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十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大清通礼卷四十

军礼

皇帝亲征之礼

命下内阁诹啓行吉日以

闻兵部承

制宣摄内外诸司各随职供备从征将士部勒禁旅前

后备六军

颁行军律令

右诹吉戒办

前期三日遣官各一人祗告

宗庙

社稷

太嵗如常仪

右告祭

届日遣官致祭

道路之神于

天安门外列礮于演武场遣八旗都统【或副都统】致祭司礮之神均如仪銮仪卫陈

骑驾卤簿于

午门外前列铙歌大乐金二金钲四钹二鼓二防二篴四云璈二管二笙二金口角八大号小号各八次御仗六吾仗六立瓜六卧瓜六星六钺六次五色销金小旗十五色销金龙纛十次单龙赤扇六双龙黄扇六五色四季花繖十次豹尾枪防军十人佩弓矢亲军十人佩仪刀亲军十人凡亲军防军均乘马擎执以旗尉乘马如之

堂子街门外左右列防古畵角十有六海螺二百亲军

防军分掌之兵部设

御营黄龙大纛于

堂子内门外之南内大臣侍卫守之设八旗羽林纛八火器营纛八按翼分列于黄龙大纛后各以本旗叅领一人守之不从征王公暨满一品官蟒袍补服从征王以下大臣服征衣佩刀豫往

堂子街门内东面只竢从征六军分翼列阵于都门外司礮官设三礮于军前歩军统领勒所部辟除

御道所司以

皇帝行营次舍先发届吉时礼部尚书侍郎诣

乾清门请

皇帝御征衣佩刀出宫乘骑前列九龙华盖一武备院卿骑导领侍卫内大臣侍卫咸服征衣佩弓矢乘骑前后翊卫

午门鸣钟鼓

骑驾卤簿前导乐陈而不作

驾至长安桥军士吸角吹螺

驾入

堂子街门王公以下跪过兴随入武备院官豫布皇帝拜褥于

圜殿外甬道正中及

旗纛前銮仪卫移卤簿起

堂子至

驾所出都门外

皇帝降骑角螺止礼部尚书侍郎恭导由内门中门入

圜殿外拜位南向立前引大臣止立门外后扈大臣随侍鸿胪寺官引王公位丹陛上引众官位丹墀东西鸣赞奏跪拜兴

皇帝行三跪九拜礼王公等随行礼毕螺角齐鸣礼部

尚书侍郎恭导

皇帝出

堂子内门诣

旗纛前望纛行三跪九拜礼【不赞】王公等随行礼毕角螺止

皇帝乘骑导迎乐作奏祐平之章辞曰禋祀隆永维统百灵延福储祉奠安神鼎修祀祠通紫庭降福祥昭德馨领侍卫内大臣侍卫班领率亲军防军举黄龙大纛扈

跸王公以下咸骑从

右告祭堂子

驾出都门至陈兵处司礮三举礮各旗满汉将弁士卒

咸于马上屏息俯伏过整队随行

驾至郊不从征王以下文武百官咸蟒袍补服跪送过兴皆退六军经行之地有司豫修桥梁平道路直省文武大臣出境迎三品以下守土官迎于本界外藩王公率属迎于所部皆蟒袍补服绅士耆民结采于门设香案跪接均与

时廵同

右銮舆进发

车驾既载途大军分队前驱旗尉韬卤簿领侍卫内大

臣侍卫翼

驾行庀

驻跸行营周视地势建

御营于正中前锋军过

御营前分列东西二营逺斥堠八旗防军及骁骑张左右翼分列十六营火器营军礮军绵甲军列为四营外藩军附左翼列为一营緑旗军各自为营皆环

御营为向

御营内张帐殿黄幄周以黄幔为城南设旌门列黄龙大纛于门外左右环城廵警二十有一处领侍卫内大臣侍卫率亲军周廵宿卫幔城外设网城东西南树旌为三门环城设廵警八处防军统领各率羽林防军森严守卫禁语哗稽出入网城外布幕为重营东西南北各为一门防军叅领侍卫銮仪卫官及防军执事人毎重扈跸阁部院寺从征各官列幕于重营之外大军分翼牧马前军牧于路左留路右以待后军牧放禁毋越次

驾驻行营升礮三诸军悉止从官奏事如常仪夜漏初下严更鼓禁断行人内外禁旅各分番廵警五漏交

御营鸣钟前营角声起角声初严外营蓐食治军装再严前军防营徐进三严左右军后军辎重悉发从征王公百官恭竢于旌门外辨色升礮警跸

皇帝乘骑出营翊卫如仪羣臣随后骑从

右军营驻跸

军行所至随时遣使致祭

名山

大川及风雨之神各如仪将及所征之地遣使赍

勅往谕不庭

亲御军门简阅将士申严纪律诸军秉

睿谟宸算分道进发奏克防乃班师

右徂征

皇帝亲征既克有罪乃诹吉凯旋徧布六军戒办前期

一日遣官致祭

旗纛之神如仪届日

銮舆先发诸军整旅徐旋所在有司治桥梁道路外藩王公直省文武大臣暨守土官绅士耆老恭迎如初

驾将至京内阁宣下诸司告在京王公百官咸蟒袍

补服郊迎至日銮仪卫陈

法驾卤簿自郊外五里至

堂子门外

驾至郊王公百官跪过兴随行

驾入都门大乐鼓吹前导至

堂子内门礼部尚书侍郎恭导

皇帝降舆致祭

堂子如初仪王公等均随行礼毕銮仪卫移设卤簿起堂子至

午门外

皇帝乘舆入东长安门至

午门百官跪过兴王公随入至内金水桥

驾还官皆退

右凯旋

大师凯旋翼日遣官只告

宗庙

社稷

太嵗并遣官致祭

陵寝及随征

旗纛

司礮之神

右告至

廼行饮至之礼燕从征将士于

御苑

皇帝亲劳之策勲行赏各有差

右饮至策勲

礼部诹吉疏请

御殿受贺宣布诸司戒办届日銮仪卫陈

法驾卤簿乐部和声署陈乐悬侍班执事官王公百官

朝服咸集

皇帝御太和殿受中外羣臣表贺如朝贺仪

颁诏布告天下【详见嘉礼】分遣京堂四品以上官致祭岳镇海渎

前代帝王

先师阙里

右举行庆典

御制碑铭勒石太学以告成功编次

亲征方略宣付史馆

右告成纪功

命将出征之礼

皇帝命大将军统帅诸军出讨寇乱先期内阁大学士

拟衔名奏请

钦定既得

旨礼部制印钦天监诹啓行吉日送内阁以

闻兵部徧布诸司供备前期三日昧爽鸿胪寺官豫设勅印案于

太和殿内东楹之南内阁侍读二人自阁奉

勅印入陈于案各退銮仪卫率官校陈

法驾卤簿乐部率和声署陈乐悬王公百官咸蟒袍补服入就班位序立如常朝仪【详见嘉礼】出征大将军暨从征各官蟒袍补服入竢于丹墀之东西面礼部尚书侍郎诣

乾清门请

午门鸣钟鼓

皇帝龙袍补服乘舆出宫导从扈卫如常仪至

太和殿北阶降舆入工举麾鼓柷中和韶乐作奏隆平之章辞曰临轩策将圣武恢仙仗挟风雷龙骧虎贲羣英来专阃正借勒铭才神机翊上台恩隆毂是推

皇帝御太和殿陞座工偃麾戞敔乐止銮仪卫官鸣鞭阶下三鸣鞭戏竹交丹陛乐作奏庆平之章辞曰金殿宸开铜龙啓推毂恩隆典仪九重上争歌喜起敷声教尽仰天威鸿胪寺官引大将军升自东阶立丹陛之东北面接勅印官二人【以从征内阁官充之】从升立于左西面分引从征各官按左右翼就丹墀东西拜位均北面序立赞进少进赞跪皆跪乐暂止赞受

勅大学士一人入

殿左门就东案奉

勅由中门循左闑出授大将军大将军祗受转授接勅官跪奉以兴退竢于左赞受印大学士一人奉印授大将军如受

勅仪乐作赞叩兴大将军暨从征各官行三跪九叩礼

兴乐止奉勅印官降自东阶由

太和门中门出大将军从出从征各官皆出銮仪卫官鸣鞭如初

驾兴中和韶乐作奏显平之章辞曰绛霄瑞霭六龙廻寰防靖氛埃天戈遥指阊阖开敦忠秉信阃外裁风云列阵该崇墉计日摧锋车电掣天马徕军声欢腾九埃

皇帝还宫乐止王公百官咸退

右颁勅印

出师日五鼓銮仪卫陈

法驾卤簿于

午门外如常仪文武百官蟒袍补服按翼集

午门外东西阙下大将军暨从征各官服征衣王贝勒贝子公满大学士将军都统尚书蟒袍补服均东面豫竢于

堂子街门内兵部建八旗大纛各一于

堂子内门外之南军士执螺角列竢于街门外从征将士按翼分立于甬道左右质眀礼部尚书侍郎诣

乾清门请

皇帝龙袍补服乘舆出宫

午门鸣钟鼓

法驾卤簿前导乐陈而不作百官跪送如常仪

驾至长安桥军士吸角吹螺大将军从征各官暨王公

大臣等跪过兴随行

驾进

堂子街门螺角止礼部尚书侍郎恭导

皇帝降舆就位行礼如仪羣臣咸随行礼毕恭导皇帝出

堂子内门螺角齐鸣

皇帝至纛前行礼大将军暨从征各官均随行礼毕螺角止导迎乐作奏祐平之章辞曰维文武略勲业猷崇钦承睿算往征不恭扇仁风在师中月三防奏肤功

午门鸣钟

皇帝回銮是日并遣官以师行只告

奉先殿如常仪

右祗告

其日昧爽工部官豫张黄幄于东长安门外南向武备院官供

御座铺陈光禄寺官备酒以竢

皇帝祗告

堂子礼毕王公大臣先至东长安门分翼序立大将军

暨从征将士先至幄外恭竢

皇帝至幄前降舆羣臣跪迎入幄

陞座内大臣侍卫翊立左右

皇帝召大将军入

亲赐巵酒大将军跪饮毕退率从征将士谢

恩行三跪九叩礼毕佩櫜鞬辞

皇帝命乘马乃各乘马啓行乐作

皇帝乘舆还宫王公百官送

驾如仪各退乃遣官祖饯大将军于都门外礼部官豫

张幕于门外道左望

阙设畵屏香案案前布拜席内务府官设燕于幕内光禄寺官备茶酒竢于幕侧鸿胪寺官二人蟒袍补服竢于香案左右承

防饯送之王公大臣侍卫各官蟒袍补服竢于幕外大军按翼肃队夹道东西分列大将军至下马从征各官咸下马王公大臣侍卫迎入鸿胪寺官引就拜位听赞行三跪九叩礼毕鸿胪寺官分引就燕席礼部兵部尚书侍郎奉茶燕毕望

阙谢

恩行礼如初仪王公大臣侍卫送至幕外视大将军啓

行各退

右祖饯

或王公大臣先出师疆

皇帝即军中

命为大将军先期

临轩遣正副使各一人持

节赍

勅印以往至日大将军率属郊迎豫于演武场筑坛备铺陈坛上正中设勅印案前为香案均南向执事及所属官弁咸集祗竢届时正副使蟒袍补服登坛陈

勅印于案退东面立大将军蟒袍补服诣香案前引赞

赞跪大将军跪宣勅官东面宣读

勅文讫正使奉

勅副使奉印以次授大将军大将军只受转授从官跪接兴复于案赞叩兴大将军行三跪九叩礼兴正副使退大将军奉

勅印涖事正副使还

朝持

节复

命如仪

右遣使颁勅印

大将军战胜灭寇诹吉凯旋先期具疏以

闻乃振旅还

朝将至

京师先遣官入奏

皇帝命廷臣以茶酒出郭迎劳大将军率从征将士望阙谢

恩行三跪九叩礼毕还

朝从征将士以次归营伍翼日黎眀卤簿乐悬陈设王公百官陪位均如

颁勅印仪鸿胪寺官陈设黄案于丹陛正中届时皇帝御太和殿中和韶乐作奏隆平之章辞曰庆溢朝端霭祥云河山清晏铃旗迢递送归鞭赫元戎繄良翰靖献寸诚丹载干戈和佩鸾功成万里勒铭还遐迩共腾欢

陞座乐止大将军出班从征内阁官二人恭奉

勅印升丹陛大将军诣案前跪以次恭纳

勅印于案退就班位丹陛乐作奏庆平之章辞曰决胜从容筹上将师行肆靖遐方宣武略更敷文德垂衣治端拱眀堂大将军乃率从征将士谢

恩听赞行三跪九叩礼毕乐止

驾兴中和韶乐作奏显平之章辞曰雉扇徐廻遍尧封齐销烽燧依依杨栁六师归逮春耕修农耒论赏策勲随九重深五弦挥敷天率土裒时对日月耀眀威

皇帝还宫乐止羣臣咸退

右凯旋

如穷寇乞命请降乃封章入

告得

防报可诹吉纳降所司豫于大军之左筑受降坛南向坛南百歩外树表建受降旗将校守之届日所司诣坛铺陈设大将军座于坛上正中设案于座南陈

勅印设叅赞大臣座于左右东西佥向侍卫记室官立大将军左右引礼立坛南左右将领按队伍立坛下左右均东西面按品为序北上从征军士戎服按翼肃队陈列坛外至时兵部总尉领降人立受降旗表下祗竢引礼二人诣军门请大将军升坛军门鼓吹三举礮大将军戎服乘骑出营鼓吹节钺前导引礼官骑导叅赞大臣暨侍从官骑从节钺将至坛兵部总尉挥降人于表前北面跪匐伏大将军至坛前下马羣官咸下马引礼引大将军陟中阶登坛南面升座叅赞大臣以下咸就位鼓吹振作举礮三兵部总尉挥降人膝行诣坛下匐伏乞命大将军宣谕

皇帝威德受降量加赏赉降人泥首伏谢仍膝行退大将军降座乘骑还营军门鼓吹举礮导引侍从如初乃露布以

闻率大军凯旋如前仪

右纳降

师旋诹吉祗告

宗庙

陵寝

社稷

先师孔子并致祭

旗纛

礮神各如仪羣臣恭进

贺表

皇帝陞殿受贺如朝贺仪

御制碑铭勒石太学分

命儒臣编纂方略垂示武功乃燕劳大将军诸从征者

咸与燕【仪详嘉礼】翼日论功行赏有差

右告成燕赉

命重臣经略军务节制将帅出征不庭其

颁勅印祭

堂子饯送受降凯旋之仪均与大将军同

钦定大清通礼卷四十

猜你喜欢
  卷二百八十五·列传第四十四·脱脱
  第六十回 失洛阳沈劲死义 阻石门桓温退师·蔡东藩
  千百年眼卷一·张燧
  卷之一千九十九·佚名
  卷之一百十六·佚名
  一三一四 军机大臣和珅等奏为办理《南巡盛典》等书咨取誊录折·佚名
  卷七十七·张守节
  鲁迅与闰土·周作人
  吴中行传·张廷玉
  翁正春传·张廷玉
  九九、宋偃称王为周显王四十一年非慎靓王三年辨·钱穆
  乐羊为魏将而攻中山·佚名
  卷十七·鄂尔泰
  卷四十·雍正
  严祭祀·朱元璋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一十二·彭定求

        卷212_1 【宋中遇林虑杨十七山人,因而有别】高適   昔余涉漳水,驱车行邺西。遥见林虑山,苍苍戛天倪。   邂逅逢尔曹,说君彼岩栖。萝径垂野蔓,石房倚云梯。   秋韭何青青,药苗数百畦。栗林隘谷口,栝树森回谿。

  • 卷二·范梈

      五言古诗  韩山曲  韩山白云下,遥见翠竹祠。其祠何代人?云是宋君时。里中有周氏,子孝母深慈。所以乐慈母,不吝千金资。为母筑别馆,勾带好园池。母曰我暇日,临眺良欢怡。夹山为寿藏,死汝葬于斯。及死如母言,攀恨无穷期

  • ●第十二出 期阻·孟称舜

    〔生上〕门掩春风粉画垣,佳人似住五云端。昔年刘阮天台路,面阻重山翠隐峦。小生与小姐自那日拥炉细语之后,至今无缘再得相会,这相思又索害也。我想当日啊,【步步娇】悄悄梨花空庭院,蓦遇多娇面。则见他幽香减翠钿。瘦敛愁眉

  • 卷190 ·佚名

    刘克庄 祺山院 昔日祺山院,今惟认土丘。 有僧逃债去,无主施钱修。 野叟樵难禁,岩仙弈未休。 何须悲幻境,佛比作浮沤。 刘克庄 起来 起来呵手检衣篝,烛影蛩声伴小楼。 赖有梦中堪细说,锦笺写

  • 松陵集跋·陆龟蒙

    古松陵即今之吴江予同年济寕刘君济民来为邑令谓是集为其邑故物而人未之见授儒士卢雍挍勘捐俸刻之予观唐诗人多尚次韵至元白而益盛其萃而成编则有汉上题襟断金及是三集按皮氏自序谓一岁之中诗凡六百五十八首其富如此则

  • 卷五十·高棅

    钦定四库全书唐诗品彚卷五十明 高棅 编七言絶句五接武【上之二】刘方平乌栖曲画舸双艚锦为缆芙蓉花发莲叶暗门前月色映横塘感郎中夜度潇湘春怨二首纱牕日落渐黄昬金屋无人见泪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朝日残

  • 卷五百八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百八十一温庭筠送洛南李主簿想君秦塞外因【一作应】见楚【一作远】山青槲叶晓迷路枳花春满庭禄优仍侍膳官散得专经子敬怀【一作余亦还】愚谷归心在翠屏巫山神女庙黯黯闭宫殿霏霏?薜萝晓峰

  • ●崇禎長編卷之十三·汪楫

      崇禎元年九月   ○崇禎元年九月   (原文缺)待入境報滿之期即時參奏無駢詞而失寔無參重而處輕無置豺虎而問狐狸俾貪人遺敗類之種如或仍踵弊風空文塞責朕得於省覽立便摘查該科看詳章奏即行紏發以溺職治罪  

  • 卷二商部上·赵璘

      商為臣,凡自王公至有秩已上,皆入此部。  郭汾陽在汾州,嘗奏一州縣官,而勅不下。判官張曇,言於同列,以令公勳德,而請一吏致阻,是宰相之不知體甚也。汾陽王聞之,謂寮屬曰:「自艱難以來,朝廷姑息,方鎮武臣,求無不得;以是方鎮跋扈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九十四·阿桂

    四月壬午阿桂丰升额色布腾巴尔珠尔奏言查谷噶一路自官兵得罗博瓦势据建领三靣皆可进捣但喇穆喇穆之贼尚未溃防分头防堵难免多分兵力自罗博瓦山冈之下贼畨木城石碉亦可奋力抢占但该处箐林深密而贼又恃逊克尔宗为之犄角

  • 高祖孝文帝纪·李延寿

    高祖孝文皇帝名宏,原是献文皇帝的太子。母亲为李夫人。皇兴元年(467)八月二十九日,生于平城的紫宫。出生时有神光照亮一室,天地之间充满祥和之气。孝文帝长得洁白可爱,有特异的姿容,从襁褓时就聪明灵慧,长大以后气度宽宏而

  • 卷四十六 哀宗守汴·李有棠

    宣宗元光二年冬十二月庚寅,帝崩于宁德殿。辛卯,皇太子守绪即位。初讳守礼,又讳甯嘉禄。宣宗第三子。母明惠王后,赐姓温都氏。承安三年八月生。宣宗立,封遂王。贞祐四年,立为太子。至是,宣宗不豫,暮夜,近臣皆出,惟前朝资明夫人郑

  • 备突第六十一·墨子

    城百步一突门,突门各为窑灶,窦入门四五尺,为亓门上瓦屋,毋令水潦能入门中。吏主塞突门,用车两轮,以木束之,涂其上,维置突门内,使度门广狭,令之入门中四五尺。置窑灶,门旁为橐,充灶伏柴艾,寇即入,下轮而塞之,鼓橐而熏之。

  • 第五章 4·辜鸿铭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辜讲有人评论孔子的一位学生(冉雍,姓冉,名雍,字仲弓。孔门“十哲”之一,以有德行著称)说:“他是个道德高尚、慷慨大方的人,但是才思却不够敏捷。

  • 卷三十一·朱熹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仪礼经传通解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传集注卷三十一宋 朱子 撰王朝礼八王制之丁【王事】舜典嵗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守诗救反下同 诸侯为天子守土故称守巡行之既班瑞之明月乃顺春东巡岱宗泰山为

  • 颜氏學記卷二·戴望

    習齋二 程子云:論性論氣,二之則不是。又曰:有自幼而善,有自幼而惡,是氣稟有然也。朱子曰:纔有天命便有氣質,不能相離。而又曰:旣是此理,如何惡?所謂惡者氣也。可惜二先生之高明,隱爲佛氏六賊之說浸亂,而不自覺。若謂氣惡,則

  • 十誦比丘戒本·欧阳竟无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大德.僧聽.[二]冬時一月過少一夜.餘有一夜三月在.老死至近.佛法欲滅.諸大德.爲得道 故一心勤精進.所以者何.諸佛一心勤精進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況餘善道 [三]法。未受具戒者已出.僧

  • 富克锦舆地略·祁寯藻

    边疆地理著作。清祁巂藻纂。一卷。巂藻字春圃,号实甫,山西寿阳人。嘉庆进士,授编修,官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以礼部尚书致仕, 著《䜱䜪亭集》。其父为清代著名地理历史学家祁韵士,故巂藻于舆地之学亦有著述,此志即其一。记富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