼎爵殁被荣名焕新綍而建祠遣端官而致祭时当【春秋】仲式布几筵灵其有知尚能歆格

宏毅公祠

乾隆二年

敕建宏毅公祠建祠於安定门外每年二月八月致祭

遣太常寺堂官行礼【致祭礼仪与武壮王同】

祭文

维   年岁次 月  日

皇帝遣某官某

谕祭於宏毅公额亦都巴图鲁之灵曰谊重酧庸茂典聿加于勲旧礼隆展祀岁时宜备于馨香尔宏毅公额亦都巴图鲁开国名臣从龙上佐表成劳于钟鼎青史扬芬纪伟绩于旗常丰碑示宠既叨恩于庙食更赐祭於专祠式贲新纶允符彛宪时当【春秋】仲用布几筵灵而有知尚克歆格

恪僖公敏果公庄慤公祠

乾隆十四年

敕建恪僖公敏果公庄慤公祠建祠於东安门内祠内设三案恪僖公居中以一品夫人觉罗氏配敏果公左以一品夫人穆溪觉罗氏博尔济吉特氏配

庄慤公右以一品夫人觉罗氏配每年二月八月致祭遣太常寺堂官行礼【致祭礼仪与勤襄公同】

祭文

维   年岁次  月  日

皇帝遣某官某

谕祭於恪僖公哈世屯敏果公米思翰庄慤公李荣保之灵曰礼隆念旧千秋之俎豆攸光义重酬庸奕代之馨香勿替考彛章而秩祀因时序以申恩惟尔一门夙称望族忠诚体国数传纪绩于旗常端敬型家累叶垂芳于图史祥开坤极早锡荣封佑启勲贤复新庙貌命祀官而陈芬苾落成已贲恩纶随节候而展几筵岁荐弥昭懿典兹当【春秋】仲常祀聿修灵如有知尚其歆格

表奨忠勲祠

雍正二年

谕朕惟周礼有司勲之官凡有功者书铭太常祭于大烝祭法曰以死勤事则祀之所以崇德报功风励忠节也我

太祖高皇帝肇造鸿图

太宗文皇帝式廓区夏

世祖章皇帝奄有万邦自创业以至定鼎将帅之臣致命立功者不少

圣祖仁皇帝临御六十一年中间殱灭三逆永清沙漠以及平定西藏台湾虽天戈所指如疾风振槁而师旅臣之捐躯马革及守土官之见危授命者所在多有迩者青海荡平西域效顺然自用兵以来将士奋勇前驱亦有殁於行阵者此皆尽忠报国之臣朕甚嘉之亦甚悯之当於京城建庙立祠春秋妥侑世世血食其偏禆士卒力战敌忾舍生取义者亦附列左右以褒崇大节扬表芳徽俾远近观德勃然生忠义之心於治道亦有禆益遵

旨议准兵部详查档案行文八旗直省巡抚凡临阵捐躯守土授命之文武诸臣及偏禆士卒赤心报国奋不顾身者详缮籍贯事绩具奏交工部於京城内建立祠宇制造牌位恭请

钦定匾额悬挂将文武诸臣牌位安设正祀偏禆士卒牌位安设两庑入祠之日太常寺前期奏请遣大臣一员致祭祭文由翰林院撰拟每年春秋二季交太常寺备办仍交翰林院分派各员详查

实録国史方略各馆档案移取兵部清册各为立传彚成

一编垂诸永久

是年

钦定祠名表奨忠勲

御书匾额给赐

御制昭忠祠碑文

朕惟疆场用命因敌忾以效忠行阵争先值临危而殉节追寻壮槩殊切轸怀载建丰碑用光崇祀尔和硕敬谨亲王尼堪等赋资雄毅秉性坚贞均际会於从龙各图功於汗马我国家荡平区?命上将以专征绥靖边陲张王师而挞伐戈鋋所向旋见廓清貔虎前驱一惟奋勇或气凌劲敌纵横万衆之中或志鋭先登出入重围之内王公将帅既赴义以如归禆校卒徒亦衔恩而自矢励致身之素志蹈刃何辞耿报国之丹诚婴锋不顾芳名常着摛文宜付於史官英爽犹生勤事允符於祀典乃者构成栋宇罗设几筵考厥官资定其位次握麾拥节并肹蠁於一堂擐甲荷殳得从班於两庑悬之巨

榜表厥忠勲锡以纶章昭兹节烈於戱华楹敞朗长回日月之辉雕檐嵯峨永壮风云之色聿传久远式载宠荣

昭忠祠典

昭忠祠之礼凡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公侯伯大学士内大臣尚书都统将军总督一品子爵前锋统领护军统领侍郎巡抚副都统二品男爵三品京卿提督总兵官及武职加赠至正从一品等官各奉安於前室位均南向凡四品卿翰林学士布政使按察使一等侍卫参领轻车都尉及武二品之副将等官奉安于後正室凡五品少卿二等侍卫道府佐领骑都尉及武三品之参将游击等官奉安于後左室凡侍讲侍读御史郎中员外郎主事三等侍卫云骑尉及武四品之都司等官奉安于後右室位均南向凡同知知州通判骁骑校及武五品之守备等官奉安于前东配室凡知县笔帖式州同县佐以下及武六品之千把总等官奉安于前西配室东位西向西位东向配室左右及前庑东西羣房凡阵亡士卒以其名祔岁春秋仲月诹吉遣大臣一人诣前室致祭太常寺官十有三人各分献所祀王公子孙暨诸臣子孙在京师者咸与行礼祭之日太常寺官入祠供具前室七案中室羊一豕一果实五盘左三案各果实五盘共羊一豕一右如之中左右各香案一鑪一镫二後正室五案後左右室各三案每案果实五盘共羊一豕一爵三【中案奠献余爵实酒豫设配室及房庑同】每室统香案一鑪镫具东西配室各五案陈设如之前庑及後东西羣房每案果实二盘豕肉一爵三鑪镫具前室中设一案少东北向供祝版东西序设案分陈香帛尊虚爵後室及前配室左右房庑分陈香帛【房庑不设帛】尊虚爵如仪漏未尽与祭者各服其服毕集祠门内太常寺典仪立室东檐下司祝立祝案东司香司帛司爵各以其职为位掌燎率燎人立燎鑪前质明承祭官暨分献官朝服诣祠赞礼郎引承祭官由中门入至东阶下盥手毕升阶就拜位前立引後室分献官各于中槛外序立引前配室及房庑各分献官于甬道上东西序立鸿胪寺官引陪祀宗室王公及大臣官弁後裔见任一品二品者于阶上东西三品以下五品以上于阶下东西六品以下及有职者在大门内阶下东西按班序立典仪赞执事官各共乃职赞礼郎赞就位承祭官就位赞礼郎引由前室中门入诣香案前立赞上香司香跪奉香承祭官上炷香三上瓣香以次诣左右香案前上香如仪赞复位承祭官复位赞叩兴承祭官分献官暨与祭者均行二跪六叩礼兴典仪赞奠帛爵行初献礼前室司帛奉篚各奠于案三叩兴司爵奉爵各奠于正中皆退同时後室东西配室房庑分献官分诣各香案前上香如仪执事生献帛于案司爵献爵中案正中退司祝诣祝案前跪三叩兴奉祝版立案右典仪赞读祝司祝北面宣读承祭官及分献官立听与祭者跪听词曰维某年月日

皇帝遣某官某

谕祭八旗直省尽节立功王大臣等之灵曰周礼有司勲之职名勒旗常祭法载勤事之文光生俎豆盖舍生取义臣子抒报国之忱而报德酬庸朝廷示作忠之典英标如在渥泽宜颁尔王大臣等丹心自励正气挺生果敢本於性成见危授命忠诚矢于敌忾视死如归生当开创之年执鋭披坚实赖干城之佐运际承平之日安边除暴亦资御侮之材或?阵以争先或守土而尽职或被诱不辱乃授首以从容或深入无援遂致身于仓卒虽天戈所指如振槁而摧枯乃大义为昭可凌霄而贯日我

皇考轸念曩烈诞贲殊荣命立专祠俾膺特典王公将帅跻正宇之煇煌士卒偏禆列两庑而陪侍盖所以表忠贞于既往昭节义于无穷朕洪绍丕基遵行常祀恭书竹帛既掦久远之芳徽礼荐牲牢勿替春秋之血食苾芬在列灵爽歆承读讫以祝版奉安于中案篚内跪叩如初兴退与祭者咸三叩兴亚献终献均如初仪赞礼郎赞跪叩兴承祭官分献官及与祭者均行二跪六叩礼典仪赞奉祝帛送燎有司奉祝帛香以次送燎承祭官视燎赞礼毕仍由中门出各退

钦定八旗通志卷八十一

猜你喜欢
  卷五十六·毕沅
  卷七十七·谷应泰
  名山藏卷之三十五·何乔远
  卷之一百十三·佚名
  卷下·陶谷
  志卷第三十五 高丽史八十一·郑麟趾
  十五、在新年里·包天笑
  ●一 汴京失陷·佚名
  十国春秋自序·吴任臣
  刘洁传·李延寿
  穆寿传·李延寿
  刘铢传·欧阳修
  周敬心传·张廷玉
  ●原序·袁守定
  卷一百六十五·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葛胜仲·唐圭璋

      胜仲字鲁卿,丹阳人。生于熙宁五年(1072)。绍圣四年(1097)进士。元符三年(1100),中宏词科。累迁国子司业,除国子祭酒,两知湖州。绍兴十四年(1144)卒,年七十三。谥文康。有丹阳集。   江神子   初至休宁冬夜作   昏昏雪意

  • 卷 一·袁枚

      古英雄未遇时,都无大志,非止邓禹希文学、马武望督邮也。晋文公有妻有马,不肯去齐。光武贫时,与李通讼逋租于严尤。尤奇而目之。光武归谓李通曰:“严公宁目君耶?”窥其意,以得严君一盼为荣。韩蕲王为小卒时,相士言其日后

  • 二家诗选巻下·王士祯

    苏门集选 刑部尚书王士祯编考功稿自叙曰嘉靖三年余繇工部营缮主事调补吏部稽勲巳而再调考时三原今光禄卿马伯循为郎中钧州今江西按察使张子鱼为员外郎武城今国子祭酒王纯甫同为主事海内方更化学士大夫相与讲文艺之事

  • 监湖遗老诗序·贺铸

    监湖遗老诗序监湖遗老诗凡四百七十二篇其五字八句诗锻炼出入古今为集中第一其余大抵名家作也予少读唐实录与会稽石刻见贺季真弃官本末方开元天宝之间天下号无事文学士见贵重季真出入禁省冠道山友储副极当世华宠然一旦

  • 卷之一千二百八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一百八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抢匪之黑幕·李定夷

    鄂人王国桢,向在淞沪警厅充当勤务督察员。其妻冯氏,赁居闸北天保里。一日,忽有衣服华丽之匪徒一人,故作仓皇之状,来向冯氏声称,王先生刻因私通革党案发,被徐厅长拘禁,移时即解军署讯办。特命我前来通信,望尔速进城,有要言嘱付云

  • 屈原贾生列传第二十四·司马迁

    张连科 译注【说明】《屈原贾生列传》是屈原、贾谊两个人的传记,他们虽然不是同时代人,但是二人的遭遇有不少共同之处。他们都是才高气盛,又都是因忠被贬,在政治上都不得志,在文学上又都成就卓著。所以,司

  • 卷六 五刑章第十一·邢昺

    [疏]正义曰:此章五刑之属三千.案舜命皋陶云:“汝作士,明于五刑。”又《礼记·服问》云:“罪多而刑五,丧多而服五。”以其服有亲疏,罪有轻重也,故以名章。以前章有骄乱忿争之事,言此罪恶必及刑辟,故此次之。子曰:“五刑之属三千

  • 赏罚第十五·佚名

    治民御下,莫正于法;立法施教,莫大于赏罚。赏罚者国之利器,而制人之柄也。故天以晷数成岁,国以法教为才。晷运于天,则时成于地;法动于上,刚治成于下。晷之运也,先春后秋,法之动也,先赏后罚。是以温风发春,所以动萌华也;寒露降秋,所以

  • 第三篇 道的描摹 第二十一章 道的显现·林语堂

    孔德 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语译大德之人,他一切言语举动的样态,都是随着

  • 第十四章 13·辜鸿铭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辜讲孔子的一位学生(子路)问孔子,什么样的人才算

  • 卷二十九·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礼记义疏卷二十九文王世子第八之二庶子之正於公族者敎之以孝弟睦友子爱明父子之义长幼之序【子爱之子读?】正义郑氏康成曰正者政也庶子司马之属掌国子之倅【孔疏倅副也国子公卿大夫士之子皆副贰於父

  • 第5章 交响乐·胡适

    儿子一定要孝顺父母吗一、汪长禄先生来信昨天上午我同太虚和尚访问先生,谈起许多佛教历史和宗派的话,耽搁了一点多钟的工夫,几乎超过先生平日见客时间的规则五倍以上,实在抱歉的很。后来我和太虚匆匆出门,各自分途去了。晚

  • 卷第七十一·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七十一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结蕴第二中十门纳息第四之一二十二根。乃至九十八随眠。如是四十二章及解章义既领会已。应广分别。二十二根者。谓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女根男根命

  • 卷第十一(本末合)(尽第十地)·慧苑

    续华严略疏刊定记卷第十一(本末合)(尽第十地) 第六现前地中二。先料简。后释文。 前中略显二门。一释名。二次第。 初释名者。摄论云。由缘起智。能令般若波罗蜜多现在前故。名现前地。世亲释云。谓此地中。住缘起智

  • 牛天赐传·老舍

    老舍著。1936年出版。牛天赐一出身就被父母抛弃,把他丢在商人牛老者的店铺门口。牛老者夫妇年迈无子,发现门口丢弃的男孩时,高兴地抱回家去,认为是天赐给的,取名为牛天赐。作品写了牛天赐出生以来二十年的经历。作者说:“这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李心传

    原名为《高宗系年要录》或《系年要记》,由《四库全书》定为今名。南宋李心传撰。本书在南宋宁宗宝祐初年曾刊于扬州,流传甚少,今本系清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时自《永乐大典》中辑出。该书为编年体,记录南宋高宗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