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三十五

嘉靖四十三年六月辛未朔南京吏科给事中杨铨等条奏考课四事一核考注言有一人之身而举剌互异当视其所举剌之人举者贤必非比周剌者贤必非诖误因是以折衷众论参验是非则臧否可弗眩也一严面诘言大计时过堂例得面质贤否但咨诹不详则虗词易售宜旁举一二事以问令不瞰经思以对则欺伪无所容而情实立见矣一察卑官言府佐以下考语含糊率乏甄别概以俸深者为年老新任者为称职非辨论官材之道也宜加意综核分别良庸才者毋以久任而弃捐不肖者毋以初任而姑息一减黜额言考察之典期于黜退奸贪而已不在数多寡也比者兢为劾核所黜汰务倍往晋非爱惜人财之意宜稍从宽期于当毋期于多惟其人不惟其数时南京广西道御史俞咨益等亦请辨人品以定去取酌也方以叙殿最黜墨吏以警贪残申禁例以杜科扰吏部并覆诏悉从之

○裁革修理京仓员外郎盔甲厂郎中各一员

○裁革狭西行都司副断事并山丹肃州凉州永昌镇畨五卫儒学训导西宁茶马司副使及仓副使庄浪仓副使各一员

○壬申

○以平贼功荫提督两广右都御史张泉子仲谦为国子生

○两淮巡盐御史朱炳如条陈盐政四事一江西通省旧行淮盐以梅岭为界盖因地制宜绝私贩之路法甚善也既而南赣改行广盐袁吉继之于是片帆浮江可以直抵临江湖口九江等处私贩盛行淮盐日滞矣然当事者犹区区株守引额徒加勤掣于此而未能通于彼国亏商困职此之由今纵未能复铜板额派之旧宜令袁吉二府仍食淮盐其各商至府挂号之日一仿南赣纳税事例给文销引庶两淮之积引可而赣中军饷亦不乏绝一应天府额派淮安盐课四万八百余引内溧阳一县乃与浙江盐场相近私盐易通近有惑于奸商私说建议兼行浙盐者宜勿听许一淮北行盐之地在河南惟南阳汝宁二府陈州一州原不系河东巡盐所辖近乃越关举劾欲抑夺淮课以致南阳为角□羊盐占卖而陈州又为煎硝滓盐混行此渐不可长端本清源当先明巡盐职掌不得一概举劾一衡宝二府界连广东湘潭而上水湍悍难行淮商不便故广盐得而乘之今宜悉免淮盐抽税待其卖尽方行广盐仍令照例纳银以补两淮优免之数庶彼此轻重适均人情称便从之已而河东巡盐御史胡钥执奏南阳陈州原非淮北分地炳如误听奸商纷乱成法复下所司详议以闻

○海西女直都指挥等官孛罗等来朝贡马宴赉如例

○癸酉

○从御史王用桢奏诏于张家湾新城置仓以备地方有警暂寄漕粮

○御史陈瑞勘上三十八年夏崇明县三沙御倭诸将功罪诏升指挥伍惟统等二级守备高湜等一级其余赎罪恤赏提问有差

○改江南总兵署都督佥事刘显镇守浙江

○鲁迷西畨遣人贡狮子

○兵部覆延绥巡抚胡志夔条陈防守事宜一清补延庆二府逃亡土兵一发靖边管粮道所贮银筑本镇墩台一镇靖堡乃延安门户请移延安游击驻之改为中路参将而设一把总以守堡其镇靖守备一宜改驻宁塞营兼防把都河一请修理沿边居民窑塞一榆林西北旧有古梁易马二城俱通贼要路请增设城堡聚兵守之一镇城哽地梁一带小边柳河梁诸处皆通商农之路墙堡亦宜修筑一增募本镇标下兵满三千人以备缓急一河南南阳等卫畨戍之辛孱弱不堪请如大同例得便宜发银募军从之

○丙子 命巡抚山西右副都御史杨宗气以原职总理南京粮储

○戊寅

○升翰林院编修金达为南京国子监司业

○添设广东海防佥事一员广东旧设海道副使驻劄省城兼理市舶会倭乱海道遂专备惠潮以市舶委之府县于是提督两广都御史吴桂芳请自东莞以西直抵琼州属副使摄之仍制畨夷而更设海防佥事巡历东莞以东海丰惠潮等处专御倭寇有诏如议蹔设俟事宁已之

○己卯

○升太仆寺少卿刘朝佐为南京通政司右通政

○赏开原兵备佥事黄九成参将杨四畏银各十两纻丝一表里以擒获叛逆王朝用功也朝用初充庆云堡通事与广宁通事李名先后叛入虏地既习知内地虗实每虏輙为乡导辽人苦之至是朝用挟虏酋猛磕孛罗等入关索赏守庆云堡百户黄承恩麾通事张友等掩捕之守臣以闻诏赏九成四畏银币升承恩友各二级 命苏松参将署都指挥佥事郭成充副总兵镇守江南 命户部取太仓库银二十万两进用兼督催云南年例矿金务足原数不许稽缓

○丁亥 睿宗献皇帝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

○庚寅

○中军都督府带俸崇信伯费坤卒赐祭葬如例

○辛卯

○广东官军大破倭寇于惠州海豊县倭初自福建流入广东会两广南赣各军门徵调汉土兵大集乘其初至急击之贼惧悉奔崎沙甲子等澳夺渔舟入海遇暴风舟皆覆溺得脱者仅二千余人留屯海豊金锡都总兵俞大猷帅官军四面围之相守且二月贼食尽欲走报效副总兵汤克宽伏兵大捕察窖口以待之贼至伏发贼乃大惊扰克宽斩其枭帅三人参将王诏等兵继进贼遂大溃擒斩千二百余人各哨军前后所得零贼又一千余人于是余倭无几不复能军散遁入山薮各兵乃分道摉之

○丙申 孝庄睿皇后忌辰遣彭城伯张熊祭 裕陵

○丁酉京师重城成

○戊戌 孝穆皇后忌辰遣广宁伯刘允中祭 茂陵

○己亥

○建州女直都督等官木刀哈等好平等族畨人郝卜等各来朝贡马宴赉如例

○庚子

○以九年秩满升尚宝司卿梁敕为太常寺少卿仍掌司事

○升翰林院编修王希烈吕旻为本院侍读检讨马自强陆泰为修撰俱以九年满也

○以军功荫原任总督湖广川贵军务都御史张岳子□穴隹冏□为国子生

○以福建倭乱免福兴泉三府及福宁州福清莆田南安漳浦等县正官入觐

○以贵州铜仁思石印江等处兵饷不充复开吏承纳银事例都布按三司均为一等知印纳银五十两布政司加十两承差四十五两都司减五两吏典三十二两都司减二两其三司首领府州卫及宣慰司吏典俱作二等府纳银二十两余皆十六两府司县所库局驿递长官司及仓场等衙门俱作三等各纳银十两俱照等第查拨挨参各衙门吏典一考役满免历二考三考者纳银四十二两两考役满免历三考者纳银二十一两若三考役满从七品纳银十两正八品九两从八品八两从九品与杂职七两初考已历一年以下者纳银六十两二年以下者五十二两三年以下者四十五两二考一年以下者纳银三十八两二年以下者三十二两三年以下者二十五两三考一年以下者纳银十八两二年以下者十四两三年以下者十两内通吏外递加银二十两各起送赴部免其考试就与冠带办事各照资格出身其三司知印已历一年以下者纳银五十两二年以下者四十五两三年以下者四十两承差一年以下者纳银四十五两二年以下者四十两三年以下者三十五两候缺三年以上者知印纳银七十两承差六十两六年以上知印纳银六十两承差五十两俱起送赴部照旧办事如愿外加纳银三十两者免其办事各照资格挨次选用吏典有愿纳初考历二考纳二考历三考者俱照前一考二考三考免历银数上纳若愿外加银七两者免其考试俱照等第仍于本衙门听候挨参

猜你喜欢
  卷三百五十三 列传一百四十·赵尔巽
  卷七十五·毕沅
  卷七十二 大中祥符二年(己酉,1009)·李焘
  第三十三回 隆孝养迭呈册宝 泄逆谋立正典刑·蔡东藩
  朱子年谱卷三·王懋竑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八·佚名
  卷之五·佚名
  一百三十 曹寅奏陈江南三月雨水粮价摺·佚名
  九七二 军机处为《通鉴纲目续编》等板片解京事致苏州织造札文·佚名
  金佗稡编卷二十二·岳珂
  卷二十八·傅恒
  一一七 蔡孑民三·周作人
  一 缘起·周作人
  ·考试示谕·丁曰健
  第三节 后唐庄宗乱政·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田间诗学卷一·钱澄之

    国风【朱注国者诸侯所封之域而风者民俗歌謡之诗也诸侯采之以贡于天子天子受之以列于乐官于以考其俗尚之美恶而知其政治之得失焉旧説二南为正风所以用之闺门乡党邦国而化天下也十三国为变风则亦领在乐官以时存肄备观省

  • 卷三十二·王十朋

    钦定四库全书 东坡诗集注卷三十二 明 王十朋 撰 乐府 竹枝歌【并序忠州作】 竹枝歌本楚声幽怨恻怛若有所深悲者岂亦往昔之所见有足怨者欤夫伤二妃而哀屈原思怀王而怜项羽此亦楚人之意相传而然者且其山川风俗鄙野勤

  • 卷五十三·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五十三翰林院检讨朱彞尊编徐献忠【一首】献忠字伯臣松江华亭人嘉靖乙酉举人知奉化县及卒友人私諡曰贞宪先生有长谷集【静志居诗话长谷以作者自期持论谓诗人之作代出意匠以増前人之能旨哉言也其比

  • 卷八十七·陈邦彦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八十七目录花卉类水仙花图【元钱选】题赵子固水墨双鈎水仙卷【元仇远】题水仙花图【元马祖常】赵孟坚水墨双鈎水仙长卷【元邓文原】水仙图【元黄溍】题水仙花图【元陈旅】题虞瑞岩描水

  • ·复鹿港厅兴宜泉书·丁曰健

    连日接各郊行原信,知贼仍踞漳州城;已悟前报,乃聊尔定张皇也。二十五日已正,又接子正手书,并抄泉报;已遵照来示,行文咨海口慎防。台湾勇勾引入城一层,无非台中各营带去留滞未回台者。此事弟于数年前力阻,不幸当道

  • 崔逞传·魏收

    崔逞,字叔祖,清河东武城人,是曹魏中尉崔琰的六世孙。他的曾祖父崔亮,是晋朝的中书令。祖父崔遇,曾在石虎政权做官,任特进。父亲崔瑜,任黄门郎。崔逞年轻时喜欢读书,颇有文才。由于遭逢战乱,孤身一人十分贫穷,靠耕种务农维持生计

  • 卷七 征抚高丽·李有棠

    太祖即位之九年冬十月戊甲,高丽遣使进宝剑。高丽为古箕子始封地。当唐季,高氏政乱国危,其臣王建以大族承其敝,权知国事,据有三韩。神册三年春二月,高丽遣使来贡。天赞四年冬十月辛巳,高丽来贡。太宗天显十二年秋九月辛未,遣使

  • 卷一百六十六·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六十六乐考【十二】乐器六竹之属排箫律吕正义曰排箫之制其来最古律吕十二管备具其中金石八音由此而定所以箫韶九成而以箫为主也上古排箫之制寖失

  • 卷四·顺治

    大清太宗应天兴国徳彰武寛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圣训卷四求贤天聪九年乙亥二月壬午上谕曰朕惟图治以人才为夲人臣以荐贤为要尔满汉防古各官果有深知灼见之人即当悉行荐举所举之人无论旧归新附及已仕未仕

  • 卷二百二十四·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二十四物异考恒风宋理宗宝庆二年七月戊辰大风 嘉熙二年风雹七月壬午烈风大作 三年风雹 淳佑十一年秦州风宝佑三年六月辛未大风 景定四年十

  • 春秋经传辨疑目録·童品

      春王正月  公及邾仪父盟于蔑  夏四月辛卯君氏卒  八月庚辰宋公和卒  癸未葬宋穆公  衞州吁弑其君完  秋翚帅师  春王正月公即位  春王正月戊申宋督弑其君与夷及其大夫孔父滕子来朝  公与夫人姜

  • 第一章·王夫之

    一 章句言&ldquo;命犹令也&rdquo;。小注朱子曰:&ldquo;命如朝廷差除。&rdquo;又曰:&ldquo;命犹诰勅。&rdquo;谓如朝廷固有此差除之典,遇其人则授之,而受职者领此诰勅去,便自居其位而领其事。以此喻之,则天无心而人有成能,审

  • 僖公·僖公八年·左丘明

    【经】八年春王正月,公会王人、齐侯、宋公、卫侯、许男、曹伯、陈世子款盟于洮。郑伯乞盟。夏,狄伐晋。秋七月,禘于大庙,用致夫人。冬十有二月丁未,天王崩。【传】八年春,盟于洮,谋王室也。郑伯乞盟,请服也。襄王定位而后发丧

  • 卷九十四(罗什译)·佚名

    △善臂菩萨会第二十六之二善臂。云何菩萨摩诃萨。具足行禅波罗蜜。菩萨。若眼见色不取其相。或时眼根为外缘所牵。应正行守护不令随缘。不留心於无明贪著世间。护持是戒。尔时具足得眼根戒。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

  • 北斗七星护摩法(复炽盛光法)·佚名

    一行撰  能吉祥真言曰。  曩莫罗怛曩(二合)怛罗(二合)夜(引)野(一)曩莫素么萨罗嚩(二合)诺讥洒(二合)怛罗(二合)啰(引)若(上)野者(去)睹地波阿(去引)路迦啰野怛你也(二合)他弩摩底跛弩摩底萨宾你佉(上)细娑嚩(二

  • 大般涅槃经 第三十三卷·佚名

    大般涅槃经 第三十三卷宋代沙门慧严等依泥洹经加之迦叶菩萨品第二十四之三善男子。智不具足凡有五事。是人知已求近善友。如是善友当观是人贪欲嗔恚愚痴思觉何者偏多。若知是人贪欲多者。即应为说不净观法。嗔

  • 周易原旨·保巴

    元代保巴(蒙古族)著。八卷。前六卷对 《易经》六十四卦、《彖》、《象》、《文言》的注释,后两卷注 释《系辞》、《说卦》、《序卦》和《杂卦》。书中主张“太极” 是最高的哲学范畴,太极为“理”,为“道”,“太极,理

  • 温飞卿诗集笺注·温庭筠

    唐诗别集笺注本。明曾益原注,清顾予咸补注,顾嗣立重校。有秀野草堂本、《四部备要》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重新排印出版。据顾嗣立所撰《后记》可知,其父顾予咸任山阴县令时,邑人曾益注《温庭筠诗》四卷,曰《八叉集