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十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大清通礼卷三十

嘉礼

歳仲春吉亥

皇帝躬耕

帝耤之礼前期礼部疏请得

防徧布诸司供备

诏亲王郡王三人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卿贰九

人从耕顺天府备

躬耕丝鞭耒耜饰以黄服耜黄犊稻种青箱备从耕三王麦谷九卿豆黍青箱鞭及耒耜朱饰服耜黝牛皆依期毕办

右戒办

先一日遣官只告

奉先殿是日黎明顺天府官豫设案二于

太和殿东檐下以龙亭三分载

躬耕鞭耒种箱采亭四分载麦谷豆黍种箱銮仪卫备曲盖御仗乐部和声署设鼓吹均竢于

午门外府尹率属奉耕器入陈于第一案鞭左耒右奉种箱陈于第二案稻种中肆麦谷左豆黍右

皇帝御中和殿阅

先农坛祝版毕【仪详吉礼】记注官退竢丹墀

皇帝暂

御保和殿户部尚书侍郎率属举案入

太和殿南左门出

殿北左门诣

中和殿内正中陈鞭耒案于北陈种箱案于南皆东西肆遂及礼部尚书侍郎序立丹陛之南重行西面礼部尚书奏请

御中和殿记注官升西阶复位立

皇帝御殿

阅耕器五谷种毕奏礼成

皇帝出殿门乗舆还宫扈从如仪户部官举案复于太和殿东檐下顺天府官升左阶彻案奉鞭耒种箱出

午门外仍设各亭内銮仪校舁行前列繖仗导迎乐作奏禧平之章辞曰晨作农正鸾辂劝耕穜稑嘉种降康延庆帝耤开农政行我稼同明赐成出

大清门

正阳门由

先农坛东门诣耤田耕所

右阅耒耜谷种

是日工部官洒扫

观耕台上下耤以防荐张次于具服殿之东设

御屛

寳座于台上正中南向武备院官供

御座铺陈顺天府官陈

御鞭种箱龙亭于借田之左陈耒耜龙亭于借田之右陈麦谷豆黍种箱采亭于从耕借田左右陈耕器农器于台下东西两旁如仪

右陈设

乃辨位借田之北正中为

皇帝躬耕位户部尚书一人在右顺天府府尹一人在左礼部尚书一人太常寺乡一人銮仪卫使一人在前耆老二人农夫二人掌耕犊鸿胪寺序班表左右从耕田首东班王二人户部兵部工部通政司各一人西上西班王一人吏部礼部刑部都察院大理寺各一人东上皆顺天府官属丞倅二人从耆老一人农夫二人掌耕牛乐部典乐一人和声署正二人丞二人立于借田南北面工歌禾词者十有四人司金司鼓司板司篴司笙司箫各六人顶带耆老四人披蓑戴笠执钱镈者二十人麾五色采旗者五十人耆老三十有四人农夫三十人相间为班鱼贯东西序立署正一人立于北东面鸿胪寺鸣赞一人立于东西面一人立于西东面侍仪御史二人分立鸣赞官之北东西面记注官四人立台南阶下之西东面不从耕王公大学士及三品以上官夹台东西隅翼立陪位

右序位

銮舆出宫【仪详吉礼】

届日

皇帝亲飨

先农【仪详吉礼】礼毕前引内大臣赞引对引太常寺卿恭导皇帝诣具服殿更黄龙袍少竢銮仪卫官率舆尉廻舆

观耕台东阶外从耕三王九乡暨陪位王公以下咸蠎袍补服诣耕耤所按班东西只候执事官依位序立礼部尚书太常寺卿奏时遂及前引大臣十人恭导

皇帝出殿南向诣耕耤位和声署正举旗三麾歌工乐工以下齐赴借田北前引大臣退于两旁侍立从耕三王九卿就耕位东西面立鸣赞赞进耒耜户部尚书奉耒耜赞进鞭顺天府府尹奉鞭均北面跪进兴退

皇帝右秉耒左执鞭礼部尚书太常寺卿銮仪卫使恭

导行

躬耕礼耆老牵牛农夫扶犁顺天府府尹执青箱户部尚书随播种左右鸣金鼓采旗招飐工歌三十六禾词唱和从行辞曰光华日月开青阳房星晨正呈农祥帝念民依重耕桑肇新千耤考典章吉蠲元辰时日良苍龙銮辂临天阊青坛峙立西南方牺牲簠簋升芬芳皇心祗敬天容庄黄幕致礼防诚将礼成移跸天田旁土膏沃洽春洋洋黛犁行地牛服缰司农穜稑盛青箱洪縻在手丝鞭率先稼穯为民倡三推一墢制有常五推九推数递详王公卿尹咸赞襄甸人千耦列鴈行耰锄既毕恩泽滂自天集福多丰穣来牟荞蘥森紫芒华芗赤甲籼秆防秬秠三种黎白黄稷粟坚好硕且香防芑大穂盈尺长五菽五豆充垅场穄粢防九色粮蜀秫玉黍兼东廧乌禾同収除童粱防岐合颖遍理疆千箱万斛収神仓四时顺序百谷昌八区九有富盖藏欢腾亿兆感圣皇

皇帝三推三返  【每歳奉 防加一推一返】毕歌止顺天府府尹以青箱复于龙亭鸣赞赞受耒户部尚书跪受耒耜赞受鞭顺天府府尹跪受鞭皆兴复置各龙亭内

皇帝御补服礼部尚书奏请

御观耕台暨太常寺卿防导

皇帝陞中阶

御寳座后扈内大臣随升立

御座两旁记注官升西阶东靣北上序立从耕三王九卿以次受鞭耒耆老牵牛农夫扶犁顺天府属丞倅一人执青箱一人随播种三王五推五返九卿九推九返毕释鞭耒入侍班位立执事官以青箱复各采亭内序班引顺天府官属及耆老农夫服本色服持农器至台前西偏北面东上重行序立聼赞行三跪九叩礼退至耤田终亩

右亲耕

礼部尚书奏礼成

皇帝降东阶乘舆由

先农门出

法驾卤簿前导导迎乐作奏祐平之章辞曰翩彼桑扈仁气布和千亩亲御百祥膺荷保介歆穜稑多帝手推民乐歌

皇帝囬銮王公从各官以次退不陪祀王公百官朝服

午门外跪迎

午门鸣钟王公随

驾入至内金水桥恭

皇帝还宫各退

右銮舆囘宫

若逢

时廵省方

盛典遣官祭

先农坛【仪详吉礼】礼毕是日顺天府府尹率属耕耤九推九

返农夫终畆毕望

阙行三跪九叩礼仪与直省同

奉天府直省府州县各于东郊

先农坛侧择沃壤为耤田嵗仲春吉亥有事

先农之日省防总督若廵抚率在城文官耕耤是日首县知县视土宜备谷种青箱朱鞭耒服耜黝牛及他农器耕器豫陈耕所耆老率农夫披蓑戴笠竢于田间通赞学弟子员分立田首又向

阙张画屏设香案一南向通赞立香案之南引班教谕训导立通赞之南皆东西面致祭

先农【仪详吉礼】礼毕各官易蟒袍诣耤田通赞赞行耕耤礼督抚以下就耕所执事者授耒耜与鞭皆右秉耒左执鞭进耕督抚以府佐贰官一人执种箱一人播种布政使按察使以首领官执箱播种各道以州县佐贰官执箱播种知府知县以丞史执箱播种皆耆老一人牵牛农夫二人扶犁各九推九返毕释鞭耒以次序立田首西面北上农夫遂终畆告毕事各官补服望

阙立通赞赞齐班引班分引督抚以下至香案前按班序立重行北面耆老农夫稍逺列行北靣随立赞跪叩兴行三跪九叩礼兴各退

若府不附省州县卫不附府者正官率佐贰丞史耕耤各以耆老二人执箱播种余仪与省防同右直省府州县耕耤

钦定大清通礼卷三十

猜你喜欢
  道基第一·陆贾
  卷二十九·谷应泰
  卷第一百九十八·胡三省
  宋史纪事本末卷一·陈邦瞻
  读礼通考卷一百二十·徐乾学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五十·佚名
  卷之二百三十一·佚名
  ◎奉军侵略东南之失败·刘以芬
  四三九 江苏巡抚杨魁奏续缴应毁书籍折·佚名
   第一章 文忠公·林语堂
  志第十七 五行五 (原文)·范晔
  和尚传(附千奴传)·宋濂
  偏安排日事迹卷三·佚名
  后汉纪二高祖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中天福十二年(丁未、947)·司马光
  第二十四章 清代的社会·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三十九·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四百三十九白鹇类五言古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唐】李 白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白鹇如白练白雪耻容顔照影玉潭里刷毛琪树间夜栖寒月静朝歩落花闲我愿得此鸟翫之坐碧山胡公能辄赠

  • 第二联 快境·蒲松龄

    却说:曹操中了连环计,把几万只战船缆的紧紧的,稳坐船楼,单等吴兵来降,自在之甚。 志气腾腾贯九霄,雄兵百万压江潮; 直将一指遮吴境,铜雀春深锁二乔。 "吾乃曹操是也。今夜吴兵来降,叫人探听一遭。" [耍孩儿]捻胡须气昂昂,等吴兵

  • 卷一百二·志第五十五·礼五等·脱脱

        ◎礼五   ○社稷 岳渎 籍田 先蚕 奏告 祈禜   社稷,自京师至州县,皆有其祀。岁以春秋二仲月及腊日祭太社、太稷。州县则春秋二祭,刺史、县令初献,上佐、县丞亚献,州博士、县簿尉终献。如有故,以次官摄。

  • 卷三十九·吴广成

      宋宁宗庆元元年、夏天庆二年春正月,使贺金正旦。  使人为武节大夫王彦才、宣德郎高大节。  夏四月,贡马于金,不受。  金故事:西北诸国岁贡马八百区。时完颜宗道除西北路招讨使,辞不受。诸部皆免。纯佑遣使谢。 

  • ●簷曝雜記卷二·赵翼

    ○杭應龍先生余十餘歲,頗能作時文,如明隆、萬間短篇,一日可得四、五首。先府君子容公觀其文義,謂他日不患不文,而經書尚未盡讀,遂不令復作,專以讀經為業。十四歲始發筆為之,輒有發揮處。十五歲,先府君見背。余童騃,專弄筆墨作詩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三十五·佚名

    嘉靖四十三年六月辛未朔南京吏科给事中杨铨等条奏考课四事一核考注言有一人之身而举剌互异当视其所举剌之人举者贤必非比周剌者贤必非诖误因是以折衷众论参验是非则臧否可弗眩也一严面诘言大计时过堂例得面质贤否但咨

  • 第十卷 乡镇表二·缪荃孙

    松 江 府华 亭 县亭林镇 原名顾亭林。梁顾野王居焉。即今宝云寺,宋置金山巡司于此。元因之,明废。在县东南三十六里。叶谢镇 以二姓居此得名,旧有税课司,今裁。在县东南二十里。漕泾镇 近海塘,清雍正间移县丞驻此。在

  • 五七六 陕西巡抚毕沅奏遵旨查办《圣讳实录》及《九十九筹》等书折·佚名

    五七六 陕西巡抚毕沅奏遵旨查办《圣讳实录》及《九十九筹》等书折乾隆四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三日陕西巡抚臣毕沅跪奏,为遵旨查办具奏事。窃臣承准大学士 公阿桂、大学士于敏中字寄,乾隆四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奉上谕:郑大

  • 卷之七十九  菽園雜記七(明) 陸容 撰·邓士龙

    (菽園雜記,十一卷,明太倉陸容撰。容(一四三六──一四九四),字文量,號式齋。成化二年進士。陸容少有文名,學識淵博。官至浙江布政司右參政,另著有式齋集三十八卷。傳見明史文苑傳。此書通行者為十五卷本,如明嘉靖間毛仲良刻本,清

  • 一一八、淳于髠考·钱穆

    《史记 滑稽列传》:齐威王时,淳于髠说之以隐,云“有鸟三年不飞不鸣”,此髠在威王初年既已知名于齐也。(《世家》称邹忌见三月而受相印,淳于髠见之云云,余考邹忌见知在威王初立,则髠在威王早岁即在齐,益可见。)后去而

  • 卷一百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一百十校讐略【六】武英殿校刋二十二史考证【旧唐书至元史共一百三十六条】旧唐书则天纪长安三年七月杀右金吾卫大将军唐休璟按新书七月庚戌休璟自凉州都督召为夏官尚书同平章事考之本传无被杀

  • 王观英·周诒春

    王观英 字方书。年二十七岁。生于广东香山。父尊庄。业商及农。未婚。初学于武昌文华大学。宣统元年。自费游美。入科罗拉多矿业学校。民国二年。得矿师学位。入哥仑比亚大学。习采矿冶金科。民国三年。得冶金师及硕

  • 卷三十一·朱熹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或问巻三十一宋 朱子 撰孟子或问大丈夫之説其详可得闻乎曰廓然大公心不狭隘则所居者真天下之广居矣履绳蹈矩身不苟安则所立者必天下之正位矣秉彝循理事不苟从则所行者皆天下之大道矣得志与民由之

  • 四书经疑贯通卷七·王充耘

    元 王充耘 撰中庸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又曰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所言若不同何欤首章以下文专言道而不言性教后章但言性教而不及道何欤首章原性道教之名义自义理上言后章论性教之异同自人品上分故之

  • 提要·胡居仁

    臣等谨案居业録八卷明胡居仁撰居仁字叔心号敬斋余干人是书皆其讲学语録居仁与陈献章皆出吴与弼之门而宗旨截然互异献章之学上继金溪下启姚江居仁则恪守朱子不踰尺寸故以敬名其斋而是书之中辨献章之近禅不啻再三盖其人

  • 七臣七主第五十二·管仲

    或以平虚请论七主之过,得六过一是,以还自镜,以知得失。以绳七臣,得六过一是。呼呜美哉,成事疾。申主:任势守数以为常,周听近远以续明。皆要审则法令固,赏罚必则下服度。不备待而得和,则民反素也。故主虞而安,吏

  • 汉藏教理院记·太虚

    汉藏教理院之设缙云山,创始于民十九之秋。先是、予弘化欧、美,曾有世界佛学苑之发起,于教理研究概分汉藏、华日、华梵、华欧四院。是秋、入川礼普贤,刘公甫澄治渝州军次,高瞩康藏政俗,胥依佛教,方有选汉僧赴藏留学之议。予语

  • 对于学生救国之商榷·太虚

    ──二十年十月在河南大学讲──二千年来在中国发挥的佛学,乃是中国民族性所含有之伟大特征的表现,与救国的三民主义可并行不悖。近来日本残暴的举动,及我国连年的天灾人祸,内忧外患,真是很可忧虑的事体!而佛教以广大的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