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二 露遮经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与五百大比丘众俱,游行至拘萨罗国之娑罗提婆村。时,露遮婆罗门住此娑罗提村,乃人民炽盛,草、木[繁茂]、水[甚便利,五]谷丰裕之王领,依拘萨罗国王波斯匿所净施拜领之地。

尔时,露遮婆罗门生如是恶见:“于此,沙门、婆罗门证知之善法,不从所证知之善法为他人宣说。是故,他人能为他人作何[饶益]乎?实如断故缚,更作其他之新缚,于是,我说此贪欲之恶法。是故,他人能为他人作何[饶益]乎?”

时,露遮婆罗门闻:“由释迦族出家之释子沙门瞿昙与五百大比丘众俱游行至拘罗国之娑罗婆提村。彼世尊瞿昙之名声上扬遍闻:‘彼世尊是阿罗汉、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也。’彼含括此天界、魔界、梵天界及此世界之沙门、婆罗门、天、人、众生等,自觉、自证宣说,彼说初善、中善、终善具文义之法,宣说圆满清净之梵行。宜[往]见如是阿罗汉。”

尔时,露遮婆罗门告剃头师背西卡曰:“然,背西卡!诣沙门瞿昙之处,诣已,以我之言:‘瞿昙!露遮婆罗门致问世尊之无病、无恼、气力如常、轻安而住否?’致问沙门瞿昙之无病、无恼、气力如常、轻安而住已,而如是言:‘尊者瞿昙与比丘众俱,明日受露遮婆罗门之请食。’”

剃头师背西卡应诺露遮婆罗门:“唯然,尊者。”而诣世尊之处,敬礼世尊,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背西卡,如是白世尊曰:

“世尊!露遮婆罗门,致问世尊之无病、无恼、气力如常、轻安而住耶?又如是言:‘世尊与比丘众俱,明日受露遮婆罗门之请食。’”

[尔时]世尊默然受请。

时,剃头师背西卡,知世尊之应诺,从座起立,敬礼世尊,行右绕之礼,而到露遮婆罗门之处,至已,如是言露遮婆罗门曰:“然,尊者!我等以卿之言告世尊曰:‘世尊!露遮婆罗门致问世尊之无病、无恼、气力如常、轻安而住。’又如是言:‘世尊与比丘众俱,明日受露遮婆罗门之请食。’”

如是露遮婆罗门,翌日于自宅,备美味之嚼食、啖食已,告剃头师背西卡曰:“然,背西卡!诣沙门瞿昙之处言:‘瞿昙!时至,食膳已备。’”

剃头师背西卡,应诺露遮婆罗门言:“唯然,尊者!”而诣世尊之处,敬礼世尊,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剃头师白世尊曰:“世尊!时至,食膳已备。”时,世尊于晨早,着下衣,持上衣、钵,与比丘众俱,往娑罗婆提村。

尔时,剃头师背西卡随世尊之后,而白世尊言:

“露遮婆罗门生如是恶见:‘于此,沙门、婆罗门证知之善法,不从所证善法为他人宣说。是故,他人能为他人作何[饶益]乎?实如断故缚,更作其他之新缚,于是,我说此是贪欲之恶法,是故,他人能为他人能作何[饶益]乎?’愿世尊为露遮婆罗门,除此恶见。”

“背西卡!或如是,背西卡!或如是。”

尔时,世尊至露遮婆罗门住处,坐于所设之座。如是露遮婆罗门以美味之嚼食、啖食,亲手供养佛陀并比丘僧伽。世尊食已,手离钵,行澡水已,时,露遮婆罗门,取一小座,坐于一面。世尊对坐于一面之婆罗门露遮曰:

“露遮汝真实生起:‘沙门、婆罗门证知之善法,不从所证知之善法为他人宣说。是故,他人能为他人作何[饶益]乎?实如断故缚,更作其他之新缚,于是,我说此是贪欲之恶法。是故,他人能为他人作何[饶益]’之恶见耶?”

“瞿昙!唯然!”

一〇

“露遮!汝如何思惟耶?汝领住娑罗婆提村耶?”

“世尊!唯然。”

“然者,露遮!若有云:‘露遮婆罗门领住娑罗婆提村,娑罗婆提村之生产,唯有露遮婆罗门独享用,不分与他人。’依汝生活之彼诸众,不成为障害否?”

“瞿昙!成为障害。”

“露遮!障害之作者,为彼等利益之恩惠者或非恩惠者耶?”

“瞿昙!不为彼等利益之恩惠者。”

“非利之恩惠者,于彼等现起慈心或现起害心否?”

“瞿昙!现起害心。”

“起害心是邪见或是正见耶?”

“瞿昙!是邪见也。”

“露遮!我说邪见者之[生趣],地狱或畜生二道中一道也。

一一

露遮!汝如何思惟耶?拘萨罗国王波斯匿,领住迦尸及拘萨罗耶?”

“瞿昙!唯然。”

“然者,露遮!若有人言:‘拘萨罗国王波斯匿,领住迦尸及拘萨罗,迦尸及拘萨罗之生产,唯拘萨罗国王波斯匿独为享用,不分与他人。’依拘萨罗国王波斯匿生活之汝等自己及他人,彼是作障害否?”

“瞿昙!是作障害者。”

“作障害者,于彼等利益之恩惠者或非恩惠者耶?”

“瞿昙!非利益之恩惠者。”

“非利益之恩惠者,于彼等现起慈心或现起害心耶?”

“瞿昙!现起害心。”

“现起害心者,是邪见或是正见耶?”

“瞿昙!是邪见。”

“露遮!我说邪见者之[生趣],地狱或畜生二道中之道也。

一二

露遮!若有人云:‘露遮婆罗门领住娑罗婆提村,娑罗婆提村之生产,唯露遮婆罗门独为享用,不与他人’者,是为依汝生活彼等之障害者,障害者则无利益恩惠者,无利益恩惠者,则现起害心,现起害心则是邪见。

一三

如是,露遮!言:‘沙门、婆罗门证知善法,不从所证知之善法为他人宣说。是故,他人能为他人作何[饶益]乎?实如断故缚,更作其其他之新缚,于是,我说此为贪欲之恶法。是故,他人能为他人作何[饶益]乎?’如是语者,是障害彼等:依如来之教法、律而证预流果、证一来果、证不还果、证阿罗汉果之良家诸众,到达殊胜地位,以及积生天行之生天界诸人。作障害者,则无利益恩惠,无利益恩惠者,则现起害心,现起害心则是邪见。露遮!我说邪见者之生趣,于地狱、畜生之二道中之一道也。

一四

如是,露遮!若有人言:‘拘萨罗国王波斯匿,领住迦尸、拘萨罗,迦尸及拘萨罗之生产,拘萨罗国王波斯匿当独享用,不分与他人。’如是言者则障害彼等:依拘萨罗国王波斯匿为生活汝自己及其他诸众。作障害者,则无利益恩惠;无利益恩惠者,则现起害心;现起害心则是邪见。

一五

如是,露遮!言:‘沙门或婆罗门证知善法,不从所证善法为他人宣说,是故,他人能为他人作何[饶益]乎?实如断故缚,更作其他之新缚,于是,我说此是贪欲之恶法。是故,他人能为他人作[饶益]乎?’如是言者则障害彼等:依如来之教法、律而证预流果、证一来果、证不还果、证阿罗果之良家诸众,到达殊胜地位,以及积天行之生界诸人。作障害者,则无利益恩惠;无利益恩惠者,则现起害心;现起害心者,则是邪见。露遮!邪见者之生趣,我说地狱及畜生之二道中之一道也。

一六

露遮!世间有应责难之三师,凡责难如是师者,其责难是合于真实而无罪。三师者何耶?

露遮!于此有一师,彼虽出家修行,而未证得沙门果,则为弟子说法,言:‘此是汝等之利益,此是汝等之幸福也。’弟子等不闻、不倾听彼言,不坚立般若,离师教而行[自己]之道。彼应如次受责难:‘尊者出家修行,未证得沙门果,而为弟子说法,言:“此是汝等之利益,此是汝等之幸福。”弟子等不闻、不倾听彼言,不坚立般若,离师教而行[自己]之道。犹如热中于回身逃走女子,而拥抱背向之女子。如是作为我说此是贪欲之恶法。是故,他人能为他人作何[饶益]乎?’

露遮!此为世间应责难之第一师,其责难真实、无罪。

一七

露遮!于此,更有一师,彼虽出家修道,未证得沙门果而为弟子说法,言:‘此是汝等之利益,此是汝等之幸福。’弟子等闻、倾听彼言,坚立般若,不离师教而行[自己]之道。彼应如次受责难:‘尊者出家修道,未证得沙门果,而为弟子说法,言:“此是汝等之利益,此是汝等之幸福。”彼弟子等闻、倾听彼言,坚立般若,不离师教而行[自己]之道。犹如舍弃自己之田,而思去除他人田草。以说此是贪欲之恶法,是故,他人能为他人作何[饶益]乎?’

露遮!此为世间应责难之第二师。其责难彼师,是合于真实而无罪。

一八

露遮!于此,更有一师,彼出家修行,证得沙门果,而为弟子说法,言:‘此是汝等之利益,此是汝等之幸福。’彼弟子等,不闻、不倾听彼言,不坚立般若,离师之教而行[自己]之道。彼应如是被责难:‘尊者出家修道,证得沙门果,而为弟子说法,言:“此是汝等之利益,此是汝等之幸福。”弟子等不闻、不倾听彼言、不坚立般若,离师教而行[自己]之道。此犹如断故缚,而更作他之新缚,于是,说此是贪欲之恶法。是故,他人能为他人作何[饶益]乎?’

露遮!此为世间应责难之第三师。其责难彼师,是合于真实而无罪。

露遮!彼等三师,于世间应受责难,凡责难彼师,是合于真实而无罪。”

一九~五三

如是言时,露遮婆罗门白世尊言:

“然者,世间有不应责难之师耶?”

“露遮!世间有不应责难之师。”

“然者,瞿昙!于世间不应责难之师者,是如何[之师]耶?”

“露遮!今如来出现于世,是阿罗汉、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也……乃至……[广说如沙门果经四〇~七四节]

五四

彼观察时,已舍离此等之五盖而生欢悦;已欢悦者,则生喜悦;怀喜悦者,身则轻安;身轻安者,则觉受乐;有觉受乐,心则入三昧。彼舍诸欲,远离不善法,有寻、有伺,由离生喜、乐,达初禅而住。彼实以离所生之喜、乐,浸润、周遍盈溢,充满其身。以离所生之喜、乐,无不普洽其全身。[同经七五节]。

五五

露遮!犹如熟练之助浴者或助浴者之弟子,撒洗粉于铜盆,以注水而搅绕,使浸湿而至周遍内外不渗出。露遮!以离所生之喜、乐,无不普洽其全身。[同经七六节]。

露遮!凡任何师,于其下之弟子,证得如是殊胜之果位者,其师于世间,为不应被责难之师。凡责难彼师者,其责难不合于真实而有罪。

五六~六一

露遮!更有比丘灭寻、伺,内心安静、心专一性,无寻、无伺,由定所生喜、乐,达第二禅……乃至……第三禅……乃至……第四禅而住。[广说如沙门果经七七~八二节]

露遮!凡任何师,于其下之弟子,证得如是殊胜之果位者,其师于世间,为不应被责难之师。凡责难彼师者,其责难不合真实而有罪。

六二

如是心寂静、纯净、无烦恼,远离随烦恼,柔软、堪任、住立不动时,比丘之心倾注于智见。

露遮!凡任何师,于其下之弟子,证得如是殊胜之果位者,其师于世间,为不应被责难之师。凡责难彼师者,其责难不合真实而有罪。

六三~七五

……乃至……[广说如沙门果经八四~九六节]

七六~七七

如是心寂静、纯净、无烦恼、远离随烦恼,柔软、堪任、住立不动时,比丘之心倾注于无漏智。彼如实证知:‘此是苦’……乃至……证知……‘……不更来此生。’[同经九七~九八]。

露遮!凡任何师,于其下之弟子,证得如是殊胜之果位者,其师于世间,为不应被责难之师。凡责难彼师者,其责难不合真实而有罪。”

七八

如是说时,露遮婆罗门白世尊言:“瞿昙!犹如有人正要堕入地狱者,则把捉其头发,拉救起安立地上;如是正堕狱者,依世尊瞿昙救起安立地上也。微妙哉!瞿昙!微妙哉!瞿昙!犹如扶起倒者,揭露覆盖者,迷路者示之以道,暗中持来油灯,使有眼者见诸物。世尊瞿昙!以种种方便宣示法。我今归依世尊瞿昙、法及比丘僧。愿世尊瞿昙!摄受我自今以后至命终,归依为优婆塞。”

猜你喜欢
  阿毗昙五法行经·佚名
  卷第八·佚名
  第五章 第三结集·佚名
  引·续法
  妙法莲华经文句卷第十上·智顗
  佛说目连问戒律中五百轻重事经卷下·佚名
  卷五十一(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卷一百·佚名
  梵天火罗九曜·一行
  对大师学生会筹备员之训勉·太虚
  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卷下·佚名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四·欧阳竟无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三十七·佚名
  卷第九·行策
  卷第一·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陈人杰·唐圭璋

      人杰号龟峰。长乐人。生于嘉定十年(1217),卒于淳祐三年(1243),年仅二十六   沁园春   予以为古今词人抱负所有,妍媸长短,   虽已自信,亦必当世名巨为之印可,然后人   信以传。昔刘叉未有显称,及以雪车、冰柱   二

  • 歴代诗话卷六十一·吴景旭

      辛集下之下  宋诗  小尽  竹坡老人诗话曰顷嵗朝廷多事郡县不颁厯所至晦朔不同朱希真避地广中作小尽行云藤州三月作小尽梧州三月作大尽哀哉官厯今不颁忆昔升平泪成阵我今何异桃源人落叶为秋花作春但恨未能与

  • 下卷·王松

      新竹郑在中(用锡),道光癸未进士,官礼部铸印局员外郎;吾台通籍自先生始。性颇严重,以礼自律;学者称「祉亭先生」,不敢字也。祀乡贤祠;其平生事实,具载淡水厅志。筑北郭园,池亭之胜、宾主之美,甲于海外。着有北郭园全集,诗五卷。

  • 卷五百九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百九十三曹邺东武吟心如山上虎身若仓中鼠惆怅倚市门无人与之语夜宴李将军欲望心相许何曾听我言贪谑邯郸女独上黄金台凄凉泪如雨蓟北门行【一本作出自蓟北门行】长河冻如石征人夜中戍但恐筋

  • 巻二·童轩

    ●钦定四库全书清风亭稿卷二(明)童轩 撰○乐府歌行艾而张维网有纲载张其日设彼中林以罗以■〈罒示〉【叶伏】蕞尔燕雀亦既来止莫黒匪乌亦既离止有鸟有鸟其名曰凰其仪煌煌文明之祥周旋以适九仭其翼于观于游而不来集张而

  • 卷三百九十四·列传第一百五十三·脱脱

        胡纮 何澹 林栗 高文虎 陈自强 郑丙 京镗 谢深甫 许及之 梁汝嘉   胡纮字应期,处州遂昌人。淳熙中,举进士。绍熙五年,以京镗荐,监都进奏院,迁司农寺主簿、秘书郎。韩侂胄用事,逐朱熹、赵汝愚,意犹未快,遂擢

  • 卷三百三·列传第一百九十一·列女三·张廷玉

        ◎列女三   ○徐贞女 刘氏 余氏 虞凤娘 林贞女 王贞女 倪美玉刘烈女 上海某氏 谷氏 白氏 高烈妇 于氏 胡氏王氏 刘孝女 崔氏 高陵李氏烈妇柴氏 周氏 荆娲宋氏 李氏陈氏 蕲水李氏 万氏陈氏 鸡泽二李

  • 卷六·佚名

      周月解第五十一   惟一月,既南至,昏昴见,日短件,基践长,微阳动于黄泉,阴降惨于万物。是月,斗柄建子,始昏北指,阳气亏,草木萌荡。日月俱起于牵牛之初,右回而行月,周天进一次,而与日合宿。日行月一次,而周天历舍于十有二辰,终则

  • 读礼通考卷五十四·徐乾学

    丧仪节十七容体周礼地官保氏养国子以道教之六仪四曰丧纪之容【注丧纪之容弟弟翔翔】【王昭禹曰丧纪之容非持衰绖杖屦之设而已必期乎哀】玉藻丧容累累色容颠颠视容瞿瞿梅梅言容茧茧【注累累羸惫貌颠颠忧思貌瞿瞿梅梅不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七十九·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卷之一千五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一百六十·佚名

      康熙三十二年。癸酉。八月。壬申朔  ○甲戌。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谕户部、朕抚御寰宇、早夜孜孜、惟以实惠及民、俾登康阜为念。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四省、俱属边地、土壤硗瘠、民生艰苦、与腹内舟

  • 二百一十六 苏州织造李煦奏与曹(兆页)同挂普济堂御书匾额情形摺·佚名

    康熙五十五年六月十五日 奴才李煦跪奏: 窃曹(兆页)至江宁传示谕旨:李煦、曹(兆页)同挂普济堂御书匾额。钦此钦遵。 奴才即诣普济堂洒扫洁净,鹄立以候。而苏州绅衿士庶,恭闻圣主赐匾,各踊跃忭舞,欢声动地。六月初一日曹(兆页)恭赍

  • 通鉴纪事本末卷十一下·袁枢

    宋 袁枢 撰晋灭吴魏元帝景元三年冬十月吴主以濮阳兴为丞相廷尉丁密光禄勲孟宗为左右御史大夫初兴为防稽太守吴主在防稽兴遇之厚左将军张布尝为防稽王左右督将故吴主即位二人皆贵宠用事布典宫省兴闗军国以佞巧更相表

  • 田一俊传·张廷玉

    田一俊,字德万,大田人。隆庆二年(1568),考取会试第一名。选为庶吉士,授职为编修,晋升侍讲。万历五年(1577),吴中行攻击张居正守丧不满期强行出仕,赵用贤等人继续攻击,张居正怒不可遏。田一俊与侍讲赵志皋、修撰沈懋学等人上奏

  • 第二章 相对论·林语堂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知,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主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语译]天下人都

  • 第九十四章 单玛罗奢王·佚名

    此王于(罗奢西哈第一世)之时,称康伽斯利城,其处有出日种族之一[王子]赴库兰婆港,不得停于此,彼往伍瓦国。久住于此,与大力者名伽奢夫名高[将军]战而屠彼,得胜利,获几次之功名,再还来楞伽岛,彼贤者得般周达国住民之兵力而为大力者。(一

  • 古今姓氏书辩证·邓名世

    《古今姓氏书辩正》40卷,邓名世撰,其子椿裒次之。此书搜集宋及宋以前历代姓氏文献,对当时所能见到的姓氏的起源、郡望、名人、流布作了或详或略的考证,为后人研究姓氏留下了宝贵的文献资料,堪称宋代姓氏学研究集大成之作,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